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报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83cf28f18583d0496459e8.png)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ptsd案例
![ptsd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e0f2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6.png)
ptsd案例PTSD案例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生率在遭受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战争等创伤性事件后非常高。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PTS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案例描述小李,男性,32岁,曾是一名军人。
他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件,导致他和他的战友们受伤。
尽管小李没有生命危险,但这次经历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
症状表现几个月后,小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PTSD症状。
他经常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并感到害怕、愤怒和无助。
他睡眠不佳,并且容易惊醒。
在日常生活中,小李变得易怒、孤僻,并且不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诊断小李向医生寻求帮助,并被诊断为PTSD患者。
医生根据DSM-5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估,并确认了其以下症状:1.反复回忆创伤事件;2.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或场景;3.情感麻木或失去兴趣;4.易怒、愤怒或恐惧;5.睡眠障碍。
治疗小李接受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他被开了一些抗抑郁药和安眠药来帮助他缓解PTSD的症状。
此外,他还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在小李的情况下,他经常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并感到害怕和愤怒,因此CBT旨在帮助他学会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并逐渐减少其PTSD的症状。
结果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李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他已经能够睡得更好,并且对社交活动也更感兴趣。
虽然他仍然会时不时地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但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并且不再受到PTSD的影响。
结论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可以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出现。
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介绍了PTS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虽然治愈PTSD可能需要时间和多种治疗手段,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缓解其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1db1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2.png)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策略——一个案例报告1. 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了严重创伤事件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常见于战争、自然灾害、性侵等事件的幸存者。
本报告旨在探讨并介绍一个案例的治疗策略,以帮助广大患者重建他们的生活,恢复心理健康。
2. 案例背景本案例的患者是一名女性,33岁,曾是一名辅警,目击并亲手处理了一宗恶性伤害案件。
她经历了被歹徒持枪威胁、亲眼目睹他人遭受严重创伤等惊心动魄的场面,由此引发了PTSD。
3. 评估和诊断在初次面诊时,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包括噩梦、闪回、回避症状、情感麻木以及与人交流困难。
为了确诊PTSD,我们采用了标准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症状评估工具和结构式面谈,以评估其症状的强度和频率。
4. 治疗计划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我们采用了综合的、以证据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4.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基于患者初步评估结果,我们决定给予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
这种药物被证实在治疗PTSD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4.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PTSD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治疗计划中,我们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眼动脱敏治疗(EMDR)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法。
4.2.1 认知行为疗法(CBT)CBT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其与创伤有关的不健康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症状。
在治疗中,患者被引导去认识并挑战她的负面思维,学习应对焦虑和压力的技巧,并逐步重建暴露于创伤回忆的能力。
4.2.2 眼动脱敏治疗(EMDR)EMDR是一种结合了眼动和回忆技术的治疗方法,通过模拟人眼在快速动作下的REM(快速眼动)睡眠状态,有助于患者重新加工和消化创伤回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被引导着回忆起创伤事件,并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眼动运动,以达到减缓回忆的情感影响和减少相关症状的目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68672c0066f5335a8121b6.png)
睹了两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 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 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 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 无法联系到爷爷奶奶了…… 自那以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 路、住过帐篷、去医院找过亲人和朋 友,没有一步离开过妈妈或者爸爸, 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 的场面。渐渐地,小铭很少开口说话 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单的交
感急剧下降。之后,他又亲眼见到了 大量的悲惨场面,更给他幼小的心灵 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刺激。 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 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预方 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他心灵 隔膜、建立起关系的最佳工具。我们 之间不用语言,只用绘画的方式逐渐 拉近了距离。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 “放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 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 渐开始面对和适应独处后的焦虑和恐 惧。
