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因素分析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方法。
方法: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统计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病例,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观察管理效果。
结果:1)16例检验结果误差较大的生化检验项目中,影响因素包括样本、检验操作、人员三个方面。
2)试验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和检验质量评分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医学生化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多样化,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满意度生化检验是利用受检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通过测定指定项目了解机体的健康状态,是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价的重要手段[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仪器设备的升级,生化检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然而,检验操作具有专业性,从样本采集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440例生化检验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生化检验科于2022年7月起开展质控工作。
随机选取2022年4~6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7-9月的220例受检者纳入试验组。
对照组内,男117例、女103例;年龄19~83岁,平均为(46.83±11.60)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73例、内科65例、妇产科37例、骨科24例、其他21例。
试验组内,男115例、女105例;年龄18~84岁,平均为(47.35±12.14)岁;就诊科室来源:普外科80例、内科61例、妇产科32例、骨科21例、其他26例。
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受检者的基线资料相近(P>0.05),可对比研究。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人体的生化指标,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本文将探讨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实验条件影响: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偏差。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稳定,确保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恒定。
使用标准校准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 样本质量影响: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若存在错误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样本污染、降解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对策:确保样本采集的规范性和无菌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在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尽量避免温度升高、冷冻和解冻等操作,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患者因素影响: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前,要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例如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了解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必要时,要在患者适当的生理状态下进行生化检验,例如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检测。
4. 仪器误差影响: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仪器的使用寿命、校准情况等都可能导致误差。
对策: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使用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误差。
5. 数据处理方法影响:生化数据的处理方法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对策:在进行生化数据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要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验条件、样本质量、患者因素、仪器误差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易出现结果不准 确 的 情 况, 为 了 让 生 化 检 验 的 结 果 更 加
准确,今天我们就 来 分 析 一 下 可 能 对 生 化 检 验 结 果 产 生
影响的因素。
二、 分析前影响因素
首先,病人自身条件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病人年龄、性
确,标本用量和试剂用量也要充足,位置安放正确不能移位
错位,造成结果张冠李戴,产生错误结果而发生事故,标本量
和试剂不足也会造成结果偏差。 所以检验工作人员在进行
检测的时候也不能开小差。
但是现在用于生化检测的仪器型号,厂家,检测使用的
方法有不同选择,参考范围也就有不同。 所以检测结果也会
出现差异,比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别、精神状态、用药情况、采血前活动量,甚至是季节都可能
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病人喜欢吃肉,那么在进
行血清尿酸和尿素检查时,结果就会比正常饮食的人高一
点,同时,胆固醇也要高一点,所以在检查前最好告诉病人保
持空腹 12 个小时,这样生化检验的结果就更加准确一点。
还有的病人长期服用避孕药,这样就会导致她的肝脏酶水平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罗 勤
一、 引言
生化检验是医生对 疾 病 进 行 诊 断 的 时 候 参 考 的 重 要
依据,为了保证疾病得到准确诊断,就 需 要 确 保 生 化 检 验
结果可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种 因 素 均 会 对 我 们 的 生
进行审核和发出报告,结果审核要求工作人员仔细检查结
果,是否有常识性不能发出的结果,一般由高年资人员进行。
以防漏判,误判结果。
最后,合理正确保存样本,保存样本作用是用于复查,复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分析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酶、激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活性水平,来评估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如样本质量、采样时间、药物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样本质量样本质量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样本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血细胞沉积、凝血、溶血等现象,导致生化指标的偏差。
