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2.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

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3.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

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4.旅游地理学(Geography of Tourism)游憩地理学(Recreation Geography)观光地理学

5.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

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6.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2)旅游者行为规律(3)旅游流

(旅游需求)预测(4)旅游通道(5)旅游资源评价(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7)旅游环境容量(8)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9)旅游规划

7.1930年,麦克默里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

之作。

8.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有其独特的角度,以空间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区别和见长于其他

学科。

9.区域范式对旅游地理学的影响:(1)区域旅游地理(2)目的地区域(3)区域规划与开发(4)区

域综合与整合(5)区域研究进程回顾

10.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h而少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

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11.国内游客包括国内(过夜)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12.科恩(Cohen)的旅游者分类:(1)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者(2)个体大众旅游者(3)探索者(4)

漂泊者

13.制度化的旅游(与旅游产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程序化的交易):(1)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者:

不喜欢冒险,在旅途中渴望保持“环境泡”(environmental bubble),通常购买事先准备好的包价旅游产品,在导游陪同下游览目的地,极少接触当地文化或居民。(2)个体大众旅游者:与前一类旅游者相似,但更富灵活性,有一定的个人选择余地,但旅游活动仍由旅游产业来组织,在环境泡的遮蔽下,仍然难以真正体验目的地。

14.非制度化的旅游(独立旅行,除非在绝对需要的情况下,避免与旅游产业发生联系):(1)

探索者:独立安排旅程,试图摆脱常规,但仍要求有舒适的食宿和可靠的交通:偶尔会抛弃环境泡,但如果情况变化,就会退回环境泡。(2)漂泊者:弃绝与旅游产业有关的一切联系,其旅程安排试图尽可能地远离家庭和熟悉的环境;没有固定的线路,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并以自己的方式支付费用,将自己融入当地文化。

15.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16.普洛格的旅游者人格分类: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多中心

型。

17.旅游动力由3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和中间条件。内动力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

基本需求之一;中间条件是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而外动力则是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18.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1)互补性: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

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时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2)替代性:当游客从A向B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引起游客原定终点的替换。(3)可达性。

19.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2)最大效益原则(3)旅游偏好

20.最大效益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B.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21.旅游时间比:当从居住地到旅游地的单调旅行所耗费的时间与在旅游地游玩所耗费的时

间的比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人们才会作出到该旅游点旅游的决策。

22.普雷德提出一个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可达机会X,感知机会Y。

23.在旅游方式的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旅游距离由旅游消费者可能线决定。

24.根据涉及的空间尺度大小可把旅游空间行为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涉及的空间

范围分别为省际、全国、国际;省内、地区(市)内;县(市)内、风景区内。

25.大尺度空间行为特征:(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

点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26.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特征除了和大尺度空间行为特征一样之外,还有:(1)采用节

点状路线旅游(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27.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资源个体的评价(2)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28.独特性和共性导致相邻的资源个体对远处居民吸引力之间相互影响,这种影响称为近邻

效应。近邻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

29.影响旅游者需求的要素:(1)经济发展水平(2)人口特征(3)收入和闲暇(4)职业和教育水平(5)

资源和交通(6)价格和汇率

30.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1)季节性强度指数:

注:R为旅游需求的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X 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2)高峰指数:

注:P n为高峰指数;V1为最繁忙时期游客数;V n为在第个繁忙时期的游客数;n为参照时段(1=最繁忙时期)

31.旅游需求预测模型:(1)趋势外推模型(2)结构模型(3)仿真模型(4)定性模型(最著名的是

定性预测模型是特尔菲法)

32.旅游研究中的引力模型:克朗蓬基本引力模型:G

注:T ij为客源地i与目的地j之间旅行次数的某种量度;P i为客源地i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量度;A j为目的地j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种量度;D ij为客源地i与目的地j之间的距离;G、b为经验估计系数。

33.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

地的人工创造物。

34.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1)价值判断统计性规律(2)人类认知比较法则

35.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1)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2)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

分类标准(3)以旅游者的体验作为分类标准(4)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旅游者的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36.西方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1.专家学派:代表人物:林顿;思想:符合形式美原则,

基于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4个元素;方法:分类分级。2.心理物理学派:代表人物:丹尼尔、布雅夫;思想:1.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风景审美观,可以将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风景质量的衡量标准;2.人们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估(审美评判),是可以通过风景的自然要素来定量表达的;3.风景审美是风景(客体)和人(主体)之间的一种作用过程。方法:A.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以照片或幻灯片为工具,获得公众对于所展示的风景美感评价B.确定构成所展示的风景的基本成分(自然风景要素)C.建立风景质量与风景的基本成分(自然风景要素)之间的相关模型D.将所建立的数量模型用于同种类型风景的风景质量评估中。3心理学派(认知学派)代表人物:阿普尔顿、卡普兰;思想: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方法:易解特性、神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