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仅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在语言教学、翻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进行述评,并通过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汉语教学的普及,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在学术研究方面,学者们对于汉语词汇的内涵、外延、搭配、义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逐渐向语言教学、翻译等实际应用领域延伸,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学术研究方面,近十年来,有关汉语词汇本体的研究从单一的语言学视角逐渐向跨学科方向发展,涉及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到实验研究、语料库分析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和可靠。
在实际应用领域,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对语言教学和翻译等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语言教学方面,通过对词汇本体的研究,设计了更加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提高了学习效果;在翻译领域,词汇本体研究为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了汉语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创新。
二、存在问题尽管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汉语词汇数量巨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
目前研究方法多样化,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有效整合,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不强。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与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研究中的作用。
三、展望未来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
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源,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研究方法的整合和创新,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手段的优势,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发展

一、核心主题
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现状与发展
二、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其他语言任务时,如阅读、听力等, 附带地习得第二语言词汇。这一概念最早由Henriksen提出,他认为第二语言 词汇附带习得是学习者无意识地习得词汇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 国内外语言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发展,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也逐 渐受到重视。
谢谢观看
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 发展
01 一、核心主题
目录
02 二、背景介绍
03 三、研究现状
04 四、问题探讨
05 五、发展趋势
06 六、结论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现状与发展。首先,我们 将简要介绍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和历史演变;其次,分析目前国内的 研究现状,包括学者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接着,我们将探讨研究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如研究范围过窄、研究方法不全面等;最后,预测国内第二语 言词汇附带习得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总结本次演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最后,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和创新。随着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相 关学科的发展,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将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 合,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以推动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六、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国内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现状与发展的分析,指出了当 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预测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第二语言词汇附 带习得作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促 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 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便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 指导和支持。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其主要结果和发现。
一、研究基本理论在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包括构式语法理论、交互处理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理论。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短语和句子中的构式来组织的,研究者通过分析学习者对构式的掌握程度来研究词汇习得。
交互处理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学习语言,因此研究者通过观察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的交互来研究词汇习得。
心理语言学理论则认为学习者通过对语言进行认知、加工和记忆等过程来实现词汇习得。
二、研究方法在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语料库研究。
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通常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通过对学习者进行语言测试来评估其词汇掌握情况。
这类研究中,通常使用反应时、正确率、语篇得分等指标来评估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例如,某些研究通过实验测试的结果发现,前语境、后语境以及词汇频率等因素对于学习者的词汇理解和记忆都有一定的影响。
2.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情况,以及他们对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看法和态度。
这类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区、学校、年级和学习者,以确保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例如,一些研究中发现,学生对于外教教学、语音教学、词汇量测试等方面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学习态度和兴趣则被认为是影响词汇习得的关键因素之一。
3.语料库研究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语言使用的实际数据来研究词汇习得。
这类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分析语言使用的频率、结构、语境等来研究词汇习得。
例如,一些研究通过语料库分析的方式发现,学习者在句法复杂度高的句子中更容易出错,同时,词汇困难程度和出错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三、主要结果和发现在近十年来的国内词汇习得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和发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许多学者对于该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其中的发现与进展。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主要从认知因素、语言输入和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认知因素方面,研究表明,个体认知能力对于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影响。
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注意力和分析能力等都会对二语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和词汇学习历史也会对二语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在语言输入方面,语言输入的多样性、频率和可理解性都被认为是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接触到的词汇越多,其词汇习得的效果就越好。
在学习策略方面,研究表明,学习者采取的学习策略对于二语词汇习得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词汇记忆技巧、词汇拓展策略和词汇运用等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词汇教学方法备受关注。
