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播 第一章

合集下载

第1章-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第1章-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1. 地面波传播
• • • • 沿着地球表面传播 频率范围:超长、长、中、短波 优点:信号质量好 缺点:地面对电波吸收严重
2
电波传播与散射
第1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第1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 视距传播
• • • •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直视的传播方式 频率范围:超短波、微波 优点:可传送宽带大容量数据 缺点:传输距离短
jkR0 jkR
标量场惠更斯原理(Kirchhoff 公式)推导?
对于振幅因子,忽略R,R0因屏幕上不同点带来的微小 差别,并略去高阶项
jkA ˆ n R ˆ n e j k R R0 d S ' r R 0 4 πR0 R Sa
课程设计:
A'
exp jkR exp jk r r' 4πR 4π r r'

应用Green函数方法,无源空间标量波函数解为
r G r, r ' r r ' G r, r ' dS
1.2.1 Huygens-Fresnel原理 Huygens在研究波动现象时指出:波在传播过程 中,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是产生球面子波的次级波 源,以后任意时刻的波阵面都是上一级子波的贡献 之和。
Fresnel在研究Huygens原理的基础上认为: 二次辐射产生的球面子波是相互干涉的,空间任意 点的场是波阵面上的所有次级波源发出的球面波在该 点的干涉叠加,进一步完善了Huygens原理,称为 Huygens-Fresnel原理。
第1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各频段的典型应用如下: (1)极低频: 典型应用为地质结构(包括孕震效应)探测, 电离层与磁层研究,对潜通信,地震电磁辐射前兆检测。 (2)超低频: 典型应用为对潜通信,地下通信,极稳定 的全球通信,地下遥感,电离层与磁层研究。 (3) 甚低频: 典型应用为Omega(美)、 α(俄)超远程及水 下相位差导航系统,全球电报通信及对潜指挥通信,时间频 率标准传递,地质探测。 (4) 低频: 典型应用为Loran-C(美)及我国长河二号远程 脉冲相位差导航系统,时间频率标准传递,远程通信广播。 该频段不易实现定向天线。 (5) 中频: 用于广播、 通信、 导航(机场着陆系统)。采 用多元天线可实现较好的方向性,但是天线结构庞大。

第1章-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第1章-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波段名称
Ka Q U M E F G R
频率范围(GHz)
26.5——40 33——50 40——60 50——75 60——90 90——140 140——220 220——325
表1-2 最常用微波频段划分
波段符号 UHF L S C X Ku K Ka
频率(GHz)
0.3-1 1-2 2-4 4-8 8-12 12-18 18-26 26-40
合成孔径天线
水平交叉长线阵
圆极化天线(如螺旋天线)
表面波天线(如介质棒天线)
有源天线
超导天线
微带天线
自适应天线
常用频段
超短波、短波
超短波至超长波 中波至超长波 短波至超长波 超短波至中波 超短波至极长波
微波
超短波至短波
微波至超短波 极长波
微波至超短波 短波至超长波
微波 超短波至短波
第1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2. 天波传播(电离层反射传播)
• 经电离层连续折射而返回地面到达接收点 • 频率范围:中波、短波(短波为主) • 优点:能以较小的功率进行可达数千千米的远距传播 • 缺点:受电离层影响衰落现象严重
2
电波传播与散射
第1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 视距传播
•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直视的传播方式 • 频率范围:超短波、微波 • 优点:可传送宽带大容量数据 • 缺点:传输距离短
前言
表1-3 主要的天线类型和常用频段
形式
水平半波天线
折合阵子
对称阵子
八木天线 笼形天线
角形天线
锥形天线
鞭天线
单极子天线
加顶天线
铁塔天线
框形天线
环天线

电波传播理论复习资料(整理后)

电波传播理论复习资料(整理后)

第一章绪论1.掌握正常的和反常的两种类型传播模式的基本概念;正常的传播机制总是存在,如图1.1所示:反常的传播机制偶然存在,如图1.2所示:2.掌握超短波和微波的主要传播效应。

