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理论(2)
(完整版)贫困理论A-F双临界值方法介绍.doc
A-F 方法介绍贫困的内涵很丰富,也有很多种界定方式。
从最早的绝对贫困,再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到的资源贫困、能力贫困等。
对贫困的认识经历了从单一贫困到多维贫困的转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在《 1997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也包括了人均寿命、卫生、教育和生活条件等社会文化因素。
直到2010 年, UNDP 第 20 个《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多维贫困指数MPI ,认为贫困的维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收入不足的范畴,其涉及到不良的健康和营养状况、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谋生手段的缺乏、恶劣的居住条件、社会排斥异己社会参与的缺乏等诸多方面。
A-F 双临界值方法,在2007 年 5 月,由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OPHI )的 Sabina Alkire 和 James Foster基于 Sen 的可行能力剥夺理论发展为多维贫困的测量方法,简称为AF 方法,并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如前文提到UNDP 与 2010 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了 AF 方法计算得到的MPI 指数。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小林( 2009)采用 A- F 方法,利用 2006 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王艳慧等( 2013 )对河南省南阳市四个国家贫困片区县进行了多维贫困度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A-F 双临界值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同时将离散型的定型数据和连续型的定量数据纳入测试模型进行测量。
同时,A-F 双临界值方法提供的是一种测量多维贫困的框架,非常具有弹性,更多的关键选中留给研究中自己决定,包括选中贫困的维度、各维度的临界值、各维度的权重以及贫困的临界值等。
Sen (2002) 把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实质自由的一个过程,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可行能力。
(完整版)贫困理论A-F双临界值方法介绍
A-F方法介绍贫困的内涵很丰富,也有很多种界定方式。
从最早的绝对贫困,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到的资源贫困、能力贫困等。
对贫困的认识经历了从单一贫困到多维贫困的转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也包括了人均寿命、卫生、教育和生活条件等社会文化因素。
直到2010年,UNDP第20个《人类发展报告》中正式提出多维贫困指数MPI,认为贫困的维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收入不足的范畴,其涉及到不良的健康和营养状况、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谋生手段的缺乏、恶劣的居住条件、社会排斥异己社会参与的缺乏等诸多方面。
A-F双临界值方法,在2007年5月,由牛津贫困与人类发展中心(OPHI)的Sabina Alkire和James Foster基于Sen的可行能力剥夺理论发展为多维贫困的测量方法,简称为AF 方法,并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如前文提到UNDP与2010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了AF方法计算得到的MPI指数。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小林(2009)采用A- F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王艳慧等(2013)对河南省南阳市四个国家贫困片区县进行了多维贫困度量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A-F双临界值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同时将离散型的定型数据和连续型的定量数据纳入测试模型进行测量。
同时,A-F双临界值方法提供的是一种测量多维贫困的框架,非常具有弹性,更多的关键选中留给研究中自己决定,包括选中贫困的维度、各维度的临界值、各维度的权重以及贫困的临界值等。
Sen (2002)把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实质自由的一个过程,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可行能力。
人们的这些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因而导致贫困,所以,多维贫困测算的目的就是识别出哪些个体的哪些可行为能力被剥夺,从而测算出标示贫困个体多维贫困状况的“多维贫困发生率”指标(H),标示贫困深度的“平均剥夺份额”指标(A),以及标示贫困人口群体综合贫困状况的“多维贫困指数”指标(MPI)。
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1st.把贫困归咎于资源状况先天性恶劣,由于土地资 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足、资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贫 困。 2nd.贫困是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使然,由于 资金缺乏、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严重落 后导致贫困。
宁夏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宁夏煤炭具有分布广、品种全、 煤质好、埋藏浅等特点,且构 造简单,易于开采。 • 宁夏石膏储量居中国首位,且 分布广,矿床厚,便于机械开 采。 • 宁夏土特产品很多,其中枸杞、 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 发菜最为著名,被称为“红黄 蓝白黑”宁夏五宝。
(1)贫困者每一种行为方式中,都存在一定的合理 依据,但同时这种行为又对于他们的贫困产生了 影响。 (2)每一个环节(短缺要素配置、人力资本运行、 家庭内部代际交换等)上的行为理性积淀,客观 上却导致了小农总体行为的非理性。
每一种解释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但每一种视 角都或多或少的只重视了贫困原因的一些方面而忽 视了另一些方面。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借
3.瓦伦丁:情境适应理论
a.穷人的生存理性:贫困是适应环境的 一种无奈之举。如果环境改变,他们可 以有新的选择,而放弃贫困。
b.贫困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价值观 念对贫困环境的麻木适应。
4.社会排斥理论 (1)欧洲委员会折中的定义:对基于公民资格权利 主要是社会权利的否定,或者这些权利未充分实 现。 (2)主要内容和类型: a.经济排斥:三个指标:劳动力市场排斥、收入贫 穷、消费市场排斥 b.政治排斥 c.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 e.文化排斥 f. 福利制度排斥
鉴各种理论的合理解释,综合全面地判 断与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反贫困措施。
谢谢聆听
Thank You
第8章反贫困政策
3、世界银行国别报告:《中国战胜农村 贫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版。
4、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 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城市贫困程度比较严重,生活相当困难,主要 表现在:收入低下,恩格尔系数高,住房条件 差,消费水平低,家庭债物高另外,他们对贫 困有强烈的受挫情绪和严重的被剥夺感,心情 总是非常抑郁。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处 于弱势的地位。
