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菊花工艺规程

菊花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18801 菊花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5.1 菊花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菊花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菊花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菊花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菊花生产工艺规程

菊花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菊花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菊花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菊花5.1.2规格:统5.1.3性状: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

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

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

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

瘦果不发育,无冠毛。

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

气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

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

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

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怀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

多数为舌状花,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5.1.4企业内部代码:5.1.5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5.1.6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5.1.7用法与用量:5~10g。

5.1.8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霉,防蛀。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30g/罐;40g/罐;5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25kg/袋。

菊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菊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菊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菊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DB440100/T77-2005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5-12-12发布A.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标准型切花的术语和定义、基础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本标准适用于菊花标准型切花的生产.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菊花标准型切花栽培过程中,每个枝条顶端只留下顶生花朵,其余侧蕾全部摘除的菊花切花. 又称为标准菊.2.2 脚芽当菊株开花或者通过剪枝除掉先端部的生长点时,从地下部或者地表层的茎基部发生的芽. 脚芽遇到秋季低温后就进入莲座化越冬,又称冬芽.2.3 柳叶头菊株顶端长出一丛柳叶状的小叶,不能再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的现象.3 基础条件3.1 场地与土壤选择开阔向阳、排水良好的场地. 土壤要排水透气性良好,以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最适宜;pH值以5.5~6.5为适宜. 如果土壤连续种植了2造~3造菊花,必须进行轮作,宜水旱轮作. 也可对土壤进行消毒或者更换场地.3.2 场地基础设施宜有良好的道路以及排灌系统.3.3 扦插大棚及鲜花处理贮藏设施宜采用或大棚作为扦插设施,上覆遮光率为80%的遮阴网. 需要有鲜花处理贮藏设施,要求能够防雨、顶上不透光,以室内为宜.4 栽培管理技术4.1 制定详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计划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制定,其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品种选择、采穗母株的繁殖与管理、扦插育苗、土壤改良与整地捉畦、定植、摘心、肥水管理、拉网固定、人工光照处理、修剪侧芽和侧蕾、松土与除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采收与包装、病虫害防治等.4.2 品种选择4.2.1 品种要求标准菊选择平瓣内曲、花型丰满莲座型和半莲座型的大中轮品种,要求茎长颈短、瓣质厚硬、茎杆粗壮挺拔、节间均匀,叶片肉厚平展而不大、鲜绿有光泽,并适合长途运输和贮存,且2天~3天内无水也不易萎蔫,吸水后能挺拔复壮,浸泡后能够全开而耐久.4.2.2 广州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目前广州主要栽培的标准菊,秋菊有黄秀凤、台湾三色白、台黄、日本白、九月黄、桃红等,春菊有尖叶黄、日本黄、五月黄、巨星白等,夏菊有王中王、世界白、六月黄等. 通过人工加光的方法,秋菊可以一直延续供应到第二年春,夏菊可以一直延续供应到11月.4.3采穗母株的繁殖与管理4.3.1 采穗母株的繁殖采穗母株采用扦插进行繁殖,宜选用越冬后的脚芽. 扦插的时间在采穗前60天-90天内进行. 扦插的方法参照4.4.2. 母株可进行多次采收插穗,数量约为计划生产用苗数量的1/30~1/20. 定植的株行距为15 cm×(15~20)cm. 从摘心起到采穗完毕宜在半夜进行人工加光. 人工加光的方法见附录B.4.3.2 采穗母株的管理4.3.2.1 当母株长到12cm~15 cm高时,用手摘心1次,摘去顶芽1cm~2 cm,以促发分枝. 母株主枝摘心后,抹去弱芽,留下健壮的侧芽形成第一级侧枝. 当侧枝长到8cm~10 cm时,用手采插穗,插穗长5cm~6 cm.4.3.2.2 第一次采穗后的母株,可留下培育,继续采插穗. 第一次采穗后每个侧枝(第一级侧枝)会萌发出多个侧芽,只留下健壮的侧芽形成第二级侧枝. 第二次采穗后的母株,留下培育再继续采穗,如此重复. 第二次采穗后开始每个枝条再萌发的侧芽不多且较稳定,以后采穗的数量也比较稳定. 每次采穗时,如果用手不易摘下,表示已老化,不宜选用. 弱枝也不宜进行采穗.4.3.2.3 两次采穗的间隔时间需15天-20天. 母株宜采穗4次-5次. 每次采穗后宜施肥一次.4.4 扦插育苗4.4.1 扦插的时间花芽分化前必须让植株进行营养生长到50cm~60 cm高,确保枝条总长度达到1m以上. 对于秋菊,定植后如需摘心1次,需在5月下旬进行扦插,6月上旬定植(从扦插至定植约10天~15天),6月底至7月初摘心(从定植至摘心约20天~25天).4.4.2 扦插的方法4.4.2.1 在阴棚里先准备好插床,宽约1.0m~1.2 m,使用新鲜的河砂作为基质,厚度约为5 cm. 珍珠岩、蛭石等也可以作为基质. 从母株上摘取5cm~6 cm长的插穗,尽快插在1000倍的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中,再移到扦插阴棚中. 去掉基部部分叶,使插穗留有3片~4片已展开的叶. 宜将插穗基部沾上含有0.1%~0.2%的吲哚丁酸(IBA)的滑石粉后再进行扦插. 先用小棒在基质垂直插个深2cm~3 cm的洞,再插入插穗,株行距为3cm~4 cm或插穗之间的叶片不互相重叠即可. 插后轻轻压紧基质,并立即用花洒淋水.4.4.2.2 扦插之后3天-4天,每天需淋水3次-4次,再逐渐减少,至发根后每天需淋水1次~2次. 10天~15天可移苗.4.5 土壤改良与整地作畦4.5.1 土壤改良宜加入泥炭、腐熟有机肥、堆肥、菇渣、木屑等材料,进行土壤改良. 以熟石灰或硫磺粉来调节土壤的pH值至5.5~6.5.4.5.2 整地作畦把肥料、石灰等均匀洒在地上,与土层一起均匀翻耕,深度为20cm~25cm. 土块耕成0.5cm~2.0cm大小的土粒为宜. 同时,进行清除杂草、石块、瓦片、玻璃、树枝等工作. 整地之后进行作畦,畦向为南北走向,宽度为1m~1.2m,高度为25cm~30cm.4.6 定植按照每株留3茎的栽培方式,定植时的株行距可采用(10~15)cm×(15~20)cm. 定植时采用行向与畦向互相垂直的方式,此时株行距以12cm×16cm为宜. 起苗时尽量减少伤根. 