经过一个多月的追踪走访,小铭恢 复得很理想,话语开始多起来,逐渐 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自发的行为.在游戏 治疗室,玩具好比是儿童的词汇,而游戏 好比是儿童的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能表 达许多他/她尚未能清楚地用言语来沟 通的感觉和经验.在受过专业训练的游 戏治疗师陪伴下,儿童能自然而然地玩 出他/她的心境,困惑和日常生活中遭遇 的挫折,一旦这些经验被处理后,儿童的 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因应并 解决心理的挫折和创伤.所以游戏治疗 对於儿童就好比谘商辅导。幻灯片 6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灾难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 父母
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怀站。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5岁的小铭(化 名)突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身 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 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开口问了 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 他还是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 手,也没开口说过一句话。 妈妈回忆说,那天中午小铭和小朋友 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发生时
精选-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精选-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2013a414791711cc7917e1.png)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0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
![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d5b7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9.png)
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如何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案例报告摘要:本文以一位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病人为案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帮助病人克服该障碍。
通过深入了解病人的病史、诊断、治疗过程和康复经验,总结了提供心理支持、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社会支持等多种方法对病人的积极影响,为其他医护人员在类似情况下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第一部分: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由于患者经历过严重创伤事件导致的精神创伤和心理痛苦。
该病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病人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二部分:个案描述患者X是一名32岁的退伍军人,曾在军队服役多年。
在执行任务期间,他经历了一次爆炸袭击事件,导致他多处受伤,并失去了部分同事的生命。
这次创伤经历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噩梦、闪回、回避刺激和持续的焦虑等。
第三部分:诊断与治疗经过对患者的详细评估和检查,医生确诊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随后,制定了一个综合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第四部分:药物治疗在患者的治疗计划中,选择了一种有效的药物,如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该药物对患者的症状产生了显著缓解,并提高了他的睡眠质量。
第五部分:认知行为疗法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与心理治疗师合作,患者学会了一系列自我管理技巧,例如放松训练、正面思考和应对焦虑和困难情绪的策略。
这些技巧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部分:心理支持病人得到了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大量支持,这对他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治疗期间,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也提供了持续的心理支持,帮助他应对情绪困扰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第七部分:社会支持患者参加了一些社会群体活动,如退伍军人康复协会和其他相关组织。
这些社会支持网络使他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并为他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和获取支持的平台。
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案例
![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d1db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f.png)
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战后创伤应激综合症的案例:
在战争结束后,一些经历过战争的士兵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综合症(PTSD)。
这种病症会导致他们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噩梦、失眠、易怒、焦虑、抑郁等。
例如,有一位士兵在战争中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的死亡和痛苦。
战后,他经常做恶梦,梦见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甚至在梦中大喊大叫。
他还会出现失眠症状,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即使入睡了也总是噩梦连连。
他的情绪也变得非常不稳定,经常发脾气、砸东西,甚至对家人和朋友也变得冷漠和疏远。
他还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和动力,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未来和希望了。
这种病症的原因是战争中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导致了大脑的神经递质失衡和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等方面,从而导致PTSD和其他心理问题的发生。
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
调整心理状态,重新建立自信心和应对方式;康复训练则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总之,战后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55cb1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5.png)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了极端创伤事件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它可能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影响和处理方式。
小明,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曾经在一次战争中经历了严重的战斗,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和自己的生命危险。
战争结束后,小明回到了家乡,但他发现自己无法摆脱战争带来的阴影。
他经常做噩梦,梦中总是充满了战场的恐惧和混乱。
他对任何突发事件都感到恐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和易怒的情况。
