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三个观点;成熟的含义和发展的本质。

3.华生唱到的行为主义的三个原则。

4.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应答性行为的概念;操作性行为的概念;5.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6.人格的结构;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8.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二)考核要求: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2.理解并把握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的异同3.把握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革新思想4.理解并把握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发展的解释5.深入领会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实质第三章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大脑的反射活动。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992012学分:3学分总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第2学期开设,每周3学时。

先修课程:幼儿心理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础上,进一步在专业理论上的提升和拓展。

通过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掌握。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最新的学习理论;可以学到指导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的具体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有益指导。

二、考试要求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运用,指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来分析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与具体要求第一章绪论深刻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第二章学习理论对理论的理解:各理论主张、代表人物、理论评价应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学会应用理论分析实践中的一些具体方法的应用、解释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考试内容: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在促进幼学习中的应用第二节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与幼儿需要二、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幼儿中心学习三、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在幼儿学习中应用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一、奥苏贝尔――幼儿的概念的学习二、布鲁纳发现学习与幼儿发现学习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了解大脑与学习关系,了解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理解幼儿学习特点、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考试内容:第一节幼儿学习与脑科学基础一、脑科学研究与幼儿的学习二、幼儿学习障碍与脑生理机能三、影响脑早期发育因素第二节、3-6岁幼儿学习特点及方式(一)幼儿学习主要方式(二)幼儿学习主要特点第四章幼儿学习的动机一学习迁移了解幼儿学习动机;了解有关理论主张;掌握如何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动机及学习迁移考试内容:第一节幼儿学习动机及其有效一、幼儿学习动机概念二、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三、幼儿学习动机特征四、培养幼儿动机有效方法第二节幼儿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迁移二、幼儿学习迁移三、促进幼儿迁移第五章:幼儿学习个别差异与教学树立一个观念——个别差异存在普通性针对个别差异如何教育(了解);应用:如何开展适宜性教学考试内容:第一节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一、什么是个别差异二、幼儿学习能力差异三、幼儿学习类型差异四、幼儿学习告别差异第二节适宜性教学一、什么是适宜性教学二、适宜性教学的主要方式第六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学社会性概念(掌握);了解社会能力对幼儿的重要意义;应用:有效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活动。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内容(完整版)教学教材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内容(完整版)教学教材

学前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及内容(完整版)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识记(名次解释、选择)(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四)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与标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桑代克,独立的标志: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五)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六)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综合科学(七)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八)实验法:是研究这个局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九)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十)测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揭示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二、领会(选择、简答)(一)教育心理学的的创建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普通心理学解释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没有自成体系。

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体系繁杂,内容各异,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理论体系学科。

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内容日趋集中,形成共识,独立体系学科正在形成。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注重与教学时间结合,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 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3 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 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育个别教学研究(四)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结构性整合、结构性分化(五)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多元化和本土化、研究手段现代化、研究程序规范化、三、简单应用(简述、选择、简答)(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儿童独立的人格、尊重儿童,卢梭。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大纲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独立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既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又可直接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育心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规律及指导方法和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直到与评价等等。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偏向应用的综合性,偏向人文科学的交叉科学。