栽植时使用穴植法,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尽量减少根弯曲重叠,然后覆土,再适当压实,最后浇上定根水. 之后几天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灌水过多.4.7 浇水每天淋水1次~2次.4.8 施肥4.8.1 肥料要求在营养生长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生殖生长期,氮肥减少,增加磷、钾肥.4.8.2 施肥的方法定植2周后开始,每隔25天~30天施1次氮(N)+磷(P2O5)+钾(K2O)为15+15+15的复合肥,每亩用量20kg,采用沟施法,在行间挖沟,放入肥料,盖回泥土. 摘心定芽后施1次含氮为主的花生麸,每亩用量20kg~25kg,可与复合肥一起施用. 当花蕾直径有0.5cm~1.0cm 时,施最后一次15+15+15的复合肥.4.9 摘心与除侧芽定植后,约20天~25天幼株有10 cm左右,摘心1次,摘去顶端1cm~2 cm. 整块地的植株摘心后的高度要求一致. 摘心后,植株会萌发5个~6个侧芽. 当侧芽有3 cm~4 cm长时,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只留下3个侧芽(发育成为开花枝),其余的用手从基部剥去.4.10 拉网固定当植株长到20 cm~25cm,用网眼为10 cm×10cm尼龙线网进行张网,每隔1m插1根竹子绑扎,网高25cm. 随着枝条长高,网也需要逐渐抬高.4.11 摘蕾与除侧芽在枝条生长过程中及现蕾的同时,应及时抹去腋芽. 枝条顶端现蕾后,及时剥除主蕾以下的所有侧蕾,可等侧蕾与主蕾有些间隔时再进行剥除,不要伤及主蕾.4.12 松土与除草在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松土与除草同时进行,防止板结.4.13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当植株的茎杆高度不够时,在拉网后使用质量分数为60×10-6的赤霉素(GA3)喷植株1次.4.14 人工加光推迟开花每年冬季及其前后为菊花切花供应的旺盛期. 菊花大部分品种属于秋菊,其自然花期都在11月(广州地区). 冬季及其前后市场上供应的菊花切花,除了一部分是自然花期的秋菊与冬菊之外,其他的都是通过黑夜人工加灯光的方法,推迟开花的菊花. 具体技术见附录B.5 病虫害防治菊花的主要病虫害、症状等见附录A.5.1 植物检疫引种时应进行检疫,如果发现幼苗、植株、插穗等带有检疫性的病虫害,应立即销毁.5.2 农业防治保持花场清洁;翻土让阳光暴晒;实行轮作;加强土、肥、水的管理.5.3 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捉害虫;摘除病叶集中销毁;利用灯光、色板、加有杀虫剂的糖酒醋液等进行诱杀害虫.5.4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菊地中的瓢虫、草蛉、寄生蜂、鸟类等有益生物;使用微生物源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5.5 化学防治农药的选择及使用见附录A.6 采收与包装6.1 采收在花枝采收前1天宜用塑料薄膜袋套住花朵,防止损伤. 夏天则在采收前才套袋,防止强光通过薄膜灼伤花朵.6.2 包装在花开约三、四成时剪花. 早上收剪,剪后尽快置于室内,在室内把花枝下部15 cm~20 cm处的叶片摘去,经分级后,宜每10支或12支扎成一束并洗去叶上灰尘与脏物,晾干后装于有通风孔的纸箱.附录A(资料性附录)菊花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A.1 菊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A.1.1 黑斑病初起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为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整个病斑逐渐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乃至遍及整个叶片,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往上部发展,至整株叶片枯死. 该病发生的时期在每年5月~10月,特别是高温、多雨天气更易发生. 病菌借雨水、灌溉水溅落在叶片上成为最初的侵染源. 可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乐比耕、敌菌灵、信生、世高等.A.1.2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背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疣状大斑点,不久叶正面变成淡黄色,叶片卷曲向上,最后变成黄褐色. 病菌随风雨传播. 以春夏季发病较多,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日照不足容易发病. 发病时喷硫胶悬剂硫胶悬剂、敌力脱(丙环唑)、粉锈宁(三唑酮、百理通)、速保利(烯唑醇、特灭唑)等杀菌剂.A.1.3 枯萎病被害植株地上部叶片最初表现为叶色变淡,失去光泽,稍呈波纹状萎蔫下垂,茎基部微肿变褐,表皮粗糙,间有裂缝,严重时缝中生白色霉状物,根部受害变黑腐烂,根毛脱落,植株很快萎蔫枯死. 该病夏天发生较重,土壤粘重、排水通气性差、水分过多更易发病. 把好生灵与瑞毒霉混合使用,对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发病时还可以使用代森锰锌、退菌特、王铜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药剂用于喷雾和灌根.A.1.4 锈病主要以菊柄锈菌感染为常见. 危害叶片,初起时呈黄色小点,以后形成褐色夏孢子堆,后期变为黑褐色冬孢子堆. 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通过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 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6℃以下或31℃以上不易侵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24℃条件下最易发生,以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可使用与防治白粉病相同的药剂.A.1.5 猝倒病主要发生于幼苗. 受害后叶片边缘变黑,顶芽停止生长,基部出现渍状,终至干枯死亡. 病原体为多种真菌,随雨水、灌溉水、土壤等传播. 高温高湿、土壤水分过多、通风不畅、日照不足时易发病. 可使用百菌清、王铜、稀酰吗啉、瑞毒霉、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喷雾和灌根.A.1.6 白绢病(菌核性腐烂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及茎部,引起根腐、茎基腐. 一般先在土表茎基部发生病斑软腐,致病以上部分枯黄,叶片脱落. 潮湿时茎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丝状菌丝体紧贴其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或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和聚生. 土壤粘重、排水通气性差、水分过多易发病. 发病时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异菌脲(扑海因)、腐霉利(速克灵)等杀菌剂.A.1.7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呈浅绿色,后变黄褐色. 病叶常扭曲变形,叶背面菌丛稀疏,初污白或黄白色,后变淡褐色或深褐色,严重时整株枯死. 多发生在8月~10月与3月~4月的苗期,湿度大、通风不良、日照少、昼夜温差在16℃左右时最易发病. 发病时可以使用瑞毒霉、代森锰锌、敌菌灵、王铜、稀酰吗啉、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防治.A.1.8 病毒病(花叶病)菊花是多年生植物,经过数年栽培后就容易受到菊花矮化病毒(CVB)和菊花微斑病毒(CMMV)的感染. 由于菊花是通过营养体无性繁殖,所以一般采用株选母株扦插繁殖时必然要感染病毒. 蚜虫、蓟马、叶蝉等害虫也会传毒. 感病的叶上出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坏死斑,严重者呈褐色枯斑,使整个叶片坏死脱落. 感病株会变矮,切花重量、茎长、花径等都要受到影响. 防治主要方法有:使用茎尖培养的脱毒苗;不用带病毒的植株作为繁殖材料;对操作工具进行消毒,避免植株受伤,铲除杂草等寄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彻底防治蚜虫、蓟马、叶蝉等害虫,预防病毒的传播.A.1.9 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花上. 开始时花瓣成半透明的茶色,以后产生灰色菌丝. 阴雨天、通风不良、日照少时易发病. 发病时可以使用异菌脲、速克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A.2 菊花主要害虫及其防治A.2.1 蚜虫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有棉蚜、桃蚜、菊小长管蚜等多个种类. 常聚生于植株顶端的嫩叶、嫩茎与花蕾上,用口器吸食液汁. 