1、晴空条件下的视距传播——在晴朗天气的情况下,当传播路径两端点之间没有障碍阻挡或者障碍阻挡可以忽略时,超短波和微波按照视距传播。

【视距传播不仅仅是自由空间的传播(即空间扩散损耗);还要计及大气气体对无线电波的吸收损耗(水汽和氧气对电波的吸收损耗)。

晴空大气中,还存在许多其他复杂的重要的视距传播现象(晴空大气中的层结以及湍流不均匀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折射、多径传播、散射、散焦和聚焦效应等等)。

)】2、绕射传播——当传播路径两端点之间的传播余隙小于第一费涅尔半径时,即波传播的空间受到地面地物某种程度的阻挡时,就会产生绕射损耗。

【对于非视距和超视距传播的情况,绕射损耗可以是很严重的。

绕射损耗的大小与频率、余隙、障碍的位置和形状等因素有关。

为了计算因地面地物障碍阻挡引起的对无线电波的绕射损耗,首先必须制作准确的电路地形剖面图,定义和计算相关的几何参数。

在出现负折射的情况下,绕射损耗尤其严重;在超折射条件下绕射损耗则变小。

所以,当气象条件不稳定时,容易出现绕射衰落。

】3、地形、地物的散射和反射4、雨、水凝体和沙尘对电波的散射和衰减5、多径传播和聚焦效应:【多径传播——大气层结的反射和折射以及地面地物的反射和散射使得在接收点所接收到的信号是多条射线合成的总效果。

这些多径射线具有各自不同的相位和幅度,所以多径射线的合成是向量的合成。

并且由于各条射线幅度和相位的随机变化,最终产生所谓的多径衰落现象,这是对无线电通信的质量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聚焦效应——当射线在对流层中传播时,由于大气折射指数的不均匀性会产生聚焦和散焦效应。

聚焦会使信号大大增强,相反散焦会使信号减弱。

聚焦、散焦何时出现和强度如何均与气象条件有关,而气象变化也是随机的。

CH2_无线电波传播(中文)

CH2_无线电波传播(中文)

Okumura模型
基准天线高度:发射天线 的有效高度为200m,接 收天线的有效高度为3m 。 曲线上读出的是基本损耗 中值大于自由空间传播损 耗的 数值。 随着频率升高和距离增大 ,市区传播 基本损耗中 值都将增大。
Okumura模型
基站天线修正因子Hb(hb,d)
如果基站天线的高度不是200m,则损耗中值的差异用基站 天线高度增益因子Hb(hb, d)来修正。下页左图给出了不同 通信距离d时,Hb(hb, d)与hb的关系。显然,当hb>200m 时,Hb (hb, d)>0dB;反之,当hb<200m时,Hb(hb, d)< 0dB。
LOGO
第2章
无线电波传播
李旭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控制实验室 xli@
1
主要内容
电波传播概述 大尺度路径损耗 小尺度路径损耗 对数正态阴影模型 链路预算
第一部分 电波传播概述
概述
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机制:
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其波长大得多得物体时发生 反射,发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
Okumura模型
解: 已知:f=450MHz,hb=50m,[Gb]=6dB, hm=3m,[Gm]=0dB, PT=10W=10log104=40dBm (1):[Lfs] =32.44+20lgf+20lgd = 32.44+20lg450+20lg10 = 105.5dB
传播模型
经验模型:根据大量的测量结果统计分析后导出的公式 ,如HATA模型、COST 231模型 ;
确定性模型:对具体的现场环境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 的方法,如自由空间模型; 半确定性模型:基于确定性方法用于一般的市区或室内 环境中导出的等式,如WIM模型。

