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的人格建设问题

合集下载

浅论大学生人格教育中自我人格管理的养成

浅论大学生人格教育中自我人格管理的养成

1 3个人主义 .
些 大 学 生 认 为 国家 利 益 、 民族 兴 旺 只 是 华 而 不 实 的 空
l 大学生人格缺 失现状分析
人格 ,它含有三层 意思:一足指人的性格 、气质 、能
力 等 特 征 的总 和 ;二 是 指 个 人 的 道 德 品 质 ;三 是 指 人 作 为
洞 口号 ,最 实惠的还是 自己的前途和 命运 。为 了满足 自己的 私欲 ,处 处 以 自我 为 中心 ,有 时不择 手段 ,缺 乏社会 责任
当前 , 大 学 生 人 格 缺 失 问题 已经 是 社 会 关 注 和 讨 论 的

个 人利 益 同 社 会 需 求 结 合 起 来 的 良好 愿 望 ,又 有 利 重 于 义 , 陷入 金 钱 拜 物 教 的 倾 向 。他 们对 市 场 经 济 有 一 些 误 解 , 觉 得
个 热 点 问题 。从 马家 爵杀人 案 到清华 的刘 海洋 硫酸 泼
感 ,公 德 意 识模 糊 。 部 分 大 学 生 过 分 强 调 个 人 利 益 ,忽 视 、 淡 漠 他 人 、 集 体 和社 会 的 需要 , 只 讲权 利 , 不 讲 义 务 。
权利 、义务 的土体资格 。而所谓 道德人格就是个体人格 的
道 德 性 规 定 , 是 个 体 特 定 的道 德 认知 、道 德 情 感 、 道 德 意 志 、 道 德 信 念 和 道 德 习 惯 的有 机 结 合 。 当代 大 学 生 处 于 人 生 的 “ 步 ” 阶 段 , 其 思 想 意 识 、 人 格 素 养 正 处 于 形 起 成 的 过程 中 。 在 时 代 变 革 、 经 济 转 型 的宏 观 背 景 下 ,大 学
学 生 自我 人 格 认 识 ,建 立 大 学 生 人 格 管 理 档 案 , 最 终 养成 大 学生 自我 人 格 管理 的 习惯 , 为 实 现 和 谐 人 格 大 学生 的 塑 造 奠

教师应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提升人格素养

教师应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提升人格素养

教师应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提升人格素养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班集体既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可供我们利用的教育力量。

集体不是一个松散的群体,而应该是一个有着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团队。

它既是我们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机构,也是学生预演社会角色的主要舞台,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社会交际的桥梁。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从班级建设入手。

在此,谈谈我的一些点滴体会与浅显尝试,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一、铸集体之魂教育虽然有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和规律,但每一个教育者都会有自身所受教育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社会经历的差异等等,总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感悟,这就构成了我们教育的多样性。

面对我们所能掌控的一个集体,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我希望这个团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能够把自己的理念渗透到集体之中,要让学生潜移默化,最终形成集体成员认同的一种精神力量。

1、要有自己核心的教育理念,一贯传承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

我才接现在这个班级的时候,我的期望就是:要把这个班带成一个纪律严明、师生团结、气氛和谐、蓬勃向上的集体。

在以后的所有教育活动中,都围绕着这个“灵魂”进行设计、实施。

根据实际效果来看,我所带的班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的肯定。

当然,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正是一个团队灵魂之所在。

作为一个集体的缔造者,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贯穿自己的教育理念,成为维系集体凝聚的准绳。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切忌朝令夕改,评价不一。

2、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一、二、三、四、五”坚持一个标准。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奖惩方面对优生和差生应使用同一标准;强化“两个积极性”。

强化班级管理者自身的积极性和强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协调“三股力量”。

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股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抓好“四套班子”。

就是要抓好班委会、中队委、科代表和各小组长四套班子,使之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渗透“五心”教育。

