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陶瓷研究进展

木陶瓷研究进展
木陶瓷研究进展

木陶瓷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木陶瓷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材料,它的开发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几种典型基木陶瓷的材料的不同制法与性能,对不同的制备方法做了论述。对不同制法的木陶瓷提出了它们未能克服的缺点,为今后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木陶瓷、功能材料、性能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ood ceramics

Abstract

Wood ceramics is a kind of typical functional material,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properties of several typical wood ceramic materials were summarized.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which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providing ideas and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people.

Keywords: wood ceramics, functional materials, performance

1. 引言

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木材资源也日趋短缺,但是,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有增无减。为更好充分利用木材潜在的利用价值,减少木材的浪费、研制具有新性能、多功能的高级材料,使木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便成为当前木材科学研究的主流。木材烧制成木炭,已有几千年古老的历史。木炭这种产品以其独特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开发炭材更多的功效,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正研制开发一种新产品——木陶瓷,颇受人们的关注。

木陶瓷作为一种环境材料,它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木质废物等生物材料,实现了废弃物的最大化利用节约了资源,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吸附、耐腐蚀、阻尼、耐高温等功能,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功能材料。木陶瓷可以利用木材加工后的废弃木材来进行制备,它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木材的浪费,有利于木材的最大化利用,节约了资源,它使碳得以大量固定,从而有利于温室效应的抑制,且加工制造过程中环境友好。

一、木陶瓷的由来

在木材领域之中有两种材料称为木陶瓷[1],一种是木材/无机复合材料,另一种是日本岗部敏弘[2,3]等在1990年首先提出的。木材/无机复合材料,是通过在木材细胞腔内交替扩散进阳离子和阴离子形成无机不溶物,干燥后得到的。它能有效地抑制木材变质和变色,提高了强度、硬度和木材穴寸稳定性,改善木材的阻燃性。另一种木陶瓷是将木材或木质废弃物在热固性树脂中浸溃,然后在高温炉中真空烧结而成的新型多孔碳素材料,日本研究者称之为"木质陶瓷",同一时期,美国学者[4]称其为"生态陶瓷",良好的应用性能使其成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5]。其浸溃物主要有热固性敵嗟树脂、巧喃树脂、环氧树脂和液化木材[6],其中胁醇树脂应用居多。

在通常情况下,木材陶瓷是[7]经过干燥的天然木材(或者其它生物质材料)为原料,热固性树脂或液化木材为浸溃液,通过对其进行浸溃、干燥、固化等工艺处理而得到木材/树脂复合材料,再在惰性气体保护系下或真空状态下高温烧结得到的炭质多孔材料常用的浸溃物主要有热固性酚醛树脂(PF)、呋喃树脂、环氧树脂和液化木材等,由于PF树脂容易制备,且价格低廉,因此在木材陶瓷的研究中使用较多。

二、木材陶瓷概述

木材陶瓷的制备有多种方法,根据所使用的基材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所使用的基材主要有实木、木质中密度纤维板(MDF)、竹子、废纸、植物茎杆等[8-11]。这决定了木材陶瓷的生产成本非常低廉,也正适应了当今材料科学研究中有效开发废弃物料的再生利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研究发展战略。

木材陶瓷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硬质、耐磨,可作摩擦材料;(2)耐热、耐氧化、耐腐蚀,可应用于高温、腐蚀材料中;(3)导热,有良好的远红外反射功能,是很有前途的房暖材料;(4)轻量、强度高,可作构造用材;(5)结构多孔,可作各种过滤、吸收材料及其它材料的基体;(6)是理想的环境材料[12]。同时,研究也发现,直接利用木质材料制备的木材陶瓷的力学性能并不十分理想且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13]。按照材料和结构木材陶瓷可分为实木木材陶瓷、MDF木材陶瓷、层状木材陶瓷。

三、木陶瓷的分类(标题编号用错!!)

4.1实木木材陶瓷

木材陶瓷的生产原料可以是天然木材、竹材等。实木木材陶瓷的制备主要是将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环氧树脂等)浸渍到实木中,然后进行烧结而成。木材烧结后形成无定型炭,而树脂烧结后形成玻璃炭,玻璃炭可以增强木陶瓷的强度同时保持了木材生物体的孔隙结构[16]。木陶瓷因它独特的性能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木陶瓷的制备与研究都在不断的有新的科研成果报道。

林铭,谢拥群等人[17]用了几种不同的木材:杉木、刨花板、胶合板和中密度纤维板为原料,经浸渍树脂后高温烧结,制得木陶瓷。结果表明:试样的炭得率和硬度随升温速度升高而减小,材质不同,硬度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木材料制备的木陶瓷在性能上有一定的差异。程大莉,蒋身学以酚醛树脂与毛竹竹粉为原料制备竹陶瓷[18],利用扫描电镜( SEM) 、X-射线衍射( XRD) 技术分别对竹陶瓷的微观构造与物相进行表征,研究了竹粉饼密度对竹陶瓷密度、炭得率、体积干缩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竹粉饼密度对竹陶瓷结晶性影响不大。竹陶瓷的炭得率随竹粉饼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小幅下降的趋势,体积干缩率随竹粉饼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实木木陶瓷以它独特的性能和特性备受人们的青睐,但就目前的工艺来讲,由于木材在加热分解的过程中会因各向异性的存在而使得制品容易变形和开裂,虽通过注入树脂后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这种方法难以得到较大尺寸的木材陶瓷材料[19]。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研究用木粉来做木陶瓷,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4.2 MDF木材陶瓷

MDF木材陶瓷是指用木粉或木质纤维制备的木材陶瓷[19,20],它的制法与实木陶瓷有所不同,它克服了是木陶瓷的一些缺点,是制造大尺寸木陶瓷的有效方法。主要工艺是先将木材粉碎成木纤维或木粉,通过用酚醛树脂进行胶合热压成块状材料,然后在无氧或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将固化后的块状材料进行锻烧,从而得到块状的木材陶瓷材料。虽然这种材料是以木材为基材,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具有木材的天然结构,其强度随着树脂量的增加而增加如要达到较为理想的强度,树脂的含量甚至要达到60%左右[21]。

