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变动会计

合集下载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

特定物价变动 特定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
相对物价变动 特定价格脱离一般物价水平按不同比率或不同方向的物价变动
物价变动类型
一般物价变动 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平均变化
资本保全与会计模式的对应关系
例6—3
某企业在2008年初有净资产600万,年末为800万,为保持实际生产能力需要净资产700万。假设年初一般物价指数为100,年末为120。
1
2
3
1
与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2
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物价变动往往既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又有特定物价水平变动,是两种物价变动方式的交织,而且有些资产价格变动水平与一般物价变动水平相去很远甚至就是反向运动。
3
因此,为消除两种物价变动的综合影响,可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与现行成本会计相结合,使用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计量模式。与上述两种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相比,该模式既改变了会计计量单位又改变了会计计量属性。
1
2
(一)历史成本会计的特点
市场组织
历史成本
费用
制造成本
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
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
收入
市场交易价格计量
具体会计要素入账价值
企业组织
配比
基本特点:历史成本;营业收入与原始成本配比
(二)物价变动对历史成本会计的冲击
1.物价变动与历史成本的关系
历史成本仅仅是持续物价变动过程中的 某一时点的市场交易价格。但能够被反映在账簿体系中 ,作为后续计量的基础。
2
1
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历史成本原则,即计量属性保持不变,就是后续计量(比如计提折旧)也是在初始计量的基础上进行。
尽管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在现阶段已经表现为一种极端会计模式,但已具有高度成熟性。研究物价变动会计的起点正是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冲击。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

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01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理论资本维持的观点资本维持与收益的确定
02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03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概述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按一般物价水平对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述需要计算确定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通货膨胀时期通货紧缩时期
02.
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按现行成本调整非货币性项目金额
现行成本的确定
财务报表项目的调整确定持有损益按现行成本重编财务报表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01
02
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综合举例
现行成本会计的评价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可以比较客观地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用性
01
对实物资产的计价比较合理,可以维护企业的产权资本和实际生产经营能力
02
能够提供较真实的经营收益,便于揭示企业的实物资本保持情况
03
现行成本会计的优点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
应用成本较高,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应用现行成本会计有一定的难度,资产的现行成本难以准确确定
现行成本会计的缺点
1
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报表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什么是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在物价上升时如何判断货币性项目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理论是什么?在该理论下如何计算企业的真实收益?
你对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有什么看法?如何改进和完善该种模式?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物价变动的外在原因和要求资本保全条件下计量 企业收益的内在要求,导致了物价变动会计的产 生。可见,物价变动条件下的资本保全是物价变 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二战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出现持续的通货膨
胀,使历史成本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满 足需要。为此,需要企业提供物价变动对企 业影响情况的会计资料。这种需求使存在长 期通货膨胀的国家采取新的会计方法,向会 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决策需要的相关会计 信息,这就是物价变动会计。
一般物价指数=
∑(报告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 ∑(基期代表商品单价×权数)
一般物价水平指数上涨,表现为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 指数下降,表现为通货紧缩。
一、物价变动及后果
物价变动后果及对会计的影响
物价的涨跌变动的后果
物价的上涨,使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可购买商品数量减少,造成货币购 买力下降;物价的下降,使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可购买商品数量增加, 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上升。
物价变动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科技的进步、产品成本的变化、币值的变动、 供求关系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和市场垄断。
一、物价变动及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物价变动是错综复杂的,在同一期 间,可能有的商品涨价、有的商品跌价,物价涨跌 的方向、涨跌的幅度、涨跌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 物价变动可分为个别物价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两类。个别物价变动是指某一特定的具体商品的市 场或劳务价格发生的变化;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则是 指在某一时期商品或劳务的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 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通常以一般物价指数来衡量。 一般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变动使资产的账面价值背离现行价值。随着物价的变动,使得按历 史成本入账的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一致。使得提供 的会计信息缺乏实际意义。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货币性项目的特点 货币资金及固定金额的债权债务 反映期末的购买力,不需调整 产生购买力损益 非货币性项目的特点 账面的历史成本反映过去的购买力 调整为期末购买力 不产生购买力损益
资产负债表各项数据的换算调整
1.确定等值货币: 一般为报告期末的名义货币
2.货币性项目数据的换算调整:只需调整期初数
实物资本保全观念要求采用现行 成本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可采用 名义货币或不变购买力货币。
实物资本保全
只有当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 经营能力在扣除了当期对所 有者的分配额和所有者的投 资后,超过期初的实物生产 能力或经营能力时,其超出 金额才可确认为当期收益。
现时收入与现行成本配比得到 的利润代表了这一时期实物资 本的增加。所有影响资产、负 债的价格变动,都被认为是企 业实物生产能力计量上的变动, 变动金额应作为资本保全调整 处理,不确认为收益。
期末
期末
出售、耗用、折旧
②实物资本维护观念下:
资产持有损益
价值减少 增加价值 余额 列入
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
现行成本会计的评价 优点 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 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有利于企业生产能力的保全 缺点 现行成本的确定比较困难。 未考虑币值变化带来的影响
资产持有损益 的确定 未实现持有损益 企业期末持有资产的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的差额 已实现资产持有损益 本期消耗资产的现行成本与历史成本的差额(该差 额已通过资产的销售或耗用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再 从销售收入中收回,故称“已实现”损益)。
存货的已实现 按现行成本 按历史成本 持有损益 = 计算的销售成本 - 计算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的已实现 按现行成本 按历史成本 持有损益 = 计提的折旧费用 - 计提的折旧费用

