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高考语文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2 闺怨诗(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 闺怨诗(含解析)不分版本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 闺怨诗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闺怨诗分类1、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拟兴旺。
比方,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曲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主题解说]“闺怨”指少妇、少女在闺闱中的优愁和想恨。
这种诗,有些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以及她的寂寞、冷清,对丈夫的关切、牵挂以及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三是借思妇情寄寓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
诗人常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1—2)题。
(9分)点绛唇春闺[明]陈子龙①满眼韶华,东风惯②是吹红去。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
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③。
[注]①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
②惯:照例。
③“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
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之起句,“满眼韶华”,此时抒情主人公举目所见,是一片明媚春光。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凄凉惆怅的情绪。
B.下片的“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C.“春无语”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鹃”“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的归来。
D.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
2、这首词字面上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6分)答案:1、B。
B.“‘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理解错误,词中“王孙”表面指思妇心中远游不归的恋人。
本意则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闺怨宫思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闺怨宫思【主题解说】“闺怨”指少妇、少女在闺闱中的优愁和想恨。
这种诗,有些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以及她的寂寞、冷清,对丈夫的关切、牵挂以及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三是借思妇情寄寓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慨。
诗人常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1—2)题。
(9分)点绛唇春闺[明]陈子龙①满眼韶华,东风惯②是吹红去。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
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③。
【注】①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斗争,被俘后投水殉国。
②惯:照例。
③“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
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之起句,“满眼韶华”,此时抒情主人公举目所见,是一片明媚春光。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凄凉惆怅的情绪。
B.下片的“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C.“春无语”意味着春天将尽,也暗示闺中人青春不再;“杜鹃”“不如归去”的哀鸣,并没有唤回恋人的归来。
D.如果说上片紧扣题目中的“春”字来写的话,下片则重在落实其中的“闺”字,写出了闺中人的相思与幽怨。
2、这首词字面上属闺怨之作,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家国之思。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6分)答案:1、B。
B.“‘王孙’在这里指纵情声色、乐游忘归的贵族子弟”理解错误,词中“王孙”表面指思妇心中远游不归的恋人。
本意则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
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 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 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
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 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 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 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 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
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盐城市 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 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古代写闺怨诗的多数为男人;为什么
• 多用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或渴望被重用的 心理
探讨:
1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2罗列该类诗的意象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罗列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总结主题:
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 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反衬宫中人的怨情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
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 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 内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 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琴瑟;凝望昭 阳宫;写出了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 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 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望断归 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
语文高考一轮复习闺怨词之人物形象
①诗中刻画的是一个因丈夫远行他乡久不 归而无限思念牵挂的思妇形象。 ②环境侧面烘托,用“红叶”“黄花”渲 染了 深秋的凄凉来烘托闺中人的愁苦;使用动 作描写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传 来游子之音;临窗以泪写书,仿佛红笺也 能了解这份思念的深重而为之褪色。 ③表现了主人公对远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因被幽闭深宫而 答案示例: 宫女妃子 孤独寂寞 ① 诗中写的是一个————————的————。 动作 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 花香 袭人、月色 撩人 的春夜,她百无聊赖地 在宫中———————————— 抱着琴,凝望着夜空 ,凝望昭阳宫。 —————————— 被禁宫中、遭人冷落、空守寂寞的深深怨情。 ③ 写出了她——————————————
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主题 伤 春 怀 人 人物身份 弃妇 “怨”由
年老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 丈夫戍边 远征 丈夫远行 (为利) 丈夫远行 (求学) 青春短暂 等待 幽闭深宫 失宠
“怨” 情
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对爱情婚姻的失望; 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 思念、关切、 对朝廷连年征战的 不满;对战争无情 的痛诉
• 闺怨诗鉴赏
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 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闺怨诗的模式:别离──盼望──孤单。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3.表现闺中人的别离苦情,及独处的冷清寂寞。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罗袜:用丝罗 做成的袜子。却下:放下的意思;水晶帘: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晶莹剔透的样子。