陶毓博,刘一星利用砂光木粉浸渍酚醛树脂后经高温真空炭化处理制成木陶

瓷[22],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木陶瓷尺寸收缩、碳得率、密度变化、抗压和抗弯强度的影响。他们得出650℃以上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陶瓷的尺寸收缩增加不大、碳得率降低、密度减小、抗压和抗弯强度增大。王萍,程晓农,严学华,周峰以香杉木粉和环氧树脂为原料制备了木材陶瓷[23],利用TGA对木粉、环氧树脂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技术对木材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进行表征,研究了碳化温度对木材陶瓷得碳率、体积收缩率、耐磨性的影响得出木材陶瓷是一种由木粉生成的无定形碳和环氧树脂生成的玻璃态碳组成的多孔碳素材料。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木材陶瓷结构越趋于有序化,得碳率降低,体积收缩率增大,耐磨性略有升高。周蔚虹,喻云水以呋喃树脂与木粉为原料制备了木陶瓷[24],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X 射线衍射(XRD)技术分别对木陶瓷的形成机理、微观结构与物相进行了表征。TGA 结果表明,呋喃树脂的得炭率远高于木粉的得炭率。XRD 结果表明,木陶瓷具有乱层石墨结构,提高炭化温度有利于提高木陶瓷中石墨结构的完善性与石墨微晶的生长。研究了炭化温度与呋喃树脂含量对木陶瓷的得炭率、尺寸收缩率与体积电阻率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木陶瓷的得炭率与体积电阻率减小,尺寸收缩率增大;随着呋喃树脂含量的增大,木陶瓷的得炭率增大,体积电阻率与尺寸收缩率减小。

4.3层状木材陶瓷

层状陶瓷[25]主要是由单层片状的陶瓷通过叠加而成的,怎样制造出质地均匀的陶瓷薄片和夹层材料是层状陶瓷加工的关键。木材陶瓷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其合成方法和性能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很多但是木材为模板制备层状木材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资料却并不多。

层状木材陶瓷[26]与传统意义上以消除缺陷、提高机械性能为目的的陶瓷有所不同,它不但较好的保持木材的生物结构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层状结构。当材料受到弯曲或冲击时,表现出裂纹多次在层界面处受到阻碍而纯化和偏折,能有效地减弱载荷下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效应,可使其初性得到很大改善[27-31]。

5. 木陶瓷的研究进展

5.1SiC陶瓷

木陶瓷是一种新型材料,它具备其他类型的陶瓷材料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木陶瓷也有了新的发展,SiC陶瓷是近几年来人们研究出的一种新型材料,它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抗蠕变性,并具有高的硬度、熔点、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并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热结构材料之一[32]。目前应用仿生技术制备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已受到相当关注[33-37]。以液Si 浸渗法将碳模板转化为SiC陶瓷材料,易形成致密的Si/SiC复相陶瓷[33-35,36],而新型木材衍生陶瓷的研制要求尽可能在各个层次上保持木材的原始结构。

A.Herzog 等[33]提出了以硅溶胶浸渍木材或其碳模板结合碳热还原法来获得多孔SiC陶瓷,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这不仅能很好地保持最初模板的结构和形貌,且工艺简单、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硅溶胶是粒径从几纳米到数十纳米的多聚硅酸分散体系,润湿性好,反应活性高,分散性、渗透性好。J.Qian 等[37]采用此工艺研究了椴木的陶瓷化过程。本文着重研究模板不同的显微结构对溶胶浸渍结合碳热还原合成SiC多孔陶瓷的影响,并以松木模板为例,探讨不同的陶瓷化条件对于SiC多孔陶瓷的相组成、陶瓷化程度、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合成机制。

5.2木陶瓷的合成材料

木陶瓷的合成材料是指在制作木陶瓷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其他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木陶瓷的机械性能,使得它能够更好的满足我们的需求。王向科,郭利丹,吴信,尹荔松以木粉、硅溶胶、纳米氧化铝为原料,制备出了氧化铝木陶瓷[38],他们利用 TG-DSC 对橡胶木粉、硅溶胶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EDS 能谱、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及不同氧化铝添加量对木陶瓷残炭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 1000 ℃,木粉∶硅溶胶∶氧化铝质量比为1 ∶ 2 ∶08 时,得到了含有晶须状莫来石结构的氧化铝木陶瓷。李淑君,陶毓博,孟黎鹏,刘一星,李坚等人以木纤维为原料,对其进行酚醛树脂浸渍处理,与强化材料Fe或Zn粉末复合,然后高温烧结,制造强化木陶瓷[39]。强化材料的添加使产品保留率增加。添加木纤维质量18%的Fe金属粉末,产品的硬度由8. 45MPa提高到了13. 60MPa。采用Zn金属粉末时,产品的硬度提高到9. 80MPa。耐磨性及电磁屏蔽性能均有明显提高,而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提高不明显,甚至有些下降。采用不同金属粉末复合有不同的效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添加的Fe元素大部分以较

大的颗粒状存在于样品中,未能均匀分布。

六、结论与总结

木陶瓷是一种新型材料,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科技发展的要求,也充分的利用了资源。木陶瓷对环境基本上没有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了炭源,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能源是一种很好的环境材料。木陶瓷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①金属强化木陶瓷的过程中不能使金属或其他的复合材料和木粉均匀的混合,虽然也在某方面的性能上有所提高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②实木木陶瓷制备过程中,由于木材的存在的各向异性使得木材在加热分解过程中,容易变形或开裂,不能制备大尺寸的木陶瓷材料。

③MDF木陶瓷虽能克服实木陶瓷的缺点能够制备大尺寸的木材陶瓷,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它已经不具有木材的天然结构。

参考文献

[1] 肖忠平,卢晓宁.木质复合功能材料的研制开发现状[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2):9-12

[2]Okabe T,Saito K,HokkirigawaK.The effect of burning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wood-ceramics [J].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1996,3(2):215-221

[3]安招鹏,王俊勃,姜凤阳,等.生物SiC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m.应用化工,2014,43(9): 1697-1704

[4] ToshiliiroO,KoujiS,KazuoH.New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Woodceramics:Development and Fundamental Properties [J].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1996.2(3),207-213

[5] Okabe,T.Saito ,K.Fushitani,M.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ous Carbon Material;Woodceramics [J].Porous Mater.1996,3(2);223-228

[6]邹献武,秦特夫,黄络华,等.反应温度对木质生物质醇解产物分布巧反应过程的影响[可过程工程学报,2010,5(10); 915-920.

