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藏地区 优秀教学设计 章节合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师活动31.出示青藏高原范围和位置图提出问题:观察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位置,描述其范围。
2.出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补充:穿过青藏高原的主要纬线:30°N,40°N 3.引导学生观看雪山连绵的景观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活动41、出示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描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归纳本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2.出示我国地势剖面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总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
3.出示青藏高原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湖泊星罗,沼泽连片4.认识青藏高原的河湖:引导学生找一找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湖泊?追问:为什么青藏高原有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出示澜沧江源头、长江源头等总结:青藏高原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消融,这些冰雪融水成为了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5.探究青藏高原的气候提出问题:(1)两地(同纬度附近)气温有何差别?什么原因造成的?(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请归纳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归纳总结:拉萨常年温度较低,降水少,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成都年温差较大,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6.深入探究:青藏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什么?哪种资源比较丰富?教师活动5模拟旅行补充介绍:念青唐古拉山脉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如茵,毡房点点,牛羊成群,构成了一副动人的雪域牧场风光花卷。
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汇聚了唐古拉山脉南部的许多山溪,生态环境良好,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
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下本组的旅行线路,说说沿途的风光!例如:旅行途中,你能吃到的美食、看到的民族服饰、民居等。
试试说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思考:在旅途中,在铁路沿线经常能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8
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找
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3、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
业和生活的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歌曲青藏高原及反映青藏地区风土人情的图片。
请学生找不同,找到你认为与我们这不同的现象并且记录下来,等会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的重要补充,本章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青藏地区的整体认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深入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难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青藏地区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4.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33
5 分 即 问 即 能合作
答
完成填
IRS 即时 图,正确
评量 率高。
行政区。
2、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图,引导学生看图例说出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3. 小组合作填图 教师推送青藏地区空白图, 小组合作填出一些重要地形地 形 正确表 图)学生 达出自 10 将 合 作 己的想 分 成 果 递 法。 交
1. 提出问题:通过设计青藏地区旅游攻略,提出“在哪里?” “带什么?” “怎么去?” 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身边的问题去学习,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合作交流:采取 TBL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异质分组,培养学生的合 作交流,分享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3. 归纳总结:利用智慧课堂的 IRS 反馈功能和作品观摩功能,实现人人互 动,及时反馈,掌握结果,及时了解课堂学习情况。
倒计时 功能
IRS 即时 评量统 计哪些 需要讲
计分板 功能
三、人人互动,即时反馈 1、辨真假(判断题)
5 分 IRS 即时 学生能 评量统 应用本 计检测 节课所 学生掌 学知识 握情况, 完成练 并决定 习提升, 哪些要 并正确 讲,哪些 率高。 不要讲
提升练 通过砸金蛋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 习 2、选择题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与方法简介 本节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青藏地区
旅游攻略为主线,依次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科学运用智慧教室,实践生本理念,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
运用 TBL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促进个人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智慧碰撞生成学习 成果。
下面分别从教材、 教法、科技等三方面, 来说明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 融合理念。 ( 一) 教材说明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2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材分析: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一个标题为“世界屋脊”,从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入手,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最突出特征——高寒。
第二个标题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主要介绍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业所具有的突出特征——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比较发达。
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相处这一感情的培养,并为此设计了相关的“活动”。
二、学生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设计理念:(一)课程内容:本课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地理播报,本内容为开放式地理课程内容,时间设定五分钟。
学生播报的内容只要同地理有关即可。
第二部分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高寒特征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1.地理播报每节课由一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完成。
2.教材内容:由青藏地区图片导入,创设情境进入本课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与自主学习内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由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完成。
高寒特征对人类生活,由学生回答、欣赏完成。
高寒特征对人类生产的影响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三)设计理念:地理播报内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及利用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地理播报自开设以来,内容繁多而精彩,涉及到了天文学、地貌成因、风景名胜、首都、国家、特殊地理现象如:伯利兹蓝洞、百慕大、北纬30度、流沙等等。
学生的播报形式由最初的读文字稿,到利用ppt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图片选择的能力日益增强,同时表述越来越专业化、术语化并通俗化。
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越来越高,能力也越来越强。
本节课教材内容难易适中,故采用我校“三步五环节”杜郎口模式,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内容非常简单,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主要介绍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等内容。
本章内容较为重要,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青藏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青藏地区作为我国特殊的地理区域,其高海拔、特殊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风情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青藏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区域发展。
