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骨骼肌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5aea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f.png)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研究进展喻宗岗;马海明【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22(49)8【摘要】猪骨骼肌是动物机体重要的运动组织及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也是研究肌肉生长发育和疾病的良好模型。
猪出生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损伤修复都需要肌卫星细胞的参与,体外分离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是深入研究骨骼肌生长发育及疾病发生机理的基础,是在细胞水平进行分子功能验证的前提。
随着肌肉发育和病理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
背最长肌、后腿肌和半腱肌常用于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1日龄猪背最长肌的分离效果最好。
常用于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酶包括链酶蛋白酶、胶原酶、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各酶及酶联合消化的时间不同,最优的过滤方式是200目+400目联合过滤,3次离心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
常使用的培养基为DMEM/F12+10%胎牛血清(FBS)+1%青-链霉素(P/S)。
骨骼肌肌卫星细胞常见标记物有配对盒基因3(PAX3)、PAX7、生肌决定因子5(Myf5)、Myf4、肌分化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等。
作者通过对猪骨骼肌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等方面进行综述,梳理出各步骤中最佳参数,为建立规范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程序提供参考,以期为肌肉发育和疾病研究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总页数】12页(P2931-2942)【作者】喻宗岗;马海明【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相关文献】1.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2.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3.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成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4.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5.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
![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b8642faba0d4a7302763a73.png)
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作者:李小雷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干细胞研究仍然是当今医学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肌肉干细胞因直接参与骨骼肌分化而备受关注。
胚胎和成人体内都存在肌肉干细胞。
由于肌肉卫星细胞在肌肉的发育和再生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公认的成人体内肌肉干细胞主要是指肌肉卫星细胞。
近年研究发现,肌卫星细胞在组织工程和疾病研究中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将为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临床退行性疾病提供自体干细胞的新来源。
【关键词】肌干细胞;肌再生;肌肉修复;肌卫星细胞【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41-01肌卫星细胞Mauro[1]等于1961年首次在蛙骨骼肌中发现。
肌卫星细胞是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成肌前体细胞,这种组织特异的祖细胞在出生后骨骼肌的损伤、修复和维持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Gussoni等[2]用Hoechest/FACS方法从骨骼肌中分离到多能干细胞,有关性质尚不清楚。
这些肌源干细胞既能形成再生肌纤维,也能有效重建造血系统。
肌源干细胞的这种可塑性,使有关肌卫星细胞的起源、激活与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肌卫星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热门课题。
1 肌卫星细胞的起源肌卫星细胞属于肌源性细胞谱系,起源仍不完全清楚,目前有两种假说:体节来源和内皮来源。
体节来源假说来自鸡雏鹌鹑异源嵌合体实验,将鹌鹑的胚胎中胚层生肌节移植到宿主鸡的胚胎中,且被移植的鹌鹑细胞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可以观察到这些细胞从移植的中胚层生肌节迁徙到胚胎发育的肢体,并组成出生后鸡骨骼肌的肌卫星细胞群。
以后,大量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假说。
De Angelis等认为,卫星细胞也有可能是内皮来源的。
从胚胎背侧主动脉分离到的细胞具有与肌卫星细胞相似的形态和基因表达特征,此外,将这种主动脉来源的细胞移植到新生小鼠后,发现这种细胞参与出生后肌肉的生长和再生,并可与中胚层生肌节来源的肌纤维融合。
骨骼肌卫星细胞在组织工程与运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骨骼肌卫星细胞在组织工程与运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088b0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7.png)
骨骼肌卫星细胞在组织工程与运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邓启烈;莫伟彬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从骨骼肌的发生上看,骨骼肌纤维是一种终末分化的细胞类型,由胚胎的生肌节和各处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成〔1〕。
而成熟的骨骼肌细胞属于一种有丝分裂后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在成年动物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体积较小的
扁平或立方形细胞,排列在肌纤维表面,称为肌卫星细胞(MSC)。
MSC是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成肌前体细胞或单能成肌干细胞,自被发现以来,这种组织特异的祖
细胞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运动医学等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围绕MSC在组织工程与运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2899-2901)
【作者】邓启烈;莫伟彬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2
【相关文献】
1.骨骼肌卫星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J], 元虹懿;袁子奥;支晓亮;张明海
2.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骨骼肌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J], 陈静静;沈志森;巩长凤;康骋;竺亚斌
3.组织工程化前交叉韧带在运动损伤修复中应用 [J], 施海平
4.半月板运动损伤修复中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 [J], 林勇;潘树栋