电波传播基本知识PPT课件

电波传播基本知识PPT课件

电波传播方式的说明
• 地表面波是建立在地球表面的一种电波传播形式,在频率小于5MHz且 天线高度小于地面半波长时,此传播形式占主导作用。其特点是传播距 离远,易与水下建立通信,不受天气与地面环境的阻挡。
• 对流层电波传播是无线通信中占主导作用的传播形式,频率在30MHz以 上时,视距传播成为主要传播方式,此时需注意对流层折射系数的影响 (一般地,此种传播又称地面传播),传播特点是视距传播,易受地面环 境的阻挡影响,传播衰减较大。
电波反射的退极化作用
• 电波反射的退极化作用除了有耗地面的反射以外,不规则的反射目标也 是造成电波去极化的原因之一。
• 移动信道中的各种物体目标对电波的反射过程,是目标表面上每一部分 对电波的散射的综合。其中还包含某些表面结构的二次甚至更多次反射。 目标上的每一部分,相对电波发射天线的取向和形态是各异的。所以复 杂形状的目标具有极强的、多样的退极化作用。
• 《无线通信技术》,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电波传播》,Hernry L.Bertoni • 《移动通信工程(理论与应用)》, • 《网络规划设计》,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3页/共86页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 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几个概念 第三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 第四章 移动通信信道与预测
第8页/共86页
大气媒质的分层情况
第9页/共86页
第一章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无线通信中的大
气媒质
第三节 无线通信中的电 波传播方式
第四节 无线通信的频段 划分与传播方式
第10页/共86页
电波传播方式的分类
• 根据何种介质或何种介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主要的影响,可将常遇 到的电波传播方式分为: • (1)地表面波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地球表面的影响)。 • (2)对流层电波视距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对流层影响)。 • (3)电离层电波反射传播(电波传播主要受电离层影响)。

天线与电波传播第1章习题详解

天线与电波传播第1章习题详解

eA le E s i n
4

10 0
1 2 7V .39
(2)当接收天线与负载匹配时,传给负载的功率最大为:
Pmax
2 eA (127.39 106 ) 2 2.779 1011W 。 8Rin 8 73
1.15 某线极化天线接收远方传来的圆极化波,且天线的最大接收方向对准来波方向。天线 的增益系数为 30dBi,效率为 A 1 ,接收点的功率密度为 1mW / m2 。试求 (1)该天线的接收功率; (2)如果失配因子 0.8 ,则求出进入负载的功率。 解: (1)线极化天线接收圆极化波,极化失配因子为 天线的增益
4
1.11 有两副天线的方向函数分别为 f1 ( ) sin 这两副天线的半功率波瓣宽度。 解:对于 f1 ( ) sin 令 f1
2
0.4 和 f 2 ( ) cos2 0.4 ,分别计算
0.4 ,在 90 时取最大值 f1max 1.4

将 F 代入得: D
4
2
F ( , )
0 0

2.56 sin d
2
F ( , )
0
2
天线增益: G D 2.43 1.8 甲、乙两天线的方向系数相同,甲的增益系数是乙的四倍,它们都以最大辐射方向对准 远区的 M 点 (1)当两天线辐射功率相同时,求其在 M 点产生的场强比(分贝表示) ; (2)当两天线输入功率相同时,求其在 M 点产生的场强比(分贝表示) 。 解: 设甲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系数分别为 D1 , G1 , 乙天线的方向性系数和增益系数分别 为: D2 , G2 , Pr1 、 Pr2 和 Pr0 分别为甲天线、乙天线和作为标准的无方向性点源天线的辐射 功率。 Pin1 Pin2 和 Pin0 分别为甲天线、乙天线和作为标准的无方向性点源天线的输入功率。 根据题意可知, D1 D2 , G1 4G2 (1) 当天线辐射功率相同时, P r1 P r2 P r0

电波传播理论基础 ppt课件

电波传播理论基础  ppt课件

S
t
τ(wm we )dτ
σE 2dτ
τ
P流入 Pm Pe PT
外界经闭合曲面S流入V内的全部电磁功率等于V 内导体的焦耳热与V内的电磁场能量的时间变化 率之和——电磁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玻印亭矢量