第2章物价变动会计

第2章物价变动会计

价格的变化或者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成为物价变动。
物价变动会计是利用一定的物价资料,对企业传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模
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用的会计程
序和方法。
二、物价变动与物价指数
(一)物价变动 物价反映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物价
变动就是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物价变动会 计则是研究物价变动较大、对会计影响较大的情况。 造成物价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物价
的大幅度变动,动摇了会计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
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以通货膨胀为例,主要表现在:(1)低估了非货 币性资产的价值。(2)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 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买力变动收益。通货膨胀 时期,企业固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所代表的商品或劳 务的数量会直接减少,从而产生货币购买力损失;相 反,用贬值的货币偿还原欠的相同金额的负债,会产 生货币购买力收益。(3)高估收益。虽然历史成本原 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 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 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
以名义货币单位表达资本保全概念时,利润表示 本期内名义货币的增加。本期持有资产的价格提高, 通常被视为持有利得,但是,在通过交易方式处理资 产以前,持有利得不能被确认为利润。名义货币单位 实质上是按历史成本来确认本期利润的,即本期实现 的收入与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相配比,只要本期收 入大于资产的减少额,即可确认为利润。
4.由于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虚假的盈利能力和偿债 能力,据此作出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专题5物价变动会计ppt课件

专题5物价变动会计ppt课件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模式


现行成本/不变币值模式
(一)一般购买力会计
在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报告日的货币购买力 —一般物价指数或报告期内平均的物价指数,对财务报表项目 进行调整—按当前的一般购买力对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 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财务报表各项目予以“普调”—调整 为 不变币值货币额,并重编财务报表,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的重新表述。
持有货币性资产
损失

通货膨胀时期

持有货币性负债
利得

损 益
持有货币性资产
利得
通货紧缩时期
持有货币性负债
损失
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的意义
对货币性项目不作数据调整,但要计算由于持有 货币性项目而影响的本期购买力损益。对非货币性项 目要随物价变动水平而进行数据调整,以最终对外报 出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财务报告。
一般购买力会计的基本程序
将传统财务报表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按一般物价指数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的购买力损益 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财务报表项目 编制按一般物价指数反映的财务报表
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 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及要以货币收付(金额固定)的、直
接感受物价变动的影响的项目。 包括:货币性资产(现金、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和货
(一)物价变动对历史成本会计的冲击
历史成本会计(即传统财务会计),是以货币计量及币值 不变为核算前提的,在物价剧烈变动时期,币值不变的前提已 经不复存在了。
在通货膨胀时期,会计期末,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历史成 本必然低于其重置成本,导致财务状况信息失真。而利润表中 由于少摊营业成本致使利润虚增,导致经营成果信息失真。