5.骨骼肌卫星细胞及其在组织工程与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J], 朱道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骼肌卫星细胞研究进展
![骨骼肌卫星细胞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872a521a37f111f0855bd3.png)
I:G 与H 叠加图片。
Pax7是静息期的特异性标志, MyoD 和Desmin是增殖期的特异性标志。
五、卫星细胞在畜禽上的研究进展
1 畜禽卫星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
从卫星细胞第一次被发现至今,关于体 外培养体系建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 展,技术也很成熟,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各 物种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Percoll液梯度离心法:先将离心管壁用牛血清湿润, 除去多余血清,将600mL·L -1和200mL·L-1Percoll分离 液各3mL缓慢加入离心管中,制成非连续密度梯度液, 加入重悬后的细胞悬液3mL,1000r·min-1离 25min, 取交界面的细胞,即为卫星细胞。
两种纯化法的比较
牛 机械法和酶 差速贴壁法 含10%犊牛血清培养 庄新杰等(2009)
消化法相结
基
合
山羊 链霉蛋白酶 梯度离心法 10%FBS培养基
Keitaro YAMANOUCHI等 (2007)
2 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进展
E. K. Sissom等(2006)研究美仑孕酮醋酸盐(MGA)或黄体酮(P4)对牛骨骼肌 卫星细胞的影响。
消化酶 细胞数(×106个)
链霉蛋白酶
2.83±0.24a
胰酶
1.47±0.09
胶原酶
0.006±0.001
存活率(%) 95.00±3.50 93.00±3.00 93.00±4.30
aP< 0.05
三、卫星细胞纯化方法的比较
卫星细胞纯化方法最常用的包括差速贴壁法、 Percoll液梯度离心法。 差速贴壁法:关键是利用成纤维细胞贴壁能力比卫星 细胞强而先贴壁的原理来分离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贴 壁时间一般为30~60min,因此在此时间段内转出上 清液于一新培养瓶,重复3次即可完成细胞的纯化。
卫星细胞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
![卫星细胞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079c4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4.png)
卫星细胞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
邬江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年(卷),期】1999(020)001
【摘要】随着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组织工程的兴起,肌卫星细胞在萎缩肌中的再生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就该类细胞的细胞学特性,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6)
【作者】邬江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505
【相关文献】
1.TGF-β/Myostatin在骨骼肌再生与纤维化中的作用 [J], 王荣国;肖诚;王云亭
2.肝细胞生长因子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郑莉芳;陈佩杰;肖卫华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大鼠骨骼肌运动性损伤再生中的作用 [J], 谢伟勇;余斌;向峥;孙林辉;杨建成;候振海
4.microRNAs在骨骼肌发育、损伤与再生中的调控作用 [J], 刘秀娟
5.分化抑制因子Id2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赖桂华;邱小忠;欧阳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冯俊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冯俊](https://img.taocdn.com/s3/m/190dd8650b1c59eef8c7b423.png)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冯俊(首都医科大学08级七年制临床三班)【摘要】骨骼肌卫星细胞是一种位于肌膜和基底膜之间的一种肌干细胞。
其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在肌肉损伤或被刺激激活时,可大量增殖修复损伤组织。
骨骼肌卫星细胞还对不同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例如缺血、缺氧环境。
研究者希望通过移植的方法来治疗各种肌组织损伤及其他修复重建性疾病,如造血重建、骨损伤修复等。
目前,对于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已很成熟。
在其增殖、分化机制上虽然有大量的研究,但因为内源和外源性影响因素繁多,还有很多未明确。
而在临床应用方面,骨骼肌卫星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相对较成熟,且已有临床实践,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的研究,大多还只是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如何分离纯化足量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影响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有哪些和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卫星细胞;骨骼肌;研究现状;临床应用【Abstract】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sarcolemma and the basement membrane of muscle cells. They are of good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apacities. When muscle damages, they are activated and proliferate to repair the damaged tissu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also have a good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such as ischemia, hypoxia. Using this feature, researchers hope to transplant muscle satellite cells to treat various diseases, such as hematopoietic reconstruction, bone injury repair. Currently, the technique to cultur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in vitro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Although there are numerous studie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uscle satellite cells,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ed effects of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factor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have been used for treat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but not for other diseases. Thus, further studies are badly needed.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How toachieve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in sufficient quantities? What factors affect satelli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Key words】Satellite cells, Skeletal muscle,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1.引言骨骼肌卫星细胞由Mauro在1961年首次发现,因其与肌细胞位置关系密切而命名,最早由Bischoff于1974年从大鼠骨骼肌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体外培养。
