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任何食品都可以看作由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组成。

因此,直接测定干物质的方法也就是间接测定水分的方法;反之亦然。

控制食品水分含量对一于保持食品品质和提高食品稳定性有一定重要作用。

因此,水分含量是食品工业管理中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

各种食品中都含有水,但含量不等相差很大,例如新鲜水果、蔬菜含水80-95%,鱼类含水75-80%,肉类含水50-70%。

食品中水有四种不同形式:游离水、吸着水、水含水和结晶水(或结构水)。

游离水存在动植物的细胞内或细胞间,其中溶解有糖、酸、盐和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他可溶性物质,食品干燥时游离水易从食品中蒸发出来;吸着水也叫吸附水,是空气中的水附着于食品的表面或被食品吸收到内部;水合水是食品中的胶体物质如蛋白质等,通过水合作用所结合的水,水合水较为稳定,虽然食品干燥时也能排除水合水,但比排除游离水和吸着水要困难得多;结晶水是指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某些物质内部所含的水,结晶水在常温下有时能风化而逐渐分离出来,有时则需加热才能分离,结构水是含在物质分子中,只在高温下才能分离出来。

食品分析中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测定法。

利用水分本身物理性和化学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叫直接法,如105℃干燥法、真空烘干法、130℃快速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有机溶剂蒸馏法、卡尔费林法等。

而利用食品比重、折射率、电导、电解常数等物理指标测定水分的方法叫做间接法。

测定水分的方法要根据食品性质和测定目的来选定。

今主要介绍干燥法(重量法),重点介绍面包中水分含量的二步干燥法测定。

一、干燥法概述干燥法是基于物料中的水分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烘箱中水蒸汽的分压,物质干燥的速度取决于分压差的大小,红外线、高频或微波加热能使物料内部与表面均匀加热,使水分迅速向表面移动。

真空干燥能使水分迅速离开物料表面,因此可加快干燥速度,另外也可加入纯砂玻璃珠或塑料颗粒来增大受热与蒸发面积,防止食品结块,加快干燥速度。

食品分析实验

食品分析实验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及干物质含量的测定1、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并掌握食品水分及干物质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原理食品中水分及干物质的测定方法很多,本实验主要介绍重量法中的烘干法。

食品水分系指在大气压100℃左右加热或在减压,于一定温度下加热后所失去的物质,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样品加热干燥,其失去的重量即为水分的重量,剩余的重量即为干物质的量。

烘干法有常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和红外线干燥法。

3、实验材料与仪器3.1材料苹果、土豆、辣椒、菠菜、海带、氯化钙。

3.2仪器扭力天平、培养皿、小刀、干燥器、常压干燥箱、真空干燥箱、红外线干燥箱。

4、操作步骤4.1常压干燥法(1)取称量瓶(培养皿)放入烘箱中以100--150℃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为W1(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2)样品切碎混匀,取样品10.00-15.00g,放在培养皿中,称重,记为W2,将培养皿放入100--105℃烘箱中烘2-3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记为W3,再继续干燥0.5-1小时,冷却后称重直到两次重量之差小于2mg为止,最后重量记为Wn。

(3)计算样品含水量(%)=(W2-Wn)*100/(W2-W1)样品干物质含量(%)=(Wn-W1)*100/(W2-W1)4.2真空干燥法将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温度调至60-70℃,真空调到600mmHg柱,其它操作和计算同常压干燥法。

4.3红外线干燥法将样品置于红外线干燥箱中,其他操作和计算同常压干燥法。

实验二食品中总灰分及含铁量的测定1、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总灰分的测定方法及灰分测定后,测定微量元素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水溶性灰分与2、原理总灰分是指食品样品中矿物质和无机盐或其它混杂物质。

在一定的温度下把样品中的有机物质灼烧氧化后,将残余的白色物质称重,即得总灰分重量。

在酸性溶液中,灰分中的铁离子与硫氰酸钠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溶液颜色的深浅与铁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可以比色测定。

(完整版)《食品化学实验》内容

(完整版)《食品化学实验》内容

【1】实验一水分含量的测定【书P112】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品中水分的组成;2.掌握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二、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三、材料、仪器与试剂(一)材料:苹果(二)仪器:烘箱、电子天平、称量瓶、干燥器。

(三)试剂:变色硅胶三、操作步骤1.将苹果洗净,去核,切碎,混匀后备用;2.将称量瓶放入烘箱中以100-105℃烘干(至恒重),置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精确称量m。