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

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

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之一,其师德的建设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师德自我建构,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教育能力,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然而,师德自我建构的实践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师们在进行自我建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各种困境。

这些困境包括:2、认识困境很多教师意识到自己需要进行师德自我建构,但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如何准确把握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3、能力困境一些教师在师德自我建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导致无法有效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

4、时间困境教师在师德自我建构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与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压力相冲突,导致学习和实践的难度加大。

4、回报困境有些教师在经历了一段师德自我建构的过程后,往往发现回报并不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高,这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挫败感。

如何应对这些困境,开展师德自我建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成长呢?以下我认为有几个对策。

1、加强对师德自我建构的认识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师德自我建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研讨,加强自身教育知识的修养,了解新教育观念和方法。

要向教师们传递出,教育教学是一种人性的活动,教师的师德自我建构是一种人性的追求。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2、强化能力提升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

可以选择由大师、学者进行教育讲座,也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的教育机构,让教师进入到实际教育工作中,积累教育经验。

3、改变教育工作中的常规做法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教育工作中的常规做法,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增强教师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

人格作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多个学科领域,但至今并无公认、统一的定义。

在我国口语词汇中,人格指人的思想道德、品德、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生活习惯等等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多种调查研究都表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格与人的先天秉性密切相联,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

人格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少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教给学生固定的文化知识和单纯管好学生的纪律,而是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合作、生存和做人。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要善于把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

我个人浅显的认为,班主任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班主任首先要以身示教班主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最直接对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 、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以身示教我们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细节。

比如,要使学生注重仪表,你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你得默默关好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你得口语“干净”不出秽言,举止文雅,不显粗鲁,有学生在场不直呼其他老师姓名。

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生从5、6岁就进入学校,至少要在学校学习9年,有的要在学校学习16至20年。

学校的教育方针、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以及学校教师的素质状况都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

然而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1.教育目标的片面性助长学生形成不良人格(1)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

在一段时期中,教育中搞政治挂帅,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是造成德育流于形式、空洞无效的重要原因。

而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育的结果就是政治教育落不到实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以知识教育代替人格教育。

以智育取代学校的一切教育,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而且“所谓的坏学生”遭到歧视,其结果使一些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人格不良。

(3)以片面代替全面的人格教育。

比如,尊重只强调对父母、教师的尊重,而忽视对同学和他人的尊重;拼搏、奋斗只强调成功的荣耀,而忽视抗挫折的健康心态的培养;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却忽视合作能力的提高。

2.教育方法的失误直接导致学生形成不良人格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营养轻精神养分;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浮躁短视。

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中小学就是只追求高分,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差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考试的机器,使得那些心理还很脆弱的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来自学校和家长的高期望值,产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排解压力的渠道和方法,面临一些自认为走投无路的难题,在极度恐惧和不知所措时就选择极端的方式,有的自毁,有的走向犯罪道路。

3.教师人格不完善促使学生形成不良人格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

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面镜子,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是年龄小的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模仿程度越高。

主题教育抓好自身建设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

主题教育抓好自身建设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

主题教育抓好自身建设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主题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主题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被广泛认可,但要真正抓好主题教育,首先需要从自身建设方面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围绕主题教育抓好自身建设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展开深入探讨。

二、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学习态度不端正在主题教育的学习中,部分人可能会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这些人缺乏对主题教育内容的深度理解和认识,无法真正领会主题教育的内涵。

而这种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恰恰是制约自身建设的障碍之一。

2.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主题教育要求我们对一些思想认识进行更新和深化,但有些人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

这种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容易让我们在主题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偏差,从而无法真正做到自身建设的目的。

3.行动落实不够有力主题教育的目的是要求我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思想付诸实践,但在实际行动中,很多人存在行动落实不够有力的情况。

他们缺乏在实际生活中将主题教育学习落到实处的能力和决心,这也是自身建设方面的一个问题。

三、整改措施1.提高学习投入,端正学习态度针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习投入,端正学习态度来加以改善。