叶茎受害后生长缓慢、发黄、变形,生长点矮缩变小,现蕾开花期则集中危害花梗和花蕾,开花后还为害花蕊,并进入管状花瓣,造成花蕾变小,易脱落,花开不够鲜艳,早凋谢. 危害严重时,不仅虫蜕散布在叶瓣之间影响美观,而且由蚜虫分泌的大量蜜露再引起煤烟病使枝叶和花朵变黑色,严重影响切花的品质. 蚜虫还会传播菊花病毒病. 通常在4月~11月发生十多代,其中以4月~5月和9月~10月为盛发期. 很多杀虫剂均可用于防治,如乐果、氧化乐果、啶虫脒、金好年、阿克泰、灭蚜松、蚜蓟清、高猛、飞虱宝、赛蚜朗、施飞特、蚜虱绝、吡虫啉、抗蚜威等.A.2.2 蓟马也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虫体极小,只有1mm左右,一年可发生数代. 利用锉吸式口器刮破器官表皮并吸收液汁,被害处常呈黄色斑点或块状斑纹,严重时嫩芽、心叶凋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叶枯黄,花萼与花瓣变褐、变形,甚至花器凋谢. 由于蓟马移动能力强,平时藏在心叶、花瓣间的缝隙处,农药往往难以直接打到虫体上,因而更不容易防治. 较好的杀虫剂有啶虫脒+阿维菌素、金好年、乙酰甲胺磷、鱼藤精、西维因、混灭威、七星宝、万灵粉、蚜蓟清、蚜蓟净等.A.2.3 粉虱成虫约长1.5mm,全身被白色蜡粉,繁殖迅猛,常常世代叠生、同生,抗药性强. 群聚于叶片背面,遇惊起飞,很快回落. 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僵小、变形、枯黄,全株生长受阻. 一些新的杀虫剂如啶虫脒、金好年、阿克泰、吡虫啉等防治粉虱的效果较好. 杀虫剂加入如洗衣粉等黏着剂,使粉虱着药后难以再飞,效果更好.A.2.4 红蜘蛛(螨类)虫体红色或棕红色,雌虫长0.4mm,雄虫更小. 繁殖速度极快,1年可繁殖10代~20代. 多发生在高温干燥季节,借风力、流水传播. 喜欢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液汁,初期叶片出现失绿小白点,再出现斑块,后期叶片灰白色、卷曲、皱缩,直至整个叶片枯焦似火烤. 脱落. 花期危害花蕾,使之很快凋落. 可以使用专门用于灭杀红蜘蛛的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克螨特、尼索朗、溴螨酯、双甲脒、单甲脒、螨死净、托尔克、苯螨特、扫螨宝等. 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酸甲胺磷、马拉松、呋喃丹、杀虫脒等也有效.A.2.5 潜叶蛾成虫体小,产卵在叶片上. 幼虫孵化后钻进叶片,潜食叶肉. 潜食隧道曲折迂回,没有一定的方向,在叶上形成花纹形灰白色条纹,俗称“鬼画符”. 老熟幼虫在隧道末端化蛹,并在化蛹处穿破叶表皮而羽化. 当发现有受潜叶蛾危害的叶片时,把叶片摘去、烧掉. 在夏秋潜叶蛾发生严重的季节,喷杀虫剂来进行保护,及早喷,连续喷2~3次. 由于潜叶蛾产卵于晚上,故喷药时间最好在傍晚. 许多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乐果、氧化乐果、甲基硫环磷、乙酰甲胺磷、杀螟松、水胺硫磷、磷胺、辛硫磷、敌敌畏等都可以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戊菊酯(中西除虫菊酯、多虫畏)、甲氰菊酯(灭扫利)、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中西杀灭菊酯、敌虫菊酯、异戊氰酯酯)等效果也很好. 如果已有幼虫钻进危害,需要选择内吸性的杀虫剂如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甲基硫环磷、呋喃丹、杀虫脒等.A.2.6 菜青虫为菜粉蝶的幼虫,全身绿色. 蚕食叶片、使叶片千疮百孔,严重时整片叶子吃掉. 上述提到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的巴丹(杀螟丹. 派丹)、西维因、呋喃丹等,植物性杀虫剂中的鱼藤酮,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A.2.7 螟虫(食心虫)8月~10月间成虫在夜晚飞来,专在嫩心或幼蕾上产卵. 幼虫早期绿色,后期灰褐色,体长3mm~10mm. 食顶芽,钻吃花蕾,受害后无法弥补. 8月~10月间每天上午仔细检查,发现小肉虫及时捕杀,或者使用杀虫剂. 用于防治菜青虫的杀虫剂也可以用于防治螟虫.A.2.8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杂食性害虫. 幼虫头部淡褐色至黑褐色,胸腹部体色多变. 以咬食叶片为主,7月~9月发生为多. 用于防治菜青虫的杀虫剂也可以用于防治斜纹夜蛾. 幼虫一般晚上出来危害,因此傍晚喷药更理想.A.2.9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通称,一般一年发生1代. 蛴螬在土壤中生存,虫体柔软、白到灰色,通常卷曲成“C”字形. 越冬蛴螬3月~4月开始活动,咬食菊株根茎,7月~8月当年新生蛴螬严重危害菊株,可以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它的成虫即金龟子,也会吃叶和花. 7月~8月当幼虫刚孵化出时,施用杀虫剂最有效. 可用辛硫磷乳油1000倍~2000倍液浇灌土壤,或者在土中施呋喃丹颗粒. 当蛴螬长大后,便不易受杀虫剂的影响.A.2.10 菊小筒天牛(菊天牛)一年发生1代. 一般5月~6月间出现成虫,体长6mm~11mm,圆筒形,黑色. 成虫在茎梢上咬破皮层产卵,如果茎梢幼嫩,则伤口上部不久变黑,梢枯萎;如果茎已较粗硬,因输导组织被害常造成植株生长迟缓,开花不正常. 卵经数日孵化,幼虫沿茎干向下蛀食,9月间蛀达根部化蛹,10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即潜藏于根内越冬. 防治方法有:5月~6月间羽化成虫出现时进行人工捕捉,或者使用内吸性的杀虫剂如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甲基硫环磷、杀虫脒等进行喷杀. 受害的茎梢及时剪除烧毁.A.2.11 灰巴蜗灰巴蜗牛有2对触角,后触角较长,其顶端有黑色眼睛. 贝壳中等大小,壳质坚固,呈椭圆形,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并有密生的生长线与螺纹. 1年发生1代,其寿命可达1年以上. 一般白天栖息在暗处,夜晚爬出吃食叶片等,造成孔洞或缺刻,所爬过之处都留下银色的痕迹. 阴雨季节危害严重,甚至白天也出现危害. 药物防治可用80%灭蜗灵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每平方米施1.5g;或在植株周围撒一些石灰粉. 晚上进行人工捕捉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人工加工推迟开花技术B.1 人工加光推迟开花的原理秋菊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约12小时以内)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在长日照下(日照17小时以上,或连续黑暗7小时以下)是不会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的. 根据这个原理,在秋季后每天于黑夜(下午日落后至第二天日出前)期间,利用人工加灯光的方法,让田间秋菊处于连续黑暗7小时以下,使日照由短日照变成长日照,从而抑制其花芽分化,把花期推迟.B.2 加光技术B.2.1 需要加光的时期在广州要推迟秋菊开花,开始加光的时间因品种而不同. 为了安全起见,例如日本白、桃红通常在8月30日就要开始加光,黄秀凤在9月7日就要开始加光.从停止人工加灯光开始(即进入短日照开始)一直到植株开花所需要的时间,与品种关系最大. 例如黄秀凤约需75天,日本白约需65天,桃红约需60天. 在生产上,就是以其作为主要依据,来确定停止加光时间的.例如,要控制黄秀凤在2006年1月1日开花,则倒推回去75天即10月17日应开始停止加光(而9月7日~10月16日必需加光). 但是,从停止加光到开花期间的温度对所需的时间也有影响. 如果期间温度比较低,到开花所需要的时间会延长一些;反之温度如果高些则时间短些. 由于在露地或者在没有控温的设施内栽培时,具体的温度无法控制,而每年每月每日的温度又不一样,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黄秀凤1月1日有花开,通常把25%的植株在72天前(即10月20日)停止加光,50%的植株在75天前(即10月17日)停止加光,25%的植株在80天前(即10月12日)停止加光.B.2.2 每天加光的方法每天人工加灯光的时间,应当在半夜进行(即采用光中断的方法),使整个夜间分成两段暗期,每段暗期不超过7小时. 其中最好是在每天23点~次日凌晨2点进行加光,连续加光3小时.B.2.3 加光的强度每畦上可挂一排60瓦以上的白炽灯,每灯间隔3.5m,就能达到补光要求. 电灯高度以距地面1.5m为宜. 另外使用的方法有:每畦上可挂一排40瓦的白炽灯,每灯间隔约2.5m,灯距地面1.5m左右,每亩总灯数80个左右.B.3 扦插的时间秋菊如果具备日照和温度两个条件,即使叶片在10片以下,株高10cm~15cm,往往也会分化花芽. 为了获得长度85 cm以上的一级花枝,在花芽分化前(即停止加光前)植株必须进行营养生长到50cm~60 cm高(这段时间必须处于长日照下). 长到50cm~60 cm高所需的时间,因品种、季节、有无摘心而异.对于秋菊,如果进行推迟开花,而定植后又进行1次摘心,在停止加光前95天~110天就必须进行扦插. 其中,从扦插至定植约需10天~15天,从定植至摘心约需20天~25天,从摘心至植株营养生长到50cm~60 cm高约需65天~70天. 此后停止加光让其自然生长至开花(具体时间因品种而不同)时,花枝条总长就能够达到1m以上.文章网址:penzai/guanli/24343.html。