3.取切好的苹果适量于称量瓶中加盖后精确称重m1,然后将称量瓶放入烘箱中,开盖,并将盖子斜支于瓶边,以100-105℃烘1.5 h。

取出后置有吸湿剂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m2,再一次继续烘0.5-1h。

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2mg为止。

四、计算(a-b)×100水分(%)=——————W式中:a——干燥前样品重+称量瓶重(g)b——干燥后样品重+称量瓶重(g)W——样品重量(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注意事项【2】实验二总酸的测定——滴定法【书P153】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品中酸度的表示方法;2.掌握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食品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包括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草酸、醋酸等。

果蔬种类不同,含有的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溶液呈现淡红色30s不褪色),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ORCOOH + NaOH → RCOONa + H2三、实验材料及仪器果汁、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酚酞指示剂、碱式滴定管、移液管、三角瓶等。

四、实验步骤准确吸取样品溶液25.00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

加30mL水及2滴 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

记录消耗体积(V1)。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分的含量,对食品的保藏技术、食品质量、食品设计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直接干燥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水分含量的原理; 2.明确烘箱的使用、称量、恒重的操作要点;
二、实验用品
1.仪器:称量瓶(矮形)、烘箱、干燥器、分析天平 2.试剂:(1)6mol/L盐酸
(2)6mol/L氢氧化钠 (4)河砂或海砂
三 、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 干燥的条件下所除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 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四、实验步骤
称量瓶 称重
烘箱 100±5℃ 0.5-1h
前后两次质量之差 不超过2mg 恒重
加处理样品于称量瓶,称重
恒重
冷却 0.5h (干燥器)
* 在测定过程中,称量皿从烘箱中取出后,应迅速放入 干燥器中进行冷却,否则不易达到恒重。
* 油脂或高脂肪样品,由于脂肪氧化,导致后一次重量反 而增加,应以前一次重量计算。
* 对于易焦化和易分解的食品,可以选择较低的干燥温度 或缩短干燥时间。
* 对于液体与半固体样品,要在称量皿中加入海砂,使样 品疏松,扩大蒸发的接触面,并且用玻璃棒搅拌,先放到 沸水浴中烘至近干,再放到烘箱内干燥,防止沸腾的液体 飞溅使重量损失。
七、误差来源
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精 油、磷脂等);
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限制水分挥发,使 测的结果偏低;
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 重;
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 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妨碍水分的扩散;尤其是对
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 烘干到结束样品重新吸水。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根据GB5009.3-2003)一、实训目的1、分析天平、真空干燥器、电热鼓风干燥箱、称量瓶;2、会根据精度要求选择和使用分析天平;3、会准确达到恒量的操作技能;4、学会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中的水分的测定。

(十分干燥的条件)三、试剂、仪器和试样1、试剂(仅稠状样品使用)(1)6 mol/L盐酸:量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2)6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4克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3)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mol/L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注:(1)(2)用于处理海砂2、仪器(1)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千分之一天平)。

(2)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皿:内径60~70mm,高35mm以下。

(3)电热鼓风干燥箱。

(4)真空干燥器。

(5)其他:一结实纸带——长约20厘米、宽约1厘米用于移取称量皿;洁净手套:用于拿取称量皿。

3、实验试样固体样品:奶粉、米粉、面粉、黄豆、大米半固样品或稠状样品:果酱、豆腐、香蕉四、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常以食品种类及存在状态的不同而异。

常分为固态试样、粉状试样、糊状试样、固液体试样、肉制品等。

2、分析步骤(1)固体试样的分析a. 烘称量皿(提前做好)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皿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h ~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 h ,称量(精确至0.001g ),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b. 试样称量与干燥称取2.00~10.0g 已制备好的的试样,放入干燥至恒重称量中,样试厚度约为5mm 。

加盖,精密称量,记录数据。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量干燥后的重量m2。 再烘干,冷却,称量。检查是否烘至恒重。
计算 (失重/样品重)
判断恒重的方法:
▪ 1.反复干燥后各次的称量数值不断减小, 当最后两次的称量数值之差不超过2mg, 说明水分已蒸发完全,达到恒量,干燥恒 量值为最后一次的称量数值。
▪ 2. 反复干燥后各次的称量数值不断减小, 而最后一次的称量数值增大,说明水分已 蒸发完全并发生了氧化,干燥恒量值为氧 化前的称量数值。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 1.了解水分测定的意义和原理。 ▪ 2.掌握直接干燥法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 3.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 在一定的温度(95~105℃)和压力(常 压)下,将样品放在烘箱中加热干燥,蒸 发掉水分,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之差即为 样品的水分含量。
五、水分的计算
▪ 水分(%)=
m1 m2 100 m1 m3
▪ 式中 m1 ----------干燥前 样品和称量瓶质量,g

