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历程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演变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演变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至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
1. 先秦至汉: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人们注重表现自然形态的美,追求形式上的对称、平衡和协调。
同时,这个时期的审美观也强调“礼乐文化”,即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推崇。
2.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强调个性化和情感表达。
玄学的兴起也对艺术审美产生了影响,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简约、超脱和自然的风格。
同时,佛教文化的传入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如壁画、石刻等。
3. 唐宋元明清: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
唐代追求“雄浑壮丽”,宋代则注重“写实主义”,元代则以“文人画”为代表,强调笔墨情趣,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实学思潮”,强调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科学精神。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新的艺术风格和思潮,如佛教艺术的传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等。
4. 近现代:这个时期的中国艺术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新文化”和“现代性”。
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各种新的艺术流派和风格,如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
同时,这个时期的审美观也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开始注重个性和创新。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雨课堂审美的历程
雨课堂审美的历程教学审美的境界,是一种对教学的探索和追求,也是一种对艺术的精神追求。
这一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同样适用。
因此,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并把学生的研究结果与教师的努力联系起来,形成教学成果,使学生成为主动研究、主动发展,就成为当前教师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教师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取得成功?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一开始:雨花台美学,孕育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20世纪0年代初,著名作家夏衍曾指出:“(文学)和大自然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就是雨花台。
”他用极其强烈的情感体验来描写雨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雨花台的赞美之情(《雨花台》);并指出:“这能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作家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其周围有一批有共同特点且爱好文学的朋友。
”由此可见,这能够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内容上看,这是夏衍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夏衍先生很早就把自己作为一个作家来观察与理解自然的过程称作“审美”活动。
在他看来,“审美活动不是直接对自然进行的审美教育或者审美活动是一种单纯的审美行为或者艺术的审美活动。
”而这种直接的审美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背后的审美体验活动。
他认为:“雨花台的美学活动是一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
”因此,这能够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雨花审美的三个阶段课堂教学的审美功能,可以归纳为“形象思维活动”和“语言运用活动”两个方面,并将这两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综合,这就是雨花课堂审美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所体现的审美理念即“形象思维活动”和“语言运用活动”两个方面形成的综合思维方式和审美特点,也就是“雨花课堂审美的发展阶段”所反映出来的审美特征,这种形态在当今世界各个领域中表现得非常普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影响。
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或者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而研究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雨花的课堂教学其实已经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过程、一个特定的审美阶段了。
审美的历程》
审美的历程》《审美的历程》2011年03月08日,我有幸能够参加清华大学教授帅松林的名家讲座,实在是出乎意料。
当时是坐着第四军医大的专用车去的。
这已经不是我一次两次走进这样的一所国际高等学府了。
每每到了这里,总会被学府的深邃和博大的气势深深地折服。
何况这样的学府里曾经有过于丹,易中天等一些大家的足迹。
或许我就是追踪着先贤们的足迹来到这里的。
那天天气格外的好,淡蓝色的天幕上飘着几朵浮云,似乎很惬意,亦如我那份激动,久久回落不下去的心情。
偌大的礼堂里聚集了很多的前来听讲的人。
气氛异常地高涨,因为我们的教授今天要给我们用美学的知识,讲中国的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讲世界的发展必由之路。
历史和美学?两者之间怎么能沾上边呢?或许很多人都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和对帅松林教授的敬佩而来的。
其实,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感谢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古城西安,为我们讲述一堂意义非凡的课。
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画面和著名的绘画渐渐地展现在宽阔的荧幕上。
历史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铭心刻骨的印记。
今天的中国正是因为那些历史,才有了今天。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是很早就流传的古训。
而帅松林教授就是从这样的出发点,给我们引出了中国的历史,从美学绘画方面展示着历史的发展。
在一次次的视觉冲击下,我们颇感这个时代的压力,颇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担。
中国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
帅教授从古代的艺术文化讲到现代的艺术文化,从古代的统治阶级,讲到今天的社会主义,从现实到非现实,应用美术方面的造诣,用通俗的语言批判了那些暴力,血腥,色情,麻木人类神经,企图控制人们思想的丑恶美术文化的泛滥。