菊花加工工艺流程和步骤详解

菊花加工工艺流程和步骤详解

菊花加工工艺流程和步骤详解英文回答:Processing Chrysanthemum Flowers: A DetailedExplan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Steps.Chrysanthemum flower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tea, essential oils, and decorative items. The processing of chrysanthemumflower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ensure their quality and usability. In this article, I will explain the process and steps involved in processing chrysanthemum flowers.Step 1: Harvesting.The first step in processing chrysanthemum flowers is the harvesting process. This involves carefully selecting the flowers at their peak bloom. 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flowers that are fully open and have vibrant colors. The flowers are usually harvested early in the morning when thedew has dried off.Step 2: Sorting and Cleaning.Once the flowers are harvested, they need to be sorted and cleaned. This involves removing any damaged or wilted flowers and separating them based on their size and color. The flowers are then gently washed to remove any dirt or debris.Step 3: Drying.After the cleaning process, the chrysanthemum flowers need to be dried.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for drying chrysanthemum flowers, including air drying, sun drying, and mechanical drying. Air drying involves spreading the flowers on racks or trays and allowing them to dry naturally. Sun drying involves placing the flowers in direct sunlight to dry. Mechanical drying uses machines to dry the flower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Step 4: Grinding.Once the flowers are completely dried, they are ready for grinding. Grinding the chrysanthemum flowers helps to break them down into smaller particles, making it easier to extract their essential oils or use them in tea production. Grinding can be done using a mortar and pestle or specialized grinding machines.Step 5: Extraction or Tea Production.The final step in processing chrysanthemum flowers depends on the intended use. If the flowers are being processed for their essential oils, they are typically subjected to an extraction process using solvents or steam distillation. This process extracts the valuable oils from the flowers, which can then be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perfumery or aromatherapy.If the flowers are being processed for tea production, they are typically packaged and sold as loose tea or tea bags. Chrysanthemum tea is a popular beverage in many cultures and is known for its floral aroma and soothingproperties.中文回答:菊花加工工艺流程和步骤详解。

菊花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菊花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菊花茶的加工工序流程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

下面,详细地为大家讲讲菊花茶的加工工序流程,快来看看吧!菊花的开花期约20天。

一般于11月初开得较为集中。

应分批采收,以花心(管状花)2/3开放时为最适采收期。

全开放的花,不仅香气散逸,而且加工后易散,色泽亦差。

收获时将花连所在的枝从分权处割下或剪下,扎成小把,以利阴干;或直接剪取花头。

随即加工。

加工方法有阴干、晒干、烘干等。

阴干11月上旬,视花绝大部分进入适宜采收期时,选晴天下午连花枝一起割下,分2—3坎割完,挂搭好的架上阴干。

全干后剪下干花,即为成品。

著名的毫菊,即为阴干品。

生晒将采收的带枝鲜花置架上阴干1—2月,剪下花朵,每百公斤喷清水2—4公斤,使均匀湿润后,熏硫磺8小时左右,每百公斤菊花用硫磺2公斤,起到消毒及漂白作用。

熏后稍晾晒即为成品。

也可以采收后以鲜花熏硫磺、熏后日晒至干。

前者如怀菊花,后者如滁菊花、川菊花。

著名的怀菊、滁菊、川菊即均为生晒品。

(国家已经禁止用硫磺熏制菊花茶)蒸晒将收获的鲜菊花置蒸笼内(铺厚度约3厘米)蒸4—5分钟,取出放竹帘上曝晒,勿翻动。

晒3天后可翻1次,晒6—7天后,堆起返润1—2天,再晒1一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为全干,可为成品。

