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合集下载

走向共同富裕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

走向共同富裕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4)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 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问题四
观点一: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 先富要带后富。 观点二: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观点三: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观点四:“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进一步思考 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人 民 共 享 做法 发 展 成 果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3.为什么要坚持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 且要看发展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 得到切实保障。
牛刀小试
2.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从“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到国企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哪个问题最突出,哪个疙瘩 最难解,改革就向哪里突破。只要问题存在,改革的步伐就不会停止。
材料表明( B )
B.改革只有进行时,没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P9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 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向顽瘴痼疾开 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 深化改革的新征程。P9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PPT)5-4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PPT)5-4
者写这本书,~了几十种书刊。②在处理事物时借鉴、利用有关材料:仅供~|~兄弟单位的经验|制定这些规章时~了群 众的意见。③参看?。 【参考书】名学习某种课程或研究某项问题时用来参考的书籍。 【参考系】名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如油菜薹、芥菜薹。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卵形或椭圆形,花柔嫩,是常见蔬菜。也叫菜心。 【菜系】名不同地区菜肴烹调在理论、方式、风味等方面具 有独特风格的体系。 【菜心】ī名菜薹?。 【菜羊】名专供宰杀食用的羊。 【菜肴】名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鱼、肉、蛋品、蔬菜等。 【菜油】名用油菜子 榨的油。也叫菜子油,有的地;听雪电影网/ ;区叫清油。 【菜园】名种蔬菜的园子。也叫菜园子。 【菜子】名①(~儿)蔬菜的种子。 ②专指油菜子。 【菜子油】名菜油。 【寀】〈书〉同“采”()。 【蔡】①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来迁到新蔡一带。②名姓。 【蔡】〈书〉大 龟:蓍~(占卜)。 【縩】*(縩)见页〖綷縩〗。 【参】(參)①加入;参加:~军|~赛。②参考:~看|~阅。 【参】(參)①进见;谒见:~ 谒|~拜。②动封建时代指弹劾:~劾|~他一本(“本”指奏章)。 【参】(參)探究并领会(道理、意义等):~破|~透。 【参拜】动以一定的礼节 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孔庙。 【参半】动各占一半:疑信~。 【参变量】名参数。 【参禅】动佛教徒静坐冥想领会佛 理叫参禅:~悟道。 【参订】动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 【参访】动参观访问:~团。 【参股】∥动入股:投资~。 【参观】动实地 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团|~游览|~工厂|谢绝~。 【参合】〈书〉动参考并综合:~其要|本书~了有关资料写成。 【参劾】 〈书〉动君主时代指向朝廷检举官员的过失或罪行。 【参加】动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工会|~会议|~选举|~绿化劳动。②提出(意见):这 件事儿,请你也~点儿意见。 【参见】动参看?。 【参见】动以一定礼节进见;谒见:~师父。 【参建】动参与建造;参加建设:这项工程有十几个单位~。 【参校】动①为别人所著的书做校订的工作。②一部书有两种或几种本子,拿一种做底本,参考其他本子,加以校订。 【参军】∥动参加军队。 【参看】动 ①读一篇文章时参考另一篇:那篇报告写得很好,可以~。②文章注释和辞书释义用语,指示读者看了此处后再看其他有关部分。 【参考】动①为了学习或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T课件

九年级政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T课件
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090年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实现了共同富裕
▪P
小憨教学资源网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练习:《导练》P33 5、11、12
小憨教学资源网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什么是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小憨教学资源网
2、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小憨教学资源网
A、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允许和鼓励一 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先富起来。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 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 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 国2007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2300美元,排 名世界第140位。
低水平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美元)
第一步:部分先富
小憨教学资源网
B、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步:先富帮带小后憨教富学资源网
“先
必由之路 最终目的
富”
第一步:部分先富
第二步:先富帮带后富
“共 富”
小憨教学资源网
你知道我国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采取 了那些重大举措吗?
小憨教学资源网

九年级政治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粤教

九年级政治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粤教

(1)坚持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途径;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 力发展生产力;
(3)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战略, 缩小区域贫富差距;
(4)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人们自主创业;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 斜,帮助其脱贫致富;
知识殿堂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根本原则) • (1)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 (2)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3)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个人)
• 2、“三步走”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第一步:解决温饱(1981-1990年)
交通快起来了,手机用起来了 美容热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
在你身边有没有发现这些变化,请举 例说说,并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制定的小康标准
全国的小康标准: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00元;人均年 收入1400元;人均住房面积15.5㎡……
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决 定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 时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最终目标 (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时富裕” 或
辨 “同等富裕”?为什么?
珠海----18908元 佛山----17424

