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

合集下载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览

百年耻辱——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耻辱,这些条约标志着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屈辱和辱没。

这些条约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痛苦,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以下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一览:
1. 《南京条约》(1842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赔偿英国军费。

2. 《天津条约》(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新的贸易口岸给英法等国,并赔偿巨额军费。

3. 《北京条约》(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更多的贸易口岸给英法等国,并赔偿更大额的军费。

4. 《辛丑条约》(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巨额军费。

5. 《马关条约》(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并赔偿更大额的军费。

6. 《辛丑和约》(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赔偿巨额军费,并同意允许外国驻军进驻中国。

7. 《辛丑协定》(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

8. 《辛丑条约》(1902年):是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并割让新界给英国。

9. 《九国公约》(1901年):是中国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对外国人实行司法和行政管辖权,并赔偿巨额军费。

10. 《中俄密约》(1917年):是中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同意割让外东北地区给俄国,并赔偿大量军费。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顺序如下:
1. 《南京条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与英国
签订的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多个港口,割让香港岛,赔偿巨额赎款。

2. 《天津条约》(1856年):英法联军与清朝签订的条约,清
朝被迫再次开放多个港口,赔偿巨额赎款,并对西方国家的传教士扩
大权益。

3. 《北京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与清朝签订的条约,清朝被迫割让台湾和其他岛屿,赔偿更大金额赎款。

4. 《马关条约》(1895年):清朝与日本签订的条约,作为甲
午战争的结果,清朝被迫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承认朝鲜独立,支付
巨额赔款。

5. 《辛丑条约》(1898年):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条约,俄罗
斯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租借旅顺港,并获得长春和哈尔滨的特殊权益。

6. 《旅大条约》(1898年):清朝与德国签订的条约,德国获
得了大连湾租借权和在山东地区的特许权。

7. 《辛丑和约》(1901年):清朝与八国联军签订的条约,中
国被迫支付更大金额的赔偿金,八国联军扩大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
军事干涉。

以上是一些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造
成了严重损害,并且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这些条约也成为中国民
族主义和反对外国侵略的重要诱因。

公务员考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公务员考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1.1842年中英签订。

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2.影响《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依据革命史观,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阶级斗争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也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对英国来说,《南京条约》将其军事侵略的结果确定下来。

而《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赋予的各项特权,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同时,也便利了其对华政治控制、文化渗透。

二、《虎门条约》1.1843年中英签订。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先前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2.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其中满足了英国的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要求。

《虎门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存在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主要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遇的一系列不平等对待的国际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1. 《南京条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署该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并开放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五个港口对外贸易,给予英国等国家最惠国待遇。

2. 《辛丑条约》(1895年):该条约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国提出的不平等条件。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予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予日本特权。

3. 《马关条约》(1895年):中国与日本签订的另一不平等条约,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给予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予日本特权。

4.《巴黎和约》(1898年):该条约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宣称权,割让广西、云南部分地区给予法国。

5. 《辛丑/达式部分合约》(1901年):作为《辛丑条约》的补充,该合约使八国联军中的俄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签署。

根据合约,八国联军获得打击义和团的权力,在中国增设多个领事馆,并使中国免除给予其他国家的关税审查权。

6. 《辛丑/箱骑兵协定》(1901年):八国联军协议的一部分,规定驻中国的八国联军可以在华派驻5000多名驻华驻兵,享受特殊待遇和特权。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这些条约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领土割让、赔款、关税特权等不平等待遇,对中国的主权和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来压迫的抵抗和民族觉醒的浪潮。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顺序摘要:一、近代史背景及不平等条约的定义二、近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列表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和后果四、总结正文:一、近代史背景及不平等条约的定义近代史,通常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 年)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两国之间签订的,对签订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的条约。

这种条约通常是由于强国对弱国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到严重损害。

二、近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列表1.1842 年,《南京条约》: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等。

2.1858 年,《天津条约》:中英、中法、中美、中俄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增开天津一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立教堂等。

3.1860 年,《北京条约》:中英、中法、中俄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等。

4.1895 年,《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等。

5.1901 年,《辛丑条约》:中八国联军签订。

主要内容包括赔款白银4.5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等。

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和后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损害。

政治上,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犯,领土不断被割让,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

经济上,中国被迫开放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导致国内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文化上,不平等条约导致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简表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

这些条约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独立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

1.《南京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由清朝与英国签订。

该条约是由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对中国的开放程度和领土割让程度造成深远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二千五百万元白银;(3)开放五个通商口岸;(4)赔偿英国战争损失;(5)给予英国在华教士的特权等。