这种方法通过提供大量的词汇输入和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积累和巩固词汇。
还有研究者提出了词汇SRS(Spaced Repetition System)技术等电子技术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这些电子技术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记忆曲线和遗忘曲线,自动调整词汇的复习间隔,以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果。
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手段,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和评估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和效果。
研究者采用词汇测试、语篇理解和语言产出等方式来评估学习者的词汇掌握情况。
还有研究者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脑功能成像技术等实验方法来研究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和效果,对于教师的词汇教学策略和词汇教材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一)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一)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一)【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10年来发表于国内9大外语重要刊物(注: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搜索的9大外语重要刊物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外语界》、《山东外语教学》。
)上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与学得;2)二语词汇习得的策略研究;3)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与深度研究;4)母语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5)基于语料库的词汇习得与本族语者的比较。
文章在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二语词汇习得领域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建议我国未来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应该多方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探讨中国各层次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中的特点和难点,更好地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习得效果。
【全文题】语言学【关键词】二语词汇/词汇习得/成果综述【正文】1.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沦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存有学者(lewis,1993)指出词汇习得就是二语习得的中心任务,每一项语言能力的自学和提升都有赖于对词汇的倚赖,但是二语词汇的习得又就是一个充斥终身的心智过程,无人能够掌控一门语言的全部词汇。
因此,二语词汇的习得又成为令众多学习者和研究者呕心沥血的一大难点,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词汇习得进行了讨论和实证研究(如:laufer,2001;刘绍龙,2002;濮建忠,2000;张淑静,2021等),形成如火如荼之势,将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持续引向深入。
在此关头有必要对相关研究作全面的总结回顾,并对未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展望。
本文重点分析1995-2021年这10年间在国内关键外语核心刊物上刊登的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论文,对国外的有关成果也有所牵涉,但有关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将另文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词汇习得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
一、研究方法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二语词汇习得。
实验研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被试者的词汇习得情况,为研究者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也是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被试者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词汇习得方面的态度和行为。
国内学者们还进行了语料库分析和眼动追踪研究等方法的尝试,以期从不同层面全面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和特点。
二、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们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发现,二语词汇习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个体因素对于词汇习得具有重要影响。
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学习策略以及母语背景等都会对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学习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输入以及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都会对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也对词汇习得起到重要作用。
三、词汇习得的研究热点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们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焦点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词汇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
学者们探讨了不同的词汇教学策略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案。
语境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者们通过实验研究和语料库分析,发现了语境对于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并着重探讨了如何创设合适的语境来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词汇教学技术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学者们尝试利用技术手段来促进词汇习得,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电子词典和手机应用等来进行词汇教学,以期提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趋势。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归纳了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和策略上。
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背景知识、学习策略等。
研究表明,年龄对词汇习得有一定影响,青少年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优于成年学习者。
学习者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词汇习得的效果,具有较多相关知识的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新词汇。
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例如使用词根词缀分析、词汇网络等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记忆和应用新词汇。
近十年来国内的研究还关注了二语词汇习得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部分学习者存在词汇记忆困难、语义辨析困难等问题。
一些研究者通过探索有效的记忆和辨析策略,帮助学习者克服这些困难。
一些研究还关注了词汇的熟练度和使用频率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还关注了基于技术手段的二语词汇习得。
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词汇学习,而一些研究则探索了基于移动终端的词汇学习策略和应用。
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个性化学习、使用手机应用进行词汇测试等。
这些研究为二语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近十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也为词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方法和测试工具的限制、实证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为二语词汇习得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

