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报告

一,全文综述

余英时先生首先从不同的资料和古书中剥离他人对这一论题的见解,

然后一加以评论或修正。如说文解字中说“推十合一” 、“士,事也”,他补

充说,以“事”训“士”太过宽泛,而“推十合一” “通古今,辨然否”等定义则仅适用于发展至定型阶段的士,而非士的原始意义。而“士即农夫”的说法,恐怕过于古远。在士的起源问题上,多数学者认为士原为武士。于先生认同顾颉刚先生勾勒的士之起源的历史轮廓,但认为其对于士的转化的看法仍需补充。

而后,他从古书史料中总结得出关于士的起源的结论。综合《孟子》《礼记》

及金文中的记述,原本士是低级贵族,处于大夫和庶人之间,且后来,随着传统封建秩序逐渐走向解体,士与庶人的地位趋于平等。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阶级流动,上层贵族的下降和下层庶人的上升,士的人数也随之大增,导致士阶层的社会性格发生了基本改变。而根据几条引征古文的时间集中在公元前六世纪和五世纪之交,可知各国的剧烈政治斗争和封建阶级制度的崩坏的发生,也促成了贵族下降、庶民上升,士阶层的扩大。余先生根据一段《战国策》中描写一个“四民杂处”社会的文字,分析出这样一个四民社会的成立不是短期形成,而必须以士从底层贵族转化为高级庶民为前提,直到春秋晚期以后才存在。士的身份由此被确定在“民”的范畴之内:他们从封建关系中游离出来,进入一种“士无定主” 的状态,因而这些有学问有知识却没有固定职位的人开始寻找就业方式,即入

“仕”。因而“仕”是伴随士民而来,士民的出现真正标志着中国知识阶层的兴起。

在士的文化渊源上,余先生认为,顾颉刚对武士到文士的转变论证虽已被多数人接受为定论,但其中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他的看法进行修正和补充。由古文记叙可以看出,古代贵族所接受的教育是文武合一的,贵族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教养。而到了后期贵族开始“不知礼”,也表明贵族时代走向没落。而士的形成也非从武士蜕化而来,而是自有文化渊源。

此外,在士阶层的发展上,余先生认为,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在于社会变迁有关的同时,更与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之后迎来百家争鸣,原本

合一的道术被分裂,这一过程就是四大古代文明都曾经历的所谓“哲学的突破”。人们对人类的处境和基本意义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理性认识。中国的诸子

百家也开始对传统的礼乐教化提出批判,或至少在王官之学外有其突破。以儒家 而言,中国的“哲学的突破”最为温和,因为诸子百家新的教义往往具有 “托古” 的因素。余先生根据诸多古书中的记载和他人的论断综合得出结论, 指出中国这 种“哲学的突破”的特点。

在“道”的中国特征上,余先生首先在古代文字中找出“道统”观念的端倪, 然后从诸子百家的文字中找出了关于“道统”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仁义是儒家之 道,孟子亦指出“道尊于势”,把坚持道作为一种尊严,而荀子又论“道”归之 于“治”,主张用儒家之道垄断政治,但也保持了士当以道自任的看法。墨家的 墨子对于道的认知则是“尚同”,着眼于道的实现。因而先秦诸子,最终都把道 归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用以安排人间的秩序,具有入世的性质特点。

此外,在君主礼贤上,余先生引用史料,分析事实,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黄 金时期中,他们敢议论批评国事,低位身价居高,甚至与统治者之间保持一种师 友的关系;而后国君养贤的风气过去,但博士制度却被保留。在其后一段,余先 生更引用多篇史料记载,研究了古代被养贤的“食客”的待遇与状况,其中很多 是出身贫困、借做游士为机以图温饱,甚至仕宦。