[7]陈铭浩.木陶瓷表面孔隙结构及其对摩擦性能影响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16-33.

[8] Okayama,Okabe T,Saito K,et al.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oodceramics from Waste Paper [C].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materials,Tsukuba Japan.1997.186-189

[9]钱军民,王继平,金志浩.木材陶瓷和Si粉原位反应烧结制备多孔SiC的研究机.硅酸盐学报,2003,31(7):635-640.

[10]潘建梅,严学华,程晓农,等.甘庶渣和环氧树脂制备碳木材陶瓷的研究机.化工新型材料,2010,38(7):64-66

[11]杨小翠,吴庆定,杨越飞.木质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39(1):19-22.

[12]王俊波,杜商安,周芳,等.多孔陶瓷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阴.绝缘材料,2009,42(2):29-32.

[13]戴云亭.陶瓷产品中材料综合运用的思考m.陶瓷学报,2014,4(35);444-448

[14]李淑君,李坚,刘一星.木陶瓷的制造(I)——实木陶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4):5-7.

[15]马荣,乔冠军,金志浩.水热压缩增强实木木材陶瓷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81-85

[16]杨柳,李障,杨志斌,等.木材炭化及其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1(5):32-35

[17]林铭,谢拥,不同材料制造木陶瓷得炭率和硬度的比较.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

院,1001-389X(2005)01-0077-03

[18]程大莉,蒋身学.不同密度竹陶瓷的性能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37

[19]巧坚,李淑君木陶瓷的孔隙结构研究化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22(4):27-30.

[20]高永胜.壳聚糖/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33-51.

[21]朱教群,梅炳初,陈艳林.柔性陶瓷H元层状碳化物TisSiCs的金属特性机.材料工程,2003,22(3):35-37.

[22]陶毓博,刘一星.木粉/ 酚醛树脂烧结制造木陶瓷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3]王萍,程晓农,严学华,周峰.木粉/环氧树脂木材陶瓷的制备与研究.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24]周蔚虹,喻云水.木粉/ 呋喃树脂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表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竹业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4.

[25] Li U H,Hsu S M.Facture behavior of multilayer silicon nitride/boron nitride cermics [J].Journal of Ameica Ceramic society,1996,79(9):2452-2457

[26]KlmgnerR,Sell J,Zimmermann T,et al.Wood-derived Porous ceramics Via infiltration of SiO2 - sol and carbothermal reduction

[J].holzforschung,2003,57(4):440-446

[27]张志强,尚成嘉,职任涛.氧化铅层状复合陶瓷的断裂机理阴.材料研究学报,2009,9(5); 477-480.

[28]孙德林,余先纯,孙德彬.烧结温度对木材陶瓷耐磨性的影响机.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34(11):27-31

[29]裘中良,陈铭浩.冷杉木陶瓷表面孔隙尺寸分布及分形维数的表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2)13-18.

[30] Chakrartion O,WeisenselL,Sieber H.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 processing of biomorphic Si-Mo-C ceramics from wood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2005,88(7):1792-1798

[31] Guanjun Q,RongM,NingC,et al .Microstructure transmissibilty in preparing SiC ceramics from natural wood [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2,120(1):107-110

[32]Kim J I,Kim W J,Choi D J,et al. Design of a C/SiC functionally graded

coating for the oxidation protection of C / C composites [J]. Carbon,2005,43: 1749 - 1757

[33]Herzog A,Klingner R,Vogt U,et al. Wood-derived porous SiC ceramics by sol infiltration and carbothermal reduction[J].J. Am. Ceram. Soc.,2004,87( 5) : 784 -793

[34]Qiao G,Ma R,Cai N,et al. Microstructure transmissi-bility in preparing SiC ceramics from natural wood [J]. J Mater.Process Tech.,2002,120: 107 -110

[35]Herzog A,Vogt U. Porous SiC ceramics derived from tailored wood-based fiberboards[J]J.Am.Ceram.Soc ,2006,89( 5) : 1499-1503

[36]Qiao G,Ma R,Cai N,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Si / SiC materials derived from native wood[J].Mater.SciEng,A,2002,323: 301-305

[37]Qian J,Wang J,Qiao G,et al. Preparation of porous SiC ceramic with a woodlike microstructure by sol-gel and carboth-ermal reduction processing [J].J. Eur.Ceram.Soc.2004,24: 3251-3259

[38] 王向科,郭利丹,吴信,尹荔.氧化铝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粉体材料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华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部,江门 529000.

[39]李淑君,陶毓博,孟黎鹏,刘一星,李坚.Fe、Zn粉末强化木陶瓷的制备.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

作业(论文)题目:木陶瓷的研究发展课程名称:岩矿鉴定

任课教师姓名:张杰

研究生姓名:石秀林

学号:20150022044

年级:2015级

专业:矿业工程

任课教师评分:

功能陶瓷材料研究进展综述

功能陶瓷材料的应用 研究 姓名:刘军堂___________ 学号: 23122837________ 班级: 机械1201_________ 任课老师:张志坚__________

功能陶瓷材料的应用研究 1.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相关检索,要求对课题作简要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检索词,准确描述检索过程。(10分)(可选择其他课程中以论文方式考核的科目,如无此类题目,可自选或用备选题目) 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材料是具有特殊优越性能的新型材料,各国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工程化方面,均给予了特殊重视,特别是在信息、国防、现代交通与能源产业中均将其置于重要地位。根据功能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功能陶瓷新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市场的开发应用现状和开发应用新领域,以及正在研发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同时介绍了功能陶瓷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功能陶瓷材料;应用现状;趋势 检索过程 第一步:进入“中国知网”主页,网址是“https://www.360docs.net/doc/5110297414.html, 第三步:登录成功后会进入操作界面, 第四步:选择要检索的文献数据库。在操作界面上,中国知网将其文献分成了不同的库,我们根据自己的文献范围属性进行选择。 第五步:检索参数设置。在操作界面的上部,有搜索参数设置对话框。最好逐一填写。(1)检索项,系统对文献进行了检索编码,每一个文献都有一一对应的编码,一个编码就是一种检索项。点击检索项框右边的向下箭头,就能弹出所有检索项,选中一个就好。(2)检索词,填入要求系统搜索的内容。没有明确严格要求,不一定是词语。但是需要考虑到它应当与你选中的检索项相一致。如检索项用了“关键词”,就不能用一个长句等作检索词了。(3)文献时间选择,根据文献可能出现的年代,点击对话框右边的小三角就可以选了。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知网建立时间是1994年,所以1994年及其后的数据才是最全的。现在他们在逐渐补充1994年以前的文献数据,但是,全面性可能要差些。(4)排序,提示系统将找到的文献按什么顺序呈现。(5)匹配,即要求系统按自己的检索要求进行哪种精确程度的检索。如果你确定你的文献参数,那么选择“精确”,如果不确定,就选择“模糊”。 第六步:点击“搜索”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操作了。然后就进入检索结果呈现的界面:中国知网2.rar(点击打开查看),中国知网的结果呈现表中,对文献的基本信息:文献题目、文献的载体、发表时间及在中国知网中的收藏库名进行了说明。