对于血清生化检验而言,血清的采集和分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时要确保样本不受外界污染,分离过程要避免血细胞、凝血因子等物质的混入。
对策:在采集样本时,要采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在分离血清时,应该采用标准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确保血细胞和血清得到有效分离。
2. 采样时间生化检验的结果受到机体生物学节律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生化指标的变化。
血糖、肌酐、尿酸等指标都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对策:对于受生物学节律影响的指标,如血糖、肌酐等,应该在相同的时间采集样本,以减少因生物钟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差异。
3. 药物干扰一些药物可以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抗生素、抗凝剂、影响肠道吸收的药物等,都可能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一些药物本身也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如抗生素、激素等。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避免患者正在使用会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对于一些药物本身可以作为指标的情况,应该进行相应的标本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体位变化体位的变化会导致血液的分布出现变化,从而影响到一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值,例如血压、血糖等指标在不同体位下的值会有所不同。
对策: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该注意患者的体位,尽量在相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测,以减少因体位变化导致的结果差异。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引言: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可以通过分析人体内的生化物质来评估其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态。
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生理状态、检验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等。
本文将针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因素一:患者的生理状态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的食物摄入、药物使用、疾病状态等都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干扰,应在进行生化检验前要求患者进行充分的空腹,并要求患者停用影响生化指标的药物。
还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有需要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二: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常用的生化检验方法有光学测定法、电化学测定法、酶促反应测定法等。
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室中使用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差异,应加强对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
还需定期对检验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影响因素三: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实验室操作包括标本采集、标本运输、标本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水平,应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还应加强对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化培训,以减小操作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对策一:加强患者教育和管理为了减小患者的生理状态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在进行生化检验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检验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工作,如空腹、停药等。
还应建立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相关的用药情况,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
对策二:提高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为了减小检验方法的差异性,应加强对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
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组合变化对血脂 多种成分都有影响 , 认为 血脂采样 当以坐姿为
佳 。为 兼顾 多数 受 试 者 的情 况 , 化 血 样 的 抽采 体 位 应 以 坐 ] 生
姿为宜 。
影 响 检 验 结 果 的生 理 因 素 可 分 为 可 控 因 素 和 不 可 控 因 素
1 6 生 活 方 式 饮食 影 响一 些 分 析 物 的 测定 结 果 。非 素 食 者 .
11 年龄 .
年龄 对 实 验 结 果 的影 响可 以用 不 同 的参 考范 同来
脂 蛋 白( 的水 平 ; VI ) DI 摄入 咖啡 因会 影 响 某 些 游 离 药 物 和激 素 浓 度 的测 定 ; 烟 和 饮 酒 会 对 某 些 生 化 项 目产 生 影 响 , 吸 ] 嗜
烟 者 血液 一 氧 化 碳 血 红 蛋 白含 量 可 达 8 , 不 吸烟 者含 量在 而 l 以下 。此外 , 茶 酚 胺 、 清 可 的 松 亦 较 不 吸 烟 者 为 多 , 儿 血 而 饮酒 后 会 使 血 浆 UA、 酸 增 加 , 期 饮 洒 者 血 清 HD C y谷 乳 学与临床 2 1 00年 1月第 7卷第 1 期 L bMe l ,a u r o ! . , : a dCi J n ay2 ! n
分 析 前各 因素对 临床 生化 检 验 结 果 的影 响
胡礼仪 综述 , 庆 雷 审校 ( 苏省 沭 阳县人 民医院检验科 徐 江
血 清游 离 脂 肪 酸 、 酸 、 乳 血糖 ( l) 升高 。故 采 血 前患 者 情 绪 Gu等
应保 持 稳 定 , 时 护 理 人 员 应 向患 者 作 适 当解 释 , 同 以消 除 患 者
不 必要 的疑 虑 和 恐 惧 。
仪 , 大 提 高 了 I 生 化 分 析 的 精 密 度 , 时 检 测 方 法学 的 改 大 临床 同 进 和 校准 品质 量 的 提 高 , 得 分 析 的准 确 度 得 到 很 大 提 高… 。 使 另外 , 生部 和各 省 临 床 检 验 中 心 开 展 的室 间 质 评 加 以督 促 , 卫 也使 分 析 中及 分 析后 的 质 量 得 到 很 好 的 控 制 。但 对 于分 析 前 的质 量 控 制 和 管 理工 作 尚相 对 薄 弱 , 忽视 分析 前 质 量 造 成 检 因 验结 果 不 能 反 映患 者 的 真 实 情 况 时 有 发 生 。本 文 对 引 起 生 化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手段,它能够通过对人体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疾病进展监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但是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了解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临床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1. 采样时间的影响在进行生化检验的时候,采样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人体的生物活动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不同的时间采集到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血糖在餐后会有明显的升高,而餐前的血糖水平会较低;肝功能指标在餐后也可能会有所波动。
