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哲学

合集下载

读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

读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

一、引言
• 3.著作影响
• 西方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专著。 • “1977 ~ 1978 年度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推荐的杰出学术著
作( 1977 ~ 1978 Outstanding Academic Book Selection of Choice) ” • 1987.7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核心读物, 是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
读约翰·S·布鲁贝克著 《高等教育哲学》
张建林
2012.6.14
汇报内容
• 一、引言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3.著作影响
• 二、体系和主要观点

1.体系

2.主要观点
• 三、引用较多的三段话
• 四、一点讨论
一、引言
• 1.作者简介 • 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 • 1898—。 • 1924年,26岁的布鲁贝克取得硕士学位,就在
达特茅斯学院讲授高等教育学。 • 1928-1958任耶鲁大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授。 • 1959-1969在密芝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授
高等教育思想述评。 • 1969年退休。 • 1978年出版《高等教育哲学》,1982年再版。
一、引言
• 2.写作背景 • 20世纪60~7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艰难时
期”、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季”。 • 从表面上看,由于美国国内种族和人权运动、侵越战争、
经济衰退、校园学生运动的接连爆发,使得人们开始对高 等教育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出现了高等教育“合法性危 机”。 • 实质上,60~7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型向普及型 阶段的转变时期(可称之为转变时期,或规模扩张时期), 由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质的变化,新型 的高等教育必然对原先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理念带来冲击, 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培养 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等问题,迫切 需要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估,在哲学 层次上澄清认识。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哲学》读书笔记1.【耶鲁精神】“第一次正式提出高等教育哲学的是《耶鲁学院1828年报告》,教授们认为‘训练’和‘装备’心灵这两条重要原则中,前者更为重要,即有什么学习能比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并能将其力量移向任何方面的心灵更加实用呢?”感想:这段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意,但细思可发现,“装备”与“鱼”的性质并不可等同,因鱼是独立的、被动的、没有渔便绝不可得的;但“装备”则是和“训练”相互依托,主动互动的,温故能知新,但温鱼却不可得新鱼,至多煮熟。

故我认为,大学在对心灵进行训练的同时,不能坐视被训练的心灵本身空虚,则训练之方法无从依托更无从验证,会导致训练收效事倍功半甚至在短时间内即被遗忘。

基于该段的观点,大学在“装备”的提供中,“排除所有可以在学院之外学习的科目……强调文学与科学,因为这些是学生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时间和机会去探求的学问”——可以在学院之外学习的科目大体包括生活常识和实践经验,而大学所强调的文学与科学是从古至今来源于生活和实践中的发现与积累的,将文学与科学与生活和实践剥离,相当于剥离了文学与科学的根基,而基于虚空的发展是及其艰难和不稳定的。

知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承认其自由基于以其自身为目的,那么就不应人为地剥离某一类知识,或歧视某一类知识,我们应该相信知识本身有优胜劣汰自我反省的能力,而在其体系中自然而然地保留的项目,则应该被接受和尊敬,作为其有机体的一部分不能被生生拆除从而有破坏知识之天然自由的嫌疑;同时,类似商业、机械制造和农业的被认为应该排除的学科,其中亦包含着在该学科发展中新生的文学与科学知识,如果将这些学科排除,我们所学的文学和科学也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更难以在进入学院之外的世界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与实践相适应和衔接的。

2.【不成文法的关系】“从各国历史中提取的这个‘不成文法’具有四个主要内容:心智的培养;以事实和逻辑证据为基础的客观性;说理的法则而不是权力的法则;广阔的个人自由幅度。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高等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促进教育体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关于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在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格、智力和社会能力。

而教育的目的,既包括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二、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哲学着重解析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

教育人类学研究人的发展和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对教育的影响,而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三、教育的方法论在高等教育中,教育的方法论是至关重要的。

它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学方法涉及到如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教师的角色则涵盖了导师、指导者和激励者等多个方面。

四、教育的伦理问题高等教育中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教育伦理研究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从而对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规范。

五、教育的评估与改革高等教育的评估与改革也是教育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是为了确保教育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改革则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提高教育的效益。