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即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在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技术)认识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心理学规律,初步掌握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幼儿教师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初步应用这些原理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在应用理论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应在了解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识记和理解有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关心理现象及其特点、规律、并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教学心理原理和方法设计、指导、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实施有效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科学指导家长工作。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构成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幼儿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必须服从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幼儿学习的心理规律同样应服从幼儿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说,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学联系在有二教育领域的岩石、扩展和深化。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大纲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Ⅲ、考试大纲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二)考核要求: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二)考核要求: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一)考核知识点:1.我国的教育目的2.学前教育的任务(二)考核要求: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2.学前教育的任务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007《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007《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与目的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本科目知识进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儿童心理学的产生;3、资料收集的方法;4、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与时序研究;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6、遗传与环境之争,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7、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二、考核要求1.理解(1)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2)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3)资料收集的方法;(4)遗传与环境之争;2.识记(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与时序研究;(3)儿童心理学的产生;3.应用(1)格塞尔的成熟优势理论和双生子爬梯实验;(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3)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一、考核知识点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3、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4、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7、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二、考核要求1.识记(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2)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3)社会生态系统理论;2.理解、应用(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5)口唇期;(6)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7)客体永久性;(8)三山实验;(9)守恒观念;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2、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3、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4、胎教;5、新生儿的特点;6、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7、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二、考核要求1.理解、识记(1)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2)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3)新生儿的特点;(4)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5)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2.应用(1)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2)胎教;(3)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第四章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突触修剪;2、大脑发育的敏感期;3、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4、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5、大脑的偏侧化;6、婴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二、考核要求1.理解、识记:(1)分娩的过程;(2)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3)大脑的偏侧化;(4)婴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2.应用:(1)胚胎期: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成的关键期;(2)突触修剪;(3)大脑发育的敏感期;(4)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2、感知觉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4、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5、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6、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7、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8、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9、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10、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特点;11、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12、视崖实验;13、婴儿期健忘;14、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15、如何防止学前儿童注意的分散;16、直觉行动思维;17、具体形象思维;二、考核要求1.理解:(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2)感知觉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2.识记:(1)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4)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5)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特点;(6)视崖实验;(7)婴儿期健忘;(8)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9)直觉行动思维;(10)具体形象思维;3.识记并应用:(1)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2)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3)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4)如何防止学前儿童注意的分散;第六章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语词爆炸现象;3、游戏言语;4、问题言语;5、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6、语言发展期的阶段划分;7、语言转换生成说;8、妈妈语;9、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10、幼儿教育小学化;11、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二、考核要求1.理解(1)游戏言语;(2)问题言语;(3)语言转换生成说;(4)妈妈语;2.识记(1)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语言发展期的阶段划分;(3)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4)词语爆炸现象;3.应用(1)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2)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3)幼儿教育小学化;第七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微笑的发展阶段;2、内源性微笑和外源性微笑;3、如何应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4、点红实验;5、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6、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7、第一反抗期;8、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9、亲子依恋;10、哈洛恒河猴实验;11、依恋的发展阶段;12、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13、Ainsworth对婴儿依恋类型的划分;14、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5、过度依恋的解决办法;二、考核要求1.理解、识记:(1)微笑的发展阶段;(2)内源性微笑和外源性微笑;(3)点红实验;(4)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5)哈洛恒河猴实验;(6)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7)亲子依恋;(8)依恋的发展阶段;(9)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10)Ainsworth对婴儿依恋类型的划分;2.理解、应用(1)如何应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2)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3)第一反抗期;(4)过度依恋的解决办法;(5)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第八章学前儿童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考核知识点1、托马斯的婴儿气质类型划分;2、不同气质婴儿的教养策略;3、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4、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阶段;二、考核要求1. 理解并识记:(1)托马斯的婴儿气质类型划分;(2)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阶段;2. 应用:(1)不同气质婴儿的教养策略;(2)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第九章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考核知识点1、同伴交往的作用;2、婴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3、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4、婴儿游戏心理的特点;5、幼儿游戏心理的特点;6、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7、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二、考核要求1.理解、识记:(1)同伴交往的作用;(2)婴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3)婴儿游戏心理的特点;(4)幼儿游戏心理的特点;(5)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6)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应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Ⅲ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三个观点;成熟的含义和发展的本质。

3.华生唱到的行为主义的三个原则。

4.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应答性行为的概念;操作性行为的概念;5.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6.人格的结构;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8.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二)考核要求: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2.理解并把握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的异同3.把握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革新思想4.理解并把握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发展的解释5.深入领会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实质第三章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大脑的反射活动。

合肥师范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合肥师范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专业课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电路
王光健、胡友宇 、石媚山
王光健、胡友宇 、石媚山
王雷,宫丽慧,刘 海静,倪岩,赵越

