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穴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ppt课件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9c8f29bed5b9f3f90f1caa.png)
20
课件
第三节 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一、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的治疗方法简介 1、针刺体位:患者取坐位。 2、针刺角度:直刺角度 3、针刺方法:以肩痛穴(BP-LE6)为主穴,采 用3寸无菌性毫针,直刺4cm(2寸)左右。局 部常规消毒后,采用28号3寸毫针一支,行直 刺法,进针约2寸左右,可行大幅度提插捻转, 以泻为主,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不留针。
26
课件
四、主治
颈源性肩周炎、外伤性肩周炎、偏瘫穴肩周 炎、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落枕 等。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高血压、高血 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 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 瘫痪、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中暑、休克、 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27
1、肩痛穴定位:位于足三里穴下2寸,偏于腓侧 1寸。 2、交叉取穴,即右侧肩痛取左侧穴位,左侧肩 痛取右侧穴位。 3、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0角向下直刺1.5 寸左右。 4、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
25
课件
三、功能
止痛消炎,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 调节神经,调节胃肠,调节内分泌。
23
课件
7、疗程:每日1次,21天为一疗程。 (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针 刺肩痛穴,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 (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针刺肩痛穴, 每日一次,21次为1疗程。 (3)晚期患者,即发病1个月以上者,针刺肩痛 穴,每日 1次,28次为1疗程。
24
课件
二、技术关键环节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的技术操作
1
第一节 概 述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 一、技术持有人
针灸中心主任、教授、博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34例
![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34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a99f1f6edb6f1aff001fad.png)
不具备任何效果 ,特 别是对 于一些存在 胃肠功 能障碍 的
患者 。 本研究中药熏洗方选用了具有活血化瘀 、补益肝 肾 、 祛风散寒类 中药 ,方 中红花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 的作 用 ; 桑寄生 、川断、牛 膝补 肝 肾壮 筋 骨有利 于 关节 祛 风湿 ; 桂枝具有温经 散寒 的功效 ;桑 枝 、独 活 、威 灵仙具 有祛 风湿通经络的作用 。通 过药气熏蒸后 ,药 物可 以直 接作
瘫 性 的 肩 关 节周 围 炎 的 患 者采 用 平衡 针 灸 的 方 法 治 疗 , 不仅 疗 效 好 , 而 且操 作 较 为 简 便 。 关 键 词 :偏 瘫 性 肩 关 节周 围 炎 ;平 衡 针 灸 ;传 统 针 灸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0 3 . 0 4 2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4 ) 一 0 3 - 0 0 6 2 - 0 2
第 2 0 1 2 4 卷 年 第 2 3 月 期 ・ 总 上 第 半 1 7 月 9 期 刊
由此可见 ,对于膝退行 性骨关 节病患者 ,进行 早期介入
保守治疗 ,可 以延 缓 病情 进展 、消 除患者 的临床 症 状 , 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存质量 。 综上所述 ,在对膝退行性 骨关节 病患者进 行临床 治 疗 时,温通针法联合 中药熏蒸治疗具有无 明显毒 副作 用 、
治疗有效率存 在明显 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肩痛 穴平衡 针 灸治疗偏 瘫性 肩关节周 围炎 3 4例
赵 东升
( 河 南 省 孟 州 市 中 医院 内科 ,孟 州 4 5 4 7 5 0 )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https://img.taocdn.com/s3/m/9d6670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1.png)
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肩胛肩区疼痛医案1则
主诉:患者女,60岁,主诉右侧肩胛肩区疼痛已有半年,影响生活及工作,查体无明显异常,疼痛对应穴位。
治疗目标:缓解疼痛,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穴位选择:1. 子宫穴:位于手掌心中点,两手相对闭合时,手掌中心凹陷处,按压时间3-5分钟。
2. 仙牛穴:位于膝盖后面最突出的骨头,按压时间3-5分钟。
治疗过程:
第1次治疗:根据患者主诉,首先从右手开始,按压子宫穴3分钟,然后按压仙牛穴3分钟,左手同样进行按压。
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到肩胛肩区有一股温暖感。
第2次治疗:在两次治疗之间间隔48小时,继续按压子宫穴3分钟,然后按压仙牛穴3分钟。
患者反映疼痛有所减轻,肩胛肩区感觉更加舒服。
治疗效果评估:经过3次治疗,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功能。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体检结果,奇穴重子重仙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1. 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
2. 在治疗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和受凉。
3. 如果疼痛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结:董氏奇穴重子重仙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肩胛肩区疼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准确选择穴位,按压适当的时间,能够缓解疼痛,恢复生活功能。
但需注意个体差异,治疗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性。
