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栽培技术规范
一、目的:对菊花生产流程规范操作,确保切花质量。

二、范围:适用于菊花繁殖、栽培、田间管理、采收、包装全套管理过程。

三、使用设备:保温大棚、供肥、药、水系统、加温(加温机)等设备。

一、菊花种苗繁殖栽培技术规范
1、种苗的繁殖材料质量控制:
种苗繁殖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切花生产切穗,为确保品种纯正,品质优良,健康无病害,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1.1生产出高品质的种苗繁殖材料(切条),应坚持不懈的选择最佳品种,并定期更新繁殖
母株,从而能保证种苗品质的稳定性和优秀性。

1.1.2对每一批母株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使用好品质的母株,标明各个品种的情况,从母
株下切条时,应记录好采穗日期,采穗人,品种、数量,以便有效追溯。

1.2母本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1.2.1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易于整理,土壤PH植在5.8—6.5最佳,对于较粘
重的土壤适量添加谷壳,有机肥等,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质地及肥力。

1.2.2施基肥:每10平方米撒施15—15—15复合肥1千克+钙镁磷肥1千克+硝酸钙1千克,
均匀施撒后用施耕机均匀施耕,并深翻土壤。

1.2.3土壤消毒:采用蒸气消毒或采用1平方米撒98%必速灭30克,后盖膜1周后拉开薄膜再做土壤整理。

1.2.4种植方式方法
1.2.4.1按株行距10CM×12CM栽植。

1.2.4.2定植时注意:在定植前一天浇适当的水,第二天定植时根系和土壤尽量紧密粘在一
起,不要让根系露于外面,防止根系脱水现象,植株定植深度为3-5cm。

1.2.4.3定植后浇充足的定根水。

1.2.4.4定植后用遮荫网根据天气遮光一周左右,同时保持昼温在20—250C之间,夜温不低
于180C。

1.2.4.5母株处于长期的营养生长期,需补足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

1.3水份管理:
当苗定植后浇充足的定根水,苗在幼苗期间,水应特别注意,水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即可,当定植3周后,根据天气情况来给水,一般正常情况下(晴天),每隔1—2天给一次水,给水的量一般根据土壤干湿度来决定,土壤湿润保持在20CM土层深度左右,不能积水。

1.4温度管理:
1.4.1菊花生产棚内昼温在18—250C之间,夜温在18—200C为最佳。

若不超过350C也可正常生长,但高温时间不可过长。

1.4.2如果温度过高,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把天窗,侧窗打开,或者喷雾1—2分钟清水。

如果阳光太强,同时把遮阳网打开
1.4.3如温度达不到,可以用加温机来加热增加热量。

1.5施肥管理:
母株定植2周后开始摘心,两周后施第一次肥:硝酸钾浓度0.7%+硝酸钙浓度0.5%,第三周施硝酸钾浓度0.6%+硫酸镁浓度0.6%,以后每周施一次、2种互相交换使用,施肥前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叶色,表现来判断给肥。

1.6光照管理:
为满足菊花生长需求,定植后要有充足的光照,白天自然光照不少于16小时,如少于16小时,用人工补光,如果超过70.000勒克斯,就打开遮荫网,因过强光会灼烧叶片,抑制其生长,夜间补光强度不得低于60勒克斯/点。

1.7切条采收:
1.7.1母株定植2周后,根系发育健全时,在第5或第六叶片处摘心。

若条件有利,则摘心
时间还能稍微提前,摘心时间越早,越准确,则侧芽发育越好,越整齐,在生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每周至少进行2次采穗,采穗长度要一致,都为5—6厘米长,为使采穗长度一致,可用一种特制小刀,采收时,小刀上部对向生长点,用手指将切口按向刀刃,手腕轻轻抖动,切条即从下端刀刃采下。

由于菊花不能通过不定芽发育,侧芽必须从叶
腋长出,因此采收时切口以下因继续保留两片叶片,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不定芽会从土壤茎干部分长出,应及时摘除。

