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 讲义---《秋兴八首》《登高》《咏怀古迹》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儒;临风怀想,家国两伤。再加上因病而断酒,
怕是时日无多。其中“艰难”二字,语意双关,
既有对自我命运坎坷的归结,又有对乱局生民
涂炭的忧患。收结处无限凄凉。
前两联写景,诗人以悲凉的秋景、深沉的感受、凝重的语 言,表现这悲秋意境。后两联述怀,诗人将万千愁思发诸笔端, 沉郁顿挫,既有身世潦倒之情,又赋伤时忧国之意,人生太多 苦难一时充塞于天地之间。此诗八句皆成对偶。明人胡应麟誉 其为“旷代之作”。
【诗歌赏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树叶风落,江水逝去。这里,既有宇宙 恢弘的感慨,更有人生末路的伤痛。连用 叠词“萧萧”“滚滚”,使败叶纷扬、怒 涛汹涌的声、形入于眼在于耳。更用“无
边”“不尽”领起一联两句,字里行间传
达出浓浓的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悲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是全诗重心。上句写飘泊苦况,下句写老病孤愁,意象 叠现,表达了诗人久客他乡、悲秋苦病的孤独心境。宋人罗大经 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 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 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抒悲,字字血泪。登高远眺,天地一
牵动我对故园的思念。黄昏,白帝城高处,听
砧声四起,急促而繁密;妇女们正拿着刀尺,
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
【诗译】
安史之乱后,蜀地战乱不息,诗人年 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心情抑郁。飘落夔州,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遥望长安、洛阳,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
兴,故曰《秋兴》。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
有议论点题之意,“千载”而下,怀才飘零,
终归不遇实在多多。
【每诗一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课件

• 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举行三个盛典, 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 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 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却又没有下文。 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经济来源完全断绝,生 活相当困难。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经常 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有时候也 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官府低价出售的 粮食。‚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 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 韵》)有时候也去亲戚家里混饭吃,‚平明骑 驴出,未知适谁门。‛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向 人民靠近,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第一篇为人民呼 喊的杰作——《兵车行》,还写了揭露杨国忠 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 县南瑶湾村。他的家庭是世代“奉儒守官” 的官僚地主家庭。13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 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杜预的文治 武功,杜甫常引以为荣。因为杜预是京兆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所以杜 甫常自称“杜陵布衣”,这是指其郡望。 又由于他在长安时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 近,所以又自称“少陵野老”。杜甫的10 世祖叫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居到襄阳,所 以杜甫又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曾 自称“襄阳杜甫”。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 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 “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 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 称为“诗圣”。
• 杜甫的父亲叫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 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的母亲崔 氏是初唐著名诗人崔融的女儿,而且与李唐皇 族有亲戚关系。崔融的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第十 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崔融的妻子也就是杜 甫的外祖母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之次子义 阳王李琮的女儿。 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 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杜甫的父系和母系家 族都让杜甫感到很荣耀,这一特定的家庭出身, 对他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第三讲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第三讲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写景: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 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抒 羁 旅 之 愁 悲 国 家 之 事
远嫁异邦 怨恨画师
远葬他乡 思念故乡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 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泊的悲苦情怀。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 (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明确目标
文本解读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 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任左拾遗,后又
1.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2.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 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
全景描写,静中有动,描绘出一 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 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惆怅、抗争 自我反思、自我劝勉
即 景 伤 怀
方法指导
杜甫晚年的律诗有什么特点? 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
拓展探究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2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2

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

明确: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 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这里有去和留的对 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 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 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 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三、名句赏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对王昭 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 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 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作者运用了 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 幸的同时,也在感概自己的不幸;在 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 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 也”
合作探究
一、品鉴诗歌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 思考:作者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 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 分析。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明确:第一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 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 略看着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 能。第二句写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 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 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课堂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 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 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 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 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 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 感慨。

杜甫诗三首 讲义---《秋兴八首》《登高》《咏怀古迹》

杜甫诗三首 讲义---《秋兴八首》《登高》《咏怀古迹》

千古哀情悲秋绝唱---------杜甫诗三首一、新课导入: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

