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文言文翻译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七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我的家乡。
2.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翻译:春天的早晨,我睡得很沉,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儿凋落。
3.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泰山怎么样?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没有结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阴阳划分为清晨和黄昏。
胸中荡起层层云彩,眼睛决裂地望着归巢的鸟儿。
我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所有的山峦。
4.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复兴。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楼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诗人的诗赋。
他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5.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翻译:我诸葛亮说:先帝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部分,益州疲惫不堪,这确实是一个危急存亡的时期。
然而,侍卫的臣子们在内部不懈怠,忠诚的志士们在外面不顾个人安危,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
6.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注释及译文[理解+识记积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快乐地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哥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古地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文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咏雪》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1.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咏雪原文篇一【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咏雪翻译篇二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篇三【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翻译篇四【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5.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智子疑邻原文篇五【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智子疑邻翻译篇六【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文言文易考注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文言文易考注释翻译(局部)《观沧海》注释:临:到达,登上。
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耸峙:耸立。
丛生:聚集在一起。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哉:叹词,表感叹语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注释:子规:杜鹃鸟。
闻道:听说,表示惊讶。
《次北固山下》注释:次:停泊。
客路:路人前行的路。
乡书:家信。
翻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色未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已从大海上冉冉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悄悄地来临。
《天净沙秋思》翻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太阳就要从西边落下,(我这个)伤心断肠的思乡人漂泊在天涯。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內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俄而:不久,一会儿。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翻译: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比拟吧。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做比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注释:期:约定。
尊君:也称“令尊”,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去。
顾:回头看。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论语》12章注释:温:温习,复习。
堪:能忍受。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曲肱:弯着胳膊。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斯:表示代词,这,指河水。
笃:坚定。
切:恳切。
翻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就)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注释:寻常:经常。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狼》注释:止:经,只。
窘:处境困迫,为难。
顾:看,视。
驰:解除,卸下。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瞑:闭上眼睛。
隧入:从通道进入。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语】⾼效的学习,要学会给⾃⼰定定⽬标(⼤、⼩、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个⽅向;然后要学会梳理⾃⾝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点⼀点的攻克、落实。
本篇⽂章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原⽂翻译》,供⼤家借鉴。
【篇⼀】七年级上册语⽂⽂⾔⽂原⽂翻译 核⾈记原⽂阅读 出处或作者:魏学洢 明有奇巧⼈⽈王叔远,能以径⼨之⽊为宫室器⽫⼈物,以⾄鸟兽⽊⽯,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盖⼤苏泛⾚壁云。
⾈⾸尾长约⼋分有奇,⾼可⼆⿉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窗,左右各四,共⼋扇。
启窗⽽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落⽯出”,左刻“清风徐来,⽔波不兴”。
⽯青糁之。
船头坐三⼈: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卷,东坡右⼿持卷端,左⼿抚鲁直背;鲁直左⼿执卷末,右⼿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鲁直现左⾜,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船,⽽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尾横卧⼀楫。
楫左右⾈⼦各⼀⼈:居右者椎髻仰⾯,左⼿倚⼀衡⽊,右⼿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执蒲葵扇,左⼿抚炉,炉上有壶,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天启壬戌秋⽇,虞⼭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钩画了了,其⾊墨。
⼜⽤篆章⼀,⽂⽈:“初平⼭⼈”,其⾊丹。
通计⼀⾈,为⼈五;为窗⼋;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卷、为念珠,各⼀;对联题名并篆⽂,为字共三⼗有四;⽽计其长,曾不盈⼨。
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记原⽂翻译 明朝有个特别⼿巧的⼈名叫王叔远,能够⽤直径⼀⼨的⽊头,雕刻房屋、器具、⼈物,以及鸟兽、树⽊、⽯头,没有不顺着⽊头原来的样⼦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个⽤桃核雕刻成的⼩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壁。
七年级上册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原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翻译: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
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
(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
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
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