在主题教育学习中,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提升学习兴趣的方式,激发自己对主题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从而真正做到抓好自身建设。

2.加强思想认识,更新观念针对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来加以改善。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方式,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更好地抓好自身建设。

3.注重行动落实,践行主题教育针对行动落实不够有力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注重行动落实,践行主题教育来加以改善。

在学习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学习内容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注重实践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抓好自身建设。

四、总结和回顾主题教育抓好自身建设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是当下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的议题。

《浅谈如何塑造教育人格 浅谈健全人格的塑造》

《浅谈如何塑造教育人格 浅谈健全人格的塑造》

《浅谈如何塑造教育人格浅谈健全人格的塑造》在我参加的这次远程培训中,一些专家、教授讲到了理想教育,也谈到了教育的理想。

但现实状况是,现实的教育环境常常与这些理想教育相冲突,甚至背道而驰,我们的教育工作常常处于尴尬局面。

我们在追求理想教育的同时,也应考虑实际现状,逐步改进,向理想教育努力。

作为教师,应既不违反上级的命令,又有创造性的谋划,不走寻常路;不能只是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将学生勾画成理想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谋划,引领学生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用爱、用情、用心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带着激情走进课堂,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用思想文化引领学生发展,成为正真的文化育人。

一、刻苦学习,加强修养,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达到现代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苏君阳教授主讲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和王文湛主讲的《“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提高质量,提升内涵,号召继续实施素质教育。

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深入课堂听课,到学校进行调研,了解中国的教育。

根据以往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已有的经验,制定出《“十二五”期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体现了中共中央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使我深受感动,也感到重担在身。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现代教育对教师要求之高,必然使我们做教师的刻苦学习,加强修养,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现代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

我们要根据学校存在的问题,改变思维,适应学生,来完成纲要交给我们的任务,成就一所学校,教好一批学生。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用爱、用情、用心上好人生中的每一课谁愿意让自己的生命历程苍白平庸。

谁不希望让自己走过的旅程留下深刻的足迹。

谁不期待自己的生命大放异彩。

作为一位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造就未来的重要职责的教师,首先要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和人生观,上好每一课。

自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自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自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一、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1.1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实现高校课程结构多元化的最基本保证。

高等教育目标趋向多元化的核心就是高校课程多元化的设置,通过学生自主选课包括跨学年选课、跨专业选课和跨方向选课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智力结构。

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目标。

1.2高校注重德育教育的必然选择第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只有持续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并非否认老师在传道授业中的重要作用,而是反对单纯的被动的“灌输式”的教育。

第二,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教师是德育教育中“引导”和“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是德育中自我教育的主体。

只有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意识到在德育自我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

第三,德育的本身应该是学生最终自我德育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当是学生认识、体验和践行的一种过程。

是学生在大体环境的影响下,自我教育所完成的,德育并不是单纯的说教性教育,要求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共同协调完成。

1.3大学生适应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青少年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希望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和尊重,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则恰恰满足了这一点,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大学生树立了健康、积极的心态,则更有利于学校的稳定。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存有的问题2.1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欠缺2.1.1成才意识狭隘,修身意识淡漠大学生毕业之后要面向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他们的成才意识较强,他们以为在大学阶段只要拥有很高的学历,很多的证书,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其实是非常狭隘的观点。

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不单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支撑,更需要有完善的道德品质。

有的大学生忽略了思想道德建设,一个缺乏了自我修身意识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是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的。

浅议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养成教育

浅议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养成教育

鼍÷÷}≯”蓬论{馘横一}址、l一…~。

“。

一……~~l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月浅议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养成教育。

王宾[摘要]健全人格就是把自己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起来,以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为基础,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完整的心理结构。

健康人格形成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这是内因,本文就健全人格的自我养成教育问题,从对己、对人、对环境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健全人格;自我养成健全人格就是把自己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起来,以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为基础,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控制系统和完整的心理结构。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过:“坚定自己的选择,同时尊重他人的不同选择,在理解与宽容中获得豁达与大度,是一种精神境界”。

