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历史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分类;认识史前人类的生活和文化;认识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和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贡献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奋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总结、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偏重历史事实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历史交流与历史利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热爱,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自觉与历史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第二章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四章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奋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历史的意义和分类;了解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了解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奋斗;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总结、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历史交流与历史利用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展示法和研究性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历史1.导入:通过展示历史场景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想象。

2.引入:学习历史的概念和意义。

3.探究:讨论历史的分类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4.总结:归纳学习到的知识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人类的早期历史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探究:学习人类的早期历史,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3.实验:进行一次模拟早期人类的生活实验。

4.总结:总结人类早期历史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第三课时:古代文明的发展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讲授:学习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

3.研究性学习:分组进行古代文明的研究,了解其他古代文明。

优质课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优质课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优质课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新资料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七班级的第一节活动课,可以分为三个小活动。

第一个阶段是探究“查找历史”的途径。

师生合作,广泛的搜集看法,大致列出查找途径,供同学在后面的活动中作为参考和依据。

第二个阶段是“查找历史”。

以爱好为导向,以小组为单位,以开放性原那么,将查找历史的路程上所涌现的趣事记录下来。

第三个阶段是展示历史。

以分组的形式,通过演讲、模拟导游、展示幻灯片的方式将在“查找历史”的过程中所记录下来的内容展示给大家,并且做出评价。

在本节课的整个流程中,无论是对途径的征集、小组的争论还是展示评价,都需要建立在高度开放和协作的历史课堂之上,而互联网络就是这种开放性和协作的最好工具和表达。

所以这节课我选择了网络历史教学。

同学分析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

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七班级的同学刚刚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就要把同学的留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让他们对历史产生爱好,并获得初步的历史学科思维与方法,至关重要。

故本节课就以培育同学的爱好,猎取探寻历史的方法为首要的目标,同时着重对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

在实现方面,本节课需要同学提前掌控信息网络的相关技术。

通过调查,同学已经普遍掌控网络投票、论坛沟通、幻灯片制作三个方面,在活动进行前只需要对同学进行几分钟的网络地图应用指导便可。

活动目标1、通过在多种资源中查找历史,对历史知识的搜集、整理,重组,培育同学独立思索,比较、分析、归纳和综合问题的技能。

并通过同学的小组协作,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

2、通过开放式的评价,培育同学尊敬、理解、观赏他人的立场和自信心。

3、通过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探究、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加强同学喜爱家乡、喜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流程[说明]柯林武德说:今日由昨天而来,今日里面就包括有昨天。

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日仍旧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

《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寻找历史的足迹》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从导入新课到总结回顾,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事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关于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问题缺乏关注,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责任感。
举例解释:
-在讲解鸦片战争时,重点阐述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如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主权受损等。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模拟洋务运动中的某一工业发展过程,以演示近代化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辛亥革命对现代中国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综合以上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关注重点难点的讲解。
4.课后加强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教案名称: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历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2. 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事件的主要特点;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探索历史事件的背后意义;2. 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学会使用历史资料进行历史研究;2.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科书《寻找历史》;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历史事件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历史?Step 2:展示和讨论(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章《什么是历史?》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什么是历史?2. 历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3. 历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Step 3:历史研究方法介绍(15分钟)教师讲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1. 原始资料的搜集和分析;2. 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比较;3. 历史事实的考证和解读。

Step 4:实践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历史研究项目,例如:1. 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搜集相关资料;2. 学生分析该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 学生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板,呈现研究成果。

Step 5:总结和展望(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单的报告或展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社团或活动,拓宽历史知识和研究能力;2. 常设一个历史研究角,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和讨论。

初中历史探索课教案人教版

初中历史探索课教案人教版

初中历史探索课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2.认识历史探索在整个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
1.历史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2.历史探索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
2.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探索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历
史的兴趣。

2.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历史探索在整个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活动二: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历史探索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
生独立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

4.活动三:组织学生参与历史探索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探索方法,探索历史问题,并分享探索成果。

5.总结:通过小结历史探索的意义、方法和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运用历史探索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撰
写一份研究报告。

