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孟子》成语 名句

合集下载

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

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

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出自孟子的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

1、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2、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4、一暴十寒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5、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6、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7、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8、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9、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10、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11、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1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13、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14、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15、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6、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7、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18、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19、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20、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21、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22、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23、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24、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25、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26、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27、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28、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29、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30、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31、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32、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33、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34、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35、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3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37、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38、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39、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40、)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41、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42、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43、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44、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45、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46、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47、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48、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49、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50、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51、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52、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53、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54、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55、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56、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57、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58、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59、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60、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61、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62、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63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孟子中的四字成语

孟子中的四字成语

孟子中的四字成语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论语·述而》手足无措措:安放。

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

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论语·子路》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孟子·公孙丑上》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孟子·告子上》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孟子·公孙丑下》可用“浩然正气”四字形容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可用“浩然正气”四字形容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孔子孟子相关成语典故及名句摘抄

孔子孟子相关成语典故及名句摘抄

孔子孟子相关成语典故及名句摘抄一、成语精选《论语》中的成语精选:欲速不达《子路》温故知新《为政》尽善尽美《八佾》不耻下问《公冶长》举一反三《述而》废寝忘食《述而》任重道远《泰伯》杀身成仁《卫灵公》察言观色《颜渊》各得其所《子罕》分崩离析《季氏》道听途说《阳货》巧言令色《学而》见贤思齐《里仁》文质彬彬《雍也》怨天尤人《宪问》《孟子》中的成语精选: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自暴自弃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万章句下》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指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自怨自艾《万章句上》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二、名句精选孔子哲理名言人生态度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做人格言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名句精选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有关孟子成语及名言

有关孟子成语及名言

有关孟子成语及名言欢迎阅读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导读:孟子的成语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左右逢: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3、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4、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

指儒家学说。

5、以文害辞: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6、有所作为: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7、于今为烈: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

8、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9、言近旨远:旨:意思。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0、坐以待旦:旦:天亮。

坐着等天亮。

比喻办事勤劳。

11、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

比喻再干旧行业。

12、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

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3、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

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4、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5、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16、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

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8、一傅众咻:傅:教导;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

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19、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

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

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20、南蛮鴃舌:鴃:即伯劳。

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

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

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3、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2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经典名言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孟子的名言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4、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6、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1、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1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3、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6、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9、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22、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孟子》最经典格言警句、成语50句

《孟子》最经典格言警句、成语50句

《孟子》最经典格言警句、成语50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1、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

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寡固不可以敌众。

”3、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4、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5、君子远庖厨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凡有血气的东西都不要亲手去杀它们,就是这个道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6、缘木求鱼缘木:爬树。

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7、引领而望引领:伸长脖子。

伸长脖子远望。

形容殷切盼望。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8、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挟持,夹着;超:超越,跨过。

夹着泰山跨越渤海。

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9、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10、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1、水深火热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

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源于《孟子》的50个成语

源于《孟子》的50个成语

源于《孟子》的50个成语1、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解释】: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自】:《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4、不言而喻【解释】: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解释】: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解释】: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解释】: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孟子》里的10个成语典故,寓意深刻,值得收藏!

《孟子》里的10个成语典故,寓意深刻,值得收藏!

《孟子》里的10个成语典故,寓意深刻,值得收藏!1. 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即当今的历史潮流,“地利”就是地理形势,而“人和”就是指人际关系。

想要取得成功,这三者缺一不可。

2. 出尔反尔《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要警惕啊,警惕啊,你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别业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

3. 同流合污《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言语和不好的风俗相和,行为同不好的世道相符。

指跟随坏人一同做坏事。

4. 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战斗已经打响,双方短兵相接,失败的一方败走。

有一个士兵只后退了五十步,他去嘲笑那些后退一百步的士兵是贪生怕死,这样做是对的吗?5.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用武力去满足自己称霸天下的欲望,就如同去树上寻找鱼一样。

6. 左右逢源《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做学问有很深的资质,便可以做的得心应手,学的十分顺畅。

7.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篇》“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有仁爱之心的人,便可以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你不要再疑虑了。

8. 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成为别人的老师。

9. 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依靠力量诗人服从的,并不能够使人心服。

而用德行使人信服,才会使得人心悦诚服。

10.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为人只有对于一些事情不去做,才可做成另一些事情。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有哲理的四字词语孤家寡人:《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声闻过情:《孟子离娄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弃之如敝屣:《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洁身自好:《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天下无敌:《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事倍功半:《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寡人之疾:《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出自孟子的成语及解释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顿开茅塞:《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以身殉职:《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弃甲曳兵:《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阿其所好:《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以羊易牛:《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创业垂统:《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孟子名言警句摘抄

孟子名言警句摘抄

孟子名言警句摘抄孟子,有“亚圣”之称一代儒家宗师,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子名言名句整理了孟子的语录精华。

通过阅读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拓我们的胸怀,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加深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我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还能够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让这些优秀的思想精华得以流芳百世。

孟子的名人名言《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汇总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汇总