上海----18645元
2006年我国城市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温故而知新
1、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九年级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九年级
18
共同富裕的标准
(1)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 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 平,过着富裕的生活;
(2)社会成员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 富裕程度的差异;
(3)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 能过大。
19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20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
的学识和智慧,率先富了
起来。我国东部沿海和沿
江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
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
富裕的地区。
21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2、“先富”带动“后 富”
22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 手 段 共富
目的
23
“三步走”战略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订了实现宏伟 目标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 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
鼓起来的“钱袋子”
我们的生活
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大起来的住房
长起来的寿命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好起来的教育设施
27
1987年,中国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 番的目标。1995年,又提前五年实现了再翻一番 的目标。
目前,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达 95.6%,但从不同地域和人口看,情况并非完全 乐观。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 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 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 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 仅占0.3%。从人口看,到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 小康水平的只占74.8%。接近小康水平的占 12.82%,还有12.34%的
鼓励不一是部指全分国人人、民一在同部一分时地间,区以通同过等诚速度实、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课件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36张PPT)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课件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36张PPT)

观察社会:
• 现在,很多网友将自己的工资在网上公开,被形象地称为“晒 工资” 。有的网友晒上自己微薄的工资,并慨叹道:和自己 同年进厂的同事现在的工资是自己的一倍,再比较一下不同行 业、不同区域差距也比较大。这让我担心:会不会富的越富, 穷的越穷?我还有出路吗?
(一)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学习目标:
富裕。
3、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 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 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 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经济)
计划 了解一下: _____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80年代 Nhomakorabea布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 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 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 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 事先进行计划。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 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 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 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 不受市场影响。
而且还帮助1.7万名村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3、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初 次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 分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 配 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 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 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P41阅读与感悟
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1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观察我国近些年的GDP增速,你有何发现? ➢ 为什么我国近些年GDP增速减缓了?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差、劳动力成本上
升、政府的主动调控……
➢ 为什么政府要主动调控,关停并转落后产能?
④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 富裕
同时、同等、同步富裕
共 同 富 裕 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地区(通过诚实 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
路径
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45年,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制造业 第一大国……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03 人民心目中的 04
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对可策靠:的向社顽会瘴保痼障疾开刀,0突5 破利美益好藩生篱活,将改0革6 进行到更底好,的全医面疗深服化务改革。
更高的教育质量
07
08
……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③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 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域和总目标:
(1)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 (2)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当今这个高铁时代,我国仍保留了80多对“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 区市。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等地方,低廉的票价让群众出 行更加方便;抚平求学路上的坎坷,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慢火车” 延续着脱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大山里的“诗与远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14张PPT)
③要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 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 历史进程。
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理念的含义?
共享发展成果理念:强调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共享发 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 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进。
2、为什么要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
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
②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的现状的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①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 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 治理格局。 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使 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 障、更可持续。 ⑤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坚实的保障,增进 民生福祉。
⑤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 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在经济领域,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应该怎么做?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建 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
总结: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走向共同富裕(共25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走向共同富裕(共25张PPT)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上学了。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赏读: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自古以来,它激 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今,身已垂老,心却依旧在北方的天空,久久不愿收回。眼见北方告急,而我却不能上阵杀敌。唯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用诗滋养 生命和思念,每当思念故乡时,只能抓一把诗解馋,我只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只能让诗歌随金戈铁马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搏杀间,只能用豪迈填补内心的空白。
1、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改革开放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我国 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 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必然也会面临新问题。请你想一想, 我国现在面临着怎样的新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作者巧借典故,借古喻今,言难明之志,抒忧愤之情。典故运用自然贴切,融叙事、写景、议论为一体,使作品语言含蓄、蕴藉,避免了一般
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豪放词派直接抒情的直白、浅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品味、思考的广阔空间。
国家电网公司为什 古琴悠悠,渗透在揉碎了的音韵里。我想你青骢漫步间,那一种吟鞭东指的豪迈。琴弦只能随心一起颤抖,这一夜,这一树的苍老,彻底地成了一个包蕴这裂痕的梦。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35张PPT)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 A.①③④
B.①②④
2、下列关于共享发展成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B.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共享发展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 D.能更好地朝着共同富裕前进
何谓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 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 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 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二) 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中国 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 展阶段。
高速 发展
高质量 发展
走 向 共 同 富 裕
改革进行时 (为什么要 深化改革)
社会
主义 制度 是保障
共享发展成果
1、什么是共享发展成果 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3、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还处在中等发达市场经
济水平,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取得的不断优秀成果,我国 的经济还是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 挑战是:( ) ②城镇化水平不高 ④实现共同富裕 C.②③④ D.①②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
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 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 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新时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
改革 开放
升级 全面深 化改革
包括
经济、政治、文
01
收入持续提 高,分配更 加公平
02
公共卫生普 及,均等化 水平提高
03
教室更加明 亮,教育更 加公平

