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ppt
合集下载
《陈情表》课件(共93张PPT)
![《陈情表》课件(共9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e83c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7.png)
文学研究
《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 经典之作,近现代的文学研究 对于它的探索和发掘至今还在 继续。
文化研究
《陈情表》作为一篇历史文学 作品,其主题内容极为丰富, 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之 一。
学术研讨
《陈情表》已经成为了学术研 讨的重头戏,中国文学、语言 文字学、文化研究等都对其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
汉文考究
《陈情表》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字词造意, 非常讲究汉文的壹字不落、切合宜言、充满 文化底蕴。
《陈情表》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
起草时期正是战国/汉武时期, 融合了当时诸多各派文化。
语言文化
文中使用的汉字、短语、句式 等是中国语言文学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
山水风光
诗、谣、歌、赋等文学种类良 莠不齐,但自然景观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气韵流转、通达至品 的展示人性的艺术手段。
《陈情表》的艺术手法
抒情体
《陈情表》追求“篇 章之意,闲凝于事”, 以抒发情感和真挚 之语文字之间的配 合。
叙事性
叙事性是《陈情表》 最显著、最重要的 艺术手法之一,在 加强情感表现的同 时,也满足了故事 的表达和传达。
对比法
《陈情表》在文化 背景、经历和情感 等方面采用明显的 对比手法,使文章 具有更强的冲击力 和表现力。
散文
《庄子》、《韩非子》等散文,豁达奇特、 掷地有声,风格各异、体裁纷呈,是中国文 学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赋
赋是古代中国文学的一种形式,它立意新奇, 善用比兴,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情表》和诗歌、散文的关系
《陈情表》在使用词汇、抒情、语言等方面 受到了诗歌和散文的影响,而同时又在情节 和文体等方面融会贯通,形成独有的文学艺 术特色。
陈情表课件(共26张PPT)
![陈情表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c7297e58fafab069dc02ec.png)
再陈忠情
消除疑虑
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陈情于 事,寓理于情.
二、语言艺术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 “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 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 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 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 武帝化严为慈。
1、能承担、承受。2、尽, “不胜枚举”。3、胜利。4、 超过。5、优美的,优美的山 水或古迹。
治理、处理; 判决。“兼听 万事”、“断 狱听讼”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孝情
揭示矛盾
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愿乞终养
先尽孝 病笃情 尽孝短
岁更刀”。2、经过、经历。3、 抵偿,“租赋不足以更之”。4、 另外,再。“更上一层楼”。5、 更加。
1、凡是,“凡事豫则立”。2、 总共,“凡三百余里”。3、 平凡
第三段: 陈孝治天下之政
本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A、矜育故老,更应怜臣。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更相为命,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 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 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 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 1、众多。2、百姓、 、听从、接 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 平民。3、差不多。 受。“言听计 4、副词,表示可能 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 从”。2、听 或期望,“庶竭驽 凭、任凭。 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 钝” “听之任之”。 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允许。4、
《陈情表》优秀课件图文
![《陈情表》优秀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9ac4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9.png)
教学实践与反思
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 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
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 高教学质量。
05 《陈情表》的跨学科应用
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陈情表》,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历 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详细描述
在哲学学科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陈情表》中体现的 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忠诚、孝道、仁义等。通过分 析这些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可以培养自 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陈情表》可以作为文学、语文、文化等学科的辅助教材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除了历史和哲学学科,教师还可以将《陈情表》作为文学 、语文、文化等学科的辅助教材。通过学习《陈情表》, 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同时了解 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陈情表 》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如将历史、文学和哲学等学科 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02 《陈情表》的内容与主题
内容概述
内容
李密向晋武帝陈情,表达自己不 能奉诏的原因,并请求准许自己 终养祖母。
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 诉家境困苦,第二部分是表达自 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 第三部分是提出请求。
主题思想
主题
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和抉择。
分析
李密在尽忠与尽孝之间难以抉择,他既想奉诏入朝,又担心祖母无人照料,表现了忠臣与孝子的矛盾 和冲突。
文学价值
历史地位重要
《陈情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
![《陈情表》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02d2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7.png)
主题思想阐释及现实意义
忠孝观念在文中体现
忠孝并重
文中通过李密对祖母的孝行和对国家的忠诚,阐述了忠孝并重的 观念,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忠孝矛盾
李密在尽孝与尽忠之间面临抉择,体现了忠孝观念在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矛,实现了忠孝的统一,彰显了忠孝观 念在维护家庭和谐与国家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成就
李密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其《陈情表 》一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 对晋武帝的忠诚。
时代背景对作品影响
01
社会环境
西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种社会环境对李密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文化背景
西晋时期的文化背景也对李密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的文化注重孝道
04
CATALOGUE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修辞手法运用
对偶
文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既无 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 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使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比喻
