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大家排好队》公开课教案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第三稿)【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大家排好队》。
【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队》这一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低年级学生规则意识不强,他们的行为多是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和自身利益来决定的。
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目标】1.活动体验中,感受排队在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树立自觉排队的意识。
2.交流反思中,知道很多场合都需要我们自觉排队,知道排队时要规范文明、关爱他人。
3.实践活动中,初步养成自觉排队、文明排队、爱心排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知道在哪些地方需要排队。
2.知道在校园生活中怎样排好队,做文明学生。
【教学难点】养成遵守规则排队的好习惯和礼让特殊人群的善良品质。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活动:师生一起做《身体音阶操》,播放视频,边看边做。
一、对比体验,认同排队行为师:同学们,刚才的身体音阶操你们做得十分投入,动感十足,老师想奖励每个同学一个小宝贝,请你们上台来领取吧!(学生蜂拥而上领取小宝贝)师:同学们先请回吧!(师只发一部分小宝贝)还没有领到宝贝的同学请举手。
哇,这么多呀!谁来说说为什么你还没领到呢?刚才领宝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生:闹哄哄的。
(师:吵闹,显得十分混乱。
板书:混乱)生:被挤得疼。
生:大家挤来挤去,都要把我挤扁了。
生:我的脚被踩疼了。
师:大家被挤着、顶着,有的都被弄疼了,这是多么的危险呀。
(板书:危险。
)生:一直挤,我都没机会领到。
我桌上的东西都被弄到地上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全册教案)可直接打印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024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5
02
课程内容包括祖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旨在激发学 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024/3/26
1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 历史、文化和民族等方面 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基础 概念和常识。
2024/3/26
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和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知识,如防火、防 盗、防溺水等。
6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0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0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活动和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道德与法
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024/3/26
03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增强学生
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7
02
2024/3/26
27
06
全册教学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3/26
28
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回顾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
2024/3/26
29
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回顾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3

笔记区: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2、我们经历了未知、恐慌之后,为什么选择继续研学旅行?
3、重新出发的我们还是当初的我们吗?
学生交流与分享
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体会,让学生更全面地感悟生命的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角色扮演:我们乘坐了另外一趟到达北京丰台的列车,在到达北京的那天晚上,我们去逛了北京的古城,在古城街头我们看到了一位琴师正在拉二胡,旁边放着一个供人打赏的箱子,周围人来人往。行人欣赏完表演,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课时设计
课题
敬畏生命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2022版课程标准“健全人格”核心素养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求,以及“责任意识”核心素养中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的意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上依据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敬畏生命。
观看视频,思考归纳并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分析乘务员赵阳的喊话和采访,紧扣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自己和他人生命同样重要。
第二目:《安置落坡岭》
第三天中午12时许,由于落坡岭水库水位上涨,我们被疏散至落坡岭社区避险。从K396次列车转移到安置点的那段路程特别难走:暴雨不断,路又漫长,遇到上坡,水一直往下流,淤泥也特别多。
初中德育备课教案

初中德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珍贵: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
2. 交通安全:学习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3. 自我保护: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自我保护和正确处理的能力。
4. 安全常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如火灾、地震、触电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珍贵,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 交通安全教育:讲解交通规则,分析交通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4. 自我保护教育:教授学生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5. 安全常识教育:讲解火灾、地震、触电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重要性、交通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方法和安全常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珍贵,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 学生能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4. 学生能够了解火灾、地震、触电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六、教学资源1. 交通事故案例资料。
2. 安全知识图片或视频。
3. 自我保护方法演示道具。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珍贵,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 交通安全教育:讲解交通规则,分析交通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021秋)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第 三 单 元
安全护我成长
针对学生阶段各种层出不穷的安全伤害事故,本册教材将安全问题及早引人,设计了“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本单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技能的教育,更是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保证人身安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由于儿童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社会的变化和儿童自主活动空间的扩大使儿童直接面对危险的概率增大,加之自身安全意识匮乏,家长、老师的疏忽,极易出现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于是,安全教育成为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如何能让儿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还能树立起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健康安全地生活呢?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大部分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本单元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安全入手,培养儿童珍爱生命的意识。本单元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减少危险事件发生。