杭菊目即蒸晒品。

烘培将鲜菊花置烤房竹帘上(或铺于烘筛置于火炕),厚度3—5厘米,在60℃左右温度下烘烤,半干时翻动1次,九成干时取出略晒至全干即为成品。

贡菊即为烘焙品。

以上几种加工方法,以烘干方法为最好,干得快,质量好,出干率高,一般5公斤鲜花能加工1公斤干货。

菊花亩产干品100—150公斤。

以花序完整、身干、颜色鲜艳、气味清香、无梗叶、碎瓣、无霉变者为佳。

关于食用菊花生产技术报告 - 副本

关于食用菊花生产技术报告 - 副本

关于JR农庄食用菊花生产技术报告2019年5月份种植食用菊花以来,按照BJ菊花专家的生产技术指导,经生产种植小组和JR农庄项目部的共同努力,先后完成大棚生产设施的改造、修缮,生产大棚的土壤的改良和消毒工作;生产工人的各项生产技术培训,严格落实和学习使用菊花的生产技术规程,为给以后的菊花种植提供技术依托,现将菊花生产的技术流程总结报告如下:一、大棚降温、遮光、防虫等设施的前期改造工作食用菊花在生长过程中最适温度是15-25 °C,低于8 °C则需加温,高于35 °C则需悬挂遮阳网或采取其它降温措施。

按照楼观地区的种植经验,需着重关注降温、遮光设施。

在增设风机水帘、遮阳棉被外,最好在增加可收放的外遮阳网,才能较好应对7-8月极端高温。

再者,遮阳棉被,不能存在漏光的情况,不然会导致漏光区菊花开放不整齐。

二、大棚的土壤改良、消毒和灭虫工作1. 土壤改良:需要重施有机肥加深耕的措施进行改良,方法为:施用 4~6 m3有机肥,均匀播散到土壤表面,同时每亩均匀撒施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20-25 千克作基肥,深耕30-35 cm。

以后每茬可以采用施用2 m3有机肥结合深耕的方式进行改良。

(建议采用正规厂家优质有机肥,优选牛粪、猪粪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

JR农庄种植时,采用内蒙腐熟羊粪,效果较好)2. 土壤的杀菌和灭虫处理:通常情况,每亩地再加入 50% 甲基托布津 0.6 千克,同时翻入土内,消毒土壤,深耕30-35 cm,一般深耕后可以直接使用。

JR农庄大棚撂空两年多,在种植设计中无灭虫处理,种植后,先后发现多次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严重危害幼苗生长。

因此,在土壤消毒的同时,如又发现地下害虫的迹象,尽量提前灭虫处理,可有效降低补苗等工作。

三、食用菊花品种的选择和种植密度经过半年试种,经过对比单花质量和亩产等,已选种的5个品种中:YS白玉、YS金黄较之LG粉黛、白玉1号、金黄1号更为适合楼观地区,故在种植品种选择上,应以燕山白玉、燕山金黄为主,少量搭配种植白玉1号、金黄1号和粉黛等品种。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菊花生产操作规程1. 引言绿色食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激素等化学物质,保持自然原色、味道和营养成分的食品。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绿色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为了确保菊花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菊花生产过程。

2. 原料选用1.选用优质非转基因菊花种子作为种植原料。

2.原料菊花种子应当经过消毒处理,以保证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3. 种植管理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避免种植在受污染的土壤中。

2.菊花栽培:按照菊花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菊花种植的密度,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通风和光照。

3.无公害病虫害防治: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4. 施肥措施1.有机肥料的使用:优先选择有机肥料如堆肥、腐熟的动植物粪便等。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含量。

2.避免化学肥料的使用: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如果必须使用化学肥料,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菊花生长需求合理使用,避免过量施肥。

5. 灌溉管理1.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或雨水收集等方式进行菊花的灌溉,避免过量灌溉。

2.水质控制:使用无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水源。

3.灌溉时间:根据菊花的生长需要和气温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给菊花造成过度湿润或干旱的情况。

6. 采摘和加工1.采摘时机:根据菊花的花期和花蕾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以保证菊花的质量。

2.采摘方法: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进行,避免使用机械设备损坏菊花。

3.加工过程:将采摘下来的菊花进行清洗和除杂处理,然后进行晾晒或烘干,直至含水量符合要求。

7. 质量检测1.生菊花的外观检查:检查菊花的色泽、形态、无虫害和病斑等。

2.营养成分检测:检测菊花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蛋白质、维生素等。

3.农药残留检测:检测菊花中是否残留化学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菊花生产技术规范

菊花生产技术规范
• 3.花首在2~3cm左右是正常现象,如花首 达4cm~5cm的要分开整理,并且要注明“首 长”。给客户一个明细的质量清单。
• 4.整个植株从上到下全部的侧芽必须抹净 。
• 5.橡皮筋扎束的地方,叶片一定要拉干净 ,以免养水时会出现烂叶现象。
• 6.橡皮筋扎束时尽量不要把花放在桌子上 ,以免造成花苞断头或叶片擦伤现象。
• 植株茎杆笔直,无弯曲现象。 • 根部剪切整齐,无长短不一和木质化现象。 • 叶片无病虫害,无泥土污染现象。 • 天叶大小均匀:不可偏大或偏小,盖住花苞的
长度在2cm~3cm。 • 上部20cm以内不可有断叶现象,抹芽伤口一
定要小,而下部允许有2张断叶现象。 • 花苞开放度一致,无畸形,无双芯,无扭曲,
• 7.切花整理(一般10枝/束)后,要重新 检查一下花头是否整齐,如不整齐马上改 正。
不合格产品(一)
不合格产品(二)
不合格产品(三)
抹芽不及时,导致产品 不合格,侧芽太长
理花——剪切养水
• 1.切花时,必须重新检查花头是否整齐 ,花苞上有无病虫害,并且切时要注意 长度。
• 2.根部剪切时一定要整齐。 • 3.养水时要以规定的扎数放进桶内,并
放上相应的标签。 • 4.放时要轻拿轻放,放好后为了防止断
头现象,要用绳子在花苞以下 15cm~20cm左右扎好,放入冷库。 • 5.养水桶内一定要保持清洁,2天之内 必须换水,水桶必须定期消毒。每桶的 数量基本保持一致,以便于计算成花数 量。 • 6.为了产品的根部能够剪切的更加整齐 ,一定要定期磨刀、保持刀刃锋利。
2.2)菊花高优栽培及花期调控技术
2.2.8病虫害的控制: 锈病与蚜虫是切花菊生产中主要防控病虫害。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 的出口率,我们在所有的生产区域安装了防虫网,并且对生产区域周围的环 境进行定期的打扫和消毒清理工作。 种苗直插期间,那么揭膜后马上喷洒一次广谱性杀菌剂和杀虫剂。以后每7天 喷洒一次,进行病虫害预防 。 优香因是夏菊,该时间段的气候炎热、潮湿,所以比较容易感病 。目前生产 上存在的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是白锈病。 菊花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 害菊花叶片,严重时可为害茎、花瓣等。叶片受到侵染时,在叶背长出菌丝 ,导致菊花产品失去商品价值。锈病还具有传播迅速,防治困难。一旦大面 积爆发,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般当夜温在10-15℃,昼温在25-30℃ ,且空气湿度达到80%-100%时,锈病极易发生。温度在10℃以下或30℃以 上即使湿度达到80%以上锈病也不易发生、传染。因此控制温湿度,使其不 能满足锈病发生、传播的条件是抑制锈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其防治措施主要 有:(1) 降低湿度,减少浇水次数,选晴天上午浇水,夜间有条件加温; (2) 加强通风 ,风口加大,延长通风时间; (3) 药剂预防:使用代森锰锌,甲托,多菌灵等进行预 防,5~7 天 1次 。 (4)如果前期发现锈病的发生,必须马上将发病的植株 拔除清理并进行销毁,同时用百菌清等药剂对土壤以及周边的植株进行防治 喷施,彻底进行防治。

