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

合集下载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医生诊断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所需的重要信息。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这一点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血液生化检验是通过分析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来评估机体的生理状况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是指采集到血液标本后,至送入检验仪器进行检测之间的时间间隔。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在采集后需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由于长时间放置而发生变化,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

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也与不同的生化指标有关。

血糖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经常检测的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血糖与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长时间放置的血液标本中,血糖浓度可能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大于血液液体中的葡萄糖消耗速度,导致血糖的浓度下降。

在临床实验中,对于血糖的检测需要尽快进行,以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导致血糖浓度的误差。

除了上述生化指标外,血清钾、钠等电解质指标也可能受到放置时间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时间放置的血液标本中,电解质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对钙、钠、钾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导致电解质的浓度发生变化。

在临床实验中,对于电解质指标的检测同样需要尽快进行,以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浓度的误差。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临床实验中,尽量避免血液标本的长时间放置,尽快进行检测是保证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也需要针对不同的生化指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终,这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项重要检查。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是否产生影响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在血液标本放置的过程中,细胞中的代谢活动依然持续进行,例如血小板聚集、红细胞出现变形等,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标本中某些组分的水解和氧化,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生化检验结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生化指标受放置时间影响的程度有差异。

血糖和尿酸等指标在放置时间过长后容易受到影响,而胆固醇和脂肪酸等指标的变化则相对较小。

这说明在进行生化检验时,我们需要对不同指标的放置时间进行灵活掌握,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的处理方法也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留置血液标本时,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如加入抗凝剂、冰浴等,以减少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而一些特殊指标,例如肿瘤标记物等,对放置时间和处理方法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进行这些指标的生化检验时,我们需要格外注意标本的处理。

所以我们需要关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处理。

一方面,医学检验人员需要对不同指标的灵敏度有所了解,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医学机构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标本处理流程和质控体系,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还需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视程度。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项重要检查。

通过检验血液标本中的生化指标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储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吗?

储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吗?

储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抽血化验,化验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有效的诊断和健康评患者的病情,血清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它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提供有关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讲,也许并不是特别理解,血清样本的储存与温度和时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下,储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一、血清标本储存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在采集样本并分离血清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细菌污染的情况,这是因为细菌的增殖可能会释放出某些酶,这些酶可能会分解抗原、抗体等蛋白质分子。

另外一些细菌还含有内源性酶,本身可能会干扰使用类似酶标记的方法进行检测,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如果血清样本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离,可以在温度保持在二到八度的情况下保存一周。

然而,如果在取得样本时存在有菌操作的情况,最好选择冰冻保存。

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样本,应该将温度控制在零下七十度以下。

在冰冻保存血清标本时,做到必须防范停电等原因出现的反复冻融的情况,这是因为标本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机械剪切力的影响,导致其中的蛋白质等分子受损,从而引发虚假的阴性结果。

此外,处理冻融标本时的混匀也需谨慎,应避免过度激烈的振荡,只需进行轻微的颠倒混匀即可。

二、血液标本储存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清标本的储存时间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血清标本采集完成,没有做到及时进行检验并储存,那么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渐渐发生变化,很可能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在储存过程中,时间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乳酸浓度的影响经过五分钟的室温存放,血样中的乳酸浓度明显增加,这种显著升高在不同时间间隔下都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将血样放置在四度的冰箱中三十分钟,乳酸浓度的升高并不明显,然而将其放置一小时后,乳酸浓度的差异再次呈现显著意义。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研究方向。

现代医学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而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对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很多生化指标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之后会发生变化,如血糖、尿素氮、肌酐、脂质、肝功能指标等。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指标值的变化越明显。

这是因为血液是一个活跃的生物体,其中的各种成分会不断发生变化。

血液标本放置过久会导致细胞破裂、酶的活性改变、氧化还原状态改变等,从而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血糖是一项常见的生化指标,它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血糖值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内糖代谢活性的改变所致。

在进行血糖检测时,应尽量在采血后尽快进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也常常受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值在放置时间过长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ALT的活性在放置24小时后明显升高,而AST的活性则在放置4小时后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

这些结果表明,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引起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影响到肝功能的准确评估。

放置时间的延长还会对血液中的脂质水平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质指标在放置时间延长后会明显升高。

这是由于血浆中的脂质在血液标本放置过程中会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导致其释放和聚集。

