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标准表格.doc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07a2aa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d.png)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摘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概述二、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4.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三、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四、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五、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的策略正文: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是依据实验室所处理的生物因子风险程度和实验室对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来划分的。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旨在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的安全,防止生物因子泄漏和传播。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概述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分为四级,分别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生物因子和实验操作。
各级实验室在建筑设计、设施设备、操作规范、人员培训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
二、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主要用于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实验动物饲养和疫苗生产等低风险生物因子实验。
设施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初级生物安全防护。
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中等风险生物因子实验,如病毒、细菌等。
实验室建筑和设备要求较高,需具备空气净化系统和生物安全柜等设施。
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用于高风险生物因子实验,如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素等。
实验室建筑、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要求更为严格,需采用独立的通风系统和正压防护等措施。
4.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处理最危险的生物因子,如埃博拉病毒等。
实验室建筑需完全封闭,内部环境达到生物安全隔离状态,防护措施极为严格。
三、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法规政策、标准规范、许可审批、监测评估等多个方面。
通过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实验室建设、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工作。
然而,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如设施老化、防护措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挑战。
生物危险等级
![生物危险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bfb8a28571fe910ef12df8d2.png)
生物危害等级划分危害程度分级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3.1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3.2 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3 危害等级Ⅲ(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3.4 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生化危险标志生物危害的来源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致病微生物首先,来自人和动物、植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危害称为紧急卫生事件。
有史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害微生物一方面长期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另一方面危害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重的。
公元5世纪下半叶,鼠疫病菌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造成大约1亿人死亡;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侵入欧洲,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大饥荒,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1933年猪瘟在中国传播流行造成920万头猪死亡;1997年,中国香港发生禽流感事件,不得不宰杀140万只鸡,仅政府赔偿损失即达14亿港元;2003年在我国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04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禽流感,给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烈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危害的认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极度关注。
外来生物其次,来自外来生物的入侵。
虽然在历史上有不少引进的外来生物使当地人们得益的先例,但是,也有许多由于引进本地区外的外来生物导致的农作物和牲畜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丧失,从而严重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之为生物入侵,也有人称之为“生物污染”。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docx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1ece956aeaad1f346933ff2.png)
附录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本规范采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方法,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和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的分类方法对应关系见表 1。
表 1: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划分与标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第三版 2004 )四类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Ⅰ级(低个体危害,低群体Ⅰ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物。
物致病的微生物。
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Ⅱ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Ⅱ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危险低)病原微生物能够对人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起严重危害的病原微生物。
实导致严重危害。
实验室暴露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微生物。
传播风险有限。
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Ⅲ级(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尔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的病原微生物。