六、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哲学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教育不仅是社会的一种反映,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而社会背景和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七、多元文化与教育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多元文化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某种文化的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全球视野,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结语高等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将教育与哲学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对于教育的深刻思考。

通过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伦理问题、评估与改革、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多元文化与教育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哲学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哲学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哲学二、赫钦斯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一)赫钦斯的形而上学赫钦斯基于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原理,维护西方正统的教育思想,反对实用主义的价值论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并对美国教育实践中的商业化和职业训练倾向给予猛烈的批评。

形而上学观时赫钦斯哲学观的主体,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

他以形而上学为其思想核心,并由此向下衍化出知识论、人性论、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赫钦斯认为,形而上学是最高的智慧。

他深信,宇宙的一切存在,皆统一成一个体系,期间有着精密、清晰的关联。

在表象之下,蕴含着内在的原理和原因及真正知识。

基于上述概念,赫钦斯认为形而上学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因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智慧和至善,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都涉及形而上学的争论。

在教育应用上,赫钦斯认为,形而上学应该成为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

唯有依靠形而上学的最高认知,教育家才能决定应该教什么,达成智性陶冶的教育目的;唯有根据形而上学的最高理想,学生才可建立道德、理智及精神生活,达到至善境地。

在高等教育方面,赫钦斯主张应用形而上学来统整大学教育的思想,并重建理性秩序。

在高等教育中,形而上学扮演者双重角色。

其一:教育家根据形而上学决定应该提供的教育;其二:学生依靠形而上学确立道德,智性及精神生活的基础。

赫钦斯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智慧的培养,因为智慧乃是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形而上学研究的是最高的原理和原因,因此是最高的智慧。

(二)赫钦斯的认识论赫钦斯认为,知识是真理,在本质上具有下列的性质:普遍、永恒、绝对、统一和成体系的存在,古今一致历久弥新,而且他本身就是目的。

现代自然科学本质上应探寻统一的、永恒的的知识。

他贬低琐碎的、专门化的科学事实、资料和数据研究。

赫钦斯认为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研究形而上学。

因为形而上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基础,是最高科学,蕴含着一切科学的最高原则。

是教育的最精纯知识。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建设和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哲学的理念和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代大学的特点与挑战随着通识教育、研究导向、国际化等理念的不断进步,现代大学的特点也日益明显。

现代大学应该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同时,现代大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高效质量教育的提供、实践教育的创新、知识和价值的传承等。

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理念高等教育哲学是高等教育学科的核心内容,旨在研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问题。

高等教育哲学具有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如教育理念、教育价值、教育思想等。

高等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着个体的权利和尊重。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现代大学的价值观高等教育哲学能够为现代大学的价值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等教育哲学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等理念,这两种理念在当今现代大学中极为重要。

建立承认人的尊严和尊重,以学生本位的价值观,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高等教育哲学的理念运用到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可以帮助推进高等教育的变革。

比如,高等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生涯规划和学科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促进行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哲学能够帮助推动现代大学的发展。

高等教育哲学为现代大学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现代大学的发展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实现长期、全面、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结语高等教育哲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现代大学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哲学的指导和帮助。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为现代大学的进步发挥更多的作用。

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有感最近,我阅读了哈佛大学教授布鲁贝克(Derek Bok)的著作《高等教育哲学》,这本书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它也讨论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如何使教育更有用,以及教育为何如此重要。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布鲁贝克认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指导他们建立一种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和思想。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变化无常。

学生们需要更多地去探索和探究,去发现以及创造令人惊叹的事物。

然而,在很多学校,把重点集中在成绩上,没有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

这一点也清楚地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而不仅仅是以成绩为导向。

此外,我也认为教育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寻求共同目标的平台,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社会规则,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以及让他们明白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当大家都有共同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就会更容易形成友谊和联系,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另外,书中还指出,高等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支撑。

