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练习题(共3套附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练习题(共3套附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9381acfab069dc51220156.png)
一、选择题1. 科学的建筑设计、舒适的居住条件是人类一贯的追求,下图是为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
而设计的房屋,它的建造者是()。
A. 元谋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北京人2. 半坡氏族聚落居民不可能做到的是()A. 住干栏式房屋B. 吃上香喷喷的粟米C. 养了一只小狗D. 使用陶器3.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 )A. 粟B. 水稻C. 白菜D. 芥菜4. 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发展。
下列几幅图片中具有中国最早木构建筑,并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 B.C. D.5.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是()A. 北京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6.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 饲养猪狗家畜B. 种植粟等农作物C. 住干栏式房屋D. 住半地穴式房屋7.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应到()A. 西安半坡B. 北京C. 浙江余姚D. 云南元谋8.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二、材料分析题1.依据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1)上述两幅房屋图片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房?(2)你能说出图1、图2的建筑各有什么好处吗?(3)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你知道他们能够定居的根本原因是什吗?(4)此时的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这有什么重大意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农作物分别可以在哪个原始居民的遗址中看到?(2)材料一中农作物种子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3)材料二说明人类的住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举一例说明。
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含答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42e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c.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刀耕火种B. 游牧渔猎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2.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3.如图是出自“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的原始居民遗址中的文物。
请问它出自()A. 元谋人遗址B.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D. 北京人遗址4.“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
”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A. 河姆渡人B. 半坡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5.一位导游在介绍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景时,描述准确的是()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干栏式房子④挖井饮水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假如你来到约6000多年前的半坡居民家中,他们热情地端出香喷喷的食物招待你,你认为这一食物原料最有可能是()A. 小麦B. 粟C. 玉米D. 水稻7.排演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下列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 种植水稻B. 饲养家畜C.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 使用骨耜耕地8.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①半穴居房屋模型②刻猪纹黑陶缸③人面鱼纹陶盆④粟的朽粒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9.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B. 黄河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C.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D.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等,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10.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b04e4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a.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包括()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④学会用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4.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
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干栏式房屋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出土的稻谷D.铜鼎6.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7.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A.木器B.彩色陶器C.石器D.炭化稻谷8.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梁、秫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9.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A.已从事农业生产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D.会人工种植水稻10.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下栏式房子④挖井饮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同之处描述不正确的是()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都能饲养家畜C.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D.都种植粟和蔬菜12.中国的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61e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5.png)
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练习题】一、填空知识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时间:①水稻:在中国_______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②粟:_________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兴起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域。
(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__________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二半坡遗址: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生活地点:;位于流域。
2.生活状况:(1)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2)种植;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生活用具是________,还制造骨器、角器等;(3)建造_________房子。
知识点三河姆渡遗址: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左右;生活地点:在今村;位于流域。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还发现了__________水井;3.生活状况:(1)农业工具:以_______最为典型。
(2)种植;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二、选择题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且发现于中国的农作物是( )①稻②玉米③粟④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随着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新式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这里的“新式翻土工具”最有可能是( )A.耒耜B.铁犁C.牛耕D.铜锄3.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②③4.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化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5.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上海专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上海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35b2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8.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2.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3.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5.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如果要研究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下列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史书记载B.考古发现C.神话传说D.主观推测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这反映了()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C.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D.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7.下侧图1建筑应位于图2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8.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备技能。
下列图片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9.考古学家发现,在良渚遗址的墓葬里,有的墓葬有数百件制作精美的随葬玉器,有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却很少甚至一无所有。