翻译:玉砌的台阶在寒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 水浸湿了我的罗袜。寒冷的我,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 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夜中那一轮圆月。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眉的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髻蓬松如云,将 我洁白的香腮似雪欲盖未盖。我懒洋洋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 镜,又对后镜,镜中的鲜花与我的容颜,交相辉映。穿上刚贴上装 饰的绫罗裙襦,我只爱这裙襦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译:我像长门宫的阿娇盼望重被召幸,尽管约定了佳期,而皇上却一再延 误,都只因太美丽遭人嫉妒。我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 深情向谁倾诉?奉劝嫉妒我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 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 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 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思妇的寂寞幽怨。
4、表现思妇怨战、厌战的情绪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简译: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 雁声直到天亮尚清晰可闻。由鸿声我想要给边塞亲人寄 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一打听,唉,听说居延城外 戍守的丈夫又开始随大军调往别处。
闺怨诗歌鉴赏
闺怨诗歌鉴赏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型,这类诗往往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独守空闺的哀怨、寂寞以及对远方丈夫或情人的思念等复杂情感。
一、意象的运用1. 月- 在闺怨诗中,月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例如“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它的清冷和永恒就像女子无尽的等待。
它照着女子的闺房,也照着远方的征人或者游子。
女子在月下,可能会想起曾经和爱人一起赏月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只有自己孤单一人,于是对着月亮倾诉自己的哀怨。
这就像月亮是一个无声的听众,见证了女子从幸福到孤寂的转变。
2. 楼- 高楼常常出现在闺怨诗里。
女子住在高楼之上,看似高高在上,实际上是一种被困住的状态。
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翠楼。
高楼将女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她只能从楼上眺望远方,等待爱人归来。
楼越高,她的孤独感就越强烈,因为她站得高却望不见爱人的身影,只能看到无尽的远方和自己的寂寞。
3. 柳- 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在闺怨诗中,柳就成了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那如烟的杨柳,就像女子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
每看到柳树,就会想起爱人的离去,仿佛柳树也在为她的孤独而哀伤。
二、情感表达的方式1. 直接抒情- 有些闺怨诗是直接表达女子的哀怨之情的。
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直白地说出了对丈夫的思念,而且这种思念已经到了让自己容颜老去的程度。
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就像女子在倾诉自己的心声,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2. 间接抒情- 更多的闺怨诗是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或者自己的行为来间接表达情感的。
例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中没有直接说女子思念丈夫,而是通过她赶走黄莺这件事。
因为黄莺的啼叫会惊破她与丈夫在梦中相见的美梦,从这个小小的行为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闺怨诗+课件31张
时乃好语巧笑;如果没有卖一个好价钱,或 者卖不出去,不立于时,则怨恨忧伤。明于 此,则可以读懂中国文人的宫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 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撷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寄希望 在梦中与丈夫相会,却被不知趣的黄莺惊扰了她的美梦。表现 了女子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和对丈夫的思念、想往。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 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 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 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思念 担忧 怨战 盼团圆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
2、描写美人迟暮的 。 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 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五:表现闺中人的伤春、惜春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
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第四讲 高考诗歌鉴赏 闺怨诗
霸州市第一中学 王珍彩
一、闺怨诗总说
古代的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 的一类称为宫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 (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 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 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 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 口气写的。女人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气质,感情细腻,容易 入诗,加上些幽怨,就更让有哀怜了。一个欢乐的女人, 她身上诗的意味可能要少一点,一个感情细腻,而处境又 不佳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就要多一些。当她在思念自 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时候,诗的意味就更多,更加缠绵, 更加动人心弦。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陈陶《陇西行》用沉痛的笔墨描绘了这一情形: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 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闺中妻子不知征人 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还在 梦境中盼他早日回来团聚。元代姚遂的《寄征 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 与不寄问,妾身千万难。”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 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 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然而,女主人公深深地明白她那种美好的希冀只不过是不 现实的幻想。因而诗人的笔锋随着女主人公心情陡然一转, 从“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君子于役,苟无饥 渴?”这样,就把她无奈的思念化作对丈夫深情的祝愿, 祝愿离家在外的丈夫不要受饥挨渴,一颗妻子的心温柔得 令人为之深深感动。总之,这首诗以“赋”的手法对鸡回 巢栖,羊牛归栏的农家日常生活细节浓墨铺排,既描画出 思妇家庭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又“兴”丈夫“于役”不归 的事实,从而真切动人地表达了思妇的盼望丈夫安然归来 的心情。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经•国风•伯兮》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写自从丈 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 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蓬草,以蓬草喻头发,以突出 自己对丈夫的忠贞。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分析45页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分解
5、少女闺怨诗。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 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 痛苦。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 春词》。
