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1].doc4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5)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对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概述,分析了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开展小学生科学教育的一些建议。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引言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在提高。
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目标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科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能力,教会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科学素养: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内容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基础知识:教授小学生基础的科学知识,如物质、能量、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2.科学实验:通过开展简单的科学实验,帮助小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科学教育的方法创设情境法创设情境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教授科学知识的方法。
小学生通过参与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例如,通过模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并实践,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让小学生思考并通过实验等方式找到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是一种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的方法。
小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4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4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doc4创设情境体验乐趣实现探究——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科学实验活动青川县马鹿乡中心小学校李晓莉《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
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措施: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实践。
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臵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
开展实验活动,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
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
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
如教学四年级《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
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首先,介绍了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包括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缺乏、课程内容繁杂等;其次,讨论了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包括培养科学思维、注重实践与探究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实施策略、科学思维、实践与探究引言: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缺乏、课程内容过于繁杂等。
为了改进小学科学教育,本文探讨了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缺乏。
由于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其次,课程内容繁杂。
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过于宽泛,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和理解,导致表面性的记忆和应付式的学习。
此外,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提高,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
二、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是为了改进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将详细阐述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观察、实验、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科学思维的基础,通过观察,学生能够收集到丰富的信息和数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观察实验或观察任务,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或视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扩展他们的观察范围。
2.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学生能够验证和探究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5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
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
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
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
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
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
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
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
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
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9f77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3.png)
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五篇示例]1. 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应以实践为主,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合作研究的方式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
通过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或情境,让他们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动机和探索欲望。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太阳能可以发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太阳能的特点,从而引发他们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4. 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可以运用多种元素素材,如图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例如,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来演示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
5.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小学科学实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态实验,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以上是五种探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方法的示例,通过实践为主的研究方法、合作研究的方式、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多元素素材的运用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浅议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以实验观察和活动操作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的关键所在。
尤其在新课改形势下实验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现就如何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三至六年级科学课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理解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
所以,教师指导儿童自己实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水平,千万不要把科学课上成是语文课。
所以,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实验要求实行教学,以完整有效地上好科学实验课。
一、认真做好课前实验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成功的实验课,必定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经验之上。
实验课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要熟悉教材知识,还要知道学生实验。
教师应充分构思每一节实验课的总体思路,亲自动手熟悉每节课的实验程序,找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
教师操作应按规定实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
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协助学生提升科学思维水平、学习科学探究的准确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
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三、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实行体验。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实行体验,提升学生实验兴趣。
案例和分析:《淀粉的踪迹》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
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
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
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
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
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
如2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千克的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等。
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意义,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
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对同学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大小不一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科学论文范文1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有趣。
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这张床熟视无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
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我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
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热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分别在这张床们面前晃动,这张床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
我想,蚯蚓恐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这张床眼前晃动,这张床怎么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于是,我又找来一根葱,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
我把这张床们分别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
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都同时朝葱的方向扭动,最后都钻到葱的底下去了。
做完实验,我奇怪:如果蚯蚓有眼睛,那么玩具的颜色那么鲜艳,这张床为什么不爬过去,偏偏要往葱里钻?是葱的气味吸引了这张床吗?难道蚯蚓不是用眼睛看方向,而是用鼻子闻气味来识别方向的?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翻遍了所有的书,终于找出了答案:蚯蚓由于长期在土壤里生活,几乎见不到光线,这张床的眼睛渐渐退化了,但蚯蚓的前端却有嗅觉器官,这张床的嗅觉很好,能用这张床来辨别方向探路。
看,和我推测的结果完全一样。
啊!我发现了,我终于发现了蚯蚓的秘密了。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2一、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一)教师问题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先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再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授课。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发现有许多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都缺乏重视,并且很多时候科学课程教师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来兼职。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案撰写范例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案撰写范例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撰写一份完整的科学实验教案。
本文将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通常可以分为基本目的和拓展目的两个方面。
基本目的是指实验的核心内容,拓展目的是指通过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物质和设备。
根据实验的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
同时,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安全性和易获取性。
