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厂)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污泥驯化方案
污水处理厂污泥驯化方案1、投加污泥缺氧/厌氧池投加:用挖机投加在缺氧池/厌氧池内,利用搅拌器稀释,开启内回流匀质。
严格控制投加点,避开搅拌器,且单池不易单次投加量过大。
为减轻运输压力应取脱水污泥。
(最好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
一般按曝气池总容积1%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然后再加适量浓粪便水)2、活性污泥驯化(1)第一阶段(5~10天)驯化阶段向生化反应池进水并启动水下推流器。
持续进水基本达到设计有效水深,将接种污泥在生化池内匀质,采用鼓风曝气系统开始曝气,在污泥接种完成后的持续进水过程中逐步增加曝气量达到最大,开启内回流,连续闷曝1~2天。
闷曝结束后,持续进水至二沉池中,当二沉池进水1/2后,关闭生化池内回流,启动沉淀池刮泥机和污泥回流泵,使在二层池中沉淀的活性污泥在污泥驯化初期能快速地被收集,并回流到生物处理池中。
污泥回流率应通过观察回流污泥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污泥回流比,应控制在50~100%之间。
当二沉池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应观察活性污泥状况,控制进水,直到出现模糊不清的絮状物,这时可适当进水,换水以补充营养物。
此阶段应根据实际进水量、水质的多寡和好氧需氧量的大小,调整进水水量和风机开启时长。
当二沉池开始溢流时,暂不启动后续污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消毒),并超越后续处理工艺直接出水。
在生化处理池水位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后应随时监控生化池中溶解氧浓度和悬浮物浓度变化,以判断曝气量是否足够,并作出相应调整:1)进水和回流污泥中溶解氧浓度较低,需要较多充氧量;2)进水缺氧,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将其快速改变成充氧环境;3)当污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来满足物生物的生长。
在污泥的驯化过程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确保生化池出水口处溶解氧浓度不小于1.0mg/L。
在污泥驯化的第一阶段中,由于活性污泥的浓度较低,在曝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生化代谢泡沫,一般不采取处理措施,随细菌驯化会逐步消失,如必要可采用喷洒水滴等措施去除泡沫。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法生化系统的调试首先是投加高效菌种进行接种。
高效菌种可以大大缩短污泥培养驯化的时间。
培养驯化在好氧池内进行。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正式投产之前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和驯化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细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保证需要的营养物质、氧气供应(曝气)、合适的温度和酸碱度,使其大量繁殖,形成活性污泥,并最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的驯化,就是使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适应需要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水量。
在污泥驯化过程中,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发生两个变化。
其一是能利用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不能利用的逐渐死亡、淘汰。
其二是能适应该水质的微生物,在废水中有机物的诱发下,产生能分解利用该种有机物的诱导酶。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操作(1)污泥的培养将菌种用污水稀释捣碎,滤出其中的杂质,投放好氧池中,投放时好氧池水位调整至正常水位的1/2左右,投加完毕后,将好氧池中污水水位增至正常水位,投加菌种时曝气系统开始进行运行,并进行闷曝(即在不进水和不排水的条件下,连续不断的曝气),经过数小时后,停止曝气,沉淀排掉半池上清夜,再加入污水,闷曝数小时后,停止曝气,沉淀排掉半池上清夜,再加入污水,重复进行闷曝换水,期间注意观察污泥的性状,以及溶氧的控制,保持在2—4mg/L间。
直到出现模糊状具有絮凝性的污泥。
培养期间主要采用生活污水,如为工业污水,需注意污水中各营养物质平衡比例。
当好氧池出现污泥绒絮后,就间歇地往曝气池投加污水,往曝气池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池体容积的1/2,随着培养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一次。
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2小时左右就开始回流污泥。
(2)污泥的驯化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城市污水处理厂调试方案(活性污泥法)
目录第一部分启动-污泥的驯化和培养 0第二部分运行-运行工艺指标的控制 (1)第三部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 (3)第四部分停运参考方案 (12)第一部分启动—污泥的驯化和培养一、调试启动基本流程系统启动主要分3个阶段闷曝培养→连续进水驯化→稳定进水试运行具体操作方案如下:1、投加菌种将曝气池注满有机废水(或用清水混合桔水至COD>300mg/L),按曝气池蓄水量的0。
5%~0。
8%向曝气池中投加脱水活性污泥,尽量在2天内投加完毕。
2、培菌步骤当有菌种进入曝气池时,无论菌种是否投加完毕,必须立即开始培菌步骤.(1)闷曝:所有曝气机的搅拌都开启,各转角的曝气机风机开启,剩余风机暂不开.根据自控仪表显示的溶解氧变化调整曝气机风机的开停数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
5~2.5mg/L之间。
在污泥量少,供氧有富余时闷曝3~5小时后进入静沉步骤。
(2)静沉:将所有曝气机停止0.5~1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开始静沉前,应将溶解氧提高到2。
5~3mg/L之间。
(3)间歇补充废水:按(1)→(2)→(1)的顺序不断反复上述步骤,当监测到的COD 值较最初降低了50%时,向曝气池补充设计处理量50%的有机废水.以前2次进水时间间隔为基准安排进水时间,并且每天将此间隔缩短1半。
(4)完成培菌:经过5—7天的培养,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达到1500mg/L左右时,可以进入驯化步骤。
3、驯化步骤:按设计处理量的30%左右连续进水,溶解氧控制在1.5-3mg/L之间,在系统正常运行前提下每天按现有处理量的10%递增进水,直到达到设计处理量。
4、试运行:控制方法参看运行管理相关章节二、多系统调试步骤:如果为多曝气池的并联系统则应该先在其中1个池子中进行培菌,当污泥浓度达到1000mg/L以上时将一半污泥放至另一个池培养,如此反复直到所有池子都达到设计浓度时培菌完成。
三、溶解氧控制方法说明闷曝期间的溶解氧控制是较为灵活的。
