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2024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_理念与模式》范文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_理念与模式》篇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_理念与模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汉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知识底蕴。
它不仅是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桥梁,更是了解中华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探讨,旨在阐述现代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
二、教学理念1. 跨文化交际理念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汉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掌握交际技巧,同时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习惯。
2. 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在汉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模式1. 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际场景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汉语。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汉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模式结合了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的优势,通过线上资源的学习和线下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该模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实施策略1. 强化师资培训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什么?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什么?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游戏化学习与全面发展幼儿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其教学模式和理念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一、游戏化学习:探究儿童的兴趣和潜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和生命成长的最佳途径。
现代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将游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学习来增强幼儿的兴趣和潜能。
游戏化课程设计:将课程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社交技能,拼图游戏学习数学逻辑,绘画游戏学习艺术表达。
游戏化学习环境:营造充满趣味和探索性的学习环境,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道具,帮助和鼓励孩子们自由探索和创造性学习,例如,搭建一个模拟超市的场景,让孩子们学习购物和收银知识。
游戏化教学方法: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探险活动、音乐游戏等,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全面发展:关注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行为发展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有用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认知发展:通过游戏、观察、探索等,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发展:通过故事、音乐、艺术等,帮助孩子感受和表达情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社会性发展:通过游戏、合作学习等,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社交礼仪等。
三、幼儿的学习主导地位: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自主性现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孩子的兴趣、想法和发展特点,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兴趣引导: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自主学习:鼓励孩子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并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师生互动:教师充当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对于教学的基本观念和认识,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原则和准则。
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组织方式。
我的教学理念是“互动式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我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生应该扮演主体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设置问题、提供资源和指导学习过程来帮助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自信、独立和有创造力的学习者。
在教学模式方面,我倾向于使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我会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成长。
我也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除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我也会运用案例教学模式。
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我会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我也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此外,我还倡导个性化教学模式。
我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活动。
我会通过个别辅导和指导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支持。
总的来说,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互动合作为基础,以个性化为目标。
我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
当今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模式简介
当今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模式简介(一)世界教育的五大趋势是指——1、教育终身化。
终生教育原则普遍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在70 年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国家中,日本最先提出终生教育为教改前景,“必须建立以向终生学习体系过渡为主轴的新教育体系。
”日本面向21 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终生学习的社会”。
1991 年4 月18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发布的《美国2000 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生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的运动。
2、教育民主化。
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
包含三层含义:一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二指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三指学校的个性特色。
3、教育以人为本、面向世界。
传统的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
课程的组织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
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在各种观点、观念相互冲撞、融合的过程中寻求一致或理解。
4、教育信息化。
全球涌动的数字化教育浪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巨浪澎湃。
在美国,自前总统克林顿1992 年上任之后,就实施了多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
据美国教育部2000 年2 月16 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中小学日益重视以多媒体电脑和因特网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方法,100% 的中小学上网,是从小学到大学实行“人、机、路、网”成片的唯一国家。
表现方式主要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
教育信息化对现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育目标)五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如何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如何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如何清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基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为教育专家或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并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一、途径与方法: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和方法:1. 学校网站和宣传资料:官方网站:大多数学校拥有自己的网站,网站上一般可以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特色等信息。
宣传手册:学校会定期制作宣传手册,可以介绍学校概况、教学理念、社团课程等,家长可以向学校索取或在学校网站下载。
2. 实地参观:校园环境:参观校园环境,观察学校建筑、设施、环境布置等,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氛围。
课堂观察:通过观察课堂教学,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等情况,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学校的教学模式。
与师生交流:与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感受和信息。
3. 咨询学校教职工:学校领导:与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等领导沟通,可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和方向。
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教研室、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交流,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信息。
4. 其他途径:咨询教育专家:咨询教育专家,可以获得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专业评估。