野菊花工艺规程

野菊花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47701 野菊花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野菊花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野菊花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野菊花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野菊花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9.3 包装材料消耗定额(按投料100kg计算)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过筛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菊花布生产工艺流程

菊花布生产工艺流程

菊花布生产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rysanthemum fabric involves several steps, starting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chrysanthemum flowers to the final weaving of the fabric. Let me walk you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1. Cultivation of Chrysanthemum Flowers: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e cultivation of chrysanthemum flowers. These flowers are typically grown in large fields or greenhouses. They require specific conditions such as adequate sunlight, temperature, and water. Farmers carefully plant and nurture the flowers, ensuring they grow healthy and vibrant.2. Harvesting and Drying:Once the chrysanthemum flowers are fully grown, theyare harvested. The flowers are carefully plucked from the plants, ensuring that only the petals are collected. The petals are then spread out to dry. This drying process helps to preserve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the petals.3. Extraction of Natural Dyes:After the petals are dried, they undergo a process of extraction to obtain natural dyes. The dried petals are ground into a fine powder, and then mixed with a solvent to extract the color. This color extract is then filtered and purified to remove any impurities.4. Preparation of Yarn:Next, the yarn for the fabric is prepared. This involves spinning the fibers into threads. The type of yarn used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texture and strength of the fabric. The yarn is carefully spun and wound onto bobbins or spindles, ready for the weaving process.5. Weaving of Chrysanthemum Fabric:The final step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e weaving of the chrysanthemum fabric. The prepared yarn is loaded onto weaving looms, and skilled weavers use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create intricate patterns and designs. The natural dyes extracted from the chrysanthemum petals are used to color the fabric, giving it a unique and vibrant appearance.Once the fabric is woven, it undergoes a finishing process, which includes washing, drying, and ironing. This helps to enhance the texture and appearance of the fabric, making it ready for us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clothing, home textiles, and accessories.中文回答:菊花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几个步骤,从菊花的种植到最终的织造过程。

菊花采收及加工技术

菊花采收及加工技术

菊花采收及加工技术一、采收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

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若将全部开放的花朵采下后加工质量差。

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方法。

1.亳菊在花大部分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

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3至4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

干燥快的色白,干燥慢的为淡黄色,至花有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磺熏白。

熏后再摊晒1天即可干燥。

然后装入木板箱或竹篓,内衬牛皮纸,1层菊花一层纸相间压实贮藏。

一般亩产50千克,高产达150千克。

2.滁菊菊花采后,阴干,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再晒至全干即成。

晒时切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晾晒。

3.贡菊菊花采后,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

烘房温度控制在40至50℃之间。

烘时将贡菊摊、竹帘上,当第1轮菊花烘至九成干时,再转为第2轮。

第2轮的温度较第1轮低,约30至40℃。

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

此法加工菊花,清香而有甘味,花色鲜艳而又洁白,且挥发油损失甚少,较晒熏、蒸法加工质量为好。

尤其是采用硫磺熏蒸,菊花被硫和硫化物污染,严重影响药菊的质量和卫生。

4.杭菊杭菊花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厘米,过厚不易蒸好。

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

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

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

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

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

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菊花生产技术规范标准[详]

菊花生产技术规范标准[详]
苗床一般采用南北向,床高20厘米,苗床为梯形,下底宽110厘米,上底 宽100厘米,苗床间作业道宽40厘米,苗床要求笔直,床面水平 4、铺设支撑网:
在苗床上铺设网眼为11厘米×11厘米支撑网,网面要绷紧,使每一个网 眼呈正方形,网的两端用铁管固定
2.2)菊花高优栽培及花期调控技术
2.2.2
定植(直插法): 定植前应先对无根苗进行蘸生根水和杀菌剂处理,然后定植时进行分选,把病、 残苗除掉,把壮苗和细、弱苗分开进行定植,一般把壮苗定植在畦中间,弱苗定 植在畦两边,边上通风透光好,这样很快能使定植苗生长势保持一致。以保证植 株均衡生长,以达到均衡的鲜重。定植时要求种苗茎部埋入土里2~3厘米,与 土壤接触紧密,667m2定植23000株左右。定植后立即浇水,浇水量要大, 同时 用遮阳网进行遮荫。第二天早上再次浇水,随后马上进行扶苗、盖地膜。一 般定植在下午进行。一般盖膜后无需管理,直到生根揭膜后再进行日常管理。 定植的密度直接影响到今后产品的鲜重。一般国内销售的产品定植密度为 6372株/M2 ,出口产品因为要求一定的鲜重,所以在定植密度上作了调整,一 般定植密度为 56株/M2 。 由于在菊花产品的用途中很多用于花束,所以,我们有时会采用摘心的方法, 对产品的鲜重进行控制,将花束用的70CM的产品鲜重控制在45--50克左右。
2.2.7提网、抹芽、抹蕾: 当网上植株高度达到25 厘米左右时要及时提网,保持网上部分长度在15厘米左 右,网上部分过长,植株容易弯曲;相反网上部分过短,由于植株未完全木 质化,也容易弯曲。提网最好在晴天的下午进行,因为这时叶子比较柔软,提网 时不易受损伤。提网时把花网向外侧绷紧,同时向上提起。提网工作一定要 及时。 当腋芽生长至2 厘米时要及时抹掉,抹芽时双手同时进行,并要及时,如抹芽 太晚,会留下很大的伤口而不能出口;也不能芽很小时进行抹芽工作,这样 容易弄掉叶片而不能出口。抹芽时要做到三个不:即不掉叶、不留橛、不落 抹。 花芽开始分化后,当主蕾边上的侧蕾长到绿豆粒大小,这时要及时抹掉侧蕾,如 侧蕾抹的太晚,则影响主蕾生长,造成伤口过大、主蕾过小而不能出口;如 侧蕾很小时进行抹蕾工作,则很容易弄伤主蕾,应根据个人熟练情况以能抹 掉侧蕾而不伤及主蕾为原则。注意抹蕾时也不能留橛。

虹华园艺祥云基地的菊花生产流程

虹华园艺祥云基地的菊花生产流程

虹华园艺祥云基地的菊花生产流程虹华园艺祥云基地的菊花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育苗阶段:在园艺祥云基地,菊花的育苗通常从种子开始。

种子首先被播种在育苗盘中,接着放置在温室或苗床中。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发芽成苗。

2. 移栽阶段:当菊花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它们需要被移栽到更大的容器或田地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移栽。

移栽的目的是为了给菊花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3. 生长管理阶段:在生长管理阶段,菊花需要适当的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菊花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园艺师会根据菊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其健康生长。

4. 营养补充阶段:为了促进菊花的生长和开花,园艺师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菊花额外的营养补充,如喷洒叶面肥或施用有机肥料。