S E H *
S 平均

Re

1 2

E

H
*

有向前传播的分量,反射波为零。
参数:E、H 随时间变化的周期: T 2π /
dq
电位移矢量D D εE
介电常数:将物质置于电场中,物质将被极化, 用介电常数ε描述。
磁导率常数:将物质置于磁场B中,物质将被磁 化,用磁导率常数μ描述。
磁场强度H
B μH
磁感应强度B d F d qv B(T)
电荷Q、电荷密度ρ、电流I与电流密度J
PPT课件
6
电磁场本构关系
通过闭合曲面S的磁通量横为零。
磁场是无源场(散度源)(注:根据亥姆霍兹定 理,磁场一定存在旋度源)
PPT课件
18
高斯(1777~1855),德国数学家 、物理学家。在数论、代数学、非 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 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 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 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 理。高斯被誉为“数学王子”。高 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 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 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其著作 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 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 》等。
麦克斯韦修正的安培环路定律:磁场强度沿闭合 回路l的环流量等于通过l所包围面积的传导电流 与位移电流。

无线技术基础

无线技术基础

第一章无线技术基础第一节无线电波传播类型及其特点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一般分为“地面波、空间波、散射波及天波等四种。

插图图1-1 电波传播方式示意图一、地波传播地波传播又叫表面波传播,地波是指天线发射出的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磁波。

地波传播的规律是:(一)由于地面对电磁波的吸收,使地波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

场强降低的程度与地面导电率、复盖物等有关。

城市、工业区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吸收大,砂石、森林、肥沃田地和淡水湖吸收次之,吸收最小的是海洋。

(二)地波衰减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三)地波在传播中场强比较稳定,地面对低频的电波吸收少,故常应用于中、长波的传输。

(四)短波用地面波传播时,对通常应用的发射功率来说,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几十公里,故只适用于小型电台。

工作频率一般在3MHz以下。

但在沿海电台和船舶电台的通信中,若使用1.6~5MHz频段,海面通信距离却可大为扩展,可达1000km以上。

二、空间波传播空间波传播是指电波在空间以直线的方式传输到接收点。

有时也叫视距传播。

人们熟悉的电视广播的传输即属于空间波传播。

空间波的特点是:(一)空间波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在地球表面传播距离约几十公里。

(二)为了增加通信距离,通常采用加高天线高度或把天线建于高山上的办法,常见的电视台或差转台的天线采用高大铁塔或设在山上既属这种措施。

(三)采用中继方式增加通信距离。

微波中继通信一站接一站延续几千公里即属此类。

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则开辟了空间波运用的新领域。

三、散射传播它是利用空中介质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进行的传播。

对流层、电离层、流星余迹、人造散射物体等都具有散射电磁波的性质。

如果发信机发出的电磁波照射到这些地方,就会向各个方向散乱地幅射出去,其中朝斜前方射去的电磁波能到达很远的地方。

但由于散射通信传输损耗很大,为了达到可靠的通信,一般可采用大功率发信机,高灵敏度收信机和高增益窄波束的天线。

四、天波传播天波指受到天空电离层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传播手册

无线电波传播手册

无线电波传播手册第一章无线电波传播原理1.1 无线电波的产生无线电波是一种由电磁场产生的电磁波,其产生过程基于电磁感应定律。

1.2 无线电波的特性无线电波具有波长、频率、速度等特性,其传播受到地形、天气、电离层等因素的影响。

1.3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线传播、地面传播、天波传播、散射传播等。

第二章空中传播2.1 直射传播直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直接从发射天线到达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适用于开放空旷地区。

2.2 折射传播折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穿过不同介质界面时,由于光速的改变而发生弯曲的传播方式。

2.3 绕射传播绕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遇到屏障或障碍物时,在其周围或边缘绕过的传播方式。

2.4 天波传播天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特定频段通过电离层反射和折射后传播到地面的方式。

第三章地面传播3.1 地波传播地波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地面与天线之间的接触面上沿地球曲率传播的方式。

3.2 多径传播多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由于地面反射、散射等产生多条传播路径,到达接收天线的方式。

3.3 衍射传播衍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遇到障碍物边缘时弯曲传播的方式,适用于山谷、城市建筑密集区等地形。

第四章天波传播4.1 电离层基本概念电离层是指地球大气中电离分子和自由电子较为密集的区域,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有重要影响。

4.2 太阳活动与天波传播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变化会对天波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太阳黑子数量与无线电通信质量存在关联。