美术从古代就开始诞生,最初以图腾-----崇拜的对象。
是自然力还没有演变到人的生命力的美术。
而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图腾,这样的美术是建立在典型的社会形态之上的-----奴隶制社会。
随着时间的飞逝,社会矛盾的不断恶化。
图腾不再变得有召唤力,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向旧的时代发出了挑战。
中国美学发展历史
中国美学发展历史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就已经开始萌芽。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等物品明显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观念。
进入奴隶制时代,美学思想逐渐发展,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儒家、墨家等学派的美学观念。
2. 古典美学发展时期:先秦时期,尤其是老子和孔子等人的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汉代时期,儒家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同时,道家美学也逐渐成熟,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
这个时期,中国美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强调道德、伦理、意境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玄学兴起,对中国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教的传入也对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时,美学思想逐渐多元化,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如王羲之、谢灵运等。
4. 唐代时期:唐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繁荣时期,美学思想更加丰富。
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此时,美学观念逐渐世俗化,注重生活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
5. 宋代时期:宋代美学继续发展,注重理性和感性的一致性。
理学兴起,对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诗词、绘画、书法等领域的美学观念也更加成熟。
6. 元代时期:元代美学受到佛教、道教和理学的影响,呈现出多元的特点。
此时,戏曲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美学观念开始关注世俗生活。
7.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美学观念日益普及,文艺创作达到了高峰。
小说、戏曲、诗词等艺术形式的美学观念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艺理论家。
8. 近代时期:近代美学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变革。
学者们开始尝试将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探索新的美学观念。
9. 现代时期:20 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美学体系。
美学观念逐渐关注人性、民族性、时代性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融合、创新的过程。
在每个时期,美学观念都受到了哲学、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体系。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自然审美主要表现在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崇拜。
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等学派,都对自然持有独特的观点。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存;而道家则更进一步,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本无间,而思合其天”的境界。
此时的自然审美,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思考和人生观的表现。
2.汉唐时期
汉唐时期,随着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自然审美逐渐从敬畏转向欣赏。
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和赞美。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直观感受,以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3.宋元时期
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自然审美进一步深化。
文人画家如苏轼、米芾等,他们不仅描绘自然的美景,更将自己的情感、意趣融入其中。
此时的自然审美,不仅是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对自我情感的一种寄托和表达。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自然审美进一步普及。
小说、戏曲等通俗文艺形式中,经常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
同时,园林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如苏州园林等,将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近现代时期
近现代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科技的进步,自然审美有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对自然的审美也更
加多元化,包括对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城市景观设计等方面。
这一时期的自然审美,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近代审美发展历程
近代审美发展历程
近代审美发展历程:
在近代,人们对审美的理解逐渐发生了变化,以下是近代审美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实主义审美
现实主义审美强调对真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学上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绘画上的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的《奥林匹亚》等。
这些作品注
重真实的描绘,重视社会现实的剖析和揭示。
第二阶段:表现主义审美
表现主义审美强调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学上的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绘画上的德国画家埃米尔·奈特凡的《尖叫》等。
这些作品追
求内心真实的表达,强调情感的冲击和个人体验的呈现。
第三阶段:现代主义审美
现代主义审美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规范,追求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实验。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学上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绘画上的荷兰画家毕加索的《断
头台上的死亡》等。
这些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第四阶段:后现代主义审美