骨骼肌中存在CD1a+细胞
![骨骼肌中存在CD1a+细胞](https://img.taocdn.com/s3/m/bf261bf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8.png)
骨骼肌中存在CD1a+细胞徐长福;任淑婷;于琳华;李恒力;莫立平;成少利;王晓利【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4(025)001【摘要】目的研究骨骼肌中CD1a+ 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功能.方法 4例人骨骼肌样本采用CD1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骨骼肌纤维之间、肌束膜和肌外膜的血管壁、神经纤维、脂肪组织中的CD1a+ 细胞呈带状、灶状或散在分布.CD1a+ 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常有突起.突起粗细、长短、多少不等,其突起可与周围或远处的CD1a+ 细胞或突起相连;骨骼肌纤维之间的CD1a+ 细胞也可与肌膜紧密相连.结论骨骼肌纤维之间的CD1a+ 细胞可能是肌卫星细胞的某一分化阶段;骨骼肌中各种组织内的CD1a+ 细胞也可能是相应组织成熟细胞的前体状态,并参与相应组织结构的形成和维持.【总页数】3页(P30-32)【作者】徐长福;任淑婷;于琳华;李恒力;莫立平;成少利;王晓利【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4【相关文献】1.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及其在骨骼肌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J], 陈静静;沈志森;巩长凤;康骋;竺亚斌2.骨骼肌细胞中是否存在乳酸穿梭 [J], 念峥3.口腔颊粘膜癌组织中CD1a+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 [J], 马妍;金岩;顾晓明;赵弘;刘克礼;徐红梅4.寻常型银屑病CD1a+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J], 夏青;张学军5.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骼肌细胞分化中DNA合成及其细胞周期变化 [J], 秦瑞峰;顾晓明;黄富国;张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及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983442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8.png)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及培养吕萍;马景涛【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27)4【摘要】骨骼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具有分化增殖潜能的肌源性干细胞,由Mauro(1961)在对青蛙胫前肌的电镜研究中发现,因其与肌细胞位置关系密切而命名。
卫星细胞位于骨骼肌细胞基膜与肌膜之间,属单核细胞,胞核扁圆,紧贴于肌膜下,核内异染色质较稀疏,细胞质较少。
卫星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处于静止期,当肌肉受损、坏死或负荷过重时,该细胞被激活,开始增殖(有丝分裂)、分化(功能蛋白的表达)并融合成多核,最后形成肌纤维。
Mauro指出,卫星细胞的存在可能与骨骼肌的再生有关。
以后,大量研究证实卫星细胞对骨骼肌受创伤后肌纤维的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卫星细胞作为一种供体细胞,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骨骼肌细胞中卫星细胞所占比例较少,约1%~5%,因此,在体外如何得到足够量的、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并用于科学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总页数】3页(P305-307)【作者】吕萍;马景涛【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17;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8【相关文献】1.兔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肌特性 [J], 柯棠山;董进;廖娟;刘坤祥2.多浪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成肌诱导分化 [J], 赵谦;张萍;李向臣;关伟军;浦亚斌;赵倩君;马月辉3.鸽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肌特性 [J], LIN Zhenghao;WANG Xun;LI Xiaokai;LUO Yi4.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J], 秦本源; 高鹏飞; 郭晓红; 李步高; 曹果清; 杨阳; 张燕伟; 刘敏; 张万锋; 王海珍; 吴怡琦; 张雪莲; 蔡春波5.绵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鉴定与成肌诱导分化 [J], 李欣;赵中利;于永生;张立春;马惠海;罗晓彤;魏天;肖成;张琪;曹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1]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1]](https://img.taocdn.com/s3/m/da9f5e78168884868762d68d.png)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Vol .28No .7Jul .2008Journal of Shanghai J 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044119605)(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Comm ittee Foundati on,044119605)。
作者简介:徐 可(1975-),男,上海人,主治医师,博士;电子信箱:huashanxuke @medmail 。
通讯作者:方祖军,电子信箱:huashanfangzujun @ 。
文章编号: 0258-5898(2008)07-0775-04・论 著・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徐 可, 方祖军, 李映川, 郑 捷, 丁 强(复旦大学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40)摘 要:目的建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肌特性。
方法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MTT 法检测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特性。
结果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高,细胞中肌源性标志中间丝蛋白des m in 呈强阳性表达。
体外培养时,骨骼肌卫星细胞有1~2d 的潜伏期,5~6d 进入平台期。
细胞汇合至60%~70%或降低培养基血清浓度时,开始相互融合形成肌管细胞。
结论酶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
