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白塔寺)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

同学们知道“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系?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元朝的统治》。

【新知导学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1)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回族的形成: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人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原先进人黄河流城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知识点二:行省制度(1)中央机构: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七年级历史下综合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综合学案

初 一 年级 历史 学科 探究性 学案 班级七年级 姓名 主备: 冯璐冰 时间:2014年 6月12日 审核人:学习内容 归类复习小结师:教学设计(收获) 二、重点归类篇(一)、 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廷杖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 八股取士 清朝 -------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二)、盛世局面:唐太宗-------贞观之治 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开元盛世 康熙到乾隆---康乾盛世(三)、民族关系的特征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

两宋时期;既有战争,也有和平相处,和平是主流。

元明清时期;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四)、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对台湾的管辖;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清朝,设台湾府, 2对新疆的管辖; 唐朝,设驿道。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 3对西藏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4对蒙古地区的管辖清朝,多伦会盟,设辖乌里雅苏台将军学习目标 明确封建社会从繁盛到衰落的过程及原因重 点 分清历史史实,明确复习要点 难 点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一、 之最类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

2.世界最早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科举制。

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6.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都长安。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8.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朝。

9.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时间——两宋时期。

10.两宋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太湖流域。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12.南宋最大的商业城市——临安。

13.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元朝(蒙古族)。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天学案》第一天:新时代的起点——改革开放重点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10-11页的内容,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2. 观看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了解邓小平的作用以及他带领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经历。

3. 阅读教材P12-14页的内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4. 分析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意义,撰写一篇小论文。

学习反思: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和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认真学习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天:探索之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重点内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和创新;对全球科技的贡献。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21-23页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

2. 观看视频《古代中国发明》,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

3. 搜集一些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比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并写一份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和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反思: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应该被积极地传承和发扬。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科技教育,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天: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化重点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

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30-31页的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观看视频《孔子与儒家文化》,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选择一种古代文化形式,比如戏曲或者书法,了解其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并写一份短文介绍它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不仅可以为社会带来文化软实力,更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成长带来正面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人类始祖
教学目标
-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
- 知道人类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
教学重点
- 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了解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人类的起源
2. 人类的生活方式
3. 人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
1. 早期文化的特点
2. 考古发现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教师引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历程。

3.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和任务,加深对人类起源和
发展的理解。

第二节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
1. 教师讲解早期文化的特点和考古发现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的看法和体会。

拓展活动
1. 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人类起源和早期文化
的内容,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 以小组形式制作展板,展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示早
期文化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了解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的意义。

通过拓展活动和总结反思,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七下历史第11课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七下历史第11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1课元朝的统治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和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2.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的管辖教学难点:认识元朝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作用【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元朝的疆域1.元朝疆域北逾_________,西极_________,东尽_________,南越_________。

2.今天的新疆、_________、云南、东北,台湾及_________________,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二、行省制度1.中央:①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②设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③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行省制度①_______、_______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中书省;②其它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_______。

③在行省之下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元朝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东南地区设置了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_______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_______,屯驻______,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从此,________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材料: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请回答:(1)材料中的“封建变为郡县”是什么意思?(2)“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知识建构: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含答案)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含答案)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清朝进一步加强,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推崇__________,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______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

3. 年,清军击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隶属福建省。

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4.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的封号;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

5.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地区。

________时,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设置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7.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用史实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哪些?三、练习巩固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

”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A.浙江省B.福建省C.江苏省D.广东省3.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西域都护B.军机处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A.驻藏大臣B.台湾府C.伊犁将军D.乌里雅苏台将军5.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A.靖难之役B.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①册封五世班禅②册封五世达赖③设驻藏大臣④设伊犁将军A.②①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电子学案全稿

七年级下册历史电子学案全稿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学习目标:1.识记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理解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传说引入: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

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

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原来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

隋炀帝大失所望。

那么,隋炀帝修运河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到扬州赏琼花吗,这条运河的规模怎样,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隋炀帝到底是怎样一位帝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开运河创科举》2.复习旧知引入:出示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提出: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是如何结束的?隋朝是怎样建立并完成统一的?隋朝在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引入课题。