在污泥浓度较低的调试阶段设备的充氧效率非常高,设备全开可以在短短1小时内将曝气池溶解氧从0提高到4mg/L。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厂及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方法一、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培养方法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要进行单机试车和清水联动试车,如无问题,就应进行活性污泥培养,使处理厂尽早发挥污水处理功能。
另外,曝气池泄空检修完毕之后,也有一个活性污泥培养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培养问题一般较简单,但当工业废水含量非常高时,会有一些困难,应视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污泥驯化。
这里仅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培养的一般方法及程序。
1.培养方法及种类活性污泥从无到有,从不正常到正常的培养过程,有很多途径可以实现,因而也就有很多培养方法。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来说,采用任一方法都可将活性污泥培养正常,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不同,操作量及培养费用也不同。
实践中,应根据处理广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培养或几种方法并用。
1)间歇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
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
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1/5即可。
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
当污水的温度为15~20℃时,采用该种方法,经过15d左右即可使曝气池中的MLSS超过l 000mg/L。
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
最初的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25%,随着MLSS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增至设计值。
2)低负荷连续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
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
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取回流比25%。
至MLSS超过1 000mg/L 时,开始按设计流量进水,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3)满负荷连续培养。
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一天。
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待污泥絮体形成后,开始回流,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污水处理污泥驯化方案
污水处理污泥驯化方案
驯化培养
1,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气化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以稀释,一般控制COD负荷不高于1000-1500mg/L为宜,这样需要按1:1(清水:废水)或2:1配制作为原始驯化水,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0C,投加葡萄糖或者面粉补充碳源。
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天,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 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
2、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化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
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
3、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是增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使其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
驯化则是对微生物进行诱导和淘汰,使适应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而使不适应环境条件和所处理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受到淘汰或抑制。
培养活性污泥需要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于含有粪便水的生活污水,其中的菌种和营养物质都已基本具备,可直接用来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
将生活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控制BOD5浓度在
500mg/L左右,进行静态“闷曝”培养,经1~2天的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出现大量的絮状物,活性污泥开始形成。
为补充营养和排除对微生物生长有害的代谢产物,曝气池中的混合液经沉淀后,应将相当于曝气池容积50%~70%的上清液排掉,再将污水引入曝气池。
然后继续曝气,经过数次“闷曝”和换水后,活性污泥便逐渐培养成熟,直到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对于工业废水,在培养的初期除用一般的菌种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培养足够量的活性污泥外,还应对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逐渐形成能够代谢工业废水的酶系统,并具有某种专性。
驯化生物过程是在进水中适当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开始时,工业废水的加入量控制在设计流量的10%~2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后,再继续增加比例,直至满负
荷时为止。
通过驯化,使工业废水中的特种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从而使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处理该种工业废水的能力。
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1、活性污泥的培养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在曝气池中接种污水处理厂的多余污泥形成处理废水所需浓度和种类的微生物(污泥)。
营区污水处理站的培菌一般采用闷曝法,在温暖季节向曝气池内充满生活污水,为提高营养物浓度,可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或米潜水等,开启曝气系统,在不进水曝气数小时后,停止曝气病沉淀换水。