如果长期存在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https://img.taocdn.com/s3/m/59634adc77232f60ddcca19d.png)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阳蹻之会。
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
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人体六“肩”穴【肩部穴位图文】
![人体六“肩”穴【肩部穴位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b10a3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人体六“肩”穴【肩部穴位图文】肩背穴【经外奇穴】人体六“肩”穴【1、肩井2、肩髎【lao】3、肩外俞4、肩中俞5、肩髃ou6、肩贞】1、肩井【胆经】肩井穴——肩上一口井,护佑你一生取穴方法: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肩井穴位位置图】【图解肩井穴位的位置】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肩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治疗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2、缓解治疗肩背痛、颈项痛、落枕、牙痛、乳痈、乳腺炎、肩周炎、肩软组织损伤、上肢痛、难产、半身不遂、胞衣不下、肺炎、扁桃体炎、瘫痪、四肢厥冷、中风不语、诸虚百损等3、提高性功能【温馨提示】按摩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有血压高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按摩肩井穴的方法:1、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放开,重复十次之后换左手。
2、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右肩的肩井穴,依然是重复十次。
特别注意: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很容易造成流产的穴位位置:肩部最高处,或两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
保健作用:具有疏导水液的功效。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瘰疬等。
按摩方法:将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5分钟,再将右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左侧肩井穴5分钟,力量要适中,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做1次。
2、肩髎【lao】三焦经[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3、肩外俞su【小肠经】[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 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4、肩中俞su【小肠经】[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针灸穴位 肩痛4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 肩痛4穴 说明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094e20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f.png)
针灸穴位肩痛4穴说明指导书
总述肩痛4,经外奇穴名。
出自《新医疗法手册》。
位于肩部,肩胛骨近脊柱缘处、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与肩胛冈连线之中心点,当小肠经天宗穴斜下内方,左右计2穴。
在冈下窝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上神经,及肩胛神经的分支。
主治肩背痛等。
直刺0.5-0.8寸。
1.名称肩痛4穴
2.别名暂无资料。
3.出处《新医疗法手册》
4.隶属经外奇穴
5.位置位于肩部,肩胛骨近脊柱缘处、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与肩胛冈连线之中心点,当小肠经天宗穴斜下内方,左右计2穴
6.主治肩背痛
7.功能暂无资料。
8.操作直刺0.5-0.8寸
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肩部,肩胛骨近脊柱缘处、肩胛骨下角直上方、下角与肩胛冈连线之中心点,当小肠经天宗穴斜下内方,左右计2穴。
11.解剖在冈下窝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
布有肩胛上神经,及肩胛神经的分支。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暂无资料。
14.详细主治肩背痛等。
15.详细操作直刺0.5-0.8寸。
针感麻、酸至肩,留针30分钟。
16.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背痛等。
17.配伍配肩痛1穴、肩痛2穴、肩痛3穴、肩痛5穴治肩痛等。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新医疗法手册》:“肩背痛,肩胛冈上、下的软组织,如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三角肌、喙胧肌、斜方肌的肩胛骨内上角部位。
”(原资料未定穴名)。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https://img.taocdn.com/s3/m/9a8a10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a.png)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https://img.taocdn.com/s3/m/36c8f8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7.png)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https://img.taocdn.com/s3/m/2b7a97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c.png)
平衡针灸(教学):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肩凝症取穴肩痛穴定位必须准确肩痛穴是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穴,属经外奇穴之一,又称“中平穴”,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髁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
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取穴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