苏小红
王光健、胡友宇 、石媚山
邱关源
23 物联网工程(联合合肥职业技 大学英语、 C语言程序设计
术学院培养)
高等数学
C语言程序设计
苏小红
24 制药工程(联合合肥职业技术 大学英语、 基础无机化学
学院培养)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数学系 邱关源
大学英语、 基础无机化学
高等数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无机 及分析化学》编
写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药物制剂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大学英语、 C语言程序设计
高等数学
C语言程序设计
苏小红
大学英语、 电路分析基础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基础无机化学 高等数学
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
刘新学,唐雪梅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2015年 2018年
第三版 第三版
`第三版
康复评定 新闻学
康复评定学 新闻学概论
王玉龙 李良荣
1、高等教育出版社 2、苏州大学出版社
1.2011年 2.2009年
1.第三版 2.第一版
英语阅读与写作
1.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2

2.英语写作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01
第四版
1、人民邮电出版 社;2、清华大学出 1、2015年; 1、第2版;
2、2013年 2、第1版 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
第二版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章程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章程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章程学校全称:合肥学院办学层次:本科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办学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99号、158号一、招生专业及计划:专业名称招生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学制备注学前教育48学前教育(专业代码:670102K)、早期教育(专业代码:670101K)2年师范学前教育2学前教育(专业代码:670102K)、早期教育(专业代码:670101K)2年师范,退役士兵单列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7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大类代码:6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大类代码:61)2年退役士兵单列计划二、报名1、报名条件:2020年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

所有考生须取得安徽省专升本报名资格,同时毕业专业须符合“报考学前教育专业考生,毕业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代码:670102K)或早期教育(专业代码:670101K);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生,毕业专业为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大类代码:61)”的要求,毕业专业非以上专业(类)的考生不能报考我校相应专升本专业。

2、报名办法:(1)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所有考生(含退役士兵、符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获奖鼓励政策的考生)须严格按照《安徽省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操作办法》(皖招考函〔2020〕21号)的报名办法进行报名。

退役士兵须在报名系统中勾选“退役士兵”项。

具体报名流程见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省高校毕业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非应届毕业退役士兵(以下简称“退役士兵”)须联系原毕业高职(专科)院校,由原毕业院校审核其报名资格,报省考试院后,方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报名并填报相关信息。

根据《安徽省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操作办法》(皖招考函〔2020〕21号)规定,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时段为2020年4月16日至4月22日。

专升本学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学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学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大纲
1.绪论: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的理论观点,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

3.学前儿童感知觉与注意:介绍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特点,包括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感知觉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注意的选择性、稳定性和分配性等特点。

4.学前儿童记忆与思维:介绍学前儿童的记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包括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思维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5.学前儿童语言与创造力:介绍学前儿童的语言和创造力的培养,包括语言的基本概念、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创造力的概念、特点和培养方法等。

6.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介绍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包括情感的基本概念、情感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社会性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7.学前儿童个性与心理健康:介绍学前儿童的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培养,包括个性的基本概念、个性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的概念、特点和培养方法等。

8.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和技术,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等方法的应用。

9.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指导方法。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学前教育心理学大纲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内容,如游戏与玩具、家庭与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2020年《学前心理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20年《学前心理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20年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学前心理学)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总体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⒈考试内容⑴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⑵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⒉考试要求⑴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⑵理解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对指导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⒈考试内容⑴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⑵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

⑶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⒉考试要求⑴了解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⑵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

第三章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⒈考试内容⑴人生的第一年。

⑵1~3岁。

⑶3~6岁。

⒉考试要求⑴掌握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⑵学会如何针对儿童年龄特征组织教育活动。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⒈考试内容⑴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⑵学前儿童感知觉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⑶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⑷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⑸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⑹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⑺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⑻幼儿观察的发展。

⒉考试要求⑴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⑵掌握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发展的特点。

⑶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基本理论设计和分析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

第五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⒈考试内容⑴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⑶新生儿的注意。