三、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指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编写实验步骤时,需要清晰地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要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流程,使学生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四、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绘图、记录数据等方式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实验记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实验结果,并有助于后续的讨论和分析。
五、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是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记录和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有何规律和特点。
同时,还可以探讨实验结果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六、实验总结实验总结是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回顾实验的目的、材料、步骤和结果,总结实验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同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促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七、实验延伸实验延伸是指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可以通过提出新问题、深入分析实验结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和实施。
八、实验应用实验应用是指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生活或其他领域的探究。
学生可以思考实验结果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增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关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实验内容和形式,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有效进行。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内容,避免过于复杂的实验内容,以免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方法和观察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和实验室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形式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视频、实验模型、实验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实验现象,培养实践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分析和实验结果总结,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论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论文ﻫ一、实验内容要有趣味性ﻫ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如在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就安排了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实验,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多种材料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
学生对吹泡泡这项活动非常熟悉,但要吹出一个又大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他们的兴致极高,认认真真投入实验探究了。
二、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ﻫ更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而指向性不强。
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实验中有同学就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我们就帮助学生,深入探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的其它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材料要具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
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
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我的做法是:ﻫ1、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工具箱器材,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每种材料分十组)。
ﻫ2、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
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
ﻫ3、在前两种方法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通过这三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部汇集起来,设立一个“材料超市”,随着学习的深入,“超市”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5篇可选)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儿童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长大后去探究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奥妙的品质。
同时,它也能为学生初、高中学习生物、物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下面就如何上好一堂实验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所要用的各种仪器,对所做的实验提前熟练,牢记于心。
例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课时,我把所需的实验器材(灯泡、电池、导线)用信封装好后摆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而且实验教学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二、实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
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一起,并告诉学生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学生开始设计实验,并按设计选取材料开始实验。
这样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注重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创新。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总是教师领着学生做,然后说出实验结果“灌输式”模式。
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则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编版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
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
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
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
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
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
如2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千克的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等。
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意义,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
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对同学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大小不一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
本论文将探讨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
首先,探索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探索性实验案例,在课堂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研究积极性。
最后,本论文将提出一些教师在实施探索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对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首先,通过开展实践性的小组活动和项目研究,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相关的科学实践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对科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最后,本论文将提出一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篇: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策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
本论文将探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
首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合作研究和问题解决研究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态度和创新能力。
最后,本论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虚拟实验室,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以上为《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的提纲,供参考。
三年级简单科学小实验及科学原理(100~200字

三年级简单科学小实验及科学原理(100~200字
听说,把鸡蛋放到白醋中,过几天就会变成珍贵的“夜明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决定做个实验去验证一下。
首先,我准备了白醋、鸡蛋和一个透明杯子。
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到杯子中去,生怕一个不小心打破鸡蛋,实验就失败了。
然后,我再把白醋倒入杯子中,直到液面淹没鸡蛋为止。
随着白醋和鸡蛋的“亲密接触”,鸡蛋周身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蛋壳周围冒出了很多个大大小小的气泡,这些气泡越来越多,有些渐渐脱离了蛋体。
这时候你在杯子外面用手指弹一下杯子,这些气泡就摇摇晃晃地爬到了液面上。
第三天放学后,我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奔向我心心念念的“夜明珠”,想看一下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只见杯子里的鸡蛋已经成了半透明状了。
我拿起杯子,慢慢把里面的白醋请到干净,然后再轻轻地把鸡蛋洗干净,这时看上去又比之前要显得透明了很多。
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也是我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把灯都关了,打开手电筒往鸡蛋上一照,黄色的光透过鸡蛋洒在了桌子上,“夜明珠”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什么原理呢?原来白醋里面含有一种叫醋酸的成分,它能和鸡蛋壳上的钙发生化学反应,我们第一天看到的气泡里面就包裹着二氧化碳,经过三天的反应,醋酸会慢慢将鸡蛋壳融化掉,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夜明珠。
这个实验让我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感受到了科学的其乐趣穷。
我爱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科学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因此,科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从科学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科学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是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起点,科学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科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科学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其次,科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科学教
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对科学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
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索能力、科学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对科学感兴趣的学子。
希望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五篇范文]
![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4617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9.png)
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五篇范文]小学生科学实验方法论文范文范文一:色彩变化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加入酸、碱和中性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探究物质的酸碱性质对其颜色的影响。
实验材料- 红、蓝、黄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 酸性溶液(例如柠檬汁)- 碱性溶液(例如苏打水)- 中性溶液(例如白水)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红、蓝、黄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
2. 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溶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3. 向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碱性溶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4. 向第三个试管中加入几滴中性溶液,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红色食用色素:加入酸性溶液后颜色变为橙色,加入碱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紫色,加入中性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 蓝色食用色素:加入酸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红色,加入碱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绿色,加入中性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 黄色食用色素:加入酸性溶液后颜色变为橙色,加入碱性溶液后颜色变为绿色,加入中性溶液后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的颜色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会发生变化。