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针刺手法以及针感手感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快速针刺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有效率统计突出即时效应,针刺当时见效率达90%;提出针刺神经支或神经干产生的针感效应假说采用单穴疗法;⑤针刺经验穴—肩痛穴,临床治疗380例,有效率94.1%。
肩痛穴治疗组疗效与传统取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无副作用。
本法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8cb0256eefdc8d377ee3254.png)
解剖学方面的认识:
在解剖学方面,基于对解剖形态
和解剖机能学的研究,认识到肩关节
是由肩肱关节、肩峰下结构、肩锁
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
喙锁连接6部分组成的多关节复合
体。对肩峰下结构的解剖形态和功
能特点的研究,对肩关节各主要滑囊
的解剖学病理学研究,对肩袖肌群组
及其退变发生发展研究等等,均为肩
痛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提供了理论
2020/11/3
3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肩痛,是肩周肌、肌腱、滑囊、
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
引起的临床肩痛症状表现之一,以
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
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
一。在肩痛病变进展过程中,累及
了较多的组织结构,疾病的初期、
后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
命名也较复杂。 2020/11/3
2020/11/3
12
祖国医学对肩痛的认识:
明清时,对颈肩背、臂痛的病因病 机、诊断及治疗已渐趋完善,将因肩部 外露受风所致的肩痹痛称“漏肩风”, 据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表现称“锁 肩风”等。
《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来对 肩臂痛的认识,指出肩背痛有经络气滞、 气虚、血虚及兼风、痰等证候。
2020/11/3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 术
教学目的
1.理论课目的:通过对平衡针灸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的介 绍使学员对其有所认识,具备 运用该技术对肩痛患者进行临 床诊疗的能力。
2.实践课目的:通过临床实践使
学员掌握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
治疗肩痛技术的操作。 2020/11/3
2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平衡针针灸技术特点,掌 握操作方法,包括器械准备、操作步 骤、治疗时间及疗程,关键技术环节 及注意事项。掌握肩痛穴的穴位定位。 熟悉:熟悉肩痛的西医及中医诊断标 准、适应症、禁忌症。 了解:了解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对肩 痛的认识。
-肩周炎症状拔罐穴位图
![-肩周炎症状拔罐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ccca0473312b3169a451a44d.png)
肩周炎拔罐穴位图肩周炎的指压,按摩治疗,先从颈部到肩膀,以蒸热手巾温敷为重点。
并且要注意预防肩膀虚冷。
肩周炎治疗穴位以仔细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肩井,肩髃,臑会,臂臑,云门,天宗等各穴位有效。
对肩周炎疼痛进行温灸治疗同样有效。
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
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1)肩井:对肩膀酸痛有效的穴位,按摩针灸都可以。
肩井在肩上。
穴位找法:从乳头往正上方的线上,正好在后颈根部和肩膀的中央。
加以压迫会疼痛。
操作:医者抓住病人肩膀,以拇指稍用力揉压。
假如病人自己指压时,则用右手食指指压左肩,而以左手食指指压右肩,对肩膀酸痛有效。
(2)肩髃:属手阳明大肠经。
指压和按摩并用,消除肩膀三角肌疼痛。
位于肩部。
穴位找法: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操作:医者用一只手支撑病人的手臂,另一只手拇指指压穴位。
如此可缓和肩膀三角肌疼痛,假如从胸部中心沿着锁骨下面朝本穴位部位反复进行按摩效果更好。
(3)臑会:位于和身体各类机能有关的几条能量路线在身体内交叉,交会之处的表面部位,穴位名因此而来。
能有效缓和肩膀三角肌和上臂部的疼痛,所以,在手臂疼痛而没有办法举高的症状产生时加以揉压,可降低症状。
部位:肩端后侧凹处朝肘最突出之处方向约三个指幅下面。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肩周炎外用(颈肩松按摩膏),缓解肩颈腰酸、麻、胀、痛。
而且好了以后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4)臂臑:穴位名称,表示对前臂,上臂疼痛有效的穴位。
能够有效缓和手臂疼痛。
部位:位于手臂外侧。
穴位找法:将手臂朝正侧方举起,从肩膀到肘部分的三角肌会隆起之处。
该三角肌,到手臂中央为好。
压迫其附近,可摸到皮肤下面的肱骨。
臂孺在其凹陷中,加以压迫,从上臂到肘方向会感觉疼痛。
操作:医者用一手支撑病人手臂,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
除指压外,抓住前臂部由上往下进行按摩更有效。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PPT课件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42eb4948d7c1c708a14550.png)
病变取右侧穴位。 • 针刺方法:3寸毫针平刺1.5寸左右。
• 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 • 功能:疏筋活血,清咽利喉,消炎止痛退热,调节
神经。
疗程:
(1)早期患者,即出现临床症状2周以内者,每日一次, 14次一个疗程。 (2)中期患者,即发病2-4周者,每日一次,21次一个疗 程。 (3)晚期患者,即发病1月以上者,每日一次,28次一个 疗程。
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指掌关 节前凹陷中。
• 解剖: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
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 (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即上下左右 交叉为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 来源于《内经》的巨、缪刺法。巨刺即左刺右,右 刺左,缪刺即交叉取穴。
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
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 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 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