第一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版九年级)3ppt--初中政治

第一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粤教版九年级)3ppt--初中政治
有误的是( C ):
A、从1981年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 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 生活达到小康
C、到21世纪头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 现代化
1865元 10778元
6.6平方米 18.2平方米 18.6台 5辆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代表总结了跨越发展13年的成就: 2001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
面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每 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增长了39%;坚持走可 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成绩斐然。
恩格尔系数 >60%
50%—60% 40%—50%
<40% <20%
生活发展阶段 贫困 温饱 小康 富裕 最富裕
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是一切不平 衡的根源。经济市场化了,政治还没有民主 化,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不配套。
(2)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 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 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整个城市正 在迅速现代化。农村虽然变化也大,但还谈 不上现代化,农民吃穿不愁但还是手工工具 搞饭吃,农业科技含量仍然不高。


42% 59%
14
%

86%


西


项目
人均GDP 居民人均收入

区域 1978年 1998年 1978年 1998年

东部 1765 9522 东部是 东部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走向共同富裕课件(共19张PPT)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 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凌”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 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 【例文观摩】
对策: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 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 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 程,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①原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 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 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 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 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更满意的收入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的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
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寓言”一词出自《庄子》。“寓”是寄托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及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 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它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 更优美的环境 辞之中荡漾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词人入世、出世的矛盾心理,看似是“出世”——清静无为、超
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 本文大量引用名人名言,论证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恰到好处地运用例证、引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艺术构思时,要敢于跨越时空,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PPT精品课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向共同富裕》PPT精品课件
1.2 走向共同富裕
学习目标: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 2、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3、怎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4、正确认识共享发展理念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6、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措施?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及总目标(P9)
(1)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共同
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同步富裕
结合图片回答:什么是共同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 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 共同富裕。
≠ 同步 同时 同等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 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P9-11)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 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 续推向前进。 (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 体化。 (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 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 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 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这体现出( ) A.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我国以农村工作为中心C.农 村实行村民自治 D.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25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25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2走向共同富裕
名词解读
共同 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 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 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01 改革进行时
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改革开放还要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 化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坚 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2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改革进行时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思考: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
5 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② 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 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 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5 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③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
5、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措施)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 人人享有。(思想上)(P11)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 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成就经验)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新 常态)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等现实挑战。(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时代特色)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t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t

47.2
不全面的
2004
———————————
恩格尔系数 生活发展阶段 >60% 贫 困 50%—60% 温 饱 40%—50% 小 康 <40% 富 裕
发展不平衡的
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从地域看,东南沿海, 小康和比较富裕的家庭比较多。同一地域的,城市 又比农村富裕。
“总体小康”或目前小康的特 点: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 的学识和智慧,率先富了 起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 成为中国较快富裕的地区。
华西村—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1994年前后,江苏华西村先后在黑龙江肇东市和宁夏银川市 建立两个分村。 在华西村的帮助下,黑龙江华西村120多位村民第二年就摆脱 了“吃国家救济”的贫困状态,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 在西部大开发中,华西村又准备在西藏建设第四个华西村。 “十一五”期间华西村将免费为全国培训5万名村支书。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 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 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 国2007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2300美元,排 名世界第140位。
低水平的 (单位: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0年 220 10390 13030 4860 11150 2540 1990年 320 26400 23560 11730 19800 4090 1995年 520 39720 28150 23060 19880 5000
(1)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
六 个 更 加 ” “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九年级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九年级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件