《南京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对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造成了严重损害。

2.《辛丑条约》(1898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个不平等条约,由清朝与俄国签订。

该条约是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割让外东北三个省给俄国;(2)赔偿两亿两白银;(3)允许俄国在中国境内修筑铁路等。

《辛丑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状态。

3.《马关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不平等条约,由清朝与日本签订。

该条约是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2)赔偿两亿两白银;(3)开放多个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展商业活动等。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受了削弱,中国陷入更加半殖民地化的状态。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导致了中国国力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这些条约的签订,也使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和不平等条约感到极大的屈辱和愤怒,催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觉醒运动。

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一、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3、1901年《辛丑条约》
二、割地的条约: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④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三、赔款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④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巨额赔款
三、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③《天津条约》:增开11处通商口岸
四、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五、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中俄《瑷珲条约》:割地最多的条约。

②《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③中日《马关条约》: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最能反映资本主义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特点,对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打击最大。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的条约;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最能体现清政府“洋人的朝廷”的条约。

⑤《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放通商口岸最多。

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总结

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总结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签定的《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条约》以后,中英又签定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在这两个条约签定以后,1844年中美签定了《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1年中俄鉴定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8年5月中俄签定了《瑷珲条约》,1858年6月中国与英,法,俄,美,俄四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同年11月中国又与英,法,美三国签定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又签定了各自的《北京条约》,1861年6月中俄签定了《堪分东界约记》,1868年中美签定了《中美续增条约》,1874年10月中日签定了《台事专条》1876年9月中英签定了《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1881年中俄签定了《伊犁条约》,1884年中法签定了《中法简明条约》,1885年签定了《中法新约》,1890年和1893年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的《中俄密约》,中俄1896年签定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中德签定了《胶奥租界条约》,1898年中英签定了《订租威海卫专条》1901年清政府同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个国家签定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中国近现代史6大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6大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6大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1、1842年中英签订。

2、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虎门条约》1、1843年中英签订。

2、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其中满足了英国的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要求。

三、《望夏条约》1、1844年中美签订。

2、中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进一步规定了协定关税、.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侵犯中国的领海权。

四、《黄埔条约》1、1844年中法签订。

2、中法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除了享有英美规定的特权外,还享有在中国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五、《马关条约》1、1895年中日签订。

2、影响:《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六、《辛丑条约》1、1901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签订,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一个和平协定。

2、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优势凯程考研辅导中心创办于2005年4月,具有强大高校背景,是中国最早专门从事考研高端辅导的机构之一。

并积累了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

成功学员多至今已有数千位学员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学习,这些同学的名单在网上有据可查。

而且从2005年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凯程考研辅导中心的成功学员人数要比前一年翻一倍,所谓的成功学员,是指通过初试,进入各校复试并最终录取的同学。

师资力量强首先,所有老师均来自北京各高校的教师,且讲任何课程备课必须超过一个月,那些虽然有名但是准备草草的老师从来不能站在讲台上,这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

历史 不平等条约 总结 表格

历史 不平等条约 总结 表格

历史不平等条约总结表格
历史上存在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往往是由强大国家强迫
弱小国家签订的,导致了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情况。

这些条约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
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它们的影响:
1. 南京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赔款。

这导致了中国
的领土丧失和经济削弱,对中国的主权和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辛丑条约(1898年),辛丑条约是清朝和八国联军签订的,导致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一部分山东半岛给日本,开放更多
通商口岸,并支付更多赔款。

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屈辱感。

3. 凡尔赛条约(1919年),凡尔赛条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对德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包括割让领土、支付赔款和承担
全责。

这加剧了德国的经济困境,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4. 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这些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许多国家的领土
丧失、经济削弱和民族屈辱感。

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关
系的紧张和不稳定,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不平等条约在历史上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理
解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促进国际关系的公平和平等,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2)后果: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2、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增加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4、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5、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英军进攻广州,1860年10月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 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又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侵入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

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议和。

于6月26日、27日分别与英、法订立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及时间内容影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及时间内容影

2014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及时间内容影响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

《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

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漫画中,世界强权正在分割中国这块大饼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

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

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

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中国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条约不限于以下顺序:
1. 《南京条约》(1842年):作为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国
在鸦片战争中败北,被迫签署,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款等。

2. 《天津条约》(1858年):与英、法签订,中国承认洋人
领事法院驻中国、给予更多关税优惠、允许传教士传教并在中国购买地产等。

3. 《北京条约》(1860年):与英、法签订,中国割让安南(越南)和台湾、赔款,同样承认洋人在中国购买地产。

4. 《辛丑条约》(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北,被迫
签订,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