用比喻来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如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 形象地描绘自己孤苦无依的境况 。
表达方式多样性展示
记叙
通过详细记叙自己的身世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经历,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奠定了基础。
《陈情表》优秀 课件ppt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阐释及现实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CATALOGUE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陈情表》创作背景
01
02
03
西晋王朝政治环境
李密所处的西晋王朝,政 治环境复杂,作者需要谨 慎表达情感。
忠孝观念在文中体现
忠孝并重
文中通过李密对祖母的孝行和对国家的忠诚,阐述了忠孝并重的 观念,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忠孝矛盾
李密在尽孝与尽忠之间面临抉择,体现了忠孝观念在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矛,实现了忠孝的统一,彰显了忠孝观 念在维护家庭和谐与国家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成就
李密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其《陈情表 》一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 对晋武帝的忠诚。
时代背景对作品影响
01
社会环境
西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种社会环境对李密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文化背景
西晋时期的文化背景也对李密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的文化注重孝道
04
CATALOGUE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修辞手法运用
对偶
文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既无 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 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使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比喻
用比喻来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如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 形象地描绘自己孤苦无依的境况 。
表达方式多样性展示
记叙
通过详细记叙自己的身世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经历,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奠定了基础。
《陈情表》优秀 课件ppt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阐释及现实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CATALOGUE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陈情表》创作背景
01
02
03
西晋王朝政治环境
李密所处的西晋王朝,政 治环境复杂,作者需要谨 慎表达情感。
《陈情表》课件(29张ppt)
![《陈情表》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878e77a8956bec0975e3b1.png)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 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 章、奏、表、议四种。刘勰《文心雕 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因此,奏议类 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章表类的公文则 是以抒情为主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 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 亲自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 门户。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经常卧病在床, 我服侍端水送药,从未废止离开过她。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 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表”是古代实用性文体的一种。 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 章、奏、表、议四种。刘勰《文心雕 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因此,奏议类 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章表类的公文则 是以抒情为主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 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迫我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 亲自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 门户。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哥哥弟弟,家门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经常卧病在床, 我服侍端水送药,从未废止离开过她。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7ff4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3.png)
臣欲奉诏奔驰①,则刘 病日笃(dǔ)②,欲苟③ 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④。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⑤。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 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 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 私情,但向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①奔驰: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 ②笃:病重。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③苟:姑且。顺:顺从,迁就。 ④告诉:申诉。 不许:不被允许 被动句 ⑤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窘状。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 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章”用来谢恩;
“奏”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
“表”用来陈述衷情; “议”用来表示不同意见。
陈情表
谁上的表? 上表给谁?
李密 晋武帝司马炎
请同学们参考下面资料,了解这两人。
李密是谁?
李密(224—287年),本名李虔,字令伯, 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西晋初散文 家。
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孝敬甚笃,名扬 乡里。博览五经,尤精于《左传》。初仕蜀汉, 拜为尚书郎。蜀汉灭亡后,参见晋武帝,召为太 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呈递《陈 情表》,竭力推辞。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 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太康八年,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 不传世。
升 迁
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罢、免、解、黜贬、夺(因过失而解职)、放(委任委派)、贬、 降
谪(因过失而降级)、左迁(降级使用,贬官)、革、褫(皆为 级
“革除” ,撤职查办。褫,chǐ )、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 免
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带职退休)等。
职
臣具以表闻①,辞不就 职。诏书切峻②,责臣 逋bū慢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265b6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2.png)
课 文 脉 身世孤苦悲凉 孝 络 祖母情深似海 情
孝治天下 尽忠日长
后先 尽尽 忠孝
沐清化蒙国恩 忠 圣朝恩重如山 情
祖母病笃 尽孝日短
陈情 方法
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委婉恳切,以情动人
拓 展
本文是从何一步步说服晋武帝的?从写作特点来看,他是凭着
思 什么方式去劝说晋武帝的?