参考教育评价机构的评估报告:一些教育评价机构会对学校进行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其中包含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描述。
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与其他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的评价和建议。
二、关注的重点:在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时,应关注以下几个重点:1. 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什么?学校如何解释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2. 课程设置:学校有哪些课程?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课程内容是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3. 教学模式:学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是否高效有效?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如何?4. 评价体系:学校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否公平公正?是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总结: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渠道和方法参与了解,并保持观察和思考,最终找到符合孩子发展需求的学校。
《2024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_理念与模式》范文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_理念与模式》篇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_理念与模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汉语不仅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多语并行的时代,掌握汉语已经成为一种必备技能。
因此,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与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理念1. 多元文化交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其首要的教学理念是实现多元文化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同时,应鼓励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
2. 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
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全面发展汉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汉语教学,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模式1.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常用模式。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实践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模式。
通过实践活动,如语言交流、文化体验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多元文化交流、寓教于乐、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采用互动式、分层、实践式等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
教师素质要求
良好的师德师风Leabharlann 教师需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树立良
好的教育形象。
扎实的专业基础
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所教授 科目的知识。
较强的教学能力
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
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够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
创新教育理念
总结词
鼓励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创新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 、不断创新。这种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02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总结词
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学生 被动接受。
状况。
教学改进策略
基于学生评价的教学改进
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创新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 、在线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 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探究式教学模式
总结词
注重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学生在探究 中学习。
VS
详细描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为 核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发 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但需要教师提供 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
03
教学方法
学习理论与教学理念和模式
5、对复习和 记忆提供指导
认知结构重建 与改组
二
变式练习,知识 5、引出学生的反应, 重建与改组 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提取 知识的线索
根据线索 提取知识
三 技能在新的情境 6、提供技能应用 中的应用 的情境,促进迁移
例如,布鲁纳所举的两数和的平方公式(x+a)2=x2+2ax+a2 的 发现例子:教学先从做游戏开始,用三种木片拼出更大的正 方形。这三种木片是:边长为x的大正方形木片;长为x宽为 1 的矩形木片;边长为1 的小正方形木片。当学生拼成如图 所示的更大一些的正方形后,提出要求:用两种数学表达式 来表示它们各自的面积,一种方法是用新正方形边长的平方 来表示;另一种是用每块木片的面积之和来表示。则可以得 到下面的三个数学表达式:
5、班杜拉的社会 学习理论
个体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这就是榜 样作用(modeling)。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 补充,儿童行为的获得既有强化学习,也有大量的无强化学 习――模仿。
许多人也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归入到新行为主义中,因 为班杜拉也强调研究外显的行为,强调行为的结果对行为的 影响,强调强化的重要作用,他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很深。
(二)相关教学理念和模式
1、灌输 机械性 反复刺激。 2、强化 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记忆为主。 3、动力定型 习惯成自然。 4、为分化而教 消除泛化。 5、行为塑造 依靠控制强化物,奖赏分明。 6、程序教学 刺激,反应,反馈,矫正。 7、模仿 榜样 替代经验与强化(杀鸡给猴看)。 8、正强化法、负强化法、消退法、代币制。 9、赏识教育。 10、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
强调直觉思维。
教研组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教研组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其理念和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研组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教育理念1.学生为本教研组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
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解决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2.终身学习教研组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
他们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持续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教师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技能和习惯,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3.协作与互动教研组强调协作与互动的理念,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助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也通过团队教学和教师间的合作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
二、教学模式1.因材施教教研组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性,个性化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这种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适当的识别和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潜能。
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探究式学习教研组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获得知识。
这种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供鲜活的案例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
3.多元评价教研组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强调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他们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方式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和意义。
一、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创新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强调跨学科和综合素养:创新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综合性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新教育理念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是创新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项目中可以自主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创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模式-文档资料
(2)教学设计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 或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可能是教师群体(多元 性)
集体备课、说课
单主体→双主体→多元体
(二)教学过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相统一的教学设计思想
确定性——“教学有法” 不确定性——“教无定法”
常用的概念——教育的非连续性 主要学者:博尔诺 教育的非连续性——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干扰(障碍、断裂) 从而使教育发生中断的现象。