在当代社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它能够提高国家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也能为国家创造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它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思维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也应该是一个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相关研究综述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相关研究综述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相关研究综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相关研究综述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育哲学著作,通过对这本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从而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就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的几个关键主题进行综述,分析其对高等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布鲁贝克在书中强调了高等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维能力。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中追求知识产出和学科竞争的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布鲁贝克的观点提醒我们,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布鲁贝克关注教师的角色和能力。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关怀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发展他们的人格。

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师过多注重研究而忽视教学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布鲁贝克的观点告诉我们,高等教育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他们在学生人生中的导航和引路作用。

第三,布鲁贝克论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他指出,高等教育应该与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高等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也需要关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这一观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高等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最后,布鲁贝克还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他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特长。

高等教育不能只追求统一的标准和结果,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这一观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发扬学科多样性和人才多样性,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哲学
课程
评价
讲授中运用启 发和友爱的教 学方式,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
跨学科教育: 概念化与对多 面性的问题的 分析
精品文档
《美国高等教育(gāoděngjiàoyù)》评价
● 一是巧妙地找到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

—高深(gāoshēn)学问。
● 二是提出了著名的两派高等教育哲学
的分野。 ● 三是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育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
精品文档
一、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zhéxué)基础
冲突
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缺乏和谐,许多学者认 为追求真理与追求权力是水火不容(shuǐ huǒ bù rónɡ)的。其矛盾之处在 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影响;而政治 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过于政治化会影响到学者研究的客 观性。
精品文档
五、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是否应该(yīnggāi)纳入到大学的学 习课程当中?
课程
1.布鲁贝克反对把职业教育包括在本科
(kèch
éng)
生课程中,职业教育太过狭窄、专门。
选择
2.除此之外职业教育或专业(zhuānyè)教育与
特殊性之间有着内存的联系。
精品文档
五、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与自由(zìyóu)教育之间的冲突就是自然 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对立吗?
给教师研究机会,而在于其在“富于想像”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
老一辈人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像所养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在
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就不再是一件事实,而被赋予(fùyǔ)了不可言状 的潜力。
——怀特海
精品文档
一、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基础
人们探讨深 奥(shēn ào)的知识 不仅出于闲逸的好 奇,而且还因为它 对国家有着深远影 响。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归纳高等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教育的目标、价值观、方法、理论等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哲学的知识点,将对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有所裨益。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阐述。

第一,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公民。

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哲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

第二,教育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价值观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哲学主张教育应该兼顾个体和社会的利益,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教育的方法。

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等教育哲学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教育的理论。

高等教育哲学包括多种教育理论,如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

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公民意识。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发展,主张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

第五,教育的评价。

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

教育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考察学生的创新和人格发展。

高等教育哲学主张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哲学涵盖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评价等方面的知识点。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传递智慧和培养人格的场所。

高等教育的背后涉及到一系列的哲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讨论,更是教育实践中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对高等教育哲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教育与人的自由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要求教育者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简单的灌输者。

只有在学生可以自由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全面培养与专业发展的平衡高等教育应该以全面培养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全面培养是指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非专业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同时,高等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在某个具体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这种全面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平衡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教育者需要考虑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三、学生主体性与教育实践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个体。

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应得到尊重和发扬。

教育者应该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教育者也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将学生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

四、多元文化与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全球化的视野。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交融和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高等教育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同时,多元文化的存在也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是以美国哲学家约翰·布鲁贝克(John Dewey)为代表的一种教育理论,也是一种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学生应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布鲁贝克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他提出了“经验-实践-反思”循环模式,即通过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学生的体验被视为重要的学习资源。

他认为学生应该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还强调合作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从而促进彼此的学习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就。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还提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共事务。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和领导能力。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实践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反思。

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参与实践和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 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高等教育哲学的探讨
引言
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 Brubacher)的《高等教育哲学》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是一部深入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经典 著作。该书自以来,一直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和者所传颂。在本次演示 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思想,以及阅读该书所带给我们 的启示和感悟。