六、板书设计:
历史探索
- 意义和方法
- 重要作用
- 独立探索能力
- 兴趣和探索欲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历史探索的意义和方法,认识到历史探索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探索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0
育 层 面 比较 浓 ,而 新 的 课程 标 准 更 注 重 合 历 史 学科 的特 点 ,提 出 有 效 的 策 略 和
人 文 素 养 和 科 学精 神 的 培养 , 把 历 史 教 具 体 的评 价 手 段 , 引 导 学 生 走 向探 究 性 育 功 能 与 人 的 发 展 教 育 功 能 结 合 起 来 , 学 习过 程 ,从 而 促 进 学 生和 谐 发 展 。例

客 观 的认 识 , 既可 作 为 学 生 学 习前 的探
所 学 知 识 重 新 回顾 、 联 系 和 系 统 化 的 参
的 记 忆 、接 受 、模 仿 的被 动 学 习 方 式
究 学 习 的指 南 ,又 可 作 为 学 生 学 完 后 对 为探 究 式 学 习 方 式 ,从 而 发 展 学 生 探 索
计 。 学 习是 为 了运 用 , 能力 的 培 养 和 运 重 、 赞 赏 ,也 正 好 体 现 了这 一 点 。 用 是 检 验 学 生 学 习 效 果 的 重 要 方 式 。运 当 然 ,在 教 学 设 计 的最 后 要 预 留一
用 能 力首 先体 现 为对 各 种历 史 知识 阅 定 的 空 间 , 作 为 学 生 自学 探 索 的 反 馈 。 读 、理 解 和 通 过 多种 途 径 获 取 并 处 理 历 由于 学 生 层 次 不 同 , 思 维方 式 有 较 大 差
( )依 据 新课程 标准 的价值 观 目 三
高 程 度 ,逐 步 增 加 概 括 的分 量 , 这样 既 标 ,侧 重 学 生 形 成 端 正 的 情 感 态度 和 正
有 利 于教 学 评 价 , 又 能 体 现 教 师 的 主 导 确 的价 值 观 的 设 计 。 新 课程 标 准 之 前 的 作 用。 历 史 课 在 思想 教 育 目标 上 ,强 调 政 治 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2

活动课一寻找历史·供选择方案寻找历史大凡古代遗址一般都是先挖掘整理好后,再让游人参观。

而我国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遗址则是一边挖掘一边让游人参观。

难道就不怕珍贵的文物遭到破坏吗?同学们,能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说出为什么吗?我们今天想了解历史有很多途径,告诉你们一个最为快捷的途径吧:其实历史就在你们身边──你们可以问问自己的爷爷、奶奶们,因为他们知道很多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和了解怎样寻找历史。

设计方案一:小小历史展览馆历史博物馆和有关历史的展览我们参观过不少,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开办一个小小历史展览馆呢?如果想的话,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同学们,请根据以下问题自由组成小组,利用课本原有的资料(含有关文字或有关图片等),也可通过图书馆、书店、上网等途径扩展丰富你们的资料。

请将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找一找】(1)远古居民吃的食物是如何演变的?(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远古居民是怎样产生这种“爱美”观念的?(3)远古居民一开始为什么会选择居住在山洞里?而他们的居所又会选择靠近河边、江边的地方?你能说出他们选择这种居住环境的好处吗?(4)用什么例证能说明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做一做】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把我们的课室布置成一个“小小历史展览馆”。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同学们到陶艺馆自己动手制作一件陶器,在“展览馆”中展出。

(附上“半坡彩陶图”;附上制作陶器的简单程序给学生:备陶泥──制成一定的形状──烧陶温度需800℃──点色。

)【讲一讲】每组要求派讲解员对本组提供的展览内容进行讲解,使同学们通过交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

【评一评】要求所有的参观者(即同学)在参观后,评选出最佳展馆布置、最佳讲解员。

最后,由教师对同学的活动进行讲评。

设计方案二:介绍老师去旅游暑假,我们有的同学常外出旅游,旅行社都会为游客精心设计旅游线路。

如果老师外出旅游,你们能否设计一条最佳的旅游线路呢?那么,请你们开始行动吧!【找一找】利用节假日,搜集自己家乡或居住地的历史名胜古迹的有关资料,设计出“XX 地名胜古迹一日游”的线路,带着老师去旅游。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5篇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教学设计1: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教学设计1: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活动目标1.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就是要还历史一个生动逼真的形象,给学生一个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2.将寻找历史的活动过程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如版报、钱币展览、演讲等形式),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意识、写作概括能力、表演能力等。