动作技能 积极参与历史与社会课中的生生讨论、 交流环节,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评析:加涅的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说 是认知主义,但仍留有许多行为主义的痕迹。
新课程下——将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
第一种形式: 除学习结果,还应从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分类学习。 如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主要注重于学习方式的培养、研究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成。 第二种形式: 既要学习内容的结果,又要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与注重学习过程的目的,两者兼顾。 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第三种形式: 学习内容的结果,只要达到记忆或应用就可以了。 可以运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第三讲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
理念 与模式
平湖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9.3.31 许婉瑛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
(一)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
1.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单主体 主体——教师 客体——学生 案 例 《寻求社会保障和紧急救险的规则》
2.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主体——双主体→多元体 (1)教学设计的主体是教师,也是学生 (双主体)
(四)教学设计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传统教学设计 ——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的“前设计” (1)意义与价值不可忽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模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价、同学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05 新课程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引导者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 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其发挥自身优 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师作为合作者
要点一
实践性
新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能 力的培养,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新性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新课程的意义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未来人才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注重能力培养
强化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 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
提升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 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能力等,以适应未来社会发 展的需要。
强调合作学习
促进团队协作
教学设计应强调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03 新课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模式
总结词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将传统课堂学习过 程与课外学习过程颠倒的教学模式。
VS
详细描述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 教学视频、阅读教材和完成预习作业,自 主完成知识传递。课堂上,教师则通过组 织讨论、答疑解惑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 作,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这种模式强 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教师 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解题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育理念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一、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育理念是指对数学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理性思考和总结。
高中数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1.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数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解题、证明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数学学科精神数学学科精神是指数学的严谨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高中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素质和专业素养。
学生应该学会用严密的逻辑和准确的表达来解决问题,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强调数学的应用性数学是一种应用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启发他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
根据数学教育理念的引导,高中数学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1. 控制教学模式控制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板书、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
2. 合作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问题解决和项目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2.师生互动,共同组织。 3.生动活泼的“栏目化”课堂。
如:【教学目标】、【本节点睛】、【走进管理】、 【讲授与训练】等。
4.教师的讲课艺术
返回
教师的讲课艺术
立体讲授
立体理解;立体表达
学生参与与师生互动
变单边为双边;多种互动形式(提问、讨论、学生上讲 台、每堂一例、小组法、问题法、质疑法等)
情景营造
务
务 流程四 训练阶段四
流程五
训练阶段五
流程六
训练阶段六
流程七
1.
训练阶段七
训练 元
管理类课程实训的基本模式
案例模式:案例阅读、案例搜集、案例分析、案例 讨论 情景模式:情景导入、角色扮演、情景剧(插入情 景剧:超市风波) 项目(任务)模式:分析型项目、决策型项目、专 项技能训练型项目(插入自我心理突破项目) 交流模式:汇报交流、评价交流(插入策划与交 流)、对抗/合作交流(推销) 调研模式:走出调研、请进调研、网上调研(插入 作业:企业调研) 实战模式:顶岗实践、参与业务活动、交际与交涉 (插入交涉免费车)、创办公司
返回
重点内容网络图
领导实质与手段 人性假设理论
返回
领导实质 人性假设演进 管理方格、新成果 管理方格 权力形成机制 使用权力与奖惩
领导理论与方式
培 养 :
领导方式 权力形成 权力运用
领
权力与指挥
指挥
导 与 沟
机制 式 论、 论、 、 理论 理 方式与手段 、 论 指挥 、 、 与 、指 指
通 能 力
返回
讲授与训练
一、领导的实质 二、人性假设理论 三、领导方式理论
返回
一、领导的实质
1.领导的定义(管理者指挥、带领和激励下 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2.领导的实质 领导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的影响力, 即管理者对下属及组织行为的影响力。领 导的基础是下属的追随与服从。 3.领导手段 指挥、激励、沟通。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舍义与异同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舍义与异同一、含义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
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
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二、异同1.教学模式可别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
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
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
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所以在做题过程中找范型、固定、稳定这样的关键字眼,说的是教学模式。
2.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经常存在着矛盾。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指其对教学的价值观、方法论和目标设定的理解和认识,而学校教学模式则是指学校教育体系中规定的一套教学方法和模式。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而学校教学模式则偏向于集体化教学。
教师们常常希望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
然而,学校教学模式通常更注重规模化和标准化,在如此大规模的教学中,很难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而学校教学模式则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功效。
教师们常常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
然而,学校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却让教师们难以全面贯彻自己的教学理念。
第三,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校教学模式则过于注重学术成绩。
教师们常常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传递,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然而,学校教学模式往往会过分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
最后,教师的教学理念追求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校教学模式则更偏向于被动接受。
教师们常常希望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活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学校教学模式中往往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方式,学生更多地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
以上所述仅仅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矛盾的一些常见表现,实际情况还有很多种复杂的情况。
要解决这种矛盾,教师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和学校可以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校教学模式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逐步引入一些符合自己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而学校也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度和支持。
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什么?