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回顾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作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学习的机制、优化语言教学方法和提高语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二语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然后回顾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历程,包括早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演变以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现状,包括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期推动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回顾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那时主要是对外语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研究领域和深度也不断扩展。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和特点,如语言学习的阶段性、语言学习的个体差异等。
这些研究多采用描述性和经验性的方法,对二语习得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随着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兴起,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开始关注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
研究者们开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二语习得的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等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研究者们开始利用大规模语料库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二语习得进行量化分析和数据挖掘,揭示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到现在的深度研究,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到现在的量化研究,二语习得研究在中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然而,也应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力度和创新意识,为推动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改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一)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一)【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10年来发表于国内9大外语重要刊物(注: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搜索的9大外语重要刊物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外语界》、《山东外语教学》。
)上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与学得;2)二语词汇习得的策略研究;3)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与深度研究;4)母语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5)基于语料库的词汇习得与本族语者的比较。
文章在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二语词汇习得领域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建议我国未来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应该多方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探讨中国各层次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中的特点和难点,更好地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习得效果。
【摘要题】语言学【关键词】二语词汇/词汇习得/成果综述【正文】1.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有学者(Lewis,1993)认为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中心任务,每一项语言能力的学习和提高都离不开对词汇的依赖,但是二语词汇的习得又是一个伴随终身的认知过程,无人能掌握一门语言的全部词汇。
因此,二语词汇的习得又成为令众多学习者和研究者呕心沥血的一大难点,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词汇习得进行了讨论和实证研究(如:Laufer,2001;刘绍龙,2002;濮建忠,2000;张淑静,2005等),形成如火如荼之势,将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持续引向深入。
在此关头有必要对相关研究作全面的总结回顾,并对未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展望。
本文重点分析1995-2005年这10年间在国内重要外语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论文,对国外的相关成果也有所涉及,但有关国外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将另文综述。
2.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回顾自1995-2005年这10年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词汇的附带习得与学得;二)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三)习得目标词汇的广度与深度;四)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五)基于语料库的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词汇习得比较。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我国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者们对于二语词汇习得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热度逐渐上升,学者们纷纷涉足到这一领域。
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探讨了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各种因素,为推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过程研究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认知过程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调查,深入探讨了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和策略运用。
他们发现,二语学习者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各种认知策略,比如联想、记忆等,这些认知策略对词汇习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分析3. 二语词汇习得的教学策略探索除了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国内研究者们还探索了各种二语词汇教学策略。
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比如图像教学、语境教学等,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和实践,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尽管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研究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探讨较少,更多地关注于实证研究;一些研究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视野,缺乏对于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借鉴。
未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前行。
需要深入探讨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理论和机制,建立更为完善的理论框架;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发展。
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推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扩展。
本文将对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
近十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关注了诸如年龄、语言背景、学习策略等因素对
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他们发现,儿童和成人在习得词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成人的
二语词汇习得更依赖于学习策略的运用。
2. 词汇习得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者们针对性地探讨了不同的词汇习得方法与策略对
于学习者的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他们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的结论,例如记忆
词汇时可以采用联想、分类等方法。
3. 词汇习得的测量与评估: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颖的词汇习得测量工具,研究者们
通过这些工具对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进行评估。
他们还对标准化测试中的词汇习得量表进行
修订和改进。
近十年来的研究还关注了以下一些热点问题:
1. 词汇习得与语境的关系:研究者们探讨了词汇习得与语境的相互关系。
他们发现,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接触到的词汇比在课堂中接触到的词汇更容易习得。
2. 词汇习得与语言输入的关系:研究者们分析了语言输入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他们
发现,输入量越大、质量越高的语言输入对于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越好。
近十年来国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逐渐深入,拓宽了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了诸多因
素与问题。
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样本的选择和规模、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
我们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并且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指导二语词汇习得教学的
实施。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1. 引言1.1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背景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应用的普及,汉语词汇本体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需求,因此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被视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其本体研究对于语义理解、信息检索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文本数据被积累和传播,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和需求的不断变化,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正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它的发展也为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为促进我国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意义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对汉语词汇的认识,促进语言研究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汉语词汇系统也在不断演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解析。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汉语词汇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探究词汇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特点,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对汉语词汇本体的研究,可以深化对汉语词汇的认识,为语言学习和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撑。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意义还在于促进语言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学者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意义,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推动全球语言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国内词缀习得研究成果及展望

Mo c h i z u k i & K a z u m i A i z a w a  ̄ 了探究二语学习者词
缀知识与词汇量之 间关 系 ,以及词缀 习得顺序的 研究 。他们的研 究得 出了外语学 习者词汇量和其
对外语学 习者和外语教师都极其重要Ⅲ 。对外语学
习者而 言 ,词缀知识帮助理解富含 生词的语 言材
词缀教学也逐渐引起 了国内学者 的注意 。我 国学 者近十几年才开始关注这 方面的研究 。本文就近
2 0 世 纪6 0 年 代 以来 ,语 言 学 家 开 始 对 词 缀
知识进 行研 究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 究主要有三
个 :S c h mi t t &Me a r a 的 研 究 是 试 图探 究 外语 学 习
2 0 1 6 年第4 期
国 内词缀习得研究成果及展望
★教 育教 学 ★
国 内词 缀 习得研究成 果及展 望
王 秀伟 ( 山 西师 范 大 学 山 西 临汾
缀知 识是词汇知识 的重要 部分 ,对 扩大英语 学习者的词汇深度和 广度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 。笔 者对近十几年
国外词缀 习得研究所取得 的成果 引起 了国内
学者的关注 ,从2 0 0 0 年开始 国内陆续 出现词缀习
得相关的研究论文 。吴旭东 、陈晓庆的文章 《 中 国英语学生课堂环 境下词汇能力 的发展 》是国 内
度 的发展速度 。作者从两个 方面 剖析 了造成上述
现 象 的原 因 。一是 :二 语认 知观 、学 习观 ;二 是 :测试内容 、方式及其导向作用 。 2 0 0 2 年刘绍龙所作 的英语词汇知识 的维间发 展 与习得特征 的调查再一次涉及 到了词缀 习得 。 研 究者 通过横 向调查法对某大学英语专业的三个 不同年级进行 了词汇知识三个维度 ( 词缀 、词义 和 词性 )、两 种能 力 ( 接受 性能 力和产 出性 能 力 )的抽样 测试 。该研究从每个 年级抽样2 5 人作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逐渐增加,二语词汇习得成为了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近十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近年来国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涵盖了广泛的语言对,包括英汉对、日汉对、法汉对等。
在英汉对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词汇习得的模式和策略,并深入探讨了学习者在语料库学习、认知词典学习以及语境语境学习等方面的表现。
而在日汉对和法汉对的研究中,重点则放在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上。
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不同语言对之间的词汇习得机制和规律的认识,为不同语言对的单词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方法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们在采用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眼动追踪、脑成像、实时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这些新的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词汇习得研究的手段和手段,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的引入使得学者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为词汇习得教学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指导。
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中,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成为了研究的一大亮点。
认知心理学研究者们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认知策略、认知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词汇习得的心理认知过程,也为词汇习得教学提供了认知科学的支持。
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也开始关注词汇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调查、实验等手段,探讨了不同教学法对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在线教育、智能教育等新兴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结合技术手段,设计专门的词汇教学软件和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和效果。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国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综述将回顾并分析近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近十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和策略上。
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和词汇特征等。
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年龄、语言背景、学习动机等因素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学习环境方面的研究则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母语输入的影响等。
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关注词汇特征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如词汇频率、词汇密度等。
在策略方面,近十年来的研究主要关注二语词汇学习的策略选择和使用,如记忆策略、语境学习策略等。
近十年来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仍然被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开始运用眼动跟踪技术、脑成像技术等先进的方法来研究二语词汇习得。