在进行血脂检测时,要尽量减少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临床实验室中,应尽量缩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放置温度和条件也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其影响情况。

方法:将我院检验科的血液标本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所有标本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主要观察放置时间的影响情况。

一组放置时间为2小时以内,根据标本的要求来送检;另一组放置3小时送检,最后观察不同送检时间,血液标本的结果情况。

结果: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存在直接关系,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结果准确性越低,所以对于血液标本检验来说。

血液标本应该按时送检,不可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

结论:对于临床生化检验来说,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直接影响其检验结果。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检验对象主要对检验标本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

选择30例血液标本进行对比两组结果不同,一组采用常规要求送检时间,另一组采用非常规时间送检,最后观察结果准确性。

1.1.血液标本送检方法(1)常规血液标本送检情况:血液从采血到分离血清或血浆的时间最好是一小时之内,有时需要加特殊的防腐剂,比如检查乳酸的时候要加氟化钠,检验氨的时候加EDTA。

在运送中要避免溶血,红细胞内释放的钾,在室温下是最少的,在4度和30度时释放是明显增加的。

病理情况下检验结果会相互影响,如白细胞升高的患者葡萄糖浓度会降低,伽马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的血压会增高,做凝血检验的标准,如果是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疑血酶时间蛋白c和凝血因子Ⅴ的时候,非肝素治疗的病人标本可以在室温放4到8小时,肝素治疗的病人在冷藏或室温的情况下,都不能超过4到8小时。

所以对于常规血液标本送检,我们在对标本采集以后,2小时内进行送检完成。

(2)实验组血液标本送检情况:将血液标本送检时间定为3小时,结果可以看出,标本会因细胞代谢、溶血、蒸发等原因造成许多项目的结果偏差,如:钾、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酸性磷酸酶等升高,钠、血糖等降低。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论文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论文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存放血液标本的时间对于生化检验分析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以便优化血液检验质量。

方法:对80份标本进行生化检验的时间分别为血清分离后的1个小时、4个小时、8个小时以及24个小时。

结果:如存放标本的时间为4个小时,则glu 值存在性差异;如存放标本的时间为8个小时,则tbil值与bun 值以及glu值存在性差异;如存放标本的时间为24个小时,则p 值、alp值、alt值、tp值以及tbil值等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应合理安排血液样本收集时间,检验分析时间以及保存时间,为疾病诊治以及判断提供可靠结果。

【关键词】生化检验;存放时间;血液标本;影响【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96-01在临床检验中,自动检测分析仪被应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化检验常规模式[1]。

模式改变后,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在一方面,可以实现同时测定多个项目;但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部分血液标本得不到及时检验,需要存放过长时间,进而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

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以及准确性程度,本文探讨了存放标本的时间与生化检验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及方法1.1 研究资料本次研究的血液样本共86份,这86份标本分别来源于45例男性以及41例女性;在这86例中,年龄最小的是23岁,年龄最大的是62岁,平均为40.2岁。

1.2 方法收集好80份样本之后,先静止放置二十分钟,随后将血清分离出来。

对80份标本进行生化检验的时间分别为血清分离后的1个小时、4个小时、8个小时以及24个小时;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校正标准品以及控制血清质量,记录好检验结果之后,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标本。