⑷1岁前儿童的注意。

⑸1~3岁儿童的注意。

⑹3~6岁儿童的注意。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只是分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只是分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三个观点;成熟的含义和发展的本质。

3.华生唱到的行为主义的三个原则。

4.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应答性行为的概念;操作性行为的概念;5.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6.人格的结构;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8.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二)考核要求: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2.理解并把握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的异同3.把握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革新思想4.理解并把握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发展的解释5.深入领会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实质第三章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大脑的反射活动。

安徽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安徽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专升本考试大纲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涵盖幼儿园保教工作主要内容,偏重研究幼儿教育一般活动规律及指导理论等问题,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和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参考书目:朱宗顺、陈文华主编,《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考核内容:绪论考核要点:1.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考核要点:1.学前教育的含义。

2.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3.学前教育的类型。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考核要点:1.学前教育的特点。

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考核要点:1.儿童发展的含义和特征。

2.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3.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考核要点: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第一节学前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考核要点:1.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考核要点:1.学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概述考核要点:1.幼儿园教师的含义。

2.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考核要点:1.幼儿园教师素质概述。

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

3.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

4.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5.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目的考核要点:1.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含义。

2.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与特点。

3.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实施。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内容考核要点:1.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2.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第一节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考核要点: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含义。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心理(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联系(5)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6)学前儿童心理学方法二、考核要求(1)心理识记:心理的概念。

领会:成人心理现象和儿童心理现象。

应用:分析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的心理活动;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领会:学前儿童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3)学期儿童心理学的内容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的三个方面内容。

领会: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关系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期教育学、儿童解剖生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领会:进一步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特点。

(5)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领会: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6)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方法。

领会:掌握基本概念、知识的必要性,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应用:尝试使用某种工具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第二章学前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考核知识点(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2)、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4)、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概念(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二、考核要求(1)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概念识记:(1)年龄特征的概念。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领会:正确理解年龄特征概念的必要性。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识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

领会: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区别和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识记:(1)学期期心理发展的阶段。

(2)学期期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名称。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
1、导论: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2、学前儿童观:儿童观的界说、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介
3、学前教育观: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介
4、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后现代课程理论及启示
5、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路径探寻、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观察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案例
6、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幼儿游戏活动的准备、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
7、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简介
8、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幼
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介
9、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启示: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评述、埃及幼儿教师的特征及思考
二、参考书目
李生兰著:《学前教育学》(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1学前教育专业科目二《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11.1学前教育专业科目二《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二、课程纲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识点)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三、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第二节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识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考点)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三、幼儿教师研究儿童的方法第二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识点)一、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二、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三、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四、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识点)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的发育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二节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二、躯体和下肢动作的发展三、手的协调动作的发展第三节婴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一、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的发展二、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四章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识点)一、身体发育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二节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识点)一、走、跑、跳二、手的灵活动作第三节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考点)一、实物活动在先学期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二、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识点)一、身体发育二、神经系统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活动的发展(识点)一、游戏二、学习和劳动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考点)一、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二、幼儿初期(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心理特点三、幼儿中期(幼儿园中班阶段)的心理特点四、幼儿晚期(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心理特点第六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考点)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三、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识点)一、视觉二、听觉三、触觉四、味觉和嗅觉第三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考点)一、空间知觉:1、方位知觉 2、深度知觉二、物体知觉: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三、时间知觉四、观察力:1、特点 2、培养第四节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考点)一、儿童的活动二、知识经验三、语词第七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考点)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发生二、注意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一、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二、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第八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考点)第一节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记忆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是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三、记忆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发生与早期表现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及记忆力的培养一、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二、幼儿记忆力的培养第九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一节想象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识点)一、想象的发生二、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考点)一、幼儿的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二、幼儿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三、幼儿的想象与现实第十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一节思维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识点)一、思维的发生二、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考点)一、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中动作、形象和语词关系的变化二、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三、学前儿童思维的动态结构第三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考点)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三、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第四节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识点)一、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第五节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识点)第十一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一节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识点)一、语言和意识二、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儿童言语的发生(识点)一、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二、儿童言语的形成(1-3岁)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识点)一、语音的发展二、词汇的发展三、基本语法结构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考点)一、言语交往功能的发展二、言语调节功能的发展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考点)一、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二、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儿童的认知活动三、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四、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第二节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初步发展(识点)一、情绪的发生二、情绪情感的初步发展第三节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识点)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第四节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考点)一、哭二、笑三、恐惧四、依恋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考点)第一节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一、社会性行为概述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第十四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识点)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考点)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二、学前儿童气质的变化与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考点)一、儿童性格的萌芽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识点)一、学前儿童的能力结构二、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四、学前儿童智力的测定第五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考点)一、自我认识的发展二、自我评价的发展三、自我调节的发展第十五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识点)一、从简单到复杂二、从具体到抽象三、从被动到主动四、从零乱到成体系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考点)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四、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考试结构说明:1. 试卷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能力要求
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记忆、理解、运用。