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_刘军芳

文章编号:1000-2278(2002)04-0246-05 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刘军芳 傅正义 张东明 张金咏 (武汉理工大学) 摘 要 简要地论述了国内外对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透明陶瓷制备中出现的新方法和新工艺,探讨了气孔和晶界组织结构等因素对透明陶瓷的透光性能的影响,并对透明陶瓷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透明陶瓷,制备工艺,气孔率 中图法分类号:TQ174.75+8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RANSPARENT CERAMICS Liu Jun f ang Fu Zhenyi Zhang Dongming Zhang Jinyo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for transparent ceramics was introduced.It mainly focused on the new method and new technology appeared in the transparent cera mics preparing.Meanwhile it simply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pores and grain boundar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n the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ceramics,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present her own opinion.Keywords transparent cera mics,prepara tion technics,porosity 1 前 言 自1962年R.L.C oble 首次报导成功地制备了透 明氧化铝陶瓷材料以来,为陶瓷材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耐腐蚀,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还有许多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性质,如强度高、介电性能优良、低电导率、高热导性等,所以逐渐在照明技术、光学、特种仪器制造、无线电子技术及高温技术等领域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112 。近38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对透明陶瓷材料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 后开发出了Al 2O 3、Y 2O 3、MgO 、CaO 、TiO 2、ThO 2、ZrO 2等 氧化物透明陶瓷以及Al N 、ZnS 、ZnSe 、MgF 2、CaF 2等非氧化物透明陶瓷 12-32 。 2 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 透明陶瓷的制备过程包括制粉、成型、烧结及机械加工的过程。为了达到陶瓷的透光性,必须具备以下 条件142 :(1)致密度高;(2)晶界没有杂质及玻璃相,或晶界的光学性质与微晶体之间差别很小;(3)晶粒较小而且均匀,其中没有空隙;(4)晶体对入射光的选择吸收很小;(5)无光学各向异性,晶体的结构最好是立方 收稿日期:2002-03-06 作者简介:刘军芳,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0 第23卷第4期 2002年12月 陶瓷学报 JOURNAL OF CERAMICS Vol.23,No.4Dec.2002

现代陶瓷研究进展

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班 课程作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学生姓名:刘健 学生学号: 授课老师:

目录 1.传统陶瓷材料------------------------------------------------------------------------------------------------3 2.新型陶瓷材料------------------------------------------------------------------------------------------------3 2.1生物陶瓷材料------------------------------------------------------------------------------------------4 2.1.1生物陶瓷研究背景------------------------------------------------------------------------------4 2.1.2生物陶瓷研究的一些成果---------------------------------------------------------------------4 2.1.3生物陶瓷在国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4 2.1.4我国生物陶瓷材料研究设想与展望--------------------------------------------------------5 2.2高温压电陶瓷材料-------------------------------------------------------------------------------------5 2.2.1改性钛酸铅压电陶瓷----------------------------------------------------------------------------5 2.2.2 PZT基多元系压电陶瓷--------------------------------------------------------------------------6 2.3超级亲水易洁陶瓷材料-------------------------------------------------------------------------------6 2.4热障涂层陶瓷材料--------------------------------------------------------------------------------------7 2.4.1几类热障陶瓷涂料研究近况-------------------------------------------------------------------7 2.4.1.1氧化物稳定的ZrO2---------------------------------------------------------------------------7 2.4.1.2焦绿石或萤石结构A2B2O7陶瓷----------------------------------------------------------7 2.4.2需要达到的目标------------------------------------------------------------------------------------8 3.结语----------------------------------------------------------------------------------------------------------------8

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

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透明氧化铝,透光率,烧结助剂,烧结工艺 1引言 透明氧化铝陶瓷最早是由美国Coble博士发明的,他通过在Al2O3中添加0.25wt% MgO,于1700~1800℃氢气气氛下烧结出呈半透明的氧化铝陶瓷,从此开创了透明氧化铝陶瓷研究和应用的新篇章[1]。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研究,科研工作者发现,通过提高氧化铝的纯度、致密度以及合理的调控显

微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铝陶瓷的透光性。 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制备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助剂得到了极大地扩展,除了MgO,一些稀土氧化物(如Y2O3、La2O3、ZrO2等)同样可以作为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助剂,并且采用复合添加剂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gO。关于添加剂的引入方式,谢志鹏等[2]提出了化学沉淀包覆工艺,在1800℃氢气气氛下烧结,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与传统的球磨工艺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添加剂在氧化铝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从而大大提高了陶瓷的透光性。 关于透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最近的研究工作表明,采用热等静压(HIP)、放电等离子(SPS)等特种烧结工艺可以制备出亚微米晶的高性能透明氧化铝陶瓷。例如,Jin等[3]采用SPS工艺,于1250~1350℃,80MPa压力下烧结,制备了晶粒尺寸小于1μm,直线透光率为53%的透明陶瓷。由于晶粒细小,其机械强度也非常优异。 此外,Mao等[4]就氧化铝晶粒光轴取向对透光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在强磁场条件下进行透明Al2O3陶瓷浆料的注浆成型,使烧结后的Al2O3陶瓷晶粒光轴趋于一致,从而减少六方晶系Al2O3陶瓷因双折射率不同带来的光损失,显著提高透明Al2O3陶瓷的透过率。下面就影响氧化铝陶瓷透光性的各种因素,以及氧化铝粉体选择、烧结助剂及作用、烧结工艺及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应用进行综述。 2影响氧化铝陶瓷透明性的因素 2.1.1气孔 对透明陶瓷透光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气孔率,又包括气孔尺寸、数量、种类。普通陶瓷即使具有高的密度,往往也不是透明的,这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封闭气孔,并且当陶瓷内部的气孔率大于1%时,陶瓷就基本不再透明。有实验

