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感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语感的培养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扩展了,但他们对文章依然缺少理解。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本文提出应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入手。语感是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应体现为对语言文字准确而深刻的理解上。

关键词:语感培养课堂语言创设情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

迅速领悟的能力,应体现为对语言文字准确而深刻的理解上。

一、语感应具有的特点

1.敏感性

当语言诉诸于一个人的视听感官时,语感能力强得人能及时捕捉到稍纵即逝的语言信息,并做出正确全面的理解。阅读文章,能对文章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听人讲话,能对讲话内容,瞬间做出准确反映。

2.速悟性

指能够迅速领悟语言文字的含义,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又包括深层意义,尤其是语言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

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便明白自己的答话有不谦之嫌,回答宝玉问话时便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很明显,黛玉听出了贾母的言外之意。

3.直觉性

它表现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即不经过思考和逻辑判断,便对结果有清醒的认识。例如,《红楼梦》二十三回写黛玉听《牡丹亭》中杜丽娘伤春词曲,“虽未留心去听”,“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不觉点头自叹”,后又“不觉心动神摇”竟至“如醉如痴”,显然这是黛玉由语感作出的直觉判断、直觉反应。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1.教师要有优美的课堂语言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准确、清晰、优美且娓娓动听的。课堂上,教师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产生心旷神怡之感。我在执教《三峡》,讲述三峡的地貌特征时,一边播放三峡的山景,一边解说:“眼前这雄奇险峻的群山,耸入云天的峰峦,连绵不绝,正如孟郊所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讲述三峡春冬美景时,又配合画面解说:“春冬的三峡真是无处不苍翠,流水尽飞泉,郦道元仅用支言片语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相间、动静相生、俯仰生姿的画面,用‘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来形容此情此景应是再恰当不过了。”收束课文时,从三峡秀美的景色,拓展到三峡的今天,“三峡,不仅具有优美的风景,而且承载者民族的一个

伟大愿望——三峡工程。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现在,以梦想成真,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峡的明天会更美好。”优美的语言,创设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情景,让学生情绪热烈,神采飞扬,在情景交融之中,学生的心弦为之扣响。这样的课堂教学,应会为学生的语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朗读,精读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不仅能触发语感,还能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学生的自读要与教师和名家的范读相结合,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准确把握。精读,则要求学生潜心专注的研读。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对语言文字,仔细揣摩,推敲,从局部精美的词句到课文的整体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赏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朱自清《春》)“偷偷”地“钻”,这是拟人化的手法,能够表现小草如孩子般的机灵可爱和顽强的性格。“嫩嫩”、“绿绿”两个形容词叠用,给人清新悦目之感。“一大片一大片”,又表现了小草的旺盛之势。“满是的”则流露出对春草的喜爱之情,正是这些词语的选用,表达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由衷喜悦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词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妙处。

3.创设情境,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例如,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古词《渔歌子》(张志和作),首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看本词如何构成一幅优美的春景图。从“山前”、“白鹭”、“桃花”、“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词语的品读之中,感受诗词蕴含的简洁、含蓄之美。其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从整体上感受本词描绘出的春江水暖、烟雨迷朦、鸟飞鱼肥,老翁悠然垂钓的意境之美。另外,要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对学生进行训练,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作者用丰富的想象织成了一幅神奇瑰丽的图画。让学生闭目瞑想:虚无缥缈的太空,似乎真有一条美丽的街市,无数的街灯通明,橱窗里陈列着数不尽的珍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提着红通通的灯笼自由来往……这是一处人间天堂。然后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作者描绘出如此浓烈,如此欢乐的色彩,为什么呢?这正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污秽和丑恶,从而引发人们对光明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而且在深刻的体味中语感训练也落到实处。

三、结语

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及训练,还有其他的方法。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感作为一种技能,靠实践,靠训练,持之以恒,学生的正确语感就一定能够形成。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语文.

[2]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