他开始回避与他人的交流,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这就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患者经历了极端的创伤事件后,无法摆脱事件的阴影,持续出现焦虑、恐惧、愤怒、回避等情绪和行为反应。
这种心理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他们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首先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理解和关爱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通过药物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创伤事件的预防和干预,减少类似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遭受创伤的人们,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和处理方式。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这些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14伤痛之后——一例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的案例报告-佩塔斯珂·卡拉克
![14伤痛之后——一例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的案例报告-佩塔斯珂·卡拉克](https://img.taocdn.com/s3/m/801616f0f90f76c661371ac3.png)
伤痛之后——一例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的案例报告佩塔斯珂·卡拉克森( Petruska Clarkson,1947— )女,博士,教授。
1947年10月31日出生在南非,1977年去欧洲,后来在英国定居。
她先后获得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与治疗、治疗关系研究的博士,是多所大学与机构的荣誉教授和访问教授。
卡拉克森是一位有特许资格的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家、开业的精神治疗医师和督导。
她成功地培训和督导精神治疗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已经有三十多年。
近来她主要从事精神分析、原型心理治疗、咨询心理学、团体治疗、心理治疗理论的整合、心理治疗的跨文化研究。
卡拉克森接受了十年的精神分析训练、十五年荣格式分析训练、二十五年以人为中心疗法训练、二十五年危机干预训练、二十二年的相互作用分析训练和存在主义疗法、格式塔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个人结构疗法、团体与家庭治疗、心理剧疗法、创造性艺术疗法、性的治疗、整合心理治疗、催眠疗法的训练。
她发展了荣格式分析、以人为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相互作用分析治疗的整合心理治疗,得到国际上的重视与尊敬,被英国心理学界鉴定为高级的临床心理学家。
她已经在专业领域中发表了200篇文章(已被翻译成23种语言),并且在许多国家和城市(例如,佛罗伦萨、罗马、米兰、布鲁塞尔、阿利坎锲特、斯德哥尔摩等)的心理学会议上发表演说或专题报告。
卡拉克森1974年创立了马塔尼亚心理治疗训练机构,是马塔尼亚心理治疗培训机构的创立者和指导者。
她是欧洲整合心理治疗学会的奠基人,并担任过会长,英国整合心理治疗机构的奠基人并担任过主席,英国格式塔心理治疗训练机构的合作奠基人并担任过主席,英国团体治疗协会理事,英国精神治疗医师协会的理事,英国咨询协会咨询心理学文凭考试部主席。
她还担任过国际相互作用分析协会委员会的理事,是一位国际相互作用分析协会的临床训练和督导的相互作用分析家,并获得1990年欧洲协会相互作用分析奖。
本案例在编译时略有删节,文中的标题为译者所加。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报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896d2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f.png)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报告博远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刘建设口1.0自我陈述和症状说明X女士 40岁初中文化,自由职业、辽宁本溪人。
来访者中等身材微胖依着华丽。
认为自己是个急性子,是个要求完美的人。
原来感觉自己很能干,别人做不好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说,或者自己抢过来做。
2月前因曾食麻古引发突然心悸,出汗,濒死感而到医院救治,医院检查未查出躯体异常;心电图,核磁共振检查亦未见异常。
X因吸食麻古濒死感发作医院抢救后不敢再去人多的场合,非常担心突发心悸和快要死的感觉还会再次发作,不敢去人多的地方,生意也只得停止不做了。
平常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总是让老公做伴陪着自己。
从发作那天开始,失眠逐渐严重并伴有多梦,痛苦不堪。
到医院精神科就诊服用抗焦虑药物2周后,依然烦躁不安,心情难以平静,睡眠不见好转。
心急有不敢乱动, 不得已又到一家中医院服用中药治疗失眠和害怕的情绪。
服药后依然不见好转,焦虑烦躁依然困扰她。
X女士有一个小2岁的弟弟,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成家。
后来不知道在哪里染上了吸毒,整天就是泡在毒品里。
经常被公安局抓去关上一段时间。
出来后又吸毒品,去过戒毒所但是戒也戒不掉。
出来后又会吸毒。
X妈妈就是整天担心操劳弟弟去世的。
妈妈死的时候还嘱咐她说她条件好,要多照顾她的弟弟。
半个月前弟弟又不见踪影,X曾经寻过但是没有找到,X女士非常担心弟弟出事。
几天没有回家心理焦急,自己安慰自己可能是吸毒又被公安局抓去,不料三天后他的尸体在距离她家的门口不远的观赏湖中漂浮上来。
X听到消息就往湖边跑,到了湖边刚好看到她的弟弟的尸体被人打捞上来,尸体趴在岸边的人行道上,X两腿发软,无法走到跟前就哭晕过去,X说她并没有看清他的脸,可是当她看到死者的夹克知道那就是她弟弟。
X的弟弟死后,从捞出来到火化两天丧事就处理完毕,整个葬礼过程,X始终都没有看到她弟最后一眼。
她敢走到弟弟的跟前。
那湖就在她的家的旁边。
X外出经常要经过湖边,只要她一到湖边上就感觉呼吸困难。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案例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91fd1ffc4ffe473368abff.png)
一个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与分析【美龄案例】求助者的资料一、1、求助者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程XX,男,15岁,1988年8月生于XX。
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
汉族,联系电话:66XXXX82。
(2)家庭状况:父亲程XX,初中文化,农民打工者,在城市无住房,经济收入较低。
兄妹三人,求助者排行老大。
(3)学习记录:从小学起,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
亲戚节假日常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爱踢足球,喜欢参加同学间的活动。
(6)自我描述:是个乖学生,不惹是生非。
近两年知道父母辛苦不易,主观上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学习成绩较以往有所提高。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都属一般,成人意识比较明显,近期理想把学习成绩提上班级前十名,远期抱负是当一个大企业家,拥有跨国财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因是长子长孙,长相最帅,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自认为是名好学生。
去年6月,初中升高中考试,自觉平时成绩不错,考重点高中有把握。
但考后实际分数与自己估分相差二十多分,以至考重点高中落榜。
为此,他上重点高中掏了高价。
心理受到极大挫伤,情绪十分低落,内心痛苦,自认为给父母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自责自怨、紧张焦虑。
恐惧不安。
3、精神状态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
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有些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从去年8月至今,时常出现胸闷,心痛,喉咙被掐紧感,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去医院检查多次,各项生理指标均属正常,无继往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5、社会功能与人交往没有明显变化,学习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二、咨询记录时间:2004年6月25日上午9:30分地点:美龄咨询室电话预约后,一位15岁男孩由姑妈陪同一起来到咨询室。
