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和结构性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和结构性差异

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形态和结构性差异

丁守海2010-09-20

摘要:关于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关系,国外最新研究成果表明:(1)一致性波动的传统观点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全貌,需要从几个维度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2)相对于非生产型工人、大企业、公共部门,生产型工人、中小企业、私人部门的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更加吻合。(3)经济周期的不同冲击源会对就业产生不同后果,即便同一冲击源,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下也会产生迥异的结果。

关键

词:

就业周期,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结构性差异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就业形势急转直下。最近随世界经济的复苏,一些国家的就业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3月份,美国非农部门的就业岗位增加了16.2万个,出现了3年来的最大增幅。不过欧洲的就业形势并没有这么乐观。以法国为例,尽管2010年第1季度经济实现了0.3%的平稳增长,但就业形势并未好转,失业率仍在10%的高位运行。“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初露端倪的经济复苏,

就业到底会不会稳步复苏呢?这是时下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对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的研究进展来为上述问题提供参考。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经济周期与就业周期波动关系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摆脱传统理论的信条,正视二者非一致波动的可能,特别是滞后波动与非对称波动的可能。二是强调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在不同劳动群体、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的差异。三是比较不同的经济周期诱发因素对就业的影响,除技术冲击、需求冲击等传统的冲击源外,开始考虑劳动力市场行为变量的影响。

一、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基本波动形态

传统理论认为劳动需求是引致性需求,就业周期衍生于经济周期,在无摩擦的传导过程中,就业波动与产出波动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假说与现实并不相符,对传统理论的补充和修正也逐步展开。

(一)对一致性波动传统观点的两点补充

传统理论认为,劳动投入源于生产需要,产出波动必然通过要素需求的变化影响到就业。至于从产出到就业的传导过程,人们并没有细究,不管是新古典主义理论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都将其视作一个瞬间完成的黑箱,因此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完全一致。这种观点根深蒂固,也是一直以来人们预测就业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这种逻辑过于简单,与现实不尽吻合。比如,在美国2001年经济步入复苏通道后,就业并没有立即步入复苏通道,在复苏后的半年时间内,失业率不降反升(Lee&Mowry,2008)。基于这些反思,人们对一致性波动的传统观点进行了补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尽管从总体上看,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是大致对应的,但二者不一定严格同步。由于劳动要素具有准固定性的特征(Oi,1962),从产出波动到就业的传导会经历一定的时滞。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作用,比如劳动管制政策、内部人协议,一个被逐渐认可的观点是,就业周期要滞后于经济周期。

对于这种滞后性,Pries(2004)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解释。他发现萧条周期下的失业工人并没有被弃置于劳动力蓄水池中,相反,他们能很快实现再就业,但这

种再就业很不稳定,容易再失业。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搜寻一匹配质量对时间的依赖性。他将工作状态分为三种:失业、不明就里的尝试型就业、彼此了解的稳定型就业。衰退周期下工人因害怕失业导致生活水准降低而匆忙接受那些不明就里的工作,由于匹配质量不高,容易导致再就业后的再失业(recurring job loss)。这种失业一再就业一再失业的动态过程是我们理解就业周期滞后性的一把钥匙,它等于延缓了本应出现在萧条周初期的失业。实际上,对照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骑驴找马”(on- the-job- search)的策略型就业者确实大有人在。Kon-stantinos (2009)认为,这种就业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失业,无益于失业率的降低,反而会加剧就业的波动性,因此在萧条周期下政府不应为消灭失业而鼓动盲目就业,相反,应通过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者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来完成搜寻一匹配过程,提高再就业的稳定性。

第二点补充是,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各种因素的变化,产出波动对就业波动的传导能力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要指望在每一轮周期中就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数量关系总是一成不变的(Helfand et a1.,2007)。就以美国为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致相同的产出波动幅度所

引起的就业波动幅度似乎是不断减少的。在1981-1982年的衰退周期中季度就业损失率为3%,到1990-1991年的衰退周期,就业损失率减为1.69%,2001年进一步降为1.24%。而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截止2008年底的季度就业损失率只有0.74%(Lee & Mowry,2008)。这些表象似乎迎合了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观点。

(二)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波动

就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波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出波动对就业影响的非对称性。一般认为,萧条周期下的产出下降能对就业产生力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冲击,而繁荣周期下的产出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要缓和的多。Blanchard 8L Summers(1986)在观察欧洲失业问题后,甚至将产出下降的影响定义为永久的冲击,它所引发的失业率短暂上升能演变为难以消除的自然失业率的一部分,即便在经济恢复后,产出上升也很难将失业率拉回到萧条周期前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就业回滞现象。不少学者利用单位根检验证明了就业回滞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也有学者认为它并不存在,分歧比较大。不管回滞现象本身是否存在,它所假设的产出波动对就业的非对称影响

图式得到了很多研究的验证。比如Burgess(1992)利用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考察英国就业市场的波动情况后发现就业复苏速度确实要慢于就业下滑速度。

Campbell&Fisher(2000)指出,任何一个时点的就业波动都包括岗位创造(job creation)和毁灭(destruction)两个过程,前者与企业开张或扩张有关,后者与企业倒闭或收缩有关。结合美国制造业部门的就业数据,他们发现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对于岗位创造来说,岗位毁灭的波动性要更大一些,即繁荣周期对应于呆滞的岗位创造,萧条周期对应于活跃的岗位毁灭,二者结合使繁荣周期下的就业增长速度要远小于萧条周期下的就业下降速度。这一假说与标准的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发生了冲突,后者认为岗位创造和岗位毁灭的波动性应该是一样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冲突,主要是由于RBC理论没有考虑到雇佣调整成本的影响,而在Campbell&Fisher(2000)的模型中,这种影响居于核心地位。在繁荣周期,企业面临要不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决策,而创造一个新的岗位的边际成本要比工资本身高很多,因为它不仅包括创造这个岗位所付出的直接成本,还包括将来可能面临的解雇成本,所以岗位创造会比较保守。与此相反,萧条时期企业取消最后一个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