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作业 终稿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结课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摘要: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园林之中的金典之作。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及分类,以拙政园为例从园林特色、园林造景、园林建筑、建筑形式和风格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拙政园园林造景园林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园林的发展与分类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传早在周文王时期就有建宫苑活动,后经过春秋、战国及至秦汉时期的发展,完成了从商、周的园、囿向秦、汉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转化。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地带,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与艺术,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分类法:一、按占有者身份分1.皇家园林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 私家园林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利用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和造园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些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保护、利用两个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与意义。
一、古典园林的保护1.文化遗产保护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造园技术以及哲学思想。
古典园林作为一种空间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历代中国人文化、科学、技术的精华。
对于历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文化自信心的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古典园林也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是国家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和共同财富。
2.保护的现状和问题目前,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情况良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许多古典园林得到了恢复和保护,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在古典园林的保护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古典园林被破坏或者被改造,导致了古典园林的原貌丧失。
其次,加之长期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许多古典园林出现了一些病害问题,如水池淤塞、绿植枯死等。
最后,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有些古典园林已经失传或者被毁坏,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中国古典园林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力度。
其次,应该进行常规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清理杂草、修整景观、防治病虫害等,以确保古典园林的正常运行。
最后,应该加强对古典园林的研究和保护,通过记录古典园林的历史、截取古典园林的图像等手段,探索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背后的奥秘,为后代留下更多的历史遗产。
二、利用与发展1.建设现状和问题古典园林的保护需要配合良好的利用和发展。
古典园林分析学习计划

古典园林分析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和美学艺术的杰作。
在国际上,古典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园林,是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在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是皇帝和贵族的行宫和游乐场,也是文人墨客的文化沙龙和雅集场所。
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宝库,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二、学习目标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诗词和哲学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我在学习古典园林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了解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掌握古典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构造要素;分析古典园林的景观布局和造景手法;研究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探索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三、学习内容1.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和贵族别墅,它们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王宫和贵族府邸。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典园林在汉唐时期达到了巅峰,宋元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名闻天下的古典园林。
我要系统地学习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了解不同时期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貌。
2.古典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构造要素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天人合一、虚实结合、意境超脱、布局匠心等。
古典园林的构造要素主要包括:园林格局、建筑造型、植物景观、水景艺术等。
我要深入学习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和构造要素,掌握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
3.古典园林的景观布局和造景手法古典园林的景观布局主要包括: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山水相连、疏密得当等。
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包括:山石假山、水池流水、建筑装饰、植物造景等。
我要仔细研究古典园林的景观布局和造景手法,分析古典园林的景观变化和表现形式。
4.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诗意山水、雅致古韵、家国情怀、精神气质等。
古典园林的价值意义主要包括:文化传承、审美欣赏、情感陶冶、思想启迪等。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苏州古典园林分析------ 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下面将通过对园林中的园路、铺装、亭廊、水体等方面对拙政园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