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需特殊诱导即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 培养; 增殖; 分化中图分类号:Q 813.11 文献标志码:ACharacter isti cs of proli fera ti on and m yotube cell forma ti on of ra t skelet a l m uscle s a 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XU Ke,FANG Zu 2jun,L I Ying 2chuan,ZHENG Jie,D I N G Q iang(D epart m ent of U rology,Huashan Hospital,Fudan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 O 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is olation and purificati on of rat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and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 r oliferati on and my otube cell for mati on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 M ethods Purified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ere obtained by i mp r oved t wo 2step enzy matic digesti on method and p re 2p lating technique .I m munohistochem ical staining was emp l oyed t o identify th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The gr owth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was exam ined by MTT assay .The differentiati on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as observed by inverted m icr oscopy . Resu lts Th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ith higher purity were obtained and confir med by the high exp ressi on of des m in .W hen cultured in vitro ,the latent phase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as the first t o the second day,and the p latfor m phase was the fifth t o the sixth day .My otube cells gradually for med when cell confluence was more than 60%t o 70%or differential medium with l ower fetal bovine serum was used .Conclusion The co mbinati on of i mp r oved t wo 2step enzy matic digesti on method and p re 2p lating technique serve as an easyand p ractical way to obtain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ith higher purity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an for m myotube cells with contrac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out any s pecial induction .Key words: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 culture; p r 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存在于骨骼肌肌膜和基底膜之间的一些单个核细胞,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一定自我更新能力[1]及已发生某种程度定向分化的成体组织内的专能干细胞[2],因此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现状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988b690dd88d0d233d46a6d.png)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现状阎振鑫S111666(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成都)摘要:肌卫星细胞是目前公认的骨骼肌干细胞,负责骨骼肌生长和损伤修复。
干细胞研究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肌卫星细胞移植成为治疗骨骼肌损伤萎缩和心肌坏死的新的治疗方案,具有广阔的前景。
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培养中大多采用胰酶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得到细胞悬液。
在原代培养中最关键的是细胞的纯化。
防止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主要是采用查速铁壁的方法将细胞分离。
胰岛素多肽家簇、MyoD转录因子家族和MEF2家族等对肌肉的形成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干细胞移植肌卫星细胞是小的单核梭形细胞,是源于胚胎中胚层的干细胞,在正常骨骼肌中,它位于基底膜与肌纤维浆膜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当受到外界刺激,在应激状态下可以分裂、增生,形成新的肌纤维,是骨骼肌再生的储备力量,负责骨骼肌的生长和损伤修复。
因此,肌卫星细胞特有的成肌能力倍受重视[1-4]。
目前,干细胞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肌肉干细胞因直接参与分化骨骼肌而受世人关注。
胚胎和成体内都存在肌肉干细胞,成人体内存在两类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一类称为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也叫成肌祖细胞(Myogenic Progenitor Cell,MPC),另一类称为肌源干细胞(Muscle Derived Stem Cell,MDSC),也叫群旁细胞(Side Population S,SP),后者在数量上远少于前者。
目前公认的肌肉干细胞主要是指肌肉卫星细胞[5]。
近年来,国外有报道将肌卫星细胞移植到冻伤的骨骼肌中,可改善肌肉功能[6]。
组织缺损或器官功能障碍是人类保健中发生频繁、危害性大、花费高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肌组织工程技术,进行骨骼肌再生代替以往的手术方法修复动力性瘫痪,以其特有的优点避免了以往手术的缺陷,为瘫痪肌肉的动力修复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前景。
肌肉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高纯度卫星细胞培养方法
![肌肉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高纯度卫星细胞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c9932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1.png)
肌肉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高纯度卫星细胞培养方法
杨成;周树夏;刘彦普;杨耀武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04(13)1
【摘要】目的:改进分离培养肌肉卫星细胞的方法.方法:选择兔前肢三头肌通过胶原酶消化、提纯肌束,再用胰蛋白酶消化肌束上的卫星细胞.在含有200ml/1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使用骨骼肌肌动蛋白抗体进行鉴定.结果:使用本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肌肉卫星细胞(>0.99),骨骼肌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可以用于卫星细胞的鉴定.结论:使用分离纯化肌束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从而得到高纯度卫星细胞,方法简单,可以用于今后的研究工作.