第三章 物价变动会计(1)

第三章 物价变动会计(1)
–名义货币:当时的货币购买力 名义货币: 名义货币 –不变币值货币: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的换算 不变币值货币: 不变币值货币
• 计量基础(属性):历史成本 计量基础(属性): ):历史成本 • 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
•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或通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 货紧缩。 货紧缩。
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 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动摇了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 动摇了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 –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 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 –降低会计信息有用性,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虚假 降低会计信息有用性 降低会计信息有用性, 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据此作出的决策会导 致严重的失误 –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从而使企业生 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 不能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 产经营能力削弱 –无法正确反映投入资本的保全情况 无法正确反映投入资本的保全情况
• 不变币值会计的概念 • 不变币值会计的目标在于保持企业原先货币资本 的一般购买力 • 不变币值会计的基本原理: 不变币值会计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点:以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代替不断贬值的货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币单位。 币单位。 –具体操作方法:期末通过一般物价对历史成本/名义货 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期末通过一般物价对历史成本/ 币下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币下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 – – – 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将历史名义货币单位换算为不变币值货币单位 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 重编不变币值财务报表
1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03
换算为当前币值后,增强了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 报表之间和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33
对不变购买力 模式的评价
不变购买力模式的主要缺 陷
1 它实际上是假定通货膨胀对所有企业及 所有各类资产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实际 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2 不变购买力模式所报告的货币性项目净额 上的购买力损益,很难说它能反映经营管 理的成绩;如果是购买力利得的话,并不 意味着它能为股利分派准备什么资金保证。
6
历史成本/ 不变购买力 模式的基本
设想
不变购买力模式的基本设 想是,按一般物价水平的 变动来调整以历史成本为 基础的财务报表,确定货 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 损益,重编以不变购买力
7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例1]设迪凡有限公司于19×2 年1月1日开业。按历史成本编制 01 的19×4年度收益及留存收益表如 表6-2,19×4年12月31日资产 负债表如表6-3。
从改造会计计量结构的不同设想来说,主要有三种会计 处理模式。即:
1.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 2. 现行成本/名义购买力模式; 3.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
第一节 历史成 本/不变购买
力模式
4
历史成本/不 变购买力模式 的基本设想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historical
0
cost/constant purchasing power)会计模式简称不变购买力会
02
按以下几个步骤重编以不变购买力 (年末美元)为基础的财务报表。
8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9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10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物价变动会计如何来核算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物价变动会计如何来核算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物价变动会计如何来核算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变动在日常经营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会计准则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进。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物价变动会计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物价变动会计如何来核算。

1.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物价变动会计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根据不同期间物价的变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经营成果进行调整的会计处理。

通过物价变动会计,可以准确衡量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为用户提供更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2.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物价变动会计处理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物价变动会计处理主要包括计算和调整两个方面。

2.1 计算物价变动会计处理的第一步是计算,在计算中需要确定物价指数,并计算期初和期末金额的差异。

计算公式如下:物价指数 = (期末价格 - 期初价格)/ 期初价格 * 100%2.2 调整在计算出物价指数后,需要根据物价指数对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对于期末金额进行增加调整的科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实物资产等;对于期末金额进行减少调整的科目包括负债、应付账款等。

具体调整的公式如下:期末金额调整 = 期初金额 * 物价指数3. 物价变动会计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物价变动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经营成果的准确反映通过物价变动会计的调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

物价变动会计的调整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果更具可比性,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3.2 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物价变动会计的调整还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3 决策的参考依据物价变动会计的调整结果对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物价变动会计的调整,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水平,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 物价变动会计的难点和挑战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物价变动会计也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物价变动会计》课件