考
➢ 融情于事
本段主要通过陈述家庭不幸和祖母 相依为命的情形,力图博得晋武帝 的同情。
思 考
二段 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两难境地。
第二段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从哪些字词看出
2
✓ 朝廷知遇的感恩:“奉”“沐浴”……称颂朝廷,“特下”“蒙国 恩”“以微贱”……感激朝廷知遇之恩,语言得体和机智
✓ 事态所逼的窘迫:诏、责、逼、催……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窘迫及不 满。
✓ 进退两难的狼狈:臣欲……则……欲……则,明确提出忠孝难两全
小结
这两段以祖母卧病为由,婉言谢绝朝 廷邀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3
思 考
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
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伏惟
抓住晋“以孝治天 下”的大理,解释 自己应得到同情。
日薄西山
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 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 薄:迫近。
成 语
气息奄奄
积 累
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
的样子。奄奄:气息微弱
的样子。
人命危浅
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 人命:寿命。危:危险。浅: 不久,时间短。
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 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 生变故。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db68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f.png)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特地 授官
不久
授予官职 太子的侍从官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到了当今圣朝,(臣) 浸润在清明的教化中。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逵的太 守举荐我为孝廉,后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荣的刺史推举我为秀才。臣因为( 一 旦外出做官)供奉祖母之事没人来做,(所以)辞谢而未接受任命。(陛下) 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 第三类,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 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 第四类,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 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 第五类,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 母、岳父母、表兄弟。
一、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武阳人,又名虔, 字令伯。少时师事名儒谯周,以学问文 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 蜀汉灭亡后, 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任主簿, 他推辞不就。其后,晋武帝征召其为太 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辞不应征。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李密以太子洗马 被征至洛阳。后出为河内温令。
阮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竹 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与当权 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 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 争中保全自己。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 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特地 授官
不久
授予官职 太子的侍从官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到了当今圣朝,(臣) 浸润在清明的教化中。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逵的太 守举荐我为孝廉,后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荣的刺史推举我为秀才。臣因为( 一 旦外出做官)供奉祖母之事没人来做,(所以)辞谢而未接受任命。(陛下) 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 第三类,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 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 第四类,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 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 第五类,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 母、岳父母、表兄弟。
一、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武阳人,又名虔, 字令伯。少时师事名儒谯周,以学问文 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 蜀汉灭亡后, 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任主簿, 他推辞不就。其后,晋武帝征召其为太 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辞不应征。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李密以太子洗马 被征至洛阳。后出为河内温令。
阮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竹 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与当权 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 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 争中保全自己。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 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陈情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陈情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0d11a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a.png)
描述一下李密是怎样侍奉祖母的
• 一间简陋的房子里弥漫着药味,九十六岁高龄的 祖母躺在床上,不时地发出低微的呻吟。李密守候在 边上,不时地给祖母掖被子。
• 床前一个炉子上的药罐里炖着药。该吃药了,李密小 心翼翼地扶起祖母,让她斜躺着,先尝一下药的冷热 是否合适,然后一匙一匙地喂。有些药汁从祖母的嘴 角流了下来,他赶紧用毛巾轻轻擦去。
宠命优渥(wò), 分优厚,怎么敢徘
岂敢盘桓,有所 徊观望另有什么企
希冀(jì)!但 求呢!只因为祖母
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人命
刘氏已是象太阳迫 近西山的人,气息 微弱,生命垂危,
危浅,朝不虑夕。 已经到了朝不保夕
的境地。
臣无祖母, 我如果没有祖母抚
无以至今日, 养,就没有办法活
祖母无臣,
到今天,如果祖母 没有我的照顾,也
我今年四十四岁, 祖母刘氏今年九十 六岁,这样看来, 是我在陛下效忠的 日子还很长,然而 报答赡养祖母刘氏 的日子已很短了。 我怀着乌鸦反哺 (bǔ)一样的私情, 希望能够准许我对 祖母养老送终的请 求。
臣之辛苦,非独蜀 我的辛酸悲苦,不单是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 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
所见明知,皇天后 官亲眼目睹,连天地神明
动作名 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才。臣以供养无主,我因为照料祖母的事没人来
辞不赴命。诏书特 做,就推辞没有接受任命。
下,拜臣郎中,寻 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授予
蒙国恩,除臣洗 我郎中,不久又承蒙国家恩
(xiǎn)马。猥 命,任命我为洗马。我凭借
(wěi)以微贱, 卑微低贱的身份去侍奉太子,
当侍东宫,非臣陨 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
(yǔn)首所能上 答朝廷的。
《陈情表》课件(共93张PPT)
![《陈情表》课件(共9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a6ff89551810a6f4248609.png)
臣,无以终余年, 有我的照顾,也不能够安度
祖孙二人 ,更相 她的晚年,我们祖孙二人,
为命 ,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相依为命,正是由于这种出 自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弃养 而远离。
伏 况 郎 至署微惟 臣旧至,圣孤对时陋本朝苦上奏图,以,级提疏使生自过宦孝特常拔因、动命夸尊用蒙治达为不第为书用危,。的,天拔尤夕信法弱自名三敬保不下擢甚中比,,词做语太下段,矜 ,。喻朝作官。阳气级凡名 宠且人奄动。接:息临奄在节命臣词近微恩名近一,。优故少西怜徘弱命词死息故山渥今老仕悯徊,十任作亡样旧,抚不臣, ,伪分。职动子老育进亡犹岂朝优词人的厚国蒙敢,,。贱矜盘历俘育桓职,,,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
废离。
缠绕,这里 指疾病缠身。
草褥 子
医药
自由诵读第1段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它包含了 哪些内容?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故不能“废远” (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 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有所希冀。使但…以…刘终日了薄西山,气互息相奄依奄,人 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 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离
谦词,私爱
(二)分析归纳: 1.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 自己的治国纲领,.其内 容是什么?