【总页数】3页(P7-9)
【作者】杨成;周树夏;刘彦普;杨耀武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陕西省西安
市,71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
【相关文献】
1.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J], 王继新;江青艳;高淑静;傅伟龙
2.肌肉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 [J], 杨成;周树夏;刘彦普;杨耀武
3.肌肉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肌肉冻伤模型的建立 [J], 杨成;郭红延;顾晓明
4.肌束分离法培养高纯度肌肉卫星细胞 [J], 杨成;周树夏;杨耀武;刘彦普
5.肌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卫星细胞培养及鉴定 [J], 邬江;钟世镇;徐达传;李主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骼肌再生和骨骼肌肌卫星细胞相关研究的进展
![骨骼肌再生和骨骼肌肌卫星细胞相关研究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c07eda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5.png)
骨骼肌再生和骨骼肌肌卫星细胞相关研究的进展
刘丰彬;段立公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021)005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发生肌肉损伤不可避免,肌肉发生损伤以后,需要经历修复和再生的过程.而对骨骼肌的修复和再生的发生、发展、转归的研究在骨骼肌损伤后的治疗和康复领域有很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但以往组织病理学的观点认为,人体成熟的骨骼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分裂和再生的能力,一旦因为某种原因遭受破坏,就会成为永久性的功能和组织的缺失,被纤维化的瘢痕组织所代替,不再具有收缩能力,使其运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种观点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医学和体育工作者.Carlson在1973年发表了一篇综述,其中对当时有关骨骼肌再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报道.从那以后,人们对骨骼肌再生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有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很多文章对骨骼肌损伤后再生的病理学以及形态学的变化有所报道,但有关再生过程的机制还没有明确指出.
【总页数】3页(P475-477)
【作者】刘丰彬;段立公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088;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进展 [J], 仝昕炜
2.衰老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李江;包海姣;谢平波;周红庆
3.骨骼肌卫星细胞及RNAi对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J], 于红;邢军;张瑞
4.eIF2α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杨洲;卢健;金晶
5.eIF2α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杨洲;卢健;金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37e1c3240c844769eaee66.png)
·实验研究·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夏家红 谢艾妮 徐磊 张凯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970720);武汉市晨光计划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35002016-17)作者单位: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 【摘要】 目的 改进鼠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得到更高纯度的肌卫星细胞。
方法 采用成年Wistar 大鼠,将两步消化法加以改进,采用Ficoll 分离和差速贴壁法两步纯化得到更高纯度的肌卫星细胞。
所得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加以鉴定。
结果 此方法肌卫星细胞纯化率可达到98%。
细胞增殖快,生长良好。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卫星细胞纯化方法,适用于心外科及相关科室开展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肌细胞; 细胞培养; 纯化C ulture of rat musclesatellite cell in vitro XI A Jia -hong ,X IE Ai -ni ,XU Lei ,et al .Depart ment ofCardiovascular Surgery ,U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Wuhan 430022,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ulture method of rat muscle setellite cell in vitro and ob -tain more purified muscle setellite cells .Methods T he mo re purified satellite cells w ere obtained from adult Wistar rats isolated by improved two -steps digestion metho d ,and purified by the tw o -step method of F icoll seperation and velocity sedimentation .T he cells w ere identified by immunochemical stain .Results T he purification rate of satellite cells was 98%by using this method and they showed stro ng proliferative ablity and g rew well .Conclusion T he purification technique for satellite cell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It w as useful for cardial surg ery department or other departments to study cell transplantion and gene therapy .【Key words 】 M uscle cell ; Cell culture ; Purificatio n 1961年Mauro [1]发现了骨骼肌卫星细胞,并证实其是骨骼肌干细胞。
肌卫星细胞在组织工程及创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肌卫星细胞在组织工程及创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c1bfa4dd3383c4bb4cd2ab.png)
目前 , 卫 星 细 胞 培 养 多 采 用 分 步 酶 消 化法 分 离 出单 个 细 肌 胞 _ , 过 差 速 贴 壁 法 或 流 式 细 胞 仪 等 方 法 进 行 纯 化口 1 通 , 再 进 行 单 层 细 胞 培 养 。 刚 分 离 出 来 的 细 胞 呈 圆 形 , 胞 折 光 性 细
骨 骼 肌 卫 星细 胞 属 于 组 织 干 细 胞 , 源 于 胚 胎 中 胚 层 , 有 增 起 具
然 , 卫 星 细 胞 的 增 殖 分 化 是 一 个 多 细 胞 因 子 的 共 同 调 节 过 肌 程 , 可 能 是 以 浓 度 依 赖 性 的 方式 进 行 作 用 。 极
2 肌 卫 星 细 胞 在 体 外 培 养及 生 物 学 特 性 研 究