五、建议与展望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知识的价 值并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此,建议教育机构应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的合 理性和科学性,以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 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 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求。
二、知识的价值
1、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知识是人类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根据不同的标准,知识可以被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如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理论知识是指 那些关于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实践知识则是指那些关于如何做某事的 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明确表达和传递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那些 难以言传和转化的知识。
参考内容三
一、引言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知识的价值与高等教育哲学的关系,并介绍美国学者约 翰·S·布鲁贝克(John S. Brubacher)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点。布鲁贝克在 《高等教育哲学》(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一书中,提出 了独特的高等教育哲学理论,对知识的价值与高等教育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有感约翰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作为20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哲学的关键著作之一,对于当时的高等教育建设和学术发展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布鲁贝克更深入地探讨了高等教育在实现社会考古论、普通性及温故学习价值等方面的核心问题。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以独特性为出发点,以此来支撑它在社会考古论、普通性及温故学习价值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建立在认知能力的独特性之上。

他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以独特性为特征的建设体系,而这种独特性是每一个个体知识结构和社会环境都有关联的。

这种独特性反映了高等教育在提升社会能力和利用个体智慧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阐明了高等教育的普通性原理。

他认为,高等教育应该建立在综合性高效性可变性的基础上,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这种普通性也是高等教育的精神和核心内容。

布鲁贝克还指出,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模式方面也应该有所变革,以实现“教育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新宗旨。

还有,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布鲁贝克更是深入探讨了温故学习价值的问题。

他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把这种学习价值纳入到课程设置中,以促进社会融合能力的提升。

他还认为,温故学习能够指导教育者融入社会环境、发挥智慧与能力的最佳状态,以及实现高等教育的完整性。

因此,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我认为,它是20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哲学的关键著作,尤其是它深入探讨的高等教育在实现社会考古论、普通性及温故学习价值等方面的核心问题,都对于当时的高等教育建设和学术发展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令当时的高等教育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发展。

回顾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的普通化的观念,已经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而是被“教育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新宗旨所取代。

在此必须感谢布鲁贝克对20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他对于高等教育作出的影响令当时的高等教育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发展。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
乔叟·布鲁贝克(Joseph Bloombek)于1872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高等教育哲学》,这本书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也被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哲学的圣经”。

读此书后,我对布鲁贝克的教育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被他提出的高等教育管理方法所深深吸引。

首先,布鲁贝克强调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并将其视为教育的全面归因。

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意识和素养,培养精神发展和责任感。

此外,他还强调了教育“去及贱责”,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更要鼓励学生向德行和伦理角度考虑问题。

另外,布鲁贝克也提出了一个独特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型。

他提出的“三角结构”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个角色,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双向管理,使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有效性。

最后,布鲁贝克还强调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他认为,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学
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还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力,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总之,乔叟·布鲁贝克提出的高等教育哲学不仅被认为是教育的圣经,而且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布鲁贝克从不同角度系统地审视和总结高等教育,提出了高等教育的结构、管理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等一系列深远又重要的观点。

所以,自学《高等教育哲学》,对我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哲学知识点汇总高等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思想、理论和原则的学科。

它涉及到对教育目标、价值观、教育政策和实践等方面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高等教育哲学的知识点。

一、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价值观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价值观是高等教育哲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首先,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它旨在通过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和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高等教育的价值观是以人的尊严和自由为核心,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追求这一目标和价值观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需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与社会正义。

这涉及到对社会背景、性别、种族等差异的关注与尊重。

高等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发展和多样的学习方式。

此外,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也必须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一致,提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和学科设置。

二、高等教育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是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首先,高等教育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这样的教育方法将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此外,高等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高等教育的制度与治理高等教育的制度与治理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机制。

高等教育的制度与治理应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公平。

首先,高等教育的制度应该建立与学术自由相一致的管理机制,保障学生、教师和学者的学术独立和自主权。

其次,高等教育的治理应该注重科学与民主。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哲学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摘要】现代大学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高等教育哲学作为指导和支撑大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哲学引领大学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管理水平,助力大学与社会互动。

