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高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7米高并不是界限,例如可以做5.7米甚至更高,关键是要把女儿墙当作一个以受水平力为主的结构来设计,解决好两个问题:1)有明确的女儿墙结构体系,要清楚每一个构件的传力层序,要进行受力分析验算,2)构件要有一定的刚度;3)最后把力传到那里?(这里也要验算)
2。举一例:某框架结构柱距8米,女儿墙5米高,为避免裂缝太多,要求以砌体为主,用以下方案:结构柱400X500升起至女儿墙顶,在2.5、5.0处各加一道水平梁500(水平方向)X180,柱间每2.0米设一个“200X墙厚”的小柱,这样砌体就是2X2.5的四边支承板,其传力途径是:砌体板-小柱(及水平梁)-水平梁-柱,小柱是二跨(2.5米)连续梁,水平梁是多跨(8米)连续梁,柱是悬臂梁。施工应从下至上,先砌墙,后浇小柱和水平梁。
对于较高的女儿墙,在不影响建筑外观的情况下,可把外边框架及内一跨的框架升到女儿墙高,再做成一个空框架结构层即可,这种做法也很常见的.
此情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多少?二是当地的气候分区是否是严寒或寒冷地区?
如果是7度以上抗震地区,不应做这么高的砌体女儿墙,地震时很容易掉下来伤人,最好从屋面梁上起钢筋混凝土女儿墙。如果是严寒或寒冷地区,建议尽量不做砌体女儿墙,因为砌体女儿墙根部很容易进水,经过几次冻融循环就会开裂,女儿墙上的抹面容易脱落,即影响美观,又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同意9楼的观点,看砌体规范,女儿墙顶部即使有圈梁,也只能算自由端(是悬墙),圈梁不能做墙体平面外的支点。H0=2.0xH 。如果圈梁和构造柱组成的区格足够密,就能视为女儿墙的面外支点,那我设计个1mx1m区格的构造柱和圈梁(够密吧),是不是可以把240的墙体建到200米高呢?显然不对。
240厚的女儿墙体,按砌体规范算出的极限高度是4032mm,即4米高。条件是:1、墙体上没有任何其他荷载;2、要求砂浆强度高于M7.5;3、要求有规范规定的构造柱,为组合砖墙。
但是2.7米的女儿墙,个人感觉还是偏高,建议构造柱在墙体平面外的方向突出来,然后顶部圈梁做到和构造柱一样宽,大于墙体厚度,这样也许能从平面外获得一点支撑力。
女儿墙(还有雨蓬)向来是地震最危险的地方,很多从房子里跑出的人都是被女儿墙砸死的,应该引起重视。
关于女儿墙对檩条风吸力的影响,我觉得不能按照你的想法来考虑,当风从女儿墙上方快速吹过的时候,会迅速的在女儿墙背面形成一个真空地带,而引起的屋面上下方的大气压强差会将屋面向上顶起,即我们一般考虑的风吸力的作用,而非你所考虑的女儿墙对檩条承受风荷载的遮挡作用,所以在荷载规范表7.3.1的第15项上有明确说法:当女儿墙高度有限时,屋面上的体型系数可按无女儿墙的屋面采用。通常情况下,女儿墙是可以不予考虑的,属于门刚范围内的话可以采用门规中檩条的体型系数去取。
由此也想到一种另类的想法:当结构跨度不大,坡度也不大,但是女儿墙比较高的时候,此时就不符合荷
载规范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对檩条的风荷载计算肯定有影响,而且影响应该很大,也就是说,此时的体型系数应该是女儿墙高度、屋面跨度和坡度的一个函数,至于这个函数是什么样的,我想就需要通过实验来获得了。
高层剪力墙结构审图中心常提的问题?
1.体型系数1.3 ?1.4?
2.高度大于60米,按照100年一遇取风荷载
3.连梁超筋处理方案
4.有没有墙体稳定性不够的
5.剪力墙水平钢筋满足不满足高规要求
6.框支的:框支柱体积配箍率,框支梁的箍筋,拉筋
7.有没有合并边缘构件的,合并后于墙身钢筋比较
8.基础计算(沉降)
9.挡土墙计算书
10.屋顶高大女儿墙计算书
一般的女儿墙是不需要建在PKPM当中去的,只要把女儿墙的荷载算出来,加在下面的结构上去就可以了。女儿墙如果想要做细的话就转化为节点荷载,加在屋面梁上或者屋顶的剪力墙上,在荷载输入的节点荷载中输入,因为PKPM的梁荷载和墙荷载不支持水平荷载的输入,所以只能把梁或墙分为几段,然后在各段的节点上施加等效的节点荷载了。
朋友遇一项目。28层,顶部女儿墙最高处13m,为本人生平仅见。感觉普通的计算方法不保靠。请问大家的意见如何!
先说说本人的做法意见:1.13m高女儿墙与房屋墙肢同时升起,其相邻处的剪力墙也同样升起,中间设置2层系梁连接,形成支架。
2.女儿墙体型系数1.3,阵风系数1.0.按悬臂配筋(考虑这种结构有点顶上无盖的筒一样,其背面可能还存在反向吸力体型系数放大至2.0),同时最小配筋率满足板的要求。
3.按底部剪力法手算抗震作用下的水平力,考虑鞭稍效应地震力放大3.0.(这个应该不大,主要原因是女儿墙本身质量很小)
希望大家多多指点这种做法的是否不妥?
建议按第一条设计,中间设置2层系梁连接,形成支架,联系梁按框架梁构造设计,计算时与主体一起算,无楼板处按弹性板计算。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不考虑鞭稍效应地震力放大。
纯砖扶壁柱是为了增加墙体的平面外的抗弯刚度,构造柱是为了增加墙体的整体性而设置的,GZ对平面外只能说因为材料的弹性模量(砖和砼的区别)不一样而增大了其平面外刚度,其增加的幅度远小于扶壁柱。所以对于空旷房屋、围墙等,而应直接采用扶壁柱来增加墙体的平面外刚度,而不是靠增加构造柱来提高。对于要增加墙体的整体性,防止开裂或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应该采用增设构造柱的做法来实现。
当然砼扶壁柱(直接就是悬臂柱了)具有了纯砖扶壁柱+构造柱的功能。
阳台等是悬挑构件,通常取厚度=1/12 H。
应该从结构的基本概念出发。女儿墙是悬臂板结构,压弯设计,与阳台等悬挑构件不同。
简化为长细比(统一)200为目标,i=h/2sqr3 2H/i<200,得出H/h<28.86.
这个是混凝土结构初步估算。基本可以取到h=H/25~28,2900/25=116m,取120mm。
水平力应该考虑:根据当地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和使用的水平推力计算配筋,适当方法地震作用,地震作用,简化计算方法动力放大系数5(幕墙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考虑amax,简化计算比较可靠。
由于刚度突然降低很多,造成内力、变形增大很多的现象称为鞭鞘效应。
一般简化方法乘倍数3或更大的数,当时程分析或取较多振型时的振型叠加法可不乘3。
如不考虑此,遇到设计烈度地震时结构会损坏。鞭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