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杜诗三首,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

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

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后期生活概况: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长安回奉先(现在陕西蒲城)探亲。

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并攻下潼关,杜甫一家人流亡北行,到了鄜州(Fū,现在陕西富县)。

杜甫把家小安置在羌村后,恰值肃宗在凤翔(现在属陕西)即位,于是他只身前往投奔肃宗李亨(756~761年在位),不料中途为乱兵所俘,被带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

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四月,他逃出长安到了凤翔,被授为左拾遗,却因上疏救房琯(guǎn),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探亲。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肃宗还京,杜甫也回到京城,仍充当左拾遗。

乾元元年(758),复出为华州(现在陕西华县)地方官。

759年,郭子仪收复洛阳后,杜甫曾回河南探视旧居,旋即回华州,弃官入蜀,建草堂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总算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2、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重点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研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杜甫出生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

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

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忧国忧民积郁其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1)认读字音凋(diāo)伤塞(sài)上急暮砧(zhēn)(2)理解词义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萧瑟阴森)兼天(连天)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新衣)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课件p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课件p

地塞 阴上
风 云 接
承接巫山,写山静,风 云为高处,地阴为低处, 由高到低,立体写秋。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 评论说:“波浪在地而 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 江间波浪兼天涌, 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 塞上风云接地阴。 状。”阴晦惨淡的气氛 笼罩四野,阴沉压抑、 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 的写照。
日丛 泪菊
《登高》
首联:空间景物描写,先是“风急天 高猿啸哀”的全镜头,然后是“渚清 沙白鸟飞回”的眼前景,境界阔大。
颔联:空间与时间结合,萧萧落叶, 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 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落叶, 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 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
《登高》
颈联:空间与时间对举,抒发了命途多 舛的多层悲意:
两 开 他
时间角度:“丛菊两 开” 指诗人离蜀历经 了两秋,“开”是绽 放、生发、催发之意, 既指丛菊盛开,又指 触景催泪,一语双关, “他日”即今昔跨度, 表示悲伤之久。
园孤 心舟 。一
系 故
空间角度: “孤舟”是实 指与暗喻结合, 表明自己如孤 舟一般,形单 影只,但心系 牵挂家国。
“处处”表示空间,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暮”表示时间,风 霜凄紧,严冬将至, 诗人漂泊之悲与故园
之思愈加凝重与深沉。
请赏析《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的时空建构与意蕴。
《咏怀古迹·其三》
首联空间描写。“群山万壑”集于 荆门,空间广远,极具飞动之势。 目的是以江山的灵秀来托出昭君。
颔联是时间描述。“一去”“一 留”,写出了昭君落寞孤苦的一生。
2.时间设置的特定与延伸,衬托果 时
出诗人一生的急促短暂,也流露 空
出迟暮的伤感与处境的凄凉之人 生况味。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24页)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24页)

3、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万里”和“百年”从时空两个角度将作者的愁苦表 现得格外深远。而“常”“独”更加重了这种愁苦。
那么,这种愁苦到底是什么呢?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暮 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 重愁苦。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艰难”、“潦倒”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难点)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 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 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 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
4.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 再使风俗淳”,一心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空有 一腔热情,抱负无法实现。而此时自己由于年老多病已
颠沛流离,坎坷一生。他一直致力于“致君尧舜上,
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无法“兼济天下”了,故而极度痛
恨自己的衰老。这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
高尚、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的诗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
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 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 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 家的征敛了。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
运之恨,且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5.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 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两首律诗和一首七言古诗中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入体味诗人所描画的历史图景和生活场景,以及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律诗和古诗的格律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

3.探究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互相学习,共同探究问题答案。

4.点拨法: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诗人,其中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三首诗《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感受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展示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从两首律诗和一首七言古诗中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入体味诗人所描画的历史图景和生活场景,以及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三、课文学习1.《秋兴八首(其一)》(1)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

(2)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重点理解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3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3

合作探究:
一、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可以从画 面美和情感美两方面考虑)