2010.氧化钇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_靳玲玲

沈宗洋等: (Na, K)Nb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521 · 第38卷第3期 氧化钇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靳玲玲1,蒋志君2,章健1,王士维1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2.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100044) 摘要:Y2O3为立方结构,熔点高,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好,光学透明性范围较宽,声子能量低,易实现稀土离子的掺杂。Y2O3透明陶瓷在高温窗口,红外头罩,发光介质(闪烁、激光和上转换发光)及半导体行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有些已获得实际应用。结合研究结果,本文重点介绍Y2O3透明陶瓷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综合评述Y2O3透明陶瓷在高压气体放电灯灯管、窗口材料、闪烁陶瓷、激光陶瓷、上转换发光等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并对国内Y2O3透明陶瓷的研发提出看法。 关键词:氧化钇;透明陶瓷;制备工艺;稀土掺杂;综合评述 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0)03–0521–06 RESEARCH PROGRESS OF YTTRIA TRANSPARENT CERAMICS JIN Lingling1,JIANG Zhijun2,ZHANG Jian1,WANG Shiwei1 (1.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50; 2.The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high melting point, chemical stability, high transmittance from ultraviolet rays to middle infra-red, and low phonon energy, yttria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high temperature windows, infrared domes, optical matrix for scintillation, laser output and upconversion, and compon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yttria transparent ce-ramics and luminescence of the yttria transparent ceramics doped with rare earth elemen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high-pressure gas discharge lamp, windows, scintillation ceramics, laser ceramics,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and so on are re-viewed. Finally, the views on the research of yttria transparent ceramic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yttria; transparent ceramic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rare-earth element doping; review 室温下,Y2O3为稳定的c型立方结构, 晶格常数为1.060nm, 空间群为T h7。每个单胞中包含32个Y3+和48个O2–。Y离子格位存在两种不同的晶格环境,有8个高对称性的S6(即C3i)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两种不同Y格位的配位数均为6。 Y2O3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主要特点是: 1) 熔点高,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好,光学透明性范围较宽(0.23~8.0μm); 2) 在1050nm处,其折射率高达1.89,使其具有80%以上的理论透过率; 3) Y2O3具有足以容纳大多数三价稀土离子发射能级的、较大的导带到价带的带隙,可以通过稀土离子的掺杂,实现发光性能的有效裁剪,从而实现其应用的多功能化; 4) 声子能量低,其最大声子截止频率大约为550cm–1,低的声子能量可以抑制无辐射跃迁的几率,提高辐射跃迁的几率,从而提高发光量子效率;[1] 5) 热导率高,约为13.6W/(m·K),高的热导率对其作为固体激光介质材料极为重要。[2] 上述特性使Y2O3透明陶瓷在高温窗口、红外探测、发光介质、半导体行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 收稿日期:2009–06–16。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08–08。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06AA03Z535)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靳玲玲(1983—),女,博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王士维(1964—),男,博士,教授。Received date:2009–06–16. Approved date: 2009–08–08. First author: JIN Lingling (1983–), female, postgraduate student for doctor degree. E-mail: lljin@https://www.360docs.net/doc/5110297414.html, Correspondent author: WANG Shiwei (1964–), male, Doctor, professor. E-mail: swwang51@https://www.360docs.net/doc/5110297414.html, 第38卷第3期2010年3月 硅酸盐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 38,No. 3 March,2010 DOI:10.14062/j.issn.0454-5648.2010.03.010

特种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1]

文章编号:1006-2874(2010)05-0071-04 特种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葛伟青 (唐山学院,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TQ174.75文献标识码:A 特种陶瓷也称为先进陶瓷、现代陶瓷、新型陶瓷、高性能陶瓷、高技术陶瓷和精细陶瓷,突破了传统陶瓷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的界限,主要以氧化物、炭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等为主要原料,有时还可以与金属进行复合形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采用现代材料工艺制备的、具有独特和优异性能的陶瓷材料。已成为现代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特种陶瓷于二十世纪发展起来,在近二、三十年内,新产品不断涌现,在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在高技术、新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许多科学家预言:特种陶瓷在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必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种陶瓷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决定了它不同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应用于机械、电子、化工、冶炼、能源、医学、激光、核反应、宇航等领域。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了加速新技术革命,为新型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开发特种陶瓷,因此,特种陶瓷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突破。 1概述 特种陶瓷通常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电子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结构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功能陶瓷具有导电、半导性、绝缘、压电、透光、光电、电光、声光、磁光等性能,生物陶瓷具有医疗(人工关节.骨、牙齿等)和催化等功能,在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罗宏杰在佛山市加快发展特种陶瓷推介会上发言说,特种陶瓷具备传统陶瓷不具备的多种特性,消耗低、利润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预计2010年全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世界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为特种陶瓷制造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与发展空间。 目前,高温结构陶瓷研究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燃气轮机、活塞发动机和磁流体发电机用的材料。高温结构陶瓷的应用在汽车、飞机、火箭等领域获得了成功。福特公司研制的汽车用轮机的机头、定子和叶轮都是用氮化硅制作的,热交换器是用蜂窝状结构的结晶化玻璃制成的。超音速飞机发动机和火箭燃烧室内壁、隔热衬层等高温部位都利用到了陶瓷材料。美国研制成功了AGT100和AGT101型全陶瓷汽车发动机,其进口温度分别达到了1290℃和1370℃,比超合金高200 ~260℃。 2粉末制备技术进展情况 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粉末制备技术是超高温技术。利用超高温技术可廉价地研制特种陶瓷。 超高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能生产出用以往方法所不能生产的物质,能够获得纯度极高的物质,生产率会大幅度提高,可使作业程序简化、易行。目前,在超高温技术方面居领先地位的是日本。此外,溶解法制备粉末、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陶瓷粉末、溶胶-凝胶法生产莫来石超细粉末以及等离子体气相反应法等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3特种陶瓷成形方法及特点 3.1干法成型 干法成型包括钢模压制成型、等静压成型、超高压成型、粉末电磁成型等方法。 3.1.1钢模压制成型(干压法) 将含有少量增塑剂、具有一定粒度配比的陶瓷粉末放在金属模内,在压机上受压,使之密实成型。钢模压制的优点是易于实现自动化,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较大的应用。 3.1.2等静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是通过施加各项同性压力而使粉料一边压缩一边成型的方法。等静压力可达300MPa左右。在常温下成型时称为冷等静压成型,在几百摄氏度到2000℃温区内成型时称为热等静压成型。等静压有两种方式:干袋法和湿袋法。湿袋法是将粉末或颗粒密封于成型橡胶模型内,置于高压容器 收稿日期:2010-04-15 通讯联系人:葛伟青,E-mail:hbtsgwq@https://www.360docs.net/doc/5110297414.html, CHINACERAMICINDUSTRYOct.2010Vol.17,No.5 中国陶瓷工业 2010年10月第17卷第5期