1.7.2采收频率:
1.7.
2.1较高的采收频率有助于保持切条规则,茎干粗度及单位面积产量的一致性,同时还
有助于提高潜在切条的生长和发育。

1.7.
2.2采收频率过低,采下来的穗条较长,叶片较多,易形成早熟切穗。

1.7.
2.3定期采收切穗有助于增殖系数提高,从而使新的切穗产出时间相对统一和稳定,便
于对工作进度的合理安排。

1.8分级:
一般情况下,只要采收频率适当,采收时间和位置精确合理,采下的切条通常都会比较统一,无需再进行分级整理。

在必须进行分级整理切穗的情况下,分级通常是根据切穗长短,茎干粗细及叶片数量来进行。

2.生产周期:
2.1.母株采穗14—16周后,由于生根问题及早熟花蕾的产生,很难再生产出好的质量的切
穗,需对采穗母株进行更换。

通常情况下,采穗之前的土壤整理、摘心大约需要4—5周时间,为保持生产的持续性,下一茬母苗的定植时间需在前一茬母株生产周期结束前5周进行。

3.包装:
3.1 一般每个塑料袋装25—50个切条,(指保鲜袋)然后再将装好的塑料袋放入纸箱,板条
箱或其它容器,
3.2.包装好的切穗进入2—4O C的冷库里储存,一般储存时间2周左右,最长时间不超过25
天。

3.3.统计好采收日期、品种、数量以及采收人。

4.病害防治:
4.1黑斑病:叶片和靠近土壤的茎干部位产生深棕色或黑色斑点,病症状为植株生长点卷曲
并在一侧产生畸形小叶。

疫病多发生在植株的根茎,出现黑色腐斑。

真菌通常在感染部位产生许多孢子并易向其它潮湿的部位传播进而传染更多植株。

防治方法:①.提倡种植一茬,实行一次土壤消毒;②发病初期腈菌唑2.5%2000倍液喷施。

4.2白锈病:
4.2.1白锈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淡绿色凹斑,反面则出现球状孢子脓疱,起初脓
疱呈白色,后转为灰色及浅棕色。

4.2.2幼嫩叶片较易受到侵袭,白锈病无需通过外部伤口,只要条件适当(通常指湿度条件),
一般湿度达到80—90%最容易产生,孢子或菌丝体即能直接侵入叶片表面。

4.3叶斑病:
4.3.1 病原:半知菌菊壳针孢菌,病状:叶片布满褐色圆斑,斑点大小0.5—2厘米,此
病在高湿环境下传播迅速。

若定期采取针对白锈病的控制措施,则植株感染叶斑病的可能性非常低。

4.3.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百菌清1000倍液均匀喷施。

5害虫防治:
5.1红蜘蛛:一般情况下,红蜘蛛生于叶片背面,但是当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整株植物
包括新有叶片都会到处布满红蜘蛛,红蜘蛛会在植株上织网,受到侵袭的叶片呈暗灰色。

防治:可采用克螨特,农克螨,万灵进行防治。

5.2潜叶蝇:它们通常会在叶片上形成一通曲折迂回的灰白色条纹影响切花的质量。

防治方法:可采用斑潜蝇杀星3000倍喷施或1。

8%的爱福丁乳油进行防治。

5.3蓟马;蓟马寄生于植株顶部或侧芽,个体极小,不易看到,被蓟马啃食过的幼嫩部位会
造成叶片,花朵畸形,叶片出现浅色斑点。

防治方法:阿维菌素1500倍喷施或阿维吡虫啉3000倍喷施,也可用40%七里宝乳油进行防治
6、日常管理:
6.1遵守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合理使用大棚内水、电及各种设施。

6.2根据棚内的温度调节侧膜,顶膜的开与关,根据气候应打开侧膜透气。

6.3根据光照强度决定遮阴网的收与开。

6.4尽量在上午水喷。

6.5冬季温度过低采取加温措施。

6.6每次采穗完后,进行清理工作,清除杂草、残叶、残枝,并施一次杀菌剂。

6.7生长旺季定期采穗。

6.8保持大棚内清洁、整齐及时倾倒垃圾。

6.9药品、用具摆放整齐、规范。

6.10定期检查喷滴管道及各种设备,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11观察到生长中的水、肥病虫等异常情况,立即向技术人员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