Ⅲ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者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由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Ⅳ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非常严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直接或间接或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布消灭的微生物。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a2725f69dc5022abea0042.png)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标准》生物安全水平分级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四级,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
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一、 BSL-1实验室1无须特殊选址,普通建筑物即可,但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
2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3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设置。
4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
5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
6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7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应牢固。
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8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9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10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二、BSL—2实验室满足BSL-1要求.还需具备:1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2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
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3在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应戴乳胶手套.4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5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
6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7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几喷淋装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0ddb8f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b.png)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摘要: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分级1.一级防护水平2.二级防护水平3.三级防护水平4.四级防护水平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确定因素1.危险度评估结果2.实验活动的差异3.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应用1.实验操作的生物安全水平要求2.危险度等级与其他因素的考虑3.实验室分级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是为了保护实验人员免受微生物因子的危害,根据实验室所操作生物因子的危险程度,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二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三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四级防护水平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在确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时,需要考虑危险度评估结果、实验活动的差异以及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等因素。
例如,归入危险度2 级的微生物因子,在进行安全工作时通常需要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设施、仪器、操作和规程。
但是,如果特定实验会产生高浓度的气溶胶时,则应将实验送到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进行,因为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实验产生的气溶胶能更好地进行保护,所以更适于提供所必需的生物安全防护。
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确定需要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进行专业判断,而不应单纯根据使用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7077d82ed15abe23492f4de8.png)
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标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I、U、M、W级生物安全标准。
在P3、P4实验室安全措施中,最主要的措施还是一级屏障和二级屏障。
一级屏障为生物安全柜和实验服(或正压防护服),二级屏障主要为实验室气流控制及灭菌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groundwater environment)发布稿),根据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天津云检医学检验中心应该属于第163项,专业实验室,根据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不属于P3 P4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转基因实验室,因此环评类别采用报告表的方
式(约需1个月),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W类。
根据4总则4.1 一般性原则,W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了解,天津目前的程序是需拿到设置医疗许可,然后环评,再开始动工装修。
生物因子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生物因子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95351d9cc22bcd127ff0c0a.png)
生物因子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菌危害评估报告一、危害程度分类(一)分类等级(二)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二、背景资料(一)一般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2.培养特性(二)在外界环境的稳定性1.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对温度的敏感性2.对日光与紫外线的敏感性3.对化学因子的敏感性(三)致病性和感染数量(四)传播途径及暴露的后果1.传播途径2.暴露后后果(五)***菌的宿主范围(六)***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1.预防2.诊断3.治疗三、实验室实验活动及其危险性与预防措施(一)实验室实验活动背景资料1.实验活动内容2.实验涉及的***菌菌毒种背景资料3.实验室***菌感染动物与培养物最高存量(二)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因素与预防措施1.实验样品的接收与开启拟采取防护措施:2.实验样品涂片拟采取防护措施:3.***菌接种培养拟采取防护措施:4.***菌培养物与动物器官细菌再分离样品制备拟采取防护措施:5.实验样品的研磨6.***菌的攻击拟采取防护措施:7.感染动物的饲养8.感染动物的解剖9.动物血清标本与未经灭活组织标本采集10.病理观察用组织标本的采集11.实验仪器设备12实验动物的病原微生物潜伏感染13.培养物与实验废弃物销毁14.室内空气、实验用品以及操作台面污染15.菌种以及培养物保藏(三)实验室实验活动危害评估四、工作人员素质五、评估结论附表***菌实验室实验活动风险评估***实验室工作人员个人素质评价表。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0f1fab2731126edb6f1a1029.png)