这有助于提供菊花所需的养分,并促进其生长和花朵的形成。

5. 花期控制阶段:菊花在特定的花期中表现出最佳的开花状态。

为了在特定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花期,园艺师可能会采取措施控制菊花的生长和开花。

这可以包括调整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适时修剪和疏花,以达到理想的花期效果。

6. 收获和处理阶段:当菊花达到成熟状态后,园艺师会进行收获。

菊花的收获通常是手工进行的,以确保花朵的完整和质量。

收获后,菊花会进行初步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损坏的花朵,然后进行包装和运输。

总的来说,虹华园艺祥云基地的菊花生产流程包括育苗、移栽、生长管理、营养补充、花期控制、收获和处理等步骤。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园艺师们努力确保菊花的生长和开花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菊花产品。

高二下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操作过程

高二下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操作过程

高二下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操作过程生物这门学科的知识点很多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起来十分有趣。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下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操作过程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下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操作过程一、制备MS固体培养基实验室一般使用4℃保存的配制好的培养基母液来制备1、配制各种母液。

配制母液时,大量元素浓缩,微量元素浓缩。

常温保存。

激素类、维生素类以及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可以按照1mg/ml的质量浓度单独配制母液。

用母液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各种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

2、配制培养基。

配制1LMS培养基时,先将称量好的琼脂加入800mL蒸馏水,加热使琼脂熔化,然后加入蔗糖30g,去配制好的母液,依次加入,然后定容至1000mL。

调节pH值,然后分装到锥形瓶中,每瓶分装50或100mL3、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二、外植体消毒选取菊花茎段时,要取。

无菌技术包括培养基消毒灭菌和植物材料(外植体)的消毒灭菌。

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__________。

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一般情况下,细菌污染可能是由接种人员造成的,真菌污染可能是_________灭菌不当。

三、接种接种前,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将工作台擦拭,然后点燃酒精灯。

所有的接种操作必须在酒精灯旁进行,并且每次使用器械后,都要用火焰灼烧灭菌四、培养接种后的锥形瓶最好放在无菌箱中培养。

培养期间定期消毒,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天用日光灯光照12h五、移栽移栽生根的菊花试管苗之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清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六、栽培每天要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适时浇水、施肥,直至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栽培技术规范一、目的:对菊花生产流程规范操作,确保切花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菊花繁殖、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包装全套管理过程。

三、使用设备:保温大棚、供肥、药、水系统、加温(加温机)等设备。

一、菊花种苗繁殖栽培技术规范1、种苗的繁殖材料质量控制:种苗繁殖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切花生产切穗,为确保品种纯正,品质优良,健康无病害,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1.1生产出高品质的种苗繁殖材料(切条),应坚持不懈的选择最佳品种,并定期更新繁殖母株,从而能保证种苗品质的稳定性和优秀性。

1.1.2对每一批母株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使用好品质的母株,标明各个品种的情况,从母株下切条时,应记录好采穗日期,采穗人,品种、数量,以便有效追溯。

1.2母本定植前的准备工作1.2.1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易于整理,土壤PH植在5.8—6.5最佳,对于较粘重的土壤适量添加谷壳,有机肥等,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质地及肥力。

1.2.2施基肥:每10平方米撒施15—15—15复合肥1千克+钙镁磷肥1千克+硝酸钙1千克,均匀施撒后用施耕机均匀施耕,并深翻土壤。

1.2.3土壤消毒:采用蒸气消毒或采用1平方米撒98%必速灭30克,后盖膜1周后拉开薄膜再做土壤整理。

1.2.4种植方式方法1.2.4.1按株行距10CM×12CM栽植。

1.2.4.2定植时注意:在定植前一天浇适当的水,第二天定植时根系和土壤尽量紧密粘在一起,不要让根系露于外面,防止根系脱水现象,植株定植深度为3-5cm。

1.2.4.3定植后浇充足的定根水。

1.2.4.4定植后用遮荫网根据天气遮光一周左右,同时保持昼温在20—250C之间,夜温不低于180C。

1.2.4.5母株处于长期的营养生长期,需补足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

1.3水份管理:当苗定植后浇充足的定根水,苗在幼苗期间,水应特别注意,水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即可,当定植3周后,根据天气情况来给水,一般正常情况下(晴天),每隔1—2天给一次水,给水的量一般根据土壤干湿度来决定,土壤湿润保持在20CM土层深度左右,不能积水。

1.4温度管理:1.4.1菊花生产棚内昼温在18—250C之间,夜温在18—200C为最佳。

若不超过350C也可正常生长,但高温时间不可过长。

1.4.2如果温度过高,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把天窗,侧窗打开,或者喷雾1—2分钟清水。

如果阳光太强,同时把遮阳网打开1.4.3如温度达不到,可以用加温机来加热增加热量。

1.5施肥管理:母株定植2周后开始摘心,两周后施第一次肥:硝酸钾浓度0.7%+硝酸钙浓度0.5%,第三周施硝酸钾浓度0.6%+硫酸镁浓度0.6%,以后每周施一次、2种互相交换使用,施肥前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叶色,表现来判断给肥。

1.6光照管理:为满足菊花生长需求,定植后要有充足的光照,白天自然光照不少于16小时,如少于16小时,用人工补光,如果超过70.000勒克斯,就打开遮荫网,因过强光会灼烧叶片,抑制其生长,夜间补光强度不得低于60勒克斯/点。

1.7切条采收:1.7.1母株定植2周后,根系发育健全时,在第5或第六叶片处摘心。

若条件有利,则摘心时间还能稍微提前,摘心时间越早,越准确,则侧芽发育越好,越整齐,在生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每周至少进行2次采穗,采穗长度要一致,都为5—6厘米长,为使采穗长度一致,可用一种特制小刀,采收时,小刀上部对向生长点,用手指将切口按向刀刃,手腕轻轻抖动,切条即从下端刀刃采下。

由于菊花不能通过不定芽发育,侧芽必须从叶腋长出,因此采收时切口以下因继续保留两片叶片,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不定芽会从土壤茎干部分长出,应及时摘除。

1.7.2采收频率:1.7.2.1较高的采收频率有助于保持切条规则,茎干粗度及单位面积产量的一致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潜在切条的生长和发育。

1.7.2.2采收频率过低,采下来的穗条较长,叶片较多,易形成早熟切穗。

1.7.2.3定期采收切穗有助于增殖系数提高,从而使新的切穗产出时间相对统一和稳定,便于对工作进度的合理安排。

1.8分级:一般情况下,只要采收频率适当,采收时间和位置精确合理,采下的切条通常都会比较统一,无需再进行分级整理。

在必须进行分级整理切穗的情况下,分级通常是根据切穗长短,茎干粗细及叶片数量来进行。

2.生产周期:2.1.母株采穗14—16周后,由于生根问题及早熟花蕾的产生,很难再生产出好的质量的切穗,需对采穗母株进行更换。

通常情况下,采穗之前的土壤整理、摘心大约需要4—5周时间,为保持生产的持续性,下一茬母苗的定植时间需在前一茬母株生产周期结束前5周进行。

3.包装:3.1 一般每个塑料袋装25—50个切条,(指保鲜袋)然后再将装好的塑料袋放入纸箱,板条箱或其它容器,3.2.包装好的切穗进入2—4O C的冷库里储存,一般储存时间2周左右,最长时间不超过25天。