7.农药施用:
7.1用药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规范使用。

7.2按所需浓度准确配制,注明摇匀的必须摇匀。

7.3规范天平,量筒的使用,避免农药的溅失和向外泼洒。

7.4用量筒取悬浮型农药时,每次量取后都必须清洗量筒。

洗涤液到入喷雾药筒。

7.5施药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工作服、手套、口罩),注意人身安全。

7.6喷雾时按要求施用,做到均匀一致,不浪费。

7.7几种农药混配时,应注意不能影响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不能破坏药剂的物理性状。

7.8每次施药后清洗工具、器皿用肥皂洗手、脸。

7.9做好施药记录,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

8.侧卷膜、遮荫网、防虫网的使用程度。

8.1侧卷膜:按照各大棚植株的生长要求进行收、放冬季为加强保温,视天气及温度情况,
早上在8:30—9:30之间收,下午5:00—6:00之间放下,收、放时用手搅动,卷膜夹棒杆或卷杆不平时,由大棚负责人或放卷膜人进行调整,出现小破损时由大棚负责人进行修补,出现大问题时,应立即报维修组指定时间修补。

8.2遮荫网:根据各大棚植株生长中对光照的要求进行收与开。

维护与侧膜卷膜相似。

8.3防虫网:不能人为损坏,出现小破损应由各大棚负责人进行修补,严禁私自折开或开洞,
更不允许借工作方便而随意损坏。

9.喷药机的使用规定
喷药机的使用:定期检查机油情况并加减机油,当开机后出现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止使用,报维修部维修。

接头、管道、喷枪不要随意装御,用完后缠绕在车上即可,操作时应保持一人喷施,一人帮助理顺管道及观察药液情况,控制开关,禁止机器空转,喷药前,先启动机器并搅拌药液2分钟后,开始喷洒,其压力大小根据喷施方式及植株大小进行调整。

10.生产场所环境卫生:
10.1大棚外周边及走道区域,随时保持清洁,无杂场物放,无杂草生长,每周星期天进行一次大扫除。

10.2每天工作完成后,对当日工作遗留杂物,垃圾进行清理,归顺摆放,严禁乱丢乱放。

10.3保持各大棚内清洁卫生,走道及过道保持清洁。

10.4大棚内平整摆放与该棚种植有关的杂物,工具、药肥集中,用剩的肥料,
农药标识清楚,防止混淆,并统一摆放和管理。

10.5大棚采收完后,支撑网,支撑杆集中收集,喷滴管道捆扎整齐。

10.6工作服、鞋、帽等统一摆放在指定地点位置,严禁乱放、乱摆。

10.7所有工具、药车使用完后保持清洁,并摆放整齐。

10.8部门内将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检查工作,若发现有不卫生,或不整齐的地方,以及
违反以上要求,将给予处罚。

二、菊花生根苗插穗管理
扦插前的准备工作。

1.育苗床准备
1.1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吸水、保水性强,水分中不能含有过多的养分,PH值应尽可能保持在5.5—6.5的稳定范围。

1.2珍珠岩、草炭以50:50的比例混合、拌均匀。

2.扦插密度:
每两个扦插条之间都应保持4厘米或4.5厘米。

3.病害控制
3.1植物生长初期易受真菌和根腐病的感染,真菌孢子有时是由插穗条携带进来,在生根过程中发病,在进行裸根扦插条的生产过程中,若需要在原来的基质上连作生产,侧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蒸气消毒是最好的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在扦插之前,将生根基质同杀菌剂混合,在生根阶段也喷杀菌剂作预防。