Hale Waihona Puke m2 ---------干燥后样
品和称量瓶质量,g

m 3 --------- 称量瓶
质量 , g
六、实验操作条件的选择
▪ 操作条件选择主要包括:称样数量,称 量皿规格,干燥设备及干燥条件等的选择。
1、称样数量:测定时称样数量一般控制在 其干燥后的残留物质量在1.5~3g为宜。对 于水分含量较低的固态、浓稠态食品,将 称样数量控制在3~5g,而对于果汁、牛乳 等液态食品,通常每份样量控制在15~20g 为宜。
2、称量皿规格:称量皿分为玻璃称量 瓶和铝质称量盒两种。前者能耐酸碱,

食品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测定水分含量的测一、目的及意义通过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可以研究食品的最佳保存条件,食品的成熟程度,以及食品所含有的营养素浓度等一系列有关食品的问题。

二、试剂与药品奶粉三、实验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性质,在101.3Kpa (一个大气压),温度在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四、仪器及设备铝盒、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电子天平五、分析步骤1. 取洁净铝盒,置于101℃~105℃干燥箱中,铝盒盖斜支于铝盒边,加热1.0h ,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并重复干燥前后两次质量不超过2mg ,取为恒重2. 称取奶粉2g 左右放入铝盒中,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盒盖斜支于盒边,干燥2h~4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即为恒重。

六、结果分析与讨论食品中(水分%+干物质%=100%)水分%= %100%100103⨯--m m m3m --------干物质与铝盒的总重 3m =18.2208g0m --------铝盒恒重的重量 实验数据 0m =16.2665g1m --------奶粉的称量重量 1m =2.0084g计算可得 水分%=2.694%由此可知奶粉中水分的百分比为2.694%灰分含量的测定一、 目的及意义检测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是食品有机物破坏的方法之一。

二、 试剂与药品奶粉三、 实验原理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称灰分,灰分数值系用灼烧、称重后计算得出。

四、 仪器及设备马弗炉、电子天平、坩埚、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

五、 分析步骤1. 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坩埚或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在550℃下灼烧0.5h ,冷却至200℃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 ,准确称量。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食品样品中的水分含量,了解食品中水分的重要性,并掌握水分测定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材料和仪器•食品样品(如面粉、饼干等)•烘箱•干燥皿•称量器•恒温器(如电子天平)•计时器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烘箱预热至100℃。

2.将干燥皿放置在恒温器中,使其达到室温。

步骤二:称量食品样品1.使用称量器准确称量约5克的食品样品,并记录下质量。

步骤三:烘干食品样品1.将称量好的食品样品放置在干燥皿中。

2.将干燥皿放置在预热好的烘箱中,设定温度为100℃。

3.使用计时器计时,将食品样品烘干至质量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为止。

烘干时间一般为2-3小时。

步骤四:冷却和称重1.将烘干好的食品样品取出,并放置在恒温器中,使其冷却至室温。

2.使用称量器准确称量冷却后的食品样品质量,并记录下质量。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以面粉为例,经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初始质量:5.00克烘干后质量:4.20克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面粉中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 = (初始质量 - 烘干后质量) / 初始质量 x 100%水分含量 = (5.00克 - 4.20克) / 5.00克 x 100% 水分含量 = 0.80克 / 5.00克 x 100% 水分含量 = 16%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面粉中的水分含量为16%。

这意味着在每100克面粉中,含有16克水分。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是食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口感,还与食品的保存、营养和加工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对于食品工业、农业和科研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烘箱和称量器等仪器设备,通过逐步烘干食品样品并称量其质量的变化,最终计算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以保证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食品样品进行水分测定,了解不同食品中水分含量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食品中水分含量对其品质和特性的影响。

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测定实验一、引言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物中所含的水的百分比。

对于食品工业、农业和营养学等领域而言,准确测定食物中的水分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食物的水分含量测定方法,掌握测定食物水分含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水分的损失和获得,二是水分含量的计算。

1. 水分的损失和获得通过加热样品,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实验中通常使用烘箱或微波加热对食物样品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后的样品即为干燥样品。

2. 水分含量的计算水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水分含量(%)=(初始质量 - 干燥后质量)/ 初始质量 × 100%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清洗实验器材,保证无杂质和水分残留。

- 找到待测样品,并进行称量记录。

2. 加热处理- 将待测样品放入烘箱或适用的微波炉中,将样品加热至一定时间(根据样品种类而定)。

-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3. 干燥样品质量测定- 将加热后的样品从烘箱或微波炉中取出冷却。