2.难点:青藏地区的高海拔、特殊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风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青藏地区的风光、民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青藏地区的风光、民俗、地理特征等图片和视频。
2.教学素材:相关文章、报道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
3.地图:青藏地区及相关地区的地图,方便学生查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藏地区的风光,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
提问:“你们对青藏地区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等内容。
重点讲解青藏地区的高海拔、特殊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风情。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特点,每组选取一个特点进行展示。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能够举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原因。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某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如果你要去这个地方旅游会选择什么时间出发,同时想去哪些景点?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学生组内合作交流,并请小组回答分享。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的课前检测:多媒体展示课前检测答案,小组同学订正并讨论,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讨论一: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请在图中标注出来)2、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教师根据同学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并根绝实际需要进行引导、补充及强调等。
教师:通过讨论一的学习,我们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而青藏地区高寒的气候特征,对其生产生活又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青藏地区的衣食住行。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88图文资料)。
多媒体展示讨论二:1.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2.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设计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3.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殊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探究青藏高原自然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多媒体歌曲《天路》片断,显示雪山画面。
请欣赏后说出自己对青藏高原的感受。
学生1:天更高、天更蓝……有雪山、冰川|…··学生2:更为空旷,人口少…学生3:农田少、草地多……畜种与其他地区大不同。
学生4:肤色、服装、饮食均不同于其他地区设计意图:熟悉的旋律、动人的画面,多媒体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一、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读图,设计问题导读如下教师提问:青藏高原在哪个大洲、哪个国家的什么方位?学生回答:亚洲中南部,中国西南部。
教师提问:简答高原地形特征学生回答:中间高、四周低。
教师提问:青藏高原比邻近的哪些地区高?高低的依据是什么?边界山脉有哪些?学生1回答:比东部四川盆地高,比北侧塔里木盆地高,比南亚地区高。
学生2回答:图9.3中的高度表。
学生2回答: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脉,东北祁连山,东侧横断山地,南侧、西南边缘有喜马拉雅山脉等。
设计意图:提高读图能力。
教师纠正、强调及板书:我国西南部,群山环抱中二、“世界屋脊”多媒体出示青藏高原地形地势图问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特征?学生一一回答,教师点拨、深化及板书1.被称为“高原大陆”的非洲东南较高,整体可达1000米以上;向西北降低至几百米。
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大部分海拔600--900米;北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西部均为低矮的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3.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式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2.掌握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下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歌曲视频引入:播放歌曲视频《天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青藏地区景观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青藏地区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展示:中国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板书),并解释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
板书:一、世界屋脊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并提问:你能从图中找出青藏地区的界线吗?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和河流?你能找出世界最高峰和长江、黄河等河流吗?下面请小组同学完成寻找活动。
学生:小组内共同完成寻找任务,并派代表上讲台在展示的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界线,主要河流、山脉等,教师适当归纳指导:并板书。
板书:1.地理范围:(我国西南部)提问:你们知道青藏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回答:高教师讲述:非常好,青藏高原的非常高(板书)。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青藏地区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三江源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难点: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交流的问题和活动。
3.准备好教案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该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基本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农业课程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地形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高寒及其带来的影响。
(3)比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知道农牧业生产及生活的特色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前面三大区域的基础上进行的。
他们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学习青藏地区。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
根据本课的特色,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组内合作探究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联系课前收集一些资料,从小组讨论中了解我国青藏地区“高寒”的区域地理特征,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认识青藏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青藏地区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说明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出结论;构建知识体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去年暑假老师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美丽的风景(播放ppt)教师:大家,能猜到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雪山、布达拉宫、青藏高原教师:这些景色都属于我们学习的四大区域,当中的哪一个?学生:青藏地区老师:对,这就是“青藏地区”(板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青藏之旅,去探索这片美丽的土地吧!首先来到今天的第一站智慧启程。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通过探究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
学
过
程
3、探究青藏地区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4、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高寒 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出示思考问题:
问题5: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备课班级
八年级
上课时间
执教人
课题: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 响。
教
材
及
学
情
分
析
教材分析:与前三章第一节的设计思路相同,本节教材是青藏地区的概述,主要讲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材渗透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地理观念。
问题3: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并用彩笔描出来。
追问: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有何特点?