《孟子》中的成语汇总篇一1、杯水车薪【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释义】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始作俑者【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不言而喻【释义】言:说明;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释义】虞:料想;誉:称赞。

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释义】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9、箪食壶浆【释义】食:食物;浆:汤。

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10、当务之急【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孟子》中的50个成语

《孟子》中的50个成语

《孟子》中的50个成语《孟子》中的50个成语《孟子》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中有许多智慧的故事和观点。

今天,我们来学《孟子》里的成语,一起感受孟子的智慧吧!1、杯水车薪【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为已甚【释义】已甚:过分。

不做得太过分。

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始作俑者【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不言而喻【释义】言:说明;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5、不虞之誉【释义】虞:料想;誉:称赞。

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6、出尔反尔【释义】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出类拔萃【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8、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孟子成语

孟子成语
本文介绍了与孟子相关的多个成语。首先是安富尊荣,意指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出自《孟子·尽心上》。指无济于事,出自《孟子·告子》。彼一时此一时,则是指时虽有异,皆为圣贤出而名世之时,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不愧不怍形容人光明磊落,出自《孟子·尽心上》。不为已甚意指不做过分的事,出自《孟子·离娄下》。不违农时则是指不违背农作物耕作时间,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屑教诲谓不愿意教导,出自《孟子·告子下》。不言而喻意指事之浅显者不待言释已可晓悟,出自《孟子·尽心上》。不虞之誉则是指所得名誉初非意料所及,出自《孟子·离娄》。最后一暴十寒,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出自《孟子·告子》上篇中对齐王的劝诫。这些成语不仅富有哲理,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名言名句109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109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109句(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惚畈豢墒な骋?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有关孟子的故事和成语

有关孟子的故事和成语

孟子的故事和成语孟子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也有几个,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孟子的故事和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孟子的故事和成语1关于孟子的故事和成语1:浩然之气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比较难说。

它作为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来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盈于天地之间。

它作为气,与义和道相匹配,没有它们,它就没有力量了。

它是义在内心积累起来所产生的,不是义由外入内而取得的,如果行为使内心感到愧疚,它就没有力量了。

”关于孟子的故事和成语2:拔苗助长有个宋国人担心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弄得很疲倦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

'他的儿子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普天之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帮助没有益处而放弃不干的人,就是那不锄草的;用外力帮助它生长的,就是那拔高禾苗的人。

这样作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伤害它。

”关于孟子的故事和成语3:专心致志战国时期,齐宣王曾聘孟子为客卿,而孟子不愿辅佐齐王,推辞而去,别人认为是孟子嫌齐王不聪明而不愿意辅佐他,孟子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两个人慕名来请弈秋教他们下棋。

其中一个人认真学棋、练棋;而另一个人呢,上课时虽然好像也在听讲,可是他脑子里总想着天上会有大雁要飞过来,想着怎样拿弓箭去射它,想着烤肉的味道会有多么鲜美。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这样一起学了很长时间,虽然他们两人拜同一个老师,每天一起学习,可学的效果却大不一样,一个成了棋坛高手,一个却没学到什么本事。

孟子接着问:“你们认为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他不够专心致志罢了。

齐王也是这样啊,他不能认真地、专心地听从我的意见,我的思想对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愿辅佐他,辞别他离开齐国的呀。

”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做事情的时候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孟子的故事成语

孟子的故事成语

孟子的故事成语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故事和言论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的著作中,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还蕴含着许多成语,这些成语既有着深刻的内涵,又富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故事成语中,有一条“鹏鸟之志”的成语。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鹏鸟之志,飞扶摇直上九万里,绝顶独立,下视鹏鸟之小,东西南北,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句话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志向远大,抱负高远,意味着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鹏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它的飞行高度极大,因此被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这个成语通过鹏鸟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于远大志向的向往和追求。

另外一个孟子的故事成语是“三顾茅庐”。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是“曾子曰,‘吾三思而后行。

’子曰,‘何为三思?’曰,‘先行言,次见色,三观其行也。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鲍叔牙三次拜访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这个故事表达了鲍叔牙对诸葛亮的推崇和诸葛亮的谦逊,也成为后人形容多次请求或拜访的成语。

还有一个孟子的故事成语是“言必信,行必果”。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是“言必信,行必果,惟仁者能为之。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孟子在与弟子们讨论仁的问题时提出的观点。

这个成语通过对言行一致的要求,表达了对于诚信和果断的追求,也成为后人形容言行一致的成语。

除了上述的成语,孟子的著作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如“不患寡而患不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这些成语都是孟子思想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智慧。

总的来说,孟子的故事成语不仅是对孟子思想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成语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表达,生动地诠释了孟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孟子》的成语1、安富尊荣:谓身安国富,而保其尊荣。

2、抱关击柝:谓守门者及警夜者。

皆位卑禄薄之吏。

3、杯水车薪:谓一杯水,救一车燃烧的柴,喻无济于事。

4、彼一时此一时:今言时间空间之不同。

5、不愧不怍:谓人光明磊落,心无愧疚。

怍,惭愧。

6、不为已甚:谓不做过分的事。

为,做。

已甚,过分。

8、不屑教诲:谓不愿意去教导。

10、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语出《孟子·离娄》:“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求全之毁,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11、曾经沧海:谓曾经见过大海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

