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三章发射光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i、j两能级之间的跃迁所产生的谱线强 度Iij表示,则
Iij = NiAijhij A数ij,为Ni、ii为j为j两单发能位射级体谱间积线的内的跃处频迁于率几高。率能,级hi的为原普子朗数克,常
可编辑版
14
3、发射谱线的强度 Ni = N0 gj/g0e (-Ei / kT)
的的计数原原权,子子T重式为数数,中激,,EN发i为i Ng为温i激,0为单度发g单位0。为电位体激位体积发,积内态k内处为和处于玻基于激兹态基发曼的态态常统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Iij = NiAijhij= N0 gj/g0e (-E / kT)NiAijhij
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 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成负指数关
系。在温度一定时,激发电位越高, 处于该能量状态的原子数越少,谱 线强度越小。激发电位最低的共振 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线。
可编辑版
17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激发温度 温度升高,谱线强度增大。但温度升高,
电离的原子数目也会增多,而相应的原子数减 少,致使原子谱线强度减弱,离子的谱线强度 增大。 基态原子数
谱线强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在一定的 条件下,基态原子数与试样中该元素浓度成正 比。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谱线强度与被测元 素浓度成正比,这是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可编辑版
18
发射线的强度
Iij = NiAijhij
Aij:i、j两能级间的跃迁几率, ij:发射谱线的频率。
试样浓度C Iij正比于Ni。在一定的条件下, C ,Iij 。
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Ej
在T一定时, E ,Ni , Iij 振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线。
。激发电位最低的共
激发温度T
T , Iij 。但温度升高,原子电离增多,原子数减少, 使原子谱线强度减弱,离子的谱线强度增大。
发射光谱的分析过程 发射线的波长 发射谱线的强度 原子发射光谱图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可编辑版
3
1、发射光谱的分析过程
激发态原子
外 层 电 子 跃
基态原迁子
光电法 摄谱法
原子化
热或电
可编辑版
光电倍增管 感光板
气态分子
气 化
样品分子
4
原子发射光谱示意图
可编辑版
5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能 量,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较高 能态变为激发态 ,约经10-8 s, 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 或基态跃迁,多余的能量的发射 可得到一条光谱线。
电离电位:使原子电离所需的最低能量
(离子)激发电位:离子中的外层电子被 激发所需的能量
可编辑版
10
2、发射线的波长
X+h(电,热)X* X*X+h(光能)
X:基态原子,X* :激发态原子
E=E2-E1=h=hc/=hc hc
E
可编辑版
11
2、发射线的波长
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 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 这样就得到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是 线状光谱。
定性分析依据:发射线的波长
可编辑版
12
原子发射线的表示
以Na的发射线为例 NaⅠ Na原子激发电位 5895.923A NaⅡ Na原子一次电离后的激发电位 2802.700A 其中Ⅰ:原子发射的谱线
Ⅱ: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Ⅲ: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其他依次类推
可编辑版
13
3、发射谱线的强度
4、原子发射光谱图
元素标准光谱图
可编辑版
20
可编辑版
21
5、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自吸和自蚀
影响自吸和自蚀的因素 谱线的固有强度 弧层厚度 溶液浓度
可编辑版
22
自吸和自蚀
发射光谱是通过物质的蒸发、激发、 迁移和射出弧层而得到的。在一般光 源中,是在弧焰中产生的,弧焰具有 一定的厚度,如下图:
a
b
可编辑版
23
a
b
自吸和自蚀
弧焰中心a的温度最高,边缘b的温度较低。由 弧焰中心发射出来的辐射光,必须通过整个弧焰 才能射出,由于弧层边缘的温度较低,因而这里 处于基态的同类原子较多。这些低能态的同类原 子能吸收高能态原子发射出来的光而产生吸收光 谱。
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 而处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 的辐射,这种现象称为自吸现象。
可编辑版
6
原子中某一外层电子由基态激发 到高能级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 激发电位。
原子光谱中每一条谱线的产生各有 其相应的激发电位。由激发态向基态 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共振 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 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编辑版
7
当外界的能量足够大时,可 把原子中的电子激发至无穷远处, 也即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使原子 发生电离成为离子的过程,使原 子电离所需的最低能量叫电离电 位。离子也可能被激发,离子中 的外层电子被激发所需的能量叫 (离子)激发电位。
可编辑版
24
发射谱线的宽度比吸收谱线的宽度大,所以, 谱线中心的吸收程度要比边缘部分大,因而使谱线 出现“边强中弱”的现象。当自吸现象非常严重时, 谱线中心的辐射将完全被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自蚀。
1 2 3
影响自吸和自蚀的因素 谱线的固有强度 弧层厚度 溶液浓度
可编辑版
15
Iij = NiAijhij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Ni = N0 gj/g0e (-E / kT) 统计权重
谱线强度与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 权重之比成正比。 跃迁几率
谱线强度与跃迁几率成正比。跃 迁几率是一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两 个能级之间跃迁的几率,可通过实 验数据计算。
可编辑版
16
可编辑版
8
基态:原子所处的最稳定状态,此时它 的能量最低
激发态: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外层 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后所处的状 态
(原子)激发电位:Ej,将原子中的一个 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
量,单位 ev
可编辑版
9
电离:当外界的能量足够大时,可把原 子中的电子激发至无穷远处,也即脱离 原子核的束缚,使原子发生电离成为带 正电的离子的过程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
可编辑版
1
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靠性高、
所需原料少 缺点——不能分析有机物及大部分非金属元素,