这些作用使得高等教育哲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未来的大学建设中,高等教育哲学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应用,以确保大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现代大学建设、大学目标、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管理水平、大学与社会互动、重要意义、研究与应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现代大学建设的背景现代大学建设背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作为现代知识的中心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现代大学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校建设项目,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大学建设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优化自身结构和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现代大学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大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现代大学建设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只有在充分认识到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探讨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才能推动现代大学建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高等教育哲学的定义高等教育哲学是指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宗旨、原则、价值观和发展规律进行系统思考和总结的哲学理论体系。

它是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任务和方法的深刻认识,是指导和规范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

高等教育哲学综合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深入探讨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问题,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从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经验总结,是对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晶,我觉得就像是一篇写得十分出色的综述,他总结了美国众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的思索,其中也有互相矛盾对立的观点,直接还原了当时美国社会上关于这些问题热火朝天地讨论。

布鲁贝克写这本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后,进入了“艰难时期”,是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机”和“象牙塔的衰落”,美国的高等教育内外部陷入了危机之中,经费紧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度下降,社会上充斥着一个问题“高等教育为何而存在?”这些都需要从本质上根源上探讨高等教育的存在价值的哲学依据。

这本书也应运而生。

坦白的说道,念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到高等教育存有这么多哲学的问题须要提问,在结尾的导言里,作者罗列了他指出自己将在本书里阐释的问题,写作回去本书后,我想要根据自己的认知提问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高深的学问在何时是可靠的?”用一句话去提问这个问题,那就是:当高深的学问源自学术自治权的学术团体时它就是可信的。

但是,这就带出代莱问题,谁去监督或者评价这些高深的学问。

首先,这些高深的学问就是“远远超过通常的、繁杂的甚至就是谜样的科学知识”,这就确定了社会上大多数人能认知的可能性,但是做为唯一能真正认知这些科学知识的复杂性的专家和学者,一方面就是做为高深学问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另一方面建议他们自己为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价,似乎就是自相矛盾的。

但是,除此之外,似的也没谁能够胜任了,政府和宗教如果全然掌控这些学问,那对真理的探究来说就是枪伤,学生做为高深学问的接受者就是无法做为指导和评价的一方的。

在现实生活中,完完全全的学术自治权也就是不存有的,原因主要存有:经费上搞没全然单一制的,当然这也就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政府和社会上各界团体包含宗教团体就是不可能将全然撒手不管的;学生对于自己必须拒绝接受的科学知识就是存有一定的知情权的,特别是在现在,学生的意愿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关键的情况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哲学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美)约翰·布鲁贝克背景:本书1978年出版。

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是“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

学生运动对美国大学的冲击促使学者进行反思,出现了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

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作用即论证高等教育的合法性。

这种合法性内嵌于历史:1、中世纪:大学满足当时社会的专业期望:医生、律师、教师、牧师等;2、文艺复兴之后的英国:大学的人文主义抱负,其中自由(或博雅:liberal)教育观念为顶点;3、近代德国:大学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合法地位;4、美国“赠地”大学: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

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传统或理念)如何融合?(特别是后三种大学传统)布鲁贝克围绕专门知识(expertise)或高深学问来回答这个问题。

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

这些学问或者还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界处,或者虽然已知,但由于它们过于深奥神秘,常人的才智难以把握。

(高深学问的定义颇为模糊)第一章高深学问大学是这样一个机构: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

大学合法性地位的两种途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1、以认识论为基础;2、以政治论为基础。

前者:以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后者:除了好奇,还要考虑知识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两种哲学交替在美国大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建国(政治)、约翰·霍普金斯(认识)、威斯康辛(并重);两种哲学之间的冲突:认识论方法试图摆脱价值影响;政治论方法必须考虑价值问题(真理与权力)引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反对二元论,认识到思维和行动(或各种教育术语)之间的连续性。

大学落后于时代了吗?反主流文化批判以上两种哲学“都局限于理性观念的范围之内,而没有涉及通过感受、心灵或精神与探讨真理的非理性方法”。

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本书方法论:“经验而不是逻辑才是……的生命”(流行或昙花一现,让历史说话)第二章学术自治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原因何在?)只有学者才能够深刻理解高深学问的复杂性,因此,在知识问题上,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他们应该是一个自治团体。