该男生长相英俊,衣着得体,表情自然,举止大方,懂礼貌(简略礼貌接待及对心理咨询性质和保密原则的介绍过程)。
精神病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精神病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31526358fafab069dc0239.png)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一、案例介绍:张某,女,28岁,山西人,大连市某杀人游戏吧工作人员。
张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源于距咨询日期半年前的一次暴力袭击,受袭击后面部青肿、眼底出血,1个月后身体基本康复。
但随后出现PTSD的躯体反应,距咨询日期一个月症状变得严重。
来访者自诉极端的不安全感:1)不敢出门怕有人害自己,即便在家也担心有人会找到自己报复,一点声响也会被吓到;2)经常会想起经历的暴力事件,极度恐惧;3)有时会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浑身冷汗、瘫软在沙发上不能动弹、有濒死的感觉,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4)头痛、失眠、没有食欲,睡眠过程中有事件的闪回,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5)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摇动,她就会惊醒并迅速跑出房间,以为又出事了;6)从前非常亲密的朋友,现在也觉得很陌生;7)当咨询师试图了解其这段经历时,来访者面露恐惧,眼睛失神;来访者曾通过法律手段将袭击者告上法庭并得到了相应赔偿,但也因此而害怕袭击者会再次施暴。
来访者已经不能在原单位工作,也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紊乱。
《暴力袭击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个案报告》夏岩宾二、分析显然这个案例中所描述的该警察所患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案例所述当张某在突发灾难事件发生的后一个月,出现由于此事件导致的个体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并且其中以再度体验创伤为主要病症,伴随着情绪的易激惹和剧烈的回避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张某的正常生活。
其临床特点:(1)闯入性症状:1)张某无法控制的以各种形式重新回忆此段暴力袭击的经历,并且由这段回忆引发张某强烈的恐惧心理,就好像再次经历创伤事件一样。
(短暂“重演”性发作)2)张某在睡眠过程中经常出现事件的闪回、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梦魇形式的表现)(2)回避症状:1)张某在暴力袭击发生的一个月后不敢出门怕有人害自己,即便在家也担心有人会找到自己报复,一点声响也会被吓到。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4518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a.png)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学生姓名:小草性别:女班级:三年级一班时间:2015年4月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案例介绍:该生在上课时,突然被身后的小男孩用红领巾勒住脖子,小草当时只能用手抓住红领巾挣扎,甚至无法喊叫救命,后来有其他学生告诉老师,才得以解脱。
该生回家后神志不清,当天夜里发高烧,到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脖子里有明显的勒痕,眼睛出血严重,身体发抖。
医生建议回家休息,输液三天。
该生清醒过来后,不敢自己睡觉,没有食欲,晚上经常被噩梦惊醒,看到绳子害怕,看到楼下的邻家小男孩也害怕,总觉得后边有人要勒自己的脖子,不敢上学,更不敢面对勒自己的那个小男孩。
妈妈心疼孩子前来学校求助。
一、妈妈主诉(妈妈很发愁很着急)出事那天,没听老师说,孩子回到家,给我说在学校被人勒脖子了,当时我只是想小孩子在学校吵吵闹闹很正常,再说这孩子平时很乖,没有出过什么事,所以我就没当回事,忽略了孩子。
可是到了晚上,也没吃饭,昏昏沉沉的,让她睡觉吧,一直说不敢睡,再一摸她的额头发烧了,这时候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
赶紧打电话问她班主任,才知道是在音乐课上,不知哪个孩子拿什么东西打了那小男孩的头,他平时就是个问题孩子,这时候有人打了我的头,找不着人,就以为是小草,所以连问也没问直接从后面勒住了俺闺女的脖子,(妈妈哭泣),现在想想都后怕。
好几天了,孩子一直浑身发抖,不敢上学。
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也不下楼和邻家小孩玩,特别是一看见那个经常跟她玩的邻家小男孩就浑身抖得厉害,一直说是他勒的她。
不能看到绳子之类的东西,害怕。
这几天晚上,一直是我陪着她睡觉,一晚上要被噩梦惊醒几回。
二、班主任介绍:小草这个女孩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她从不跟人发生冲突,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不六一儿童节的节目都有她,我现在还在考虑是否换人。
(事件过程不再重复)。
三、咨询过程:女孩到第一次来心理咨询室,面无表情,眼神呆滞,没有和我有眼光的对视,让她坐下后,我没有直接问她事情的经过,而是从聊天开始。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例分析及治疗经验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例分析及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0403fa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5.png)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例分析及治疗经验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或目睹了令人震惊的事件而引起的精神障碍。
这种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例分析,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经验,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病例分析:患者A,女性,30岁,曾是一名救护车医生。
她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车祸中她亲眼目睹了许多严重受伤和死亡的情景。
事故后,A开始出现多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包括噩梦、闪回、避免与车祸相关的事物、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症状严重干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因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遭受战争、自然灾害、暴力事件、意外事故等。
在A的病例中,车祸是导致她患上PTSD的主要原因。
车祸中她亲眼目睹了死亡和严重受伤的情景,这种刺激对她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症状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回避症状、再体验症状、负性情绪和认知症状以及过度唤醒症状。
在A的病例中,她避免与车祸相关的事物,经常出现噩梦和闪回,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睡眠质量下降等。
治疗经验: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对于A的治疗,我们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MDR)。
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症状。
在A的治疗中,我们帮助她识别和挑战与车祸相关的不合理思维,教导她应对焦虑和恐惧的技巧,并逐渐引导她重新面对与车祸相关的事物。
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但最终A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EMDR是一种通过眼动脱敏和再处理来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
在A的治疗中,我们使用EMDR帮助她重新处理与车祸相关的创伤记忆。