问题4:解释地理现象:(1)藏族的 “高原红”。(2)太阳能资源丰富。追问:青藏地区 还有哪些能源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
过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假如你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藏 民,在这种高寒的环境下,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生产活动?如果在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你会选择什么地 方?为什么?
青藏地区有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实现去青藏旅游的梦想。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希望将来有一天,同学们能揭开这里更多的奥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9章 青藏地区 第1节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世界屋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并能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构成。
2.认识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独特高原风光。
3.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的地形区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及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独特高原风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构成。
2.青藏高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难点】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并出示思考问题: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知识点世界屋脊【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4~P86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9.3,说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答案: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读教材图9.3,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及地形地势特征。
答案: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
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显著的地形特征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了解高寒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为背景音乐,展示青藏地区景观图。
二、讲授新课:你争我抢:展示成都到拉萨火车票,奖励给优胜者。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通过课上解答问题来获取积分,积分最高者得到车票。
活动一: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课本85页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各小组抢答,正确加一分)提问:通过自组学习,你们知道青藏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高合作探究:成都和拉萨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两地1月和7月气温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为什么?学生:拉萨海拔高,气温低。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高寒的气候对青藏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高寒与衣]展示三张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照片,学生观察他们的穿着和肤色特点。
[高寒与食]展示糌粑、牛肉、青稞酒、酥油茶,通过藏民日常饮食引导学生了解高寒气候对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影响,完成小组合作。
[高寒与住]呈现三张平顶碉房图片,学生通过观察房屋结构,能说出碉房材料特点,以及窗小墙厚的构造特点。
【教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教学青藏地区【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1.谈谈你对青藏地区的印象2.能从景观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特点。
3.能列举出青藏高原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
②认识目标:能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等地理图表及资料,分析、说明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教学时间】( 1 学时)【教学手段】讨论【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歌曲《青藏高原》,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山歌风格的旋律,热情的歌颂了雄伟、壮美的青藏高原,表达了歌唱者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
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青藏高原,看看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二)自学1. 阅读“自学提示”(1)自学内容一:世界屋脊自学方法:读图9.1,9.2,9.3找找青藏地区在我国的位置。
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3.本地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4.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2)自学内容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自学方法:读88-89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 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寒气候)2. 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3. 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青稞和小麦)4. 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哪些?(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5.小组讨论抢答:衣食住行与环境的关系自学内容三:三江源地区的保护,读94-96页图文,思考下列问题:1.三江源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2.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活动讨论:96页活动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是关于我国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于学生了解我国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高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其他地区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青藏地区地势高峻,自然环境独特,学生对其了解程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青藏地区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青藏地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读图分析法:利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课件:青藏地区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
3.地图:青藏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4.作业:青藏地区相关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让学生对青藏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九章青藏地区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新人教版 初二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藏地区 优秀教案 章节合集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特征。
2、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掌握其特征的成因。
3、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以及自然资源的破坏与保护。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过程与方法 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并分析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2、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2、认识各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科学求实的思想。
教学重点 1、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2、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农牧业的影响。
2、青藏地区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歌曲《青藏高原》二、新课讲授(一)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2、世界屋脊3、地形特点4、地貌特征5、大江大河的发源地6、气候特点7、太阳辐射(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寒牧区2、河谷农业(1)生产条件(2)河谷农业(3)农作物3、饮食和民居(1)饮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2)民居帐篷、平顶碉房三、课堂小结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河源。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运云中山。
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略)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视频,并以“蓝猫”同学雪域高原之旅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上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来自威海的大学生“蓝猫”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
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并出示思考问题:
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
2.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你最想去看哪个旅游景点?为什么?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学生指图回答。
教师提供资料:这是去年7月31日,“蓝猫”同学在海拔大约4800米的地方拍摄的照片,他说:“冷啊,三九天的感觉”,请结合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探究,为什么此时南方炎炎夏日,而“蓝猫”同学穿着长袖衣衫却还感觉寒冷?