后现代主义审美强调对唯一真实性的怀疑和对多元性的接纳。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学上的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
《重返托尔金顿》("V."),绘画上的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
的《游泳池与两个人》等。
这些作品不追求对真实的再现,而是关注语言和艺术的相对性,强调多重的解读和主观性的存在。
总之,近代的审美发展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艺术和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中国古代审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审美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审美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朴、庄严、优美、儒雅、雅致”的五个阶段。
古朴阶段,源于夏商周时期,审美观念以自然为中心,讲究简朴、粗犷、豁达,以玉器、青铜器等实用的生活用品为代表。
这个阶段的
审美形式相对简单,强调实用与观赏兼备。
庄严阶段,起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由于较长时间的战争,人
民流离失所,寻求精神安慰,对神圣、庄重、高大的艺术作品求甚于
常人,因此艺术作品的造型和表现形式更为雄伟、庄重。
典型代表为
秦兵马俑、汉画像石等。
优美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扩散,兴起了一些以花鸟、山水、人物、动物等为题材的艺术品,这时审美观念注重造型的典雅、
干净、流畅、精巧,有着较高的视觉艺术效果。
典型代表为唐代的大
手笔山水画。
儒雅阶段,到了宋代,审美观念更加儒雅,追求典雅、淡泊的艺
术风格,注重内涵与意蕴的表达。
以文人画、瓷器等艺术品为代表。
雅致阶段,清代是中国古代审美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
强调的是高雅、柔美、精致、清新的审美理念,作品的主题多以花卉、山水、人物为主,注重颜色的婉约、处理的细腻、形式的流畅。
典型
代表有清宫中的瑰丽珍宝。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审美历程是一个相辅相成、不断变革的过程,影响了中国的绘画、篆刻、雕刻、陶瓷、花鸟、园林等多个领域,书写下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篇章。
外国审美变迁史
外国审美变迁史外国审美变迁史无论是文艺界还是时尚界,人们总是不断地追逐着新的潮流,不断推陈出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改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一些外国审美的变迁史。
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审美是以理性和秩序为主,主张对称、平衡、和谐这一审美准则。
当时的雕塑作品大多以神、英雄、裸体人的形象为主体,并强调解剖学和人体比例的准确性。
中世纪:中世纪时期的美学因宗教的影响而呈现出神圣、超自然的色彩。
此时期的艺术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强调虔诚、忠诚、崇高等价值观。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逐渐追求自由和个性化,艺术表现也变得更直观和个性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多以人文主义为主题,追求自然、真实、立体的效果。
同时,大师们开始将人类形象描绘得更为完美和神圣。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审美受到了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影响,艺术品多以繁复、装饰和夸张为特点。
大师们追求充满动感、戏剧性和虚幻感的效果,以此表现自己的心灵感受和审美理念。
现代艺术运动: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新兴的艺术形式,比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等,开始逐渐在艺术领域流行起来。
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使得人们对艺术审美的理解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为一种“对抗性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强调自我表达和独立性,不再受传统艺术规则和审美准则的束缚,且更能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总体而言,外国审美的变迁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在人们的审美演进历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美学思想和形态形式。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方法,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最后,我们相信不管是怎样的美学变迁,都无法削弱人们对美、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更不能磨灭文化历史上艺术精华的光芒。
审美过程的四个阶段
审美过程的四个阶段一、感知阶段在审美过程中,感知阶段是最基础、最初级的阶段。
感知是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在感知阶段,人们会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质地等进行感知和辨别。
这些感知信息会通过感官器官传递给大脑,进而被解析和理解。
感知阶段对于审美体验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它为后续的阶段提供了素材和基础。
二、理解阶段在感知阶段之后是理解阶段。
理解是对感知信息进行解析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感知信息进行意义构建和模式识别的过程。
在审美过程中,理解阶段是对感知信息进行加工和加值的过程。
通过对感知信息的理解,我们能够认识到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在理解阶段,人们会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背景来解读和理解感知信息,从而赋予其各种意义和价值。
三、评价阶段在理解阶段之后是评价阶段。
评价是对事物进行评判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事物的优劣、美丑、价值和意义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在审美过程中,评价阶段是对感知信息进行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评价阶段,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对事物的美感、品质、功能等进行评价和判断。
评价阶段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喜好和态度。
四、情感阶段在评价阶段之后是情感阶段。
情感是人们对事物产生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在审美过程中,情感阶段是对事物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通过审美,人们可以感受到事物所带来的美、喜悦、愉悦、悲伤、惊喜等情感。
情感阶段的体验是审美过程中的高潮,也是人们对事物产生深刻印象和记忆的阶段。
情感阶段的体验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审美过程可以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评价阶段和情感阶段。