如果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采样,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而临床医生在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2. 饮食因素人体摄入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饮酒会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而食物中含有一些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会直接影响血液中相应的生化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要求患者空腹采样等。
3. 药物干扰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干扰,比如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肝功能指标的含量,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肾功能指标的含量。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尤其是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在采样前需要向医生咨询,如果需要暂停服药,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4.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会导致肌肉运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肌酸激酶等物质,对生化指标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进行生化检验前,需要了解患者近期的体力活动情况,如果存在较大的体力活动,需要适当延迟采样时间,以避免这些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5. 患者情绪状态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恐惧等情绪会导致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从而影响一些生化指标的含量。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生物化学状态。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人为因素、生物学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为因素是指在生化检验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引起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操作不规范、标本采集不当、样本保存条件不合适等。
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2.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生化检验的第一步,采集不当可能导致结果的错误。
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并且需要注意样本保存条件和时效。
3.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控制标本和内部质量控制等。
定期检查和评估质量控制结果,及时纠正问题,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物学因素是指人体生理状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人体的生理状态会因季节、时间、年龄、性别、饮食、药物使用等因素而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
为了减少生物学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参考范围的建立:根据人体生理状况的变化,建立针对不同人群的生化指标参考范围,以便对结果进行正确解读。
2. 标本采集的时间:对于某些生化指标,如血糖和肌酸激酶等,其测定结果可能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需要在采集样本时注意时间的选择。
3. 考虑干扰因素:有些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和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技术因素是指生化检验设备和试剂的性能和质量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减少技术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以下对策可以采取:1.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择性能稳定、准确度高的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特别关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李淑英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中医医院 635700)临床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会对整体临床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而在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际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深入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对于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升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从而为后续各类治疗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临床生化检验前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为了避免部分不良因素对最终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不良影响,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检验前的工作质量。
首先,应当考虑到患者自身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患者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各类工作,就能够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患者自身的生理情况、服用药物以及饮食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也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为此,医疗人员必须在检验之前及时帮助患者明确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便患者能够按照要求接受血液标本的采集。
其次,注意标本因素。