阅读下列每首诗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该诗的主题 2该诗的主要意象 3该诗的语言特色 4该诗的表达技巧
悲大 一 蝶恋花 哀夫 位 欧阳修 ,一 幽 孤味 闭 庭院深深,深几许? 寂追 深 、 求 闺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无游 的 玉勒雕鞍游冶处, 助冶 贵 楼高不见章台路。 以之 族 雨横风狂三月暮, 及欢 少 伤而 妇 门掩黄昏, 春感 , 无计留春住, 之到 因 泪眼问花花不语, 情惆 薄 。怅 情 乱红飞过秋千去。
宫词
朱庆余
寂寞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处境冷落,盼望受宠
君君思依 之喻妇表 意魏之面 文愁看 帝 是 ,际写 曹上 曹 实 植 暗以 寓思 曹妇 植自 思喻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 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 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 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 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 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对 具体内容的阐释各得1分,“感情”分 析2分)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妄梦,不得到辽西。
闺怨诗高考题型分析及鉴赏
(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 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二问卜,得到的 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 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 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 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 (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 夫的思念之切。(2分)
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通州区2010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 蝶恋花· 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 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 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 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宫词
朱庆余
寂寞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处境冷落,盼望受宠
君君思依 之喻妇表 意魏之面 文愁看 帝 是 ,际写 曹上 曹 实 植 暗以 寓思 曹妇 植自 思喻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习
题
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苏扬州中学2007—2008高三模拟考试)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 (4分)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 作用?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 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 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 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 由己。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 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江 Nhomakorabea子 秦观
•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
闺怨诗详解超全
闺怨诗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
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
【闺怨诗的特点】1、题目特点闺怨诗的题目中多有“怨”、“宫”、“闺”、“思”等字眼;如《春宫怨》《玉阶怨》《秋闺思》《宫词》等。
2、思想感情闺怨诗传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有四种:一是专写宫中失宠宫妃孤寂悲怨之情;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如唐代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几个玄宗天宝年间进宫的老宫人,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她们被禁锢在古行宫中,红颜憔悴,成日价闲坐无聊,只有谈论以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二是描写远戍边疆、永不复返的征人妻子的思念、想望、幽怨悲苦之情,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或怨战、厌战的情绪。
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是写民间思妇或弃妇的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写了思妇楼头不见舟归的惆怅之情。
四是的借少女怀春、美人迟暮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之日“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如李璟的《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借思妇念远以寄意,表达人生道路上的一段追求、盼望、幻灭的曲折经历,词中流荡着的那份迟暮之感,虚幻之情,正是李璟对政治、对人生感到空虚、幻灭的写照。
高中阶段闺怨诗例析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词赏析一: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冷"和"凉"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
她生活在一个非人的环境里,没有人气,没有朋友和亲人,当然也没有爱的温暖生活的乐趣。
但他似乎满有兴致,在凄凉的秋夜里,时而独自扑打流萤,时而痴痴地凝望着夜空中的牵牛和织女星。
诗中的三个意象值得注意。
小扇,因其秋来而不用,所以常被古代诗人用来象征被冷落遗弃的女子。
流萤,古人认为腐草化萤,萤总是生于荒凉之地。
而宫女居住的地方竟有流萤,可见她被冷落很久了。
牵牛织女星:象征爱情也象征离别。
但那是有团聚期望的离别。
这位宫女被冷落已久,或许她早已没有得到恩宠的希望了,但她却仍然苦苦地期待着。
因为这期待是她生命的唯一意义。
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深宫怨女寂寞岁月中无限凄凉的生命况味。
诗词赏析二: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诗词赏析三:后两句中的一个“卧”字,表现了宫女无限惆怅复杂的心情。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
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商妇怨诗。“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金钗”本是女
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 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 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 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 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不少诗人 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 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 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 愁。
(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 尽箇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 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 两个角度分析说明。(4分)
情的角度: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 下片写伤别之情(思念之情),故情胜。 词的角度:示例1——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 人去不归,中间以一“雨”字联结,“愁”字贯 穿其中,结构严谨;示例2——“一寸愁千缕”运 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遍”“断”两个 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重压在深闺中孤独寂 寞的女子的浓重愁绪,故词胜。(答出任一点, 得2分。也可选取其他字词句分析,言之成理即 可。)
际 上 曹 植 以 思
是 写
曹妇
植自
思喻
,
七哀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古代写闺怨诗的多数为男人,为什么?