答:以孝治 天下。
2.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 的治国之道?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 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 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 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 今日”张本。
(完整版)《陈情表》优秀课件ppt
![(完整版)《陈情表》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3c0f71a32d7375a4178060.png)
感激不尽而又想着 祖母疾病,进退狼 狈。
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 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要
伺候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 帝的同情。
归纳段意:
本段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 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伏着想,下对上(多 用于介对,皇用帝)陈述自 晋己朝的想法孝时道用的敬词
年老之人 形作名
•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逃于避星傲火慢。臣欲奉诏奔 驰告,诉则不奔刘许赴病 。上任古臣日到:,笃之登报这进;门告里退欲申指诉,苟一顺实天名比作私 为主取“状一 状谓消于情狼语天之句星,狈后间子火置则。,急遵确句”姑从实迁且就
今:说给人听,使独立性 人知道
化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推供举养和考无察主,辞不赴命。推诏举书将
下,拜介臣词郎,中因为。主寻持蒙,推国做辞恩,除臣洗 马首。所颁猥能下以上谦授报微词凭予贱。,借官鄙,职贱当侍副不东担词久任,宫受,到非臣陨授职
的意思 古:报答皇恩
今:向上级报告
用,介词使……辞闻谢
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 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 李密向谁陈情?
• 晋武帝
•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 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 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 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 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 陈什么情?
•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 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 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 祖母的衷情。
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 母相依为命的情感?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 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要
伺候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 帝的同情。
归纳段意:
本段明确提出忠孝难以两全 的难题,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伏着想,下对上(多 用于介对,皇用帝)陈述自 晋己朝的想法孝时道用的敬词
年老之人 形作名
•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逃于避星傲火慢。臣欲奉诏奔 驰告,诉则不奔刘许赴病 。上任古臣日到:,笃之登报这进;门告里退欲申指诉,苟一顺实天名比作私 为主取“状一 状谓消于情狼语天之句星,狈后间子火置则。,急遵确句”姑从实迁且就
今:说给人听,使独立性 人知道
化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推供举养和考无察主,辞不赴命。推诏举书将
下,拜介臣词郎,中因为。主寻持蒙,推国做辞恩,除臣洗 马首。所颁猥能下以上谦授报微词凭予贱。,借官鄙,职贱当侍副不东担词久任,宫受,到非臣陨授职
的意思 古:报答皇恩
今:向上级报告
用,介词使……辞闻谢
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 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 李密向谁陈情?
• 晋武帝
•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 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 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 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 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 陈什么情?
•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 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 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 祖母的衷情。
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 母相依为命的情感?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
![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bdce490740be1e640e9a0d.png)
为
祖母无臣
命
祖母病卧
无以终余年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的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教化中。从前名叫逵的太守推举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 。臣以供养无主,辞 为秀才。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 不赴命。诏书特下, 母,就推辞没有接受任命。朝廷 拜,猥臣除(郎臣w ě洗中i ), (寻x以i蒙微ǎ n国贱)恩马,。又不洗侍特久马奉地。太又颁我子承下凭,蒙诏借这国书不家卑,是微恩我授 低命杀予 贱,我 任身的捐身郎 命躯份我中去为 所, 当 侍 东 宫 , 非 臣 陨 能够报答朝廷的。 (yǔn)首所能上报。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我俯伏思量圣朝是用孝
凡在故老,犹蒙矜 (jīn)育,况臣
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 健在的故旧老人,尚且 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
孤苦,特为尤甚。 的孤苦尤其严重呢。再
且臣少仕伪朝,历 说我年轻时担任过伪朝
职郎署,本图宦达, 的官,一直做到郎官,
不矜名节。
本来希望官职显达,并
不想自夸清高。
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
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
第三段: 陈孝治天下之政 本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A、矜育故老,更应怜臣。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更相为命,不能废远。
第一段: 陈相依为命之苦 哪句话是中心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述了哪些内容?