陶瓷简介

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陶瓷英文Ceramic(或者China);陶瓷拼音Táocí;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以前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陶瓷的主要产区为景德镇、醴陵、高安、丰城、萍乡、黎川、佛山、潮州、德化、淄博、北流等地。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汉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 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那陶塑的猪、牛、狗,模仿着打猎而来或者豢养而食的动物形象,演示着与大自然搏斗的酷烈,表达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摩娑这些与实物逼真无二的作品,想象着先民的困惑、喜悦和奋争,那在洪荒、野蛮中奔突与呼叫的景象,撼人心魄。

陶瓷材料科学论文

学号: 1004230213 专业素质教育 2012 ~ 2013 学年秋季学期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无机10—02班 姓名:宋海彬 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摘要:陶瓷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透明陶瓷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备受瞩目的功能材料。综述了透明陶瓷的分类,探讨了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并展望了透明陶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性能透明材料前景组成陶瓷透光性制备工艺应用 前言:1962年RLC首次报导成功地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材料以来,为陶瓷材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耐腐蚀,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还有许多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性质,如强度高、介电性能优良、低电导率、高热导性等,所以逐渐在照明技术、光学、特种仪器制造、无线电子技术及高温技术等领域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透明陶瓷的分类 透明陶瓷材料主要分为氧化物透明陶瓷和非氧化物透明陶瓷两类。 1氧化物透明陶瓷

对氧化物透明陶瓷的研究早于对非氧化物透明陶瓷的究,其制备工艺也相对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先后研发出了多种材料:Be()、ScZ()3、Ti认、ZK):、Ca(〕、Th(矢、A12()3仁5·6〕、Mg()、AI()NL,」、YZ03[8·”〕、稀土元素氧化物、忆铝石榴石(3Y203·SA12()。)仁’0,”】、铝镁尖晶石(Mg()·A一2()。)〔’2,’3]和透明铁电陶瓷pLZ子川等。其中AiZ姚、M四、YZ姚以及忆铝石榴石以其自身优异的综合性能,现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2非氧化物透明陶瓷 对非氧化物透明陶瓷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非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制备比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制备要困难得多,这是由于非氧化物透明陶瓷具有较低的烧结活性、自身含有过多的杂质元素(如氧等),这些都成为制约非氧化物透明陶瓷实现成功烧结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但经过各国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深人研究,现已经成功地制备出了多种透明度很高的非氧化物透明陶瓷,其中最典型的是AIN、GaAS、MgFZ、ZnS、CaFZ等透明陶瓷。 与氧化物透明陶瓷相比,大多数的非氧化物透明陶瓷不仅室温强度高,而且高温力学性能好,此外,还具有优良的抗急冷急热冲击性能。这些都使得对非氧化物透明陶瓷的研究势在必行。 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 透明陶瓷的制备过程包括制粉、成型、烧结及机械加工的过程。为了达到陶瓷的透光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4〕:(1)致密度高;(2)晶界没有杂质及玻璃相,或晶界的光学性质与微晶体之间差别很小;(3)晶粒较小而且均匀,其中没有空隙;(4)晶体对入射光的选择吸收很小; (5)无光学各向异性,晶体的结构最好是立方晶系;(6)表面光洁度高。因此,对制备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精确调控,以制备出良好的透明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论文 题目: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姓名: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 日期:2009-6-21

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陶瓷材料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且在性能和作用上体现出出乎意料的优越性。就我所知,陶瓷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类型:传统工艺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生物陶瓷。本文仅对后三种新型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个简单综述。 关键词: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生物陶瓷纳米技术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science progress, the ceramic material more and more entered our production and the life, and manifested the superiority unexpectedly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function. I know, the ceramic material may divide into four types on the whole: Traditional process ceramics, structure ceramics, functional ceramic and biological ceramics. This article only makes a simple summary to the latter three kind of new ceramic material's research development. Key word: Structure ceramics,functional ceramic,biology ceramics ,nanotechnology

陶瓷材料

简介 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编辑本段分类 陶瓷材料分为普通陶瓷(传统陶瓷)材料和特种陶瓷(现代陶瓷)材料两大类。 普通陶瓷材料 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这三种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90%,普通陶瓷来源丰富、成本低、工艺成熟。这类陶瓷按性能特征和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化工陶瓷等。 特种陶瓷材料 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工艺成形烧结制成,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性能,以适应各种需要。根据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光、声、电、磁、热等性能。本节主要介绍特种陶瓷。 编辑本段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 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以上。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 热性能 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同时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电性能 大多数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大量用于制作各种电压(1kV~110kV)的绝缘器件。铁电陶瓷(钛酸钡BaTiO3)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可用于制作电容器,铁电陶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还能改变形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具有压电材料的特性),可用作扩音机、电唱机、超声波仪、声纳、医疗用声谱仪等。少数陶瓷还具有半导体的特性,可作整流器。 化学性能 陶瓷材料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并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光学性能 陶瓷材料还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可用作固体激光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光储存器等,透明陶瓷可用于高压钠灯管等。磁性陶瓷(铁氧体如:MgFe2O4、CuFe2O4、Fe3O4)在录音磁带、唱片、变压器铁芯、大型计算机记忆元件方面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途。 编辑本段常用特种陶瓷材料 根据用途不同,特种陶瓷材料可分为结构陶瓷、工具陶瓷、功能陶瓷。 1.结构陶瓷 氧化铝陶瓷主要组成物为Al2O3,一般含量大于45%。氧化铝陶瓷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耐高温,一般可要1600℃长期使用,耐腐蚀,高强度,其强度为普通陶瓷的2~3倍,高者可达5~6倍。其缺点是脆性大,不能受受突然的环境温度变化。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作坩埚、发动机火花塞、高温耐火材料、热电偶套管、密封环等,也可作刀具和模具。氮化硅陶瓷主要组成物是Si3N4,这是一种高温强度高、高硬度、耐磨、耐腐蚀并能自润滑的高温陶瓷,线膨胀系数在各种陶瓷中最小,使用温度高达1400℃,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除氢氟酸外,能耐其它各种酸的腐蚀,并能耐碱、各种金属的腐蚀,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耐