3、城镇贫困问题突显的原因分析:
(1)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 市贫困的突显,首先是收入差距过于悬 殊的结果。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政策转 型
1、“八五”期间的区域开发扶贫战略
(1)区域开发式扶贫,克服了救济式扶 贫重救济无发展的制度缺陷,强调以区 域经济的发展为核心,以当地资源的开 发为依托带动扶贫工作,努力使贫困地 区的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自我积累、自我 吸收、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这次转变 被形象地称为从“输血机制”到“造血 机制”。
3、贫困还有客观贫困和主观贫困之分。 客观贫困是指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 某些人所处的贫困状态。主观贫困则是 指某些人根据主观判断,认定自己处于 贫困状态。
4、理解贫困时还要注意到区域贫困与个 体贫困的联系。
5、区分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
二、 贫困的测量
贫困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分,贫困的测量 也有绝对贫困的测量与相对贫困测量。
(2)下岗失业问题严重。城镇居民的收 入水平取决于就业状况。
(3)在职低收入也是导致城市贫困问滞后,也是城镇贫困 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反贫困工作发展 历程
1、从扶持企业到直接救助贫困人口。 2、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 3、从救助制度分立到救助制度整合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延续马克思的思想,继续探讨当代贫困问题。
一、马克思的贫困理论1. 资本主义剥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剥削机制,导致了贫困问题的产生和加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据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而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所需。
由于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他们可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将其转化为利润,而工人得到的报酬则往往远远低于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2. 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些经济危机往往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工人的收入减少,从而加剧了贫困问题。
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家往往会通过裁员、减薪等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利润率,而工人则面临失业和生活困难,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贫困群体。
3. 消费主义导致浪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催生了消费主义的风气,人们追求奢侈品和过度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消费主义也导致了社会贫困问题的加剧,因为大量的财富被用于奢侈品和过度消费,而无法有效地用于解决贫困问题。
虽然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机制的分析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贫富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依然存在,导致了社会贫困现象的不断加剧。
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和思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探索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对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分析也有当代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经济危机依然时有发生,而且往往会引发失业率的上升,工人收入的减少,从而加剧了贫困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在经济危机期间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工人的权益,缓解社会贫困的压力。
3. 环境和资源的浪费马克思对消费主义的分析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
贫困概念的三维要素——贫困理论探讨之二《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七期刊发的《贫困概念的经典释义》一文,介绍了国际社会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经典解释或权威定义。
如果对这些经典释义作进一步抽象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至少包括三组基本要素(或称三维要素):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
例如,斯密在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对贫富概念的定义是:“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在这句话中,“一个人”是主体;“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是客体;“什么程度”是尺度。
再例如,朗特里将贫困概念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
”在这一定义中,“家庭”是贫困主体;“收入”是贫困客体;“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是贫困尺度。
还例如,英国社会学家皮特?汤森将贫困定义为:一个人缺乏参与社会惯例或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活动和享受普通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资源。
在这一定义中,“一个人”是贫困主体;“资源”是贫困客体;“社会惯例、社会广泛认同、普通生活水平”是贫困尺度。
本文认为,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是构成贫困概念必不可少的三维基本要素,是贫困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范畴。
下面,先对贫困主体、贫困客体和贫困尺度的涵义进行分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探讨贫困概念的一般涵义。
一、贫困主体(一)贫困主体的涵义"主体”一词是从哲学范畴引用而来,它是指有意识、意志和实践能力的人。
社会是由有意识、有意志、有自已目的的人组成的。
因此,具有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也是主体。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
既然是社会现象或社会存在,那么就必然与人有关。
因此,谈到贫困,不可能没有主体。
不难理解,所谓贫困,实际上是指人的贫困或由人组成的社会实体的贫困。
如穷人、贫困家庭、贫困群体、贫困阶层、贫困乡村、贫困地区、贫穷国家等等,这些都属于贫困概念中的主体要素。
贫困理论参考PPT
数,即“贫困线” • 这是源于“恩格尔定律”的收入比例法
11
二、贫困经济学基本问题
(一)贫困经济学的含义