自治的限度:有时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制约着学术传统。

1、大学是学术行会,自有其弊端:散漫、保守,需国家介入;2、大学卷入了社会事务,则有必要用政治观点看待它3、经费无法完全独立,自治则有限度。

大学不是纯粹学者团体:事务工作和学术工作必须分开,因为两者各有一套专门知识体系。

大学管理机构由专家和院外人士两方面组成,学术自治才会实际有效。

后者有一定权力,但专家必须拥有最后的权力来决定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掌握它们的方法。

自治大学的教师是平等的同事,意味着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民主哲学。

学生的地位:大学不是一个平等主义的社会,而是等级制度的社会(不是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以知识为基础)。

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深学问的拥有者,因此,学生没有和教师同等的权力。

大学的权威是道德上的而不是行政上的(不能使用暴力)。

第三章学术自由忠实于高深学问需要尽可能广泛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合理性基于三个支点(认识的、政治的和道德的,认识的最重要):1、认识的:为了确保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

学术自由所基于的假设:真理不是先行完成的。

而反对观点基于下面问题的后者: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是行使自由的先决条件?(上帝的仆人)2、政治的:专家的学术自由vs公民的言论自由,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服务公众利益;3、道德的:除了认识和政治方面的价值,追求真理也出于个人的道德责任感(知识解决道德困惑)。

学术自由的限度:核武器、环境破坏、克隆人。

涉及价值时,怎样保护学术自由?1、价值中立(后果可能是放弃人类利益)。

2、对社会谴责的同时对社会负责的三种途径:划清言论和行动的界限;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区分;放弃价值中立。

是否应该容忍探讨现存秩序的重大核心问题的学术自由?1、伏尔泰:“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但我誓死保卫你说它的权利。

”(反对的观点:错误没有权利。

这又回到了有无上帝的问题)2、宗教与政党的问题。

教授的学术自由与公民自由(教授演讲分为两类:专门知识的程度如何);教授终身任职(优缺点)。

第四章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生才能与课程性质: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掌握高深学问的才能,那么大学之门应该向谁开放?逻辑:大学——高深知识——精英教育。

(20世纪之前,逻辑与历史一致;之后,二者分离,历史经验战胜逻辑:课程去适应学生,而不再是学生适应课程。

)大学从社会边缘到中心:之前,大学是选择少数学术精英的机构;现在,大学有分配职业等级的作用。

谁进入大学:政治因素和学术因素的矛盾导致:高等教育贬值、教育无产阶级。

高等教育:权利还是特权?(之外:民主还是英才主义?)三种历史经验:门第主义(特权)——功利主义(英才主义)——平等主义(权利与民主)。

如果一个人有权利享受高等教育,那么其他人就有法律义务提供高等教育。

《理想国》对公正教育的两个阐述:1、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2、个人的能力应该以有益于整个国家的方式去发展。

前者:公正是实质是区别对待不同的人,实行英才主义;罗尔斯认为前者是不公正:基于柏拉图第二点,由于财富和权力方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的教育差别,只有在它们对整个国家有益时才是正当的。

同样,英才应该获得优越的机会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天赋才能,而只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受教育从而利用天赋才能去帮助不太幸运的人们。

平等主义:倒转柏拉图的观点:越是缺乏才能的人越是需要更多的机会,即反向歧视(肯定行动)。

卢梭:人生来平等,教育使人不平等;史密斯:人有差别,为这些差别提供数量上均等的教育机会)。

英才主义:机会应该是不均等的而不是均等的,因为机会与才能成比例时才算公正。

(奥谢)教育差别(不均等)只应该出现在与教育主题有关的方面,而不应该与种族、性别等有关。

公正与平等之间的不相容:平等主义者要明白英才的贡献以及精神贵族在民主社会存在的理由。

实现柏拉图的理想:开设各种形式的高等学校。

障碍:经济资源并不是根据才能在全体民众中分配。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投资,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支出。

