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岳阳楼记》 冀教版
4.2《岳阳楼记》学案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20课岳阳楼记(第2课时)班级:姓名:评价等第:一【学习目标】1、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赏析课文三四段景物描写。
三、【自主学习】1、学习课文第三段,解释第三段中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虎啸.猿啼.:难句翻译:“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分析第三段。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这样的景物,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
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1、解释第四段中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至若..春和景.明:而或.长烟一.空:一.碧万顷: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难句: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也。
四、【合作探究】1、第3、4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请划出有关语句。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的写作目的是什么?3、文章3、4两段句式:骈散结合的句式和对偶句的运用。
请找出3、4两段中的对偶句。
4.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五、【达标巩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A:①.若夫霪雨霏霏... ( ) ②.连月不开.. ( )③.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 ) ④.山岳潜形.. ( ) ⑤.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 ) ⑥.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⑦.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 ⑧.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 ) B:①.至若春和.景明.. ( ) ②.波澜不惊.. ( )③.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 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⑤.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 ⑥.而或.长烟一空.. ( )⑦.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 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⑨.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17岳阳楼记第3课时教案(冀教版八年级下)2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知识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能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型:新课教学过程:一、背诵抽查二、细品课文,疏通词义,体味内涵:(一)学习第四段1、指读第四段2、教师讲解:“至若”: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可译为“至于”,“又如”。
“和”:温和,和煦。
“景”:日光。
“惊”:震惊,这里指波浪翻腾。
“上下天光”:上面的天色,下面的湖光;“光”,景色。
“一”:全。
“锦鳞”:美丽的鱼儿;“鳞”,借代鱼。
“郁郁”:浓郁,形容芳香。
“青青”:形容茂盛。
“而”:连词,顺接。
“或”:有时。
“长烟”:指空中的云雾。
“一空”:完全消散。
“浮光”:浮动在水面的月光。
“跃金”:闪着金光。
“静影”:倒映在湖水中的静静的月影。
“沉璧”:形容水中的月影像沉在湖中的一块白玉;“璧”:平圆形的玉。
“何极”:哪有穷尽。
“心旷神怡”:心情畅快;“旷”,开朗,“怡”:和悦,愉快。
“偕”:一起。
“把”:持,端。
“临”;面对。
“洋洋”:得意喜乐的样子。
3、教师指导学生翻译第四段4、学生讨论交流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疏通文意5、导读提问:第四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本段的内容与前文有何联系?学生回答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描写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洞庭湖中一派明丽动人的景象。
【最新精选】冀教初中语文八下《17岳阳楼记》word教案 (1).doc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2、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3、理解并运用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树立走出自我,胸怀天下、强我中华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积累词语。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课文朗读与朗读指导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
第二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
“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
“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
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
以下的写景文字,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意境悲凉,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
第四段“至若”领起,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
以下的写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
“此乐何极!”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楼也,则有……”应读出超脱、挥洒自如的情味来。
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注意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岳阳楼记》教案 冀教版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划线字的拼音:谪守(zhé)滕子京(téng)予观夫(yú fú)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shāng)朝晖夕阴(huī)潇湘(xiāo xiāng)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怒号(háo)樯倾楫催(qiáng jí)山岳潜形(qián)薄暮冥冥(bó míng)波澜不惊(lán)沙鸥翔集(ōu)皓月千里(hào)静影沉璧(bì)宠辱偕忘(xié)嗟夫(jiē)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河北省巨鹿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岳阳楼记》课件冀教版
拓展(tuò zhǎn)延伸读一读
品一品
儒家学说: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 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guóshì)天下事,事
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
天下为公
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九页,共17页。
景(bèijǐng)介绍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 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 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 《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 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 (zhuàn xiě)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 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 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 友的鼓励和安慰。
第十四页,共17页。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包含(bāoh容á纳n)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
广阔(guǎngkuò)
这就是
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既然)这样,那么
潇湘,迁客骚人(qiān kè sāo rén),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聚集 在
第五页,共17页。
落霞(luòxiá)秋水 落
秋霞 水与 共孤 长鹜 天齐 一飞 色, 。
第六页,共17页。
请您欣赏 (xīnshǎng)
第七页,共17页。
范仲淹
8
第八页,共17页。
一、作家简介
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庆历新政 政治革新 几起几落(jǐ qǐ jǐ luò) 百折不挠 军中一范 西贼破胆 先忧后乐 心系天下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八下《岳阳楼记》PPT课件 (六)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 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 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 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
背 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 景 愤慨, 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 介 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 绍 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 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 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 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饥 寒;当远居江湖之间,远离朝 政的时候,就为国君担忧,惟 恐国君有阙失。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 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 明。 —— 屈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薄暮冥冥” (迫近)
“去国怀乡”(离开)
“感极而悲者矣” (感慨到极点)
“噫!微斯人,吾谁与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 浩荡荡,宽广无边; 早晴晚阴,气象万千。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 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 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 倒下,船桨断折。
孔子主张“在其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陶渊明 愿意“采菊东篱下, 幽然见南山”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岳阳楼记》基础练习能力测试 冀教版
17 岳阳楼记【基础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霪.雨( ) 霏.霏( )樯.倾( ) 楫.摧( ) 岸芷.( ) 汀.兰( ) 皓.月( ) 偕.忘( ) 答案:y ín f ēi qi áng j í zh ǐ t īng h ào xi é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恰当的答案。
(1)至若春和景.明( ) A.景色 B.日光 C.影子 (2)予观夫巴陵胜.状( ) A.超过 B.胜利 C.优美的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A.镇守 B.保持 C.做州郡的长官 (4)薄.暮冥冥( ) A.淡薄 B.轻视 C.迫近答案:(1)B (2)C (3)C (4)C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喜洋洋者矣B.先/天下之忧/而忧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D.前人之述/备矣答案:A4.下列语句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
译: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扰,退处江湖也担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而乐。
D.微斯人,吾谁与归?译:这种卑鄙的人,我能同他一道吗?答案:D5.下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二者”指的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B.“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同古仁人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D.“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答案:A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出师表》先帝遗德光以跃金光浮B.⎪⎩⎪⎨⎧不同(《醉翁亭记》)景四时之明景至若春和.. C.⎪⎩⎪⎨⎧寡助》)之(《得道多助,失道去委而国怀乡去.. D.⎪⎩⎪⎨⎧(《望天门山》)开天门中断楚江开连日不.. 答案:C【能力提高】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课文八年级下册
范仲淹《岳阳楼记》课文八年级下册范仲淹《岳阳楼记》课文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仲淹《岳阳楼记》课文八年级下册,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远调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了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光线昏暗,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怎么能有所不同呢?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冷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隐匿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语文:第17课《岳阳楼记》课件1(冀教版八年级下)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 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 记》中的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 我们应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归 依 没有