由于儿童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社会的变化和儿童自主活动空间的扩大使儿童直接面对危险的概率增大加之自身安全意识匮乏家长老师的疏忽极易出现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于是安全教育成为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元德育渗透要点
中年段的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容易忽视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付出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孩子都是爱父母的,可他们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教育需要引导他们用行动去爱父母,学会表达。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除了建立与家庭的情感联系之外,还需要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篇)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6篇)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xx人,其中学习领悟能力强的,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同学大概有x人,学习自觉性较高,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有xx人左右,这部分同学虽然基础知识部分通过积累能够过关,但是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写作能力一般。
另外有x位同学,属于学习懒散,领悟能力又较差的学习后进生。
三、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xx年春期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写字表和词语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链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阅读链接”四次,未安排“资料袋”。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全册共安排“口语交际”三次,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
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四次,其中第三单元是作文单元,未安排语文园地,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也未安排语文园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做学习的主人》

法,学科的学习方法,过 或者分学习时间段汇报。 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
程性学习方法。评价学生 预 习 , 上 课 、 复 习 方 法 己的学习效率。伙伴的影
分 享 的 各 种 方 法 的 科 学 等。其余同学记录学习好 响力比教师的说教更有意
性。
方法的关键词。
义。
四、情境再现
问 题 抉 择 。 ( 行 动 沸 羊 两难情境在生活中常有发
五、确定目标
立 下 誓 言 。 ( 实 力 喜 羊 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再
巡视学生是否找出自己奋 羊)
解决问题。好习惯的养
斗的目标、指导学生确立 跟坏习惯说再见,自主培 成,非一节课之功。需要
行动方案,评价学生确定 养个人所没有的好习惯! 课后积极的践行。引导学
的目标在实践中是否具有 如:有人看见和无人看见 生 确 定 自 己 的 小 目 标 ,
点名表扬,不点名指出问 努 力 下 , 共 同 去 解 决 问
题作业状况。其余同学记 题。
录不正确的学习行为,或
者学习上不作为的行为。
三、展示好方法
发 现 优 点 。 ( 夸 赞 美 羊 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优生
巡 视 学 生 倾 听 、 记 录 状 羊。)学优生分享自己的 更自信,后进生明白学优
况 , 指 导 学 生 分 享 好 方 学习好方法。分学科汇报 生学习的奥秘,也能学到
巡视小组合作讨论表演状 羊。)当我们遇见这些情 生。不同态度的同学,会
精品 文档
况、指导表演活动、评价 境,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
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 (PPT 呈现两难情境,小 小组活动,讨论交流,达
科学性,真实性。
组认领任务,讨论,我们 成共识。以后遇见同样的
《道德与法治》《我能行》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长处 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自信?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自信能帮助我们取得成功? 策略:通过活动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什么是优点,学会发现和欣赏 自己和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故事、玩偶“自信兔”、“大拇哥”名片 学生准备:搜索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图片或视频
通过小手动起来 让孩子们都参与 进来,并让孩子 思考,逐步引入 课题。通过小组 讨论,相互碰撞, 进行优点轰炸, 学会发现和欣赏 他人的优点。 16 分钟 《接上童气》中 提到,新教材特 点之一就是显露 生活之事的全 貌,展示孩子自 己的材料,贴近 生活,
1、展示“大拇哥 1、制作名片 孩子们都喜欢美
活动二:
“大拇哥” 送给你和我
1、教孩子们一起 用手语表达“我很 棒” 2、组织小组讨论 如果说我很棒,如 何做? 3、引导学生找一 找身边同学的优 点;示范如何给自 己的大拇哥起名 字。 4、展示同学们课 前准备的照片和 视频;引导孩子大 胆的说出“我真 棒”
1、一起学“我 真棒”的手语 2、小组讨论, 积极发言。 3、每个小组派 一名代表发 言。 4、欣赏照片和 视频,大胆表 达出来“我真 棒”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规划 反思与评析
活动一: “听音乐 传自信小 兔”
故事
1、教师介绍“自
信小兔”
2、教师讲解游戏 规则:从前往后传
1、认真听游戏
递,音乐一停拿到 规则
“自信小兔”的人 2、遵守规则玩
就要上台来.说出 游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己的一个优点, 3、自 信 大 胆
的说出自己的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读懂彼此的心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3弘扬优秀家风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我们的公共生活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6我参与我奉献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8推翻民族觉醒9中国有了XXX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2富起来到强起来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研究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糊口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睁开进修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糊口的整体性,从学生糊口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糊口之中,有机整合为进修主题。
2.强化教材的糊口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糊口为出发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运糊口”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本领,以争取个人幸运、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糊口教诲主题,凸起教材的糊口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运糊口的感受本领和创造本领。
部编人教版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1. 学习伴我成长的2课时 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德育、法制渗透)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
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教学难点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通过照片展览,带学生一起回忆成长的过程,体会学习对成长的重要作用。
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说出不学习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堂小结
学习不仅会带给我们知识,还能带给我们快乐,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学习,天天向上。
6、我们是怎样学习手工的;
7、我们是怎样学习写字的;
三、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将自己成长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示,等等。
四、大人们已经学会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呢?