这种现象表明()A.各地风俗不同B.个人爱好不同C.出现贫富分化D.玉器基本普及二、综合题10.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处。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995d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一、选择题1.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建造房屋2. 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共同见证了我国先民()A.先进的生产工具B.丰富的作物种类C.高超的绘画水平D.精湛的铸造工艺3. 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
其中介绍错误的是()A.使用磨制石器生产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生活在长江流域4. 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饭了吗?”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的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A.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陕西半坡D.云南元谋5. 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晚期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
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阶级分化的出现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6. 下图文物发现于距今约7000 年前的长江流域某遗址中,据此判断,该遗址是()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7. 如果你到西安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8. 大约开始于距今1万年前,并在距今7000年前在宁绍和杭嘉湖平原孕育出举世闻名的河姆渡和马家浜文化。
及至“良渚文化”时期,以“火耕水耨”(放火烧草,灌水湿土,直播稻种,灌水淹死旱生杂草)技术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当时长江下游地区农耕文化的主要特色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制作彩陶D.制作铁器9.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掘范围内发现了一处河姆渡原始居民举行“祭天礼地”活动的场所。
如果河姆渡原始居民用“祭天礼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那他们收获的主要粮食作物应该是()A.水稻B.粟C.黍D.红薯10.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A.原始农业B.原始手工业C.原始铸造业D.原始纺织业11. 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1ed4902020740be1e9bf9.png)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应到()A. 西安半坡B. 北京C. 浙江余姚D. 云南元谋2.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3.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 饲养猪狗家畜B. 种植粟等农作物C. 住干栏式房屋D. 住半地穴式房屋4.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是()A. 北京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5. 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发展。
下列几幅图片中具有中国最早木构建筑,并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 B.C. D.6.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 )A. 粟B. 水稻C. 白菜D. 芥菜7. 半坡氏族聚落居民不可能做到的是()A. 住干栏式房屋B. 吃上香喷喷的粟米C. 养了一只小狗D. 使用陶器8. 科学的建筑设计、舒适的居住条件是人类一贯的追求,下图是为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
而设计的房屋,它的建造者是()。
A. 元谋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北京人9. 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10. 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11. 对我国原始居民的叙述,最正确的是A.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B. 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C. 北京人掌握了钻孔技术D. 大汶口原始居民处在旧石器时代12.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彩陶B. 黑陶C. 白陶D. 红陶13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A. 楼房B. 干栏式的房子C. 半地穴式的房子D. 吊脚楼14. 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 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B. 种植水稻的需求C. 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D. 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15. 下列哪个古人类遗址是最早种植粟的遗址?()A. 河姆渡遗址B. 半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周口店遗址16. 李芳同学参观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遗址,见到了该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一农作物样本,该农作物应是A. 石榴B. 小麦C. 水稻D. 核桃17. 考古工作者老李出差途经浙江省余姚县,参观了附近原始人类遗址。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第一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第一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5263033d4b14e842468c5.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单选题(共15小题;共60分)1.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D.青铜器工艺精美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3.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见图)的头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5.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已经使用铁农具B.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粟和水稻C.使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种D.饲养家畜6.如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
下图-1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图-1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8.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聚族而居B.原始农业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9.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1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习题(含答案)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5f391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b.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练习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磨制工具的发展④聚落的发展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2.江苏省某一高级中学举行“人文之旅”活动,来到半坡遗址参观,同学们在这一遗址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A.磨制的石刀B.炭化的粟种C.干栏式建筑D.各式各样的彩陶3、下列哪一内容体现了半坡人比北京人进步?( )A.会制作石器B.会使用火C.过群居生活D.出现了农业4、河姆渡人创造了很多的“第一”,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干栏式建筑B.建造了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C.是我国已知最早制作象牙雕刻的人群D.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原始农业的人群5.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有可能享受主食米饭的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道出了农业生产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
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人们居住条件发生改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进步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进步D.饲养水平的提高8.右图是近年来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6000年。
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9.下图是某同学参加深圳市自制教具活动比赛的作品——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请问该房屋可以适应下列哪一地区的哪种自然环境( )A.黄河流域,温暖湿润B.长江流域,寒冷干燥C.黄河流域,寒冷干燥D.长江流域,温暖湿润10.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11.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1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3.材料题:读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f25fc458fb770bf68a5598.png)
《原始农耕生活》练习一、选择题1.在以下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点的是( )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盒③干栏式衡宇④司母戊鼎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③2.以下哪两种农作物最先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丽食文化,引发普遍关注。