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什么?
好,你等着,马上给你写一篇关于“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轻松幽默文。
我最近去参加一个教育论坛,里面讲的那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啊,真的五花八门,什么“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式学习”,还有“翻转课堂”,听得我脑袋嗡嗡的。
我当时就想起我侄子,一个上三年级的小家伙。
他上学那阵子,老师就特别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比如,有一次学习“古代文明”的时候,老师就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当皇帝,有的当大臣,有的当平民百姓,然后让他们进行模拟对话,体验古代社会的生活。
当时我侄子还小,根本不懂什么古代文明,他就觉得好玩,跟同学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我才知道,老师这样做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增强学习兴趣。
你看,这“角色扮演”不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吗?它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
虽然跟那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比起来,它可能算不上
什么新奇的模式,但它却实实在在地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其实,很多时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不需要多么复杂,只要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是不是?。
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与模式
“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与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不是受课堂所约束的被动者。
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分析、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在教学模式上体现为:教师不再是课堂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中心,而是要带领学生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拓展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索知识,形成双赢的局面。
因此,“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积极性,使其获得更多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理念:上课落实四个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从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因学而教;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中自己得出结论;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由落实一维目标向落实三维目标转变。
如何老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施教的全部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的每个教学策略,考虑的并非仅仅是自己怎么教,而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过程。
只有把该学生做的事情交给学生去做,才可能有教学的高效率。
教材不是教师讲得蓝本而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因此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思考不同难度的内容的教学形式的选择即那些内容应该安排学生自学,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自学后再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必须通过练习甚至作业才能达到要求,这也就产生了教学环节安排,只有这些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课堂才可能高效。
三流的教师教学生知识,二流的教师教学生方法,一流的教师发现并通过心智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现代意义上的好教师,不仅仅是专业功底深厚、讲的精深透彻,更重要得是善于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自学、根据课堂上学生认识情况和思维变化,及时调整和选择教学方法,敏锐发现和恰当处置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1、教学设计要确保能激起学生思考教师的提问并不必然带来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反馈也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有价值。
有效对话的前提是彼此提出有价值难度又适中的问题,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主题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质疑,使学生获得独到的理解或认识的升华,才是真有意义的交流(并不是任何对话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很多对话是知识和记忆层次上的),我们提倡的课堂上真实的交流,就是指能带来思考的对话。
要增强教学环节意识、组织学生有效地学习意识、教学环节要落到实处有的课堂教学中滥用启发、提问式语式,或者提出的问题并无思考的难度和价值和,或者有思考必要和价值并不给思考时间。
有谈话却无无对话,有提问却无问题;有活动却无体验;有参与却无自学;有交流却无讨论;有观点却无创新,学生思维力度不大,教学环节不能扎实落实,教学效率低下。
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般地,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认真思考积极回答,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问题不明确无法入手思考,二是认知和记忆性问题学生没有兴趣回答或难度太小不值得思考,三是问题太难没有思路。
因此,教师提出问题的难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要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领悟和思考时间。
重视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要寻求高效的组织形式组织学生自学。
教学设计要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思想,在操作上贯彻“学在教之前,讲在关键处”的理念,特别是对于自学环节的设计和操作要有明确具体的安排和要求。
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而言,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这是最简单的表述。
首先,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要求他们由原来传统意义的“教学”改变为更具新意的“指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或随意贬低教师的作用,这都是不可取的。
再者,“学生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可拆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了“学”,“教”也就失去了意义。
教师再漂亮的表演,再卖力的讲解,再迫切的情感,如果不能唤起学生有效的回应,如果不能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就没有任何价值。