- 将样品放入称量瓶中,并称量记录干燥后的质量。

4.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原理中的计算公式,计算水分含量的百分比。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安全使用加热设备。

2. 微波加热时,需正确设置加热时间和功率。

3. 操作前仔细称量待测样品的初始质量并记录准确数值。

4. 实验中需谨慎处理干燥后的样品,避免影响测定结果。

5. 实验结果需进行重复测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水分含量数据,可以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探讨可能的误差来源。

此外,还可将实验结果与已知的食品水分含量标准进行对比,进一步评估所得数据的准确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完成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食物中的水分含量的方法与技巧。

实验中我们了解到加热处理和干燥后质量的测定是测定食物水分含量的关键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注意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食品分析实验

食品分析实验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直接干燥法)1:干燥器有何作用?怎么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干燥器答:干燥器可以吸收水分,干燥物质而防止被干燥的物质与空气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引起的误差。

打开干燥器的盖子时,应沿干燥器口轻轻移开,迅速放入需干燥的物质后,并及时推上盖子盖好;盖子应拿在右手中,左手放入或取出被干燥的坩埚或称量瓶;坩埚或称量瓶放入干燥器时,应放在瓷板圆孔内,若比圆孔小,则应放在瓷板上;干燥器要保持干燥洁净,使用前在磨口上涂凡士林,烘干多孔瓷板;干燥器内一般采用硅胶做干燥剂,当其颜色由蓝色减退变为红色时,应及时更换,变色硅胶于135℃下烘干2~3消失后可重新使用。

2:为什么经加热干燥的称量瓶要迅速放到干燥器内?为什么要冷却后在称量?答:迅速放入干燥器内是为了防止称量瓶内的物质与周围空气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质量变化,造成误差。

热的称量瓶可能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实验二;乳及乳制品酸度的测定(滴定法)1:国标规定如何配制和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依据国标GB/T5009.1-2003)C(NaOH)= 0.313mol/L(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120gNaOH,溶于100mL无CO2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吸取下列规定体积的上层清液,注入用无CO2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1. 测定方法: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将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干燥的称量瓶内,于105-110℃烘至恒重,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000克,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50 mL无CO2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2;实验结果若以乳酸含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牛乳的总酸度,应如何计算?总酸度=[(C*V*K)/M]*100其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K—换算系数,即1mmol氢氧化钠相当于乳酸的质量(g),0.090;M —牛乳样品质量,g 。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1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加热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电测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干燥剂法等,其中加热干燥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加热干燥法是适合大多数食品测定的常用方法。

按加热方式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常压加热干燥法、减压加热干燥法、微波加热干燥法等。

常压加热干燥法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105 C烘箱法和130 C烘箱法。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 C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的物质的总量。

105 C烘箱法适用于测定在95-105 C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淀粉及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都制品、乳制品、肉制品;130C烘箱法适用于谷类作物种子水分的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海砂。

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1、干燥条件温度:100-135 C,多用100C±5C。