经过数日曝气、沉淀换水之后既可连续进水,约7・10天后在显微镜下可在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中看到活动的微生物,此时可加大进水量,提高污泥负荷,使曝气池污泥浓度和运行负荷达到设计值,即使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所需的水质指标,但在培菌初期,由于活性污泥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较低,且活性较低,故系统运行负荷和曝气量需低于正常运行期的参数。
通过循化过程能使可利用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增加,不能利用的则逐渐死亡、淘汰,最终使污泥达到正常的浓度、负荷,并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有机污染物一般都能被微生物代谢吸收,简单的有机物可被细菌吸收利用,而复杂的大分子有物或有毒性基因的有机物,必须首先被细菌分泌出的〃诱导酶〃分解转换成简单的有机物才能被吸收,凡能分泌出这种诱导酶的细菌,就是能适应该种废水水质特征的优势菌种,这种细菌的产生、富集、迅速繁殖的过程就是污泥的训话。
2、活性污泥的评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
因此,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和检测活性污泥的性状和微生物的组成与活性等。
如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的生物相等。
3.活性污泥性状的观测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新鲜的活性污泥略带混土味。
当曝气池内充氧不足时,污泥会发黑、发臭;当曝气池充氧过度或负荷过低时,污泥色泽会较淡。
4、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生物相的观察,是已经普遍采用运行状态观察方式。
了解活性中微生物的状况需观察了解泥水混合物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等,及时掌握生物相变化和运行状况及处理效果,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对运行管理予以指导。
污水处理—SBR工艺培养驯化调试方案
污水处理—SBR工艺培养驯化调试方案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SBR(Sequence Batch Reactor,顺序批处理反应器)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在SBR工艺中,通过顺序地进行污水进水、搅拌、静置沉淀、上清液排放等步骤,最终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和排放。
下面是一份针对SBR工艺的培养、驯化和调试方案。
1.培养阶段在开始使用SBR工艺处理污水之前,首先需要培养好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指一种富含各种微生物的混合物,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培养活性污泥的主要步骤如下:1.1污泥接种将已经培养好的活性污泥接种到SBR反应器中,污泥的接种量通常为反应器总容积的1-5%。
1.2初始调节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适当调节反应器的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浓度、温度、pH值等。
同时,根据水质参数的变化,适当调整搅拌和通气的方式和强度。
1.3进水将污水逐渐加入到SBR反应器中,初始时进水量可以较小,逐渐增加,以适应活性污泥的适应过程。
在进水的同时进行搅拌,以确保反应器内的污水均匀分布。
1.4静止沉淀在进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使污水在反应器内静置沉淀,以便活性污泥可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1.5上清液排放通过控制反应器中的排放设备,将上清液排出反应器,以去除降解后的废水。
1.6污泥浓缩为了保持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将污泥浓缩,去除部分无关物质,同时回流一部分浓缩后的污泥回到反应器中。
2.驯化调试阶段在培养阶段完成之后,需要进行SBR工艺的驯化调试,以确保其有效的处理污水。
驯化调试的主要步骤如下:2.1调整进水流量与进水时间根据SBR工艺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处理能力,逐渐调整进水量和进水时间,以使反应器内的水质参数保持在设计范围内。
2.2优化搅拌与通气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搅拌和通气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强度,以确保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和混合度达到最佳状态。
2.3调整沉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静置沉淀时间,使活性污泥有足够的降解有机物的时间,同时避免沉淀过长导致污泥浓度过高。
环境微生物之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介绍课件
04
营养物质:提供充足的营养 物质,如氮、磷、钾等,有 利于微生物生长
06
接种:接种适量的活性污泥, 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驯化
监测污泥性能
污泥浓度:监 测污泥浓度, 确保污泥浓度 在合理范围内
污泥沉降性能: 监测污泥沉降 性能,确保污 泥具有良好的 沉降性能
污泥生物相: 监测污泥生物 相,确保污泥 中含有丰富的 微生物种类
04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有助 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修复工程的应用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污水处理:好氧活 性污泥法在污水处 理中的应用,可以 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有机物、氮、磷等 污染物。
土壤修复:好氧活 性污泥法在土壤修 复中的应用,可以 有效去除土壤中的 有机污染物,改善 土壤质量。
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群体, 主要由细菌、真菌、原生 动物等组成。
02 好氧活性污泥具有分解有
机物、去除污染物、净化 水质等作用。
03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
化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重 要环节,直接影响污水处 理效果。
04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
化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 pH值、溶解氧等条件, 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和繁殖。
污泥脱水性能: 监测污泥脱水 性能,确保污 泥具有良好的 脱水性能