2 结果将保存样本1个小时后检验的结果当作本研究的分析与比较基准,如存放标本的时间为4个小时,则glu值存在性差异;如存放标本的时间为8个小时,则tbil值与bun值以及glu值存在性差异;如存放标本的时间为24个小时,则p值、alp值、alt值、tp 值、tbil值与bun值以及glu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存放时间越长,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概率可能越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显示,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某些生化指标出现变化,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的生化指标对放置时间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的实验结论及其临床意义对于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和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探讨更多生化指标对放置时间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标本处理流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项研究,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结论、临床意义、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样本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体内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长或过短的放置时间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特别是在临床实践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的样本采集和处理方法,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1.2 问题提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生化指标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变化下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以及不同时间点对于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注意要点
各实验室的防寒、降温设备不同,因而应注意温度对检验标本的影响、温度达 30 ℃ 以上时,对一些试验项目有显著影响。
注意要点
据报道,测定总蛋白的标本在 30℃ 以上室温放置 8h 后,对结果就有影响, 24h 后更显著。
注意要点
AST 及 ALT 在低温(4℃)下存放 48h ,分别增高 116% 与 129% 。
03
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血清葡萄糖因血细胞的糖酵解每小时会降低 7% ,故采血后应立 即检测,如无条件,应及时分离血清。
04
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肌酸激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乳酸脱 氢酶由于红细胞的通透性改变,血清中酶活性不断上升,羟丁酸 脱氢酶活性也在放置过程中不断上升,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影响不 大。血标本如不能及时测定,有必要将血清分离出来保存。
02
对乳酸浓度的影响
对乳酸浓度的影响
血样在室温下放置 15min ,乳酸浓度明显升高,高差异有显著意 义( P<0.05 ),在 4 ℃ 冰箱内放置 30min ,乳酸浓度升高不 明显,放置 1h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故采血后应立即 检测,室温下送检时间不超过 15 min ,在 4 ℃ 低温条件下送检 时间可延长 30min 。
注意要点
磷在低温时无变化,在室温下 8h 显示增高倾向,24h 轻度增高,48h 增高到 190% ,高温下8h增高到126%,24h 及 48h 分别为 237% 和 328% ,显示 了显著性增高。
注意要点
实践证明标本在一定温度下存放一定的时间对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感谢聆听
汇报人姓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和建议。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检验结果。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在患者严格禁食8~12小时后进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延长,这就会引起一些人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疑虑。

那么,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究竟对检验结果有何影响呢?在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血液标本在放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血液标本中主要包含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它们是通过离心分离出来的。

在血液标本放置的过程中,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葡萄糖、脂肪酸、蛋白质等,这可能会对一些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有许多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生化指标来说,即使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其检测结果的变化并不显著。

有研究发现,即使将血浆放置在室温下24小时,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也不会超过10%。

对于一些稳定的生化指标,比如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等,其检测结果几乎不受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来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对于大多数生化指标来说,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必过分担心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仍然需要尽量避免血液标本的长时间放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呢?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保证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不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1. 尽量避免血液标本的长时间放置。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现有文献和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检验项目对放置时间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检测。

本文总结了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及注意事项,并探讨了实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生化检验实践,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检验项目、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进一步研究、背景介绍、影响分析、应用价值、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样本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是指从采集到送检之间的时间间隔,长时间的放置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常常会面临标本采集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至检验中心的情况,因此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各种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研究、不同检验项目的影响、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参考。

我们还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包括温度、保存液等因素,以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的操作流程。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它可以通过血液标本来检测人体内的生化指标,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为大家详细解释该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得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血液标本的稳定性。

血液中的一些生化指标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的,例如温度、光照、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

如果血液标本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因素下,就会导致体内生化指标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不同生化指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血液标本在放置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包括血细胞的沉淀、酶类的分解等。

一些指标如血红蛋白,葡萄糖等受到影响较小,而ATP、维生素C等易氧化物质则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检验指标的特性,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和采血管内抗凝剂、或者血容器种类等因素有关。

我们都知道,采血针头针刺皮肤时方式和以往有效抗凝剂的方式不一样。

可能会导致血清、血等被搅坏,也具体发生方式与比如仪器扫描的方式等有关。

所以,要正确掌握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应该与血标本采集的方式、采血点位置、采血管内抗凝剂、或者血容器种类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医院和临床实验室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规范培训,提高他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也要注重血液采集过程的规范化,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设备,以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每例病人采取血液5ml,记录采集时间后,分别于采集后室温放置1h、4h、8h以及4℃冰箱内放置24h后测定每个标本的常规生化指标,以室温下放置1h后测得指标为标准,将其他三组指标与其进行比较。

结果:血液标本放置4h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项目有:血糖(GLU);血液标本放置8h后结果有统計学差异(P<0.05)的项目有: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血液标本放置24h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项目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钙(Ca)、磷(P)。

结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是有影响。

血液标本在室温下存放24 h后,大部分的常规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

但是血液标本长时间放置后,胆红素(TBIL)和尿素氮(BUN)的结果会偏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钙(Ca)的结果会偏高。

在4℃冰箱内保存过夜的血液标本可用于除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钙(Ca)外的常规生化指标的测定。

