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PPT课件(上课用)27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平衡》课件

《化学化学平衡》课件

结论和总结
主要观点
化学平衡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速率相等,达到 平衡态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关联性
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动力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互为导 向。化学平衡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扰动的类型
• 压力的变化 • 浓度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 • 参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添
加和减少
平衡体系移动方向的 判断
• 浓度增大/压力增大/k增大, 向反应物端移动
• 浓度减小/压力减小/k减小, 向生成物端移动
• 温度的变化:一般取决于 反应是否放热或吸热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
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
反应进程曲线
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摩尔比的变化分布情况。
反应活化能
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1 二氧化碳的血液检测
2 酸碱度检测
3 电池电解质维护
根据化学平衡反应原理,可 以测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 度,进而判断肺活量是否正 常。
根据化学平衡反应原理,可 以对溶液的酸碱度进行检测 和判断。
电池中电解质的平衡及反应 物生成物的浓度关系会影响 电池的电量产生和使用效率, 是电池维护中的重要因素。
化学平衡在工业反应平衡中不同温度下反应能力不同的特点, 可以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人 造催化反应生产中。
化学分离技术的应用
化学反应平衡中的物质摩尔量分配关系及有机物挥发 性的不同,可广泛应用于分离、纯化、制备等化学过 程中。
平衡体系
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处的体系状态。
平衡常数K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一个常数,表示反应达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化学平衡》优质ppt人教

《化学平衡》优质ppt人教
第三节 化学平衡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
列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事实是( DFGIJ )
A. 容器内SO2、O2、SO3三种气体共存 B. 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A. Z=0.5 mol/L C. Z=0.4 mol/L
B. Y2=0.5 mol/L D. X2=0.2mol/L
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3Y2(g)
2Z(g)
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
0.1mol/L,0.3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2:1:2
E.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F. SO2的消耗速率:O2生成速率=2:1 G. SO2的消耗速率=SO3的消耗速率 H.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直接标志: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可以 02 调节化学平衡,提高产物的收率和质量。
在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化学平衡的计 03 算和分析对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
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平衡、水体中污染物的平衡等。
02 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 规律,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治 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图解法
通过作图和观察图像,利用平衡 常数和温度的关系,求出平衡常
数和温度的关系。
代数法
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的代数方程组 ,求解未知数。
微分法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未知数。
04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 01 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等。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05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原理,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 理解。
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实验 将通过具体反应来展示化学平衡的形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可逆反应的试剂等。
《化学平衡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化学平衡的原理 • 化学平衡的计算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化学平衡》课件

《化学平衡》课件
把滴定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和化 学反应关系导出的计算公式
常用的滴定方法
如测定纯碱度、酸度或含量的 柿子水滴定法等等
pH指示剂的使用与选择
甲基橙
pH范围:3.1- 4.4
溴酚蓝
pH范围:6.0- 7.6
酚酞
pH范围:8.3- 10.0
酸碱滴定曲线的解读
酸碱滴定时,溶液的pH值随滴定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绘制曲线,可以判断滴定反应的性质和本质。
其他方法
如利用强度法、光谱法等确定化 学平衡中物质的浓度等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等体积稀释
平衡常数Kc不变
等摩尔反应
平衡常数Kc不变
气态反应压力变化
平衡常数Kc不变
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温度
平衡常数Kc与温度有关,且温 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
压强
气压对气态反应有影响,但不 影响平衡常数的值
浓度
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1
作用
2
决定反应的达成程度和方向;提供反应
条件的确定方法
3
定义
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产物浓度比例的 稳定值
表达式
Kc = [C]^c[D]^d/[A]^a[B]^b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浓度法
确定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 数表达式计算
压力法
在气相反应中,将平衡常数表达 式化为各气体分压之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氨水的制备
N₂(g) + 3 H₂(g) ⇌ 2 NH₃(g) △Hf° = -92.4 kJ/mol
甲烷的裂解
CH₄(g) ⇌ C(s) + 2 H₂(g) △Hr° = 75.0 kJ/mol
酸碱离子反应及其平衡常数计算方法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
b.当m+n=p+q时增大压 强(即△n=0的体系)。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 《化学平衡》PPT全文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压强)图(先拐先平,温度、压强均更高)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T2P2 T1P2 T1P1
t •首先判断压强高低:P1<P2 则:m+n<应吸热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AB3%
温度
A.
1×105Pa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1×106Pa
时间 C.
时间 B.
AB3% 100℃
500℃
压强 D.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200℃
300℃
P
吸 >
•正反应 热 吸 m+n p+=q
《 化学平 衡》PPT 全文课 件【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化学平衡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处理
由下列图象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A%
A%
0
T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人教版PPT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人教版PPT