验室工作外套 ◇室内负压。
和手套,必要
时要有呼吸防
护面罩。
BSL-4
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高,通常引起严重疫病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 的、暂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动物致病。通过气 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 溶胶传播的,引起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动物致病; 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或导致未知的危险的疫病。 与 BSL-4 微生物相近或有抗原关系的微生物也应 BSL-3 操作加: 在此种水平条件下进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够的数据 ◇进入之前更换衣物; 后才能决定,是继续在此种安全水平下工作还是在 ◇在出口处淋浴; 低一级安全水平下工作,以及从事外来病病原微生 ◇实验室拿出的所有材料在出 物的研究分析。国家根据防治规划和计划需要另有 口处消毒灭菌。 规定的。即除 BSL-3 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 一部分外来病(如裂谷热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 病毒)等疫病。危害 4 级。
瘟等弱毒株。危害 1 级。
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障) 要求开 放台面, 有洗手池
BSL-2
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
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 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 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但对实验人员、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 BSL-1 操作加:
(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 BSL-2 操作加:
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 ◇控 制 进 入 ;
兰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 ◇所有废弃物去污染;
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二类动物疫病中布病、结 ◇实验室衣服在清洗之前需灭
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引起的 菌;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02a81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2.png)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标准(BSL-1)(一)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BSL—1)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生物因子的操作:已知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性最小.(二)进入BSL—1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实验室操作程序的特殊培训,并由一位受过微生物学及相关科学一般培训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监督管理。
(三)BSL-1 实验室标准微生物操作准则:1. 实验正在进行或正在操作组织和标本时,实验室主任应限制人员进入实验室。
2. 操作潜在危险物和摘下手套后要洗手,离开实验室之前也要洗手。
3. 工作区内禁止吃东西、喝水、抽烟、操作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及储存食物。
在实验室戴隐形眼镜的人员应佩戴护目镜和防护面具。
食物要储存在工作区外的专用柜子或冰箱里。
4。
严格禁止用嘴吸移液管,要使用机械吸液装置。
5. 制定尖锐物品的安全操作规范。
6. 所有的实验操作步骤尽可能小心,减少气溶胶或飞溅物的形成。
7. 工作日结束后,应实行终末消毒处理.如有任何潜在危险物溅出时,工作台表面应立即净化消毒处理。
8。
所有培养基、保存物和其它系统管理的废弃物,在处理之前应使用经审定批准的净化方法(如:高压灭菌法)进行净化处理.9。
实验室应具备防止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在实验室孳生的防护设备。
(四) BSL—1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一级屏障)1。
操作属于生物安全一级的生物因子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装置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
2. 实验服、实验袍或实验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脏。
3. 如果手部皮肤破损或起疹时应戴上手套;要配备可替换的胶乳手套。
4. 操作中遇到可能有微生物或其它有毒害物质飞溅出来时,应佩戴保护性眼罩。
(五)BSL—1 实验室设施(二级屏障)1. BSL-1 实验室应该有控制进入的门。
2。
每个实验室应配备一个洗手用的洗涤槽。
3。
实验室的设计应使实验室易于清洁。
实验室里不适合铺设地毯。
4。
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并且能够耐受中等程度的热、有机溶剂、酸碱及其它用于净化处理台面和设备的化学药品。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实验室操作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0a20720a763231126edb11f5.png)
安全水平
病原微生物
操 作
安 全 设 备
(一级屏障)
设 施
(二级屏障)
备注
BSL-1
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对健康成年人和动物致病。包括所有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不涉及活病原的血清学检测以及疫苗用新城疫、猪瘟等弱毒株。危害1级。
标准微生物操作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专用供气、排气、真空和净化系统;
◇全新风通风系统和消毒灭菌设备等。
实验室诊断,病原的分离、鉴定(毒型和毒力),动物实验等及相关试验研究和操作。
BSL-3淋浴;
◇实验室拿出的所有材料在出口处消毒灭菌。
一级屏障包括:
所有操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柜或穿上全身正压供气的个人防护服使用Ⅰ或Ⅱ级生物安全柜。
BSL-3实验室加:
◇独立建筑物或隔离带;
无要求
要求开放台面,有洗手池
BSL-2
对个体危害程度为中度,对群体危害较低,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但对实验人员、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BSL-1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三类动物疫病,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结核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及炭疽病等芽孢杆菌引起的疫病除外)。
BSL-2实验室加:
◇与走廊通道物理隔离;
◇有连锁门的缓冲间;
◇全新风通风系统;
◇室内负压。
BSL-4
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高,通常引起严重疫病的、暂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动物致病。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引起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动物致病;或导致未知的危险的疫病。