防止污泥流失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控制污泥浓度: 保持适当的污泥 浓度,避免污泥 流失
调整曝气量:根 据污泥生长情况, 调整曝气量,避 免污泥流失
控制污泥回流比: 合理控制污泥回 流比,避免污泥 流失
定期监测污泥沉 降性能:定期监 测污泥沉降性能, 及时发现并解决 污泥流失问题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21:29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1.活性污泥的培养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接种最好利用ADC废水排放口的底泥或者利用同类NH3-N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
由于ADC生产厂废水排放口取泥相当困难,所以采用自行培养驯化活性污泥。
污泥取自玉带河的底泥,呈黑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泥沙等无机物,镜检观察不到微型动物,污泥活性极差,镜检结果见图4.1。
图4.1 培养前的污泥Figure 4.1 sludge before cultivate图4.2 污泥培养后期Figure 4.2 sludge after cultivate本阶段从2004年3月13日开始,由于A/DAT-IAT反应器没有做好,污泥培养在一个有效容积为8L的SBR池进行。
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
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得MLSS为1500mg/L,SV为6%,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
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
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
测得污泥MLSS 为2200mg/L,SV为11%,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
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
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如图4.2所示)。
测得污泥MLSS为4100mg/L,SV为21%,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2.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异养菌,而硝化菌是自养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进一步进行驯化,使之占优。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
性
污
泥
的
培
养
和
驯
化
学习组长:杨家贵
学习成员:何荣贵杨军唐晓琼牛永丽李娟学习时间:2012年4月20日
一.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二、污泥培养与驯化各阶段运行周期
考虑到工程调试期紧,由于直接进行污泥培养需要的时间较长,故采用接种培养。
对于一座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好养活性污泥法系统,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工作。
培养与驯化工作主要分为三阶段:活性污泥接种培养阶段、活性污泥驯化阶段、满负荷稳定运行阶段。
(一)活性污泥接种培养阶段。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实验概况表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了解SBR培养活性污泥的基本构造和运转管理基本方法。
3.观察活性污泥的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SBR法培养驯化污泥,引进菌种,在培菌开始时,连续曝气。
连续曝气,是为了充分供氧,达到细菌代谢生长需要的溶解氧量,同时能沉淀留泥,使菌种间歇缺氧,利于其耐受度和污泥絮状的形成。
好氧的活性污泥法必须保持合适的溶解氧。
培养初期活性污泥少,细菌消耗的营养和溶解氧少,因此溶解氧在1~2mg/L左右为宜,随着活性污泥的增加,后期可控制在2~3mg/L。
溶解氧过高,细菌过度氧化,絮体容易被吹散;溶解氧不足,细菌厌氧,妨碍正常代谢,孳生丝状菌。
因此最好2小时左右测定一次溶解氧,及时调整,保证适宜的溶解氧量。
培养阶段尤其要控制住水温,一般水温在20~30℃较好。
在培养初期,进水要严格控制pH值范围即控制在6.8~7.8。
但是活性污泥能转化一些有机物为酸,使生化池内pH下降。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实验材料菌种(实验室贮存的活性污泥)、河中的废水、驯化所用废水是人工配置的模拟生活污水。
2、实验仪器和设备:量筒(100ml)、大烧杯(3L)、烧杯、玻璃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胶头滴管、洗耳球、铁架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烘箱、冷凝回流装置、真空抽滤机、布氏漏斗3、实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镁和氯化铁等微量元素、重铬酸钾、试亚铁灵指示剂、硫酸亚铁铵、硫酸硫酸银溶液、量筒、载玻片、香柏油、擦镜纸、吸水纸、二甲苯、浓硫酸、1%淀粉溶液、碳酸钠四、实验内容以人工配制的污水作为营养液(3L),通过控制温度(20℃左右)、pH(6.5~7.5)、溶解氧(2~6 mg/L)等试验条件来进行污泥的逐步培养驯化,主要探究在培养期间活性污泥浓度(主要测其MLSS)、对COD的去除效果、30分钟沉降比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相随培养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造就与驯化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和分化中的有机物.微生物和有机物组成活性污泥的挥发性部分(即挥发性活性污泥),它约占全体活性污泥的70%—80%.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强的吸赞同氧化分化有机物的才能.活性污泥是经由过程必定的办法造就和驯化出来的.造就的目标是使微生物增值,达到必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杂微生物群进行选择和引诱,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一.驯化前提一般来讲,微生物发展前提不克不及产生骤然的凸起变更,通例讲要有一个顺应进程,且要有情形顺应的菌种,驯化进程应该与原发展前提尽量一致,当前提不具备时,一般用通例生涯污水作为造就水源,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纳持续闷曝3-7天,并在显微镜下检讨微生物发展状况,或者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合的工艺办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不雅察微生物发展状况,也可用检讨进出水COD大小来断定生化感化的后果.二.驯化方法(一)接种菌种1.接种菌种是指应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效的工艺单元,如重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2.