《物价变动会计》课件

05 物价变动会计的 挑战与未来发展
挑战:数据获取和准确性
数据来源有限
数据更新不及时
物价变动会计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 市场信息作为支撑,然而这些数据的 获取渠道有限,导致数据的质量和准 确性难以保证。
由于市场环境和物价变动频繁,数据 更新不及时也会影响物价变动会计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难度大
利润和收益的变动
物价变动对利润和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上。当物价上涨时,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的实际成本会 相对较低,而收入则会相对较高,这会导致利润虚增。相反,当物价下跌时,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的实际成本会相 对较高,而收入则会相对较低,这会导致利润虚减。
针对利润和收益的变动,物价变动会计提出了多种方法来调整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如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利润指数等, 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02 物价变动对会计 的影响
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历史成本原则上。当物价上涨时,相同 金额的货币代表的购买力下降,这会导致资产价值被低估,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则被高估。
针对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物价变动会计提出了多种调整方法,如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等,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等值货币法
以等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不同时间的现行成本或收入换算为同一时间点的 等值货币,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指数法
• 指数法:通过编制各种物价指数来调整历史成本数据,以反映 物价变动的影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个 别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
04 物价变动会计的 实践应用
企业财务报表的调整
有利于经济决策
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决策者提供 更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帮助 他们做出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第7章物价变动会计ppt课件

第7章物价变动会计ppt课件
在物价上涨时期长期持有货币性资产会使企业遭受损失;长期持有货 币性负债会使企业获得利益。
期末账面金额不随物价变动而改变,但要计算由于持有货币性项目而 影响本期的购买力损益
9
非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之外的、不直接感受物价变动的其他项目。
非货币性资产项目:预付帐款(合同定的是量)、待摊费用、存货、 长期投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3
物价变动影响了传统会计模式信息的有用性
资产计价失真 (无法反映资产真实价值的变动,无法将 不同时点取得资产的价值有意义地相加)
收益计算虚假 (物价上涨时会低估资产价值,从而少计 成本费用,多计收益(其中一部分是资产持有利得); 物价下跌时,会高估资产价值,从而多计成本费用,少 计收益)
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下降(物价上涨情况下,导致企业虚 盈实亏、虚盈实分、虚盈实税,使其丧失补充存货与更 新固定资产的能力)
250 000
货币购买力损益=250 000—220 000=30 000
期末:165;平均:150;期初:110 案例 书P198 13
课堂练习——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物价指数:年初100,年末154,年平均140。 期初存货:100 元*3900件=390000元 调整系数:154/100 本期购货:110元*6500件=715000元 调整系数:154/140 期末存货最近月份的物价指数是123.2,调整系数:154/123.2 本年销售商品6300件 按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 期初固定资产为全新购入 调整系数:154/100 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均为货币性负债 本期的折旧费用在年末一次性计提 调整系数:154/100 营业费用在年内均匀发生 调整系数:154/140 所得税在年内分月预交,系均匀发生 调整系数:154/140 提取公积金和分出利润系年末一次性结转与支付 调整系数:154/154

归纳物价变动会计

归纳物价变动会计

最新.课件
30
③“累计折旧”项目
年初数为0 年末数=14 000×160/100
=22 400(元) ④“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原价” 项目和“累计折旧”项目分别 计算求得。
年初数=1 344 000-0 =1 344 000(元)
年末数=1 344 000-22 400= 1 321 600(元)
最新.课件
23
货币购买力损益计算表
项目
历史成本
调整系数
调整金额
年初货币性项目净额
年初货币性资产
200 000
年初货币性负债
(150 000)
小计
50 000
160/100
80 000
加:本年货币性项目增加 900 000
160/150
960 000
减:本年货币性项目减少 600 000
160/150
2.期初存货为年初购入,其余存货为年内均匀购入, 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算。
3.年初一般物价指数为100,年末一般物价指数为 160,年内年均物价指数为130。期末购进存货期 间一般物价指数为150。
最新.课件
2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营业收入
项目
金额 1 120 000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1月1日)
350 000
(2)非货币性项目的调 整
①“存货”项目 年初数=
350000×160/100 =560 000(元) 年末数=
420000×160/150 =448 000(元) ②“固定资产原价”项
目 年初数=
840000×160/100 =1 344 000(元) 年末数由于固定资产未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传统会计理论,基本上是以历史成本 会计模式为前提对会计实务所进行 的概括。 而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严重地冲击了历 史成本会计的基础,既影响会计计量单位 的稳定性,又影响会计计量基础的客观性, 从而,使传统会计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
1、动摇了和币值不变的会计假设
币值不变假设的意义。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引起货币 价值的急剧变动,从而大大影响了 会计计量单位的稳定性,动摇了历 史成本会计模式赖以存在的货币计 量——币值不变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物价变动会计及其理论基础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概念
物价变动会计的概念和目标。
就其包括的内容而言,物价变动会 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物价变动 会计与广义的物价变动会计的涵义是不 相同的。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
基于物价变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物价变动会计也采用两种基本模式:
1、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 会计模式——一般物价 水平会计或不 变币值会计;
变动会计概述物价
第一节 物价变动及其对会计的影响
一、物价变动及其形式 物价变动的概念。 物价变动通常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
变动和特定(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两种 形式。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通常会引起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二、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
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对会计的 影响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使传统会计理论面临严使峻的挑战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520.11.2522: 4222:42:4522: 42:45No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10时42分45秒 Wednes day, November 25,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1.252020年 11月25日星期 三10时 42分45秒20.11.25

