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政策:国家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旨在调节教育领域及其与外部的利益和关系、解决教育事业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矛盾的政策过程。
教育政策的本质:1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对教育领域活动所制定的政治措施文本;2教育政策是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教育相关的利益进行一种分配和协调;3教育政策是由政策主体进行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价的动态实践过程。
教育政策的特点:教育政策活动影响的广泛性;教育政策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教育政策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教育政策的功能:(小题选填)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价值引导作用、实践引导作用);教育政策的控制功能(强制性、惩罚性);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
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大题重点)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由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关系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1、民主取向;初等教育最早是由教会组织和慈善组织制定和把持的;1881年法国颁布著名的“费里法”,提出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2、平等取向;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包括:“全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3、人本取向4、优先取向
教育政策取得合法性的最主要依据是必须建立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之上。(了解)
教育政策制定的模式(了解选填)
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重点)1教育政策问题分析与政策目标确立;2教育政策方案设计与论证;3教育政策方案选择与公布。
教育政策实施的基本程序:(了解)
1明确教育政策实施主体与对象;2教育政策的宣传与理解;3教育政策实施的资质与计划;4教育政策执行、督查与调整;5教育政策的总结、巩固与提高。
小学教育政策的失真与对策
现象:政策偏离、政策表面化、政策扩大化、政策缺损、政策替换(5个)
对策:增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加强对政策实施主体的培训和实施过程的规范;建立和完善教育政策监察制度和机制;进行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反思和调整。(4条)
教育政策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准则,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内涵:教育政策评价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教育政策评价对象或阈限的特定性;教育政策评价总是遵循一定的价值准则。
教育政策评价的类型:预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小题选填)
小学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了解)
数量和规模化发展时期:(小)
1基础教育地方负责与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与调节;2扩大义务教育机会与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间的矛盾与调节;3培养选拔人才与提高民族素质之间的矛盾与调节;4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促进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调节。
质量与均衡化发展时期:(小)
1基于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的普及水平;2促进小学教育的均衡化,并与整个教育体系和谐发展;3小学教育应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纲领性政策: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在宏观调控整个教育事业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总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教育的总方针、总政策。
教育的基本政策包括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和教师政策。
教育政策的类型结构:鼓励性教育政策、规范性教育政策、限制性教育政策。(小题:了解各类型内容)
教育政策的形式结构:
(一)党的政策文件:1、中国共产党章程;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3、党中央制定和批准的文件(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批准的教育政策性文件;(三)党的领导机关和国家政府机关联合发布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四)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下发的教育政策:1、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制定和批准下发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2、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或上级文件规定的权限制定有关。
小学德育政策:(重点)
主要包括小学德育的地位;小学德育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小学生品德评价;小学德育管理与队伍建设;小学德育的物质保证和社会支持。9个
新课程改革政策实施:(重点)
1新课程实施“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的课程改革方针;2新课程确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主体和管理体制,课程决策和课程开发走向决策分享和民主化;3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分段形成适应儿童少年发展特点的课程结构;4新课程突出了教师、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权利。
小学教育行政体制政策:一个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及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包括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划分。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也进一步凸显了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促进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小学教育经费政策、小学教师政策(小题)
教育法规:国家立法机关及依法授权的政府机关制定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教育关系的法、法令、条例、规则等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主体、制定程序、表现形式、基本原则和实施方式、稳定性和调整范围不同。了解(5个)
教育道德:能使教师自觉主动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增强教师威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系列生活和工作准则构成的体系。
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区别:
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表现形式、调整的范围、实现的方式不同。重要(3个)
教育法规的本质与特点
小学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的,以调节人们在小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四对关系。理解(小)
小学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小题)
小学教育法律责任:小学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强制性的法律后果,即受到一定的制裁和处罚。
小学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损害事实;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行为人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国内外小学教育立法进程:1833年,英国通过《工厂法草案》,其中的教育条款是英国较早的教育立法;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将教育作为国家的一种公共事业,1793年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国家应当负责让一切公民接受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