贫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的边 缘学科,所要研究和考察的是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贫困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和矛盾。具体地 说:
➢贫困经济学关注市场竞争中的弱者
• 主张实行一定的政府干预来校正市场失灵;
14
(四)贫困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穷人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是贫困和穷人,能够 回答如下问题:
➢什么是贫困;
➢贫困的标准是什么;
➢贫困的原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穷人的行为;
➢穷人的发展;
15
三、贫困理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相关研究
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30%。
4、美国: • 贫困线标准是根据家庭人数和所在州来决
定
8
5、中国: • 2008年确定的贫困线为1196元 • 中国计划在2011年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500元 6、 越南: • 2011-2015 年间贫困户标准是:农村贫困户标准为人均
年收入480万越盾,折合成人民币为1511元
道:“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食物、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和缺 少最低生活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 的。”
3
2、世界银行:
• 1980年: 从“缺乏”的角度界定 贫困, 范围 从单纯的物质的“缺乏”到无所不包的社 会的、精神的、文化的“缺乏”。
• 1990年: 将贫困定义为“缺乏达到最低生活
水准的能力”。
(1)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 • 结论:贫民自身是贫困的原因,社会制度
贫困理论获奖课件
脱贫困旳途径 • 结论:“一国穷是因为他穷。”
(2)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1956年刊登《不发达国家旳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发展中国家旳经济体现为人均收入处于维持生命和接近
• 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旳人旳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虽然 遇到摆脱贫困旳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 属于贫困旳个人责任论,未能解释穷人贫困旳起始原因
塑造特点和 人格
陷入贫困
下一代习得 贫困文化
穷人的居住方式 (集体互动)
贫困亚 文化
四、反贫困理论
(1)反贫困旳概念
反贫困旳概念主要有三种体现形式:
数,即“贫困线” • 这是源于“恩格尔定律”旳收入百分比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贫困经济学基本问题
(一)贫困经济学旳含义
贫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旳一门新兴旳边沿学 科,所要研究和考察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和矛盾。详细地说:
贫困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现象旳产生、发展及其运动规 律旳一门学科。
• 森旳权利体系包括四方面旳权利: ➢ 以互换为基础旳权利:一种人有权将自己旳资源或雇佣来
旳要素与别人互换 ➢ 以生产为基础旳权利:一种人有权将自己旳资源或雇佣来
旳要素用于生产 ➢ 以本身劳动力为基础旳权利:一种人有权将自己旳劳动力
用于自己组织旳生产或者受雇于别人 ➢ 以继承或转让为基础旳权利:一种人有权继承财产或接受
(二)贫困经济学旳研究对象
➢ 贫困经济学旳研究对象: 研究一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旳穷人问题。
贫困理论与社会救助分析
贫困
绝对贫困
• 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下,个人或家庭依 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却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状态。
• 往往是与缺吃少穿、露宿街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乞讨甚至疾 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相对贫困
二、贫困产生的原因
1.供体不平等论
• 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贫困地 区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平等, 即不平等的外部经济社会环境 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
供体不平等论的代表思想主要有以 下几种:
• 分配论。认为,贫困是财产、收入 和权力不公平分配的结果。或者说, 贫困就是不公平分配。其代表性理 论观点有社会分层职能学说、社会 阶层斗争学说和依附论等。
•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 在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
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 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 蓄能力引起资本稀缺,从而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 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 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
•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 —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 环。
• 在需求方面:资本形成也有一个恶性循环。
•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 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 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 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 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
• 央视的《早间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栏目里,马斌讲 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讲的也是一位记者到西北采访, 看见一个放羊娃,
农村社会学第十五章农村扶贫
二、贫困的测度
贫困定义的多元化导致了判定贫困标准的多样性, 对贫困的测度也有绝对、相对和狭义、广义等不 同类别。
贫困测度方式根据所测得指标的数学性质可细分 为定类、定序、定距等类型,用不同数学性质的 结果来分别标量贫困。
(一)贫困线
(3)贫困人口调查指数。
贫困人口调查指数,即贫困发生率或绝对贫困指 数,是指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公式为:H=q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H为贫困人口调查指数,q为贫 困人口数,n为总人口数)
(4)贫困差距指数。
贫困差距又称贫困缺口,是用来衡量贫困者收入 低于贫困线程度的指标,可以反映贫困人口调查 指数无法测量的贫困深化程度,也是对贫困线定 距特性的一种扩展应用方式,在我国农村扶贫工 作中经常使用。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和特点
(一)中国农村贫困状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达1亿多,占 全球贫困人口的1/13。