标签: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生化检验是指利用生物或化学的实验室方法来对人体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查,生化全套检查须在空腹条件下进行,其内容包括有: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在不同的医院里,常规生化检验的项目会稍有不同,但都大体一致。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标本的放置时间则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检验结果。

血液生化检验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来获取一系列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的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

这些化学成分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可以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建议所需的重要信息。

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标本的放置时间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有一些医生和护士可能会忽略这一点,导致误诊误治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需要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

过长时间放置可能导致血清中某些成分的分解或者沉淀,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过短的放置时间可能无法满足检验的需要,无法充分稳定血液成分,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血液生化指标在不同放置时间下可能会出现的变化。

血糖是临床生化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血糖的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糖分解,进而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在放置时间过长后也可能出现异常。

同样,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也可能在不同的放置时间下出现偏差。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和护士需要重视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应当尽量保证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存放,避免在采集后过长时间才进行检验。

在进行检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指标合理安排检验的时间,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导致结果的偏差。

临床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建立更严格的质控体系来降低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引言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通过测定患者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一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因素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是指采集血液标本后至送检前的时间间隔。

在这段时间内,血液标本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离心速度、血液稀释等。

1. 温度温度是影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室温下,血液标本中的细胞、蛋白质等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低温环境下,血液标本内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凝聚、沉淀等现象,也会造成生化指标的偏差。

2. 离心速度在采集血液标本后,需要进行离心处理来分离血清或血浆。

离心速度不当可能会导致血液成分的混合,从而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特别是在高速离心处理时,可能会造成血浆中的脂质、蛋白质等成分的异常变化。

3. 血液稀释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可能会进行一定的稀释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生化检验。

不恰当的稀释处理可能会导致血液标本内的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二、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 生化指标的稳定性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导致其中的生化指标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别是一些易氧化的生化指标,如葡萄糖、脂质等,可能会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较长后出现明显的偏差。

3. 血液标本的污染长时间放置的血液标本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别是在开放式容器内放置的血液标本,可能会受到灰尘、细菌等污染物的侵入,从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生获取患者血液、尿液、体液等标本进行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

而血液标本作为常见的生化检验标本之一,其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会经历一定的存放时间,而这一时间对检验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放置后,血清或血浆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验室会制定相应的标本处理规范,以确保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各类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为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从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生化检验中,常用的血液标本有血清和血浆。

血清指的是在采血后,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得到的血液液体部分,其中几乎不含细胞成分;而血浆是在采血后立即用抗凝剂处理得到的血液液体部分,含有凝血因子和抗凝剂。

两者在存放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面有所不同。

1. 血清的存放时间血清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凝固时间和存放温度。

研究发现,血清在4℃的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4-7天,但不同生化指标的稳定时间可能不同。

在室温下,葡萄糖和尿素在24小时内基本不发生变化;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则会在24小时内发生显著变化。

对于不同生化指标,需要根据其稳定时间来合理规划血清标本的处理和检验。

相比之下,血浆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要小一些。

一般来说,采集血液后立即制备血浆,然后在-20℃的条件下保存。

研究表明,血浆中一些生化指标如谷氨酰胺、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等可以在-20℃条件下稳定保存多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前,通常需要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暂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为放置时间。

不同的放置时间可能会对血液成分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临床生化检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可能对各项生化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下面将针对一些常见的生化指标分别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肝功能指标是临床生化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指标。

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

研究表明,ALT和AST在血液标本放置后的24小时内稳定性较差,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这两个指标的升高,而ALP则相对稳定,放置时间对其影响较小。

在进行肝功能检验时,需要尽快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减小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血清蛋白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研究发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白蛋白含量下降,而球蛋白含量则会增加。

对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检测,需要尽快将血液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中的葡萄糖和尿酸等指标也受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会导致血清葡萄糖浓度的下降,而血清尿酸浓度则会增加。

在进行血糖和尿酸检测时,需要尽快将血液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以避免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生化检验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体液或组织中生物化学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生化代谢状态、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情况,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但是,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是指从采集血液标本到送入实验室的时间段,它直接影响着生化指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血液标本应该在采集后尽快送入实验室进行检验,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

如果放置时间过长,血液标本内的生化成分会发生许多变化,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a. 血糖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糖值会发生降低,因为血浆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会被细胞摄取,导致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含量下降。