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典范,每一处都是值得推敲和品位的。
在接下来关于拙政园的分析,我们将着重从空间的对比、疏与密、空间序列、主从与重点、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以及廊子、铺装八个方面来做具体的解析。
一、空间的对比在古典园林中,一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形式最多样,也最富有成效。
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的安排在一起,将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特点。
由于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由于多处于市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但为了求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多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即在进入园区主要景区之前,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空间,这样就可以借两者的对比而突出院内主要景区。
拙政园在入口处就明显的运用了这种手法。
1、曲折、狭长封闭的空间极大的压2、为了避免封闭空间过分的单调,在封闭空间缩了人的视野,过此则给人豁然开朗柳暗处做重点处理,开一些花窗,做一些材质变手法。
化等拙政园的入口做的比较隐蔽,有意隔绝院内与市井的生活。
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首先通过一段极为狭窄的走廊之后,到达腰门处,空间上暂时得到放宽,出现一个相对较宽阔的空间形成一个小的庭院,并种植黄杨,在此处空间开始转折。
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作为景墙遮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避免一眼看透园林内部,这也符合古典园林含蓄、内敛的设计风格,在此处的变化是为下一处空间高潮做铺垫。
中国古典园林的案例分析(作业)

中国古典园林的案例分析————留园江南园林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论从它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意境,还是从它所体现的设计过程和手法上来说,都具有极好的研究价值。
苏州的留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在园林空间素质、建筑布局、叠石理水、植物配置等园林构成上的处理都代表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精华。
留园紧邻于邸宅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
三区备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
东区以建筑取胜。
如今。
西区已较荒疏,中区和东区则为全园之精华所在。
下面从园林的四个特别分别论述: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如翔如舞,如伏如跧;秀逾灵璧,巧夺平泉。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
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出。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练、典型的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这样的创作又必需合乎自然之理,方能获致天成之趣。
否则就不免流十矫揉造作,犹如买椟还珠、徒具抽象的躯壳而失却风景园林的灵魂。
从假山尤其是山石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既能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练,也能看到诸如“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等山水画理的表现,乃至某些笔墨技法和皴法、矾头、点苔等的具体摹拟。
可以说,叠山艺术把借鉴于山水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意方法在三度空间的情况下发挥到了极致。
它既是园林里面复现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也是造园之因画成景的主要内容。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东区的西部仅占全国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却是园内建筑物集中、建筑密度最高的地方。
这部分的规划,利用灵活多变的院落空间创造出一个安静恬适、仿佛深邃无穷的园林建筑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简析-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 o r 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
这些园林,曾经是士人理想的居住、休憩、玩赏之所,其中的山、水、厅堂、花木等处处寄托着他们的精神、情感,流露出他们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一门空间艺术,造园中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到空间的布局和处理上。
旧日的园林为什么令今天无数中外游客陶醉?研究这种超越时空的魅力,首先要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空间布局。
本文介绍了园林布局的概念,还有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原则和特点,继而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从自然空间布局到精神空间创造以至于达到无穷空间的诸多手法。
进而表现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意境美,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特征,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空间艺术价值,以求为园林建设的布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1.概述1.1园林布局的概念1.1.1关于园林布局的概念园林是由一个个、一组组不同的景观组成的,这些景观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的,是由设计者把各景物按照一定的要求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在园林中把这些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为园林布局。
1.1.2园林布局应注意的问题人们在游览园林时,在审美要求上是欣赏各种风景,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这些景物有自然的,如山、水、动植物;也有人工的,如亭、廊、榭等各种园林建筑。
如何把这些自然的景物与人工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既完整又开放的优秀园林景观,这是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2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原则1.2.1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园林的形式是由园林的内容决定的,园林的功能是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休息娱乐场所,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上起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只从这一方面考虑其布局的方法,不从经济与艺术方面的条件考虑,这种功能也是不能实现的。