标本采集的合格性以及稳定性,也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医疗人员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重点关注那些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采血时患者尽量采取坐位或是卧位,使用止血带不超过1 min,看见回血就可以及时松开。
同时,还要避免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采集相应的标本。
如果患者正处在输液治疗阶段,就要尽量在最后一段时间内进行采集。
最后,标本的运输以及保存,同样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要求检验人员将相应的标本及时送检,防止因标本长时间放置而影响到血液的主要成分,避免采集的血标本产生溶血问题,并派出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负责管理患者采集的血标本。
2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在临床生化检验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程序都需要人为操作来完成,而这必然会存在着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类因素。
2.1 环境因素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易受到整体检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确保检验室内部的温度以及湿度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消毒,防止不必要的污染问题。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少明胡军华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同时检测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但分析过程之外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
常见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的因素、标本处理的因素及标本状态因素等。
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分析前因素进行了阐述。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类型。
主要有年龄、性别、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现分述如下:1.1 年龄: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ALP的活性比健康成人要高3倍左右;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比正常成人高;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人体肌酐清除率每隔十年有所减少。
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年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些生化检验的结果,因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2 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腺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分析项目如Cre和肌酸激酶,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因此对于这些有性别差异的项需要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3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以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暂时的变化的是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e、磷的浓度升高,有时可升高25%甚至更多。
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分析

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分析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标本,其采集前的病人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注意事项等,各实验室根据开展项目写成“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常规”并印成表格,发致各临床科室,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起到重要作用。
1 生理因素的影响1.1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暂时的变化是血清非酯化脂肪酸迅速下降,继而上升;丙酮酸、乳酸亦接着升高,后者可高达300%。
由于呼吸急促,可使pco2下降,而ph值升高。
持续较长时间的变化,是由于肌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ast、ldh、alp的升高,ck的峰值在11小时后,可达运动前的1倍,持续60小时后才恢复到原水平。
运动对rbc、wbc、hb测定明显影响,可造成假性升高。
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与个体平时有无体育锻炼及有无疾病有关。
为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在清晨抽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病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采血。
1.2 精神因素: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
1.3 饮食:进食后对某些检验项目有明显影响,餐后对che、ck、glu、tg等影响非常显著,但对tp、aib、alt、ast、alp、r-gt、ldh、amy、ca2+、bun、cre、choi、tbil、dbil等指标无明显影响。
饮食对普通肝功能检查没有什么影响。
建议最好在早晨空腹抽血,必要时在进食4-6小时后抽血,血脂检查必须空腹12小时后抽血(而且检查前三天禁食肉、蛋、奶),紧急及特殊病人可根据需要随时抽血。
1.4 体位及采血部位:体位或采血部位的改变可引起某些检验项目指标的显著变化。
站立(或用止血带)时水分会从血管内向组织间转移,大分子物质与大颗粒物质(如细胞)不能滤过而有一定程度的浓缩,但不影响低分子量物质(如glu)。
staland比较了不得17项生化指标在立位与卧位的差别,其中有12项立位时高于卧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常见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血钾:有时与钾总量不平衡,影响因素有:某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外钾离子的移动;细胞外液的稀释与浓缩;体液酸碱平衡紊乱。
(1)增高:轻微溶血即可增高、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应用肾上腺素、新霉素、四环素、安体舒通、去氧皮质酮、肝素、降糖灵、环磷酰胺、四环素等;(2)降低:应用高效、中效利尿药如双氢氯噻嗪、速尿、利尿酸、环噻嗪、醛固酮、强的松、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胰岛素等。
2、尿钾:(1)增高:应用高效、中效利尿药如利尿酸钠、速尿、醋氮酰胺等;(2)降低:应用留钾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呤、开搏通等。
3、血钠:钠浓度是决定渗透压的主要因素,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