此外,如果血液标本在放置时未存放在低温状态下,也会加速血糖的降解。

b. 血清总蛋白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清总蛋白值会发生下降。

这是因为血浆中的蛋白质可能被细胞摄取、降解或分解,或者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作用,导致血清总蛋白水平降低。

c. 肝功能指标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移酶(AST)、天冬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就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这些酶在血液中会发生降解,时间越长降解越多,因此检测出的数值也会越低。

2. 怎样减少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a. 存放方式为了减少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采集后的血液标本应尽快送入实验室进行检验。

如果无法立即送至实验室,应在血管内加入抗凝剂,以避免血液凝固。

同时,血液标本应存放在零下4℃到8℃的低温环境中,以延缓细胞和蛋白质分解,保持生化指标的稳定性。

b. 采集时间和方式为减少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避免采样时间集中,造成实验室任务繁重,缩短检测时间。

另外,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避免减压过快或至少停留一定时间才释放压力,从而避免出现容积不足的情况。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庞焕婷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庞焕婷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庞焕婷发布时间:2023-06-17T09:11:41.4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庞焕婷[导读]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存放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生化检验患者4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5月,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患者血液标本存放不同时间变化情况。

结果:(1)对不同时间血液指标下降趋势统计中,分别统计NEUT指标存放0h、3h、6h,GLU指标存放0h、3h、6h,PLT指标存放0h、3h、6h,TBIL指标存放0h、3h、6h,以上指标存放6小时都出现下降趋势,并且0h、3h、6h之间指标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对血液指标存放不同时间出现升高情况统计中,分别统计TP指标存放0h、3h、6h,PHOS指标存放0h、3h、6h,K+指标存放0h、3h、6h,以上指标存放6小时都出现上升趋势,并且0h、3h、6h之间指标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增长,会出现血液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将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聊城 2526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存放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生化检验患者4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5月,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患者血液标本存放不同时间变化情况。

结果:(1)对不同时间血液指标下降趋势统计中,分别统计NEUT指标存放0h、3h、6h,GLU指标存放0h、3h、6h,PLT指标存放0h、3h、6h,TBIL指标存放0h、3h、6h,以上指标存放6小时都出现下降趋势,并且0h、3h、6h之间指标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对血液指标存放不同时间出现升高情况统计中,分别统计TP指标存放0h、3h、6h,PHOS指标存放0h、3h、6h,K+指标存放0h、3h、6h,以上指标存放6小时都出现上升趋势,并且0h、3h、6h之间指标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病患当中,对其采集血液的标本。

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三份,放置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6小时和24小时,对比三组血清在经过放置之后生化检验的结果。

结果:血液标本在放置24小时之后,其血糖的检测结果要明显低于放置3小时和6小时的检验结果,而在对氯含量的检查上,放置24小时的血液标本其氯的含量则要高于放置时间在3小时和6小时的血液样本。

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时,其结果会受到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检验中,要对标本放置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握和安排,遵循规范化的检验程序,降低检验当中的误差概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60-0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更新,目前在医院当中所使用的生化分析仪器型号多样并且实现了全自动化[1]。

在对血液标本的检测当中,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半手工模式逐渐转变为如今的现代化的全自动模式[2]。

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数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从而会导致在对病患采集了血液标本之后不能够及时上机进行检验,影响检验的结果[3]。

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会对检验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探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病患当中,对其采集血液的标本。

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三份,放置的时间分别为3小时、6小时和24小时。

所选取血液标本的病患,其年龄段在28岁~59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43.5±.3)岁。

其中属于内科的病患有47例,属于外科的病患有43例。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概述生化检验是医学上常用的检验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来判断患者体内器官的功能状态。

但是,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研究对象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标本放置时间,研究包括以下指标: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

影响因素影响尿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对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体温:体温高的人往往代表着生化指标的代谢速度快。

因此,如果在体温高的情况下放置生化标本,会使得生化指标的代谢速度变快,从而会显著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2.血液清晰程度:血液清晰度越高,血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越强,血液中生化指标的代谢速度就会变慢。

3.标本管中添加的抗凝剂:如果添加了抗凝剂,则会影响血液凝固的进程,从而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结果的生化指标下面将针对常见的四种生化指标进行分析:1.肝功:肝功检测结果的主要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等。

由于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其代谢速度非常快,因此在放置血液标本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