园林设计必须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以园林艺术、园林美学原理为依据,以园林的使用功能为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精致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其建筑巧妙地结合了南方的水乡特色和北方的山水意境。
其主要景点有大荷花池、垂虹桥和太湖石园等。
拙政园的设计精湛地运用了地形地貌、建筑和植物等要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感。
留园是苏州园林中最早建成的一座,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留园的设计注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静态与动态的对比。
该园内有著名的别墅、错角轩和观山台等,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但其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完美地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该园内有几十个小亭子,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
这种设计风格被誉为“小品园林”。
另一个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是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建筑和景观设计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采。
颐和园分为前半山和后半山两个部分,前半山主要是湖泊和建筑群,后半山主要是山体和庙宇。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万寿山、长廊和宝石山等。
颐和园的设计注重表现自然的美,充分运用了水、石、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一个宏大而又细致的空间。
园内的建筑群也采用了中国古典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静态与动态的对比。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生活的品味要求。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还注重空间的变化和细节的处理。
通过运用传统的建筑、园林和艺术技巧,园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巧对现代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从传统园林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的设计理念与现代的审美要求相结合,创造出一些别具一格的园林作品。
例如,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感和氛围经常被现代园林设计师所借鉴,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借景”“对景”“分景”手法——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借景”“对景”“分景”手法——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一、引言园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优化利用,更注重人文景观的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手法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其中“借景”、“对景”、“分景”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浅析这三种手法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二、苏州拙政园的背景介绍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该园占地面积约为2.27公顷,建于明代中期,原为工部右侍郎在位时的私家园林。
园林设计以山水为主题,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和审美特点。
三、借景手法的运用1.定义借景是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手法,将远景与园林相结合,使园林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中,创造出一种宏大而富有层次感的空间感受。
2.苏州拙政园的借景手法苏州拙政园充分利用了周围自然山水资源,在设计中借鉴了“远口二景”的手法。
园林将园内水池与外部景观相融合,以九曲桥为界分割出两个区域,通过桥洞的连续穿越,将远处的石山和草地引入园内,巧妙地利用了周边自然景观的优势。
四、对景手法的运用1.定义对景是指将园内景点与园外景观进行对称布置,使两者形成一种镜面呼应的效果,增强景观的观赏价值和审美效果。
2.苏州拙政园的对景手法苏州拙政园设计中运用了对景的手法,主要体现在对称的建筑布局和景观构建上。
例如,园内的别墅“闲云草堂”与“薄荷香榭”形成了对称的景观,呈现出一种相互呼应的美感。
同时,在景观构建上,拙政园采用了花径、假山、移山等手法,使每个景点都与周围环境相呼应,产生整体的视觉效果。
五、分景手法的运用1.定义分景是指根据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园林划分为不同的景点,每个景点具有独立的特色。
2.苏州拙政园的分景手法拙政园将整个园林划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景点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结课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怡园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园林苏州怡园藕香榭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开始于商周时代的帝王苑囿,秦汉时已初具模仿自然的造园风格,魏晋南北朝时寄情山水的园林大盛,唐宋时又将诗、书、画等艺术引入园林的造景中。
经过长期的造园实践,到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最辉煌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可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可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又可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北方类型、江南类型、岭南类型、以及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我生活在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苏州,说起苏州,苏州园林又是一大亮点。
苏州园林以它秀丽,幽雅,做工精巧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就谈谈苏州园林——怡园。
怡园为苏州著名园林之一。
怡园建于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年间。
原为顾文彬私家花园,是由花园、住宅、义庄、祠堂组合而成的完整的、典型的江南绅宦私人宅园。
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九年,耗银20万两建成,取《论语》“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园。
怡园在苏州各园林中建造时间最晚,它吸收了苏州诸园的优点,形成了集锦式园林的艺术特色。
怡园总平面东西狭长,面积约0.6公倾。
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随着景观园林的专业课的陆续开课,我对景观园林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最近一些日子一直在恶补自己在景观园林方面知识的缺乏。
虽然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科“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由小奥姆斯特德创立,但是在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环境美化的重要性了。