明确:前两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 情。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好像六个特写镜头, 仰观云天秋风,俯察江水洲渚,绘形绘色,勾勒出 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面。特别要注意“猿 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简直就是包括诗人 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诗人寓情于 景,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 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 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 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 而纷乱的思绪。
整体感知诗歌


一、听录音范读,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 哀愁、苦痛、悲愤之情 二、诗歌哪里写景?哪里抒情? 明确:诗歌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三、学生吟诵诗歌,用自己的语言串讲每联大体意 思。 明确:首联描绘了六个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天肃 杀的图景。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颈 联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愁和 孤独之感。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
《登高》思想感情的“沉郁”表现在:


1、内容厚实丰满。《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 个字,包含着郁积难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 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了个人衰老多病又漂泊在 外的艰难生活,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动荡不安 的社会现状。 2、情感起伏回旋。杜诗中情感的表达不是平铺直 叙的,而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 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 仿佛这悲情受到了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 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开阔辽远的境界仿佛又缓冲 了这种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揣摩 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最新《杜甫诗三首》公开课课件课件ppt

最新《杜甫诗三首》公开课课件课件ppt
年 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
时 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期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 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
挫”的诗风。
三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 战 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
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
乱 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 流 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
•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 哀感深沉。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绘 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图中既 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有峰峦高耸、 江险涛急、恶浪凌空、气象萧森的巫山巫 峡,还有充塞于整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 塞上风云。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 烘托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明代书法家 陈淳
听朗读,悟诗歌
诗情
(情怀感染)
诗义
(内容主旨)
诗韵(声韵节奏)
诗技
(笔法技巧)
秋兴八首
•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 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
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触 景
景: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丛菊 孤舟 暮砧
城处一两风波巫凋
高处系开云浪峡伤
急催故他接兼气枫

暮刀园日地天萧树

砧尺心泪阴涌森林

。,。,。,。,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 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 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 玉露——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

5、杜甫诗三首(秋兴、咏怀古迹、登高)课件

5、杜甫诗三首(秋兴、咏怀古迹、登高)课件

主旨: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引 发感慨,表达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 东归长安的悲哀(思乡之情)。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 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 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 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 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尾联,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描绘千家 万户在严冬将至时,赶制冬衣的情景,此情此景, 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想情思,表现了什么情感? 尾联: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急切、伤感之情。
分析:“催刀尺”,即催动刀尺。“急暮砧”,黄昏 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 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 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 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 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 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 忧伤之感。
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 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 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 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 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 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注释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 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 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1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1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教案
1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秋兴八首
 一,知识积累
 1,关于2,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

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精选高二语文杜甫诗讲解(三首)

精选高二语文杜甫诗讲解(三首)

精选高二语文杜甫诗讲解(三首)《杜甫诗三首》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著,我们对杜甫并不陌生,里面收录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登高》。

杜甫被我们后人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大部分为写现实的,可以很好反应当时的社会情况,为此,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杜甫诗三首知识点,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秋兴八首·其一》译文在秋天的霜露的侵蚀下枫树叶渐渐的凋零了,看巫山和巫峡也是笼罩着阴森森的迷雾。

巫峡里面波涛汹涌,天空上的乌云好像是要压到地面上一样,天空和大地都是阴沉沉的。

花开花谢都两次了,看着那盛开的花朵,想起我两年都没有回家了,免不了伤心流泪。

看见小船还是在河边,虽然我不能回去,孤苦伶仃在外的我,心却一直想念着家乡。

在白帝城楼的高处,能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都是那么急促。

心想这一年有要过去了,而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深重了!《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都随着江流奔向了荆门,这里是王昭君生长的村庄。

离开了紫台就和沙漠连在一起,只有留下了一座长满青草的孤坟。

凭着画图可以大概看到宫女们的样貌,只有到了晚上魂魄归来时。

听那千年前的琵琶弹这胡人的乐曲,里面的怨恨与不满都表达了出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登高》译文秋天的风很急,听见猿一声一声的啸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在回旋着。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流寓四川,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

“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

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

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秋季阴森之景象,联想到自己漂泊沦落、转徙他乡的凄苦和老大伤悲、功业无成的寂寥。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