高级财务会计第12章物价变动会计dmyw.pptx

高级财务会计第12章物价变动会计dmyw.pptx
第12章 物价变动会计
1 12.1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2 12.2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3 12.3 现行成本会计 4 12.4 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2024年9月27日
高级财务会计
1
教学要求
知识要点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不变币值 会计
能力要求
理解会计计量模式 理解资本保全理论 学会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 学会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计算方法
2
12.1 物价变动会计概述
❖ 12.1.1 会计计量模式 ❖ 1.计量单位 ❖ 1) 名义货币 ❖ 2) 实际货币 ❖ 2.计量属性 ❖ 1) 历史成本 ❖ 2) 现行成本 ❖ 3) 现行市价 ❖ 4) 可变现净值 ❖ 5) 现值 ❖ 6) 公允价值
Friday, September 27, 2024
务报表。
2024年9月27日
高级财务会计
17
2024年9月27日
高级财务会计
18
表中各项会计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的影响,按期末货币的现实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 2.基本特点 ❖ 3.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与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异同
2024年9月27日
高级财务会计
6
12.2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 12.2.2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1.划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 ❖ 1) 货币性项目 ❖ 货币性项目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是指金额固定
❖ 财务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货币资本,它所代表的价值以货币 数量表示,因此与传统会计中的净资产相同;
❖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的实物资产,反映企业实际具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 力,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般以一定时期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实 物数量表示。

物价变动会计课件

物价变动会计课件
现状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物价变动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 适当的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提供更加真
实、相关和透明的财务信息。
02
CATALOGUE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原理
物价变动会计的概念
物价变动会计
01
随着物价变动调整财务报表,以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
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双重计量基础假设
假设在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两种计量基础上进行会计 计量。
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
以资产取得时的价值为标准进行计量,不考虑 物价变动的影响。
重置成本计量
以资产当前的重置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考虑 物价变动的影响。
现行成本计量
以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为标准进行计量,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
物价变动会计的报告
有利于经济决策
物价变动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帮 助企业、政府和家庭等利益相关 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 策。
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历程
起源
物价变动会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时期,当时物价 普遍上涨,传统会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波动,物价变动会计逐渐受到重 视,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
案例三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某公司如何运用物价变动 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某公司在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了物价变动 因素,运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对投资项目 进行评估。通过合理调整资产和负债的账 面价值,准确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价值, 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四
总结词
该案例分析了某公司如何运用物价变动会计 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可以泛指旨在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个别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存货的LIFO、加速折旧等,但更确切地说,主要是对整个会计计量结构的改造。

•物价上涨双向反映物价变动6.1.1 研究物价变动会计的必要性•现实的经济环境中物价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变量,而历史成本模式却没有考虑这个变量对会计报告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会计结构,是以会计计量的历史成本原则、会计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以及会计反映的复式记账程序为基础的。

在物价变动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物价持续上升的环境中,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依据的财务会计信息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影响•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价值信息部分失真。

•历史成本会计采用以业务发生时的历史成本确认、计量和报告资产和负债等项目。

但是各项业务发生的时点是不同的。

不同时点上的物价指数不同,购买力不同,即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是以不同时点上的具有不同购买力的货币表示的。