这四个阶段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每个人在审美过程中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和背景的不同,每个人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也会有所差异。
对女性审美的历程
对女性审美的历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灾害严重。
繁衍后代是最重要的。
因此当时对女性以“肥臀丰乳”为美。
如辽宁喀左县的东山嘴红山文化出土的红陶,画面中的女性为裸体女性,他们体态丰腴,曲线优美,乳房硕大和臀部宽肥。
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的大型岩画,有的女性丰乳肥臀,胸部宽阔,腰肢细小,两腿细长。
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生殖崇拜,以肥臀丰乳、体格健壮、高大为美。
【夏商周时代——健壮、自然为美】这时期女性以清新的、大胆的、自然地为美,在形体上,突出了健壮和自然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中的“淑女”,“静女其殊”中的“静女”,可以略微窥探出时代的审美特点。
《硕人》可以说是第一次对女性进行全面的描绘,“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毁猓【春秋战国——朴素到修饰】春秋时期,一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性比一个人的色更重要,人们心中的理想女性的标准是道德和才能兼而有之。
对女性主张天然、素朴之美,反对过度修饰,越国的美女西施有“衣褐而天下称美”,这与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相一致,享乐的欲求还只是少数上层人的专利,社会还保有素朴淳厚之风,朴素便是大多数人大审美标准。
到了战国时期,战火纷飞,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这时候的女性也和当时的游士一样,不干寂寞。
她们“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以歌舞声色取悦于人为业”,她们打扮自己,学会歌舞,这样得到当时豪门大家的赏识。
“长袖善舞”、“名眸善睐”,素朴的修饰美转化为重姿色的修饰美。
屈原笔下的湘水之神与山鬼是那么袅娜多姿、美目含情。
《招魂》中的宫廷女性,“美人即醉,朱颜赧赤,更显露娇憨之态,目光迷离,含情睇视”,足令人飞魂荡魄。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更为千古树立起一美女标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腰若束素,口如含贝”,可见当时已重脂粉搽面、描眉束腰。
到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国中多饿人”,修饰已到了伤害身体,压倒自然之美的地步。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
中国历代的审美标准经历了多次变迁。
这些变迁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的审美标准都受到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古代:古代中国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和服饰方面。
早期的审美标准强调自然和朴素,尊重自然的美丽和物质的简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古代中国的审美标准逐渐向华丽和尊贵的方向发展。
唐朝是古代中国审美标准变迁的高峰期,以漂亮的容貌和丰满的身体为美的标准。
宋朝:宋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比较注重文化修养和道德风尚。
人们崇尚文学和音乐,追求雅致和清丽的艺术风格。
在服饰方面,宋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是纤细、淡雅和精致的。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审美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服饰、发型和化妆非常讲究,追求华丽和雍容的外表。
女性的审美标准是白皙的皮肤、纤细的身材和柔美的举止。
男性的审美标准是高大的身材和有阳刚之气的面容。
现代:现代中国的审美标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多元化和个人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可以说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追求。
综观整体,现代中国人更注重健康美和自然美,更加关注穿着与个人风格的搭配。
同时,现代中国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审美的一般过程的三个阶段
审美的一般过程的三个阶段审美的一般过程的三个阶段审美是个人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过程,涉及到人们对艺术、文化、自然景观等各种对象的喜好和审视。
审美经验不仅受到个体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且受到时间和社会变化的影响。
在审美的一般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认知阶段和评价阶段。
感知阶段是审美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基本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感官对待审美对象进行感知,包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感受对象的外在特征和表现方式。
感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审美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认知。
例如,在欣赏一幅画时,我们通过视觉感知到画面的颜色、形状、构图和线条等元素,从而对画面产生初步的感受和印象。
认知阶段是审美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对感知到的审美对象进行思考和理解,从而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审美对象的内在意义、主题和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和推测。
例如,在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不仅要通过视听感知到影像和声音的美感,还要通过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感知到电影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评价阶段是审美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终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感知和认知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和判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态度。
评价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审美对象进行喜好和评价,从而对其价值和质量进行评估。
例如,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和音乐标准,评价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和表演技巧等方面,形成对音乐作品的喜好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和依赖的,而且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在每个阶段对审美对象做出不同的反应。