“春来遍就是桃花水,分不清仙源何处寻。
”这就是唐代诗人王维在19岁时候写下的诗,诗中提及的桃花源则就是源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知,古时候人们就整体表现出与现实的不能令人满意而产生了对于理想的地方——天堂的向往。
对于天堂的向往轻易鼓舞了人们缔造人间天堂的意愿——造园艺术的萌发。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充分反映了人们的理想、情感和期待。
例如人们常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因为苏杭地区存有代表着中国园林主要特色的江南私家园林。
故我们可以给园林下一个定义——园林就是人们对幸福的场所的现实崇尚。
而中国古典园林抒发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审美观,更是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综合性艺术。
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是这样界定中国古典园林的,“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则是陈从周先生引自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于《园冶》一书,它很好地概况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追求——虽然是人工建造的,但追求的却是自然天成的!如代表着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公共园林的杭州西湖、私家园林的余荫山房等无不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思想!小结:1.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场所的一种追求。
2.“虽由人作,宛自金顶”可以说道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结语:目前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新认识尚深,在以后的日记中,融合我自学的进度,我还可以稳步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西古典园林的不同点、源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岭南园林和岭南建筑特色等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大全5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更多的是以自身地域特征为主,致力打造更具自身特色的风景园林。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代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探讨地域特征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希冀为以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带来参考。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纯的物质生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
在这样的基础上,风景园林设计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能够开拓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更加贴近大自然,更极大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1地域性内涵1.1地域性概念相关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认为,地域性,是指跟一个地区的本性或跟其它地区相比较的特性,或者也可以说,地域性是将一个的地区的自然中的景观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涵等综合起来的特性。
也有学者认为,对某个特定的地域来讲,地域性是综合了一切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自然景观,将他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所具备的特性,这也是划分地域的标准。
在我看来,地域性是在地域划分中,能够将这个地域和其它地域区分开来的特殊属性,这是划分地域很重要的一个标准,通常情况下,这种标准是用文化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但它的呈现形态不仅仅拘泥于文化形态。
1.2地域性的属性第一点属性是动态变化性。
通过对地域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要素的影响,简介作用在城市、景观和建筑上;不属于本土形式,或外来风格的直接殖民。
以上两种是体现动态变化性的两个方面。
地域性的第二点属性,是系统性。
地域性的第三点属性,是外在的多元化差异性。
这种属性,是从宏观层面的角度来展现的,是对多个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景观进行比较。
地域性的第四点属性,是内在趋同性。
在地域的空间范围内,地域划分的主要因素,有着其普遍性和代表性。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详解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详解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美学特色和富有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是园林建造的核心,它涵盖了空间布局、建筑景观、植物选择、装饰艺术等方面,下面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注重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布局上讲究“隐而不显”的原则,通过布置园林中的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创造出虚实结合、错落有致的景观。
比如在园林的入口处通常设置一个画舫门,进入园林后会看到一条小径,小径逐渐弯曲,慢慢引领游客进入园林的深处,同时遮挡了园外的喧嚣,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这样的空间布局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渐进的体验,增添了观赏园林的神秘感。
其次,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注重建筑景观的创造。
建筑是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构筑精巧的亭台楼阁、廊榭走廊等来增强景观的氛围。
在古典园林中,建筑物一般是木构或砖构的,它们的造型和风格往往与园林所处的地域和历史背景相关。
比如苏州的古典园林常用的建筑形式是“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能够与园林中的大自然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
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往往与园林中的水景、石景等元素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三,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注重植物选择。
植物在古典园林中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使用的植物有花木、草地、竹子等,它们的种类和摆放位置都经过精心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多以四季常青的柳、松、竹、梅等为主,它们不仅能够为园林增添绿意,还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感,为游客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
最后,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注重装饰艺术。