时间:以干燥至恒重为准。

105 C烘箱法,一般干燥时间为4-5h; 130 C烘箱法,干燥时间为1h。

样品质量:样品干燥后的残留物一般控制在2-4g。

称样大致范围:固体、半固体样品,2-10g;液体样品,10-20。

2、样品制备固体样品先磨碎、过筛。

谷类样品过18目筛,其他食品过 30-40目筛。

糖浆等浓稠样品为防止物理栅的发生,一般要加水稀释,或加入干燥助剂(如石英砂、海砂等)。

糖浆稀释液的固形物质量分数应控制在20-30%,海砂量为样品质量的1-2倍。

液态样品先在水浴上浓缩,然后用烘箱干燥。

面包等水分含量大于16%的谷类食品一般采用两步干燥法,即样品称量后,切成2-3mm薄片,风干15-20h 后再次称重,然后磨碎、过筛,再用烘箱干燥至恒重。

果蔬类样品可切成薄片或长条,按上述方法进行两步干燥,或先用50-60 C低温烘3-4h,再升温至95-105 C,继续干燥至恒重。

3、样品测定(1)105 C烘箱法1 )固体样品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预先干燥至恒重的玻璃称量皿中,置于95-105 C干燥箱中,盖斜支于瓶边,干燥 2-4h后,盖好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重,再放入同温度的烘箱再干燥1h左右,然后冷却、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干燥的条件下所除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
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四、实验步骤
称量瓶 称重 烘箱 100±5℃ 0.5-1h
前后两次质量之差 不超过2mg 恒重
加处理样品于称量瓶,称重
恒重
冷却 0.5h (干燥器)
烘箱 100±5℃ 2-4h
五、结果计算
m1 m2 X1 100 m1 m3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直接干燥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水分含量的原理; 2.明确烘验用品
1.仪器:称量瓶(矮形)、烘箱、干燥器、分析天平
2.试剂:(1)6mol/L盐酸
(2)6mol/L氢氧化钠 (4)河砂或海砂
三 、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
七、误差来源
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精
油、磷脂等); 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限制水分挥发,使 测的结果偏低; 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 重; 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 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妨碍水分的扩散;尤其是对 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 烘干到结束样品重新吸水。
X1—样品中水分的含量,g/100g;
m1—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
m2—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3—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棒)的质量,g;
六、注意事项
* 玻璃称量皿放入烘箱时,盖子应该打开,斜放在旁边, 取出时先盖好盖子,再用纸条夹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至室温后称重。 * 在测定过程中,称量皿从烘箱中取出后,应迅速放入 干燥器中进行冷却,否则不易达到恒重。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加热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电测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干燥剂法等,其中加热干燥法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加热干燥法是适合大多数食品测定的常用方法;按加热方式和设备的不同,可分为常压加热干燥法、减压加热干燥法、微波加热干燥法等;常压加热干燥法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105℃烘箱法和130℃烘箱法;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的物质的总量;105℃烘箱法适用于测定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淀粉及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都制品、乳制品、肉制品;130℃烘箱法适用于谷类作物种子水分的测定;二、试剂与器材海砂;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三、实验步骤1、干燥条件温度:100-135℃,多用100℃±5℃;时间:以干燥至恒重为准;105℃烘箱法,一般干燥时间为4-5h;130℃烘箱法,干燥时间为1h; 样品质量:样品干燥后的残留物一般控制在2-4g;称样大致范围:固体、半固体样品,2-10g;液体样品,10-20;2、样品制备固体样品先磨碎、过筛;谷类样品过18目筛,其他食品过30-40目筛;糖浆等浓稠样品为防止物理栅的发生,一般要加水稀释,或加入干燥助剂如石英砂、海砂等;糖浆稀释液的固形物质量分数应控制在20-30%,海砂量为样品质量的1-2倍;液态样品先在水浴上浓缩,然后用烘箱干燥;面包等水分含量大于16%的谷类食品一般采用两步干燥法,即样品称量后,切成2-3mm薄片,风干15-20h后再次称重,然后磨碎、过筛,再用烘箱干燥至恒重;果蔬类样品可切成薄片或长条,按上述方法进行两步干燥,或先用50-60℃低温烘3-4h,再升温至95-105℃,继续干燥至恒重;3、样品测定1105℃烘箱法1固体样品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预先干燥至恒重的玻璃称量皿中,置于95-105℃干燥箱中,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h后,盖好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再放入同温度的烘箱再干燥1h左右,然后冷却、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将10g洁净干燥的海砂及一根小玻璃棒放入蒸发皿中,在95-105℃下干燥至恒重;然后准确称取适量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璃棒搅匀后放在沸水浴中蒸干注意中间要不时搅拌,擦干皿底后置于95-105℃干燥箱中干燥4h,按上述操作反复干燥至恒重;2130℃烘箱法将烘箱预热至130℃,将试样放入烘箱内,关好箱门,使温度在10min内升至130℃,在130±2℃下干燥1h;4、结果计算X=100m1-m2/m1-m0式中x——样品中水分的质量分数m1——称量皿或蒸发皿加海砂、玻璃棒和样品的质量,gm2——称量皿或蒸发皿加海砂、玻璃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m0——称量皿或蒸发皿加海砂、玻璃棒的质量,g四、注意事项1、水分测定的称量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2mg;2、物理栅是食品物料表面收缩和封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烘干过程中,有时样品内部的水分还来不及转移至物料表面,表面便形成一层干燥薄膜,以至于大部分水分留在食品内不能排除;例如在干燥糖浆、富含糖分的水果、富含糖分和淀粉的蔬菜等样品时,如不加以处理,样品表面极易结成干膜,妨碍水分从食品内部扩散到它的表层;3、糖类,特别是果糖,对热不稳定,当温度超过70℃时会发生氧化分解;因此对含果糖比较高的样品,如蜂蜜、果酱、水果及其制品等,宜采用减压干燥法;五、思考题1、液态食品的水分测定应如何进行2、对于含有较多氨基酸、蛋白质及羰基化合物的样品如何测定其中的水分含量参考资料:各类样品的制备、测定及结果计算样品的制备方法常以食品种类及存在状态的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食品以固态如面包、饼干、乳粉等、液态如牛乳、果汁等和浓稠态如炼乳、糖浆、果酱等存在;现将样品制备与测定方法等分述如下:1、固态样品固态样品必须磨碎,全部经过20~40目筛,混匀;在磨碎过程中,要防止样品水分含量变化;一般水分在14%以下时称为安全水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等处理,水分含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要求动作迅速;制备好的样品存于干燥洁净的磨口瓶中备用测定时,精确称取上述样品~10.00 g视样品性质和水分含量而定,置于已干燥、冷却并称至恒重的有盖称量瓶中,移入95~105℃常压烘箱中,开盖2~4小时后取出,加盖置干燥内冷却小时后称重;再烘1小时左右,又冷却小时后称重;重复此操作,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算恒重;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水分%=m1 ----------干燥前样品与称量瓶质量,gm2 ---------干燥后样品与称量瓶质量,gm3 --------- 称量瓶质量, g2、半固体或浓稠态样品浓稠态样品直接加热干燥,其表面易结硬壳焦化,使内部水分蒸发受阻,故在测定前,需加入精制海砂或无水硫酸钠,以增大蒸发面积;但测定中,应先准确称样,再加入已知质量的海砂或无水硫酸钠,搅拌均匀后干燥至恒重;测定结果按下式水分%=m1 -----干燥前样品与称量瓶质量g;m2 -------海砂或无水硫酸钠质量,g;m 3-------干燥后样品、海砂及称量瓶的总质量,g;m 4-------称量瓶质量,g;3、液态样品液态样品直接置于高温加热,会因沸腾而造成样品损失,故需经低温浓缩后,再进行高温干燥;测定时先准确称样于已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内,置于热水浴锅上蒸发至近干,再移入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结果计算公式同上述一步干燥法;由于液态样品主要由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所组成,因此也可采用比重法、折光法等测出样品中固形物含量,然后按下式间接求出水分含量:水分%=100%﹣可溶性固形物%注意事项①水果、蔬菜样品,应先洗去泥沙后,再用蒸馏水冲洗一次,然后用洁净纱布吸干表面的水分;②在测定过程中,称量皿从烘箱中取出后,应迅速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冷却,否则,不易达到恒重;③干燥器内一般用硅胶作干燥剂,硅胶吸湿后效能会减低,故当硅较蓝色减褪或变红时,需及时换出,置135℃左右烘2~3小时使其再生后再用;硅胶若吸附油脂等后,去湿能力也会大大减低;④果糖含量较高的样品,如水果制品、蜂蜜等,在高温下>70℃长时间加热,其果糖会发生氧化分解作用而导致明显误差;故宜采用减压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⑤含有较多氨基酸、蛋白质及羰基化合物的样品,长时间加热则会发生羰氨反应析出水分而导致误差:对此类样品宜用其他方法测定水分含量;。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一、原理(直接干燥法)利用直接干燥法将乳粉在一定温度下干燥箱内干燥,以其失重来测定乳粉中水分的含量(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二、仪器1 带盖铝皿或带盖玻璃皿(直径为50-70mm )。