右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 )A.一百七十万年 B.六七千年C.四千连年 D.两千连年4.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期居民生活实际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衡宇D.住半地穴式衡宇5.南方地域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期有哪一远前人群建造干栏式衡宇,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6.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衡宇,过着居住生活D.普遍种植棉花,穿棉平民服7.鸡西我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A.蓝田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8.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
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除神话传奇外,愈来愈多的考古发觉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9.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利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10.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屋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11.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衡宇”“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前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二、简答题12.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分析形成不同的缘故?三、材料分析13.下面是我国闻名的历史学家郭沫假设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历史: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练习(苏版七上)
![历史: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练习(苏版七上)](https://img.taocdn.com/s3/m/9bbd21c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5.png)
历史: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练习(苏版七上)一、填空题1.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长江流域的()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居民,他们分别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和()。
2.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
3.河姆渡居民距今约()年,半坡居民距今()年,会制作香喷喷米饭的原始居民是()。
半坡居民会制作的陶器是(),大汶口居民制作()陶器。
4.住干栏式房屋的居民是(),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居民是()。
5.距今约七千年的居民是(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居民是(),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最早显现于()居民时。
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栗的国家是( ),( )居民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我国早起文字的雏形,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石器。
二、单项选择1.差不多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2.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是()①已种植水稻②差不多开挖水井③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④以粟为主食⑤显现了贫富分化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3.依照考古发觉,我国用麻、纺线织布的技术最早显现于()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原始居民时期D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4.下列远古居民中,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大汶口居民5. 在半坡居民的饭碗中,能够见到的是()①大米②猪肉③鱼④小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假如你到泰安旅行,除爬泰山观日出,你还能()A参观半坡遗址B参观河姆渡遗址C参观山顶洞人遗址D参观大汶口遗址7.下列不属于半坡、河姆渡居民共同特点的是()A会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B使用磨制石器C原始种植业普遍,饲养家畜D虽分居南北,但吃着同样的饭菜8.最能表达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种植栗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半地穴式房子9.把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称为彩陶的缘故是()A绘有各式各样的漂亮图案B花纹以红色为主调C底子为红色,上面绘有黑色或褐色花纹D花纹生动爽朗10.下列劳动工具显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打制石器②彩陶③磨制石器④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11.最能表达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种植栗B种植水稻C加工玉器D烧制彩器4.从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以下遗物:石斧、鱼叉、鱼钩、装着谷子的彩陶罐、石纺轮,此遗址属于()遗址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b56bed65ce050877321323.png)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半地穴式房子④制作彩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汉口D.浙江河姆渡3.下列对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生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活在远古时期的长江流域B.制作和使用彩陶C.住在干栏式房屋里D.会种植水稻4.“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居民5.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原始农耕生活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下列能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铁农具D.曲辕犁6.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
有关中国陶瓷业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A.半坡原始居民会烧制彩陶B.河姆渡居民会制造陶器C.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D.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制造陶器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突出标志9.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下列不属于其共同点的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会建造房屋C.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庄稼10.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饲养家畜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堂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6d8bfb6edb6f1afe001f4d.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堂练习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右图是近年来海南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
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火了之后,为拍第二部,摄制组来到大西北,想以北方培育最早的农作物为主要食材来做一种粥,你会给他们推荐 ( )A.水稻B.粟C.玉米D.高粱3.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出土于(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7.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禽饲养的出现③磨制工具的发展④禅让制的实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二、非选择题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1属于什么式房屋?它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2)图2属于什么式建筑?它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H{以上两图中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地理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_材料一古之人,借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远古时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在居住条件上有了什么变化?(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B7.C二、非选择题1.(1)图1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
(2)图2是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人的房屋。
初中历史《原始农耕生活》课时练及答案
![初中历史《原始农耕生活》课时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47269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5.png)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距今10 000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中发现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谷物加工工具、陶器等文化遗物及比较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包括炭化粟和黍。
这些发现可以用于研究()A.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B.贫富分化现象C.早期人类的商品交换D.私有财产的出现2.(2023山东莒南期中)七八千年前,正值仰韶温暖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加之先民居住于河流或湖、沼附近,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这有利于仰韶先民()A.建造房子B.交换物品C.发展农业D.狩猎动物3.(2023江苏仪征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表达的是劳动人民对于水稻丰收的喜悦。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原始人类生活在()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4.“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他们可能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居民5.(2022山东商河五校期中)如图是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耜,它能够直接反映的当时的历史信息是河姆渡人的()A.农业劳作B.聚族而居C.游牧为生D.手工业生产6.(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下列遗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居民7.(2022吉林长春中考)如图彩陶颇具特色,同一考古遗址中还发现了粟的遗存。