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健全人格的“独立性”与“共容性”两个方面。

独立性指的是能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并且能坚定自己的选表现为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致对自己苛求,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甚至把在人人都会出现的问题,看成是自己都有的“不完美”表现,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信心。

追求完美是人类健康向上的本能力量,但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如果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不允许自己有一点“不完美”的表现,就很容易带来适应的障碍。

二、对人:学会爱、学会交往、学会关心择、自己的价值取向。

当然独立性还是以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以人与人之间尊严与权利的平等为前提的。

共容性包括“共”与“容”两重意义,“共”指的是人们在价值上的普遍联系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共同规则和共同伦理。

“容”字表明:共容性并不是对传统依附型社会关系的简单回归,“容”是建立在对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观念、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作风的充分理解、宽容、对话与沟通的多样性生存方式。

现在学校的人格培养教育内容被分割为可量化的指标,人格教育以教师的说教和辅导员的管教的标准教育模式来实施,这些人格教育的外在因素已经基本具备,健全人格的形成还需要内在因素的决定。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爽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7期摘要: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心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自我教育意识淡薄和自我教育能力不足的情况,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主体意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加强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措施,以期推动我国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自我教育;意识觉醒;健全人格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依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结合自身发展的思想需求,通过自我认知、学习、调试和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积极思想、提升自我觉悟、完善自身道德素质的过程。

自我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大学阶段的学生其心智发育虽未彻底成熟,但其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

在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大学阶段的黄金时期其性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自我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以及发展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现实中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1.自我教育意识淡薄。

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成才、修身意识淡薄。

动机往往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指南,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为了绝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机。

在这种强烈的动机指引下,他们往往将接受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理论知识的,进而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狭隘的成才意识,使得他们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进而陷入有才无德的尴尬境地。

其次,自由意识与规范意识的错位。

在个人意识觉醒的阶段,大学生往往热衷于打破禁锢,推崇自由主义。

由此出现在自习室大声喧哗、上课玩手机、考试作弊等失范行为。

在自由意识高涨的情势下,必然造成规则意识的淡化,由此造成了二者之间的错位。

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生工作S t ude nt W or k 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邱天龙(安顺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安顺561000)摘要当前高校中突发事件增多,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高校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外部环境、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对高校人格教育问题产生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人格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人格教育教育目标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A na l ys i s of t he Pr obl em s and C aus es of Per s onal i t yEducat i on i n C ol l ege s and U ni vers i t i esQ I U T i a nl ong(D epar t m ent of Educat i on,A ns hun U ni ver s i t y,A ns hun,G ui zhou561000)A bs t r act Em e r ge ncy has i ncr eas ed i n r ecent year s i n col l eg es and uni ver s i t i e s,a nd expose d m any pr obl em s i n col—l eg e s t udent s’pe r sonal i t y educat i on.T he pr obl e m s e xi s t i ng i n t he pers onal i t y educat i on a r e di s cus s ed,and t he r e a-s ons of t he pr obl e m s of pers onal i t y educat i on a r e anal yzed f r omex t er nal en vi r o nm en t and i nt e r nal f act or,and on t hebas i s of anal ys i s,som e cou nt er m eas ur es a r e put f or w ar d f or i m p r ovi ng t he pers onal i t y educat i on i n co l l eges and uni—ve rs i t i e s i n t h i s pape r.K ey w or ds col l ege s and uni ver s i t i es;per sonal i t y e duc at i on;e duc at i onal obj ect i ves人格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包括个体独特的思想特征、行为特征和情绪反应特征。

教育与个人人格塑造

教育与个人人格塑造

教育与个人人格塑造教育是塑造个人人格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和发展个人的品德、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个人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并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点,在个人人格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方式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如果父母注重道德和诚信,孩子将更有可能形成正直和诚实的品质。

另外,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也对人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会培养出一个热爱和善良的个体,而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