4.3 天波传播相关参数天波传播的状况可通过参数如电离层频率、MUF(最高可用频率)等进行描述和预测。

第五章散射传播5.1 散射现象及机制散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穿越大气中的气体、雾霾、云层等微粒时发生分散传播的现象。

5.2 散射传播的影响因素散射传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频率、信号强度、物体粒径和散射角度等。

5.3 散射传播在通信中的应用散射传播在通信中常用于障碍物背后的信号传输、城市建筑物信号强化等。

电波传播(一)

电波传播(一)

具有左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
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当 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或用线极化天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天线的概念
基本概念
极化损失
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程 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当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 ,或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时,都要产生3分贝的极化损失, 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当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例如水平或右旋圆极化)与来波的极化
方向(相应为垂直或左旋圆极化)完全正交时,接收天线也就完全接 收不到来波的能量,这时称来波与接收天线极化是隔离的。
天线的概念
基本概念
(极化)隔离 隔离代表馈送到一种极化的信号在另外一种极化中出 现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的隔离为 10log(1000mW/1mW) = 30dB
电磁波的概念
基本概念
超短波和微波的视距传播(续上) 直视距离和发射天线以及接收天线的高度有关系,并 受到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由简单的几何关系式可知: AB=3.57(√HT+√HR)(公里) 由于大气层对超短波的折射作用,有效传播直视距离 为: AB =4.12 (√HT+√HR)(公里)
A RT O' RR B 接收天线高HR
天线的概念 天线的方向性
基本概念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对于接收天线而言,方向性表示天线对不同方向传来的 电波所具有的接收能力。天线的方向性的特性曲线通常 用方向图来表示. 方向图可用来说明天线在空间各个方向上所具有的发 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能力。
天线的概念 天线辐射的方向图

第一章电波传输

第一章电波传输
2020/3/17
2.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⑴ 电离层对电波的能量有吸收作用 ⑵ 电离层对电波能量的吸收与电子浓度和中性分子密度有关 ⑶ 电离层对电波能量的吸收与其频率的高低有关
2020/3/17
电离层对电波的能量有吸收作用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传播过程中将引起衰减。衰减的主要机制 是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受电波力作用而产生振荡,电子与重粒子 发生碰撞时电子取自电波的能量发生迁移。以后,在场力作用下 开始新一轮振荡。这种不断反复的过程使电波能量受到吸收衰减 ,这种现象称为电离层的吸收。
2020/3/17
返回
3.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折射与反射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折射系数如下 式表示:
n=
1 81
N f2
式中,N的单位是自由电子数/m3;f的单位是Hz。
2020/3/17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折射
2020/3/17
根据全反射条件,当电磁波频率f、入射角θ0和电磁波反射点的电子 密度N之间满足下式F2=81N/Cos2 θ0时,电磁波才能由该点反射回来。 如图所示。
2020/3/17
返回
4、天波传播
天波传播指发射的电磁波被距 地面70-80km以上的“电离层 ”反射到达接收地点的传播方 式。电磁波的频率较低,电离 层对其吸收较强,电磁波的衰 减就较大。当电磁波频率很高 时,就会穿透电离层而不能反 射。只有短波在电离层才能得 到良好的传播而建立起短波电 路。
2020/3/17
2020/3/17
返回
电离层对电波能量的吸收与电子浓度和中性分子密度有关
电离层电离密度大时,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的数目就多,其它 粒子的密度也大,则自由电子和其它粒子碰撞的机会就多,吸收就大 ,反之,吸收就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波
表1-1-1 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超极高频
L:1-2GHz C:4-8GHz Ku:12-18GHz Ka 27-40GHz
S:2-4GHz X:8-12GHz K:18-27GHz
各频段的典型应用如下: (1)极低频: 典型应用为地质结构(包括孕震效应)探测,电离层与磁 层研究,对潜通信,地震电磁辐射前兆检测。 (2)超低频: 典型应用为对潜通信,地下通信,极稳定的全球通 信,地下遥感,电离层与磁层研究。 (3) 甚低频: 典型应用为Omega(美)、 α(俄)超远程及水下相位差 导航系统,全球电报通信及对潜指挥通信,时间频率标准传递,地质探 测。 (4) 低频: 典型应用为Loran-C(美)及我国长河二号远程脉冲相位差 导航系统,时间频率标准传递,远程通信广播。该频段不易实现定向天 线。 (5) 中频: 用于广播、 通信、 导航(机场着陆系统)。采用多元天线 可实现较好的方向性,但是天线结构庞大。
⎞2 ⎟ ⎠

