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教案《9》共58页文档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d18a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4.png)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的定义和分类电子测量的主要参数和单位电子测量原理简介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示例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1.4 教学资源电子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电子测量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和案例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教学目标熟悉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2.2 教学内容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和维护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2.4 教学资源电子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2.5 教学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的掌握程度第三章:频率与时间测量3.1 教学目标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掌握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和方法3.4 教学资源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3.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信号测量4.1 教学目标了解信号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掌握信号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信号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2 教学内容信号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信号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信号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信号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信号测量原理和方法4.4 教学资源信号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4.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5.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和软件的使用5.2 教学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参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常见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和软件的结构和功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际应用案例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原理和方法5.4 教学资源数据采集与处理工具和软件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5.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六章:电压与电流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电压与电流测量的重要性掌握电压与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6.2 教学内容电压与电流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电压与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电压与电流测量原理和方法6.4 教学资源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6.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与电流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七章: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了解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基础知识掌握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7.2 教学内容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原理和方法7.4 教学资源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7.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八章:噪声与干扰测量8.1 教学目标理解噪声与干扰测量的重要性掌握噪声与干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噪声与干扰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参数噪声与干扰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常见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噪声与干扰测量原理和方法8.4 教学资源噪声与干扰测量仪器实物或模型操作手册和维护指南8.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噪声与干扰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九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熟悉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前景9.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采用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9.4 教学资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资料和案例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和论文9.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并解决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0.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10.4 教学资源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的资料相关领域的工具和软件10.5 教学评估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2. 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3.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4.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 频率与时间测量原理和方法6. 信号测量原理和方法7. 数据采集与处理原理和方法8. 电压与电流测量原理和方法9. 阻抗与频率特性测量原理和方法10. 噪声与干扰测量原理和方法11.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全文总结:本文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进行了重点和难点的解析,涵盖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b1c71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6.png)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0eaa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5.png)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电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了解电子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3. 学生能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测量标准及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量的能力。
2.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测量技术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测量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认识到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测量技术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2.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讲解各类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及操作方法,重点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3.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分析电子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类型,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4.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测量需求及解决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20c0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c.png)
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背景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教育部门也将其植入到大多数电子、通信、自动化等工科专业的教学中。
在实验环节,学生们需要学习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并应用到具体的电路中,因此教学设计需要针对实验环节展开。
本文提供一份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组织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掌握使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表、万用表等仪器和设备的方法,理解电子测量的原理和重要性,并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电路实验中。
实验器材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多用表),或称为万用表4.功率表、功率因素表5.直流电源、直流稳压电源、交流电源6.电路板、电路构件及相关线缆7.小型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五个部分,涉及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以及相应的应用实验。
部分一 - 固定直流电压、电流的测量学生需要利用万用表对不同电阻和电源进行直流电压、电流的测量,并且掌握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流量程的调整。
部分二 - 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学生需要利用示波器、万用表等设备,对不同的交流电压、电流进行测量。
同时,学生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交流电信号的显示。
部分三 - 相位、频率的测量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相位、频率的测量,并且将所学内容应用于交流电路中。
部分四 -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的信号源,并且了解各种信号的特点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部分五 - 综合实验学生需要将前面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电路实验中,比如对RC、LC等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具体应用。
同时,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验的技巧,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学生需要先了解各种实验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要求使用。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ac3061a37f111f0855b03.png)