•正反应吸热 t
•m+n<p+q t
A%
C%
பைடு நூலகம்
T1
T2
•正反应放热 t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人教版PPT(优秀课 件)
P1
P2
•m+n=p+q t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人教版PPT(优秀课 件)
四.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温度曲线 m A(g)+nB(g) pC(g)+qD(g) ΔH=Q
A

m+n > p+q
A2(g) + 3B2(g) (正
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BD )
υ
υ逆
AB3%
100℃
υ正
500℃
AB3%
温度
A.
1×105Pa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人教版PPT(优秀课 件)
1×106Pa
时间 C.
时间 B.
AB3% 100℃
500℃
压强 D.
化学平衡演示课件人教版PPT(优秀课 件)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平衡图像
一、速率-时间图:
1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温度的
变化是 升高 (升高或降低),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是 吸热反应。
v
v正
v
v逆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mA(g)+nB(g) pC(g)+qD(s)

化学平衡ppt课件

化学平衡ppt课件
知识精讲




动态平衡
条件改变,原平衡状态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υ(正)= υ(逆)
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就有可能改变化学平衡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υ(正)= υ(逆)≠0
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二、化学平衡状态
0.7
0.7
......
从反应开始起,B、C的体积分数均为1/2,始终没有改变,不是变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
这些都不是某一种物质的数据,而是所有气体的整体量。
对于这三个量,若反应为等体反应,不能作为判断依据,若反应为非等体反应,则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9.733×10-4
1.486×10-2
49.54
0
0
1.520×10-2
1.696×10-3
1.696×10-3
1.181×10-2
48.49
0
0
1.287×10-2
1.433×10-3
1.433×10-3
1.000×10-2
48.70
0
0
3.777×10-2
4.213×10-3
4.213×10-3
c (HI)
c (H2)
c(I2)
c (HI)
1.135×10-2
9.04×10-3
0
4.56×10-3
1.95×10-3
8.59×10-3
8.298
0
0
1.655×10-2
3.39×10-3
3.39×10-3
9.77×10-3
8.306

《化学平衡》完美ppt人教

《化学平衡》完美ppt人教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ºC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k的表达式为:
K=
C(H2O). C(CO) C(H2). C(CO2)
(2)该反应为 吸热 反应(“吸热”或“放热”)
课后作业:
在2L的容器中充入 △
CO(g)+H2O(g)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回忆
1、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6点: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增大接触面积、形成原电池等。 2、改变以上因素化学平衡状态都会移动吗?
3、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归纳: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是有 条件限制的—动——态—平衡,只有在—条—件——一—定———时才能保持 平衡。
因素
增大反应物浓度
Fe(SCN)3
减小反应物浓度
步 骤 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
滴加3~5滴NaOH溶液
现象
血红色加深
产生红褐色沉淀,血红色变浅
平衡移 动方向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正首先
速率变 化
v逆随后 且v'正
增大 增大 > v'逆
v正首先 v逆随后 且v '逆
减小 减小 > v'正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 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 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符号:K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共28张PPT)
H2(g)+Br2(g)
(1)对于只涉及液体或固体的反应,压强的影响极其微弱,一般不考虑。
(2)“惰性”气体(泛指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气体的分压不

体系中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
平衡不移动。如向 N2(g)+3H2(g)
2NH3(g)的平衡体系中充入 He,平衡不移动。
3.关于反应物的转化率 例如:3A+B
2C+D
等温等容,增加 A 的物质的量,引起的结果是:B 的转化率提高;A 的浓度
增大,平衡向着 A 的浓度降低的方向移动,但只是减弱了 c(A)增大的趋势。
1
2
第2课时
1
2
第2课时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3
4
5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
4
5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
4
5
无色
红棕色
3
4
5
3
4
5
2
3
4
5
3
4
5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实验操作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实验现象 颜色加深
3
4
5
3
4
5
n(NO2)不变,压强增
实验原理:2NO (g)
N O (g),
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取决于 c(NO )=