AlON透明陶瓷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0297414.html, AlON透明陶瓷研究进展 作者:石坚波 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2期 摘要透明氮氧化铝(AlON)陶瓷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热学综合性能,在国防和商业众多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AlON陶瓷的性能、合成方法和制备工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氮氧化铝(AlON);透明陶瓷;制备进展; 0 引言 氮氧化铝(γ-AlON,简称AlON)是一种透明多晶陶瓷,它是一种全新的多晶红外材料,在可见光至中红外具有高的光学透过性能[1]。它最大的优点是具有光学各向同性,且在中红 外波段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在波长0.2 ~6.0 μm范围内透光率8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质,因而透明AlON陶瓷是导弹整流罩、红外窗口材料和防弹装甲材料的优选材料[2-3]。基于AlON陶瓷在军事领域及商业领域中巨大的应用前景,AlON陶瓷材料开发研究已成为透明陶瓷材料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美国已将AlON多晶陶瓷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光功能透明材料之一。 1 AlON陶瓷的性能 AlON、蓝宝石(sapphire)和尖晶石(MgAl2O4)三种常用的中红外材料的性能对比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AlON陶瓷的光学性能与蓝宝石、尖晶石、氧化钇相当(中红外透光 率>80%),而抗弯强度与蓝宝石接近(300MPa),明显高于尖晶石(190MPa)和氧化钇(160MPa)。由于蓝宝石单晶窗口材料的制备成本非常高,且大尺寸很难制备,而AlON陶瓷则可以通过先进陶瓷制备方法实现大尺寸及复杂样品的制备,并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优点,因此AlON陶瓷已成为高性能双模天线罩和中红外窗口的首选材料。 剂通常有C、Al、NH3和H2,而Al2O3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AlON粉末是一种最常用方法,其化学反应式如式(2)所示: Al2O3(s)+C(s)+N2→AlON(s)+CO (2) Zheng J[6]和Maguire[7]选用合适的氧化铝与碳的配比,通过两步法升温合成了纯相AlON 粉体。李亚伟等人[8]采用不同类型的铝源和同一种炭黑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实验表明其他不 同铝源的反应活性均比α-Al2O3高,原因是这些铝源先转化为反应活性较高的γ-Al2O3,与Zheng J.等人得出相同的结论。

先进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先进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概述: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是指能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陶瓷,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高温、耐磨损、抗热震等特性;结构陶瓷大致分为氧化物系、非氧化物系和结构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是指具有电、磁、光、声、超导、化学、生物等特性,且具有相互转化功能的一类陶瓷。功能陶瓷在先进陶瓷中约占70%的市场份额,其余为 结构陶瓷。 粉体特性: 粉体的特性对先进陶瓷后续成型和烧结有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显著影响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机械性能。通常情况下,活性高、纯度高、粒径小的粉体有利于制备结构均匀、性能优良的陶瓷材料。同时,粉体的高效分散技术也存在较大差距。 粉体制备方法:陶瓷粉体的制备主要包含固相反应法、液相反应法和气相反应法3大类, 固相反应法:其中固相反应法特点是成本较低、便于批量化生产,但杂质较多, 主要包括碳热还原法〔碳化硅(Si C)粉体、氧氮化铝(Al ON)粉体)〕、高温 固相合成法(镁铝尖晶石粉体、钛酸钡粉体等)、自蔓延合成法氮化硅〔(Si3N4) 粉体等300余种〕和盐类分解法〔三氧化二铝(Al2O3)粉体〕等。 液相法:液相反应法生产的粉料粒径小、活性高、化学组成便于控制,化学掺杂 方便,能够合成复合粉体,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 水热法、溶剂蒸发法。 气相法:气相反应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2种。与液相反应法相 比,气相反应制备的粉体纯度高、粉料分散性好、粒度均匀,但是投资较大、成 本高 先进陶瓷的成型技术:(4种) 干法压制成型:干压成型、冷等静压成型; 塑性成型:挤压成型、注射成型、热蜡铸成型、扎膜成型; 浆料成型:注浆成型、流延成型、凝胶注模成型和原位凝固成型; 固体无模成型:熔融沉积成型、

功能陶瓷的简介

功能陶瓷的简单介绍 功能陶瓷是具有电、磁、声、光、热、化学及生物体特性,具有相互转化功能的陶瓷。它主要是利用纳米技术使陶瓷的性能发生改变的。 热学功能陶瓷、生物功能陶瓷、化学功能陶瓷、电磁功能陶瓷、光学功能陶瓷,还是在涂层/薄膜和复合材料死当今比较主要的几种功能陶瓷。 生物功能陶瓷 在生物功能陶瓷方面: 利用纳米技术生产的纳米抗菌材料有三类:一类Ag+系抗菌材料(当高价银离子与细菌接触时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第二类是是ZnO,Tio2:等光触媒型纳米抗菌材料(通过催化反应,将细菌的尸体分解得一干二净,一般还有除臭,自洁,防霉,防锈,高效防老化,全能净化空气,自造“负离子雨林”气候等功能);第三类是C-18A纳米蒙脱土等无机材料。将前两类加人陶瓷中可制成对病菌、细菌有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的陶瓷产品。北京陶瓷厂和日本东陶机器株式会社合资生产的高档卫生洁具“TOTO”产品,即是应用这一技术生产的具有抗菌性能的卫生洁具。生物陶瓷材料亦可作为作为无机生物医学材料,且没有毒副作用,与生物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等优点,已越来越爱人们的重视。 主要有以下几种活性材料; (1)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材料。人工听小骨羟基磷灰石听小骨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其它各种听小,具有优良的声学性质,平均提高病人的听力20-30db。在特定语言频率范围提高45-60db。微晶与人体及生物关系密切,在生物和医学中已有成功应用,利用ha 微晶能使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可望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2)磷酸钙生物活性材料。磷酸钙又称生物无机骨水泥,是一种广泛用于骨修补和固定关节的新型材料。有望部分取代传统的pm-ma有机骨水泥。国内研究抗压强度已达到60mpa以上;磷酸钙陶瓷纤维:磷酸钙陶瓷纤维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生物活性,可用于无机骨水泥的补强及制务有机与无机复合型植入材料。 (3)磁性材料。生物磁性陶瓷材料主要为治疗癌症用磁性材料,植入肿瘤灶内,在外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滞热效应,导致磁性材料区域内局部温度升高,借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发展。