3.2用代森锌1000倍液喷施。

4.育苗区温湿度控制
4.1切条扦插下去的约6天时间左右,根原基开始分化,此时保持以下条件可以促进生根:4.1.1温室空气温度:白天19O C,夜间21—22O C,超过此范围,可采取人工加温或降温,方法类同于《菊花种苗繁殖栽培技术规范》1.4条
4.1.2生根基质温度:全天20 O C。

处理方法同上。

4.1.3相对湿度:接近90%—100%
4.2第二阶段,自第7至12天此时根系开始增长,形成生产用苗保持以下条件:(处理方法同第一阶段)
4.2.1温室空气温度:白天17—18 0C,夜间19—20 0C
4.2.2生根基质温度:全天200C
4.2.3相对湿度:由95%逐步降为65%
5.相对湿度的处理方法:
5.1在扦插条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

5.2采用高压喷雾系统
6.遮荫
6.1强光辐射会增高温度,采用遮荫以调节相对湿度和温度。

6.1.1在扦插一周之内,若光照强度超过400瓦/平方米,或温度超过280C,就必须遮荫。

6.1.2扦插2周之内,若扦插条出现枯萎现象或温度超过240C,要彩遮阴措施。

7.起苗
7.1通常扦插12天后,根系就会发育健全,当根系长到2CM左右就开始起苗,起苗时要特
别小心,尽可能不要伤到任何根系,生根苗起出后,放入纸箱或筐里,注明取苗时间、
品种、数量,并把大小苗作区分。

8.环境卫生,
保持育苗区清洁、干净、无积水、走道整洁。

9.扦插注意事项:
9.1扦插注明,标好扦插日期、品种、数量、定植区域。

三、菊花切花生产流程
1.土壤耕作和消毒
1.1为确保生产过程中土壤水份分布均匀,定植前对定植地进行“#”字型深翻40~50cm,
后旋耕整个表土层,最后平整好沟畦。

1.2消毒
1.2.1蒸气消毒:
蒸气消毒之前,土壤须保持干爽,其中沙土或松散肥土耕作后无须再整理,板结土壤则须敲碎,消毒时蒸气自蒸气膜下通入,形成压差使蒸气深入土壤,蒸气到达一定深度才能起到有效控制和消灭土生病原体的作用,一般土壤深度35厘米,温度达到700C。

1.2.2化学消毒:
除蒸气消毒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化合物进行消毒,如必速灭颗粒剂,施入土壤之后,具有杀线虫、杀地下害虫,杀真(细)菌等功效,几乎与蒸气灭菌的消毒相当。

撒上药后,用塑料膜盖7—8天左右后再旋耕。

1.2.3基肥使用与母株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一致。

2.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受几方面的因素影响,无固定标准,影响种植密度的因素主要有(1):品种习性,(2)栽培和定植季节,(3)温室类型,(4)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类型等,有关菊花的平均定植密度为每平方米52—70株。

3.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3.1长日照:(1)植株刚定植下去的前几周时间,通常为2周到4周,植株以保持营养生长
为主,需要进行长日照处理,以促进营养生长,长日照处理的准确时间和方式则取决于
以下因素:
①:品种,②:栽培定植季节,③:生长条件,④:技术控制,
⑤:温室条件,⑥:植株生育状态,⑦:定植密度等。

(2)补光设备:①.长日照生产过程中,植株生长的光照时间须在15小时以上,日照时间不足15小时时需人工补光。

通常每9平方米安置150瓦(如白帜灯)的灯照明一个,灯泡悬挂位置离地面高度2.5—3米之间。

②.补光过程中,应注意生产畦种植地两端获得相同的光照度,并注意植株受光能力
不受其它物具影响,对灯泡和光照情况需每天进行检查,防止灯泡不足和补光工作不到位。

3.2短日照处理:
3.2.1植株长日照处理之后紧接着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的短日照时间为13小时以上,以诱
导花芽分化,使开花整齐,并实现目标高度。