学校教育是教育个人人格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学校中,学生不仅仅学习知识,还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尊重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学校通常会开展各种品德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等,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校也通过奖励机制和评比活动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如勤奋、诚实、团结等。

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教育是个人人格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大舞台,个人会在这个舞台上不断接触、学习和体验。

社会教育并非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经历来对人格进行塑造。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例如,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和志愿者工作,能够使个人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他人需求,培养出同理心和友善的品格。

总结而言,教育是个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环节,它涉及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们可以在父母的榜样和教导下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和品德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校人格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全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必经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成分。

文章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高校在人格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及方式上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建议应完善高校人格教育系统,提升人格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真正成才。

[关键词]高校人格人格教育随着大学生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关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能力而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算不上真正的人才。

作为为整个社会培养高端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寻求变革之路,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才有可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末期,虽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长期处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抑制了其心理成熟。

大学生人格正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稳定走向稳定,是自我同一性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人格特质将会影响其终生,同时也是容易形成各种心理不适,产生心理困惑和人格障碍的高危期。

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繁杂、价值多元的社会,极易迷失自我,形成不健康的人格。

高校人格教育就是通过文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精华内化于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长为有责任感和社会良知,人格完善的高级人才的过程。

基于此,应正确看待高校恶性事故的警示意义,检视目前学校人格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何谓人格和人格教育1.关于人格和健康人格。

“人格”既是一个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汇,又是一个在多学科领域中会被涉及的一个词汇,如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对“人格”都有不同的界定。

本文仅探讨其心理学范畴之含义。

在心理学范畴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个人格定义是珀文提出的,他认为“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中小学是人的成长成熟期,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进行人格教育的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还可以促进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当前中小学人格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与期待。

一、忧思1. 教育资源不足。

中小学人格教育是长期、系统、全面综合的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来支持。

但是目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连基本的人格教育课程都难以保障,更别提专门的人格教育师资和教材了。

2. 教育内容单一。

现在很多中小学人格教育内容都是单一、重复、缺少创新,很多学校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讲座和活动来开展人格教育,而缺乏系统、深入、有针对性的教育。

3. 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中小学教师是人格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的人格教育理论知识薄弱,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在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难免有所欠缺。

4. 学生自身问题。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压力和情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人格容易受到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偏激情绪等,这对人格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期待1. 加大人格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教材,保障人格教育的质量和深度。

2. 创新人格教育内容。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人格教育内容,注重个性化教育,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和途径,如启发式教学、心理剧等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人格教育的内容。

3. 增强教师师资力量。

加强教师人格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教师更具专业水平,更富有人格魅力,更有感召力。

4. 健全学校教育机制。

学校要完善人格教育的课程设置、评价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让人格教育真正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

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第26卷 第3期2007年9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1Xi’an Univ.of A rch.&Tech.(Social Science Editi on)Vol.26 No.3Sep.2007【高教研究】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梁德智(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人格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人格、人格教育与养成的基本含义背景为切入点,指出了大学生人格教育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剖析和反思了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和养成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面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人格教育需要通过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解决大学生人格教育与养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92(2007)03-0105-05On the Personality Educati on to College StudentsL I AN G D e2zhi(Xiπan I uternatinal Studies University,Xiπan 710061,China)Abstract:Pers onality educati on is the core of integrative quality devel opment p r ogra m offered by instituti ons of higher educati on t o university students.This thesis p r obes int o the content of the p r ogra m—pers onality,per2 s onality educati on and pers onality cultivati on,and reflects the maj or p r oble m s in this field,Given the ne w situ2 ati on Chinaπs instituti ons of higher educati on are faced with in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 on,it p r oposes a pool of forces fr om all sect ors t o i m p r ove the p r ogra m.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personality education;proble m s;solu tion一、人格、人格教育与养成人格是人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虽然与人的天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的影响密不可分,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对策