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抗钢包渣侵蚀性能研究和透光性能研究,同时介绍了不同的镁铝尖晶石的制备,还有镁铝尖晶石在各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镁铝尖晶石性能;镁铝尖晶石制备 MgAl2O4 transparent ceramic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Research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MgAl2O4transparent ceramic preparation; the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udy and transmittance properties of ladle slag resistance of mg Al spinel transparent ceramics erosion, also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of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spinel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and has made the forecast to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Transparent ceramics;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properties; Preparation of magnesia alumina spinel

现代工业上陶瓷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工业上陶瓷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阐述陶瓷材料的结构相、分类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特性,以及陶瓷材料 在车辆上的应用。简要介绍手机电池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和它们所起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传统陶瓷新型陶瓷传感器 PTC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特性应用 引言:本文主要介绍陶瓷材料在汽车和手机这两个在当今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 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陶瓷是古老而又新型的材料,它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无机粉状物料,经过成型和高温烧结而制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利用天然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为原料制成的陶瓷叫普通陶瓷,也叫传统陶瓷。这类陶瓷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用量大。天然原料中的杂质对陶瓷的性能不利,人们用纯度高的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等),用传统陶瓷工艺方法制造的新型陶瓷,也叫现代陶瓷或特种陶瓷。新型陶瓷材料在现代工业的许多方面都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现代工业应用多属精细陶瓷。比如在汽车上很早以前就有火花塞、窗玻璃、水泵的机械式密封使用了陶瓷。而且作为排放对策,触媒载体、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功能陶瓷相继出现。目前,已有许多发动机零件采用结构陶瓷制造,不久将来,陶瓷发动机将会出现。而在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手机中,也可以看到精细陶瓷材料的身影。 1.陶瓷的结构相 陶瓷一般由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 (1)晶相晶相是体现陶瓷材料性质的主要组成相。大多数陶瓷材料是由离子键(如MgO、CaO、Al203等)和共价键(如金刚石、SiC等)为主要结合键。晶体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直径大,可排列成不同的晶系,形成晶体"骨架",金属原子的直径小,处于骨架的间隙中。 陶瓷晶体中主要的两类结构是硅酸盐结构和氧化物结构。陶瓷材料是多相多晶体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主要由晶相决定。晶相中晶粒的大小对陶瓷的性能影响很大。晶粒越细,晶界越多,裂纹扩展越不容易,材料的强度越高。这一点和金属材料很相似。 (2)玻璃相玻璃是非晶态材料,由熔融的液体凝固得到。陶瓷中玻璃相的作用是将分散的晶相粘结在一起;降低烧成温度;抑制晶体长大以及填充气孔空隙。但玻璃相的机械强度比晶相低,热稳定性差,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开始软化。而且往往因带有一些金属离子而降低陶瓷的绝缘性能。工业陶瓷要控制玻璃相的数量,一般约为20%~40%。

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生物陶瓷是一种具有与生物体或生物化学有关的区别于传统材料的新型材料,生物陶瓷有着传统陶瓷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生物陶瓷在医学上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生物陶瓷的发展。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体陶瓷耐热性好,便于进行高压灭菌等。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介绍了生物陶瓷的分类,生物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陶瓷的应用前景。此外本文还对一些生物陶瓷生产工艺做了简单介绍,并对生物陶瓷未来的发展做了合理展望。 关键词:特殊功能,纳米生物医用,生产工艺 1.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 生物陶瓷材料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可分为惰性生物陶瓷材料和活性生物陶瓷材料。 1.1惰性生物用瓷 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学性能稳定, 生物相溶性好的陶瓷材料。这类陶瓷材料的结构都比较稳定, 分子中的键力较强, 而且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耐磨性以及化学稳定性, 它主要有氧化铝陶瓷、单晶陶瓷、氧化锆陶瓷、玻璃陶瓷等, 又分为以下几种: 1.1.1单晶、多晶和多孔氧化铝 单晶氧化铝:具有相当高的抗弯强度,耐磨性能好, 耐热性好, 可以直接与骨固定。已被用作人工骨、牙根、关节、螺栓。并且该螺栓不生锈, 也不会溶解出有害离子, 与金属螺栓不同, 勿需取出体外。60 年代后期, 广泛用作硬组织修复。多晶化学性能十分稳定, 几乎不与组织液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硬度高,机械强度高。总之氧化铝陶瓷具有良好的组织亲和性, 这是因为其表面具有亲水性, 即氧化铝结晶表面氧原子能捕获水分子而产生极化现象, 结果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羟基, 它能吸附水分子, 在表面形成亲水层, 使表面呈强极性, 易被组织液浸润。在极性层外间构成水——金属离子——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结构, 形成周期的氧化铝生物相容性。 氧化铝陶瓷和单晶氧化铝。氧化铝陶瓷由氧化铝粉料烧结制成, 单晶氧化铝可用引上法或火焰熔融法制取。氧化铝陶瓷表面为亲水性, 与生物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亲合性。目前, 在临床实用中除做人造骨、人造关节外, 还可制接骨用螺钉。 1.1.2氧化锆陶瓷 部分稳定的氧化锆和氧化铝一样, 生物相容性良好, 在人体内稳定性高, 且比氧化铝断裂韧性、耐磨性更高, 有利减少植入物尺寸和实现低摩擦、磨损, 用以制造牙根、骨、股关节、复合陶瓷人工骨、瓣膜等。 1.1.3碳素类陶瓷 包括碳素、玻璃碳、碳纤维及热解石墨等, 其成分是碳元素, 玻璃碳的强度差, 在1300~ 1500℃加热分解碳氢化合物得到的热解石墨微粒, 质地致密 坚硬; 碳纤维强度大, 挠性好。在20 世纪60 年代人们发现它们具有血液相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