细胞 被激 活进 入 有 丝 分 裂 循 环 , 时 提 供 肌 肉 修 复 的成 肌 细 及
胞 _ 。不 论 损 伤形 式 如 何 , 骼 肌 的再 生 过 程 大 致 相 同[ 。 创 】 ] 骨 2 ] 伤研 究 发 现 , 伤 后 首 先 是 受 损 肌 纤 维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坏 死 , 创 然 后 在 受 累 区域 出现 巨 噬 细胞 清 除 坏 死 肌 纤 维 , 保 留坏 死 肌纤 但 维周 围 的基 底 膜 , 像 许 多 中空 “ 就 管道 ” 的 支 架 。“ 样 管道 ” 的 样 微 环 境 能 充 分 诱 导 再 生 肌纤 维分 化 , 沿 原 先 肌 纤 维 的方 向排 并 列 。肌 组 织 受 创 后 约 3 1h MS 即 有 骨 骼 肌 生 肌 调 节 因 子 ~ 2, C My D My5的 表 达 , 时 MS 被 激 活 , 伤 后 1周 内迅 速 分 o/ f 此 C 在 裂 、 殖 , 量 达 到 高峰 , 后 仍 维 持 一 定 的分 裂 能 力 , 数 量 增 数 之 但 却 逐 渐 减 少 。减 少 的卫 星 细 胞 沿 着 残 留 的 基 底 膜 在 原 肌 纤 维 ( 已被 清除 ) 位 , 互 融 合 , 为 肌 小 管 。肌 小 管 不 断 接 受 新 部 相 成
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成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成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3fe14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e.png)
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成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孙树洋;张风河;郝轶;周小青【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6(16)1【摘要】目的:评估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体外分化为成骨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骨骼肌,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出SMSCs,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经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Ad-BMP2)基因转染后,行成骨细胞标志物活性的检测及细胞化学染色,并进行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转染后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强(P<0.01)且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骨钙素及Ⅰ型胶原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21 d后见钙结节形成.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可以向成骨方向转化,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总页数】4页(P23-26)【作者】孙树洋;张风河;郝轶;周小青【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Q813.11【相关文献】1.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 [J], 李冲;刘娣;丁大有;毛冠平;周佳勃2.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 [J], 徐可;方祖军;李映川;郑捷;丁强3.脂多糖诱导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J], 路睿睿;白祥军4.滩羊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成肌和成脂诱导分化研究 [J], 徐小春;赵瑞;陈文娟;马文平;马森5.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进展 [J], 裴艳宏;刘坤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05366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2.png)
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摘要:1.肌卫星细胞的概述2.肌卫星细胞的分离方法3.肌卫星细胞的培养条件4.肌卫星细胞的鉴定方法5.肌卫星细胞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正文:肌卫星细胞(Myoblasts)是一种具有分化潜能的肌肉细胞,它们在肌肉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肌卫星细胞在肌肉疾病治疗、肌肉组织工程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为了更好地利用肌卫星细胞,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首先,肌卫星细胞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贴壁法、悬浮法、磁珠法等。
贴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步骤是将肌肉组织剪碎,用酶解法将细胞分离,然后通过培养基的吸引力使细胞贴壁生长。
悬浮法则是通过离心将肌肉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然后进行培养。
磁珠法是利用磁珠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结合,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和筛选。
其次,肌卫星细胞的培养条件对其生长和分化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肌卫星细胞在含有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中能够良好生长。
此外,适当的温度、湿度、气体环境和营养供应也是培养肌卫星细胞的关键因素。
为了保证肌卫星细胞的纯度和活力,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和清除细胞碎片。
在肌卫星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肌卫星细胞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RT-PCR 等。
形态学观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肌卫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则可以通过检测肌卫星细胞表面的特定标志物来判断其纯度;RT-PCR 可以检测肌卫星细胞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水平,从而判断其分化状态。
最后,肌卫星细胞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泛。
例如,在肌肉疾病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将肌卫星细胞移植到损伤肌肉组织中,促进肌肉修复和再生。
在肌肉组织工程领域,可以将肌卫星细胞培养成肌肉组织,用于修复和替换损伤的肌肉组织。
在运动医学领域,肌卫星细胞可以用于研究运动员的肌肉适应性及肌肉损伤的预防和恢复。
总之,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在肌肉疾病治疗、肌肉组织工程和运动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的研究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81b0feaeaad1f346933f67.png)
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培养的研究张晨晖,朱道立*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 [目的]探讨在体外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培养、鉴定的方法及确定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取新生大鼠的小腿肌肉,采用肌组织块和肌细胞培养两种方法。