因此,有必要使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再认识:l、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整合、创新、传授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学信息(教师传授、教科书呈现、教学媒体发送)的认知、理解、内化、建构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特征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与互动”,单方面的发送信息和单方面的接收信息(例如学生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或者说,“没有师生交流的教学等于没有发生教学”。
“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各学科新教材的“精神内涵”。
传统教学观念中以教师单方的教学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授式”教学形式必须废除。
3、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学生的的“主宰”和“领导”;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能的前提。
4、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指导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必须树立“教学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
5、要使我们的教师都应该明白:学校不是为解决教师就业而举办的,而是为学生受教育而建设的。
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累计效果就是学校的办学效益。
教师“教授”了多少不是效益的实质,“教学的实效性”其核心是“学生接受了多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学习"本质的再认识(一)“学习”可以拆分为“学”和“习”,其本质是认知和习练,关键是“做”,是学习过程中的“行动”,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学习常常是无意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行动”构成过程要素,学生的学习要在“行动”中进行,没有具体行动的学习常常是低效能的学习,而“学习行动设计”是在传统教学中最被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学生必须要主动地建构,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
(三)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知识的冲突而引发的思想观念转变和知识结构重组。
(四)学习的基本原理就是发现。
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有所“发现”,触动学生思维的敏感和活跃,激发学生的需求与新鲜感,从而产生“再学习”的动力,这是非常关键的。
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应由老师如何教转到学生如何学上来。
要有学生活动及时间,当堂训练及时间,学生反思、归纳、整理,学生互动交流讨论。
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实现其主体地位,落实学生的独立性,特别是独立思考等。
总之,如何以情激情,以诱达思,切实做到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真正的“学”。
学习目标:课堂目标达成标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必须由“物”转化为“人”。
所谓“物”,就是教师“施教”任务的达成;所谓“人”,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真正实现。
试想:教师教的任务完成了,并没有落实到学生真正地学上,怎么能说是达标了。
因此,教学设计的达标,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故不再称为教学目标。
所谓学习目标就是学生在教师诱导下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的每次探究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
要特别强调的是:学习目标应使用行为动词来表达,以便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过程,也便于在活动之后检验教学成果。
过去撰写的学习目标,问题最多:有的写成了施教目标,如“通过讲授(或教学),使学生掌握(或培养学生)……”教学流程的具体设计,首先是有规律性的。
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认知过程遵循三个层次要素的因果层次性。
要经历:探索感知层次、研究加工层次、运用升华层次三个认识客观规律的认知层次,以便完成传承性课程的学习。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首先,收集信息。
为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准备丰富的感性资料;然后,加工信息。
如形成概念、认识规律、总结特色、归纳理念等,使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规律性认识;最后,升华信息。
是规律性认识得到具体运用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能力。
学习行为设计。
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能是随意的,也不能单纯以“提问——回答”的单一方式呈现,必须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而且要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
每一个有效的活动都要坚持落实“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真正的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撰写时都要描述清楚,并要具体提出教师的导向性基本要求,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一活动中究竟“学什么”、“怎么动”,以具体、扼要、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的该项学习活动。
我们反对“满堂灌”、“满堂教”,但从来不反对教师的讲解、讲授,这也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精讲的“精”字是质量词,不是数量词,因而我们反对把“精讲”变成“少讲”。
我们的原则是:该讲时,多讲也无妨;不该讲时,一句废话也不要有。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课程正是在这一生成过程中经师生的共同参与而最终完成的。
因此,最初所撰写的预设性教学流程,在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新问题、新思想出现。
这是很宝贵的教学资源,因为,第一这些教学资源因为来自于学生而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第二因在课堂上临时生成而鲜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不仅在授课之前更在授课的过程之中,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教师课前设计精益求精,缺少课上设计的意识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因教学设计并不完全符合课堂学情实际缺乏针对性而效率低下。
因此教学流程不是一个僵化的框框,教师要具有应变能力,依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地加以调整。
学案导学下的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对学案的要求,要符合三案合一要求,体现教案与学案的统一,课前预习案要有自主学习指导;课中探究案要有启发性设计;巩固检测案要突出主题、思维引领。
1、课前环节:预习自学,完成预习:提前发放学案,学生完成预习,把解决不了的做出标记。
老师收阅,了解学情。
2、课中环节(1)创设情境(2)展示学习目标(3)自主学习,独立思考:(4)分组合作,交流探究(5)展示点评,精讲点拨:每组派一名代表,把自己研究的结果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修改或拓展。
教师针对各小组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新发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
(6)有效训练,达标过关。
(7)总结归纳:学生自主总结规律方法,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