化学平衡经典完整ppt课件

化学平衡经典完整ppt课件

①增大水蒸汽浓度 ②加入固体炭 ③增加H2浓度
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 不移动,CO浓度不变 逆向移动,CO浓度减小
结论: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增加或减
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 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精选PPT课件
27
思考与交流
(3)如图是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2NH3
v—t图
v v正 v’正 = v’逆
v逆
0
t1
t
精选PPT课件
5
二、化学平衡
1、概念: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
的程度时,v正 = v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反应达到限度的状态,即化学平衡
精选PPT课件
6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⑴逆: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动: v正>0; v逆 >0
2NH3(g),
①t0时反应从哪方开始?
②t1、t2分别改变的 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t0
t1
t2
精选PPT课件
28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3: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①密闭容器中,加2molSO2,1molO2,画出达到平衡时 的v-t图 ②平衡后的某个时刻t1,缩小容器的体积(即增大压强), 此时v正、v逆如何变?为什么?
(1)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2)当m+n不等于p时,体系总压强不变√
(3)当m+n等于p时,体系总压强不变 (4)当A有颜色(B、C都无色)时,体系的颜色和
深浅不变√
精选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回顾:一.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 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 意 内在本质:v(正)= v(逆) ≠0 三 点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建立:
速 正反应 率 速率 相等
逆反应 速率
平衡 平衡 平衡
总体积、总压力、总物 不一定
质的量一定
平衡
mA(g)+nB(g) pC(g)+qD(g) 判 断
正反 应速 率与 逆反 应速 率的 关系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 时又生成m molA,即V正=V逆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 时消耗了p molC,则V正=V逆
VA:VB:VC:VD=m:n:p:q 但V正不一定等于V逆
编的号 ? 1
2
步骤(1) 滴加饱和FeCl3 溶液
体积、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一物理量不变是 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 到达前(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可;否 则,不行。
巩固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D

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Fe3+ + 3SCN-
Fe( SCN)3
(1)将上述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
饱和FeCl3 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 试管中滴加4滴1 mol/L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思)向考上与述两交支流试管:中上各滴述加两0.0个1 m实ol/验LNa中OH ,溶液化3-学5滴平,观 察现衡象状,填态写是下表否。发生了变化?你是如何判断
D.气体的颜色
A(g)+3B(g)
2C(g)+D(g)?
4.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
2NO + O2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1)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4)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5)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 生成2nmolO2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 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
平衡状态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
)
BCD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当m+n≠p+q,M一定 当m+n=p+q,M一定
平衡 不一定平衡
温度
体系的 密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当体系温度一定,(其他不变)
平衡
密度一定
不一定平衡
实验2-6:向盛有5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5ml 0.01mol/L KSCN 溶液,溶液成红色。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2n molC
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AC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编号 步骤
1 滴加3-10滴H2SO4
K2Cr2O7 溶 液
变橙色
2
滴加10-20滴 6mol/LNaOH
变黄色
mA(g)+nB(g) pC(g)+qD(g) 判 断
混合 物体 系中 各成 分的 量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 量的百分含量一定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 的质量百分含量一定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 的百分含量一定
(6) O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5.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A 2C(气)+2D(固)
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p molC, 同时消耗m molA,均指V正
平衡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mA(g)+nB(g) pC(g)+qD(g) 判 断
若m+n≠p+q,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平 衡 压强
若m+n=p+q,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 的平均式 量( M )
小结:
(1)对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
的可逆反应(如2SO2+O2
2SO3)来说,可利
用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是否随着
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如H2+I2(g)
2HI),不能用此标志判断平
衡是否到达,因为在此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压、总
2.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1)直接标志: 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2)间接标志: 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③各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④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⑤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而改变Biblioteka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实验2-5: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H2O
2CrO42- +2H+
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5ml 0.1 mol/LK2Cr2O7 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 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时间
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
当溶解速率 = 结晶速率时
固体溶质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溶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只适用可逆反应
(2)等:v(正)= v(逆) (3)动:动态平衡(v(正)= v(逆) ≠0)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各 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