与BSL-4微生物相近或有抗原关系的微生物也应在此种水平条件下进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才能决定,是继续在此种安全水平下工作还是在低一级安全水平下工作,以及从事外来病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分析。国家根据防治规划和计划需要另有规定的。即除BSL-3 含的病原微生物外,还包括一部分外来病(如裂谷热病毒、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疫病。危害4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3f6b2def767f5acfa0c7cd1b.png)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一、P1 BSL-1 不会经常引发健康成人疾病标准的微生物操作不要求开放实验台、洗手池
二、P2 BSL-2 人类病源菌,因皮肤伤口、吸入、黏膜曝露而发生危险
BSL-1操作加:
1、限制进入
2、有生物危险警告标志
3、"锐器"安全措施
4、生物安全手册,其中规定废物消毒和医疗观察 1级、2级生物安全柜
实验服、手套、若需要则采取面部保护措施 BSL-1加:高压灭菌锅
三、P3 BSL-3 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能导致严重后果或生命危险
BSL-2操作加:
1、控制进入
2、所有废物消毒
3、洗涤前,实验服消毒
4、有基础血清
1级、2级生物安全柜保护性实验服、手套、若需要则采取呼吸保护措施
BSL-2加:1、和进入走廊隔开2、双门进入,门自动关闭3、排出的空气不循环
4、实验室内负压
四、P4 BSL-4 对生命有高度危险的危险性病源或外源性病源:致命、通过气溶胶而致实验室感染:或未知传播风险的有关病源
BSL-3操作加:
1、进入前换衣服
2、出实验室前淋浴
3、带出设施的所有材料消毒
3级生物安全柜或1级、2级生物安全柜加全身、供应空气、正压防护服
BSL-3加:1、单独建筑或隔离区域2、有供气系统、排气系统、真
空系统、消毒系统3、其他有关要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5f0e8abd1f34693daef3e1a.png)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确定了不同等级水平实验室的建立和评价标准。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为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具有Ⅰ级防护水平。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为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具有Ⅱ级防护水平。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为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系统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甚至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具有Ⅲ级防护水平。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为实验室结构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具有Ⅳ级防护水平。
根据以上定义,目前我们医疗机构实验室因接触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标本,通常应达到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BSL-2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其与BSL-1的区别在于:(1)实验人员是否接受过生物安全防护的培训;(2)是否有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限制措施;(3)对已经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锐器的使用是否足够重视;(4)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实验过程,是否在生物安全柜中或其它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
二、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不同,相应的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也不尽相同。
1、和BSL-1相关的病源,其操作一般不需要生物安全柜之类的特殊遏制装置或设备;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和耐用于工作台面及设施消毒的其他化学物质;应装防止苍蝇的窗纱。
2、BSL-2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及操作应遵循以下准则:(1)任何时候都要使用正确保养的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0a0ab08efc4ffe473368abf7.png)
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标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Ⅰ、Ⅱ、Ⅲ、Ⅳ级生物安全标准。
屏障主要为实验室气流控制及灭菌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groundwater environment)(发布稿),根据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天津云检医学检验中心应该属于第163项,专业实验室,根据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不属于P3、P4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转基因实验室,因此环评类别采用报告表的方式(约需1个月),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Ⅳ类。
根据4 总则 4.1一般性原则,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了解,天津目前的程序是需拿到设置医疗许可,然后环评,再开始动工装修。
实验室生物因子及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
![实验室生物因子及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f0c03e2ece2f0066f43322bd.png)
中文名
丙型肝炎病毒
生物危害级别
第三类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等
安全实施
生物安全柜,应急装备等
工作性质
检测
英文名
Hepatitis C virus
简介
丙肝跟乙肝一样都属于是传染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垂直传播。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医学界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因为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变异,研制疫苗的难度很大,因为除了人和黑猩猩以外,其他动物都不会患上丙肝,因此疫苗研制难以找到动物模型,所以惟一的有效的处理方式是高危人群及早做丙肝抗体检测,及早发现疾病并积极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如果病毒核酸(HCV — RNA)阳性,说明病毒在持续复制,其肝功能难以稳定,患者多数情况下,血清转氨酶(ALT)呈轻度或中度升高。这些患者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治疗。经多年的临床验证,使用普通干扰素后,可有50%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即血清HCV — RNA阴转,肝功能恢复正常。但停用干扰素后,10%~15%的患者出现病毒复制反弹,即HCV - RNA阳转,肝功能再次异常。
生物因子
中文名
梅毒螺旋体
生物危害级别
第三类
实验室操作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等
安全实施
生物安全柜,应急装备等
工作性质
检测
英文名
Treponema Pallidum
简介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因而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1—2a(年)内传染性强,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因梅毒的传播方式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螺旋体通过患病孕妇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的全身性感染。梅毒螺旋体在胎儿的肝、脾、肾上腺等器官大量繁殖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出生活的梅毒儿。早期病变有梅毒性鼻炎,梅毒性天疱疮和斑丘疹:晚期呈现锯状形牙、先天性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等.获得性梅毒:又称后天梅毒。主要经性接触传染,少数也可通过接吻、哺乳和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的病人带菌的日常用品而传染。此外,输带菌的新鲜血也可传染。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b8292bdfbceb19e8b9f6ba5d.png)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附件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防护等级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2005〕15号),将病原微生物分成四类,一类至四类危害性逐步减低。