不同购买力的货币数额简单相加,其结果没有意义,导致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减弱。

对损益表的影响•物价上涨时期,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计算的企业利润=现时物价水平的收入-历史成本的费用。

•收入与较低的费用相配比,产生较高的利润——含虚增的利润。

•虚增的利润会导致以下问题–成比例地增加税款–股东要求发放更多的股利–工人或其代表要求增加工资–东道国政府采取不利于企业的行动(例如:征收超额利润税)物价变动会计信息的意义•物价变动的影响部分地取决于交易和企业所处的环境,而报表的使用者对这些因素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

•处理由于物价变动导致的问题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准确理解。

但是,如果经营业绩是按不能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计量条件报告的,准确的理解就不可能实现。

•如果企业公布的财务信息中涉及物价变动引发的问题,管理者关于这些问题的表述就较容易被人们接受。

6.1.2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理论(1)对基本会计原则产生的影响物价变动会计否定了传统会计的币值不变假定,从而改变了与这一假定有关的部分原则。

•调整历史成本原则——将名义货币调整为不变购买力的稳定币值,或者用现行成本替代历史成本•完善了配比原则——将收入与成本费用拉到同等币值或同一价格水平进行比较,使得配比结果更趋于合理。

•修订了稳健原则——购买力变动额视为购买力利得或损失,并列入损益表或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额处理。

(2)。

资本保全理论要求企业在其稳定经营活动中以保持资本完整无损为前提来确认收益。

–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能够正确计算损益,并使资本得到保全。

–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核算的结果将虚计收益,使资本以利润的名义流失。

–资本保全的标准取决于对资本概念的定义。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资本概念,即财务资本概念和–资本等于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

根据财务资本保全的概念,企业当期利润为:–当期利润= 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当期所有者投资–财务资本保全又可以分为名义资本保全和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

名义保全是保全资本账面金额。

根据这种概念,收益是所有者投入的名义货币在该期的增量,持有资产价格上升导致的财产增加额,要在资产转换后确认为收益。

在计算当期利润的公式中,各因素都按账面金额确定。

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是保持资本的相对购买力。

收益为投入不变购买力资本在该期的增量,超过一般物价水平增长的资产增值额可列为收益,相当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幅度的资产增加额作为资本保持调整,视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

根据实物资本保全的概念,要保全的资本是一个企业有形的生产能力,要补偿的成本是指和已经消耗的资产具有同样生产能力的现时重置成本。

同样的生产能力,一般指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能生产和当期相同数量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其中既包括了物价变动的影响,也容纳了技术进步的作用。

•一般物价指数,计量范围广泛的综合价格与基期进行比较的结果。

这样计算出来的指数可用于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的情况。

•单项物价指数,反映某一类商品或劳务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数。

或是以货币直接反映,不因通货膨胀而发生金额变动的资产。

不同时期相同数量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而降低,所以货币项目会产生购买而是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动的资产或负债项目。

在或称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或不变币值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根据不变价格对财务报表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

•日常处理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相同,编制报表则是根据不同购买力指数对财务报表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

•由于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受购买力变动影响不同,因此在使用该模式时,首先要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这种模式用不变购买力调整货币性项目历史成本,不会发生资产持有利得,而只会发生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

•按照一般物价水平(不变购买力)变动调整后的金额称为―历史成本—不变货币‖或者―一般购买力等值‖。

没有进行这种调整的金额称为―名义金额‖。

•按物价水平调整后的数字并不代表名义支出的现行成本,它们仍然是历史成本数字。

所有调整只是将历史成本用一个新的计量单位——一般购买力进行重新表述。

调整步骤•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确定物价指数和调整系数•将历史成本调整为不变价格•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编制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重新表述的财务报表1、划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其账面金额不随价格变动而变动,但其实际购买力要发生变动的项目,主要包括企业现时持有的货币和、在将来要收到或付出的货币等。

如: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债券投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负债等。