身世之苦,现状之苦。 隐含着什么结论?
故不能“废离”去就职。
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
陈情表_ppt课件完美版
课文分析
陈以往之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祖
父死母嫁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孙
《陈情表》ppt课件52张
![《陈情表》ppt课件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bbd2d3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e.png)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晋书·孝友传》也 将李密列为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创作背景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李密成为亡国遗臣, 平蜀的大将邓艾闻李密之名,想用他为主簿, 写信相招、约与相见,李密都不为所动。后 来邓艾被杀,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公元265 年,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 武帝为加强统治、收拾人心,开始起用亡国 旧臣,先任命李密为郎中,后因立司马衷 (晋惠帝)为太子,又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但是,李密对晋武帝征召一直辞旦不赴任, 《陈情表》就是他为辞洗马之仕而写的一封 辞表,也是他留存至今的唯一一篇作品。
(5)如何陈情?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诚。
壹 赏析第一段
疏通文意·第一段
陈述 艰,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因为 怜惜
年岁,年龄
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成人自立
俯伏思量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 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孤单贫苦,更是不同寻常。况且我年轻的 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 不想自负清高。现在我是卑贱的俘虏,极其渺小和浅陋,得到过分的 提拔,恩宠优渥,我怎敢徘徊观望,而有非分的要求呢。只因为刘氏 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地步。我没有 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 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作品简介
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 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 的七百余篇作品。《文选》是南朝梁昭明 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 《昭明文选》将 文学作品与经、史子分开,确立了文学作 品的独立地位。
创作背景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李密成为亡国遗臣, 平蜀的大将邓艾闻李密之名,想用他为主簿, 写信相招、约与相见,李密都不为所动。后 来邓艾被杀,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公元265 年,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 武帝为加强统治、收拾人心,开始起用亡国 旧臣,先任命李密为郎中,后因立司马衷 (晋惠帝)为太子,又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但是,李密对晋武帝征召一直辞旦不赴任, 《陈情表》就是他为辞洗马之仕而写的一封 辞表,也是他留存至今的唯一一篇作品。
(5)如何陈情?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诚。
壹 赏析第一段
疏通文意·第一段
陈述 艰,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因为 怜惜
年岁,年龄
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成人自立
俯伏思量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 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孤单贫苦,更是不同寻常。况且我年轻的 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 不想自负清高。现在我是卑贱的俘虏,极其渺小和浅陋,得到过分的 提拔,恩宠优渥,我怎敢徘徊观望,而有非分的要求呢。只因为刘氏 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地步。我没有 祖母,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 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作品简介
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 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 的七百余篇作品。《文选》是南朝梁昭明 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 《昭明文选》将 文学作品与经、史子分开,确立了文学作 品的独立地位。
9.1《陈情表》课件(共40张PPT)
![9.1《陈情表》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4ece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b.png)
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 上四字骈句,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岂能不打动人?(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④ 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⑤ 牧伯:长官。6皇天后土:指天和地。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① 愚诚:谦词,愚拙的诚心,形容词作名词。②听:准许,成全。3庶:期望。侥幸:幸运。⑤ 草:指报恩。6胜:尽。⑦ 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8拜:呈上。4闻:使动,使…闻(听到),报告。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 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 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第2段小结:进退两难一、与官职有关的文化常识1.与“征召”有关的动词:察、举、拜、除、当; 2.有关的职位名称:孝廉、秀才、郎中、洗马;3.说明:“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 所以用“辞不就职”。
第 2段小结:进退两难二、本段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征召的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提出请求做铺垫。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题解
(一)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1.从汉始,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议四体。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2.表的内容主要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3.《出师表》以“忠”著称,《陈情表》以“孝”感人。
(二)题解
1.李密(224-287 ) , 字 令 伯,犍为武阳人。2.以孝谨闻,才华出众。马等职。
④ 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⑤ 牧伯:长官。6皇天后土:指天和地。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① 愚诚:谦词,愚拙的诚心,形容词作名词。②听:准许,成全。3庶:期望。侥幸:幸运。⑤ 草:指报恩。6胜:尽。⑦ 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8拜:呈上。4闻:使动,使…闻(听到),报告。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 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 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第2段小结:进退两难一、与官职有关的文化常识1.与“征召”有关的动词:察、举、拜、除、当; 2.有关的职位名称:孝廉、秀才、郎中、洗马;3.说明:“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 所以用“辞不就职”。
第 2段小结:进退两难二、本段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征召的级别越来越高,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提出请求做铺垫。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题解
(一)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1.从汉始,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议四体。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2.表的内容主要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3.《出师表》以“忠”著称,《陈情表》以“孝”感人。
(二)题解
1.李密(224-287 ) , 字 令 伯,犍为武阳人。2.以孝谨闻,才华出众。马等职。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a3b31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9.png)
语 言
叁
艺
术
赏析语言
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画下来,说说这些语句有什 么特点(句式,用词,修辞手法)?好(表情达 意效果)在哪?