血钠浓度不能说明钠在体内的总量和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1)增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皮质类固醇、醛固酮、黄体酮、雌激素、可的松、保泰松、可乐宁、甲炥烷、四环素、甲基多巴等;(2)降低:应用高效利尿药如利尿酸、氯丙嗪、速尿、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等。
4、尿钠:(1)增高:应用各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
(2)降低:应用肾上腺素、醛固酮等5、血氯:一般与钠平衡增减。
(1)增高:应用双氢克尿塞;(2)降低:应用其它高效、中效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
6、血钙:测定血清总钙,包括离子钙与复合钙。
酸中毒时,复合钙可向离子钙转化,而碱中毒时则相反,此时血清总钙量可不发生改变,但亦可出现抽搐现象。
(1)增高:应用维生素D、双氢氯丙嗪、葡萄糖酸钙、雄性激素、雌激素、黄体酮、己烯雌酚、睾丸酮、中效利尿剂等;(2)降低:应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高效利尿剂、硫酸钠等7、磷:测定血液中的无机磷。
(1)增高:应用四环素、甲氧苯青霉素、雄激素、合成类固醇、维生素D等;(2)降低:进食后、应用胰岛素、肾上腺素、吩噻嗪、口服避孕药等、大量输注葡萄糖。
8、镁:包括镁离子、镁盐、蛋白结合镁。
降低:应用大量维生素、皮质激素、高效、中效利尿剂等9、铁:早上最高,晚8时至午夜最低,一天内可变化20%;(1)增高:标本溶血、应用右旋糖酐、口服避孕药、铁剂等;(2)降低:应用阿司匹林、消胆胺、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同时检测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但分析过程之外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
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析前因素进行了阐述。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类型。
主要有年龄、性别、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现分述如下:1.1 年龄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ALP的活性比健康成人要高3倍左右;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比正常成人高;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人体肌酐(Cr)清除率每隔十年有所减少。
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年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些生化检验的结果,因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2 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腺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分析项目如Cr和肌酸激酶(CK),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因此对于这些有性别差异的项目,需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3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以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暂时的变化的是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磷的浓度升高,有时可升高25%甚至更多。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血液检验是由血常规检验、免疫检验、生化检验等方法组成,其中血常规检验经常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其检验类型趋于多样化,如血小板、血细胞、血色素、白细胞等,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给检验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医学检验是一门非常严格的学科,一旦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会给患者后期治疗带来误导作用,甚至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
分析各种干扰影响因素,研究其影响原因,制定科学解决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后期治疗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一、采血前的影响因素1、饮食因素患者饮食状况是目前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过程中,通常要求患者提前禁食十个小时,也就是在吃晚餐后不能吃任何食物,一直到次日清晨才能进行静脉血采集工作。
主要原因是食物中含有各种成分,如电解质、糖类、脂类等物质,会影响到生化标本的检测准确性,在进食后,人体各种物质会进行生理代谢,无形中改变血液生化成分,给生化标本检测准确性带来严重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一顿标准餐能提高人体内的血脂和血糖,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血尿素氮含量,有专业人员调查发现,在进食后采集血液标本,其血清呈现乳糜状,给生化检验准确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生理因素不同性别差异也影响到个别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如肌酸激酶、肌酐指标,男性要高于女性。
患者在验血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生物钟规律,为避免出现结果异常现象,通常要等到空腹十二小时后才能进行采样检验。
在检验前喝水能有效稀释血液,让红细胞、血色素数量较低。
同时,尽可能在化验前三天不吃蛋白质、脂肪过高的食品,化验当天清晨应空腹,但能喝适量的白开水,到医院休息十五分钟左右,等到情绪完全稳定后才能抽血。
另外,人种、年龄等差异性,也会让各项指标不同,婴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要高于成年人,胆红素数量也较高,胆固醇含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黑人维生素、脂蛋白等物质要高于白人,但白细胞数量较低。
3、药物因素药物对检验数据准确性影响较为复杂,如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要素能影响到酶类检测结果,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量上升;肾上胰岛素能提高胆固醇结果,一些抗肿瘤药物能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数量。
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随着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需要借助生化检验的手段进行。
但临床生化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较为复杂[1 ]。
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以的应用,临床上生化分析的结果已经越来越准确,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日常检验过程中,仍有许多因素会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检验工作人员往往会忽视一些影响因素,从而使检验结果产生偏差。