1、阅读教材第4、第5页,看看大人们都在学什么。
2、小调查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学什么
为什么学
我的发现:
写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个性思考
思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先学指导】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做好笔记,并解决新课导航里面的问题。
四年级部编版德育课文

四年级部编版德育课文教学设计一、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人际和谐的基础。
在四年级德育课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课文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1.《做最棒的自己》:本课通过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努力做最棒的自己。
2.《勇敢面对困难》:本课将教会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诚实守信》:本课将引导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其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二、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在四年级德育课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课文来培养学生的家庭美德:1.《感恩父母》:本课将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和行为。
2.《家庭中的责任》:本课将教育学生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学会为家庭做贡献,培养责任感。
三、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公共场所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在四年级德育课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课文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1.《遵守公共秩序》:本课将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养成良好的公共素养。
2.《爱护公共财物》:本课将引导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公共资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四、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风貌,是推动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四年级德育课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本课将教育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培养其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和责任感。
五、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是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
在四年级德育课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课文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1.《祖国在我心中》: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的重要性,培养其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和责任感。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战争带来的伤害》优质教案设计

《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战争带来的伤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爱和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六年级学生是和平观念发展的关键期,加之当前国际环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课。
本节教材“战争带来的伤害”这一话题与课题“我们爱和平”相呼应,明确了我们要热爱和平的根本原因。
教材正文从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切入,支出战争的威胁与危害。
阅读角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带来的危害为例,让学生认识世界大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第二段正文及配图明确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仍然很不平静。
第一个活动园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的同龄人,并用同龄人的眼光观察战争,用同龄人的心灵感受战争。
教材选择了三组不同形式的材料,分别用图片、战争亲历者的叙述和数据引领学生认识并感受战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伤害。
第二个阅读角从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两个方面,选取海洋遭受污染和图书馆被毁两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对这两则材料的阅读学习,能直观地感受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
当学生全面认识了战争的危害后,教材通过活动园,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未来,认识到随着科技发展,武器也在不断升级,而一旦爆发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将会更大。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不同角度体会战争的危害,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情感态度。
2.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当代的战争与冲突,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3.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以及活动的体验过程,体会战争对世界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的情感和意识,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材料的收集和运用,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2.教学难点:通过活动的感受拉近战争与儿童之间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认识力、辨别力、理性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初中德育课教案

初中德育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 调控情绪的方法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理智调控情绪2. 学会运用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的情绪困扰,引发对情绪调控的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学生思考如何调控情绪,做到情绪的主人。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调控情绪的方法。
2.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出有效的调控情绪方法。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情绪调控实例。
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人物如何运用方法调控情绪,取得良好效果。
五、情绪调控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情绪调控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调控,展示调控过程和效果。
六、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调控情绪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学生分享收获,总结调控情绪的方法和心得。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情绪调控的心得体会。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情绪调控的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实例分析、情绪调控演练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实例分析和演练,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智和积极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扰。
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情绪调控过程中,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3我认识您了 教学设计.doc