仪器设备复杂、昂贵。
应用:矿石、金属、合金、半导体等试样中的杂质 分析。
可编辑版
2
一、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Iij = NiAijhij A数ij,为Ni、ii为j为j两单发能位射级体谱间积线的内的跃处频迁于率几高。率能,级hi的为原普子朗数克,常
可编辑版
14
3、发射谱线的强度 Ni = N0 gj/g0e (-Ei / kT)
的的计数原原权,子子T重式为数数,中激,,EN发i为i Ng为温i激,0为单度发g单位0。为电位体激位体积发,积内态k内处为和处于玻基于激兹态基发曼的态态常统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Iij = NiAijhij= N0 gj/g0e (-E / kT)NiAijhij
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 谱线强度与激发电位成负指数关
系。在温度一定时,激发电位越高, 处于该能量状态的原子数越少,谱 线强度越小。激发电位最低的共振 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线。
可编辑版
17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激发温度 温度升高,谱线强度增大。但温度升高,
电离的原子数目也会增多,而相应的原子数减 少,致使原子谱线强度减弱,离子的谱线强度 增大。 基态原子数
谱线强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在一定的 条件下,基态原子数与试样中该元素浓度成正 比。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谱线强度与被测元 素浓度成正比,这是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可编辑版
18
发射线的强度
Iij = NiAijhij
Aij:i、j两能级间的跃迁几率, ij:发射谱线的频率。
试样浓度C Iij正比于Ni。在一定的条件下, C ,Iij 。
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Ej
在T一定时, E ,Ni , Iij 振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线。
。激发电位最低的共
激发温度T
T , Iij 。但温度升高,原子电离增多,原子数减少, 使原子谱线强度减弱,离子的谱线强度增大。
发射光谱的分析过程 发射线的波长 发射谱线的强度 原子发射光谱图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可编辑版
3
1、发射光谱的分析过程
激发态原子
外 层 电 子 跃
基态原迁子
光电法 摄谱法
原子化
热或电
可编辑版
光电倍增管 感光板
气态分子
气 化
样品分子
4
原子发射光谱示意图
可编辑版
5
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能 量,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较高 能态变为激发态 ,约经10-8 s, 外层电子就从高能级向较低能级 或基态跃迁,多余的能量的发射 可得到一条光谱线。
电离电位:使原子电离所需的最低能量
(离子)激发电位:离子中的外层电子被 激发所需的能量
可编辑版
10
2、发射线的波长
X+h(电,热)X* X*X+h(光能)
X:基态原子,X* :激发态原子
E=E2-E1=h=hc/=hc hc
E
可编辑版
11
2、发射线的波长
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 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 这样就得到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是 线状光谱。
定性分析依据:发射线的波长
可编辑版
12
原子发射线的表示
以Na的发射线为例 NaⅠ Na原子激发电位 5895.923A NaⅡ Na原子一次电离后的激发电位 2802.700A 其中Ⅰ:原子发射的谱线
Ⅱ: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Ⅲ: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其他依次类推
可编辑版
13
3、发射谱线的强度
4、原子发射光谱图
元素标准光谱图
可编辑版
20
可编辑版
21
5、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自吸和自蚀
影响自吸和自蚀的因素 谱线的固有强度 弧层厚度 溶液浓度
可编辑版
22
自吸和自蚀
发射光谱是通过物质的蒸发、激发、 迁移和射出弧层而得到的。在一般光 源中,是在弧焰中产生的,弧焰具有 一定的厚度,如下图:
a
b
可编辑版
23
a
b
自吸和自蚀
弧焰中心a的温度最高,边缘b的温度较低。由 弧焰中心发射出来的辐射光,必须通过整个弧焰 才能射出,由于弧层边缘的温度较低,因而这里 处于基态的同类原子较多。这些低能态的同类原 子能吸收高能态原子发射出来的光而产生吸收光 谱。
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 而处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 的辐射,这种现象称为自吸现象。
可编辑版
6
原子中某一外层电子由基态激发 到高能级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 激发电位。
原子光谱中每一条谱线的产生各有 其相应的激发电位。由激发态向基态 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共振 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 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编辑版
7
当外界的能量足够大时,可 把原子中的电子激发至无穷远处, 也即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使原子 发生电离成为离子的过程,使原 子电离所需的最低能量叫电离电 位。离子也可能被激发,离子中 的外层电子被激发所需的能量叫 (离子)激发电位。
可编辑版
24
发射谱线的宽度比吸收谱线的宽度大,所以, 谱线中心的吸收程度要比边缘部分大,因而使谱线 出现“边强中弱”的现象。当自吸现象非常严重时, 谱线中心的辐射将完全被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自蚀。
1 2 3
影响自吸和自蚀的因素 谱线的固有强度 弧层厚度 溶液浓度
可编辑版
15
Iij = NiAijhij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Ni = N0 gj/g0e (-E / kT) 统计权重
谱线强度与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 权重之比成正比。 跃迁几率
谱线强度与跃迁几率成正比。跃 迁几率是一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两 个能级之间跃迁的几率,可通过实 验数据计算。
可编辑版
16
可编辑版
8
基态:原子所处的最稳定状态,此时它 的能量最低
激发态: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外层 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后所处的状 态
(原子)激发电位:Ej,将原子中的一个 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
量,单位 ev
可编辑版
9
电离:当外界的能量足够大时,可把原 子中的电子激发至无穷远处,也即脱离 原子核的束缚,使原子发生电离成为带 正电的离子的过程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
可编辑版
1
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靠性高、
所需原料少 缺点——不能分析有机物及大部分非金属元素,
仪器设备复杂、昂贵。
应用:矿石、金属、合金、半导体等试样中的杂质 分析。
可编辑版
2
一、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