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 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 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察举制:
文化常识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确立于汉武帝元光一年(公元前 134年)冬。察举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隋唐时建立的科举 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
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考察名目:“孝” “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秀才”等 。
宋代大学士苏轼曾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后人说: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忠 则 《
陈
出
师 》 ,
情
孝
则 《 陈
表
情
》
【
李
密
】
解壹
题
陈
陈述、禀报
情
隐情、苦衷
表
奏章
禀告自己苦衷 的奏章
“表”,中国古代一种文体,是 古 代 臣 子 向 君 王 陈 述 己 见 的
表感激之情,诉矛 盾之心,再博同情, 为下文作铺垫。
研读第三段
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形上作级名常,用元的老敬,语怜旧悯臣养育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名做动,做名官做动,任职
看重,推崇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 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
要伺候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 武帝的同情。
归纳段意:
本段明确提出 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 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伏 用着于想对,皇介下帝对),上陈用(述多自 年老晋己之朝的人想法时用的孝敬词道
况且
•伏惟圣形作朝名以孝治尚且天下并且。凡
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
②实
A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实在 B 仓廪实而知礼节 充实 C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实质,实际 D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果实 E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实际情况 F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实的人
本段交代了全文 写作目的,.是 什么?
愿乞终养
理由是什么?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 后尽忠。
C 子路从而后 D 后遂无问津者 E 恐前后受其敌
落在后面 后来 后面
F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之后
③辞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推辞 B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言辞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托辞、借口 D 朝辞白帝彩云间 告辞
④于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比 B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在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 向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对于
D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表时间
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治 国纲领,其内容是什么?
以孝治天下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 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 去,从而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 为私情,又合法理。
归纳段意:
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 念,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 度,并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 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介词, 早 • 臣 孩古今::密六六六言月个月人词:,份月称,臣慈代我父以险 见因为古衅背今:,,经:不背历不夙 行弃死能的可,亡走遭年年以指路岁闵四凶岁亲,,自生舅
夺母志。成人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 养。臣少自立多疾病,九岁不行,最终零没丁有
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孤苦,特为指 掉尤被 的甚晋 蜀灭 汉。且臣少
仕仕伪途朝通达,历职郎署,本图
宦达做官,不矜名节名任作职。动 本来
名作动
希望
自尊,自夸
恩命
卑贱 最卑微 低贱过分 提拔
•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 刘 不 臣 是日虑 , 以薄区夕无西区。以山不臣终一优名,无余能天厚作天气祖 年废状地息母 。远奄, 母。奄孙无徘的,二以徊样不人人至子没进命,今有危日更办浅;相法祖介,为母词朝命只无,仅,, 因仅为
到,敬词
及
推举和考察
清明的 政治教
化
推举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主。持前,太做守 副臣 臣词介,秀逵词才察,因。臣为臣孝廉以,供颁养后下无刺史主授臣,予荣辞谦官词举不职,推鄙辞贱 不赴 寻久命蒙。国恩诏担,书任 将除下 臣洗,马拜。臣猥郎中以的。微意思
贱 上, 报受当。到侍东宫,非授今古职臣::陨向报上首答级皇所报恩能凭告借
当结草。臣不终胜犬马怖惧之情,谨
拜表以报闻恩!”
不像名尽犬作马状一惶样恐不安 恭敬地
上奏表 使……知道
名作动 (使动)
①是
A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也 这样
B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C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 D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表判断 E 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 国家大事
2.古今异义
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报答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奔赴上任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申诉; 不许:不被允许
⑤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 礼有加?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将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互相 因此古 今::谦数言量私少爱,不形远作离动
重要
①以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用 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因为 C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用
D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E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原因 F 余以乾隆 在
认为
G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而,才 H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表并列
作者直到此时也不忘了以情动人, 其表现是什么?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本段段意
• 先尽孝尽忠后
陈情表
孝情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忠心
揭 示
沐清化蒙国恩
矛 盾
圣朝恩重如山
刘病日笃 尽孝日短
分 析
孝治天下
矛 盾
尽忠日长
解决矛盾
先尽孝后尽忠
1234
李密在应诏赴任和奉养祖母的两难中 选择了后者,对于他的选择,我们应如何 看待?
•李密向谁陈情?