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探究学习者在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和神经机制。
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发现,年龄对二语词汇习得有显著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在词汇习得方面相对成熟和高效。
学习环境方面的研究发现,课堂教学和母语输入对词汇习得有积极影响,提供语言输入的多样性和频率可以促进词汇习得的效果。
词汇特征方面的研究发现,词汇的频率和密度对词汇习得有显著影响,高频和低密度的词汇更容易被学习者习得。
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和策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发现等方面。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方面,同时也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比如将二语词汇习得与语法习得、听力理解等领域进行深入的联系和研究。
希望本综述可以为未来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第二语言,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近几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论文。
二语词汇习得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综述,对于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二语习得者对于词汇的掌握变得愈发重要。
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意义日益凸显。
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和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词汇的习得,可以揭示出不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机制。
对于教学实践来说,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成果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了解二语词汇习得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深入可以促进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可以推动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语言学习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研究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意义重大且迫切,对于推动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和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二语词汇习得概述二语词汇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掌握母语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时,获取和掌握目标语言的词汇知识的过程。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习得一直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语词汇习得的概述包括了词汇习得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人们对于二语习得的关注逐渐增加。
国内学者们也开始着力研究二语词汇习得,希望能够为二语教学和学习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研究热点转向多样化。
过去,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教学方法、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等方面。
而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二语词汇习得进行研究,关注的问题也更加细化和深入。
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
传统的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在研究二语词汇习得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在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应用眼动追踪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来研究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二语词汇习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涉及词汇习得的认知过程、影响习得的因素、教学方法等方面,这些成果丰富了国内对于二语词汇习得的理论认识,为二语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国内学者不仅关注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有助于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在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眼动追踪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实验研究是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者可以控制实验条件,确定变量,从而研究二语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词汇习得过程和机制。
实验研究不仅能够检验理论假设,还能够挖掘新的影响因素,是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问卷调查是另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可以了解二语者对于词汇习得的认识、态度和实际习得情况,为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素材。
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研究,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本文旨在回顾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主要关注词汇的演变、词义的变迁、词汇系统的构建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建设和计量分析方法在词汇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主要成果近十年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中古汉语词汇的理解,也推动了汉语史研究的进步。
以下是对这些主要成果的简要回顾。
中古汉语词汇的语料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学者们通过大规模语料库的构建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对中古汉语词汇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成为可能。
这些语料库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文献,也涵盖了碑刻、墓志、敦煌文献等多种类型的材料,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研究资源。
中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和词义演变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学者们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中古汉语词汇的构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许多新的构词现象和规律。
同时,通过对中古汉语词汇词义演变的细致分析,学者们不仅揭示了词义演变的内部机制,也探讨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中古汉语词汇与其他语言的接触与影响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学者们通过对中古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揭示了中古汉语词汇的来源、传播和影响路径。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古汉语词汇的特点和演变规律,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古时期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交流互动。
中古汉语词汇的专书词汇研究和断代词汇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者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文献的词汇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古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_十年回溯与展望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_十年回溯与展望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十年回溯与展望导言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如何更高效地习得第二语言的词汇已成为二语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
本文将回溯过去十年来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总结其中的重要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词汇习得的概念和模型词汇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通过不断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逐渐学会和掌握该语言中的词汇。