只要有测量,必须有测量结果,有测量结果必然产生误差。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对误差的特点,性质及分类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找出合理的、科学的办法加以消除。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电压测量
3.1概述
3.2电压的模拟测量
3.3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1周周3第6-7节
重点: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根据误差的性质,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类,这三类误差的概念和来源;
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三个术语: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及它们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的关系。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3-4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及调制域分析
4.1时间频率测量
4.2电子计数器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9842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3.png)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1.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定义的掌握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情况。
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情况。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4 教学评估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维护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教案
![电子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21a4d2e3f5727a5e96220.png)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电子测量仪器可以分为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 1. 通用仪器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扫频仪 晶体管测试仪 电子元件测量仪器 逻辑分析仪器 2. 专用仪器 专用仪器是指各个专业领域中测量特殊参量的仪器,如机械领域的超声波探伤;医疗部 门的彩超、频谱治疗仪;电子产品生产线的在线测试仪等。
第二节课: 测量误差的来源
1. 仪器设备误差 仪器本身及其附件造成的误差,包括仪器的零点漂移、刻度不准确以及非线性等。
2. 影响误差 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如温度、湿度、压力、振动、电磁场干扰、电源电压波
动等。 3. 方法误差 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如果在不满足
第 3周
引入新课: 有效数字
测量结果有时用有效数字来表示。有效数字的末位是估计出来的,为欠准数字,含有误 差。误差大小为欠准数字单位的一半。如 2.56mA,误差为±0.005mA;2.560mA,误差为± 0.0005mA。 (1)“0”的意义。从左算起,第一个非 0 数字前面的“0”不算有效数字;而后面的“0”是有效 数字。例如 0.25 表示两位有效数字,0.05 表示 1 位有效数字,0.30 则表示两位有效数字。 (2)有单位的数字要注意书写方法。如 1000mV 可以写成 1.000V,表示它有 4 位有效数字, 如果缩写成 1V 则变成 1 位有效数字。 (3)有效数字位数与误差的关系。在书写带有绝对误差的数字时,有效数字的末位应和绝 对误差取齐,例如 0.26±0.01,5.23±0.05。带有单位的有效数字也要和绝对误差取齐,例 如 6500kHz±1kHz,或者写成 6.500MHz±1kHz,但不能写成 6.5MHz±1kHz,也不能写成 6500kHz±1000Hz。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d56f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6.png)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1.2 实验要求熟悉实验设备和工作环境。
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1.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定义和特点。
2.2 误差分析与计算分析误差来源,掌握误差减小和补偿的方法。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误差和不确定度。
2.3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和整理的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规则和四则运算规则。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3.1 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操作。
3.2 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3 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原理和功能。
学会使用频率计进行测量操作。
第四章:基本测量方法4.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4.2 时间的测量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3 频率和周期的测量学习频率和周期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设备准备学习如何正确开启和使用实验设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操作流程学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信号发生器与频率测量6.1 信号发生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输出信号调整。
6.2 频率测量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实验。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以及频率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测量综合实验7.1 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学习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37e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8.png)
教学目的:了解新型数字仪表的发展趋势;
熟悉误差的基本概念
掌握引用误差和分贝误差
熟悉测量误差的来源
教学重点:引用误差及仪表的等级
教学难点:分贝误差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主要讲授内容:
1、真值、实际值、标称值示值等的概念
2、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
3、分贝误差
教学形式: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以多媒体为主
主要讲授内容:
1、削弱系差的方法
2、误差的传递公式
3、常用函数的合成误差
4、误差的分配
教学形式:主要以多媒体形式讲解,例题计算辅以板书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案例教学法。
1、通过一个案例,系统的介绍这几个判断准则的应用,要强调使用条件;
《电子测量技术》
授课教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学时:48/44
选用教材:Leabharlann 电子测量技术》学院****大学教案
第1次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介绍本课的要求和主要讲授内容
第1章绪论
§1.1电子测量概述
§1.2电子测量的方法
§1.3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教学目的:明确对本课的要求,熟悉电子测量的意义,掌握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电子测量的特点。掌握电子测量的方法分类及测量仪器的功能;了解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仪器的分类
4、采取慕课堂发布3个练习,巩固本节知识点。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课后复习:误差的基本概念、侧重引用误差和分贝误差的计算
作业:阅读MOOC平台中的案例
课后小结:
时间:
****大学教案
第3次课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2.1.4测量误差的来源2.1.5测量误差的分类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fb0f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7.png)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讨论法: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意图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讲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2.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力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电子测量电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电路案例,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电路示意图和性能指标表格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电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掌握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误差案例,讲解分析和补偿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处理电子测量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电子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进行实验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5.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要点电子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5.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5.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六章:频率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学习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6.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础知识频率计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间测量仪器如时间间隔计的使用方法实际测量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演示法:展示频率计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进行测量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频率计、示波器、时间间隔计等6.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的理解第七章:电压与电流传感器测量7.1 教学目标认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作用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掌握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电压和电流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7.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等7.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压和电流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八章:信号发生器与信号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信号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信号分析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信号发生器并进行信号分析8.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8.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原理的理解第九章:网络分析与阻抗测量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参数的测量技术9.2 教学内容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操作网络参数测量技术实际测量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网络分析仪的操作和测量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9.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分析仪、阻抗测量设备等9.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网络分析仪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十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学习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法:讨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现代电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补充说明: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对电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可以确保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课件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b384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压表可分为直流电压表、交流电 压表、模拟电压表和数字电压表等。