2.肾功:肾功检测结果的主要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等。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代谢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在放置血液标本时,也需要特别注意时间。

4.血糖:血糖检测结果的主要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等。

在放置血液标本时,也需要特别注意时间,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为了减少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需要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1.采用抗氧化剂: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血液标本中细胞的自我分解过程,从而减少生化指标的代谢速度。

2.优化标本管:使用一些特别的标本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液标本中的细胞结构,从而防止生化指标的过度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临床检验是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检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于采血后1h、3h\6h对检测项目进行测定,做好记录。

结果如果以采血1h测定的结果为基准,本次研究检测结果表明血液标本放置3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血流标本放置6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bun(尿素氮)、tbil(总胆红素);结论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治意义重大,而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是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所以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耽误时间导致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途径
患者在入院诊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检验以反映所患疾病的具体信息,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

检验结果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还是记录医疗过程和效果的重要资料,因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其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1]。

检验科学验科学的大力发展,检测技术不断的完善,都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实际上检验结果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检验结果失真造成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

为减少这些矛盾啊的发生,确保诊疗工作的有效进行,必须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通过对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来探讨医护人员如何提供提高检验准确性的有效
途径。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80例不同年龄患者(男女各40例)的血液标本,分别对1、3、6h的15项生化项目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以1小时的检验结果为基准来判断后面两个时间段血液生化检验的差异。

1.2仪器与方法用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生产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简称促凝管),对80例门诊患者进行静脉采血5cm,并分别记录采血时间。

生化分析仪是采用了日本生产的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是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和质控血清及校准品。

将门诊采集的80份血液标本放置20min后,用离心机以
3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

质控血清及校准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对15项生化项目进行校准及质控,使每一项质控项目均在(±1s)范围内。

于采血时间1h,分别对各标本进行生化项目测定,做好记录,然后将各标本加盖后放置4℃冰箱储存。

再分别于相应的3h、6h对15项项目上机测定,并做好记录。

2结果
如果以采血1h测定的结果为基准,以上结果表明,血液标本放置3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血流标本放置6h结果差异有显着性的项目有glu(血糖)、bun(尿素氮)、tbil(总胆红素)。

3讨论
3.1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生理因素主要有:运动、精神因素、饮食、体位及采血部位和时间。

运动会影响机体代谢,如:运动后进行血液指标的测定,会出现rbc、wbc、hb的假阳性。

紧张、激动等精神因素会造成乳酸、血糖的升高。

一般说来,患者进行体检时,一般要求在清晨空腹,但这并没有引起有些患者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餐后对che、ck、glu、tg等影响非常显著[2]。

体位和采血部位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另一因素,立位与卧位的不同可造成某些检验指标的差异,指端采血和静脉采血测得的指标也有差异。

此外,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对某些项目检测要有明显影响。

临床检验是对标本的检验,标本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准确反应出能够准确反应机体真实情况的标本才是最好的标本。

排除运动、饮食、情绪、药物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标本的采集受采集方式、是否溶血、放置时间以及处理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如:血液标本采集时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血管内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流入组织液及局部组织缺氧而影响检验结果。

尿中成份波动大,所含物质多,检测时易相互发生干扰,在采集时应该按照检验的目的和要求适量采集。

当待测物在红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浆时,溶血可使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此外,血液保存期延长,血液中的抗损伤物质不断消耗是检测结果偏低。

尿放置时间过长,尿样中的有形成份如红细胞将老化溶解。

检验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提高生化检验结果正确性的方法运动、精神因素、饮食等因素都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内在因素,为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要用有效的方法和通俗简明、容易理解的语言告知患向受检者说明取标本前需要注意的问题,清晨空腹采血,住院患者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患者应至少休息15 min后采血。

使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遵照执行,而不是让患者强硬和被动的执行。

检验人员要应该严格按这一要求进行标本采集。

检验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做到判定标准的统一。

同时,提高标本采集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采集,注意标本的保护,使其充分重视溶血、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采血时统一用坐位、不使用止血带来采血,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并定期检查、监督。

本研究说明,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治意义重大,而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是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所以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耽误时间导致的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参考文献
[1]林英辉,黄小琪.医学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941.
[2]容爱红,于文波.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控制方法[j].中国试验诊断学,2005,6(9):469
[3]李杰.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用亦医技杂志2005,
12(3):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