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
(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
(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
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
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狼子野心的寓意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人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狼一样凶恶的东西丧失警惕,会是非常危险的。
狼嗜人(肉),是狼的本性,怎么能够因为它不利于人,就认为是有野心,是不好的呢?世间的万物,各有其本性,相生而相害(制衡),这是普遍规律。
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本性。
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难改。
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文言文原文1. 沁园春·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出三皇旦,笙歌歌盈。
平山顶,羌笛歇。
转角凝望青云层,不知乘月几霜天。
青芜瞥白鹄归南,双翠凤凰来向东。
败杨远,深渊草地直千里,十六地循战沉沦。
回血山阴凤三弦,洞房春半,金花星去馬鸣龙。
喜山头。
雁边鸿过,一堆士庶各看园。
绮翠飘旌旆益来营,送祝福,和仗中县大瀼漂。
国学炎黄十郡垒,如意会,奏无管和文绣。
3. 骆驼祥子·第一回怎生廿一发,公子几棍灭家。
城边路说。
茕茕寡人,外头皆是黑。
路人侦察灭了太太,问灭了公子也。
大爷自有来由,外头闹心不思眼。
叫春,又找春,春不卖,多过两文手租,独走独醋,不欠内天。
来也,地也,水也,花也,虽山山,山山无意意,去无反问。
时也,势也,遭也,逢也,虽人人,人人有心心,尽赋古颂。
其势转不住,张枷司马一绳得。
地也,水也,石也,脸也,虽川川,川川倒问倒,无人愿拜!家也,国也,权也,势也,虽天天,天天不打不,无怕不意!文言文翻译1. 沁园春·雪白天已经到了山的尽头,黄河水流入大海。
想要穷尽千里目,再上一层楼。
2.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晚出来,阳光照亮大地。
笙歌声充满空气,山顶平坦,羌笛静默。
转过角落凝视蓝天白云,不知乘着月亮时已几点霜天。
瞥见青色草地上的白色雁归南,两只翠绿的凤凰飞到东方。
随着远去的杨树,深渊的草地,直通千里,十六个地方战争陷入沉沦。
回血的山阴凤三弦,洞房的春天已经过去,金花和星星去了,马和龙在鸣唤。
山头喜庆。
雁边,鸿鹄飞过,士人和庶民各自欣赏花园。
丝绸和翠绿的旗帜飘扬越来越多,送来祝福,和中县大瀼的漂流。
国家学府炎黄十二个郡堡,将如意聚集在一起,演奏出无乐器的和谐。
3. 骆驼祥子·第一回因为出了廿一发,公子几棍子灭了家。
城边的路上有人说。
孤零零的人,在外面每个人都是黑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文言文全文详解及翻译

目录8.1《咏雪》原文及翻译 (1)逐字逐句翻译 (1)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8.2《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 (4)逐字逐句翻译 (5)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6)1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8)逐字逐句翻译 (9)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2)15.《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13)逐字逐句翻译 (1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15)18.《狼》原文及翻译 (16)逐字逐句翻译 (17)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0)22.1《穿进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23)逐字逐句翻译 (24)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5)22.2《杞人忧天》原文及翻译 (26)逐字逐句翻译 (27)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原文】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划分句子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全文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逐字逐句翻译】(直译+意译信、达、雅;留、补、换;删、调、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①谢太傅:即谢安②寒雪日:寒冷下雪天,寒雪,寒冷,下雪;日,天③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七年级语文版上册全部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全部文言文翻译21.《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习),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了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了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22.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便离开了。
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陈方元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元方曰: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 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无礼。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文言文课文,下面将为大家提供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孟子·离娄下》离娄,字重耳,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本文讲述了他与朋友们的一次别离。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离娄初行,或暂别离也。
义渠,楚国边境之地名。
言其东行至临安而谢朋友。
篦,梳头用具。
安楚,指留在楚国。
未成就,指还未达到目标。
山城,指楚国都城郢城。
2.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本文是一首古代诗歌,描绘了农民在风雨中辛勤劳作的情景。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匪石匪石,一作非石。
指某种树木。
籥,指农具,用来插秧子。
允矣,表示同意或者赞同。
奏矣,指高兴地歌唱。
庐矣矣,指农民的房屋。
軏矣矣,指卧在农田上帮助深耕的农民。
3. 《楚辞·九辩·离骚》本文为楚辞中的名篇,描述了屈原沉浸在离骚之中的悲愤情绪。
以下是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引领,引导。
舞厌,以舞蹈来消愁。
困厌,被困扰或痛苦。
九重,指楼台高阁。
似兮若,似兮若,如同。
绸缪,指心思琢磨。
四座,四座,指四周。
欽赏,指沉浸在美景中。
通过对这些文言文的注释及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翻译和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翻译和原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翻译和原文注释七年级的文言文狼讲的是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翻译和原文,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

狼蒲松龄一、课文注释及翻译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屠户。
止:同“只”,仅,只。
缀:连接,紧跟。
从:跟从。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耽眈相向。
室:处境困迫,为难。
恐:恐怕,担心。
受其敌: 遭受它们的攻击。
顾:看,视。
积薪:堆积柴草。
苫藏:覆盖,遮盖。
弛:解除,卸下。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译文:屠夫处境十分困迫,为难,担心前后一起受到它们的攻击。
屠夫转头看见野地里有个打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当中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
屠夫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夫。
原文: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随入以攻其后也。
身己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少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像狗一样。
久之:时间长了。
瞑:闭上眼睛。
意:神态、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暴:突然。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
指挖洞。
隧入:从通道进入。
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屁股。
股:大腿。
寐:睡觉。
盖:大概,原来是。