它们可用于研究(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8.(2021海南中考)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A .石铲B .骨耜C .骨针、骨锥、纺轮D .渔叉、渔钩、渔网9.(2023安徽广德期中)以下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住房样式,造成两者不同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图1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2 干栏式建筑A .生产工具B .文明程度C .生活习惯D .地理环境10.据下表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地区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典型文物 玉器、竹器编织、陶器黑陶、玉器、 骨刻文字 彩陶、玉雕、 冶铜坩埚 A .领先世界 B .相对封闭C .多元一体D .发展缓慢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时习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时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4276a6c85ec3a87c2c5c8.png)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课时练习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C.以采集、狩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3.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4.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5.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建造房屋6.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汉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7.下边图示的文物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元谋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8.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9.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10.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11.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 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二、阅读下列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3e477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7.png)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一、原始的农耕生活(共15题)1.《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
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A. 劳动力充足B. 技术落后C. 生产工具简陋D. 农作物品料单一2.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 天然火的运用B. 打制石器的使用C. 群居生活出现D. 原始农业的兴起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早期人工栽培水稻的是()A. 河姆渡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4.央视播出《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
主食,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5.晓丽曾与父母一起参观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下图是她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6.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①种植粟和水稻②饲养猪狗等家畜③原始聚落的出现④火的使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7.一位游客在参观了某原始居民博物馆后写道:“他们把芥菜和粟的种子装在一个个地瓜状的陶瓶里,陶瓶极像现代瓶口向下倒放的玻璃种子瓶。
最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用兽骨制作的两只鱼钩,形状和我们现在用的基本一样,勾尖有倒刺,可能比我们用的稍大些。
”这位游客参观的应该是()A. 元谋人博物馆B. 北京人博物馆C. 河姆渡人博物馆D. 半坡人博物馆8.属于半坡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铁农具D. 曲辕犁9.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0fb210912a216147929d6.png)
《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2.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3.对我国原始居民的叙述,最正确的是A.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B. 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C. 北京人掌握了钻孔技术D. 大汶口原始居民处在旧石器时代4.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彩陶B. 黑陶C. 白陶D. 红陶5.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A. 正确B. 错误6.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A. 楼房B. 干栏式的房子C. 半地穴式的房子D. 吊脚楼7.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 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B. 种植水稻的需求C. 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D. 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8.下列哪个古人类遗址是最早种植粟的遗址?()A. 河姆渡遗址B. 半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周口店遗址9.李芳同学参观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遗址,见到了该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一农作物样本,该农作物应是A. 石榴B. 小麦C. 水稻D. 核桃10.考古工作者老李出差途经浙江省余姚县,参观了附近原始人类遗址。
他去的是:A. 周口店B. 半坡村C. 河姆渡村D. 大汶口村11.你认为最有可能居住在如图所示房屋的远古居民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12.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一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①②③④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13.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原始居民D. 河姆渡原始居民二、材料题1、观察如图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图一是哪一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样式?(2)图二是哪一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样式?这种建筑方式特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61db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0.png)
一、选择题1.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人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用火是继石器制作之后,在人类获取自由的征途上又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开创了人类进一步征服自然的新纪元。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丁村人2. 暑假,深圳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去参观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按距今时间的远近,依次参观,你觉得他们选择了下面哪条路线A.深圳——云南——北京B.深圳——北京——云南C.深圳——西安——北京D.深圳——云南——西安3. 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北京人,他们所处的时代应该是()A.半坡文化时期B.河姆渡文化时期C.旧石器时代D.新石器时代4.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灰烬及火烧过的石块和兽骨,有的灰烬集中成堆,厚达6米。
以上考古发现说明()A.元谋人会使用火B.北京人会用火并保存火种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D.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5. 元谋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元谋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6. 学完了课文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
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7.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8. 人类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考古学者根据古人类化石研究证明,地球上最早的人类起源是()A.女娲捏出来的B.由古猿进化而来的C.猴子变化而来的D.亚当和夏娃制造的9.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关于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A.会直立行走B.手脚分工C.懂得人工取火D.过群居生活10. 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之际,根据21位专家学者、管理员、老讲解员的回忆编写而成的口述史著作《周口店记忆》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练习题基础达标一、填空题1.距今约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动地展现了我国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耕地,种植,住着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他们已挖掘,饲养家畜,会制造,还能制造简单玉器和原始。