唐·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后以此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12、成仁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仁,仁爱。

义,正义。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13、赤子之心:指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纯洁善良的心。

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4、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宋·范仲淹《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现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15、春风化雨:后喻良好的教育。

多用来称颂师长对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育。

16、寸木岑楼:指差别很大。

17、大而化之: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原指光大道德并能融会贯通。

后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不谨慎。

18、大旱之望云霓:云霓,天将降雨的征兆。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指大旱之时盼望下雨。

比喻盼望殷切。

19、箪食(shí,旧读sì)壶浆: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

《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20、箪豆见色:谓计较小利。

语出《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

”21、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需要办的事情。

23、地利人和: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24、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5、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

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26、幡然改进: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幡然,也作翻然。

27、反求诸己:求:追究;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28、饭糗茹草:饭、茹,吃。

糗,干粮。

草,野菜。

吃干粮和野菜,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29、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

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31、寡人之疾:疾:病,毛病。

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后以“寡人之疾”喻人之好色。

32、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其实此成语最早应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33、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34、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

浩然,盛大的样子。

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5、岌岌可危:岌岌,危险的样子。

形容地位或状况十分危险,将要垮台或灭亡。

36、疾首蹙额:疾首,头疼。

蹙额,皱眉头。

后以此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宋·陆九渊《与徐子宜》其二:“良民善士,疾道蹙额,饮恨吞声,而地所控诉。

”37、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

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38、牛山濯濯:牛山,在齐国临淄之南。

濯濯,本谓山之无树木,今或用喻人秃顶无发。

39、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

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41、齐东野语:齐东,古齐国东部。

野语,乡下人的话。

后比喻道听途说而来的无稽之言。

42、弃甲曳兵: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战败逃跑的狼狈相。

43、弃如敝屣:谓像扔掉破鞋子一样。

敝,破旧。

屣,鞋子。

语出《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后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44、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45、舍我其谁:谓自视极高,自任极重。

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谓人以忧患谋处而生,以安乐怠忽而死。

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吃饭时,面前摆满了一丈见方的食物。

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

”48、始作俑者:俑,古代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后用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51、通功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步;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52、同流合污:后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

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53、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

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55、为富不仁:为富,追求发财致富。

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意为致富与行仁义难以并存。

后以此指富人唯利是图,不讲仁义。

56、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以此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57、闻过则喜:过,过错。

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58、五十步笑百步: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性质的问题,却自以为优越而嘲笑或反对别人。

59、习焉不察:焉相当于“于是”、“于此”。

后用此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也作“习而不察”。

60、先知先觉:语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后指认识事理早于一般的人。

61、胁肩谄笑:胁肩,把两肩收拢起来。

谄,奉承人。

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

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63、言近旨远:旨,意旨。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指,同“旨”。

后指话语浅显通俗,而含义却很深远。

64、揠苗助长:揠,挺拔之欲亟长也。

喻急躁妄为,欲益反损。

66、恶湿居下: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

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68、仰事俯畜:谓上事父母,下畜妻子的责任,今用以为家庭生计语。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注:事,以孝事亲;畜,以慈培育。

69、仰不愧天:谓心正则无愧于天。

语出《孟子·尽心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疏:存诚于己,而仰无以有羞愧于天,俯无以有怍于人。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不愧天,俯不愧人。

”70、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地做某事。

多形容十分勤奋、勤恳、忙碌。

语出《孟子·离娄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71、一傅众咻:傅,教。

咻,吵。

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

后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73、以邻为壑:壑,深沟。

语出《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意为把邻国当成排洪水的沟壑。

后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74、以力服人:力,强制的力量。

服,使人服从。

用强制的方法使人服从。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75、易地而处:后指交换所处的位置。

77、引而不发:引,拉弓。

发,射箭。

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也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78、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

后多指善意助人。

79、缘木求鱼:缘木,爬树。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意为按照你的做法而要得到你所希望的,就像爬到树上捉鱼一样不可能。

后比喻方向、方法都不对,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80、再作冯妇:语出《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

虎负隅,莫之敢撄。

望见冯妇,趋而迎之。

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

”后比喻重操旧业。

81、知人论世:意为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理解作者。

后指了解人物,评论世事。

85、自怨自艾:自怨,悔恨自己的错误。

自艾,改正自己的错误。

原指悔恨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现在只指悔恨。

86、左右逢源:源,水源。

也作“原”。

后比喻做事很顺利。

87、一曝十寒: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

88、恻隐之心:同情怜悯之心。

89、负隅顽抗:依恃险要的地勢,做顽强的抵抗。

比喻凭借某种条件,做顽强抵抗。

90、引领而望:伸长脖子张望。

形容殷切地盼望。

91、顾左右而言他: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

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92、具体而微:事物的内容基本具备,但规模很小。

93、却之不恭:客套话,常在准备接受礼物或接受邀请时说。

意思是巨拒绝了就显得不尊敬对方。

《孟子》名言名句(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2)仁者无敌。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