分别用胰蛋白酶对培养中的肌组织块和肌细胞进行消化,采用离心及差速贴壁法纯化,得到更高纯度的大鼠骨骼肌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原代骨骼肌和传代骨骼肌的细胞培养。
传至第2代后,用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观察骨骼肌细胞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拍照。
[结果]此方法分离的细胞成活率较高,体外生长、增殖良好。
在分化培养基条件下,细胞分化良好,可融合成肌管。
[结论]该实验成功探讨了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能力并建立了卫星细胞纯化方法,适用于开展细胞移植和肌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大鼠;骨骼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纯化中图分类号 S86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2-05004-03Study o n C ulture of th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in the N eo nate R ats ZHA NG C hen -hui et al (School of Life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 gs u 226007)A bstract [Obective ]The methods of the p urification ,culture an d id entification an d th e biol ogical ch aracteristics of sk eletal mu scle s atellite cells in vitro were explore .[Met hod s ]Skeletal m uscle s pecim en s harvested from rats were used to d o pure tiss ue culture and m uscle cell culture .The s 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ere s ep arated with trypsin .Th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ere obtained by centrifu ge and velocit y sed imentation ,th en the cellswere cul -tured an d s ub -cultured in vitro .The secondly cells were up -gro wn in the differentiation media .Morph 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used and ph otos were taken in all stages .[Result ]Th e cells isolated by this method s howed strong proliferate abilit y in the proliferate media in vitro and could form myotu bes in differen -tiation media .[Concl usion ]In all ,a method for explo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ab ility and t he purificati on techniq ue of satellite cell was establis hed success -full y ,which was useful for cell transpl antin g or muscle tis sue en gin eerin g .Key w ords R at ;S keletal muscle ;Primary culture ;Secondary culture ;Purification基金项目 南通大学第3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课题(加13)。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和鉴定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e744d09fbceb19e8b8f6baa9.png)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传代培养和鉴定作者:宋策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8期一、骨骼肌卫星细胞简介骨骼肌卫星细胞最初被人们认为是骨骼肌的定向祖细胞,对骨骼肌的生长和伤后再生起重要作用。
1961年,Mauro在对青蛙的胫前肌做研究时,利用电子显微镜,从肌膜和基底膜之间发现了骨骼肌卫星细胞。
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当骨骼肌受损、坏死或负荷过重等应激出现时,卫星细胞就能被激活,开始迁移至受损部位,然后增殖分化形成肌管,从而达到修复肌肉的目的。
二、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取SD大鼠一只,使用10%浓度水合氯醛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其计量约为0.4ml/100g。
静置大鼠数分钟直至其结膜反射消失,用镊子将其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2-3分钟后,仰卧位固定,使用采血针吸除血液,提取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置入事先消毒并预冷的生理盐水中,然后迅速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取冰袋置于操作容器下方。
使用双抗PBS骨骼肌清洗液对获得的肌肉清洗3-4次,快速清除血管、肌筋膜以及脂肪等组织后,将肌肉均匀剪碎至1mm3 大小左右。
再次加入骨骼肌清洗液清洗,静置后弃漂浮物。
将适量的II型胶原酶消化液(0.1%)加入被剪碎的肌肉中,使用37℃磁力搅拌机让肌肉均匀消化约60分钟,转移至离心管,以1000rpm离心10分钟,吸除上清液。
根据沉淀体积加入适量的胰酶细胞消化液,磁力搅拌消化约20分钟,加入细胞种植液终止消化,将此时的肌肉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以1000rpm离心10分钟,吸除上清液,在肌肉沉淀中加入10ml细胞种植液,均匀吹打成细胞悬液。
将细胞悬液依次加入200目、400目的细胞筛中过滤纯化。
均匀吹打滤液并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置于培养箱(5%CO2,37℃,100%空气湿度)中培养2小时,细胞进行第一次差速贴壁后,将细胞液转移至新的6孔板中继续在培养箱(5%CO2,37℃,100%空气湿度)里培养2小时。
然后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提前用0.001%多聚赖氨酸工作液包被过的6孔板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 b d is e h v e n mu h s u i d. Th i r l e a in a d d fe e t to n s a f l s a rc t d fo r m o y ts u a e b e c t de e r p o i r t n i r n i i n o c fo d f b i a e r m f o f a b o t ra ti a e b e a i u l te t d Th s p p rr v e h r g e s s o k l t lmu c e s t li i ma e i lma rx h v e n v ro sy a t mp e . i a e e i ws t e p o r s e fs e ea s l a e l e t c l n vv i o a i n, p o i r to e l i e s io s l t o r lf a i n, i e t c to a d h f a i i t t b u e i ts u e g n e i g e d n i a i n n t e e sb l y o e s d n is e n i e rn i f i r s ac e e r h.