附件:歌曲《老师,您早》二、演一演,贴一贴1.播放PPT,教材P12上内容,你们瞧,遇到这些事,可以请谁来帮忙呢?(1)两名同学不小心把羽毛球打到了树上(2)课后,我的帽子被另一位同学抢走了(3)走楼梯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脚好痛师: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寻求的帮助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得找离你最近的老师及时处理,有时得找专门的老师来解决。
2.那遇到这些事,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播放PPT,补充三个学生校园生活情境:(1)肚子疼了(2)桌子坏了(3)衣服丢在操场不见了组织学生将照片贴在相应的生活情境下面。
1.观察图片内容同桌俩选其中一个情景,合作演一演。
交流反馈,预设:找班主任、体育老师、卫生老师、校务后勤老师或其他学科老师等进行求助。
2.观察图片同桌讨论:向谁寻求帮助更合适完成贴纸游戏:个别学生上台贴一贴相应的老师照片,并交流原因回顾旧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教职工的交流过程后,逐步引导学生产生遇到困难后能够寻求他人帮助解决问题的主观意愿,逐步获得对校园生活愉快、安定的体验。
四、辩一辩,说一说1. 播放PPT,教材P13上内容,并反馈全班学生情况:(1)在老师办公室门口大声喧哗(2)破坏绿化还拒绝不认识老师的批评教育(3)主动向帮助你的老师说谢谢(4)放学后主动与老师说再见2.组织学生交流、辨析。
师生交流,随机板书老师工作轻声轻语尊敬老师老师教导恭敬听取老师帮助及时道谢离开老师道声再见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礼貌用语?怎么用?创设情境:(1)早上进校遇口值日的老师(2)楼道里遇见不认识的老师(3)老师帮病假的你补课。
4. 师念口令,组织“对错操”(1)小明主动帮助老师拿作业本。
(2)小张进老师办公室报告后再安静进入。
(3)不认识门口老师,小红只顾低头走路。
(4)身体不舒服自己忍着,不和老师说。
(5)教室的门把手坏了,主动告诉老师。
师总结:在这两节课中,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可亲可敬的老师,知道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伙伴,更明白了遇到困难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接受程度以及近期新闻事件影响度选取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打开话题、拓展每个角色所要遵守的规则,由此延伸出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别人的负责。只有人人都守规则,社会才会变成一个祥和、有序的幸福家园。
活动三情境设想,感受规则
1.课件出示场景,设想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感知社会生活离开了规则的可怕。
如果驾驶汽车时没有规则……
2.总结规则以及它的作用。(规则看似在约束着我们,实际上它却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有序。)
3.出示《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视频
(1)学生谈感受。引导发生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乘客、司机不守规则;车上乘客社会责任感缺失,没有及时阻拦,漠视的社会现状。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课件生活情境微课 视频 互动课堂 板贴
学生课前准备:完成课前社会规则搜集卡选择不同形式展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情境游戏ຫໍສະໝຸດ 初识规则《大家一起吹气球》
1.吹气球比赛(不讲明规则)预设情景会很乱。
2、师宣布比赛结果,生提意见,采访游戏者。
3、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出示规则。
4、重新玩游戏,师宣布比赛结果,再次采访游戏者,引出课题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置的游戏
让学生在熟知的游戏活动中质疑,感知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学生初步的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特点。
二、生活回顾,唤醒规则
活动一:生活规则放大镜
1、同桌合作交流学校规则。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通用4篇)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通用4篇)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1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制定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如下:一、加强学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小助手。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班级的好主人,班级集体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建立小干部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学生干部开一次例会,辅导总结工作。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二、开展德育系列活动1、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强调《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们将在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
班主任每天在放学前进行一日总结,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加强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深化爱国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
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
5、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初中德育活动教案

初中德育活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关爱他人的意义。
2. 关爱他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引导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温暖。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体验。
二、正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a. 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b. 关爱他人能增进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c. 关爱他人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2. 教师讲解如何关爱他人。
a. 关爱他人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关心他人的需求。
b. 关爱他人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帮助同学、照顾生病同学等。
c. 关爱他人要具有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关爱他人的实例和心得。
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关爱他人的实例。
b.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交流、讨论。
4. 教师总结,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a. 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人,从我做起,共建和谐校园。
三、实践与感悟(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
a. 每组选一个主题,如帮助同学、关心生病同学等。
b. 学生表演完毕,进行分享和讨论。
2. 学生撰写感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a.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b.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c.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刚才看到大家的表演、演唱,讲故事都是那么的感人,在这同学们的踊跃的发言和所做的事,每一样表现都可以看出,我的目的将要达到了,我很欣慰。
活动过程与内容
同学们,爱,人间充满了爱,其中最无私、最博大、最让人刻骨铭心的爱就是父母之爱,父母之爱跨越了国界,闪烁在地球每一个有生命的地方,父母之爱是绵长的,无论你走遍万水千山,她总围绕在你身旁,父母之爱像大地,像海洋,像空气,只要你有呼唤就会有回应。在这爱的呵护下我们渐渐地长大,出人头地,而付出爱的人——父母,却一天天的衰老,同学们,请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该做点什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懂孝道,知关爱的好孩子。
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关爱无时不在,让关爱成为我们孝敬父母的一种好习惯。
活动二:演一演。小品情景剧表演。
主持人: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一下父母对我们的情感,我们先欢迎我们班小品组表演一个情景剧《一碗馄饨》。这个剧本是由我们学过的一个小故事改编,希望大家认真看,仔细品味个中滋味,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活动七:问一问。让孝敬在心中
1、母亲节是哪一天?(五月的第二个周日)谁知道母亲节的来历?