2 电热恒温干燥箱,200℃。

3 干燥器。

4 分析天平。

三、实验步骤1.将带盖铝皿清洗干净,放在95~105℃干燥箱中,铝盖斜支于铝皿边,加热0.5hr 以上,置于干燥器中冷却25-30min ,称重。

并重复操作至恒重,前后两次质量相差在0.2-0.3mg 。

2.于已恒重的铝皿,准确称取3-5g 样品,铝盖仍斜支于铝皿口边,置95~105℃干燥箱中干燥2-3hr ,取出加盖,但不要盖紧,置于干燥器中冷却25-30min ,将盖盖紧,称重。

3.再置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r 后取出,干燥器中冷却25-30min ,进行第二次称重。

以后依次烘置最后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2mg 为止,即位恒重。

从干燥前后失去的质量差、计算出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四、计算公式式中:x 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1 铝皿加样品的质量,gm2 铝皿加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m3 铝皿质量,g两次平行实验误差不应大于0.05%计算:m 1=25.772g, m 2=25.682g, m 3=24.783g3121m m m m X --==(25.772-25.682)/(25.772-24.783)=0.091=9.1%所以奶粉中水分含量为9.1%分析:平常的奶粉水分含量为5%左右,此次实验测得的样品的水分含量为9.1%,远高于正常值,可能导致的原因有1.此次实验操作时间为暴雨天,空气潮湿,奶粉吸入一些水分2.因转移样品时,烘干时造成的一些误差导致的3.样品拆开时间过长,未保存好五、说明1.本测定方法是国家标准食品水分测定方法(GB5009.3-85)。