3.3.统计好采收日期、品种、数量以及采收人。

4.病害防治:4.1黑斑病:叶片和靠近土壤的茎干部位产生深棕色或黑色斑点,病症状为植株生长点卷曲并在一侧产生畸形小叶。

疫病多发生在植株的根茎,出现黑色腐斑。

真菌通常在感染部位产生许多孢子并易向其它潮湿的部位传播进而传染更多植株。

防治方法:①.提倡种植一茬,实行一次土壤消毒;②发病初期腈菌唑2.5%2000倍液喷施。

4.2白锈病:4.2.1白锈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淡绿色凹斑,反面则出现球状孢子脓疱,起初脓疱呈白色,后转为灰色及浅棕色。

4.2.2幼嫩叶片较易受到侵袭,白锈病无需通过外部伤口,只要条件适当(通常指湿度条件),一般湿度达到80—90%最容易产生,孢子或菌丝体即能直接侵入叶片表面。

4.3叶斑病:4.3.1 病原:半知菌菊壳针孢菌,病状:叶片布满褐色圆斑,斑点大小0.5—2厘米,此病在高湿环境下传播迅速。

若定期采取针对白锈病的控制措施,则植株感染叶斑病的可能性非常低。

4.3.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百菌清1000倍液均匀喷施。

5害虫防治:5.1红蜘蛛:一般情况下,红蜘蛛生于叶片背面,但是当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整株植物包括新有叶片都会到处布满红蜘蛛,红蜘蛛会在植株上织网,受到侵袭的叶片呈暗灰色。

防治:可采用克螨特,农克螨,万灵进行防治。

5.2潜叶蝇:它们通常会在叶片上形成一通曲折迂回的灰白色条纹影响切花的质量。

防治方法:可采用斑潜蝇杀星3000倍喷施或1。

8%的爱福丁乳油进行防治。

5.3蓟马;蓟马寄生于植株顶部或侧芽,个体极小,不易看到,被蓟马啃食过的幼嫩部位会造成叶片,花朵畸形,叶片出现浅色斑点。

防治方法:阿维菌素1500倍喷施或阿维吡虫啉3000倍喷施,也可用40%七里宝乳油进行防治6、日常管理:6.1遵守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合理使用大棚内水、电及各种设施。

6.2根据棚内的温度调节侧膜,顶膜的开与关,根据气候应打开侧膜透气。

6.3根据光照强度决定遮阴网的收与开。

6.4尽量在上午水喷。

6.5冬季温度过低采取加温措施。

6.6每次采穗完后,进行清理工作,清除杂草、残叶、残枝,并施一次杀菌剂。

6.7生长旺季定期采穗。

6.8保持大棚内清洁、整齐及时倾倒垃圾。

6.9药品、用具摆放整齐、规范。

6.10定期检查喷滴管道及各种设备,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11观察到生长中的水、肥病虫等异常情况,立即向技术人员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

7.农药施用:7.1用药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规范使用。

7.2按所需浓度准确配制,注明摇匀的必须摇匀。

7.3规范天平,量筒的使用,避免农药的溅失和向外泼洒。

7.4用量筒取悬浮型农药时,每次量取后都必须清洗量筒。

洗涤液到入喷雾药筒。

7.5施药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工作服、手套、口罩),注意人身安全。

7.6喷雾时按要求施用,做到均匀一致,不浪费。

7.7几种农药混配时,应注意不能影响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不能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

7.8每次施药后清洗工具、器皿用肥皂洗手、脸。

7.9做好施药记录,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

8.侧卷膜、遮荫网、防虫网的使用程度。

8.1侧卷膜:按照各大棚植株的生长要求进行收、放冬季为加强保温,视天气及温度情况,早上在8:30—9:30之间收,下午5:00—6:00之间放下,收、放时用手搅动,卷膜夹棒杆或卷杆不平时,由大棚负责人或放卷膜人进行调整,出现小破损时由大棚负责人进行修补,出现大问题时,应立即报维修组指定时间修补。

8.2遮荫网:根据各大棚植株生长中对光照的要求进行收与开。

维护与侧膜卷膜相似。

8.3防虫网:不能人为损坏,出现小破损应由各大棚负责人进行修补,严禁私自折开或开洞,更不允许借工作方便而随意损坏。

9.喷药机的使用规定喷药机的使用:定期检查机油情况并加减机油,当开机后出现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止使用,报维修部维修。

接头、管道、喷枪不要随意装御,用完后缠绕在车上即可,操作时应保持一人喷施,一人帮助理顺管道及观察药液情况,控制开关,禁止机器空转,喷药前,先启动机器并搅拌药液2分钟后,开始喷洒,其压力大小根据喷施方式及植株大小进行调整。

10.生产场所环境卫生:10.1大棚外周边及走道区域,随时保持清洁,无杂场物放,无杂草生长,每周星期天进行一次大扫除。

10.2每天工作完成后,对当日工作遗留杂物,垃圾进行清理,归顺摆放,严禁乱丢乱放。

10.3保持各大棚内清洁卫生,走道及过道保持清洁。

10.4大棚内平整摆放与该棚种植有关的杂物,工具、药肥集中,用剩的肥料,农药标识清楚,防止混淆,并统一摆放和管理。

10.5大棚采收完后,支撑网,支撑杆集中收集,喷滴管道捆扎整齐。

10.6工作服、鞋、帽等统一摆放在指定地点位置,严禁乱放、乱摆。

10.7所有工具、药车使用完后保持清洁,并摆放整齐。

10.8部门内将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检查工作,若发现有不卫生,或不整齐的地方,以及违反以上要求,将给予处罚。

二、菊花生根苗插穗管理扦插前的准备工作。

1.育苗床准备1.1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吸水、保水性强,水分中不能含有过多的养分,PH值应尽可能保持在5.5—6.5的稳定范围。

1.2珍珠岩、草炭以50:50的比例混合、拌均匀。

2.扦插密度:每两个扦插条之间都应保持4厘米或4.5厘米。

3.病害控制3.1植物生长初期易受真菌和根腐病的感染,真菌孢子有时是由插穗条携带进来,在生根过程中发病,在进行裸根扦插条的生产过程中,若需要在原来的基质上连作生产,侧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蒸气消毒是最好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扦插之前,将生根基质同杀菌剂混合,在生根阶段也喷杀菌剂作预防。

3.2用代森锌1000倍液喷施。

4.育苗区温湿度控制4.1切条扦插下去的约6天时间左右,根原基开始分化,此时保持以下条件可以促进生根:4.1.1温室空气温度:白天19O C,夜间21—22O C,超过此范围,可采取人工加温或降温,方法类同于《菊花种苗繁殖栽培技术规范》1.4条4.1.2生根基质温度:全天20 O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