总而言之,余先生在这一章中主要论述了士阶层的兴起渊源和发展变化, 其 中引用大量他人观点或记述,然后加以评论,或肯定而加以补充和论证,或否定 而加以修正;在论证环节,引用大量史料和古籍,从中寻找与士阶层身份直接相 关的证据或间接的端倪,把各类细节汇总,得出了一个对于士阶层状态的整体刻 绘。余先生主要得出结论,首先,士阶层的诞生非从武士蜕化而来,而是自有其 渊源;然后,由于社会动乱,士阶层从低级贵族扩大并转

为高级庶民,并且拥有 了新的地位身份。以士

民阶层的确立为标志, 脱离原有的阶层而属于

一个新的特殊社会阶级; 官宦名位者,他们积

极努力辅助统治者治国, 去,使道统充分发挥

了其入世作用。 在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上,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看法统一在 “以批评政治 社会为职志”上,而他们的身份往往也具有俳优的成分,既在社会秩序之外,又 能置身其内,以讽刺君主。余先生指出来,中国古代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与俳优 有一些关系,引用司马迁之言,可知当时的文史专家在帝王心目中也是可以加以 戏弄的。知识分子借这种方式说真话、讽刺朝政,而不至于遭到报复毁灭。这样 的情况在历史上有东方朔、枚皋、王踞等人以及各种演员为实例。 但是作为俳优 也难以完全免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真正出现,他们 其中不乏以图温饱的贫民和追求 并从而将道统等思想融合到政治中

祸,有时知识分子甚至需要装疯卖傻,以狂自居,才能逃脱报复,

这又有萁子等人为例子。但是总体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是庄严的。余先生指出西方知识分子基本是脱离了中古宗教的世俗人物,不遵守神学的权威;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的礼乐文化,有一定宗教性成分,但最终走向了“人道”的领域。他们直面了政治权威,意图以道统改变政统,于是便在“道”和“势”之间出现了冲突关系。引用多篇古文记载,表明了但是知识分子对于君王贵族的身份一一师友关系,称为“先生”,以“议论”言责为任务。他们更以保持“道”的实现为己任,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都不懈努力。余先生引用孔子关于“修身”的见解,“修己以安百姓”,即“修身”是实现“安百姓”的终极目的的必须条件,也是对知识分子提出了“修身”的要求。荀子、朱子等儒学家也都重视修身的重要性。此外,这一概念还属墨子先提出,老子、管子等诸子也都提及了修身,可见当时诸子百家认为修身对于知识分子政治处境的意义重大。余先生分析孟子两篇《知言养气》和《尽心》中的文字得出结论,孟子强调养身,以个人修养维护“道”的尊严。但他又指出,随着养身成为认定士的标准,与俗利相关合流,就易流于虚伪,结果也证明如此,养身不再能作为保持“道” 的保障。

在秦以后具体朝代中士阶层的不同表现和状态上,余先生首先提出一个流行的看法,即把文化划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两部分。在文中,他一定程度上也讨论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分化,且认为根据中国的历史经验,应该重点讨论大传统的影响。其中“雅言”即标准国语即是大传统。而中国的这个大传统是比较平民化的;而小传统亦受到一定重视。在大小传统上有很多文化内容作为实例:如兴起与西汉的谶纬之学,从历史变迁角度来看待谶纬之学的兴衰,考察其如何进入思想和学术的主流,又如何衰落而转入民间①,……《易纬》基本上属于孟、京《易》学派,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将《周易》的卦符比附于阴阳五行图式中的诸多观念,使之占测灾祥和历史兴亡的功能更为齐备。②…… 作为一种小传统为始的谶纬之学,最终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来自民间而又回归民间得以被保存,良好地演示了一种小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国人对于大、小传统之间的共同成长、互为影响的关系早有自觉,例如孔子便认为大传统源自民间,又要最终回归民间得到保存。此外还有诸多古书记载的大、小传统互相沟通行为,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大小传统不相隔绝而保持相互联络的特点。即使文化上的“春秋大一统”,也不能靠集权实现,而需要教化缓慢改变,故而保持了各地小传统的生存。汉代儒家的大传统在文化史上有两种意义:一是由礼乐教化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