此外,审美过程也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人们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有可能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在不同时间做出不同的评价。
总而言之,审美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感知阶段、认知阶段和评价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和依赖,帮助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全面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审美的历程作业
审美与旺盛的生命力自四五郑稀唯究竟美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追求到真正的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在我心里,一直未能解决,若是不偶然想到,问题也就藏在心底,不用去触及,可既然已经选择了《审美的历程》这门课,终究是要将这一问题摆在面前,细细思索一番。
课上,帅松林先生提出“美即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观点。
“追求美,其实就是在追求旺盛的生命力”,仿佛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多么鲜明简单易懂的观点!一切美不都是来源于生命又最终归结于生命吗?如同喜剧,当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美的时候,我们展现的不正是人物,自然等等的无以伦比的旺盛生命力吗?又如同悲剧,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当我们尽情毁灭的时候,我们摧毁的不正是那璀璨的生命力吗?而这样的对比不正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吗?如果没有生命,这个世界将是一片死寂。
如果没有旺盛的生命力,人类还能欣赏什么?如同课上先生所说,当画中是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时,我们审美,欣赏的是她富有美感的身姿,富有情感的表情,一切均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人处于年轻,总能为人们展现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这正是最美的旺盛的生命力,这正是审美的一种表现。
而当画中是一位老太太时,纵使她的“皮肤枯憔,乳房甚至已经下垂”,但是我们依旧能欣赏她的美,纵使她肉体上旺盛的生命力已经不存在,但是年龄的积累,见识的广博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精神的旺盛生命力,这是透过外在看出本质的对于旺盛生命力的欣赏,这是审美的更高一级的表现。
一切艺术终究能归结到“对旺盛生命力的追求”这一永恒目标的追求上去,无论是宗教画中神圣的母亲形象,还是自由女神雕像那高举着的火炬,无论是残颓的战后衰景,还是被扭曲了的抽象派艺术,艺术的创作者以及审美者都在不遗余力地向往着永恒,向往着不会消退的旺盛的生命力。
人类的审美,终究是人类最本心的愿景,是人类最原始的苛求。
当我们看到美景心生喜悦,这是我们感受到了旺盛的生命力的美;当我们感触生命衰去的悲伤,我们是因为本来旺盛的生命力的美无可避免流逝,因而悲伤。
审美的历程论文
《审美的历程》论文一美的本质是旺盛的生命力——李金阳2011010974 无111班美是什么?我一直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直到我上过帅松林帅先生的《审美的历程》这门充满激情、饱含哲理的课程。
其实——美的本质就是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我们看一个小故事:从前,小和尚跟着老和尚第一次出山门,看见一位姑娘,小和尚惊叫起来:“呀!太美了。
”老和尚说:“这是老虎,会吃人。
”小和尚说:“我给她吃掉也愿意。
”小和尚从没有见过异性,也没有被教过什么是美,而他却能毫不犹豫地认为姑娘是美的,这说明人们对美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
同时年轻姑娘身上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正是她打动小和尚的地方。
这就是说我们把那种旺盛的生命力看做一种美,这种美是人类先天性的一种感觉。
而老和尚枯燥邪恶的说教则是违背天性的,他在扼杀美的感觉。
因此,一幅生动的画作,一篇充满激情的文章,一曲洋溢着欢乐的歌曲,甚至一株刚破土而出的嫩芽,一声唤醒春天的清脆的莺啼,一滴闪烁着生机勃勃的朝阳的露珠,都是一种美,因为它们身上都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美的本质是旺盛的生命力,但不等于人的生命力一定是美。
只有那些给人以鼓舞力量的、充满着朝气的、先进的方面才是美的,一旦转化成对立面的、反动、腐朽、落后的方面,就成了对生命力自身的否定,对美的否定。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评论道:“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既然作为美的载体的艺术受社会生产规律的支配,我们理应从政治历史的方面来考察美得本质。
(用马克思辩证唯物历史观来看待事物,是我从帅先生那里获得的不小的收获。
)从帅先生那里我得知了这样一条充满哲理的规律——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每当社会没落时期,精神生产(也就是马克思在便出现具有规律性的两个重要现象:1、艺术样式由现实主义走向非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善美滑向“非艺术”的假恶丑。
2、艺术形式由积极健康、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走向其对立面——荒诞、色情、血腥和残暴。
中国古代的审美史
中国古代的审美史
中国古代的审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审美主要是与生活有关的实用审美,例如制陶、编织等。
到了商周时期,宗教信仰、礼仪制度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开始体现在审美上,镌刻在青铜器上的图案和铭文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承载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到了唐代,诗、画、乐等艺术形式开始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审美领域。
唐代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为特点,宋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修辞技巧和意境营造。
唐宋时期的绘画则以写意画为主,独具特色。
而在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开始追求“文人趣味”,创作了许多别具一格的诗歌、绘画作品。
总之,中国古代的审美史是一个与历史、文化、信仰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其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既有传承和发扬的,也有创新和革新的。
- 1 -。
《审美的历程》课程报告范文与感受
《审美的历程》课程报告范文与感受旺盛的生命力——洗濯心灵的美——《审美的历程》论文“追求生命的旺盛,是一切物种生存的至高理想,如果外部条件制约着这种理想,生命的本能就从自身内部进化到其追求的理想状态,进而影响并改变外部条件,以实现其生命的全部意义——旺盛的生命力。
旺盛的生命力是表现并确认人的本质力量的最佳表述。
”——选自《审美的历程》在《审美的历程》这门课上,我第一次听到了对“美”这个一向很抽象的概念的精炼解释——旺盛的生命力。
从小以来,上过美术课,看过美术展,也无数次用过“美”这个字。
不过说实话,确实没有认真想过究竟什么是美。
听了半个学期的课,终于开始对“美”有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也形成了自己初步的审美观念。
我想,我对美的本质体现在旺盛的生命力上有以下认识。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事物会是美的。