•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 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 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 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 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 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 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 终养祖母的衷情。
•
听读课文,
注意节奏和感情
难读字音:
• 终鲜( xiǎn )兄弟 • 期(jī)功强近 • 常在床蓐( rù) • 猥(wěi)以微贱 • 岂敢盘桓( huán ) • 庶刘侥( jiǎo )幸
用,介词 使……辞闻谢
• 臣切催遵从具峻臣以,上逃表责道到避指,闻臣。登这门,逋州里 辞慢司一不。临姑天且就郡门比傲一职 县,慢“天状。逼急于语星后诏迫于火置书,星急句” 奔火赴。上臣任欲奉诏奔迁名驰就作,状 则刘病日 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古退:,报实告申为诉狼狈。
主谓今之:间说,给人听,
陈情表
·
人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 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
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 文》不下泪者,其人必 不友 ;
(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
下泪者,其人必 不为人 。”(后
人续)
•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 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 强烈的感人力量。
• 李密放弃赴任,在家奉养祖母,从 传统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孝”,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应诏赴任,达则兼济天下,为民做 官也应进行肯定。
• 两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
• 本文中有很多短语现在已经成了成 语,请找出来。
• 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气息奄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取消使句人子知道 确实
独立性
1.一词多义解析:
①朝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朝代 B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朝代 D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向着 E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早晨
②后
A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后来
B 天子之妃曰后
王后
通“又”
尽忠、效状忠语后置句
报答臣奉密养今年四十这样有四,祖母刘今年九
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
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皇辛酸天苦后只楚土,实乞求
所共鉴。
今:明身白心知劳道苦
审查、识别
顾惜怜悯 准许
谦称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
侥幸,保卒余年。Biblioteka 生当陨首,死陈 陈述、禀报
情 隐情、苦衷 表 一种文体,是
古代奏章的一 种。 是古代 臣属给帝王所 上的陈述己见 的文书。
禀告自 己苦衷 的奏章
• 既然是“陈情表”,那 么谁在陈情? • 李密
• 李密( 224 - 287 ),又 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 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 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 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 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②过
A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过分
B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经过
C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超过
D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度过
E 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 错了
F 求,无乃尔是过与
G 过故人庄 拜访
过错
③更
A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互相 B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改变 C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轮流
四岁母嫁 九岁不行 祖母疾病缠身
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 相依为命的情感?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作者陈说一家不幸,其目 的何在?
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 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概括1段内容。
通过陈述家庭不幸和与 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 力图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福分
息:儿女
儿息:儿子
在门外, 名作状
在家里 名作状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 夙未婴尝疾废缠绕病离,, 。这常里孤在指自孤床己单生蓐单活,地 臣侍汤侍安药奉慰,连 表词 并, 列
停疾止病侍缠奉离身开
本段所述之不幸,共有几个?试一 一列举之。
四个不幸。 六月丧父
要伺候卧床不起的祖母,博得 武帝的同情。
归纳段意:
本段明确提出 忠孝难以两全的难题, 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伏 用着于想对,皇介下帝对),上陈用(述多自 年老晋己之朝的人想法时用的孝敬词道
况且
•伏惟圣形作朝名以孝治尚且天下并且。凡
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
②实
A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实在 B 仓廪实而知礼节 充实 C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实质,实际 D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果实 E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实际情况 F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实的人
本段交代了全文 写作目的,.是 什么?
愿乞终养
理由是什么?
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 后尽忠。
C 子路从而后 D 后遂无问津者 E 恐前后受其敌
落在后面 后来 后面
F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之后
③辞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推辞 B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言辞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托辞、借口 D 朝辞白帝彩云间 告辞
④于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比 B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在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 向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对于
D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表时间
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治 国纲领,其内容是什么?
以孝治天下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 治天下”的治国之道?
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 去,从而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 为私情,又合法理。
归纳段意:
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 念,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 度,并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 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
介词, 早 • 臣 孩古今::密六六六言月个月人词:,份月称,臣慈代我父以险 见因为古衅背今:,,经:不背历不夙 行弃死能的可,亡走遭年年以指路岁闵四凶岁亲,,自生舅
夺母志。成人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 养。臣少自立多疾病,九岁不行,最终零没丁有
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孤苦,特为指 掉尤被 的甚晋 蜀灭 汉。且臣少
仕仕伪途朝通达,历职郎署,本图
宦达做官,不矜名节名任作职。动 本来
名作动
希望
自尊,自夸
恩命
卑贱 最卑微 低贱过分 提拔
•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 刘 不 臣 是日虑 , 以薄区夕无西区。以山不臣终一优名,无余能天厚作天气祖 年废状地息母 。远奄, 母。奄孙无徘的,二以徊样不人人至子没进命,今有危日更办浅;相法祖介,为母词朝命只无,仅,, 因仅为
到,敬词
及
推举和考察
清明的 政治教
化
推举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主。持前,太做守 副臣 臣词介,秀逵词才察,因。臣为臣孝廉以,供颁养后下无刺史主授臣,予荣辞谦官词举不职,推鄙辞贱 不赴 寻久命蒙。国恩诏担,书任 将除下 臣洗,马拜。臣猥郎中以的。微意思
贱 上, 报受当。到侍东宫,非授今古职臣::陨向报上首答级皇所报恩能凭告借
当结草。臣不终胜犬马怖惧之情,谨
拜表以报闻恩!”