d1 (1 +
1⋅ 2
F12 d12
)
+
d
2
(1
+
1⋅ 2
F12 d22
)
第一菲涅尔半径:
Fn =
nd1d2λ
d
Fn max
=
1 2
nd λ
菲涅尔半径随频率的增高而减小 当波长与距离一定时,菲涅尔半径与O点在TR上位置有关
结论:
Z电波传播的主要通道:第一菲涅尔区
¾ 从波源到观察点之间的电波,是通过许多菲涅尔区传 播的。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第一菲涅尔区。
dE = A exp(− jk ρ) ⋅ A′ exp(− jkr) ⋅ cosθ ⋅ ds
ρ
r
各菲涅尔带所产生场En正负的判断:
Z 由于路径相差半波长 奇数项拆成两项
电波主要通过第一菲涅尔区传播至观察点。
菲涅尔半径:
1
1
⎛ d1 ⎜1+

F12 d12
⎞2 ⎟ ⎠
⎛ + d2 ⎜1+

F12 d22
L0
Rx
Pr0
计算
Z 接收点能流密度s
¾ 距发射天线d
s = Pt
4π d 2
Z 有效接受面积:
Ae
=
λ2 4π
Gr
=
λ2 4π
Z 接受功率:
Pr
=
s⋅
Ae
=
Pt
⎛ ⎜⎝
λ 4π d
⎞2 ⎟⎠
Z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L0
=
⎛ ⎜⎝
4π d λ
⎞2 ⎟⎠
L0
= 10 lg
Pt Pr
=20lg
4π d λ
Z 接收点场强: E = E0 ⋅ A =
60PtGt ⋅ A d
微波中继通信的段距为d=50km, 波长为 7.5cm,收发天线的增益都为45dB,馈线损 耗为3.6dB,该路径的衰减因子A=0.7。若 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为10W,求其收信电平。
Pr0 = Pt0 + Gt + Gr − Lt − Lr − L0 − LF
第一章 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
1. 电磁波谱 2. 基本原理与概念 3.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4.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 5. 传输媒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6. 无线电系统的信道及传播效应 7. 电波传播的分析方法
1.电磁波谱
3×1012 3.95×1014 7.89×1014 5×1016
7.5×1019
E
=

j
λ
∫∫s
E(r
')
exp(− r
jkr)

cosθ

ds
以标量场为例,无源空间中标量波满足方程:
∇2φ(r) + k 2φ(r) = 0, k = ω εμ
应用Green函数方法,空间标量波函数解为
Kirchhoff 公
ϕ (r) = ∫∫ ⎡⎣G(r,r ')∇′ϕ (r′) −ϕ (r′)∇G(r,r ')⎤⎦ ⋅dS′
(6) 高频: 用于远距离通信广播,超视距天波及地波雷达,超视距 地-空通信。
(7) 米波: 用于语音广播,移动(包括卫星移动)通信,接力(~50 km 跳距)通信,航空导航信标,以及容易实现具有较高增益系数的天线系统。 (8) 分米波: 用于电视广播,飞机导航、 着陆,警戒雷达,卫星导 航,卫星跟踪、数传及指令网,蜂窝无线电通信
Z波长与传播通道大小之间的关系
¾ 波长越短,第一菲涅尔区半径越小 ¾ 光学波段--射线传播
结论应用
¾ 障碍物未进入第一菲涅尔区,
9 观察点就近似能得到自由空间传播时的场强。
¾ 障碍物进入第一菲涅尔区
9 未挡住收、发之间的几何射线, • 接收点的场强已受到影响,不能视为自由空间传播。
9 挡住收、发之间的几何射线,但第一菲涅尔区未被全部遮 挡, • 此时仍能接收到信号。此种现象称为绕射, • 绕射能力与频率的关系。
为E,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为E0 A = E
Z 衰减损耗:
E0
LF
=
20 lg
1 A
=
20 lg
E0 E
Z 路径传输损耗(基本传输损耗):
Z 接收功率:
Lb =10lg(
Pt Pr
)
=
L0
+
LF
dB
Pr0 = Pt0 + Gt + Gr − Lt − Lr − L0 − LF
= Pt0 + Gt + Gr − Lt − Lr − Lb
+
1 R
⎟⎞φ