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
则。
二、诊 断 要 点
1、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常于肩部受寒后发 病。 2、肩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昼轻夜重,多不能卧向患侧。 3、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有上举、外展、后伸摸 背和穿衣受限。 4、压痛。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 见肌肉萎缩。 5、肌肉抗阻力试验阳性。 6、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肱骨头上 移或关节腔变窄。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 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 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 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 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 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
腰酸背痛一览表,对照拍一拍,一招搞定!(附图超简单)
![腰酸背痛一览表,对照拍一拍,一招搞定!(附图超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55d1835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72.png)
腰酸背痛一览表,对照拍一拍,一招搞定!(附图超简单)海川手法医学传播2022-04-22 06:00当我们的身体部位产生酸痛的感觉时,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因为“不通则痛”,是身体经络堵了引起的酸痛感觉。
拍打经络和穴位有助于活气血、通经络,所以拍打经络和穴位还有强身健体的效果。
腰痛穴位腰痛拍肾俞穴、气海俞穴、腰眼穴功能主治【肾俞穴】:可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精力减退等。
【气海俞穴】:调和气血、强壮腰脊。
【腰眼穴】:可防治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对于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拍打技巧在对这些穴位进行拍打时,可将五指并拢,手稍微拱起来,形成虚掌拍打(或用手背轻轻拍打),先轻微用力,再慢慢加强,拍至微热、松快为佳。
背痛穴位背痛拍风门穴、神堂穴、膈关穴功能主治【风门穴】:感冒、颈椎痛、肩背酸痛等。
【神堂穴】:咳嗽气喘、脊背强痛、胸闷等。
【膈关穴】: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脊背强痛等。
拍打技巧手够不着的地方或者不方便的部位,可借助一些质地较轻软、方便拍打的工具,如按摩捶、经络拍。
肩痛穴位肩痛拍肩髃穴、肩内陵穴、肩贞穴功能主治【肩髃穴】:通经活络、疏散风热、治疗肩周炎、肩关节疾病等。
【肩内陵穴】:祛风降压,舒筋活络、中风偏瘫、上肢疼痛等。
【肩贞穴】:肩胛疼痛、手臂不举、肩周炎等。
拍打技巧拍打时要由轻到重、以自己能够忍受为度,禁止使用暴力和蛮力,以免造成损伤;由点到面、不要盲目扩大拍打范围。
这些锻炼误区,您”踩雷“了吗?除了拍打之外,通过锻炼也能缓解腰酸背痛。
但不少退休族对运动、锻炼的正确方法总是一知半解,很多时候不仅无法“强身”,甚至还会“伤身”。
长时间跳广场舞广场舞通常会设计很多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这些动作对身体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动辄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舞蹈时间,很容易导致受伤。
建议广场舞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针灸的重点穴位--肩痛穴
平衡针灸重点穴位肩痛穴,肩痛穴是平衡针灸学中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
人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最理想的一个穴位,临床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
别名:肩周穴,中平穴,平衡穴,镇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
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
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分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前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穴位取右侧,双侧病变取双侧穴位。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上下提插手法,直刺进针2寸左右。
针感:呈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或踝关节传导。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冠状动脉,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调节胃肠,调节内分泌。
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落枕,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晕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癫痫,精神分裂症,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疗效。
临床应用:
1:配颈痛穴治疗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椎病,落枕。
2:配胸痛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
3:配咽痛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牙痛,三叉神经痛。
4:配胃痛穴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到溃疡,膈肌痉挛。
5:配急救穴治疗中暑休克,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
6:配耳聋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
7:配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
8:配臀痛穴治疗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
按语:肩痛穴是治疗肩周炎的特定穴位,经基础研究,此穴具有消炎,镇痛,促进软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还可以用于保健,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