根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合,应分离接种不合的菌种.3.接种量的大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该少于水量的8-10%,不然,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许多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划定规模正常启动.4.启动时光:应特殊解释,菌种.水温及水质前提,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讲,在低于20℃的前提下,接种和启动均有必定的艰苦,特殊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斯.是以,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浓缩污泥),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为10﹪(浓缩污泥,干污泥为8%),在不合的温度前提下,投加的比例不合.投加后按正常水位前提,持续闷曝(曝气时代不进水)7天后,检讨处理后果,在肯定微生物生化前提正常时,方可小水量持续进水25天,待生化后果显著或气温显著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离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干正常启动.5.菌种起源:厌氧污泥重要起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重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接种污泥且按此次序肯定优先级.①同类污水厂的残剩污泥或脱水污泥;②城市污水厂的残剩污泥或脱水污泥;③其它不合类污水站的残剩污泥或脱水污泥;④河道或湖泊底部污泥;⑤粪便污泥上清液.(二)体系造就1.接种菌种完成后,在持续运行已见到后果的情形下,采取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法,使微生物慢慢顺应新的生涯前提,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前提有所不合.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天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许多,一般应掌握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规模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摇动,在这种情形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须要2-4个月才干完成.2.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庞杂的进程,每个进程都邑有本身的特色,须要根据现场前提加以调剂.3.编制须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载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慢慢树立较规范的组织和治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三.调试时代的监测和掌握1.温度温度是影响全部工艺处理的重要情形身分,各类微生物都在特定规模的温度内发展.生化处理的温度规模在10~40℃,最佳温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必定温度规模内生计,在合适的温度规模内可大量发展滋生.在污泥造就时,要将它们置于最合适温度前提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发展速度发展,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使代谢速度迟缓.发展速度也迟缓,过高的温度对微生物有致逝世感化.2.pH值微生物的性命运动.物资代谢与pH值亲密相干.大多半细菌.原活泼物的最适pH值为6.5~7.5,在此情形中发展滋生最好,它们对pH值的顺应规模在4~10.而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曝气体系中,作为活性污泥的主体,菌胶团细菌在6.5~8.5的pH值前提下可产生较多粘性物资,形成优越的絮状物.3.养分物资废水中的微生物要不竭地摄取养分物资,经由火化代谢(异化感化)使庞杂的高分子物资或高能化合物降解为简略的低分子物资或低能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经由过程合成代谢(同化感化)应用分化代谢所供给的能量和物资,转化成自身的细胞物资;同时将产生的代谢废料渗出到体外.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展身分为微生物发展的前提.废水中应按BOD5∶N∶P=100∶5∶1的比例填补氮源.含磷无机盐,为活性污泥的造就创造优越的养分前提.4.悬浮物资SS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经由过程预处理悬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克不及降解,曝气时会形成浮渣层,但不影响体系对污水的处理.5.消融氧量DO好养的生化细菌属于好氧性的.氧对好氧微生物有两个感化:①在呼吸感化中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②在醇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须要氧.且只有溶于水的氧(称消融氧)微生物才干应用.在活性污泥的造就中,DO的供给量要根据活性污泥的构造状况.浓度及废水的浓度分解斟酌.具体说来,也就是经由过程不雅察显微镜下活性污环保泥的构造即成熟程度,测量曝气池混杂液的浓度.监测曝气池上清液中CODCr的变更来肯定.根据经验,在造就初期DO掌握在1~2mg/l,这是因为菌胶团此时尚未形成絮状构造,氧供给过多,使微生物代谢运动加强,养分供给不上而使污泥自身产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造就成熟期,要将DO进步到3~4mg/l 阁下,如许可使污泥絮体内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优越的沉降机能.在全部造就进程中要根据污泥造就情形慢慢进步DO.特殊留意DO不克不及过低,DO缺少,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正常的发展纪律将受到影响,新陈代谢才能下降,而同时对DO请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如许正常的生化细菌造就进程将被损坏.6.混杂液MLSS浓度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重要感化,而混杂液污泥MLSS的数值即精确能暗示活性部分的若干.对高浓度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一般均需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在造就同时根据污泥性状.有机污泥负荷等掌握好残剩污泥排放量.⑧污泥的生物相镜检活性污泥处于不合的发展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合的比例.细菌承担着分化有机物的根本和基本的代谢感化,而原活泼物〈也包含后活泼物〉则吞食游离细菌.污水调试运行时代消失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细菌.绿藻等藻类.原活泼物和后活泼物,原活泼物有太阳虫.盖纤虫.累校虫等,后活泼物消失了线虫.调试运行后期混杂液中固着型纤毛虫,如累校虫的大量消失,解释处理体系有优越的出水水质.⑨污泥指数SVI,正常运行时污泥指数在801/mg阁下.总的来说,活性污泥培菌进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气池消融氧.污泥沉降机能等指标.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不雅察,根据不雅察成果对污泥造就状况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进程,同时掌握好残剩污泥的排放.。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与驯化出来的。