通过引导她关注眼动和与创伤相关的记忆,A逐渐减少了对这些记忆的恐惧和焦虑,同时提高了对自身的认同感。
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83cf28f18583d0496459e8.png)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673eeda76e58fafbb00397.png)
案例一:没能实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假名)是某黉舍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涯还算稳固,13岁的儿子国平(假名)就在她地点的黉舍念书.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工,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涯过得平庸却很扎实.2008年5月12日下昼,丈夫背着木工对象,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忽然觉得地动山摇,无法掌握身材均衡的他,从山坡上掉落下去,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让本身停滞滚动.就如许,在含混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老婆赵梅打来的,求生本性给了他一丝力量,在德律风里告知了老婆本身的状况.在得知丈夫的遭受后,赵梅立刻疾走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查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小我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该,喊地地不灵.在掉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材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碰到了一辆三轮车.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病院.不幸的是,在路途中,因为掉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丈夫没了,工作没了.赵梅万念俱灰.她怎么也想不通,如许的好运怎么会降临到本身的头上.从此,她成天把本身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素性生动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小我.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念书.做功课,成天怏怏不乐.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支援自愿者上门办事,劝导了她.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但是她老是在自责.忸怩,觉得本身没有可以或许救活丈夫,没有心境出去工作.她的状况也影响了儿子.[剖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掉去了亲人,在身材和心理上消失了一系列的反响.她的情感中断低落,并对本来感兴致的事物损掉兴致.她把本身孤立起来,防止和他人交往.她表示出神色呆滞,对人对事反响迟钝.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形,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进程:1,情感处理.NLP快速处理情感的办法(情感抽离法我们老是轻易被如许或者那样不好的工作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境就如许被损坏了.所以要做的起首就是懂得引起你坏情感的原因.假如你知道问题地点,你就成功了一半.提到了一个异常简略的办法, 一,先让本身的重要的情感镇静下来.深呼吸,留意力分散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小我都邑慢慢的镇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本身的心脏的地方.对着本身措辞.比方,一切都邑好起来的,是吧.我要沉着..等等的话语.如许有助于你可以或许在冲突中沉着下来处理问题.),使他们不再反复创伤阅历,防止了二次创伤,情感也很快得到了改良.2,认知治疗.经由过程认知调剂,赵梅熟悉到了本身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尽力,从此不再自责.忸怩.3,离别典礼.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离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接收了丈夫分开她的事实.4,走向明天.灾后那40天,赵梅一向生涯在“曩昔”,掉去丈夫的她,所看到的都是“掉去”,而疏忽了本身所失去的.在我们的引诱下,她找到了更多的资本,也找到了将来生涯的目的.经由五次治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合的赵梅.她用当局补贴的抚恤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端了短途运输,接送交往于各乞助点的自愿者和当地的居平易近,天天的收入还算不错.我们天天都邑坐她的车.她儿子国平也慢慢地活泼起来,经常看到他在街上骑车跟小伙伴一路玩耍,看到我们就要我们到他家的菜园里摘菜吃.■案例二:不竭回想灾害现场,今夜难眠地震前王阿姨(假名)在镇上开了一家成衣店,一共有三台缝纫机,雇了别的两个员工,生意还算不错.那世界午,她们正在做活,忽然觉得衡宇激烈动摇.意识到产生地震了,她们匆忙跑出了房子,刹那间,全部衡宇都倒塌了,她当时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眼看着四周的衡宇接踵倒塌,被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觉得天崩地裂.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激烈的震撼曩昔后,看到的世界完整变了.全部镇上啼声一片,有呼救的,有哭喊的……“全完了,全完了!”王阿姨叫嚷着,在废墟中挖出了一台缝纫机,其他的器械都被逝世逝世地压在了废墟下……曩昔了两个多月,这些情景还依旧历历在目,让她一想起来就会毛骨悚然.两个多月以来,王阿姨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动摇,她就会惊醒并敏捷跑出房间,认为又地震了.[剖析与治疗]PTSD的心理反响常表示为情感极端冲动.重要和恐怖,并经常会以闪回的情势不竭反复消失灾害的场景.这些强制回想导致患者常整夜不克不及入睡,处于恍恍惚惚之中,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消失精力创伤时的气象.同样,一些阅历或目睹灾害产生的人群也经常会消失焦躁不安.压制.哀痛的情感.王阿姨所表示出的症状恰是如斯.对王阿姨的情形,我们用了经络催眠的办法来处理她的情感和掉眠状况.经络催眠是联合催眠术与经络学说为一体的治疗办法,可以有用地治疗PTSD的惊骇情感和掉眠,也是一种防止回想创伤画面而造成再度创伤的有用办法.这种办法可以经由过程点穴,直接消除情感,并且有用地改良睡眠状况.在灾区,用经络催眠治疗PTSD,后果明显,深受灾平易近的迎接.第一次治疗后,王阿姨反馈说当晚就睡了个好觉.经由三四次的治疗,王阿姨的掉眠以及各类不良情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良.■案例三:在灾害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怙恃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心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刻,5岁的小铭(假名)忽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逝世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启齿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照样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启齿说过一句话.妈妈回想说,那天正午小铭和小同伙们一路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产生时,先生们抓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呵护了他们的性命安然,可是这突如其来的伟大震撼照样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纭冲向幼儿园查找本身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搁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进程中加倍恐怖惊惶.因为妈妈本身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偏向奔去,那边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双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接洽到爷爷奶奶了……自那今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病院找过亲人和同伙,没有一步分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局势.