3.2.2材料:以黑色织物编成,外面一层铝铂,可以隔离光线,同时有良好的透水性,里面
一层黑色可以有效遮黑。

4.生产区域温度控制
白天最低温度不能底于170C,最高不能高于380C,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60C,最终适温度为210C左右
5.生长调节剂:
5.1生长调节剂作用:
5.1.1增强茎干粗度,尤其是在光照较弱,植株过度伸长的情况下。

5.1.2整枝作用,防止茎干开裂,次生长等非正常生长。

5.1.3在光照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可改善药枝习性。

5.1.4防止菊花出现“长茎”花头现象,生长仰制剂能使茎干生长更为健壮,从而可以支撑
较大的花头。

5.2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5.2.1生长调节剂通过生长占发生作用,因此在喷施时只需把顶端2-3片叶子喷湿即可。

5.2.2短日照以后根据作物的长势确定喷施的量,不同品种在同一生长阶段喷施的量不同。

5.2.3温度过高或强光照条条下,不宜使用生长调节剂,因此一般在早上喷施。

5.2.4喷施生长调节剂24小时内不得浇水或喷药。

5.2.5配制农药时应仔细认真,喷施时也一样,一定要喷施均匀。

5.2.5产品本身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在配制溶液时,应仔细。

6.水肥管理
菊花是一种需水量相对较大的一种作物,在决定灌溉水量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6.1土壤溶液中的盐分含量。

土壤盐分含量高,植株吸水困难,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可以防止盐分浓度过高影响植株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如果灌溉用水的含盐量高则控制起来会比较困难,若灌溉用水量减少,则土壤溶液中的盐分到达一定水平,会造成作物生长停滞,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多施水,使土壤含水饱和,以尽可能地降低盐分浓度。

6.2作物生长阶段:
刚定植下去的生根苗对土壤表层的含水量要求要高,尤其是刚定植下去的第一周,湿润的土壤表层可以刺激根系的生长,并能增加幼苗周围的空气湿度,多数情况下刚定植下去的前几周时间会定期进行灌溉,过后灌溉频率可降低一周2次左右,每次灌溉水量逐步增加,一般每平方米灌溉量为5-7升/天。

6.3天气情况:
作物在晴朗多风天气条件下的需水量较阴雨多雾天气要高,由于光的放射能量同植株蒸腾作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光照幅度数据的了解,即可得出不同天气的需水量,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合理地补充土壤中失去的水分。

6.4土壤类型:
6.4.1灌溉频率和水量的多少还取决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保水性好的粘质土壤,或有机质
含量高的土壤,每次灌溉水量可以稍多,而灌溉频率可以相应减少。

6.4.2对松软土质,如沙土由于保水性差,灌溉水量则相应减少,频率增加。

6.5季节情况
在清晨进行灌溉是比较理想的,这种由蒸气所形成的土壤表层溶液会比较浅,再加上白天的强光辐射会加速蒸腾作用,使土壤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此外早晨灌溉还能防止夜
间温度过高,从而减少真菌病害的发生。

6.6植株支撑
6.7在定植前苗床宽度1.25米,网格10CM×10CM×12格,定植方式根据季节,品种特性
来决定。

6.8把网上在苗床上后定植。

6.9当苗长到20—25开始起第一次网,以后每周起一次,保持网的高度在植株的3/4位置。

7.采收
7.1采收方式分为:
(1)连根拔起
(2)根据客户需要的长度进行剪切成品
(3)采收时直接进行分级
7.2采收分级,保证切花质量统一,通常5枝多头菊花为一束,也可以10枝多头菊为一束,
标准长度分:65cm 70cm 75cm 80cm。

7.3采收养水和冷藏处理
(1)采收后直接进加工整理车间,养水3-4小时,30束左右放一桶,养水高度5cm左右。

(2)养水后的产品分级装箱,每箱30束左右,放置冷库,冷库温度2-4℃之间。

7.4采收加工区域的卫生控制工作
7.4.1养水桶每批花换水一次,每二天消毒一次。

7.4.2冷库每消毒杀菌一次。

7.4.3加工区域每天清理,保持整洁,每周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