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殖,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使具有降解废水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1.1 菌种和培养液除了采用纯菌种外,活性污泥菌种大多取自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或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剩余污泥。
培养液一般由上述菌液和诱导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盐等组成。
1.2 培养与驯化方法1.2.1 有异步法和同步法。
异步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程序是:将经过粗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成BOD5~300-500mg/L,加培养液,连续曝气1~2d,池内出现絮状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1.5h,排除上清液(约池容的50%~70%);再加粪便水和稀释水,重新曝气,待污泥数量增加一定浓度后(约1~2周),开始进工业废水(10%~20%),当处理效果稳定(BOD去除率80%~90%)和污泥性能良好时,再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每次宜增加10%~20%,直至满负荷。
处理城市污水时可采用同步法,即曝气池全部进废水,连续曝气,二沉池不排泥,全部回流。
1.2.2 在培养和驯化期间,应保证良好的微生物生长条件,如温度15~35℃,DO0.5~3mg/L,PH6.5~7.5,营养比等。
2.正常运行工艺控制2.1 曝气系统控制2.1.1 一般,负荷较小时,MLVSS较高,DO也应相应提高;当DO不变时,空气量Qa主要取决于入流BOD5。
2.1.2 实际曝气量估算公式 Qa=f0(S0-S e)Q/300Ea式中f0为耗氧系数,指去除单位BOD所消耗的氧量,与F/M有关。
当F/M0.2~0.5KgBOD/(KgMLSS·d)时,可取1;当F/M<0.15KgBOD/(KgMLSS·d)时,可取1.1~1.2。
Ea为曝气效率,与扩散器的种类等有关,一般在7%~15%之间。
活性污泥法的培养驯化及注意事项
活性污泥法的培养驯化及注意事项1.活性污泥的接种:活性污泥通过调配接入废水接种到活性污泥池中。
接种污泥的选择要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活性污泥接种源。
接种时注意控制污泥悬浮液的浓度,一般为2-3%。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投加有机负荷和底物,以促进活性菌群的繁殖。
2.温度控制: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一般来说,相对较低的温度有利于菌群生长和代谢活动。
正常的培养温度一般为25°C-35°C,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菌群死亡或者菌群组成发生改变。
3.进水水质的适应: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需要适应进水水质的变化。
有机负荷的波动、pH和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活性污泥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驯化过程中,要逐渐适应进水水质的变化,避免过度冲击。
4.氧气供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好氧条件下的处理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氧气供应方式有机械通风、曝气池曝气和螺旋桨搅拌等,选择适合的供氧方式有助于提高氧气的传递效率和溶解氧的浓度。
5.污泥的回流:活性污泥法中,向活性污泥池内回流一部分已沉淀的活性污泥,即内回流,对污泥的培养驯化非常重要。
通过内回流,可保持和增加活性菌的数量,提高处理效果和水质稳定性。
回流比例一般为20%-50%,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污泥的排除:污泥的排除主要包括过量污泥和氧化池内产生的大量崩解污泥。
过量污泥排出主要通过污泥浓缩、脱水等工艺进行处理,崩解污泥则需要定期清理和处理。
污染物的积累会导致活性污泥的失活和稳定性下降,因此排泥工作也是活性污泥法中的重点。
活性污泥法的培养驯化是一个较为复杂且需要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控各个环节的操作参数,如进水水质、pH值、温度、曝气时间、污泥浓度等,以保证处理效果和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分析,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和优化处理方案。
通过科学的培养驯化和操作管理,可以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
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知识点一、活性污泥概述1.定义:活性污泥是污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的聚合体,是指微生物在贮存器潜育生存的体形和状态。
2.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泛类细菌、短杆菌、放线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
3.特征:活性污泥具有吸附性、降解性、沉降性及厌氧性等特征。
二、活性污泥培养1.活性污泥培养的目的:培养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污水降解能力。
2.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活性污泥常用的培养基有17#苹果基、一个液体培养基等。
3.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DO值等条件。
4.培养方法:常见的培养方法有悬浮培养法、固定化培养法、连续培养法等。
三、活性污泥驯化1.活性污泥驯化的目的:通过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污水的处理要求。
2.驯化方式:常见的驯化方式有物理驯化、化学驯化和生物驯化等。
3.驯化条件的控制:驯化活性污泥需要控制好温度、曝气量、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
4.驯化指标:驯化活性污泥的指标主要有COD去除率、NH3-N去除率、生物毒性等。