3.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关于过去的一门学问,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感悟宝贵的人生启迪,“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活动准备在活动课前,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列出寻找途径,教师必须明确指出,各组的活动成果必须在活动课上进行公开展示。

并选出一名主持人。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课教师: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6页,我们知道了下节历史课是活动课:寻找历史,怎么寻找呢?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话,多媒体展示:“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

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

”读完这段意味颇深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呢?我们今天的生活、今天的文明并非是空中楼阁,它有着几十千年的历史根基,没有祖先的构木为巢,就不会有今天的摩天大楼,如果不承接人类科技发展的火炬,创造出一个个科技成果,也许我们还在茹毛饮血。

也许我们还在刀耕火种,也许我们住的还是山窟石洞,赶路还靠驴、牛、马,而不是汽车、飞机、磁悬浮列车……几十年过去了,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几万年过去了,你我他,我们如何去寻找历史的踪迹呢?同学们展开讨论,找出寻找历史的途径。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列出讨论的途径,通过讨论途径大致如下:途径1.收集古钱币。

途径2.参观历史博物馆。

途径3.游览名胜古迹。

途径4.看电视,从电视上获取一些有效信息。

途径5.留意自己穿着。

途径 6.进一次陶吧,体会一下做陶的感觉。

想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想想半坡原始居民,在无任何经验的借鉴下制陶,是多么了不起,再看看你盛米饭的精致的小瓷碗,想想人类前进的每一步是多么的艰难!途径7.收集邮票、一些有意义的图片。

2.《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

2.《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教学设计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走进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山路及其沿途存在的近代历史遗迹,初步了解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一条街道、一个建筑、一座铜像等等,都可以是重要的史料,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史料进行研读,活化近代史。

(二)过程与方法:采访历史遗迹所在地的“讲述人”,培养观察分析历史的事物、搜索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会实地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积累记录、拍摄等搜集历史资料的经验。

学生课堂上汇报考察结果,锻炼学生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参观考察活动中对历史文物有进一步认识,唤起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学生在走访近代历史遗迹的过程中,更爱河北区、更爱天津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考察中山路近代历史遗迹具体的活动形式、组织以及课堂的呈现方式。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已经学习过了近代史的这段知识,对即将考察的中山路近代历史遗迹所涉及的大多数历史事件或人物已经有所了解,可以提出有质量的采访问题并展开深入的思考。

但教师是借班上课,对班级和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太了解。

在组织考察活动中需要与各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将学生的活动力与良好的组织形式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1、教师:(1)备资料:查阅了文献资料,一方面是关于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另一方面是关于中山路近代历史遗迹的。

(2)备走访地:对于中山路近代历史遗迹,进行筛选,亲自走访,为学生的考察打前站。

目的:一是让自己对这些近代历史遗迹进行深入的了解。

二是:可以在学生进行走访之前进行更准确的提示、指导。

(3)备学生:积极的和班主任取得了联系,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

(4)备材料:联系落实记录采访工作设备和场地。

2、学生:(1)查阅与中山路相关的历史资料,确定走访地点,并与可能对走访活动提供帮助的部门取得联系,力争走访顺利。

(2)成立考察小组,每组参与走访2—3人,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长与教师成立微信群。

初中历史人教版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寻找历史的足迹教案导语: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寻找历史的足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索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方法来寻找历史的足迹;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2.如何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2.如何选择合适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活动一:了解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介绍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并讨论历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活动二:寻找历史的足迹(20分钟)老师向学生解释丰富的历史信息存在于遗址、档案、口述历史等多种形式中。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制定一份计划,选择一种资料或方法来寻找历史的足迹。

计划中需包括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和时间表等。

3.活动三:执行计划(30分钟)学生按照计划开始执行,进行实地调查、档案研究、口述历史采访等。

老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4.活动四:成果展示(20分钟)学生根据调查所得的结果准备成果展示。