一、记忆:正确识别和回忆学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二、理解:领会并能解释有关学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基本规律。

三、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对能力的考核体现在不同的知识考核内容中,且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1、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识记: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特点、研究学前心理学的意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1、认识感觉、知觉
2、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点
3、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识记:感觉、知觉、视敏度的概念、感觉的种类、学前儿童感觉及知觉发展的特点
理解:感觉的规律及知觉的规律
运用:根据实例分析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培养学前儿
童观察力的策略及方法
三、学前儿童的注意
1、认识注意
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3、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识记: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的概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注意的品质及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特点
理解:注意的外部表现、导致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运用:结合幼儿园实际分析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条件及引起和保持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条件;结合幼儿园或家庭实际分析防止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方法;掌握正确对待“好动”幼儿的方法。

四、学前儿童的记忆
1、认识记忆
2、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3、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识记:记忆、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品质、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自传体记忆等概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年龄特点。

理解:遗忘规律、学前儿童记忆的研究方法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是如何帮助幼儿记忆学习材料的。

五、学前儿童的想象
1、认识想象
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3、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
识记:想象、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等基本概念,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年龄特点
理解: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及其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地位。

运用:结合材料及案例分析学前儿童的想象活动、联系实际说明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六、学前儿童的思维
1、认识思维
2、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学前儿童思维的培养
识记:思维的概念、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思维的过程及形式、守恒等概念,加德纳的八大智能、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理解:发展中的智能理论、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运用: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原则及措施
七、学前儿童的言语
1、认识言语
2、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3、学前儿童口语的培养
识记:言语、口头言语、情境性言语、独白言语等概念,先学前期及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年龄特点
理解: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运用:发展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原则及措施
八、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1、认识情绪、情感
2、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3、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识记:情绪、情感的概念和种类、情绪状态的种类、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年龄特点
理解: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功
能,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
运用:学前儿童积极情绪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学前儿童消极情绪的防止途径与方法
九、学前儿童的意志
1、意志概述
2、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3、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识记:意志、意志品质、动机、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
理解:动机的功能、动机冲突、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趋势
运用:培养学前儿童意志的原则及措施
十、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
1、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与师幼交往
2、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3、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培养
识记:亲子交往及其形式、依恋及儿童依恋的发展阶段、心理理论、同伴关系的概念及特点、游戏中反映出的学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阶段特点。

理解:亲子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师幼交往的特点。

运用: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措施、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培养的原则与措施
十一、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1、认识个性
2、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3、学前儿童的能力
4、学前儿童的气质
5、学前儿童的性格
识记:个性的心理结构、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及自我意识的结构、气质的类型及特点、学前儿童在自我意识、气质、性格、能力等的发展特点、
理解:个性的特征、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气质的特征及生理基础、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运用: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措施、根据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十二、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1、认知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2、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差异
识记:性别角色、社会性别、心理性别、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的稳定性与恒常性、儿童性别的发展差异
理解:儿童性别认同的起源、影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参考书目:
国家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前心理学》(第二版):刘新学唐雪梅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