园林中的各种装饰物,如石刻、雕塑、壁画等,都是为了增加景观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装饰物包括石桥、石船、石亭等,它们的造型和雕刻工艺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同时,园林的围墙、栏杆、门洞等也经过精心设计,通过雕刻和涂饰等技法,表现出园林主人的品位和审美追求。
风景园林赏析作业

如何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園林文化【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
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江南园林的清秀典雅,北方园林的浑厚豪放。
在提供人们以古典艺术审美享受的同时,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是弘扬中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理念的优秀作品。
但由于只看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时代局限,使得前几年中国大地上兴起建设西方园林热潮。
本文分析了古典园林的优越,具有独特性和体系化等优秀方面,值得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古典园林;文脉;因地制宜;承续;发展;创新;体系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19世纪,一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钱伯斯就已对之佩服得五体投地。
1929年,英国的另一位造园学家威尔逊出版著作赞扬中国园林,书名就叫做《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作为时空艺术的中国古典园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的精华。
2.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精髓、发展和现状:作为时空艺术的中国古典园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的精华。
在现代化建设中,园林由封闭内向性向开敞大众性转变,由为少数人服务向为人民大众服务。
说起开放性的公共园林,大多数人就把目光投向几何规则的西方园林。
其实,我国在两晋时,就出现了公共园林性质的新亭、兰亭。
随后兴建的公共园林有“曲江”、“杏园”,宋代的保存至今的“西湖十景”、“苍坡村”,明代和清代的“什刹海”、“岩头村”、“陶然亭”,还有著名的济南大明湖、南京玄武湖、昆明翠湖、扬州瘦西湖等。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分析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分析古典园林把“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作为创作主旨,通过对山、水、植物、建筑四大园林构景要素的搭配与布局,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欢迎阅读!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分析1 自由有序,情趣自然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历代文人雅士和造园者,把各自的人文思想、审美情趣,融注到园林的建构中。
园林中的一花一木、山水林泉、亭台楼阁,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维,形成意境深远、超凡脱俗的园林艺术特色。
2 疏密有致,黑白分明在园林规划布局中,景物过密,就会使人感到窒息,过疏则又松弛无力,因此要处理好疏密关系。
园林建筑布局同样如此,才能取得完美的境界。
以网师园为例,其不均匀的建筑布局,使疏密变化极其强烈地达到了黑白分明的效果。
其入口两侧小山从桂轩和琴室一带,空间紧凑,建筑排列有序,分布集中,使人置身于建筑围合成的天井空间之中,加上景素众多,令人目不暇接;岁廊而入,过濯缨水阁到中部,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大水面四周:或桥、或廊、或亭、或假山,建筑密度顿时减少,使人视线大开,心理放松;至“月到风来亭”时感到周身一丝凉意,心旷神怡;而北部“看松读画轩”与“读画楼”一带建筑又一次相对集中。
网师园中园林建筑正是在这种由密到疏、由疏到密中,或旷、或奥,奏响了一首节奏强烈的乐章。
3 巧于因借,内外结合“因”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内外结合意思是说,园虽有内外之别,但景色并无远近之分,如遇晴山耸立的秀色,古寺凌空的胜景,凡是目力所及的,庸俗的给予遮蔽,美好的应该汲取过来。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还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
本书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
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如果说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并且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各具不同艺术风格的话。
那么概括地讲有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这两种园林风格是: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
前者的特点是:整齐一律,均匀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放整整。
总之,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联系中去;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
一句话,就是强调人工美。
后者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上述两种造园风格的主要差异表现为:一个着眼于几何美,另一个着眼于自然美。
除了这两种园林外,还有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
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自特点,但就其对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态度来讲,非侧重于前者,即侧重于后者。
如果说西方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建筑所遵循的构图原则基本一致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法则很不相同。
传统建筑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和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是相当程式化的。
园林建筑则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
那么传统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八、、•情景交融:xx:迂回曲折:幽邃深远•…总之,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它所抒发的则是另外一种情趣。
本书在概括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于“艺术地再现自然”。
书中还用大量篇幅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的手法,并就南、北园林艺术风格的变化作了比较。
中式园林案例分析报告

中式园林案例分析报告中式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在建筑设计中,中式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人们追求自然、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对一些中式园林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最大的历史建筑园林,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