(r'
)⎥⎦⎤
e − jkR R
⋅ ds′
积分表示界面 所有次波叠加
球面波因子,表示发自 边界面上r ‘ 点的球面波
这正是Huygens-Fresnel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它表示区域内任意点 r 的场是界面上所有 次波源发出 次波在该点干涉叠加的结果。
菲涅尔区、菲涅尔带、菲涅尔半径
Pt0 = 10 W = 40dBm
Gt = Gr = 45 dB Lt = Lr = 3.6 dB
L0
=
10
lg
⎛ ⎜⎝
4π d λ
⎞2 ⎟⎠
= 138.46
dB
LF
=
20 lg
1 A
=
20 lg
1 0.7
= 3.1
Pr0 = −18.8 dBm=0.132mW
衰落
Z 定义:信号电平随时间的起伏
Pr Pt
=
L0Gt Gr
=
⎛ ⎜⎝
λ 4π d
⎞2 ⎟⎠
Gt
Gr
=
⎛ ⎜⎝
1 2kd
⎞2 ⎟⎠
GtGr
撑握的知识点
Z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概念、公式和特点 Z自由空间传播接收功率 Z自由空间传播接收点场强 Z富莱斯(Friis)传输公式
4.传输媒质对电波的影响
电波与媒质的相互作用
Z 媒质特性
• 频率范围:长波,超长波或极长波 • 优点:远距离可靠通信 • 缺点:频带窄,发送困难
大气波导传播
• 由于大气折射率梯度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产生大气 波导现象,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类似金属波导的传输 通道
• 频率范围:400MHz以上 • 优点:通信距离远,保密性强 • 缺点:特殊通信方式
各种传方式都要受到传播介质的影响。从而 使无线电波的传播产生许多复杂的现象。
作用:
Z 通信系统设计中,为了对发射机功率和发射天线 增益、接收机灵敏度和接收天线增益提出合理要 求,需计算衰减损耗
Gt
Gr
Lt
Tx Pt0
L0
Lr
Rx
Pr0
公式表达:
L0
=
Pt (Gt Pr (Gr
= 1) = 1)
L0
= 10 lg
Pt Pr
dB
Gt Pt
Lt
Gr Pr
Lr
Tx Pt0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EQ
=
A
exp(− jk ρ) ρ
dE = A exp(− jk ρ) ⋅ A′ exp(− jkr) ⋅ cosθ ⋅ ds
ρ
r
E
=
AA′
exp(−
ρ
jk ρ )
∫∫s
exp(− r
jkr)

cosθ

ds
E
=

jA
λ
∫∫s
exp[− jk(r
r⋅ρ
+
ρ)] ⋅ cosθ
⋅ ds

S
其中 G(r,r') 为无界空间波动方程
∇2G(r, r') + k2G(r, r') = −δ(r − r')
的解,求解得到:
G(r,r') = 1 exp(− jk r − r' ) 4π r − r'
空间标量波函数为:
球面波幅度因子
φ (r ) =
1 4π
∫∫
S
⎢⎣⎡∇'
φ
(r'
)
距传播
¾ 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直视的传播方式 ¾ 频率范围:超短波、微波 ¾ 优点:宽带大,可传送大容量数据 ¾ 缺点:传输距离短
散射传播
Z对流层散射 Z电离层散射 Z流星余迹散射
优点: 传播距离远 抗毁性好、保密性强
地-电离层波导传播
• 电波在电离层下缘和地面所组成的同心球壳形波导内 的传播,波跳理论和波导模理论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