二、新授:(一)自主学习1.出示以下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并适当圈注:(1)隋朝的建立者是谁?定都何处?又于哪一年完成了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2)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这条运河的规模如何?分为哪几段?沟通了哪五大水系?(3)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什么方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先河?隋炀帝时,创设什么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2.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测自学情况,并适当点拨。

(二)合作互动1.读课文第1页小字部分:“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隋军又消灭了其他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思考: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隋朝统一南北有何历史作用?(点拨:统一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割据,人们渴望统一;②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统一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隋朝建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④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⑤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1课时课题第1课繁盛一课型新授教者XXX备人时的隋朝班级研究目标】1、掌握隋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研究重点】隋朝大运河。

研究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独立试航一)南北重归统一1、建立: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姓名课时1课时审批(签字)2、统一:年,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南北的标志:589年灭XXX。

4、XXX改革1)内容:他在位时。

(2)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标:为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在在位时开凿。

在位时开凿。

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三点:以为中心,XXX,南至,全长两千多米。

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二、常识拓展1.数字记忆法:一次统一,两位皇帝,三个端点,四段运河。

589年隋朝统一南北;XXX和XXX两位皇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三个端点;大运河由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2.动脑筋:想想看,XXX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1)XXX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XXX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XXX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甚么意思么?在想一想,水运食粮在现代为甚么重要?答:意思:国家水上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汽车、铁路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4.XXX为什么要开通运河?主要是为了沟通南北,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巩固训练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A、589年B、601年C、605年D、611年3、在中国的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一、大一统的陈胜吴广造反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陈胜吴广起义。

这个事件发生在秦朝灭亡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号召,希望推翻暴虐的秦朝统治,实现大一统。

本节课将带领大家了解陈胜吴广的背景、起义的过程和影响。

1. 陈胜吴广的背景陈胜和吴广是陈相吴季的部下,由于看不惯秦朝的暴政,便决定发动起义。

陈胜出自阳周陈氏,吴广则是酒泉吴氏。

两人联手,号召广大农民起义,希望推翻秦朝统治。

2. 起义的过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广武山起兵,率领农民攻占郑、许两城,号召更多人加入起义军。

随后他们攻克了许多城池,声势浩大,但最终被秦始皇派遣的将军击败,陈胜吴广也在战斗中牺牲。

3. 起义的影响陈胜吴广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的起义行动掀开了反秦的序幕,使更多人看清秦朝的暴政,激发了人民的抗争意识。

后来的刘邦、项羽等人也借鉴了陈胜吴广的经验,最终成功推翻了秦朝统治。

二、冒险家与海上贸易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中国古代冒险家的故事,以及海上贸易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本节课将带领大家了解古代冒险家的勇敢探险精神和海上贸易的兴盛情况。

1. 古代冒险家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冒险家勇敢地踏上了探险之路,他们航行四海,开拓未知领域,有的发现了新大陆,有的带回了珍贵的商品,他们的探险精神和勇气令人敬佩。

2. 海上贸易的影响海上贸易在中国古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海上贸易,中国和世界各地可以进行商品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海上贸易不仅带来了外来文化和商品,也拓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视野。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对古代历史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勤奋思考,做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让我们一起探索历史的奥秘,感受古人留下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没有终点,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历史下册元明清复习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元明清复习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元明清(复习)学案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知识点一:元朝的建立(第12课)1.蒙古政权建立:“一代天骄”即,原名,最大的贡献是。

2.元朝建立: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

1276年,占临安,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3.加强统治: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置,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管辖。

4.元朝民族融合:元朝是民族融合的高峰,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同时,汉族迁居到边疆;少数民族迁居到内地。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又促进了的发展。

知识点二:四大发明(第13课)知识点三:郑和下西洋(第16课)1.条件与目的:明朝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为了加强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