它的建筑和设计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的各个建筑和景点,如长廊、花坛、湖泊等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颐和园给人以宁静、恬淡、和谐之感,既展现了中式园林的独特魅力,又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丰富内涵。
第二个案例是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佼佼者,也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其精巧、精湛的园林布局和精美的园林造景而闻名于世。
拙政园以水为主题,运用了池塘、溪流、石桥等元素营造出了极具水乡特色的园林景致。
在园林造景方面,拙政园注重景点的错落有致,以及阳光、雨水等自然环境的利用,使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样。
拙政园展现了江南园林建筑的高超技艺,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善于利用。
它的许多设计理念和手法对后来的园林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个案例是杭州西湖。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风景区,也是中式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
西湖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精美的园林建筑而着称。
西湖的园林布局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将山、水、树木和建筑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西湖的园林建筑多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样式和手法,如仿古建筑、曲廊回廊等,给人一种古朴、典雅之感。
同时,西湖的景点和景观多样化,使其成为了中式园林中的杰作。
综上所述,中式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在中式园林建设中,良好的园林设计、布局和景观造景对于营造自然、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一些中式园林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式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特色。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式园林文化。
【风景园林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作业 终稿

寄畅园季象布局
季相布局主要是根据各种植物季节性演替而选择布置。北宋山水 画家郭熙对此观察很仔细,称树木“春季英华,夏季成荫,秋色 颜,冬则骨”。称山“春山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 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气象布局是利用自然界的风、雪、云、雾来组织景观,获得奇 妙的景效。江南园林许多园里均设“烟雨楼”,靠的是气象布局, 以显示大自然之烟波浩渺,神秘莫测。
拙政园
空间的蜿蜒曲折
杭州. 平门府别墅区的设计将道路设计的蜿蜒曲折。
空间的蜿蜒曲折
4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为了追求含蓄、幽 深常常利用空间的渗透增加空间的层次, 通过若干层去看景物,可以增加深度感, 继而产生一种极其深远并且不可穷尽的 感觉。
留园入口处部分平面示意
图片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人们渴望水、亲近水。因为水可以给人们带来清新舒畅的感觉。寄畅
园在造园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点。锦汇漪就是一个比较好利用水环境 的例子。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锦汇漪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 步滩,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了知鱼池北又有槛,二者把水面划分为两部分, 若断若连。
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
• 寄畅园通过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合一的空灵绝配而造成的。通常,山石、
石桥、镜池、美人石及御碑亭等组成的庭园空间,原是园主用于
重大接待活动的起居场所,被称作内园。景观带之北则是园主称
为外园的山水空间,它与惠山横街的东园门相通,该园门与水路 惠山浜近在咫尺,是寄畅园的主要游览场所。
平面图
崇尚自然
• 寄畅园以写意山水为主。遵循了"法天象地”与"天人合一"的自然 观。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植物 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在寄畅园的 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
古典园林分析的计划

古典园林分析的计划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古典园林研究概况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古典园林的历史与演变2.1 古典园林的起源2.2 古典园林的发展2.3 古典园林的演变和传承第三章: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3.1 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3.2 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3.3 古典园林的意境表达第四章: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4.1 古典园林的景观构成4.2 古典园林的空间序列4.3 古典园林的三维设计第五章:古典园林的景观要素5.1 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5.2 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5.3 古典园林的水景景观5.4 古典园林的石景景观5.5 古典园林的其他景观要素第六章:古典园林的文化意蕴6.1 古典园林的宗教文化6.2 古典园林的文学艺术6.3 古典园林的儒家思想6.4 古典园林的民俗文化第七章: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传承7.1 古典园林的保护意义7.2 古典园林的保护政策7.3 古典园林的保护方式7.4 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创新第八章:中国古典园林与世界园林的比较8.1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8.2 世界园林的类型和发展8.3 中国古典园林与世界园林的比较分析第九章:结论与展望9.1 研究结论总结9.2 研究展望和建议参考文献附录 A: 园林设计案例分析附录 B: 古典园林相关文件资料以上所述是古典园林分析的初步计划,希望能在研究中深入挖掘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景观要素以及文化意蕴,为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精品】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自动保存的

【关键字】精品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藕园一总(共性)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藕园具有四个共同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蕴涵造园如作诗,中国古典园林中融入了诗情画意。
(园林中的游廊是园林的脉络。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
)二分(个性)拙政园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始建于明初。