百度百科对“生命力”这一词条的解释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
”我想我们可以将生命力分为两部分:生存和发展。
万物之所以存在于这个世界,是因为其具备最基本的条件——生命。
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何来的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存和为了生存而斗争,是一种大自然赋予的最原始的存在状态,存在即可以是一种美。
于大千世界中我们见到的各种为生存而进行的挣扎和斗争也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旺盛的生命力美在何处。
我们见过沙漠中顽强生存的仙人掌,深海中努力捕获养分的微生物,峭壁上深深扎根的松树,石缝中冒出的细小绿芽小到微生物,大到我们所有人类,凡是美的生物,不是都在为生存而努力,而奋斗吗?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强,不懈,执着,突破精神等这些美好品质,不正是我们普遍承认的一种美吗?试想,当我们看到大片森林抗击狂风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成群大雁飞过云霄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种种生命力的体现,难道不令我们为之动容?保证了基本的生存,就要进一步考虑发展。
就拿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果人只是想存活在这个世界,或许可以很容易,可以不必努力,懒惰者自有懒惰者的生活。
审美的历程
审美的历程作为人类的共同特征,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审美意识的形成不仅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性质的变化密不可分,也与艺术、文学、音乐等不同领域的发展相互关联。
本文将着重从个人的角度去探讨审美意识的历程,借助自己对不同领域的欣赏体验,解读个人审美意识的变迁。
1、初识审美:孩提时期小时候,我最先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就是绘本和动画片。
靠着这两种形式,还不会说话的我也能懂得故事情节和情感。
在相对简单、明朗的情境中,我初步体验到了对不同颜色、形状的喜爱,以及对各种故事人物的情感认同。
一次,我甚至因为一张画里的兔子太可爱而嚷嚷着要有一只同样的兔子陪伴自己。
那时的审美意识很原始,是一种简单直白的感官体验,主要由自己的喜好和情感构成,还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比如,我接受了某一种类型动画片模型的审美,一旦接受别的风格,就会觉得不适应。
那时候,我并没有去思考过图画、动画背后的设计和创作,只是在表面的美感基础上,去塑造着对一些元素的好坏价值判断。
2、音乐的震撼:青春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我愈发意识到自己有着对艺术的一种渴求。
正是在这种状态下,我开始接触另一种形式的艺术——音乐。
虽然在之前,我也听过不少童谣、儿歌和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曲,但直到听到我喜欢的摇滚、电子等类型的音乐时,才真正地惊觉到人类文化多元性。
在这个时期,我开始从音乐作品中挖掘出自己喜欢的元素——比如说歌词、旋律、节奏,乃至于吉他、电子乐器的使用,着手建立起对于音乐具体细节的认知和理解。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也逐渐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喜好,学会了从个人的观感出发去评判不同风格的音乐,体验到了音乐的魔力。
3、旅游的抒怀:成熟期进入大学,随着心智的成熟,我发现自己对艺术形式的关注日渐深入。
在这个阶段,我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美术、建筑、电影等不同类型艺术形式上。
可是,这中间的状态的变化,不再只是哪些具体的元素我喜欢,而是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述某种情感或内涵。
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例子
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例子
审美经验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对于美的感知和价值判断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演变,审美经验也会发生变化。
以下是几个历史演变的例子:
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审美经验强调对人体的完美和比例的尊崇。
他们崇拜健壮的肌肉和匀称的身材,认为这是美的象征。
在艺术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作品以描绘裸体男性或女性为主,强调人体的比例和谐。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经验突出了对人文主义和自然的热爱。
人们开始追求真实主义的描绘和透视的运用,致力于再现人体和周围环境的细节和形态。
伟大的艺术家如达·芬奇和拉斐尔等人通过研究解剖学和光影效果,将自然的
美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上。
3.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审美经验强调动感和戏剧性。
艺术家们通过夸张和明暗对比来营造戏剧般的效果,展现宏伟和丰富的细节。
建筑、绘画和音乐等领域都追求繁复的装饰和大胆的构图,以此表达宗教和政治权力。
4.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审美经验强调机械和科学的进步,追求时代性和功能性的设计。
抽象艺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成为主流,挑战传统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
艺术家们通过抽象化和简化来表达情感和概念,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5. 当代审美经验:当代审美经验呈现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碰撞和融合越来越普遍。
当代艺术家致力于探索新的创作方式和媒介,表达个体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历史的演变示例表明,审美经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时间和文化的变化相互影响和演变的。
网课审美的历程习题答案
网课审美的历程习题答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课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网课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然而,网课审美的历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网课审美的发展历程,并提供一些习题答案。
一、网课审美的初期阶段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网课的形式相对简单,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图片来获取知识。
这种审美方式更加注重文字和图像的表达,强调内容的准确性和信息的传递。
学生们主要通过阅读和记忆来学习,审美体验相对较低。
习题答案:1. 请列举三种网课的初期形式。
答案:文字、图片、阅读教材。
二、网课审美的转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成为了网课的主要形式。
视频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视频还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动画和特效等元素,提升学生们的审美体验。
这种转变使得网课的审美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习题答案:1. 视频在网课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审美体验。