智库时代·122·智谋方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对策王 靖(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驻马店 463000)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支撑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决定着其能否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所以只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于人格的塑造重视,才能保证学生未来在社会各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

这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只有充分重视,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人格塑造的要点,才能让学生的身心逐渐趋向健全,以更好的状态投入社会,面对未来的人生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塑造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48-0122-002所谓人格,是具有倾向性及稳定性的心理特征集合,即人格的塑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在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人格的塑造十分必要,因此必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对策进行思考,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育人职能,进而培养更多高素养的社会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体现(一)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于自身的认知,包括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以更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去阐述,即是自知之明,其是健全人格的主要体现之一。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面对着未知的未来,自我意识是使学生不忘初心、不断反思并且不断强化自身的意识基础。

大学生面对着未来的社会发展,只有具备自我意识,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才能坚定信念,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自身认知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情绪调控能力对于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个体来说,情绪调控能力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即是说如果要让一个人具备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要培养其情绪调控能力。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压力,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在社会发展过层中所感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无法始终通过寻求他人的安慰去排解压力,摆脱负面情绪,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必须要意识到的现实,所以只有从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强化入手,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才能真正养成积极正面的心态,形成健康的人格[1]。

自我教育的人格建设问题

自我教育的人格建设问题

自我教育的人格建设问题作者:杜昭碧单位:盐亭县高级职业中学学生的自我教育是近几年在素质教育领域探讨得比较多的话题。

它是指在教学中立足于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其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韧的自控能力、全面的自理能力、顽强的意志品格,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我们倡导实施学生自我教育,尤其应该看到学生人格建构——这个教书育人永恒的主题在其中的重要意义。

人格,《辞海》从三个角度定义为.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2.在人格主义哲学中,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

3.在心理学上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 即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着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特征,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各不相同,使各人之间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即个别差异。

概括以上三点,人格建构至少包含学生的民主意识、创新品格、意志品格和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

一、民主意识是人格中的基本精神我们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教学中缺乏民主精神。

我们总是墨守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的定势,老师总是把自己看成是屹立在讲台上的神像,下面坐着的应该是匍匐在脚下说一不二的信徒一言堂〃的高压代替了民主的讨论学习。

这样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为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致力于造就民主的课堂,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首先。

师生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

平时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教师也理应尊重和爱护学生。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

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忧思与期待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中小学人格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也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忧思与期待。

中小学人格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对人格教育内容的重视不够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完善发展。

实际上,人格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智力、意志等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具备自信、自立、自强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责任感、有担当精神的人才。

中小学人格教育存在对师资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师资力量的不足会影响人格教育的实施效果。

当前,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大多数是年轻教师,他们对人格教育的了解和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

教师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常年深陷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难以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有必要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格修养,为人格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师资支持。

中小学人格教育在评价体系上存在不足之处。

当前,中小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质评价不够。

这使得学生们过于关注分数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对人格修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业成绩与道德品质、实践能力等综合考虑,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也需要对标准化评价进行一定的改革,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培养自己的品格。

要加强中小学人格教育的落实,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协力。

家庭是孩子人格教育的起点,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品格和道德观念,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社会也需要营造一个有益于人格教育的环境,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道德模范的宣传,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们还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作,共同推进中小学人格教育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教育的人格建设问题
作者:杜昭碧单位:盐亭县高级职业中学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近几年在素质教育领域探讨得比较多的话题。

它是指在教学中立足于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其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韧的自控能力、全面的自理能力、顽强的意志品格,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诚实守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我们倡导实施学生自我教育,尤其应该看到学生人格建构———这个教书育人永恒的主题在其中的重要意义。

人格,《辞海》从三个角度定义为:1.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2.在人格主义哲学中,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

3.在心理学上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即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着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特征,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各不相同,使各人之间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即个别差异。

概括以上三点,人格建构至少包含学生的民主意识、创新品格、意志品格和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

一、民主意识是人格中的基本精神
我们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教学中缺乏民主精
神。