电流测量原理
电流测量概述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电子测量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电流测量原 理基于安培环路定律,通过测量导体周围的磁场来计算待测电流。
电流表的组成
电流表由测量线圈、指示器和附件组成。测量线圈用于产生磁场,指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 果,附件用于改变测量范围和功能。
电流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流表可分为直流电流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和霍尔电流表 等。
电阻测量原理
电阻测量概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子元件的基本参数之一。电阻测量原理基于欧姆定律,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 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待测电阻。
电阻表的组成
电阻表由电源、恒流源、指示器和换挡开关组成。电源用于提供测量所需的电压和电流,恒流源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流 ,指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果,换挡开关用于改变测量范围。
电流测量应用实例
总结词
交流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测量、大电流测量
详细描述
交流电流测量通常使用钳形电流表,通过互 感器将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进行测量。直流 电流测量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接测量电路中 的直流电流。大电流测量需要使用专门的大 电流表或通过分流器进行测量。
电阻测量应用实例
总结词
高精度电阻测量、在线电阻测量、电桥法电 阻测量
电阻表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电阻表可分为模拟电阻表和数字电阻表等。
电容和电感测量原理
01
电容和电感测量概述
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其性能参数对于电子设 备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原理基于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容器电荷平衡原理。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0277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4.png)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压、电流、频率、波形等电子参数的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1. 电压测量: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2. 电流测量:使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3. 频率测量:使用频率计、示波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频率。
4. 波形测量:使用示波器等仪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形状和参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万用表2. 示波器3. 频率计4. 电流表5. 钳形电流表6. 实验电路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电压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测量电压值,记录数据。
2. 实验二:电流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测量电流值,记录数据。
3. 实验三:频率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频率计测量电路中的频率,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测量频率,记录数据。
4. 实验四:波形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形状和参数,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观察波形,记录数据。
5. 实验五:综合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万用表、电流表、频率计和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和波形,记录数据。
c.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路中的关系和变化。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2. 测量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防止测量误差。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六、实验报告要求1. 整理实验数据,绘制表格。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七、实验评分标准1.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0分)。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6f29e7aef8941ea76e0582.png)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1 出 11
1.平均值 (1) 数学平均值 如果周期性的交流电压含有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 交流分量的周期为T,那么其平均值为:
U 1 T
T
0
u (t)dt
U U 0 ;当不含直流分量时, U 0 。 当直流分量为U0时, 这样无法表征纯交流电压的大小。所以针对电压测量, 对平均值进行了修改,即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是检波后的 平均值。
上一页
(V)
最后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9 出 9
2. 均值电压表
(1)组成和特点 均值电压表一般采用放大-检波式,即被测交流电 压先放大后检波。
典型的频率范围为 20Hz 一 10MHz ,一般可做到 毫伏级,故又称为视频毫伏表。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0 出 10
(2)刻度特性和波形误差 均值电压表的表头偏转正比于被测电压的平均值。 但由于表头刻度依然是以正弦有效值定度,因此也存 在波形误差,必须对其读数进行换算。 问题:什么 是平均值?
(1)组成和特点 峰值电压表一般采用检波-放大式,即被测交流电压先 检波后放大。
1)被测信号电压的频率范围广。一般可达几百兆赫兹。 2)灵敏度不高。最小量程一般约为1V。 改进措施:采用斩波式直流放大器,灵敏度可提高到 几十微伏,即超高频毫伏表。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7 出 7
2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课内练习:
【例】用具有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峰值电压表测量方 波电压,读数为30V,问该方波电压的有效值是多少? 解:被测方波电压的峰值应为: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39a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b.png)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3. 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4. 电子测量技术的方法:万用表测量、示波器测量、频率计测量等。
5.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子测量的重要性。
2. 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3. 演示不同的电子测量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万用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测量。
教学内容:1. 万用表的构造:表头、测量旋钮、显示屏等。
2. 万用表的功能: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选择测量范围、校准万用表、连接测量电路等。
4. 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避免触电、防止万用表损坏等。
教学方法:1. 讲解万用表的构造和功能,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演示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3. 讲解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章:示波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示波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内容:1. 示波器的构造:屏幕、触发旋钮、扫描旋钮等。
2. 示波器的功能:信号波形显示、频率测量、幅度测量等。
3.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连接被测信号、调整触发和扫描参数、观察波形等。
4. 示波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连接被测信号、避免触电等。
电子-测量-教案
![电子-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3f3f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c.png)
教学反思:
课 题 第一章 电子测量和仪器的根本知识
教学目标
任务三 仪器仪表的准确度
〔1〕了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熟悉引用误差; 〔3〕掌握仪器仪表的准确度。
教学重点
1.引用误差的概念。 2. 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的定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的定义和计算。
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料
课型
新授课
幅
例如:
2、平均值
数学定义:〔略〕
电子测量中定义
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指检波后的平均值。根据检波器的种类不同又可分为全波平均值
和半波平均值
注意点:如不作特别说明,平均值指全波平均值。
由数学平均值的定义知平均值是指面积的平均值,因此求平均值可求面积的平均值。
例如:
3、有效值
有效值又称均方根值
数学定义:〔略〕
3. 数字的舍入规那么
小于 5 舍、大于 5 入、等于 5 看奇偶〔求偶数法那么〕。
例 1:对以下数据进行舍入处理,要求小数点后保存两位。
16.3720――16.37 32.4550――32.46 4.5452――4.55
3.8546――3.85
1.995――2.00
1.985――1.98
4.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比拟型数字电压表〔直接转换〕 特点: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差
2、积分式数字电压表〔间接转换〕 特点:抗干扰能力强、本钱低、速度慢
3、复合式数字电压表 特点:精确度高,速度、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高精确度的测量。
数字表的特点:采用数字形式输出直观显示测量结果,除具有测量准确度高、速度
快、输入阻抗大、过载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和分辨力高等优点外,还便于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