三、网课审美的现代阶段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端网课逐渐成为了主流。
移动端网课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交互性,通过设计简洁、美观的界面和交互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同时,移动端网课还可以利用一些游戏化的元素,如排行榜、勋章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这种审美方式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互动性,提升了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习题答案:1. 移动端网课相比传统网课有哪些优势?答案:注重用户体验和交互性,提升学习乐趣和效果。
四、网课审美的未来展望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网课的审美方式将会进一步拓展。
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喜好,个性化地推荐学习资源和习题,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教学内容。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网课审美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习题答案:1.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网课审美有什么影响?答案:个性化推荐学习资源和习题,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的历程论文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10工程管理姓名:学号:人类艺术与人类发展摘要:人类的艺术代表时代的精神,艺术是人类的灵魂产物,人类的艺术不仅是当时人类的思想体现,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
艺术是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是文化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造就不同时期珍贵的艺术。
同时,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她是生活高度结晶。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重视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人文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方法。
当人类了解到科学与艺术的巨大魅力及其作用的时候,就会自觉的将科学与艺术运用到教育中去,就会把文化艺术运用到发展中去。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文化、科学与艺术自身得到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人类艺术与人类发展在必要的发展空间张力之下形成良好的生态互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学习了艺术,就了解了文化,进而你就会了解生活,你就会有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艺术人类发展协调促进从人类诞生时起,人类具有了思想,这是早期的不成形的文化,是早期的艺术开端,艺术是人们的生活的思想符号,由于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时期的生活风尚,有着不同时期的艺术,就如人类历史的经历一样,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到共产主义,文化艺术也是经历了这么多的时期,经历了这么多的碰撞,才随人类的发展走到现在。
人类的艺术是什么?艺术是精神符号的形象表现,也就是用形象来表现精神符号。
它代表着一种潜在的凝聚力,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的精神聚力,是人类推动文明进步、时代变换的精神动力,也是国家隐患与民族兴衰的外在表现。
首先,艺术必须是符号,而且是精神符号。
符号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精神符号才能成为艺术,正处在发展中,尚未成熟的符号,其艺术也在幼稚阶段。
其次,艺术必须是形象表现,不用形象的方式表现则不是艺术。
精神符号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而只有形象表现才是艺术。
最后,艺术水准的高低由精神符号的涵义和塑造形象的技巧决定的,如果精神符号的涵义不深,则艺术水准就不会高,塑造形象的技巧不高,艺术水准也不会高。
如果不具有符号意义,那么精神内容再好,塑造形象再巧,也不是艺术。
人类创造的符号已是非常之多,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出精神符号和物质符号,前者如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后者如机械原理、几何图形等。
精神符号的表现方式如传说教诲,祭祀崇拜,制造形象等,而唯有制造形象才是艺术。
艺术和人类的生活领域的紧密相关的,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在现在看来是艺术,但同时他也是当时人类的生活水平的体现,是文化的倾向,原始壁画,是为当时人们狩猎所做,也许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但在现在看来,他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人们生活的证据。
欣赏艺术,就是欣赏人类的发展。
欣赏艺术就是审美,而美的本质是旺盛的生命力。
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每当社会没落时期,精神生产(也就是马克思在便出现具有规律性的两个重要现象:1、艺术样式由现实主义走向非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善美滑向“非艺术”的假恶丑。
2、艺术形式由积极健康、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走向其对立面——荒诞、色情、血腥和残暴)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形态走向衰落时,其生命力也亦不复存在,那么由政治形态决定的艺术也就没有了美。
艺术既然是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它不仅为新生的进步阶级提供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在没落阶级的支配下成为腐蚀人灵魂的精神鸦片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
历史是一个不断由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扬弃过程。
美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各自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奴隶社会由强力走向暴力,封建社会由德行走向禁欲,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走向妄为。
而社会主义社会将走向联合。
因此,新的美的形态对旧的美的形态是在不断扬弃的。
从唯物史观来看,美的本质是旺盛的生命力,当一个事物丧失了旺盛的生命力,那它就丧失了美。
全世界的奴隶社会都在封建社会的铁戟下消失,这是因为新的生产力出现了,人类走向了进步,因而,那些奴隶社会的文化艺术就被封建的艺术而取代,以后的一段时间,其所有的艺术作品,就是反映封建社会的现实。
例如中国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时代的小说,都是来自当时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主流。
就拿清明上河图来说,可以说它反映了那个时期的人们的全面貌。