ijr s o ee ,teei c re t tem to st o s u tnvt h iatii k lt su .S t le nui .H w v r h r urnl l t eh d ocn t c i otebor f a seea t se ae i e s y il r i r ic l li lt
多研究 , 而对 于 肌卫 星 细胞 的 体外 生 长 、 殖 、 定 , 增 鉴 以及 与 组 织 工 程 三 维 支 架 的 相 互 作 用 和 生 物 功 能 的 研 究 尚 处
于 发 展 阶 段 , 中将 对这 些 方 面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文
关 键 词 : 织 工 程 ; 骼 肌 卫 星 细 胞 ;生物 材 料 ; 架 ;培 养 组 骨 支 中 图 分 类 号 R 1 3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5 —0 1 2 1 )60 5 -6 2 882 (0 1 0 — 50 9
Cu t r n de i c to fSk l t lM us l t l t l f r Sk l t l lu e a d I nt a i n o e e a i f c e Sa e l e Ce l o e e a i
Tis e Eng n e i s a c su i e rng Re e r h
Ab t a t s r c :Fu c i n l s e e a n to a k l t l mu c e s b tt t s h l s p o s o r ame t o a i u s l u si e o d r mie f r te t n f v r s mu c l r d s a e r u o s ua ie s s o
CHEN Jn —i g i g Jn S HEN h — e Z iS n ’
GONG C a g F n h n —e g
KANG e g Ch n ZHU Ya Bi — n
( h dcl col Nn b nvrt, ig o3 5 1 ,hn ) TeMei ho , igoU i sy N n b 12 lC ia aS ei ( iulHo i lfMei l col Ni b nvrt,Nn b 1 2 1 C ia Lh i s t i p a o dc ho, n oU i sy i o3 5 1 , hn ) aS g ei g
mane a c n is e r p i rr g n r t n ec Ioain n u i c t n o k ltlmu ce s tli el itn n ea d tsu e aro e e e ai t . s lt a d p rf ai fs eea s l ael e c ls o o i o t
3 卷 6 期 0
21 0 1年 l 2月
中 国 生
物 医 学
工 程
学
报
C ie o ra im dc l n i e n hns J un lf B o e i gn r g e o aE ei
Vo _ No. l30 6 De mbe 2 ce r 01 1
织 和 器 官 的功 能 性 替 代 物 成 为 可 能 。骨 骼 肌 卫 星细 胞 作 为 组 织 工 程 的 种 子 细 胞 在 体 外 扩 增 至 一 定 数 量 后 与 生 物 可 降 解 三 维 支 架 材 料 结 合 , 入 患 者 体 内来 修 复 缺 损 及 恢 复 生 理 功 能 。 目前 对 肌 卫 星 细 胞 的体 外 培 养 已进 行 了 较 植
骨骼 肌 卫 星细胞 的培 养及 其在 骨 骼肌 组 织 工程 研 究 中 的应 用
陈静静 沈志森 巩长凤 康 骋 竺亚斌h
35 1 ) 12 1 351) 12 1 ( 宁波 大 学 医学 院 属 李 惠 利 医 院 ,宁波
摘
要: 近年来 ,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 的不断发展 , 生命科 学 、 材料科学及制造科 学的相互 渗透 , 使得体外构建人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