可以采用海报、PPT、口头报告等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寻找历史的足迹的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延伸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历史的足迹有哪些形式?寻找历史的足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如何更好地保护历史的足迹?六、作业要求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寻找历史的足迹,撰写一篇500字的研究报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还掌握了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方法来寻找历史足迹的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成果展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研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用思路构建课堂、用思维激活课堂、用思想引领课堂”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据此,设计本课时我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紧扣学情特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创设“览宜昌之全貌”、“探屈原祠之魅”、“寻宜昌抗战之影”、“悟历史之价值”、“叹宜昌之巨变”五个教学情境,用“览”架构历史时空、用“探”还原历史真相、用“寻”觅求历史踪影、用“悟”体味历史真谛、用“叹”升华历史情感,从而串起本课教学的主线。

结合学生已经参加过的“参观屈原祠”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亲历体验,说感悟、谈收获,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寻”,营造一个教与学的人文环境,有效推动学生探究、分析和思考,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原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屈原及其诗歌,感悟其爱国精神;知道屈原祠的修建和搬迁;举例说出宜昌民间的端午习俗;知道“宜昌大撤退”;知道挫败日军的石牌保卫战。

理解一定地域的历史、人物与传统是历史上该地区地方人文素养的积淀。

2、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结合宜昌本地的教育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览”、“探”、“寻”、“议”、“叹”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将知、情、意融为一体,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使课本成为促进学生成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2)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相关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在探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拓展课程的范围。

(3)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历史课堂上的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让学生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悟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其传承、宜昌大撤退、石牌保卫战。

突破方案:通过“探屈原祠之魅”这一中心教学环节的设计,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历史,用心灵去感悟历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本课重点知识。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ppt精品课件

至正之宝
展 示 8
至元通行宝钞
至正之宝
元朝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大 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 有大臣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 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 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 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 。
汉五铢钱
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急需开 辟财源。同时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 展 直接威胁中央财政。于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18年下令废 示 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 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 3 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 钱。五铢钱质量高,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有利于中央 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 晋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五铢钱长期为历朝法定货 币。因五铢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 方孔圆钱还影响到日本、越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现在 的货币单位仍称“铢”与此不无关系。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常让我们望文生义,认为是唐 玄宗开元年间铸造,其实“开元”的意思是“开 展 创新纪元”的意思;“通宝”是“在国内通行宝 示 货”的意思。开元通宝钱的问世,结束了自西汉 以来延续七百余年以重量五铢命名铸币的传统, 6 开创了通宝、元宝钱体系,自唐朝起,钱币就不 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或通宝、或 元宝、或重宝等。自武德四年(621年)铸行开 元通宝钱起,至1916年“洪宪通宝”止,通宝、 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一千三百年,其生命力之长 久,在世界货币史上非常罕见。
秦半两钱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基础,秦 展 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同时, 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 20两) 示 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 2 “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 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 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 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 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发行的法定货 币。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

七年级《寻找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关于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历史的线索。

教学重点:历史的定义和分类,历史研究的方法,寻找历史线索的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寻找历史的线索。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小组讨论题目。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城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这座城市是否有历史?城市的历史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Step 2:学习历史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教师简要介绍历史的定义和分类。

历史的定义可以是:“历史是研究过去的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学科。

”历史的分类可以从时间角度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等。

Step 3:探讨历史研究的方法(15分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要求列出研究该事件或人物的方法。

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并互相借鉴。

Step 4:寻找历史线索的技巧(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一些寻找历史线索的技巧,包括阅读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口述资料的收集等。

可以通过实例讲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寻找历史线索。

Step 5:综合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历史事件的线索,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寻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原因,并做简要的陈述。

Step 6: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以“世界遗产”为例,与学生就如何保护历史遗产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和观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学习《历史的变迁》一节,并预习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寻找历史线索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等互动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同时,布置预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提前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赛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赛课教案_1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听课教师的评议摘录】[评课时间]:2016年12月16日上午[评课地点]:厦门三中2号楼106[评议教师]:陈温柔、徐太阳、厦门三中历史组、湖里区各学校备课组长[评课摘录]:总体上肯定这节活动课很有意思,很漂亮的活动课。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身、动心。

活动内容选点依据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衔接恰当、顺畅,主题线索贯彻始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非常恰当,激发学生兴趣,使初中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把握到位。

教学过程中完美展现出"六导、四主、双合",注意培养学科素养。

凸显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具有闽南地方特色,体现文明多样化。

不足之处:学生的发言,有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要及时纠正,主题升华可再提升。

本节课鲜活、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体会中感受乡土历史,突出课改"六导、四主、双合"主题,以生为本,渗透人文关怀,在活动过程中巧妙隐性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与显性学生主导作用,渗透课改理念,让学生亲切感受闽南文化。

