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自江苏省人民政府1996年苏政复1996(147号)文批准实施以来,对指导常州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和资本向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转移;为适应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我市调整市区部分行政区划,市区面积由280平方公里扩大至1864平方公里;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江苏省委、常州市委明确提出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
鉴于上述原因,必须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规范和指导新时期的常州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活动。
第二条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3.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0]17号);
4.建设部《关于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5.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6.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2020);
7.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8.中共常州市委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9. 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和实施意见;
10.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
11. 相关区域性专业规划;
12.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第三条指导思想
1.坚持规划的超前性。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瞻远瞩,从长计议,以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先进城市水平,从城市发展和进步的趋势研究常州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
2.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立足常州的自然、区位、交通等条件,科学确定常州城市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重视近期建设规划,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
3.坚持规划的整体性。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视苏锡常都市圈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分重视与各辖区城市资源的整合,谋求共同繁荣;十分重视远近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和城市各功能要素之间的协调整合。
4.融贯生态城市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贯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创建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目标,确立各类区域的生态管治要求,谋求良好的城市生态和宜人的人居环境。
5.融贯特色城市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目标,从常州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条件出发,努力塑造富有常州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
6.融贯经营城市理念。贯彻效益优先原则,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布局用地,优化建设时序,谋求集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第四条规划重点
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所规定的内容编制,重点突出下列内容:
1.城市功能定位;
2.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4.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5.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的塑造。
第五条规划期限
规划年限为2004~2020年,其中:
近期为2004~2010年;
远期为2011~2020年;
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第六条规划层次和规划区
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层次:市域、市区、主城区。
市域:指常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含金坛市、溧阳市和市区五区),面积4375平方公里。
市区:指常州市区范围(含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为规划区范围。
主城区:市区内的城市建设集中连绵区。
第七条本规划区范围内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九条本规划由常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
第十条城市发展总目标
围绕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总任务、总要求,常州城市发展总目标为:
现代制造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经济强市;
历史文脉彰显、现代科教先进的文化名市;
连东接西、承南启北的区域性枢纽城市;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第十一条经济发展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0年全市2200亿元,市区1850亿元;2020年全市5000亿元,市区4000亿元。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10年全市5.0万元,市区5.5万元;2020年全市12万元,市区1
3.5万元。
3.市区一、二、三产构成: 2010年为3:55:42;2020年为2:53:45。
4.市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010年达97%;2020年达98%。
5.城市化率:全市2010年达65%;2020年达75%。
第十二条生活水平目标
1.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达
2.5万元左右;2020年达5.0万元左右。
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2010年≤30%;2020年≤25%。
3.主城区居住水平: 201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成套率达95%;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成套率达98%。
4.市区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 2010年每百户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达220部, 2020年超过250部;2010年每百户电脑拥有量达50台,2020年达户均一台电脑。
第十三条社会发展目标
1.教育:市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10年达96%,2020年保持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