(二)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仍很庞大。 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仍很深。
(三)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结构特点
极端贫困、一般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但 此消彼长。
五、我国农村扶贫展望
贫困是社会的“毒瘤〞,对于社会的稳 定运行威胁极大,我国的人口数量众 多,农村贫困人口不但对本国造成许 多不利影响,如果处理不当,更是世 界的沉重负担。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原因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标准
(一)贫困线的划定
联合国规定的贫困标准是,人均每天可 以消费1美元。
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贫困线是“食物贫困
(二)贫困县的划定
1986年和1994年,国家分两次确定了国 家级贫困县331个和592个。
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40
贫困代际循环
有欠缺的父母
孩子教育、职业 的欠缺
孩子的 权力被剥夺
有欠缺的 抚养能力
41
6
城市贫困成因
社会结构变迁 经济体制不合理 社会保障制度薄弱 个人因素及家庭因素
7
一、贫困的环境解释
• 贫困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 区域性贫困(资源制约型贫困) 1.自然资源不足,资源状况先天性恶劣。
2.社会资源不足,使得对自然资源开发 利用不足;
8
•
自然资源
9
• 社会资源
10
30
• 每一种解释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但 每一种视角都重视了贫困原因的一个方面 而忽视了其它方面。 •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借 鉴各种理论进行解释,而不能片面的强调 一种理论而忽视了其他的理论。
31
对策
• • • • • • • • • 大力发展经济 积极促进就业 (1)增加就业就会 (2)提高就业能力 (3)改变就业观念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 ····
15
(一)结构贫困论 3.利益冲突形成贫困
• 不平等和贫困是社会各群体之间在利益分 配过程中争夺有限资源的结果 • 利益争夺导致不同群体间利益的不平等分 割,进而使部分群体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 权力结构的不平等、不合理,迫使社会部 分成员“失能”而陷入贫困或长期陷入贫 困。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他们的 歧视和偏见,导致他们更加贫困
23
(四)社会排斥理论
• 社会排斥:一定社会成员被排斥在一般社 会大众所应享有的各种社会经济待遇之外 • 是对公民的权利,主要是社会权的否认, 或者这些权利未充分实现 • 经济排斥 • 政治排斥 • 文化排斥 • 社会关系排斥(社会孤立) • 福利制度排斥
贫困理论
试用马克思贫困理论分析我国贫困问题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资本主义的贫困理论与我国目前的贫困问题似乎无关,其实不然!时至今日,重读这一经典,每每都有新的收获。
虽然马克思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若去掉相关社会制度的内容,其中贫困理论的一般规律的分析,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困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贫困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用了五章篇幅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
这一部分内容长时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阶级性最鲜明的体现,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这就是资本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1]由此可以看出:首先,资本越大,生产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产业后备军越大;其次,与在业工人相比,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失业的人口就越多;最后,失业的人口越多,工人阶级就越贫困。
所以,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要义是说明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2]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会增大。
一些生产资料(如劳动资料)的增加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另一些生产资料(如原料)的增加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
无论是条件还是结果,只要是生产资料的量与劳动的量相比增加了,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摘要】本文通过探索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旨在揭示贫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在我们将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重要性。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概述、贫困的经济基础、贫困的社会原因,以及当代贫困问题及其对策。
在结论部分将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当代启示、经济基础、社会原因、贫困问题、对策、解决途径、现实意义。
1. 引言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们的贫困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领域的基石,为我们理解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贫困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结果。
他们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于社会结构和贫困现象的影响,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使得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不仅揭示了贫困背后的深层原因,还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对于当前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代的贫困问题,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贫困问题的探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认为贫困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产物。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贫困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
劳动者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接受剥削,从而导致贫困的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贫困并不是个别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是贫困的主要受害者,而资产阶级则通过剥削他们获取财富。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理论概况2