并在活动中使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润物无声体现出来。

是一节成功的值得借鉴的主题活动课。

【自我诊断与反思提升】本课为活动课,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形式上也可以更为多样。

我把本课内容设定为厦门的历史,选取了鼓浪屿、中山路骑楼、厦门特色小吃、闽南语四块内容,基本的历史知识点由教师讲解,其余由学生来分享和活动。

整堂课以旅游攻略的形式进行,以玩和吃这些与学生最贴近的东西入手来了解厦门。

课堂动静皆有,学生相对积极活跃,闽南语学习积极主动。

总体的趣味性有。

但是历史的知识性不够,历史味不够浓厚,线索不够明确,只有最表层的线索,没有真正知识性的线索铺设。

如果能以厦门在近代2次开放,文化也呈现中外结合,如果能以此为主线,介绍厦门在近代发展崛起的过程,更有历史味道。

学生活动方面设计不够仔细,应该进一步设置好游戏规则和评比标准。

既是活动课,还是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知识以单纯讲授的方式进行,还是显得过于沉闷。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进修如何通过活动来感受历史。

3. 提高学生的历史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导学内容:
1. 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进修历史?
2. 如何通过活动来感受历史?
3. 探讨历史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导学活动: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活动一:历史时间线游戏。

学生根据提示,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3. 活动二:历史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扮演历史人物,通过对话和表演来感受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

4. 活动三:历史博物馆参观。

指挥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了解内地历史文化,增加历史知识。

5. 活动四:历史故事分享。

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的历史故事,感受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讨论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他们对历史保持好奇心和热爱。

导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历史书籍,拓展历史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历史相关的比赛或活动,提升历史进修兴趣。

3.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历史事件,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导学评判:
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收集学生对历史的看法和理解,检验活动效果。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反馈。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之一、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课后反思: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作者:***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4年第04期摘要:单元主题教学是贯彻新课标理念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设计好单元主题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还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以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案为例,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歷史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单元主题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力求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并依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与整合,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同时,新课标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单元主题学习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笔者以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例,将教材内容进行拆分与整合设计,开展单元主题教学研究。

一、单元主题教学内容整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主要学习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史实。

单元内一共有四课,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

该单元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中国近代史“1.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专题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的价值在于辛亥革命时期人们的价值追求就是民主共和。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立意为:通过展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民主共和的追寻历程,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单元主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民主共和的探索”。

关键词是“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

基于对新课标和教材的分析,围绕教学立意,以单元主题为线索,笔者以单元关键词为中心,梳理和整合单元内容,把4课内容整合为3个课时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一寻找历史》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关注
身边的历史。

2、逐渐形成历史的方法,并在其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3、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

4、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代表参与交流的能力。

5、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一个长期性的平台、创办一个长期性的园地。

活动过程:
1、广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①《我家的历史》。

让学生展开家庭调查,可写“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有小学生活等内容;或请家长帮助,制作一份家庭亲属世系表,写出从高祖、父母到“我”这一辈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并标出性别的称谓。

②《我所知道的名胜古迹》。

让学生收集曾经参观过的名胜古迹的有着介绍资料、照片和门票等,制成一份图片说明。

或用一张8开的素描纸,分别贴上各个名胜古迹的图片、照片和门票,并写上简单的图片说明。

③《我所喜欢的历史人物》。

让学生收集一位自己最喜爱或最熟悉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并用一张8开的素描纸,画出历史人物的肖像。

④《我读过的历史书籍》。

让学生列出读过的历史书籍,并写出内容简介;或让学生把书带到课堂上来,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和推荐。

⑤《我看过的历史电视剧和电影》。

让学生列出看过的有着历史电视剧和电影的名称,尽可能找到相关的剧照,并写出故事梗概。

2、每个小组推荐1、2名代表讲述。

若有不完善者,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3、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由师生共同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组。

活动小结:
通过本节课活动,学生纷纷呈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由于学生动脑想了,动手找了,动眼看了,动口讲了,从而亲身体会和感受了历史的真正存在,发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历史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昨天的一切就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一切即是明天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