• 多用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或渴望被重用的 心理。
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春天的夜晚清 新、淡雅、朦胧的景象,如此美景更能勾起人的 相思之情;(3分)而“红杏枝头春意闹”“去 破月来花弄影”只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美。(1分)(如答“不同意”也要扣住“内 容”“情感”“手法”三个方面分析)
⒍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9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十) 寄 夫 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1)全诗四句的写法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句都 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请具体分析诗 的第二句。(4分)
习
题
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苏扬州中学2007—2008高三模拟考试)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 (4分)
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 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 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 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对 具体内容的阐释各得1分,“感情”分 析2分)
(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 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二问卜,得到的 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 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 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 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 (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 夫的思念之切。(2分)
“西风吹妾――妾忧夫”,秋风吹到少妇身上,照理说 应该引起她自己的寒冷的感觉,但诗句写完“西风吹妾”
一层意思后,接下去不写少妇自己的寒冷感觉,而是直 接写心理活动“妾忧夫”。前后两层意思中有一个小小 的跳跃或转折,恰如其分表现出少妇对丈夫体贴入微的 心情,十分逼真。
(2)这首诗是如何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 表现主题的?请具体分析。(4分)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 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 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 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 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 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 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 添愁苦。 ②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 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游子;最后两句 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③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 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⒏(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 查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 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 哪些作用?
⒊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盐城市20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⑴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 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 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 内,白白消逝。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 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 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 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 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 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探讨:
1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2罗列该类诗的意象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罗列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总结主题:
⒈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 寂寞、孤独、冷清;
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 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 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伤春暮、怀人。(2分)“闲”字写出 词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 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2分)
⑵“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 请略加分析。(2分)
主要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一寸”和“千万” 对比,“一寸”和“千万”同时又是夸张。(2分)
⑶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 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 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请 说说你的看法。(4分)
技巧罗列 乐景写哀愁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烘托 渲染 衬托 对比 抑扬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
语言特色 绚丽 含蓄 凄冷 伤感 哀怨 悲慨
高考链接
【高考试题】(2004年浙江卷) 阅读下 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 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 “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通州区2010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 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 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 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 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 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 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 人身世。借此暗指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等.
总结意象
行宫 花红 宫女 轩楼 鹦鹉 黄莺 燕子 鸿雁 月亮 帷幄 落花 泉水 晓风 烛光 画屏 夜色 银河 飞蛾 商妇 征妇 杨柳 章台 栏杆 衰草 秋景 春景 落叶
春感, 之到因 情惆薄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 怅 情 乱红飞过秋千去。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妄梦,不得到辽西。
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忧了自己思念丈夫 的美梦,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寂寞幽怨,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
1该诗的主题 2该诗的主要意象 3该诗的语言特色 4该诗的表达技巧
悲大一 哀夫位
蝶恋花
,一幽
欧阳修
孤 味 闭 庭院深深,深几许?
寂追 、求
深 闺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无 游 的 玉勒雕鞍游冶处,
助冶贵 以之族 及欢少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伤而妇
门掩黄昏,
闺怨诗
思
教学目标
1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2罗列该类诗的意象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罗列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 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 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 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 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主要类别】 1、闺怨诗。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 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 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那些闺中 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 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 暗暗消退。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 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 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 觅封侯。”
争重久
宫词
的。己
朱庆余
复宫失 杂庭宠
寂寞花时闭院门,
残统, 酷治感
美人相并立琼轩。
。的怀 严无
含情欲说宫中事,
酷限 ,,
鹦鹉前头不敢言。
朝怨
廷恨
纷深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处境冷落,盼望受宠
.
君君思依
之喻妇表
意魏之面
文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