本文将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分析前因素进行叙述,对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起到帮助作用[2]。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多种多样,一般将其分为可操控因素和不可操控因素。
1.1性别由于男女性人群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有所差异,且不同生理期的人群体内的激素也随不同的阶段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另外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对于肌肉代谢的相关分析,就血清水平来说,男性比女性要高[3]。
因此对于有性别差异的检查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对相关的参考范围进行制定。
防止由于性别而造成的检验项目的差异。
1.2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往往不同,例如在正常的儿童体内碱性磷酸酶(ALP)有所增加,普通健康成人仅为生长儿童的三分之一。
同时一些研究表明,人群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的指标也会受到年龄的影响,每十年左右人体清除肌酐(CV)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4]。
因此年龄的改变也会随之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要求在检验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针对相关的检查项目制定准确有效的参考范围。
1.3生活方式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影响,患者的检查结果往往也会有所差异。
素食者蛋白以及嘌呤含量较低,相较于非素食者,其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也相对较低。
对于一些药物和激素浓度的测定,如果检查前曾摄入咖啡,则会严重影响测定结果。
有研究证实,临床生化的检查结果也会受烟酒的影响。
对于吸烟者来说,血液中的CO血红蛋白含量是普通人群的8倍之多[5],除此,儿茶酚胺等相较于正常人群也有所增加。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讨血液生化检验期间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提高我院的综合检验水平。
方法:回顾本县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集的104份血液生化检验样本,从采样方式、存放方法和抗凝剂使用量3个方面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104份血液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7份,占6.73%(7/104),其中样本采集不当是其首要影响因素,共4份(57.14%),其次是样本未合理存放和抗凝剂使用过量,分别有2份(28.57%)和1份(14.29%)。
结论: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与采样不当、样本未合理存放和抗凝剂使用过量等因素相关,临床应加强重视和避免,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血液生化检验;检验结果;因素;检验水平【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08-02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治疾病的一项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容易受样本采集不当或检验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这不仅会误导临床治疗工作,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1]。
因此,重视对血液生化检验期间不良因素的调查和预防,对于提高医疗单位的综合检验水平十分关键。
本文就我县医院近年收集的104份血样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将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县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共收集104份血液生化检验样本,样本受检对象中,男有62例,女有42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37.4±5.1)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水平者52例,高中文化水平者31例,大学以上水平者21例。
全组样本均经临床护理人员送至检验科化验。
1.2 方法①采样方法:104例受检对象采样前均已准确核对姓名、年龄等基础资料,采样于晨起空腹10h情况下进行,体位取自然坐姿,于前臂肘窝正中血脉处穿刺取样。
常见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常见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1、血钾:有时与钾总量不平衡,影响因素有:某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外钾离子的移动;细胞外液的稀释与浓缩;体液酸碱平衡紊乱。
(1)增高:轻微溶血即可增高、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应用肾上腺素、新霉素、四环素、安体舒通、去氧皮质酮、肝素、降糖灵、环磷酰胺、四环素等;(2)降低:应用高效、中效利尿药如双氢氯噻嗪、速尿、利尿酸、环噻嗪、醛固酮、强的松、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胰岛素等。
2、尿钾:(1)增高:应用高效、中效利尿药如利尿酸钠、速尿、醋氮酰胺等;(2)降低:应用留钾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呤、开搏通等。
3、血钠:钠浓度是决定渗透压的主要因素,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
血钠浓度不能说明钠在体内的总量和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1)增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皮质类固醇、醛固酮、黄体酮、雌激素、可的松、保泰松、可乐宁、甲炥烷、四环素、甲基多巴等;(2)降低:应用高效利尿药如利尿酸、氯丙嗪、速尿、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等。
4、尿钠:(1)增高:应用各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
(2)降低:应用肾上腺素、醛固酮等5、血氯:一般与钠平衡增减。
(1)增高:应用双氢克尿塞;(2)降低:应用其它高效、中效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
6、血钙:测定血清总钙,包括离子钙与复合钙。
酸中毒时,复合钙可向离子钙转化,而碱中毒时则相反,此时血清总钙量可不发生改变,但亦可出现抽搐现象。
(1)增高:应用维生素D、双氢氯丙嗪、葡萄糖酸钙、雄性激素、雌激素、黄体酮、己烯雌酚、睾丸酮、中效利尿剂等;(2)降低:应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高效利尿剂、硫酸钠等7、磷:测定血液中的无机磷。
(1)增高:应用四环素、甲氧苯青霉素、雄激素、合成类固醇、维生素D等;(2)降低:进食后、应用胰岛素、肾上腺素、吩噻嗪、口服避孕药等、大量输注葡萄糖。
8、镁:包括镁离子、镁盐、蛋白结合镁。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生化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
生化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采样方式、样本处理、实验操作等方面。
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首先要注意正确的采样方式和采样时间。
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可能会受到生物节律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差异。