5. 《马关条约》(1895年):与日本签订,中国割让中国东
北(旅顺、大连)和台湾,赔款,开放烟台、临沂、石炭河三个港口。

6. 《辛丑和约》(1901年):作为《义和团运动》的后果,
中国被迫签署,赔款,容许建立列强军事驻中国机构。

7. 《青岛条约》(1914年):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和
平条约,中国被迫归还在山东租界(青岛)给德国。

8. 《中日联合声明》(1915年):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同意,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和利益,使日本在中国发展更有优势。

这些条约的签署过程和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主权和国家利益,被视为不平等条约的代表。

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不平等条约的顺序

不平等条约的顺序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都是在强国的压力下签署的,使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侵害。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顺序,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发展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

第一条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都非常薄弱,而英国则是当时的超级大国。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利用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迅速击败了中国的军队,迫使中国签署了《南京条约》。

这个条约规定,中国必须向英国支付大量的赔款,并向英国开放五个港口,允许英国在中国境内进行贸易。

此外,中国还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个条约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耻辱性事件。

第二个不平等条约是《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

这个时期,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都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

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和矛盾。

在《天津条约》中,这些国家都得到了在中国境内开设领事馆的权利,并得到了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此外,这个条约还规定,中国必须向这些国家支付大量的赔款,并允许这些国家在中国境内进行传教活动。

第三个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在1899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更加恶劣。

在《辛丑条约》中,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支付更高的赔款,并允许这些国家派遣军队到中国境内维护自己的利益。

此外,中国还被迫承认西方国家在中国境内的传教活动合法。

第四个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

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所提升,但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中国,迫使中国签署了《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规定,中国必须向日本支付大量的赔款,并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此外,日本还得到了在中国境内开设领事馆的权利,并得到了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第五个不平等条约是《中日靖和条约》,签订于1935年。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日本在中国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并在1931年占领了中国东北部的满洲。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历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中英《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

条约规定: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2. 割让中国领土香港;3. 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意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签订。

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3.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1.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6日签订。

主要内容是: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

1、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

3. 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

4.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 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2. 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27日签订。

使法国除取得英国上述特权外,又规定: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

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

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3.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签订。

主要是: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俄国。

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

4.中俄《天津条约》1858后6月13日签订。

主要是:1、允许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七口通商。

2、准许在中国设领事,并派兵船在通商口岸停泊。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名称:
《天津条约》
基本情况:
签订时间:
1858年6月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
意义:
1、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主要内容
内容:①
影响: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牛庄(营口)、淡水、南京、汉口、等10个通商口岸。
1、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打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范围扩大,从沿海深入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1、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条款,争先在中国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主要内容: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设厂免税”。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签订国
中国清政府与英国(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意义:
1、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主要内容
内容:
影响:
1.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1、中国司法主权被破坏。
2.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1、成为以后各国窃夺侵略特权的重要手段。
2、还使英国享有在美国与法国在中国通过条约取得的特权。
3.英国取得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特权。
3、规定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4、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
5、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①主要内容:
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解释:“内东”──承认日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的特权,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问”──聘日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日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99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日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的租期为99年。

历史--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历史--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5、1858.分别与俄、美、英、法签定《天津条约》∶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增开牛庄、淡水、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的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1842.8.中英《南京条约》∶
· 割香港岛给英国;
· 赔款2100万银元;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
· 它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一、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的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三、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四、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夏福宁上,丧失海关自主权
2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
3 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4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
5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签订
6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5月签订
7 中俄《天津条约》1858后6月13日签订
8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签订: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9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签订:割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10 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
11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割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
12 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7月28日签订
13 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
14 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签订
15 中英《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
16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1884年5月11日签订
17 《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
18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签订:割台湾全岛和澎糊列岛,2亿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
19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1895年11月8日签订
20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获得中国领土上的驻兵权,罚款4.5亿两白银。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可在五口租地建屋。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海关税率值百抽五。

(注:五口通商章程签于1843年7月,但后来是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

)二、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所有条款;扩大领事裁判权;美国兵船可在各港口自由航行;五口可租地建立教堂、医院。

三、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所有特权及《望厦条约》所有特权;允许在五口建立教堂和坟地,还得由中国进行保护。

四、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五、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

六、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七、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

(2)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近代史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①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近代史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
条约
名称
签订时间
主要内容
严重危害
《南京
条约》
1840年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②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③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结果: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马关
条约》
1895年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增辟国的野心。
②清政府为了偿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加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
条约》
1901年
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