在过去的十年里,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词汇习得的模型,如层次模型、联接网络模型、联络模型等。
这些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词汇习得的过程和机制,并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学习策略、注意力、输入质量等因素都会对词汇习得产生影响。
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者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例如,个体差异是造成学习者习得词汇速度和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策略对词汇习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输入质量越高,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果越好。
三、词汇习得的教学策略为了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教师和教育从业者们不断创新教学策略。
在过去的十年里,问题驱动学习法、语块学习法、语境教学法等策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这些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提高了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率和质量。
四、词汇习得的评估方法词汇习得的评估方法对于研究者和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词汇习得评估的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从填空测试到语料库分析,从自我报告问卷到神经科学技术,各种方法都为测量和评估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提供了参考。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基于对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未来的词汇习得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首先,可以进一步研究词汇习得的神经机制,探索认知神经科学与词汇习得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引言
词汇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可或缺的基石,学习者每一项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都离不开对词汇的依赖。
鉴于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的探索与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中词汇的附带习得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青睐与重视。
2.理论背景
“附带习得”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研究中,而词汇附带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这一*概念最早是Nagy、Herman 和Anderson 在1985 年研究儿童母语词汇习得的基础上提出的。
词汇附带习得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某些语言活动(听、说、读、写)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解意义和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上,于不经意间习得词汇的过程(Nagy,Herman Anderson,1985)。
在“词汇附带习得”的輝念提出之前,Nation曾把词汇学习方法分成两种:直接学习(direct learning)和间接学习(indirect learning) 0他
认为直接学习是指学习者做一些能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词汇上的活动与练习;间接学习是指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其他方面,尤其是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不需要对词汇进行专门学习便可习得(Nation,1990)。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比较认同的是Laufer的说法。
Laufer(2001)认为,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于刻意学习而言的。
学习者在进行其他习得任务时,如阅读文章、听英文歌曲的时候,其注意力并不是在记忆单词上,却附带习得了词汇,而这种习得只是停留在对词汇的浅层加工上,比如,只是记住了拼写形式,或者仅仅知道了词性,但在多次认知后,通过不断巩固与积累,达到真正习得词汇的目的。
3.国内十年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回顾
2003至2013这十年间关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实证研究共有24篇,其他与词汇附带习得相关的研究有4篇。
在24篇实证研究中,只有3篇实证研究论文是讨论如何以听和写的方式促进词汇附带习得,而且都是2007年之后发表的。
共有21篇论文研究如何通过阅读的方式让学习者附带习得词汇。
这些研究又分别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对学习者自身主观因素的研究,该类研究起于2007年,一直延续到2013年,每年都有研究得以发表,共计11篇,占了所有该类实证研究
的52%。
第二类研究学习者通过二语阅读材料附带习得词汇,这十年间此类研究共有8篇,占38% ,2009年后该方面研究再未出现过。
第三类有关阅读附带习得词汇的研究是通过教师引导方式附带习得词汇,该类研究2009年出现第一篇,总共只有3篇。
而研究者从听、读和写方面进行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非常少,十年间总共只有3篇,没有一篇是从说的角度研究词汇附带习得的。
其他4篇有关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均为综述,这些综述中有3篇是对2005年前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其综述的情况与现在已经很不一样,另外一篇(王立非等,2012)是对国际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综述,没有涉及国内的研究现状。
4.思考与展望
通过对十年间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关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阅读促进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方面,这方面研究又以学习者自身因素方面研究为主,听、说、写等方面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文献匮乏,这样的研究分布带给我们以下一些思考:
(1) 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中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影响深远。
按照这一假说,我们需要给二语习得者提供大量的输入,等到学习者的语言输人足够丰富之后,学习
者就会自然学会用目标语表达,如同儿童习得母语过程一样。
基于这样假设的影响,研究者在投入大量的教学时间_于阅读的同时也倍加关注教学产生的效果。
(2)提供给学习者大量的听力输人也应该可以为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带来很好的效果,这方面的研究不足可能与听力教学材料的选择难度远大于阅读有关,材料太易,达不到习得的目的,太难,学习者没有兴趣,也达不到附带习得的目的。
(3)通过写作附带习得词汇效果虽然被蕾蕾等(2007)的研究证明有效度高于阅读,但是写作课程教学的投入量过大、该课程教师的缺乏等都导致这方面研究成果不足。
(4)通过说来促进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空白,最主要的原因恐怕与中国学生的二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弱有关,受到学习者有限的二语表达能力的限制,研究者们(大部分为中国的外语教师)暂时只能把研究重心放在如何提蒿学生的书面表达力方面,因此在说和写这些对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局限于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未来词汇附带习得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
(1)虽然从阅读的角度研究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
的文献较多,但大部分研究关注国内二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不同以及投人量的不同而导致的习得效果的差异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对学习者猜词能力以及注意力不同导致的不同习得结果。
(2)虽然已有一些文献关注阅读材料的研究,但是阅读材料的丰富性不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增加对不同阅读材料促进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对比研究,阅读材料也可以从过去的自然阅读材料及教材中的材料扩大到学习者喜爱的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电视剧材料的研究。
(3)这些学生喜爱的娱乐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口语教学材料,也为今后从说的角度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增加素材,由此促进词汇附带习得各个领域研究的全面发展。
(4)加强对写作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写作能力的重视度,为今后有更多的写作教师投人到对写作促进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提供指导。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