译文: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只狼像狗样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狼。
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初中

文言文及翻译初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初中初中有很多的文言文需要我们认真的来翻译,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初中,欢迎大家查看!初一年级上册: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我心里把它们(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1、未几,高垣睥睨,边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全部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1.童趣(沈复)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杞人忧天》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杞人忧天佚名〔先秦〕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杞人忧天佚名〔先秦〕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春秋时期国名,在今河南杞县。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
亡,同“无”。
寄,依附,依托。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之,的。
忧,忧愁、担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文言文原
文和翻译
篇一《孔乙己》
原文
吾无祖籍,无籍也无名。
作工本差池,逐日生计艰难。
亲朋无依,寄宿在草场旁边一个破烂庙里。
远远的看去,这座庙也只不过
是一间有前厅的土坯房。
里面安安稳稳地住了我三四年,你们或许
会觉得奇怪:怎么一个人能在这样的地方过得去?其实也难不倒我,我还有那两只野狗,它们为我看家护院,我为它们搜集食物。
只是,一到夜里,我的心思总会沉重起来,仿佛和我一起在这里栖息的不
仅有野狗,还有许多遭逢悲凉的人,他们的影子、他们的话语,都
萦绕在每一个角落。
我的心情就像这一座庙里的灰尘,无论怎么风吹,总是落灰。
翻译
我没有祖籍,没有籍贯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的手艺平平,每天
都挣扎着为生计而努力。
我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借助,所以只得搬进
旁边一个破烂的庙里过日子。
这座庙远远望去也不过只是一个带有
前厅的土坯房而已。
我已经住在里面三四年了,或许你们会很惊奇:怎么一个人会奋斗在这样的环境里?其实我并不介意,因为我有两
只野狗,它们看家护院,我则负责给它们寻找食物。
可是,每到夜
晚我的心情总是变得沉重不安,仿佛这里不仅居住着我和野狗,还
有很多和我一样遭遇悲惨的人,他们的影子,他们所说的话语都在
这里萦绕。
我的心境就像这座破庙里的灰尘,无论风吹雨打,始终
不能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童趣
我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清楚楚地看清最细微的事物,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私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就变成了白鹤;我抬头看着它们,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因此高兴得拍手称快。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仔细观看,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心神字其中游玩,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他们,兴致正浓厚,忽然有个体型庞大的东西掀翻山拔倒树就过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0、《论语》十则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就可以当老师了。
”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
5.孔子说:“由,教给你明白事理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在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并且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
15、古代诗歌五首
1.《观沧海》
策马东来,
登上碣石上。
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海面浩淼,
水波澹澹。
突兀耸立的山岛呀,最先跃入眼帘。
山岛上──
百草丰美,
树木浓繁。
虽然已到秋天,
它们仍生意盎然。
看大海──
在萧瑟秋风中,
汹涌起伏着
不尽的洪波巨澜!
太阳和月亮,
昼夜不停运转,
都是大海吐纳的
小小弹丸;
天上的银河啊,
星光璀璨,
它们也都出生于
大海广阔的胸间。
啊!
今日我观赏大海,
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2.《次北固山下》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
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
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
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
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
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
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
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20、山市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这样一座寺院啊。
不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不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
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要用亿万来计算。
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尘土之大,无边无际,城市变得隐隐约约罢了。
不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刚才的一切全都没有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和天河。
(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大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层越高,亮点就越少;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了。
再往它的上面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不能计算它的楼层数了。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的人靠着(栏杆),有的人站着,姿态各不相同。
过了一会儿,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它的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不能看见了。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2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比拟。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漫天飞
舞。
”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正午已过,朋友没有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怒了,骂道:“真不是人哪!跟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方进了自家大门,不回头看他。
30、智子疑邻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他的儿子说:“要是不修补,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他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
在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有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进入了胡地。
邻人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事呢?”经过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邻人都前来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事呢?”他家有许多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折断了大腿。
邻人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事呢?”又经过了
一年,胡人大规模入侵边塞,壮年男子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了。
这个人惟独因为儿子瘸腿的缘故,父子共同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