在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样本的处理也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样本的保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可以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质控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正文2.1 影响因素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生理、疾病状态、药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患者的生理状态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不同人的生化代谢能力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患者的疾病状态也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疾病的存在会导致各种生化指标的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等指标会有所不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也会有明显的异常。
药物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许多药物会对生化指标产生干扰,导致结果异常。
比如降糖药物会影响血糖指标,抗生素会干扰肝功能指标等。
生化检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状态、疾病状态及药物影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对策,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摘要】检验结果可为临床医师的疾病诊疗提供重要的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患者的临床情况来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和疗效。
当然,临床生化检验也不例外,不过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果要使检验结果真实客观的反映患者病情,那么就得控制好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关键词】生化检验;影响因素
1检验仪器及试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1.1检验仪器不管设备仪器怎样更新,但维护和使用这些设备是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
首先要熟读使用手册,了解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
比如说,以往使用721分光光度计时,每月都要检查波长是否准确,比色皿是否配套。
使用电解质分析仪时,每周都要记录各电解质高度浓度的脉差值以了解各个电极的状态,以便及时更换。
又如,我们在使用au600全自动仪时,十分注意到仪器的保养和维护问题,做到每天工作完后冲洗一次,定期检查,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污染,保证仪器正常运转。
以上事例说明,我们要熟练使用仪器就必须熟读说明书,要使检验结果更趋准确,就得使仪器处于一个良
好的稳定状态。
1.2生化试剂生化检验的方法一旦确定,我们就得关注厂家的的试剂质量和有效期。
我们按法规选择有三证的大厂家的试剂产品,但仍需注意一下问题。
(1)有效期指未污染且储存在2~8摄氏度的环境。
(2)开盖使用后就不能说无污染,酶活力和抗体效价可因使用
时间下降,可使灵敏度或工作曲线发生改变。
(3)碱性试剂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改变试剂的酸碱度。
综上所述,环境、试剂使用时间等诸多因素使我们使用的试剂灵敏度发生变化,我们的工作曲线需经常校准。
2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1年龄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比正常成人高;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成人要高3倍左右。
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2.2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项目如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1]别差异的项目,需针对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2.3情绪情绪紧张、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使血清游离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
故采血前患者情绪应保持稳定,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
2.4妊娠当女性处于妊娠阶段时,由于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使微量元素水平明显降低;妊娠期代谢需求增加使脂肪动员增加,血清tg和总胆固醇(tc)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大大增加;妊娠期胎盘生成alp、甲胎蛋白(afp)、急性时相期蛋白(crp)等,使它
们相应的检查结果升高。
妊娠是特殊的生理过程,临床医疗人员查看孕妇的检测结果时应充分考虑妊娠的影响。
3饮食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饮食一方面影响血液中多种物质成分,许多化学成分如glu、tg、alp、磷等容易受到饮食成分特别是近期食谱的影响;抽血前一天进食高蛋白食品会导致bun、ua等结果偏高,但对cr影响不大[2]。
另一方面进食后血中脂质特别是tg的升高,可导致血清或血浆呈乳白色样浑浊,这可给比色、比浊或滴定等带来一定的干扰。
因此临床生化血样原则上必须坚持空腹采血。
但是如果让患者空腹时间过长超过16h,因为过度饥饿反而会使血清alb、trf、glu、补体c3
含量下降,而血清胆红素因清除率减少而上升[3]
4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4.1本的采集及及处理阶段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尽量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目前生化标本采血多选用坐位或卧位,血管暴露明显者不宜使用止血带,如果使用不宜超过1min。
在日常检测中,溶血、脂血及黄疸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溶血影响最大,最常见。
当发现标本溶血时,应及时与临床联系,了解是否病人出现体内溶血,否则溶血标本应弃检,重新采血。
标本采集或收集后,原则上应立即处理及检测。
普通标本室温放置30~45min后应分离血清(血浆)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
4.2标本结果的报告与反馈阶段认真仔细的对每个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审核是发出正确检验报告的重要环节。
审核结果主要是对异
常结果、假性结果的分析取舍。
酶类多项升高、个别降低甚至接近零值,提示酶活力过高导致酶反应底物耗尽,应检查反应曲线加以判断。
对某些急诊项目,如k、na、ca、glu等过低过高的危及患者生命的结果,应建立危及值紧急报告制度,实验室必须迅速将结果报告临床。
标本测定完毕,应至少在室温保留24h,以备临床医师对结果有疑惑复查核对用。
综上所述,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亦很复杂,并非检验人员单方面能够控制,同时临床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减少误差,从而保证每个检验项目的可靠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