第2章贫困与社会支持的理论概况2.1贫困的基本范畴2.1.1贫困的内涵对于贫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无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
因为贫困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
1899年英国人朗特里第一次给贫困下了定义: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获得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生活必需品,那么该家庭就是出于贫困状态。
朗特里主要是从经济的、物质的角度给贫困下定义,是基于家庭的最基本的需求来说的。
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1881)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和权力,或者说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与机会的丧失。
森把贫困的定义从收入扩大到能力、权利的范畴。
受森的影响,200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含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影响力。
中国对于贫困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但是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江亮演(1990)认为,通常所称的贫困是指生活资源缺乏或无法适应所居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无法或有困难维持其肉体性或精神性生活的现象。
康晓光 (1995)指出,贫困不仅是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长期不能合法的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
关信平(1999)强调贫困是权力的缺乏,将其界定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该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
综上,贫困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
学者们对贫困的认识是多角度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变化。
本文认为贫困是由于低收入而导致了一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生活状态,并且由此也引起了在社会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如机会、能力、权利、教育、健康等方面的落后。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的背景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贫困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量的农民和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工厂主却往往剥削工人,给他们带来了极低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这种剥削和压迫使许多工人陷入了贫困和绝望之中,他们无法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马克思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分析,他认为贫困不是个别个体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产物。
工人的贫困不仅是由于工厂主的剥削,更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性所导致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财富被少数人无限制地积累,而劳动者却只能获得微薄的报酬,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马克思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以期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提供根本性的思路和方法。
1.2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概述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其经济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贫困并不是个别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产物。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困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关系所导致的。
在这种制度下,少数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和财富,而广大劳动者被剥削、压榨,导致贫困现象的持续存在。
马克思认为,贫困不仅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更是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公平和剥削造成的。
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占有。
这种剥削导致社会分裂和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马克思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者平等分配财富的社会。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着眼于社会结构和制度问题,提出了根本性的改革方案,对当代社会的贫困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贫困理论 (2)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概述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编辑]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内容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二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编辑]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经济含义1、(核心)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贫困的根源,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根本原因又在于人均收入水平过低——发展前景悲观。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2、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3、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行业的相互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
[编辑]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不足该理论的缺陷在于:1、它混同了储蓄水平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
2、认为穷国缺乏储蓄能力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3、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不高,不能只归咎于收入水平,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
4、市场容量不足的说法有片面性。
5、该理论无视利用外资的可能性。