——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诗人借骇浪滔天,阴云匝地的景象,暗寓了因时局动荡不安、国运暗淡而带来的忧国忧民之愁。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这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

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千古哀情悲秋绝唱---------杜甫诗三首一、新课导入: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

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杜诗三首,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

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

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后期生活概况: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长安回奉先(现在陕西蒲城)探亲。

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并攻下潼关,杜甫一家人流亡北行,到了鄜州(Fū,现在陕西富县)。

杜甫把家小安置在羌村后,恰值肃宗在凤翔(现在属陕西)即位,于是他只身前往投奔肃宗李亨(756~761年在位),不料中途为乱兵所俘,被带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

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四月,他逃出长安到了凤翔,被授为左拾遗,却因上疏救房琯(guǎn),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探亲。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肃宗还京,杜甫也回到京城,仍充当左拾遗。

乾元元年(758),复出为华州(现在陕西华县)地方官。

759年,郭子仪收复洛阳后,杜甫曾回河南探视旧居,旋即回华州,弃官入蜀,建草堂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总算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宝应元年(762),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发动叛乱,他又流亡到了梓[zǐ]州(现在四川三台)。

过了两年(764),他的好友严武复为成都尹,他又从阆州(Làng,现在四川阆中)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不料严武第二年(765)即因病去世,使他失去依靠,他只好东下(永泰元年即765年5月离开成都),秋居云安(今四川云阳),大历元年(766)自云安到达夔州(今重庆奉节东),在夔州住了两年。

此后他一直在水上飘泊,由江陵到公安,再到岳阳,于大历五年(770)卒于湘江舟中。

杜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风格------“沉郁顿挫”。

其基调是悲慨。

杜甫诗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诗最能打动读者的东西。

但是这种强烈和李白截然不同,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杜甫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

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

正如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杜诗小专题:A杜诗的思想:儒家思想,忧国忧民贯穿一生;忠君。

“一饭未尝忘君”“少陵有句皆忧国”B杜诗的意象特征:①杜诗中常用自然界中那些被损伤、被遗弃、被践踏的病弱意象,阴郁凄凉、沉重悲怆。

《瘦马行》《病马》《病桔》《枯棕》《枯楠》病老枯瘦,没有生气与魄力,给人衰败的感觉。

杜甫笔下的动物都有“病”和“饥”的特点:“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山寒青兕[sì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叫,江晚白鸥饥”“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反映社会苦难的意象多。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君不见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qǐ]。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②描写秋天的意象充满了萧瑟和衰飒。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③杜诗中意象组合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一个句子中,显得凝重深沉。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密度大)C杜诗的艺术成就:①善于反映社会现实:三吏三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②擅长各体诗。

五古、七古、七律、五绝、七绝、乐府。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对偶)(散句)③苍劲凝炼的语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一句:林花著雨胭脂湿,因题于院壁,“湿”字剥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换“润”(苏轼)“嫩”(秦观)“老”(黄庭坚)“落”(佛印),都不及‘湿’精确。

走近作品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

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

本课所选三首诗均作于夔州。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了四百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这些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三、鉴赏诗歌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感受诗文。

2、听朗读带,正音,明节奏,抽学生起来朗诵再齐读。

3、介绍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所作的。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解读赏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玉露——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萧森”,萧瑟阴森。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玉露凋伤枫树林“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

“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

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

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巫山巫峡气萧森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

“巫山”上到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

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

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肃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

“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

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以及诗人阴沉压抑、翻腾起伏的心情。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诗作开篇前四句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

图中既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有峰峦高耸、江险涛急、恶浪凌空、气象萧森的巫山巫峡,还有充塞于整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塞上风云。

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烘托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

故对菊掉泪。

•两开——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心情的凄伤。

•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系——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

面对夔州萧森的秋日山水,忧国伤时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想起昔日在长安的旧事,不禁老泪纵横。

他的心是和“故园”、长安紧紧连在一起的。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

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催刀尺——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

•“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

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远客他乡的游子的愁绪。

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不住的。

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

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愁绪如砧声连绵不断)。

《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登高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