红色食用色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酸性颜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碱性颜色。
蓝色和黄色食用色素也有类似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酸碱性质会影响其颜色表现。
范文二:浮力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并了解浮力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 一个大水盆- 水- 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小球、长方体、圆柱体等)实验步骤1. 在大水盆中注满水,使水的深度足够让物体漂浮。
2. 将不同形状的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力情况。
3. 记录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情况。
实验结果- 小球:小球在水中会漂浮起来,表现出浮力。
- 长方体:长方体在水中会沉入水底,没有浮力。
- 圆柱体:圆柱体在水中会部分浸没,表现出一定的浮力。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物体的形状对浮力有影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范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范文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展示科学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过程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篇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总结的范文。
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实验教学工作的总结。
首先,我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科学实验的基础,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先仔细观察实验用具、实验材料,了解实验目的和步骤,提前思考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和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描述,提问并尝试找出可能的答案。
通过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我重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索的能力,它包括实验操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等方面。
为此,我在实验教学中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步骤,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纠正他们操作中的错误。
同时,我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再次,我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我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同时,我经常与学生探讨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并引导他们总结出实验规律和原理。
最后,我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科学实验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配合,而不是单纯的个人能力。
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篇一小学科学对比实验设计有效性的探究摘要:设计实验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要在学生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而对比实验是小学科学阶段较难且应用多处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有效性,并通过设计、操作实验达到发展、完善其思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对比实验;设计;有效性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如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对比实验是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对实验过程中通过人为控制所产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过程,是探究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实施这种方法时,总要将进行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相似的组,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是实验组,然后通过实验(也就是在对照中)判定实验组具有某种性质或受某种影响。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对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非常关注,早在三年级就已经开始渗透对比实验的思想,如“哪种材料硬”、“比较韧性”、“谁流的更快一些”等科学实验活动,都要求学生了解公平实验“一个条件可变其他条件都要求相同”的基本原则。
“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已将公平性实验从简单的探究逐步引向较复杂的实验。
再往后,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提出搅拌、温度等因素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提出的物体颜色、阳光摄入角度等因素对获取光和热的影响,《摆的研究》提出的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动幅度等因素对自由摆动速度的影响,《电磁铁的磁力》提出的线圈圈数、电池节数以及铁芯长短粗细等因素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等等。
小学实验教学论文

小学实验教学论文小学实验教学论文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各位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小学实验教学论文吧!小学实验教学论文【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抛去“画实验”、“讲实验”,不注重实验探究过程,只注重实验结论的陈旧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知识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方案;实验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实验检验了理论,巩固了理论并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达芬奇也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实验是小学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从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实验教学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多以讲授为主,“画实验”、“讲实验”、“看实验”、“背实验”替代了学生的动手实验。
实验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实验活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生动、直观的现象,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有助于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意识。
教师灌输式的授课,只会令学生被动的被告知,没有主动的去思考,更谈不上动手动脑学科学。
(2)注重实验结果,忽略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过程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过分强调实验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实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于是,有的学生迟迟不敢动手去做,更有学生不动脑筋,直接从资料书上抄袭结果来应付老师。
(3)注重验证性实验,忽略探究性实验的创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时,往往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探究性实验涉及很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情境体验乐趣实现探究
湖北郧县柳陂中心小学周玉华(442532)
【内容摘要】《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
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
本文着重从“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想方设法拓展实验时空”、“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具体教学策略,望能提高科学实验教学实效。
【关键词】实验基本要求动手操作拓展实验时空亲临乐境探究实效
【正文】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
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
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
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
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
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
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
操作过程。
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
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
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
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4)推测实验结果的运用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
如《磁铁》单元,首先让学生明白地球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力,和电一样,磁也是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可是它的影响力却处处可见。
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我们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
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然后提示:古代的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
磁铁很容易被制造,用途也相当广泛。
那么通过学习谁还想到了磁铁的其他用途呢?比如,我们大部分学生都用过的画写板笔头部分最易掉下来,掉下来的两只笔头如果把它们笔尖对笔尖,拿在手里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也不会掉到地上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推测实验结果,学生知道了是因为笔尖部分的磁铁互相吸引。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推测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运用科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想方设法拓展实验时空
(1)因地制宜开拓实验场地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搬到商店、搬到社区、搬到儿童娱乐场所等。
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逛街的时
候注意一下服装店做衣服的材料、超市包装商品的材料、娱乐场所活动器材材料、家居装修材料等。
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观察,并把每次的亲历亲为过程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材料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有力数据。
(2)“本山取土”选取实验原材料
学校周围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山取土”进行实验原材料的选择。
如我在做《拓印树皮》时,实验材料需要纸、笔和树木,于是我就安排学生上课时去学校内的美化树身上获取实验素材,同时还安排学生观察树上的蚂蚁、蜗牛、蜘蛛等小动物的活动情况。
三、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
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
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
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
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
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1)寓安全和玩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
如在《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在生存环境中积累知识
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
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动植物、
地貌等。
让学生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学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
城市学生的家庭周围也有一些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课程资源,如:手机、电话能为学生学习声音的传播等提供条件;礼品店能为学生科学小制作激发创意;游乐场可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到科学原理的真实应用和科学就在身边的真理;等等。
四、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如在上《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
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
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
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
又如在教如《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
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
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
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
只要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科学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