2.所经时间,次数,达到的国家和地区:从年到年先后7次远航西洋。

他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

3.历史意义:促进了,加强了。

4.评价: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伟大的航海家。

但是,远航还有炫耀大明国威,满足封建统治者自我虚骄的心理,没有促进国内的经济繁荣,反而使国家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

和评价知识点四: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戚继光抗击倭寇—(1)起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中国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称之为倭寇。

(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患更加严重。

爱国将领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九战九捷。

戚继光被称为。

2.郑成功收复台湾:(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着占领台湾;年郑成功收复。

(2)意义: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势力,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隶属福建省。

初一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七下历史第19课学案

初一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七下历史第19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十分重视,大力推行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清朝前期,面积不断扩大。

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水利兴修方面,对、及等进行治理;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等髙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集市、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著名的有和。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到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人口密度加大,逐渐突出。

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的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

七下历史长江全能学案电子版

七下历史长江全能学案电子版

七下历史长江全能学案电子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自主学习](一)清的统- -1.北問:581:附2.陈朝3.户籍:度证衡(二)开通大运河1.南场帝:南北2.洛阳:涿挥;余杭3.南北.(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学识:考试2刚炀帝:科举;选官教育(四)隋朝的灭亡1.隋炀帝;山东2618;江都[课时作业]I.C 2.D3. Ix解析:附朝建立后.南文帝为巩固统治.注重加强中夹集权.避免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4. B(解析:附朝开通的大运河连接了游河.濉河等五大水系.使南北交通更加涵畅。

有利于隋朝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对南方进行管理。

)5. D6.C孔.DC解析:隋切隋文帝时期开始采用号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南场帝时期创立进土科。

)8. D[解析:科举制度创家于阶朝。

D) 选项中“秦汉以米" 这-说法错误。

)9. C解析:陷朝开调大运河的足阶场帝.)10.(13附文带。

(2)南场帝。

南炀密时期滥用民力人民负担的福役和兵投沉重,导致民不聊生。

(3)路文帝时期的阶朝发展经济.实行改革,迎来了盛世:南附场帝大兴土木,发功战争,生活奢侈。

导致民不聊生,教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南朝末年的农民起. 义.所朝最终灭亡。

说明国家的兴盛必須要注重发展生产。

注重民生等。

(开放性试晒.盲之成理即可)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自主学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现之治1. 618;李渊:唐太宋2.魏征3.三省六部:科推i进1;科(二)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周2.武则天:殿试3.贞观;开元盛世(三)开元盛世1,姚崇:宋聪.2.唐玄宗:开元盛世[课时作业]1. DX解析:开创唐朝"贞观之治”局面的是开国皇帝李渊的儿子一唐太宗李世民。

2.A(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大臣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3.D(解析:A.B,C三选項是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法律制度.选官制度等几个方面的重婴措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2.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3.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了解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学习难点】安史之乱【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1.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

社会矛盾。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

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④边将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概况:①起止时间:年----年②人物:和。

③路线:叛军从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又攻下潼关,逼近。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④结果:安史叛军被平定。

3.危害: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①原因:唐朝后期,统治,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人民赋役,又遇连年的。

②概况:起义军在领导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

2.唐朝灭亡:年,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唐朝灭亡后,北方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

史称“五代十国”。

2.影响: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延续。

北方政权更迭,政局。

南方地区政局,经济也有一定发展。

②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的历史影响和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更给叛军反叛的绝好机会。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此外,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学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学案

12课(历史)学案一、温故而知新: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北宋、西夏、辽南宋、西夏、金上学期我们学到的,在秦汉时期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哪一个民族?哪位单于在位时?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蒙古的兴起2、元朝的建立3、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4、元朝的行省制度5、民族融合抓住“三个三”把握本课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个年代:1206 1271 1276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问题一: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灭西夏(1227),金(1234)。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1272年定都大都。

元于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文天祥抗元思考: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答: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元朝社会经济与对外交往农业元世祖下令治理_____,推广_______的种植。