人类的进步,还在于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运用,封建社会生产力比奴隶社会要高,再结合上艺术文化的发展,人类才完成封建社会革命。
资本主义的机械化生产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才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新的高新技术威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艺术,走完了三大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推翻封建思想,实现了人类的最大的进步。
所科学技术是文化艺术的伙伴,二者结合,推动了人类的高速发展。
人类的发展,特别是个体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是千百年来人们的美好愿望。
人类的全面发展既要建立在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又要建立在发达的精神文明基础之上。
但人类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自由个性的发展。
就人的需要层次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统一。
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满足已成为衡量人们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志。
提高精神文化素质,已成为人们迫切的愿望。
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而可以促进人类素质的全面构筑与发展。
科学的理性思考,艺术的浪漫想象,成为人类全面发展的一对翅膀。
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理性的,这种理性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激励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艺术是个性化的创造,所以艺术创作和欣赏最重要的是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元思维等。
艺术有助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艺术的非理性思维作为科学理性思维方式的重要补充,对于科学创造活动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它常常伴随着科学家的理性思维,为其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使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两种思维方式的相互补充,可以使得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提升。
“科学人文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性概念。
在当下,科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实际上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当下生活和生命状态的关注与关心。
”[1]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
艺术的情感传达和交流功能使其成为推动人际关系趋于和谐的有力手段。
通过艺术教育能够增强受教育者的群体意识和趋同倾向,并教会受教育者掌握和运用艺术这种最广泛和最普遍的交流手段。
艺术以其超越现实和物质功利的审美愉悦使人获得一种超脱的心智精神和豁达的生活态度,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能帮助人们摆脱利害计较引起的冲突。
这种科学的艺术教育手段,正是利用了艺术的本体特性,在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中提升了人类的完美人格。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塑造了完美的人类,促进了人类的发展,而人来的发展对艺术和科学技术又起了推动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中,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在其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人类的健康发展,才推动了艺术、科学技术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人类的发展对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导向与积极的监督推动作用。
人们思想的进步,艺术文化的进步,人们才敢站起来说话,才有了历史的改变,有了历史的进步,进而体现了人类的进步。
现时的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确实少了些理性的认识,我们的一切来自大自然,而我们又不按大自然的艺术手法来描绘艺术,现时的艺术在发展的道路上有了歧路。
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大自然按美的规律创造的,对于它的装饰也确实能给人娱乐,也就能像过节一样调解重复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乏味心态;身体携带本能、欲望、感性表演自己的个性时,也会使欲望代替激情,把瞬间当作永恒,把形象看成是生命本身,进而把自己角色化为某种形象进行交换,并且把生存看作是表演和交换的形式,这直接导致人本真性存在的错位——人就成了身体,身体就成了形象,形象就成了交换的商品。
总之,在审美文化不只是精神文化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纯艺术、纯文学的当下,审美借助现代、后现代文化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及其身体,在其中发现美、创造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审美文化无所不在的渗透意味着它的性质的变化,而它的日常生活- 身体化,一方面是感性的解放,对人性的修复[2] ,另一方面又是对欲望的张扬、主体的置换。
但它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当中最主流的、最强有力的文化建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它喂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构造了人们的情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构造了人们的向往、恐惧和需求,悄然地改变着社会的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生命、对于爱、对于恨、对于死亡等等最基本观念的看法。
它唤醒的或者参与的日常生活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会使人更加愿意生活,更加愿意在生活中看见、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在生活中体验艺术的美妙,在艺术中体验人生的最终意义。
总之: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艺术可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相反人类发展对艺术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类艺术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只有二者携手并进,才能推动文化艺术与人类发展在必要的发展空间张力之下形成良好的生态互动,进而发挥其各自的巨大作用,最终完成最完美人类的塑造。
参考文献:[1]杨晓强、吴航行.电视传播中的科学人文精神及其构建[J].西安:新西部,2011,15:115.[2]郭郁烈,张天佑. 断裂之后:修复、游戏与解构———谈怀旧在当下审美文化中的意义[J ]. 贵阳:贵州社会科学,200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