[编辑]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1]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
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匾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贫困理论
选题的理由多半来自阅读:阅读现实和阅读文献。
阅读现实时,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社会转型已经掀起了一轮新阶级的涌动:人们热衷讨论的“新中产阶级”、“新管理精英”诞生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城乡新贫困群体――城市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那些因制度变迁而越发贫困的乡村贫穷人口――也作为新阶级相继出现。
然而目前有关贫困的社会学解释相当乏力,多是围绕贫困线的讨论,或是一些经验层次上的描述与对策的实际操作性文章。
在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贫困的理论纷争就已十分激烈,尤其是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已经将原本尚属政府行为的政策学贫困研究纳入了理论轨道。
走进理论,我们才有入世(入贫穷世界)的感觉,需要梳理、归纳和评价它们,更需要将它们借鉴到转型中国的发展实践。
这是这篇文章选题的初衷和目的。
本文章将沿结构和文化两个面向,对现有的贫困研究作一系统的综述和评价。
力求在“综述”中透析贫困研究随社会发展从经验迈向理论的路程;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社会学的贫困研究提供新思路。
结构取向的解释不平等:社会力制造的贫困制度造成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比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出卖劳力,一无有。
这就形成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形成了支配和被支配、压迫和被压迫的生产关系。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工人贫困化。
随着资本的增长,工人阶级的贫困会进一步加剧,因为“资本增长得愈迅速,工人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愈厉害” (马克思,1972:380),工人将愈面临严重的失业贫困。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社会政策导致的不平等是制造贫困的元凶。
英国有“圈地运动”造成数以百万无家可归者的贫穷;美国有“种族歧视政策”下的有色人种的穷困潦倒;中国有“剪刀差”下的农民的穷困……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感悟,制定政策本身、政策的失误或不合适的政策导向,都将引起不平等而导致贫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概述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
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编辑]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内容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二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编辑]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经济含义
1、(核心)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贫困的根源,也是其经济发展
的主要障碍,其根本原因又在于人均收入水平过低——发展前景悲观。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2、贫困恶性循环,由供给循环和需求循环两个序列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3、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形成各行业的相互
需求,使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供给创造需求”。
[编辑]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不足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
1、它混同了储蓄水平和储蓄率,经济增长的启动力量来自储蓄比率而非储蓄水平。
2、认为穷国缺乏储蓄能力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3、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不高,不能只归咎于收入水平,还应当考虑到社会、政治以及其它制度方面的因素妨碍了对储蓄的刺激。
4、市场容量不足的说法有片面性。
5、该理论无视利用外资的可能性。
[编辑]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1]
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
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匾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概述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R.Nelson)发表了以《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为题的论文,利用数学模型考察了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编辑]
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核心
其理论核心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
必须大规模投资,使投资和产出超过人口增长,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
低水平均衡陷阱是由低下的人均收入造成的。
若要冲出这个陷阱,人均收入就必须大幅度地、迅速地增加,使得新的投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持续地快于人口的增长。
[编辑]
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意义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意义在于:
第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在于资本形成不足。
由此可见,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
第二、它提出了全面地、大规模地投资,以大幅度提高资本形成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要求。
第三、它从多方面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了资本稀缺对经济增长的障碍,强调了资本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决定作用。
这对研究我国西部大开发,寻找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我国西部地区正处于“低水平均衡陷阱”之中。
要走出这一“陷阱”:
首先要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通过金融深化,促进资本形成。
储蓄仅仅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发达的金融机构才能将储蓄转化为有效率的投资,从而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
第三、通过大规模投资,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使当地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从而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