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园,历时五载落成。
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
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
太平天国占据苏州期间,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邸的后花园,东部的“归田园居”则已荒废。
光绪年间,西部归张履泰为“补园”,中部的拙政园归官署所有。
拙政园布局分析1)总平面2)平面图说明造园手法特征分析1)形式特征:以曲为美"曲"线的魅力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曲"在拙政园中的应用空间特征:旷奥交替"旷奥"交替是古人对于空间应用的主要表现"旷如"以及"奥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旷奥"交替在拙政园中的应用2)亏避景深"亏避"在拙政园中的应用借景与对景"借景""对景"护妙拙政园中、西部分平面图(正南为八旗直奉会馆,西南、东南均为住宅)。
拙政园,数易其主,南部为八旗直奉会馆及住宅,为一大型私家园林。
可分中、西、东三部分,并各具相对的独立性,中、西两部分其空间组成尤富变化。
1.1.1.某建筑物或“景”与周围其它景物的关系,从视觉上讲就是一种互为看与被看的关系。
2.即使一亭一榭,只有巧妙地满足看与被看的要求,才能充分的体现出各种视觉关系的制约性。
其中的扇面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园林体系最大特点是“之象”、”意境”。寄畅园的空间艺术创作中,
即所谓的“意境”的产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实中有虚、虚
中有实。寄畅园的空间布局上,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例如,穿过
中国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相比较,它具有鲜明的个性,有 四个特点:
• ①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 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 ③诗画的情趣。 • ④意境的含蕴。
空间分析
• 1 空间的对比 • 2 空间的起伏和高低 • 3 空间的蜿蜒曲折 • 4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5 空间关系
• 人们渴望水、亲近水。因为水可以给人们带来清新舒畅的感觉。寄畅
园在造园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点。锦汇漪就是一个比较好利用水环境 的例子。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锦汇漪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 步滩,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了知鱼池北又有槛,二者把水面划分为两部分, 若断若连。
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
• 寄畅园通过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合一的空灵绝配而造成的。通常,山石、
寄畅园的“园中园”这种把园林的大空。间分隔为若干小空间, 在每一个小空间中作精心布置,造成主次分明又互相流通的手法。
• 秉礼堂这组庭园,面积不到一亩,却非常整洁精雅,庭院内的水 池、石峰和花木显得生动活泼。向着庭院的一排漏窗关起来使厅
堂静缢安详,开开来鸟语花香。室内布局秩序井然,室外别有洞 天。
• 要适时地停下来品尝一番,品尝那远古的神韵与历史的芳香。在
含贞斋,来到九狮台,始有山穷水尽之感,然而从九狮台处一折而变的豁
虚中见然开朗,锦汇漪由此映入眼帘,从而造成“实”之效。而且,还有
些地方处理为开门于不通之实中见虚”之意。处,映于竹石,有“形神兼
备”也是寄畅园造园的宗旨”。
寄畅园的“山石景观并非是对自然 物的简单模拟或翻版,而是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艺术,它追求的是“虽由 人的艺术标准。寄畅园造园艺术所追 求作,宛自天开的意境美,同时也包 含了与天地亲和的理想美、与环境互 动的生活美以及与情感共鸣的融合美。 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 系不仅大大丰富了水、建筑及植物景 观园林艺术手段,而且促进了山、间 更复杂的穿插、渗透与映衬。
3
空间的蜿蜒曲折
空间的蜿蜒曲折
我国古建筑虽然单个形体较为单一,但 是通过连廊的曲折连接形成富于变化的建筑群。 当然也有通过道路,小桥的蜿蜒曲折或者建筑 的直接连接来做到曲折的形式的。这是区别于 中国传统严整布局的建筑形式典型代表,其自 有灵活的建筑布局,使居住空间更加具有活力 和趣味,本图组使用的拙政园。
• 寄畅园中漏窗的运用也是比较成功的,漏窗在园林中的功能是漏光、透
气、聚景。漏的是阳光、月光、灯光,诡谲变幻,晨昏不一,昼夜分明, 四时异调,那普照大地、四处弥漫的光线,经由漏窗进入庭艺术之光。漏 窗“聚景”园,就成了人为之光、,人们可以通过遮挡物的透空之处,隐 隐约约地看见探窗香樟的的红杏、临风的红枫;可以嗅到桂花的浓烈、黄 莺的啼声。漏窗使景幽香;可以闻听知了的鸣叫、致相互渗透,使不同的 景区气息交流,浑然一体。窗框中映出佳景,成为天然图画,这也正是寄 畅园在空间布局上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具体表现。
石桥、镜池、美人石及御碑亭等组成的庭园空间,原是园主用于
重大接待活动的起居场所,被称作内园。景观带之北则是园主称
为外园的山水空间,它与惠山横街的东园门相通,该园门与水路 惠山浜近在咫尺,是寄畅园的主要游览场所。
平面图
崇尚自然
• 寄畅园以写意山水为主。遵循了"法天象地”与"天人合一"的自然 观。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植物 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在寄畅园的 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
空间的对比
留园的入口处理体现出狭长曲 折的空间特征,与后面的园子形成对比。图片来源:网络2空间的起伏和高低
空间的起伏与高低
本组图表示的是苏州网师园空间的起伏,园林建 筑中由于组合上的自由灵活,使外轮廓有着丰富的层 次和起伏变化。
空间的起伏和高低
北海濠濮间
空间的起伏和高低
拙北政海园濠濮间
拙政园
拙政园
5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重 视建筑和自然的系, 也很注重院子和周围 环境的关系。古典园 林中建筑一般都会对 着自然风光或者建筑 景观,而针对院子外 的景观,常常采用借 景的手法,这些都需 要控制处理建筑与自 然和建筑与周围环境 的关系。
案例分析
一返长林狎鹿麋,修然心与逸民齐。
溪边碧柳藏新艇,石上青苔蚀旧题。 贤入清
• 寄畅园大体分隔成三个功能空间。由南门厅、大厅、秉礼堂及这 三个厅堂间的两个天井院落,组成了主入口空间。从大厅东侧的
侵云门洞进入,九狮台、郁盘廊、先月榭、凌虚阁等组成一条似
隔非隔、左右联络的景观带。它的南侧是由卧云堂、月台、甬道、
1
空间的对比
空间的对比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采用空间对比的手法来对比 承托出想要表达的主体,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也可以反映出我们文化中委婉含蓄的特点,通过 对比的利用,使得园林能在较小的 空间中能营造更加丰富的天地。
中国古典园林中 关于空间的对比体现在 不同的方面,例如曲直 的对比,大小的对比, 虚实的对比,狭长幽暗 和明朗开阔的对比。利 用这些对比,空间的对 比带来的是观者情绪的 变化,在带来一个个惊 喜的同时,让人感叹园 林的魅力。
水体、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基本元素,他们的组成与结合反映了园林 的外观形象。一般来说,建筑作为人工景观,其造型、色彩、体量都是非 常考究的,尤其是园林建筑,因为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所以,首先必须 根据园林规模、空间尺度来安排其体量、造型等。
• 寄畅园是无锡锡惠公园的“园中园”,而秉礼堂又被看做是
拙政园
空间的蜿蜒曲折
杭州. 平门府别墅区的设计将道路设计的蜿蜒曲折。
空间的蜿蜒曲折
4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中国古典园林为了追求含蓄、幽 深常常利用空间的渗透增加空间的层次, 通过若干层去看景物,可以增加深度感, 继而产生一种极其深远并且不可穷尽的 感觉。
留园入口处部分平面示意
图片来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