2.在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
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收割庄稼,主要粮食是。
他们居住在房子里,能制造色彩艳丽的,上有刻画。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
3.距今约年的山东大汶口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等。
二、选择题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以原始农业为主B.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C.以采集、狩猎为主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学会建造房屋B.掘井饮水方便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D.自然环境的变化3.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4.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5.促使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建造房屋能力提升1.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大汉口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2.右边图示的文物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元谋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3.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汉口D.浙江河姆渡4.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5.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B.黑陶C.白陶D.红陶6.(2007年,山东模拟)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条件的差异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周口店遗址2.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
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加工玉器D.烧制彩陶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A.种植水稻B.猪狗等家畜C.半地穴式房屋D.石斧等农具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5.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A.半坡遗址B.北京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河姆渡遗址6.“民以食为天。
”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B.水稻和小麦C.粟和小麦D.粟和水稻7.如果时空倒转,阿Q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
说明款待阿Q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 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8.右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A.元谋B.半坡C.周口店D.河姆渡9.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1.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距今约A.七千年B.五六千年C.一万八千年D.四五千年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3.粟的种植源于我国,它最早出现于A.七千年B.五六千年C.一万八千年D.四五千年4.粟成熟后,半坡的原始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A.简单打制的粗糙石刀B.磨光后的石刀C.装有木柄的骨耜D.木制的耒5.半坡原始居民可能吃的食物是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B.主食是稻,副食有鱼C.主食有麦,副食有鱼肉和蔬菜D.主食是水稻,副食有肉和蔬菜6.彩陶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下面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造彩陶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7.在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这说明A.打猎和捕鱼在当时仍占有重要地位B.主要用来和其他原始居民互相交换,并不注重使用C.这些器械只是人们平时消遣的工具D.用它们作武器进行原始战争8.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①麦②水稻③粟④玉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下面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简图,造成这种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双方建筑观念不同B.双方生活习惯不同C.双方使用的工具不同D.双方所在地的气候、环境不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比半坡原始居民先进B.半坡原始居民用保存的天然火种烧烤猎物和做饭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都能够制作出彩陶D.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晚于河姆渡原始居民11.下列能够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山顶洞人进步的是①用人工取火的方法生火烧烤②使用磨制的石器③发明干栏式的房子④制造陶器和制作简单的玉器与原始乐器⑤出现了原始的农耕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12.大汶口墓葬里出现了随葬品多少相差悬殊的现象,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C.随葬的观念不同D.当地的风俗习惯13.下列进步与普遍采用磨制石器无关的是A.农耕经济的发展B.原始畜牧业的出现C.建筑技术的进步D.制陶技术的提高1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D.学会了建造房屋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A.约五六千年B.约一万八千年C.约七十至二十万年D.约四千多年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C.大汶口文化时期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3.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4.下列关于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A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B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D 圈养猪、狗等家畜5.半坡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①水稻②白菜或芥菜等蔬菜③鱼④猪肉⑤粟A 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 ③④⑤6.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A 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B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D 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7.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D.生产力水平8.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B.定居生活C.生活不稳定D.与外地交换食品9.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2009德城中考]第11题“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参考答案] B[2009临沂中考]第11题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
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②它只是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④它展示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 B[2009南京中考]第1题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参考答案] C[2009衡阳中考]第1题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参考答案]D[2009娄底中考]第1题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A.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陕西半坡D.云南元谋[参考答案] C(2010•山东聊城)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D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010•江苏苏州)1.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D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010•山东滨州)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2010•江苏连云港)19.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D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010•广东)1.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B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2010•湖南衡阳)1.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
其中介绍错误的是()AA.生活在长江流域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C.种植粮食作物粟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2010•福建莆田)1.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D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010•江苏盐城)1.水稻是盐城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下列最早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原始农耕居民是()C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010•湖南永州)1.下图中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B磨制石锄骨制箭头纺轮刻有符号的陶片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010•山东菏泽)1.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A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人工取火D.住干栏式房子[2011•福州]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