2、父亲节是哪一天?(六月的第三个周日)
3、老人节是哪一天?(九月九日)
4、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主持人:我们把这些日子定为“孝敬日”,然而平时我们也要做一个常孝敬,常关爱父母的好孩子。主持人:活动进行到这里,也许大家都懂得了在生活中怎样关心、关爱我们的父母,下面请班主任老师做总结。
学生观看颁奖典礼录像。
主持人:还记得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活动过程与内容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小小的年岁,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主持人:看着同学们含泪的样子,我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因为我知道孟佩杰的故事一定打动了你们,我们的父母没有像孟佩杰那样凄惨,但大家再看看我们自己,又是如何对待父母的呢?平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的品质,甚至有些同学不仅自己的事不做,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父母很伤心。
小品组:小品情景剧表演《一碗馄饨》。
主持人:小品中的女孩在妈妈说了她几句后,就冲出家门,这种做法对吗?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你们从这故事中体会到了哪些来自于父母的关爱?
(学生简短讨论回答)
活动过程与内容
活动三:唱一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情景剧中家里久候女儿回来的母亲很伟大,但有多少孩子却连一点母爱都不能得到,那才是可怜。下面请我们的音乐委员——石月同学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德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
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总课时数
70分钟
学校
窝勺小学
班级
三年级
制作人
石李厦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孩子体会父母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照顾,融洽亲子关系。
主持人:看了这个广告,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平时在家里你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同学们,我们升入初中以来一直在坚持背诵《弟子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来诵读下面这一段《弟子规》,让它成为我们行动的一个指南。
活动过程与内容
个人事,应处理,家务活,力所及出门时,说事由,返家后,打招呼敬父母,尊长辈,寸草心,报春晖
活动六:做一做。我帮爸爸妈妈做件事。
在召开这次班会活动前,班主任老师曾经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下面就让我们在这里展示一下我们同学们回家做事的成果。
(学生讲自己所做的妈妈谈了一次心)
活动五:传一传,孝心传递。
主持人:听着这些感人的故事,同学们也许都在思考“我们也不可能做到这些呀?”但大家想过吗,你们尽可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呀?
主持人:请看公益广告:孝心传递(看录像)睡觉前妈妈给儿子洗了脚,然后又给自己的妈妈洗了脚,这个情节让孩子看在眼里,小小年纪的他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妈妈,请洗脚”。孩子第一次也给自己的妈妈洗脚了。看来孝心的关爱是无处不在,更是可以传递的。
主持人:同学们除了这些故事外,你在身边还看到过哪些讲孝道的故事。
活动过程与内容
学生讲身边的小故事。(屯子里有孝道的赡养长辈的人,还有能对父母懂得关爱的孩子等)
主持人:看着这些与我们同龄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与孝敬可以做到舍生忘死,那是因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今天传承到我们手中,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孝道呢?
活动形式
由学生主持,以歌曲、讲故事、朗诵、小品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
活动过程与内容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举行这节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实践中体验如何懂得关爱父母,如何孝敬父母,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此次班会的主持人——张志华。
活动一:看一看。观看感动中国孟佩杰的故事。
主持人:同学们,请让我们在一段配乐朗诵中拉开此次班会的序幕。
石月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石月同学是含泪唱的,大家都知道石月的家庭情况,她没有像我们一样父母能总陪在她的身边,所以她唱这首歌最深情,因为她渴望得到更多的母爱。然而,同学们我们每日都能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们和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相比,我们是幸福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父母这份关爱呢?活动四:讲一讲,讲述古代孝道故事主持人:刚才大家都看到了一个不理解母亲的孩子,我们也听到了一个渴盼母爱的孩子的心声,但是大家真知道如何去做才算是关爱父母呢?下面请故事组为我们带来几个历史上尊敬父母的懂孝道的孩子。我们再向他们学学。(故事组讲《黄香温席》《缇萦上书救父亲》、《王祥卧冰求鲤》、《怀桔遗亲》、《闵损替后母求情》、《刻木碗的故事》等)
主持人(朗诵颁奖词):《孝女当家》颁奖词,(配《鲁冰花》乐曲朗诵)“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主持人:同学们,你知道她是谁吗?在这样高度赞扬中她到底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也许大家还记得2011年,一个充满孝道的女孩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身旁,她就是赡养养母的坚强女孩孟佩杰,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感人事件——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的颁奖录像,一起感受一下这个平凡女孩的伟大。
2.学会关心父母,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爱父母,敬长辈的情感。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活动设想与准备
1、设想:在和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倍受父母的爱护,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的品质,甚至有些同学不仅自己的事不做,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父母很伤心。2、准备:(1)宣传动员(2)策划设计(3)搜集资料,撰写文稿(4)排演节目,修改提高(5)观察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