不像名尽犬作马状一惶样恐不安 恭敬地
上奏表 使……知道
名作动 (使动)
①是
A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也 这样
B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C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 D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表判断 E 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 国家大事
2.古今异义
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报答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奔赴上任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申诉; 不许:不被允许
⑤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 礼有加?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将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互相 因此古 今::谦数言量私少爱,不形远作离动
重要
①以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用 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因为 C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用
D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E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原因 F 余以乾隆 在
认为
G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而,才 H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表并列
作者直到此时也不忘了以情动人, 其表现是什么?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本段段意
• 先尽孝尽忠后
陈情表
孝情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忠心
揭 示
沐清化蒙国恩
矛 盾
圣朝恩重如山
刘病日笃 尽孝日短
分 析
孝治天下
矛 盾
尽忠日长
解决矛盾
先尽孝后尽忠
1234
李密在应诏赴任和奉养祖母的两难中 选择了后者,对于他的选择,我们应如何 看待?
•李密向谁陈情?
•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 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 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 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 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 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 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 终养祖母的衷情。
•
听读课文,
注意节奏和感情
难读字音:
• 终鲜( xiǎn )兄弟 • 期(jī)功强近 • 常在床蓐( rù) • 猥(wěi)以微贱 • 岂敢盘桓( huán ) • 庶刘侥( jiǎo )幸
用,介词 使……辞闻谢
• 臣切催遵从具峻臣以,上逃表责道到避指,闻臣。登这门,逋州里 辞慢司一不。临姑天且就郡门比傲一职 县,慢“天状。逼急于语星后诏迫于火置书,星急句” 奔火赴。上臣任欲奉诏奔迁名驰就作,状 则刘病日 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古退:,报实告申为诉狼狈。
主谓今之:间说,给人听,
陈情表
·
人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 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
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 文》不下泪者,其人必 不友 ;
(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
下泪者,其人必 不为人 。”(后
人续)
•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 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 强烈的感人力量。
• 李密放弃赴任,在家奉养祖母,从 传统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孝”,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应诏赴任,达则兼济天下,为民做 官也应进行肯定。
• 两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
• 本文中有很多短语现在已经成了成 语,请找出来。
• 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气息奄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取消使句人子知道 确实
独立性
1.一词多义解析:
①朝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朝代 B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朝代 D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向着 E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早晨
②后
A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后来
B 天子之妃曰后
王后
通“又”
尽忠、效状忠语后置句
报答臣奉密养今年四十这样有四,祖母刘今年九
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
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皇辛酸天苦后只楚土,实乞求
所共鉴。
今:明身白心知劳道苦
审查、识别
顾惜怜悯 准许
谦称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
侥幸,保卒余年。Biblioteka 生当陨首,死陈 陈述、禀报
情 隐情、苦衷 表 一种文体,是
古代奏章的一 种。 是古代 臣属给帝王所 上的陈述己见 的文书。
禀告自 己苦衷 的奏章
• 既然是“陈情表”,那 么谁在陈情? • 李密
• 李密( 224 - 287 ),又 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 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 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 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 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②过
A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过分
B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经过
C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超过
D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度过
E 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 错了
F 求,无乃尔是过与
G 过故人庄 拜访
过错
③更
A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互相 B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改变 C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轮流
四岁母嫁 九岁不行 祖母疾病缠身
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李密与祖母 相依为命的情感?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作者陈说一家不幸,其目 的何在?
让武帝对自己由恼怒 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概括1段内容。
通过陈述家庭不幸和与 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 力图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福分
息:儿女
儿息:儿子
在门外, 名作状
在家里 名作状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 夙未婴尝疾废缠绕病离,, 。这常里孤在指自孤床己单生蓐单活,地 臣侍汤侍安药奉慰,连 表词 并, 列
停疾止病侍缠奉离身开
本段所述之不幸,共有几个?试一 一列举之。
四个不幸。 六月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