四、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应用1.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2.生物能源: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产生甲烷等生物能源,利用活性污泥进行沼气发酵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土壤修复: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对于土壤修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结: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控制好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驯化方式,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污水降解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应注意事项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应注意事项所谓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驯化过程中,能分解废水的微生物得到发展,不能适应的微生物被逐渐淘汰。
驯化过程中应根据微生物的需要加入养料。
为了缩短培养驯化时间,可将培养、驯化两阶段合并起来进行。
注意事项有∶(1)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曝气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
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污泥培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过程。
(2)活性污泥的培菌应尽可能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
因为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快,培菌时间短。
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则应该采用接种培菌法,所需的种污泥量要比春秋季多。
(3)培菌过程中,特别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防止污泥自身过度氧化,特别是在夏季。
有不少厂都发生过此类情况,这不仅增加了培菌时间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按期投入运行。
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关键,要经常测定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要及时进水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若进水浓度太低,则要投加大粪等以补充营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间歇曝气。
(4)活性污泥培菌后期,适当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于微生物进一步生长繁殖。
(5)工业废水处理厂在生产装置投产前往往没有废水进入,而一旦生产装置投产后,排放的废水就需及时处理。
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培菌时间,并提前准备接种污泥及养料等。
如曝气池中污泥已培养成熟,但仍没有废水进入,应停止曝气使污泥处于休眠状态,或间歇曝气(延长曝气间隔时间、减少曝气量),以尽可能降低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
有条件时,应投加大粪、无毒性的有机下脚料(如食堂泔脚)等营养物。
(6)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都有两个(格)以上的曝气池。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二、污泥驯化
污泥培养
为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 养物质、溶解氧、适宜温度、酸碱度等,经 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数量 逐渐上增,最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浓度。
1.菌种和培养液 2.培养方法
1)菌种 除采用纯菌种作活性污泥的菌源外,活性污泥的菌种 大多取自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城市污水或性质相似 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的二次沉淀池的剩余污泥,也可取 自污水排放口处的污泥。 2)培养液 培养液可取一定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 盐的组成。城市生活污水本身含有所需要的菌种和培 养物,所以可直接用来培养污泥。
污泥驯化
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淘汰不 能适应环境条件和不具处理污水特性的微生 物,使能分解废水的微生物得到发展,并诱 导出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的霉体系,使不能 适应的微生物被逐渐淘汰。
1.驯化的基本操作
在进水中逐渐增加特定工业废水的比例,或提高工业 废水的浓度,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逐步 达到对特定废水所要求的满负荷及很高的处理效率为 止。开始驯化时每次可投加10%~20%的待处理污水, 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后,再逐渐增加污水的比例。直 至满负荷(即驯化成熟)为止。为了缩短培养驯化时 间,可将培养、驯化两阶段合并起来进行。
在温暖季节,向曝气池中投加一些粪便或米泔水或 下水道壁刮下的污泥,闷曝气数小时后可连续进水, 进水量由小到大,并开动污泥回流设备,使曝气池和 二次沉淀池接通循环,经1~2d曝气后,曝气内就会出 现模糊不清的絮凝体。为了补充营养、排除对微生物 有害的代谢产物,要及时换水,并不断引入污水,替 换原有的部分培养液经二次沉淀后排走。换水间可间 歇,也可连续。约7~14d后,即可进入驯化阶段。培 养时期,活性污泥浓度较低,故应控制曝气量,使之 低于正常运行时的曝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
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
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 、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
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
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2.自然培菌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
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
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间歇培菌。