第五章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如何组织教育将高深学问传授给学生?1、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放在研究生阶段;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本科同时进行。

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教育本身和受教育这一状态就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

有用性,不过是一种副产品。

(卢梭:在使爱弥儿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官员之前,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美国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古典先驱: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只适用于与奴隶、工匠相对的自由人,其职责是全力过市民生活和从事国家管理(雅典少数人的特权)——身心二元说。

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的核心是理性,所以具有普遍主义:适应于一切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

哪里找到?“名著”中。

(教育意味着教学。

教学意味着知识。

知识意味着真理。

真理在任何地方都相同。

)七艺:三艺(文法、修辞、逻辑)和四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文法(精确的说写)、逻辑(合理地思考)、修辞(令人信服地表达思想)。

永恒的学问,因此,本质上是自由的。

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相对价值直接与它们的理性内容成比例——学科等级。

自由教育是否应该既是理性的又是道德的?(道德需要实践,实践需要时间,所以留给家庭和社会。

)亚里士多德:经济安逸是学习自由学科的重要前提。

(英才教育之合法性基础;希腊语“闲暇”:学校)自由学科与实用学科的二分vs纽曼的知识二分:普遍的哲学性知识与机械的特殊性知识。

(特殊性、经验性知识在实践环境中学习最好)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长期对立,并不是自由学科与实用学科的对立(科学中的理性)。

18世纪法、美国的政治革命和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动摇了自由教育的政治经济基础。

政治革命:人人都有政治自由;工业革命:人人都参加工作、闲暇日益增多。

这导致理性主义转向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两种尝试:1、选修制代替永恒课程;2、不同程度的确定性代替永恒真理。

古典的自由教育转向现代的通识教育(少数有闲阶级——所有民众)。

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个人不只是能更好地谋生,而且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做好准备。

培养公民:广博的见解,从本能行为和偶然事件的偏下中解放出来。

道德教育:全面的教育既包括理智方面,也包括欲望方面。

后工业革命——反主流文化(存在主义:嬉皮士和行动主义派;无政府主义):寻求快乐的体验和个人意识的实现,而不太看重社会地位。

然而,后工业革命随着经济紧缩而化为泡影。

第六章高等教育学高深学问如何教授?教学除了讲授,还包括启发和友爱。

课程的选择:完善高深知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学生并不是标准:大学不是暂时存在,它的持久性与整个过去和未来有关;而学生所希望的东西重视现时,并不一定是有价值的)两种途径:思维的结构和学科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提倡智力训练,提出迁移理论:智力一旦得到锻炼,就可以迁移到任何学习领域中去。

杜威的兴趣(问题)导向:围绕兴趣学生可以自己组织一套有系统的知识;布鲁纳的学科导向:通过对一门学科的系统的相关命题进行分析,广泛的迁移仍然是有可能的。

学科的关系:1、各门学科的并列关系:分裂倾向;2、孔德的学科等级: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3、跨学科:为概念的探究所支配(横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调和了两者)。

跨学科方法一:1、获得普通文化基础知识后,接受一门学科的训练;2、应用这门学科去探讨该领域中的一些问题;3、通过共同问题把各门学科联系起来。

跨学科方法二:不从学科着手,而是从多面性问题(各学科复杂地结合于这一问题)开始,各门学科通过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互相联系,如贫困问题。

概念化(各门学科的结构和组织高度概念化)的错误认识:1、学习最应该从概念结构开始(初学者从体现基本概念的具体实例开始更好);2、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可以直接掌握(概念本身并不是知识的主要目的,而是对付物质和社会环境各种现实事物的方式。

):学习是学习者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一种密切交易。

动机: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要在课程的适切性与概念组织之间寻找平衡点。

学习动机之一是学业评分:追求优秀也不是学术闲暇的一个副产品,而是其生存的条件(反智主义)。

第七章治学的道德高深学问是否需要比一般道德更高深的伦理道德?学者道德之一:学术社团中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高等教育的某一领域受过长期的系统训练。

之二:为教授保留尽可能大的自治天地:允许教授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实施研究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