逐渐地,小铭很少启齿措辞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略的交换,在见到他人时都是躲避潜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怙恃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剖析与治疗]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他们碰到灾害事宜,最广泛的心理反响可能会表示为轻微的分别焦炙,不肯跟怙恃分开一步,这恰是他们的安然感极端缺少所致.小铭在受到地震动吓之后,已经极端畏惧惊骇,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进程,加倍剧了他的焦炙不安,安然感急剧降低.之后,他又亲目击到了大量的悲惨局势,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伟大的冲击和刺激.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涉办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贰心灵隔阂.树立起关系的最佳对象.我们之间不必说话,只用绘画的方法逐渐拉近了距离.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摊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渐开端面临和顺应独处后的焦炙和恐怖.经由一个多月的追踪访问,小铭恢复得很幻想,话语开端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一例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的案例报告
![一例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的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8491b3960590c69ec376b2.png)
一例酗酒者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报告芭芭拉·麦克克拉蒂生活中的一家子卡尔,男,32岁,已婚,由于习惯性过度饮酒问题被妻子强行拉到心理门诊室。
卡尔,高中毕业,是个木匠,中等身材,金黄色头发,比较瘦,但是微微突起的“将军肚”还是比较显眼的。
妻子玛利亚,高中毕业,32岁,是个专业美发师,中等身材,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但是特别的胖。
夫妻俩都很整洁,非常讨人喜欢。
卡尔和玛利亚相互认识已经十二年了,恋爱七年后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现在他们有两个小男孩,3岁的约翰森和2岁的马克。
卡尔和玛利亚都是来自完整的家庭,尽管卡尔的父亲在几年前就去世了。
卡尔的祖籍是波兰人,玛利亚的祖籍是意大利人。
到门诊治疗时,卡尔和玛利亚因为卡尔的饮酒问题已经分居五个多月了。
卡尔住在他妈妈家,而玛利亚则带着两个孩子在一个很穷的街区租了一个单间住了下来。
卡尔在一个木匠工会里工作,他现在没有工作。
因为在他看来抚养玛利亚和孩子的生活方式不是他想要的,为此玛利亚曾经提起诉讼要求离婚。
如果卡尔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工作,它将可以从工会的养老基金计划中领取一笔可观的生活费,他认为这是一种最容易的赚钱方法。
卡尔偶尔也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打零工赚点钱。
玛利亚现在也没有工作,她必须留在家里照看两个年幼的儿子。
她原先这样想,她出去工作而让卡尔呆在家里照看小孩,但是事实上卡尔不愿到玛利亚的住处来照看儿子。
现在玛利亚和两个小孩依靠社会福利过日子。
玛利亚非常关心卡尔的饮酒问题,认为这是导致他们分居的主要原因。
饮酒经历在过去六个月中,卡尔几乎每天都喝酒,唯一没有喝酒的一天是在看守所度过的。
一天晚上,他和朋友喝醉了酒,决定以最好的方式——强行闯入某店取得一些他们想要的比较好的木匠工具,被当场抓获并关押了一天。
他喜欢喝啤酒和伏特加酒。
根据他的自我报告,他最多的一天喝了32杯酒,平均一天和10杯到12杯左右。
卡尔报告说,从高中时起就开始喝酒,在25岁那年就因饮酒过度而出现了麻烦事,此后麻烦不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docx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e1fc9b7f78a6529657d53a4.png)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 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 13 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 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 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 40 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 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 分析与治疗 ]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 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 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 .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 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f03d65ed630b1c59eeb566.png)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0677f203d8ce2f0166237a.png)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工,常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工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节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就这样,在含混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天性给了他一丝力量,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当即疾走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居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该,喊地地不灵.在失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丈夫没了,工作没了.赵梅万念俱灰.她怎么也想欠亨,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忽忽不乐.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启发了她.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但是她总是在自责、惭愧,感到自己没有可以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防止和他人交往.她表示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停止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NLP疾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欠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原本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懂得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提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一,先让自己的严重的情绪平静下来.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个人都会渐渐的平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自己的心脏的地方.对着自己说话. 比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吧.我要岑寂..等等的话语.这样有助于你可以在冲突中岑寂下来处理问题.),使他们不再重复创伤履历,防止了二次创伤,情绪也很快得到了改善.2,认知治疗.