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滑坡地段的路基处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滑坡地段的路基处理措施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发生滑坡对山区交通设施的危害和滑坡的地带特征、处理原则及防治的工程措施,一旦遇到滑坡必须查清产生滑坡的原因,分清主次,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滑坡;路基;地貌;处理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way landslide in mountainous area traffic facilities damage and landslide zone characteristics,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engineering measures, once encounter landslide must find out the reason of produce landslide, set priorities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Keywords: highway, Landslide; Subgrade; Landform; measures

一、前言

山坡地段大量土体或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它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滑动,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也可能堵塞河道、摧毁公路、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滑坡的处理原则一般采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所以应该重视滑坡的调查工作,首先要判定滑坡的稳定程度,以便确定路线通过的可能性。路线通过大中型滑坡,又不易防止其滑动的,一般均宜避绕,对一般比较处理的中小型滑坡,则必须查清产生滑坡的原因,分清主次,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二、发生滑坡的地带特征

1、地貌

1.1 山坡或河谷上圈椅型的地貌是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圈椅地貌是指背后靠山,左右两侧为两条山梁,地形如同圈椅状的一种地貌,这种地貌中的缓坡地多由坡积物组成,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汇集的地方。

1.2 在较陡的大段河谷谷坡之间,夹一段台地状的缓坡地,有时坡面被冲沟切割成鸡爪形山梁,这种缓坡或山梁往往容易发生滑坡。

1.3 平整的山坡面,没有地下水出露,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地面杂乱无规则的山坡,就可能是不够稳定的山坡,山坡上有东倒西歪的树林或像一面倾斜的树木,则是已经发生过滑动的山坡。

1.4 在沿河圆顺的凹岸中,突然有一小部分向河床中凸出,凸出地段并见到大块孤石堆积,这种现象有可能是由古滑坡舌部的残留物形成的。

1.5 双沟同源地形,如沟谷不深,购间距离约数十米至数百米,沟源相连呈钳形,沟间山坡多呈上、下陡而中部缓的鼻形斜坡地形,也容易发生滑坡。这种地形,往往是由于山坡曾经发生过位移,水流沿着周围侵蚀发育的结果,是古滑坡错落残留的痕迹。

2、岩层

页岩、泥岩、云母片岩、滑石片岩以及其它容易风化,遇水变软的岩石及粘性土、黄土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都比较容易发生滑坡。

3、构造

断层面、节理面、褶曲两翼的倾斜面、不整合面,以及倾角较陡、倾向山外、走向与路线交角小于45°的基层岩面,都容易构成滑坡的滑动面。

4、地表水不易排除,甚至形成积水;斜坡水文地质不良,地下水发育,在缓坡后缘、前缘、坡脚或坡面等地形突然变化处,有泉水或湿地分布;河水淘蚀、冲刷坡脚;灌溉或其它水渗漏等,都会促成滑坡的发生。

三、滑坡的防治

1、防治原则:在选择防治措施前,要详细调查地形、地质条件;认真研究和确定滑坡的类型及发展的阶段;分析形成滑坡的主、次要因素及彼此关系,结合公路的重要程度、施工条件及其它各种情况综合考虑。

1.1 整治大、中型滑坡技术复杂,工程量大,时间长,因此在勘查设计阶段,对可以避绕且属经济合理的,应首先考虑避绕。在已经过成为路上的出现的滑坡,改线避绕将会废弃很多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施工方面进行方案比选。

1.2 对于中、小型滑坡,一般情况下能够进行整治处理,路线不需要避绕,但应注意调整好平、纵面位置,以求整治简单,减少工程量,方便施工,且又经济合理。

对大型且复杂的滑坡防治,常采用多项工程治理的方法。因此,需要做出整治规划,同时要观测其效果和变化,随时修正整治措施。

1.3 当路线通过滑坡体附近的位置时,一般选择通过以滑坡的上缘或下缘比

通过滑坡中部要好。对滑坡下缘的路基最好设成路堤型式以增加抗滑力,滑坡上缘的路基宜设成路堑形式,以减轻滑坡体自重。滑坡上的路基均应避免大填大挖,以防止产生路堤或路堑边坡失稳现象。对正在发展的滑坡,要进行整治;对古滑坡,要防止其复活;对可能发生的滑坡地段,要防止其发生和发展。

1.4 对变形严重,移动急速而危害性大的滑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1.5 地表水货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并湿润面,会促使滑坡的产生。一般土体中的滑坡及岩石中的顺层滑坡,往往都是由于地下水作用而产生的,因此,路线通过滑坡地段,应注意对地表水、地下水情况做好调查,并据此提出处理措施。

1.6 滑坡的整治,首先做到搞好临时排水设施,而后结合产生滑坡滑动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整治滑坡工程,最好在干旱季节施工,并应注意施工方法。

四、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大致可分为排水,力学平衡及改善滑带土的工程性质等三类,必须针对滑坡的成因、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工程措施。

1、地表水: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予以拦截引离,滑坡体上的地表水要注意防渗,并尽快汇集引开。各种地表排水措施措施的适用条件、布置、设计与施工原则这里不再多述(可查看有关书籍)。

2、地下排水:排除滑坡地下水的工程措施有渗沟、盲洞及平孔等,过去应用较多的是渗沟。

A渗沟:按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支撑渗沟、边坡渗沟和截水渗沟三种。支撑渗沟适用深度为2—10米,用以支撑不稳定的滑坡体,兼起排除和疏干滑坡体内地下水的作用。

(1)型式:支撑渗沟有主干和分支两种。主干平行于滑动方向,布置在地下水露头或疏由土中水形成坍塌的地方。支沟应根据坡面汇水情况合理布置,可与滑坡移动方向成30—45°夹角,并可伸展到滑坡范围以内,以起拦截地下水的作用。如滑坡推力较大,范围广,可采用抗滑挡土墙与支撑渗沟结合的形式,以支撑滑坡体。

支撑渗沟的平面形式,一般有“III”形和”YYY”形。渗沟横向间距视土质情况而定。

B结构:支撑渗沟的深度一般以不超过10米为宜,宽度一般采用2—4米,视渗沟深度、抗滑需要及便于施工等因素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