2.注意电热恒温干燥箱插的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和干燥箱内实际温度的差异,往往后者高于前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任何食品都可以看作由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组成。

因此,直接测定干物质的方法也就是间接测定水分的方法;反之亦然。

控制食品水分含量对一于保持食品品质和提高食品稳定性有一定重要作用。

因此,水分含量是食品工业管理中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

各种食品中都含有水,但含量不等相差很大,例如新鲜水果、蔬菜含水80-95%,鱼类含水75-80%,肉类含水50-70%。

食品中水有四种不同形式:游离水、吸着水、水含水和结晶水(或结构水)。

游离水存在动植物的细胞内或细胞间,其中溶解有糖、酸、盐和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他可溶性物质,食品干燥时游离水易从食品中蒸发出来;吸着水也叫吸附水,是空气中的水附着于食品的表面或被食品吸收到内部;水合水是食品中的胶体物质如蛋白质等,通过水合作用所结合的水,水合水较为稳定,虽然食品干燥时也能排除水合水,但比排除游离水和吸着水要困难得多;结晶水是指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某些物质内部所含的水,结晶水在常温下有时能风化而逐渐分离出来,有时则需加热才能分离,结构水是含在物质分子中,只在高温下才能分离出来。

食品分析中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测定法。

利用水分本身物理性和化学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叫直接法,如105℃干燥法、真空烘干法、130℃快速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有机溶剂蒸馏法、卡尔费林法等。

而利用食品比重、折射率、电导、电解常数等物理指标测定水分的方法叫做间接法。

测定水分的方法要根据食品性质和测定目的来选定。

今主要介绍干燥法(重量法),重点介绍面包中水分含量的二步干燥法测定。

一、干燥法概述干燥法是基于物料中的水分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烘箱中水蒸汽的分压,物质干燥的速度取决于分压差的大小,红外线、高频或微波加热能使物料内部与表面均匀加热,使水分迅速向表面移动。

真空干燥能使水分迅速离开物料表面,因此可加快干燥速度,另外也可加入纯砂玻璃珠或塑料颗粒来增大受热与蒸发面积,防止食品结块,加快干燥速度。

在用干燥法测水分含量时,应控制适当的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根据测定条件的不同,干燥法可分为常压烘箱干燥法、真空烘箱干燥法和红外线干燥法等。

(一)直接干燥法(GB5009."3-2010第一法)1.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1."3kPa(一个大气压),温度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及卤菜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 g的样品。

2.仪器与试剂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感量0."1mg);组织捣碎机;带盖称量器皿(铝制或玻璃制)内径60一70 mm,高30-35 mm。

6mol/L盐酸;6mol/L氢氧化钠溶液;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mo1/L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 5 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3.测定(1)固体试样: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0 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 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 mm,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称取2g-1Og试样(精确至0."0001 g),放入此称量瓶中,试样厚度不超过5 mm,如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 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1℃一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h-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105℃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后再称量。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2)半固体或液体试样:取洁净的称量瓶,内加10g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1℃一105℃干燥箱中,干燥1."0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然后称取5-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滴,置101℃一105℃干燥箱中干燥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

然后再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3)注意事项: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最后一次的称量值。

油脂或高脂肪样品,后一次重星可能反而增加,乃是脂肪氧化所致,则应以前一次重量计算。

4.结果计算m1m2100%m1m0式中w——样品中水分的质量分数,%;m1——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试样干燥前的质量,g;m2——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试样于燥后的质量,g;m0——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的质量,g。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二)减压干燥法(GB5009."3-2010第二法)1.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达到40kPa-53kPa压力后加热至60℃士5℃,采用减压烘干方法去除试样中的水分,再通过烘干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减压干燥法适用在较高温度下易热分解、变质或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如淀粉制品、罐头、糖浆、糖果、味精、麦乳精、高脂肪食品、果蔬及其制品等食品中的水分质量分数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它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 g/100 g的样品。