通过认知调整,赵梅认识到了自己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尽力,从此不再自责、惭愧.3,告别仪式.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告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承受了丈夫分开她的事实.4,走向今天.灾后那40天,赵梅一直生活在“过去”,失去丈夫的她,所看到的都是“失去”,而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在我们的引导下,她找到了更多的资源,也找到了未来生活的方针.颠末五次治疗,我们看到了一个分歧的赵梅.她用政府补贴的抚恤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端了短途运输,接送交往于各求助点的志愿者和当地的居平易近,天天的收入还算不错.我们天天都会坐她的车.她儿子国平也渐渐地活跃起来,常常看到他在街上骑车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看到我们就要我们到他家的菜园里摘菜吃.■案例二:不竭回想灾难现场,今夜难眠地震前王阿姨(化名)在镇上开了一家成衣店,一共有三台缝纫机,雇了别的两个员工,生意还算不错.那天下午,她们正在做活,突然感到房屋激烈摇动.意识到发生地震了,她们急忙跑出了房子,霎时间,整个房屋都倒塌了,她当时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眼看着周围的房屋相继倒塌,被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感到天崩地裂.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激烈的震动过去后,看到的世界完全变了.整个镇上啼声一片,有呼救的,有哭喊的……“全完了,全完了!”王阿姨叫嚷着,在废墟中挖出了一台缝纫机,其他的东西都被死死地压在了废墟下……过去了两个多月,这些情景还依然记忆犹心,让她一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两个多月以来,王阿姨从没有睡过一个平稳觉,常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摇动,她就会惊醒并迅速跑出房间,以为又地震了.[分析与治疗]PTSD的心理反应常表示为情绪极度激动、严重和惊骇,并常常会以闪回的形式不竭重复出现灾难的场景.这些强迫回忆导致患者常整夜不克不及入睡,处于恍恍惚惚之中,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出现精力创伤时的气象.同样,一些履历或目击灾难发生的人群也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压抑、哀痛的情绪.王阿姨所表示出的症状正是如此.对王阿姨的情况,我们用了经络催眠的方法来处理她的情绪和失眠状况.经络催眠是连系催眠术与经络学说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PTSD的惊骇情绪和失眠,也是一种防止回忆创伤画面而造成再度创伤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点穴,直接解除情绪,而且有效地改善睡眠状况.在灾区,用经络催眠治疗PTSD,效果显著,深受灾平易近的欢迎.第一次治疗后,王阿姨反馈说当晚就睡了个好觉.颠末三四次的治疗,王阿姨的失眠以及各种不良情绪都得到了分明的改善.■案例三:在灾难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父母一天,一对母子分开心理关怀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候,5岁的小铭(化名)突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身后,牢牢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启齿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虽然后来他还是出去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启齿说过一句话.妈妈回忆说,那天中午小铭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发生时,教师们赶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呵护了他们的生命平安,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宏大震动还是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纷冲向幼儿园寻找自己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误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过程中更加惊骇惶恐.由于妈妈自己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牢牢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方向奔去,那边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击了双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不幸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接洽到爷爷奶奶了……自那以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医院找过亲人和朋友,没有一步分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击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场合排场.渐渐地,小铭很少启齿说话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单的交流,在见到他人时都是回避躲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父母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分析与治疗]对于低龄儿童来讲,当他们遇到灾难事件,最普遍的心理反应可以会表示为严重的分离焦炙,不肯跟父母分开一步,这正是他们的平安感极度缺乏所致.小铭在受到地震惊吓之后,已经极度害怕惶恐,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过程,更加剧了他的焦炙不安,平安感急剧下降.之后,他又亲眼见到了大量的悲惨场合排场,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宏大的冲击和刺激.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预方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他心灵隔膜、建立起关系的最佳工具.我们之间不必语言,只用绘画的方式逐渐拉近了间隔.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放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渐开端面临和适应独处后的焦炙和惊骇.颠末一个多月的追踪走访,小铭恢复得很抱负,话语开端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报告博远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刘建设□1.0自我陈述和症状说明X女士40岁初中文化,自由职业、辽宁本溪人。
来访者中等身材微胖依着华丽。
认为自己是个急性子,是个要求完美的人。
原来感觉自己很能干,别人做不好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说,或者自己抢过来做。
2月前因曾食麻古引发突然心悸,出汗,濒死感而到医院救治,医院检查未查出躯体异常;心电图,核磁共振检查亦未见异常。
X因吸食麻古濒死感发作医院抢救后不敢再去人多的场合,非常担心突发心悸和快要死的感觉还会再次发作,不敢去人多的地方,生意也只得停止不做了。
平常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总是让老公做伴陪着自己。
从发作那天开始,失眠逐渐严重并伴有多梦,痛苦不堪。
到医院精神科就诊服用抗焦虑药物2周后,依然烦躁不安,心情难以平静,睡眠不见好转。
心急有不敢乱动,不得已又到一家中医院服用中药治疗失眠和害怕的情绪。
服药后依然不见好转,焦虑烦躁依然困扰她。
X女士有一个小2岁的弟弟,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成家。
后来不知道在哪里染上了吸毒,整天就是泡在毒品里。
经常被公安局抓去关上一段时间。
出来后又吸毒品,去过戒毒所但是戒也戒不掉。
出来后又会吸毒。
X妈妈就是整天担心操劳弟弟去世的。
妈妈死的时候还嘱咐她说她条件好,要多照顾她的弟弟。
半个月前弟弟又不见踪影,X曾经寻过但是没有找到,X女士非常担心弟弟出事。
几天没有回家心理焦急,自己安慰自己可能是吸毒又被公安局抓去,不料三天后他的尸体在距离她家的门口不远的观赏湖中漂浮上来。
X听到消息就往湖边跑,到了湖边刚好看到她的弟弟的尸体被人打捞上来,尸体趴在岸边的人行道上,X两腿发软,无法走到跟前就哭晕过去,X说她并没有看清他的脸,可是当她看到死者的夹克知道那就是她弟弟。