除西部大开发之外,你知道这几年党和国家在 “互动协调发展”中的其它重大举措吗?
中部崛起战略
计划经济有何弊端?
⑴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⑵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 得越充分,经济越有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制度上更 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 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协调共同 发展,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 步建立,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报计划
上述漫画给你什么启示?
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经济?
——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计划经济?
——又称为“指令性经济”。在这种体系下,国家 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 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
• 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 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 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 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6个主导产品被 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 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 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海尔已跻 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 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 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根本 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 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 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丽、人民 富裕的新西部。“莫言塞北无春到, 总有春来何处知!”21世纪的中国 将把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全面实现 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共同富裕的标准
(1)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 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 平,过着富裕的生活;
(2)社会成员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 富裕程度的差异;
(3)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 能过大。
19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20
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
的学识和智慧,率先富了
见教材37页最后一段
3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 值比2000翻二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明显增强。
在基础上,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 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 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6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体 现了党和国家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14
15
我国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目的)是什么?
16

1、什么是共同富裕?它是不是“同步
思 富裕”、“同时富裕”?

1.共实同现富裕共不同是富同步裕富是裕一。个过程,只有
鼓起来的“钱袋子”
我们的生活
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大起来的住房
长起来的寿命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好起来的教育设施
27
1987年,中国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 番的目标。1995年,又提前五年实现了再翻一番 的目标。
目前,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达 95.6%,但从不同地域和人口看,情况并非完全 乐观。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 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 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 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 仅占0.3%。从人口看,到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 小康水平的只占74.8%。接近小康水平的占 12.82%,还有12.34%的
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 改革开放的号角。
◆十二大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 经济为辅”的原则。
◆党的十四大(1992年),提出了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大体架构已经确立,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 国家的行列。
5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 化主要表现在:
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⑵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
力不断增强。
7
P33
2.阅读上述海尔集团的资料,探讨它成功的原因。
海尔集团成功的原因:倡导“四个 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和尊重创造,让技术、管理、劳动 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 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起来。我国东部沿海和沿
江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
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
富裕的地区。
21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必由之路是让一部分地区和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2、“先富”带动“后 富”
22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 手 段 共富
目的
23
“三步走”战略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订了实现宏伟 目标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 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
见教材36页第四段
12
为了贯彻实施“四个尊重”的 方针,我国实施了哪一战略措施?
13
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结果, 我国2001年家庭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 73.3%(这其中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 资收入占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 等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 年的19.4%上升为26.6%。
鼓励不一是部指全分国人人、民一在同部一分时地间,区以通同过等诚速度实、
劳同等动水、平合富裕法起经来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
效应2.共,同并富裕通不过是先同富等富帮裕带。后富,才能逐
步达不到是指共实同现富个人裕收。入的平均化。
17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 一想个大局,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
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 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当发展到 一定的时期,比如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 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 局
3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 个 方 面” “六 个 更 加”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
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2
我们所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应该是 :
• 民主法治 • 公平正义 • 诚信友爱 • 充满活力 • 安定有序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3
34
P33
2.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是 什么样的?
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 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⑶在当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⑷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
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资源。 ⑸创造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
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是人类不断发展 的内驱力。
11
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 贯彻义“四个尊重”方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 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 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 越强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 和持久活力。
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
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
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0
认识当前的小康水平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 与现阶 段小康水平”有什么不同之处?
现阶段小康水平”: 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状况,主要着眼于物质生活方面,
因此,它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
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 精神生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发展, 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它是 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见材料最后一段
8
9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 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 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10
简述劳动、知识、人才、创造之间的联系。
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不断进 步。
⑵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源泉,也
1998~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9%之 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 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上述材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 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意义
6
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
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
代化。
24
“三步走”战略目标
三步走
时间
国民生产 总值目标
人民生活 目标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解决 温饱问题
人口未达温饱和小康。 28
我国小康水平现状 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 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目前 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很不平衡的。
29
十六大(2002年)所规划的的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
程碑。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
第二步
19912000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
第三步
20012050
达到中等 发达国家
水平
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
代化
25
1987年,中国提前三年实现 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1995年, 又提前五年实现了再翻一番的目 标。
26
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
靓起来的穿着时尚
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高起来的知识学历
1
P33
1.海尔集团北美总部落户美国纽约繁华商业区曼 哈顿,这一事实对你有何启发?
中国的企业也能走向世界,也能成 为跨国公司,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 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 政策是十分正确的。
2
3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简言之,市场经济下市场通过价 格决定供求关系,进而决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等,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而计划经济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问 题由政府相关部门决定,产品的价格也 由政府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