2、确定物价指数和调整系数•一般采用官方机构公布的权威物价指数。

•由于一年中的物价是不断波动的,对于一年中均衡发生的业务,对应的物价指数可采用年平均物价指数;而对于反映年末金额的项目,大多数采用年末物价指数。

••3•资产负债表:用调整前各项目数额分别乘以各自的调整系数,“留存收益”项目没有对应的调整系数,应为调整后的资产减其金额为轧差,其公式如下:调整后的资产总额—调整后的负债总额—调整后的投入资本=调整后的留存收益•利润表中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项目的调整系数与其相应的资产调整系数一致(因为这些费用的现金流出是在其资产形成时发生的,而不是计入费用的当期发生的);销货、销货成本、营业费用等项目一般采用年平均指数进行调整。

4、本步骤是调整的核心,其计算公式为:•年末应有净货币性项目=年初净货币性项目+本期货币收入—本期货币支出•净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年末实有的净货币性项目-年末应有净货币性项目实有额>应有额:收益实有额<应有额:损失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举例报表的重述⏹例:假定S公司于2000年12月20日开业,普通股于开业时一次投入,固定资产均于开业时购买。

该公司2001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结果如下(其中固定资产为净值):S公司资产负债表销货600 000销货成本(注) 400 000毛利200 000销售与管理费用90 000折旧费用7 000税前收益103 000所得税53 000净收益50 000期初留存收益(1/1) 30 000减:支付股利30 000期末留存收益(12/31) 50 000其中销售货成本计算过程如下:期初存货58 000本期购货496 000可供销售的存货554 000期末存货154 000销货成本400 000⏹PI:2001年年初为100,2001年平均为160,2001年年末为200,2001年第4季度平均180⏹存货按FIFO计价。

年初存货购于上年12月31日,年末存货购于本年第4季⏹固定资产本年折旧7000⏹全部收入和费用在一年中均匀发生⏹股利的宣布与支付均在年末净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计算6.3 现行成本/名义购买力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购买力(current cost/nominal purchasing power)会计模式,简称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现行成本主要是指现有资产的重置成本,即资产的现行价值,它也可以是现有资产的可变现净值。

6.3.1 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基本设想⏹报表的使用者最关心的是企业净资产的现行价值而不是其历史成本。

⏹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企业的最终收益由经营收益(operation income)和资产持有利得(holding gain,持产利得)构成。

⏹持产利得包括已实现持产利得和未实现持产利得。

⏹货币性项目的历史成本就是现行成本,无需调整。

持产利得计算举例:⏹教材P211[例2]6.3.2 重编现行成本财务报表的程序例(教材)迪凡公司于1992年成立1月1日开业,相关资料见P204,补充资料见P213资产负债表的重编较为简单,其原则如下:货币性项目的历史成本就是现行成本,无需调整;非货币性项目以现行成本列示;普通股以历史成本表述;留存收益以倒算方法求得。

⏹厂场设备可变现净值的完全成本平均余额=(39 000+42 000)/ 2 =40 500⏹年折旧=40 500/10 =4 050现行成本下的折旧与历史成本下的折旧之间的差额为:4050-3300 =7506.4 对物价变动会计基本模式的评价6.4.1 两者的依据都是资本保全原则⏹不变购买力模式着眼于财务资本保全⏹现行成本模式着眼于实体资本保全6.4.2 对不变购买力模式的评价优点⏹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操作。

不变购买力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而只是把代表不同时期购买力的历史币值换算为当前币值。

⏹具备比较客观的依据。

不变购买力模式根据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进行调整换算。

⏹保持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换算为当前币值后,增强了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之间和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6.4.2 对不变购买力模式的评价缺点⏹假定前提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假定通货膨胀对所有企业及所有各类资产都具有同等的影响。

⏹购买力利得会使人们产生误解。

其所报告的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不能确切地反映经营管理成绩。

当企业的债务不断增加时,可能会出现巨额的购买力利得。

6.4.3 对现行成本模式的评价优点⏹现行成本是代表资产的服务潜力的一种近似值。

⏹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

⏹比较适用于结构性物价变动的环境。

6.4.3 对现行成本模式的评价缺点⏹对资产现行成本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对经营收益的确定,财务报表的一般外部使用者难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