X的弟弟死后,从捞出来到火化两天丧事就处理完毕,整个葬礼过程,X始终都没有看到她弟最后一眼。
她敢走到弟弟的跟前。
那湖就在她的家的旁边。
X外出经常要经过湖边,只要她一到湖边上就感觉呼吸困难。
总感觉那种要死的感觉又会到来。
有时候会感觉到自己就在湖里一样,沉到了底一样,喘不过气来。
那种场景非常的真实,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所以她总是避开那个湖,可是还是会时常会浮现弟弟死去被捞上来趴在地上的那个场景。
就是在诊所里介绍情况的时候也说有弟弟死去的那个场景出现。
她的生意不在打理,自己感觉记忆力下降,整个人焦虑不安,睡眠严重不足,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了,这么难受,有时候相似的念头都有。
问她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来,她说经人介绍知道本心理机构遂立刻就来诊了。
2.0个人成长重大事件和既往病史母亲5年前去世,父亲单独生活。
自己兄妹3人,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自己有过婚姻离异的历史,和前夫有一个儿子现在已经成人,自己辛苦抚养可是孩子不争气,很多的事情都是我替他做。
我很担心他不能独立生活,不会和人交往,20多了也没有工作,现在给我开车,我和现在的丈夫有了一个儿子现在也已经读高中。
不过让人开心的是孩子很懂事,学习成绩也很好,现在一家寄宿学校上学。
X的老公原来嗜赌如命,欠了好多的赌债。
X拼命赚钱还债,几年后终于还清。
老公不再去赌也不去工作。
整天在家很多的事情都是X 独自完成。
自从吸食麻古发病后一直担心害怕。
担心自己不一定那天突然死去。
说不定那天晚上睡过去就醒不过来了。
一直考虑死亡的事情。
很担心万一自己死了,自己的老公和两个儿子无法生活。
对自己小的时候的记忆最深的事情是自己7-8岁的时候最开心。
爸爸内退在家,养了一头猪,X和弟弟一起到泔水喂猪。
X对猫非常的敏感,认为妈妈的去世是猫带来的。
妈妈去世那年,在门口看到一只患病的花猫,又瘦又脏她的妈妈感觉很不好轰不走。
X的爸爸看了坚持要收养病猫。
病猫在家里经常呕吐。
没过多久X的妈妈也开始呕吐,查出是胃癌。
没有多久就恶化去世了,她的母亲去世前说她梦见了猫。
妈妈死后,那只猫也不见了踪影。
自己认为是猫带走了妈妈,妹妹也是这样认为。
在3年前感到胃不舒服,到医院做胃镜检查说是浅表性胃炎。
自己联想到妈妈也是胃癌死的就感觉更不舒服;自己认为自己非常倒霉,不该是自己得这种病。
自己的生活不该被打乱,自己的生活被这些时间打乱了感觉很糟糕。
3.0身体器官检查与心理测量结果最近专门到医院做了检查,经心电图和核磁共振检查,身体均未发现异常。
身体检查过程中偶然还有惊恐发作,曾经到省精神病院服药治疗。
在本机构治疗前,让来访者做心理测量,了解心理状态情况。
经SCL-90测查,有几项因子分明显偏高。
躯体化:2.67 强迫:2.1 人际关系:1.56 抑郁:3.0 焦虑: 3.6敌对性:2.0 恐怖:2.86 偏执:1.5 精神病性:1.7 其它: 2.86阳性项目:55根据对X所做心理测量结果分析,可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明偏高,能够看出有明显的心理异常。
4.0 初步诊断:根据X女士自述,心理测量以及症状调查,其症状符合DSM-Ⅳ中309.81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诊断依据如下:1.来访者X女士亲自体验了自己的几乎死亡的濒死的感觉,亲眼目睹了弟弟死后尸体被打捞上来趴在岸边地下的场景;、2.她有强烈的恐惧的反应,她看到弟弟的尸体后晕倒在湖边。
3.她有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的经过。
那个弟弟死去趴在地上的场景总是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在给咨询师陈述的时候还有闪现。
4.每当想到这个创伤事件,都会出现生理反应,感觉难受,胸闷不舒服。
她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了持久的回避,不愿意路过湖边,绕道走。
5.她的睡眠出现影响,失眠严重,以至于到多家医院求治;6.她有明显的痛苦和烦恼,她的社会功能出现缺损,不愿意做生意,呆在家里让老公陪着自己。
7.来访者的症状发生时间在3个月以内,属于急性范围;8.以上症状符合美国《DSM-Ⅳ》中309.81编码,所以诊断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5.0 功能性行为分析可以看出,X女士的刺激S是明显的,第一次的吸食麻古的濒死的紧张和反应,是她的原始的刺激源。
在第一次的刺激当中,她的反应R是紧张,心悸和濒死感的体验。
C则是到处看病,生意不愿做。
而他的弟弟的死亡则是第二次的更强烈的刺激。
是一个更大的S,她的第二个R的反应更强,以至于出现晕厥。
C则是不敢自己一个人在家,睡眠受到影响,不敢面对要绕道而行,避开那个弟弟死在里面的湖。
大脑经常会浮现弟弟死去的那个画面。
5.1功能性行为水平分析:刺激“S”分析Se:(外在的环境刺激)吸食麻古惊恐发作,弟弟死亡的场景;死亡的那个湖;Si:(内在的观念因素)“为什么是我?”身体与人格特质“O”分析1.X女士要求完美;2.有过浅表性胃炎;3.争强好胜;4.喜欢控制;行为反应“R”分析Rcog:(认知与观念)“为什么是我?”“我快要崩溃了”Remot:(情绪)烦躁不安,担心、害怕和恐惧死亡;Rphy:(身体生理变化)心悸,呼吸困难,晕厥、胸口发闷;行为后果“C”分析Cs—/:(短期)恐惧、担心回避开湖后会好很多;Cl—:(长期)失眠,呆在家里不去打理生意;Ci:(内在)变得敏感,让丈夫陪着自己,不能一个人呆在家里;Ce:(外在)不敢靠近并避开弟弟死去的那个湖。
5.2功能性行为分析垂直分析:来访者的人格的特质里带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性格急躁,有话就说,看着不顺眼的就自己干。
在她成长的家庭环境里,收到的教育是妈妈是强势的,她也应该要强势。
在来访者的个人成长中,经历了几个重大的事件都是一种创伤。
妈妈的死亡,是原始的重大的创伤,在面对弟弟死亡的场景刺激下,原有的创伤和对死亡的恐惧被激活,形成了典型的“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5.2.1个人的内在的计划与规则分析1.“我应该能控制的,怎么会是我呢”2.“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才对“5.2.2社会与家庭的规则分析1.妈妈笑得时候就说“做事要靠自己”5.2.3对于形成于发展的分析:重大的社会事件:1.12年前与丈夫离婚,自己辛苦的抚养孩子;又为丈夫还赌债生活苦不堪言。
2.5年前母亲因胃癌去世,自己认为和猫有关。
3.2个多月前吸食麻古出现濒死的恐惧感觉;4.半月前弟弟吸毒后跌进湖中意外死亡;6.0 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1.降低焦虑,缓解睡眠情况;来访者不但是恐惧那种突发的紧张和恐惧感,濒死感带来的焦虑,更希望自己的睡眠能够先得到正常。
2.不断的弟弟死亡的场景的闪现和恶梦得到缓解;3.恢复社会功能,能够恢复到不影响自己的生意。
7.0 治疗过程7.1.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第一个阶段在1-2次的访谈中完成。
在第一个阶段,来访者又很强的求助的愿望,着有利于建立咨询关系,第一次收集资料的时间使用了近2个小时。
有些资料是来访者在后来的咨询中陆续补充的。
来访者非常配合的态度,是不是一种让我们治疗师思考的问题?仅仅是想摆脱困扰?还是这种依从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依赖的成分?当时是这样看的,事实上确实失如此,她一直想的是心理咨询师可以解决它的问题,没有想到,更多的是要靠自己来完成治疗。
这在后来的心理教育中做了专门的交流。
7.2 心理教育与治疗第3-4次咨询通过两次的访谈和了解,发现来访者的控制欲非常的强。
她非常想立刻就能达到效果。
根据来访者的症状的情况分析,马上就达到效果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由于来访者的期望过高,希望马上能立竿见影,我就在这个方面增加了交流。
也是我拉长了心理教育的时间的原因。
在治疗过程中,我使用心理教育的方法,让来访者认识自己突发紧张和恐惧的原因,告知她的不断地浮现弟弟的死亡的画面,是床上过程的正常的反应和表现。
采用了CBT的放松技术来应对她的紧张和焦虑。
我采用空椅对话的方法,让让她和他的弟弟对话,在画面出现的时候,对弟弟倾诉自己的想法,说给弟弟听。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用了将近1个小时的瞬间和弟弟对话。
我又让来访者坐在弟弟的位置上,用弟弟的口吻和角度告诉自己现在弟弟的想法。
告知姐姐该如何面对当下的问题。
我用这种方法处理她的哀伤,释放压抑在她心中要和弟弟说的话。
在3-4次后睡眠有了明显的改善。
情绪也有明显的平稳。
7.3 自我镜像训练,提升解决问题的自信第5-7次咨询她的对自己问题的困扰,很大程度上是自卑所致。
感觉自己不行了,担心死亡是投射了自己的不敢面对现实,自我不能够接纳现实的实质。
治疗过程对X女生采用面对镜子进行的CBT自我强化镜像训练。
对着镜子的自己,来访者看了很久,轻轻的哭了。
我带领来访者让她寻找自己的优点,并说出来,来访者说自己的优点的时候露出了笑容,接着我要求来访者再大声的对着镜子的自己说出赞美自己的话语,说出自己能够做到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话语。
来访者的声音慢慢的提高,最后声音提到很高。
她自己感觉也好很多。
在训练结束时,我又给她布置了在家中的要做的家庭作业,要求她每天都要面对镜子中的自己,每天3次告诉自己积极正面的言辞,鼓励和赞美自己;几天后,她按照时间准时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