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 ,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
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
在春秋季节,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
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
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
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积累的污泥也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后随着污泥量的增多,回流污泥量也要相应增加。
当污泥浓度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2)连续培菌。
先将曝气池进满废水,然后停止进水,闷曝半天至一天后可连续进水。
连续曝气,进水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与间歇法差不多),就会有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曝气池污泥量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时,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由于自然培菌法是用废水直接培养活性污泥,其培菌过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适应废水性质并获得驯化的过程。
3.接种培菌接种培菌法的培养时间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厂如附近有种泥,也可采用此法,以缩短培养时间。
接种培养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种:
(1) 浓缩污泥接种培菌。
采用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菌种(种泥或种污泥)来培养。
城市污水和营养齐全、毒性低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培养,可直接在所要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种泥进行曝气,直至污泥转棕黄色时就可连续进污水(进水量应逐渐增加),此时沉淀池也投入运行,让污泥在系统内循环。
为了加快培养进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投加未发酵过的大粪水或其它营养物。
活性污泥浓度达到工艺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过程。
从经济上讲,种泥的量应尽可能少,一般情况下控制在稀释后使混合液污泥浓度在0.5g/L以上。
对有毒工业废水进行培菌时,可先向曝气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来水(需先曝气一段时间以脱去其中的余氯),然后投入种污泥和未经发酵的大粪水进行曝气,直至污泥呈棕黄色后停止曝气,让污泥沉降并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补充一定量的大粪水继续曝气,待污泥量明显增加后,逐步提高废水流量。
在培菌的后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较好地适应工业废水水质。
(2)干污泥接种培菌。
“干污泥”通常是指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的泥饼,其含水率约为70~80%。
本法适用于边远地区和取种污泥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
干污泥接种培菌的过程与浓缩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
接种污泥要先用刚脱水不久的新鲜泥饼,投加至曝气池前需加少量水并捣成泥浆。
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为池容积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用于污泥调理),如药剂含量过高、毒性较大,则不宜用作为培菌的种泥。
鉴定污泥能否作接种用,可将少量泥块捣碎后放入小容器(如烧杯或塑料桶)内加水曝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泥色能转黄,就可用于接种。
污泥培菌的注意事项:
(1)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中,应经常测定进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气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标。
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行生物相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污泥培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控培菌过程。
(2)活性污泥的培菌应尽可能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
因为温度适宜,微生物生长快,培菌时间短。
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则应该采用接种培菌法,所需的种污泥要比春秋季多。
(3)培菌过程中,特别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后,要注意防止污泥过度自身氧化,特别是在夏季。
有不少厂都发生过此类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培菌时间和费用,甚至会导致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按期投入运行。
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关键,要经常测定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要及时进水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
若进水浓度太低,则要投加大粪等以补充营养,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间歇曝气。
(4)活性污泥培菌后期,适当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于微生物进一步生长繁殖。
(5)工业废水处理厂在生产装置投产前往往没有废水进入,而一旦生产装置投产后,排放的废水就需及时处理。
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培菌时间,并提前准备种污泥及养料等。
(6)如曝气池中污泥已培养成熟,但仍没有废水进入时,应停止曝气使污泥处于休眠状态,或间歇曝气(延长曝气间隔时间、减少曝气量),以尽可能降低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
有条件时,应投加大粪、无毒性的有机下脚料(如食堂泔脚)等营养物。
(7)大部分的废水处理厂都有二个(格)以上的曝气池。
这种情况下可先利用一只曝气池培养活性污泥,然后再输送到相邻其它曝气池进行多级扩大培养。
本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