学生: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
教师: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对哪些方面带来影响?
学生:气候、河流、动植物、农业、生活……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请参考课本P85——P86图文资料)。
问题1: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并用笔在图中圈出来。
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问题2:(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气候特点?(4)尝试概括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点。
问题3: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并用彩笔描出来。
追问: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有何特点?
问题4:解释地理现象:(1)藏族的“高原红”。
(2)太阳能资源丰富。
追问:青藏地区还有哪些能源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
学生:先对照地图自主探究,如有疑问,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学生能对照地图交流,声音洪亮清晰。
学生在课本P85图9.3青藏地区地形图上圈出主要的山
脉时,一个学生自愿到前面大屏幕上演示。
其他同学补充。
描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时,也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描,其他同学在课本P85图9.3上描,并补充。
教师:抽学生到前面对照多媒体课件,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
请一个学生到前面画图,其他同学补充。
师生根据板书共同小结所学内容。
过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假如你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藏民,在这种高寒的环境下,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生产活动?如果在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为什么?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88图文资料)。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
问题5: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问题6: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牦牛能适应高原什么样的独特环境?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问题7:“蓝猫”同学在旅游中发现,青藏地区的藏民分别选择在下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这与西北地区有何不同?
问题8: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什么?这些作物有什么特点?
问题9:案例分析: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屏幕展示探究要求:请各小组组长做好分工,记录员简要记录关键词,最后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要求能对照地图交流,声音洪亮清晰,语速适中。
比比看,哪组同学掌握得又快又好!
学生:先自主探究,把疑惑之处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
最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抽小组代表到前面对照地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
过渡:高寒的气候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藏族的资料,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的一个同学做代表,大家一起展示交流。
学生到讲台前利用多媒体展示交流藏族的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高寒的气候还影响藏族居民的生活(服饰、主食、民居等)。
教师:出示“青藏地区铁路和公路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1)青藏地区以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
(2)铁路名称、起止点。
(3)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学生读图思考问题。
教师: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游人越来越多,促进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挑战。
要保护好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献计献策。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
师生小结: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高寒影响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所以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分析其与其它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青藏地区有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实现去青藏旅游的梦想。
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
希望将来有一天,同学们能揭开这里更多的奥秘。
要了解青藏地区更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课后在网上搜索视频《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了解青藏,建设青藏,美化青藏。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1.“蓝猫”同学在旅游出发前准备了下列物品,请你说明理由。
2.旅游路线的选择。
“蓝猫”同学在旅游时选择了青藏线,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线路去青藏吗?
3.列表比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江源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水系。
2、了解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3、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必要性。
4、了解三江源地区环境面临的威胁。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探究、读图,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三江源地区的水系。
2、认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必要性和措施。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理解高原湿地环境脆弱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图片: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高寒草原草甸、高寒自然环境及特殊地貌
二、新课讲授
(一)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2、中华水塔
3、江河水源
4、水源调蓄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高原湿地
(2)水源涵养地
(3)重要价值
2、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恶化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3)突出表现
3、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目的
(2)措施
三、课堂小结
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这块“净土”不被污染、破坏。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