我们总是墨守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的定势,老师总是把自己看成是屹立在讲台上的神像,下面坐着的应该是匍匐在脚下说一不二的信徒,“一言堂”的高压代替了民主的讨论学习。

这样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为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致力于造就民主的课堂,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首先。

师生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

平时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教师也理应尊重和爱护学生。

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有诚恳的态度,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

对回答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应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评判,尽可能发现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使其能“体面下台”。

所以,教师应是宽怀豁达而又能平等待人的人。

其次。

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创造和培养轻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且人人都能有这样的机会,老师也只是课堂上平等的参与者和公推的组织者。

这样的课堂才是民主的课堂,活跃的课堂。

须知,教师进入课堂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很大程度上就奠定了一堂课气氛的基调,学生的民主精神能否表现出来一定程度的取决于此。

新加坡骆毓芝女士在批评现代教育的弊端时曾严肃地指出,老师、家长“总想把他们训练成乖乖听话的学生,不要有异议的学生。

而孩子长大后,假如有机会参与讨论及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便没有了勇气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看法。

”①
二、乐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是人格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旋律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
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学生有了民主意识更易形成创新品格和创造能力。

人格心理特征,决定了人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虽然也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却在于社会实践,包括实践的对象、内容、方式等。

在培养创新品格和创造能力方面,国外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木匠教学法即教师交给学生木块和量尺,但并不事先告诉他们各自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让他们随意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根据自己的设想组合成一定的物体。

这样,在比比量量中就懂得了尺子的用途,学会了使用方法,也明白了在拼造过程中可以作线段的加减。

这种方法近来在美国风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中实现了真正的学生自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根据已知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其创新想象,造就创新品格。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那么完全可以变一种方式:例如,指导他们对被污染的水作水样分析,甚至提取其中的有害成分,思考其对人类、对自然环境可能有怎样的危害,并探讨相关的解决办法。

学生就会根据已学知识创造出许多可能是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这样一来,既开拓其创新思维,又把单纯抽象的理论说教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环境意识更深入人心。

(二)创意教学法新加坡“乐学轩”(BidlenCreativeLearning)私人教育中心的骆毓芝女士力主在教学中使用创意教学法,自己亲身实践,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比如说教学生爱护鱼等小动物,就要先让学生会欣赏鱼(美学),通常我会去买几条真的鱼让学生观赏;然后问学生为什么
这些鱼的形状不一样(自然科学),并让他们知道一个问题有多元答案;接下来才是让他们画鱼(美术)”。

②它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学生借助于老师的诱导动手动脑而创造出一个个新形象,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两种方法都注重学生的自我觉醒、自我创造,这就是自主教育的内涵,和目前所倡导的教学中“互动”,“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线,动为主轴”的原则如出一辙。

三、顽强的意志也闪现着人格的光芒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其影响已深入千家万户、各行各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竞争已不是时髦的口头禅,而让人感受到它实实在在的存在。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享受着一家几代人的关怀呵护,致使他们脆弱娇气,承受能力差,一遇挫折便消沉气馁,胸无斗志。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的了解增多,而意志品格的培养却没有赶上知识增长的步伐,可他们承受的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压力:下岗、购房、物价上涨等所带来的经济拮据,家庭离异所导致的亲情缺失,升学、就业所造成的心理负担等现实问题。

我们不要忘了他们还是涉世不深、耐挫力差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多渠道地培养其意志品格。

(一)要不失时机地锻炼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遇事能当机立断,果断行事。

不久前,中原某报登载了这样一个事实:某中学高二年级三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秋游,其间有一个学生在坐缆车时不慎刮伤了面部,鲜血淋漓。

有的女生立即吓得哭叫起来,茫然无措。

就是还算“勇敢”的几个人也只是忙着找老师却没人想到打急救电话
或到山下拦车送往医院。

读罢真让人感到惶恐。

好在我们的家庭、学校已注意到类似这方面的问题,并开展了诸如“自理周”、“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