水陆交通运输业1、元世祖令人开凿了两条新运河,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2、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______。

商业和大都1、元朝的商业繁荣,______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2、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曾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他的_____________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目的: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__________行省制度 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藏:________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____________。

广州:__________元朝,最大的行省是:__________。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

民民族族融融合合的的发发展展1、汉人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内迁。

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4、回族开始形成。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学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4课明朝的统治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爆发农民起义,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2、明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_____,都城是___________。

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为了,以强化。

2、措施:(1)政治上:在中央废除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地方废除______________,设_____________(2)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_________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 __。

(3)特务机构:设立。

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____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_____________。

3、特点: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

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4、影响:使高度集中,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变化,题目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来自_________,答题的文体是___________。

2、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四、经济的发展1、明朝时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_____,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是__________,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_____ __和_____ ___,出现的商帮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七年级下册-学案-历史-全一册

七年级下册-学案-历史-全一册

海口十四中初一历史学案编制:张娜定稿:林亚玉审核:使用时间:第周编号:01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内容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及灭亡的原因;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及评价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隋朝建立及统一全国(2)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及表现(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及意义。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一、隋朝的建立1、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定都,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社会。

②隋文帝,改革,发展,注重,人民。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

2、大运河的概况:从年起,下令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

它分为、、和四段。

是古代世界的运河,成为我国的大动脉。

3、作用:大运河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对我国以后有重大意义。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一、南北重归统一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A级)2、材料二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B级)二、大运河的开通1、填一填:(A级)(1)图中为隋朝大运河的三点:①②③(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A、 B、 C、 D、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就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还。

——胡曾《汴水》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中的“千里长河”“此河”是指什么?(A级)(2)诗中的“千里长河”是谁在位开凿的?其目的是什么?(A级)(3)诗中的“锦帆未落干戈起”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B级)(4)比较胡曾、皮日休观点的异同,简要评析二者的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4课学案

二、合作探究: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 的问题: 3、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课本18页的第一、 二段材料分析一下,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有什么作 用? 3、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为了能够以自己的才能报效 祖国,你要通过什么途径才可以有这个机会呢?设 想一下如果你几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进士,那你 会有什么感想呢? 途径: 感想:
第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 完善的知识。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 影响。



一、自主学习: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 的方法来选拔官吏。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 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 、 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பைடு நூலகம் ⑴唐太宗:①扩充 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 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 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 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 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 末才被废除。

三、达标测试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 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1 1.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等问题,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⑴背景:⑵建立:年,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杨坚就是。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灭掉,南北重归统一。

二、繁盛一时的隋朝1.繁盛的原因:①②2.繁盛的表现:①②③三、大运河的开通⑴目的:⑵在位皇帝:⑶开始时间:⑷规模: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两千多公里。

⑸地位:⑹作用:四、隋朝的覆灭1.原因:1.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2.假如你是隋炀帝时期江南的一位富商,要把江南的一批粮食贩运到北方的涿郡。

你将走陆路还是水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灭亡:年,在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1.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夯实基础】1.隋朝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是在 ( ) A .581年 B .589年C .605年D .618年2.我国历史上的南朝先后经历了四个政权,其中被隋朝灭掉的是 ( ) A .宋 B .齐 C .梁 D .陈 3.(2008·威海)在我国历史上,曾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的是 ( ) A .秦始皇 B .孝文帝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赞颂的是我国古代伟大工程 ( ) A .长城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5.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综合提高】6.(2009·汕头)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7.(2009·黄石)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

2.掌握宋元时期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

3.知道宋元时期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4.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大都市:①北宋的__________、南宋的临安、_______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②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___。

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①原因:城市的繁荣,_______________的壮大。

②开封城内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

3.杂剧:形成于________。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宋词1.词在________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_______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2.著名词人:①苏轼:他的词风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清照:词风___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_______________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三、元曲1.元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南戏等。

2.著名戏剧家:①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②“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白朴。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阅读材料:(1)请将以上著名词人与下面的词句对号入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