句子翻译
提示: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删减补充,调整语序。
五、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景物时触发的感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 喜或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
在朝廷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
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
劝之意。
作者是怎样层层推出中心论点的?借题精发巧挥的,构层思层:蓄势
记 交代修楼背景,说明作记缘由 叙 描绘岳阳楼大观,转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
描
写
淫雨霏霏——阴
抒 情
景“异”春和景明——晴
以已悲 情“同” 以物喜
河北省石家庄市42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岳阳楼记》》上下句默写练习(无答案) 冀教版
《岳阳楼记》上下句默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得无异乎?若夫,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商旅不行,;,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中“此”指代的内容是,,,;,。
3.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4.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是(或表明洞庭湖天气早晚变化的句子是),。
5.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句子(或引出下文抒情的句子)是,?6.概括表现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
7.概括表现迁客骚人“喜”的句子是,。
8.描写飞鸟和游鱼的句子,。
9.描写花草的句子,。
10.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有风和无风时不同景观的句子(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
11.“古仁人之心”的具体内涵是,;;。
12.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13.和“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14.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15.文中表明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或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中心句、主旨句/警策全篇的句子)是,。
《岳阳楼记》语境式默写1.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呈现出,的新局面。
(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写)2.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冀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16 岳阳楼记(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难点、重点分析《岳阳楼记》难句解析:①越明年,|②政通||③人和,|4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
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越,渡也。
”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
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
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
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膛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
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
异,不同。
无,没有。
得,能够。
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
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
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菩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
冀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16 岳阳楼记(14)
16 岳阳楼记【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二、解题岳阳楼现在湖南省岳阳市的巴丘山下,古时是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时张说在其上建造楼阁,得名“岳阳楼”。
本文是范仲淹贬居邓州期间应好朋友滕子京的要求而写的。
三、背景介绍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
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四、自习生字词谪.守()朝.晖()骚.人()淫.雨()霏霏..()薄.暮()冥冥..兰()潜.形()..()岸芷汀皓.月()樯.倾楫.摧()宠辱偕.忘()五、学习第一、二段。
自主读课文疏通文句,根据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属()予()作文()以()记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第三段和第四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写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两种不同景象使“览物”的“迁客骚人”的心情有何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3、这两段运用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阴
悲
对 比
异
对 比
晴
喜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 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
自学要求:
• 读准字音,画出重点实词; • 画出描写洞庭湖的句子; • 按实词类型分类积累; • 听录音,加深理解;
小结 ⒈一词多义。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国 国恒亡 国家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面山而居 居住 居 居十日 停了
• 5.通过对文本的品读、赏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培养审美 情趣。
• 重点、难点:
• 1、学会自读浅近文言文,体会本文将叙事 、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旷达胸襟 和政治抱负,了解古代政治家的忧国忧民 情怀。
范仲淹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全文。 ⒉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
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
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
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
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关于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 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 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 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 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 的诗文。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 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 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初极狭,才通人 通过 通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顺利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则有心旷神怡 开朗 旷 土地平旷,屋舍严然 宽广
⒉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 属予作文以记都之。属,同“嘱”,嘱咐
⒊虚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以
不以物喜 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凭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
其必曰 代词:他,他们
第三部分(5段)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 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读第一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简述重修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概括重修盛况: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点明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2、文中哪个词点出藤子京的身份? 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谪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 段)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 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 文章主体。写“迁客骚 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段) 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 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段) 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 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⒊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⒋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关于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
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
曾负责
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
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
作者对藤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做出如此政绩倍加赞赏。
读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景色?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本段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雄伟远景: 先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再从时间上表现景物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引发“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的疑问和感慨,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
其 其喜洋洋者矣 语气词 必先苦其心志 代词:他的
跟踪练习: ㈠ 下面用谈停顿有误的一项是(D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㈡下面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B ) A.衔远山,吞长江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
学习目标
•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
•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积累常见的通假、一词 多义等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3.学习文章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及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写法。
•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
“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
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
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
主旨。
读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段作者用了哪两个设问?引出怎样的议论、抒情? 有什么作用?
第一个设问以“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相比较,表明两者迥然不同 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皆因景物的变化和自己的得失;而古仁人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其民,或忧其君。突出一个“忧”字 第二个设问,推进一层,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 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 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 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 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导入新课
•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篇散文游记《小石潭记
》,我们已经知道“记”作为一种古代文 体,也是古文人写的比较多的一种散文体 例,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 所感受,然后记下来。大家想一想我们学 过的有哪些这样的文章?《小石潭记》《 核舟记》,《桃花源记》,另外还有《游 褒禅山记》、《五人墓碑记》等等,这些 以后我们都会学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 是这篇《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