2.仪器及装置真空干燥箱(带真空泵、干燥瓶、安全瓶)。

3.测定粉末和结晶试样直接称取;固态样品须磨碎后过筛;液体样品搅拌均匀。

取己恒重的称量瓶准确称取2g-1Og试样(精确至0."0001g)试样,放入连接真空泵或水泵的真空干燥箱内。

抽出箱内空气至所需压力(一般为40-53 kPa),同时加热至所需温度60℃士5℃。

关闭通真空泵或水泵上的活塞,停止抽气。

使干燥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经4h后,打开活塞,使空气经干燥装置缓缓通入干燥箱内,待压力恢复正常后再打开。

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0."5h后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恒重。

结果计算同直接干燥法。

4.结果计算及精密度同前。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三)130℃快速干燥法本法只适用于谷类样品的水分测定。

测定步骤同105℃烘干法一样,用铝盒称取样品,待烘箱温度预热至140℃左右,将铝盒盖打开,放入烘箱内。

待温度调节稳定130C±2℃时计时。

移入干燥器中放冷10-20分钟后称重,计算法同上。

(四)红外线干燥法1.原理以红外线灯管作为热源,利用红外线的辐射热加热试样,高效快速地使水分蒸发,根据干燥前后失量即可求出样品水分含量。

红外线干燥法是一种水分快速测定方法,但比较起来,其精密度较差,可作为简易法用于测定2~3份样品的大致水分,或快速检验在一定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样品水分含量。

一般测定一份试样需10~30m_in(依样品种类不同而异),所以,当试样份数较多时,效率反而降低。

2.仪器及装置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有多种型号,直读式简易红外线水分测定仪一般由红外线灯和架盘天平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3.操作步骤准确称取适量(一般为3~5g)试样在样品皿上摊平,在砝码盘上添加与被测试样质量完全相等的砝码使天平达到平衡状态。

调节红外灯管的高度及其电压(能使得试样在10~15min内干燥完全为宜),开启电源,进行照射,使样品的水分蒸发,此时样品的质量则逐步减轻,相应地刻度板的平衡指针不断向上移动,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指针的偏移越来越大,为使平衡指针回到刻度板零点位置,可移动装有重锤的水分指针,直至平衡指针恰好又回到刻度板零位,此时水分指针的读数即为所测样品的水分含量。

4.说明及注意事项①市售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有多种形式,但基本上都是先规定测得结果与标准法(如烘箱干燥法)测得结果相同的测定条件后再使用,即使备有数台同一型号的仪器,也需通过测定已知水分含量的标准样进行校正。

更换灯管后,也要进行校正。

②试样可直接放入试样皿中,也可将其先放在铝箔上称重,再连同铝箔一起放在试样皿上。

黏性、糊状的样品放在铝箔上摊平即可。

③调节灯管高度时,开始要低,中途再升高;调节灯管电压则开始要高,随后再降低。

这样既可防止试样分解,又能缩短干燥时间。

二、"两步干燥法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一)实验目的要求1.理解水分测定的测定原理;2.理解用二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方法;3.掌握干燥法测定水分的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常压干燥法是基于食品在100℃左右,常压下蒸发除去水分,常可采用一步干燥法和二步干燥法。

面包、馒头等水分质量分数在16%的谷类食品,可采用二步干燥法测定。

先将样品称出总质量后,切成厚为2一3mm的薄片,在自然条件下风于15-20h,使其与大气湿度大致平衡。

然后再次称量并将样品粉碎、过筛、混匀,放于洁净干燥的称量瓶中,测量时按上述固体样品的操作程序进行。

二步干燥法所得分析结果准确度较一步法高,但费时更长。

(三)仪器烘箱:可采用对流式或强力通风烘箱;干燥器:内置变色硅胶,磨口部分均匀涂抹凡十林;称量皿:用纯水洗净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研钵;普通台秤和分析天平。

(四)测定方法1.第一步干燥:取一定量的新鲜面包,切成薄片并准确称量后摊在纸上,记为w1(或玻璃表面皿),于室温下风干15-24h至面包样品全部变脆(此时样品水分与大气已达平衡),并准确称量,记为w2;2.第二步干燥:将第一步干燥后的风干样品在研钵中均匀研碎,并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置一于搪瓷托盘中预热至100-105℃的烘箱中干燥2g左右(平行双样或三样),记为w1。

至恒重,记为w2(可先烘干1h左右,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而后再放入烘箱中加热15-20min再次冷却称量,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即为恒重。

)计算风干面包中含水分的百分含量x(x3.实验记录自行设计相关表格。

(五)结果计算新鲜面包中水分的质量分数可按下式计算。

w2w1100%)。

w1(w1w2)w2x100w1式中:ω——新鲜面包中水分的质量分数,%;w1——新鲜面包的质量,g;w2——风干面包的质量,g;x——风干面包中含水分的百分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