一、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BSL-1、BSL-2、BSL-3、BSL-4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用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其防护要求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规定。
三级、四级实验室实行国家认可制度,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及其相应的防护等级见表一、表二。
5表一: 病毒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防护等级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病原微生病毒未经培养灭活材料无感染性材料的物危害程培养的感染材的操作操作度料的操作第一类 BSL-3、4 BSL-3* BSL-2 BSL-1 第二类 BSL-3 * BSL-2 BSL-1 BSL-1 第三类 BSL-2 BSL-2 BSL-1 BSL-1 第四类 BSL-1 BSL-1 BSL-1 BSL-1 注:“*”表示部分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或卫生部规定可以在BSL-2操作。
表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类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防护等级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大量活菌样本非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检测操作第二类 BSL-3* BSL-2 BSL-1第三类 BSL-2 BSL-2 BSL-1注:“*” 表示部分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按《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或卫生部规定可以在BSL-2操作。
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ea
![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ea](https://img.taocdn.com/s3/m/fd932ece580216fc710afd02.png)
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1、危害等级1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2、危害等级2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致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奉贤有限。
3 危害等级3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4 危害等级4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分级一览表表 1. 病毒分类名录
病毒名称
序号
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
Human
immunodefici
生物安全实验
室级别
危害程度
未经培养的感分类
染材料的操
作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ency virus艾滋病毒(I
(HIV )型)
typy1 and 2 virus
Japanese
encephalitis 乙型脑炎病毒
virus
Coxsakie
柯萨奇病毒
virus
Cytomegalovi
巨细胞病毒
rus
Enterovirus
肠道病毒 -71
71
Epstein-Barr
EB病毒
virus
Hepatitis A
甲型肝炎病毒
virus
Hepatitis B
乙型肝炎病毒
virus
Hepatitis C
丙型肝炎病毒
virus
Hepatitis D 丁型肝炎病毒
virus
Hepatitis E 戊型肝炎病毒
virus
Herpes
单纯疱疹病毒
simplex virus
型和 II
逆转录病毒科
黄病毒科
小RNA病毒
科疱疹病毒科
型小 RNA病毒
科疱疹病毒科
小RNA病毒科
嗜肝 DNA病毒
科
黄病毒科
卫星病毒
嵌杯病毒科
疱疹病毒科
第二类BSL-2
第二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第三类BSL-2
13
14
15 Human herpes
人疱疹病毒 6 型疱疹病毒科第三类BSL-2 virus-6
Human herpes
人疱疹病毒 7 型疱疹病毒科第三类BSL-2 virus-7
Human herpes
人疱疹病毒 8 型疱疹病毒科第三类BSL-2 virus-8
16 Papillomavir
us(human)
人乳头瘤病毒乳多空病毒科第三类BSL-2
17
18 Rotavirus轮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科第三类BSL-2 Rubivirus
风疹病毒披膜病毒科第三类BSL-2 (Rubella)
表2.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
生物安全实验室
病原菌名称
危害程度分类级别序号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学名中文名
料的操作
1. Mycobacterium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类BSL-2 tuberculosis
2.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f 第二类BSL-2
Aeromonas hydrophila 嗜水气单胞菌 / 杜第三类BSL-2
3. 氏气单胞菌 / 嗜水
变形菌
4. Bacillus cereus 蜡样芽胞杆菌第三类BSL-2
5. Bacteroides fragilis 脆弱拟杆菌第三类BSL-2
6. Campylobacter jejuni 空肠弯曲菌第三类BSL-2
7. Campylobacter
唾液弯曲菌
第三类BSL-2 sputorum
8. Campylobacter fetus 胎儿弯曲菌第三类BSL-2
9. Campylobacter coli 大肠弯曲菌第三类BSL-2
10. Chlamydia 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第三类BSL-2
11. Chlamydia
沙眼衣原体
第三类BSL-2 trachomatis
12. Clostridium tetani 破伤风梭菌第三类BSL-2
13. Corynebacterium
假结核棒杆菌
第三类BSL-2 pseudotuberculosis
14. Edwardsiella tarda 迟钝爱德华菌第三类BSL-2
15. Enterobacter 产气肠杆菌 / 阴第三类BSL-2 aerogenes / cloacae 沟肠杆菌
16. Enterobacter spp 肠杆菌属第三类BSL-2
17. Pathogenic 致病性大肠埃希第三类BSL-2 Escherichia coli, 菌
18. Gardnerella
阴道加德纳菌
第三类BSL-2 vaginalis
19. Haemophilus ducreyi 杜氏嗜血菌第三类BSL-2
20. Haemophilus
流感嗜血杆菌
第三类BSL-2 influenzae
21.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第三类BSL-2
22. Klebsiella oxytoca 产酸克雷伯菌第三类BSL-2
23. Klebsiella
肺炎克雷伯菌
第三类BSL-2 pnenmoniae
24. Legionella
嗜肺军团菌
第三类BSL-2 pneumophila
25. Listeria ivanovii 伊氏李斯特菌第三类BSL-2
26. Listeria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第三类BSL-2 monocytogenes 特菌
27. Morganella morganii 摩氏摩根菌第三类BSL-2
Mycoplasma
28.
pneumoniae
Neisseria
29.
gonorrhoeae
Neisseria
30.
meningitidis
Pasteurella
31.
multocida
32.Prevotella spp
33.Proteus mirabilis
34.Proteus penneri
35.Proteus vulgaris
Providencia
36.
alcalifaciens
37.Providencia rettgeri
Pseudomonas
38.
aeruginosa
Salmonella
39.
choleraesuis
40.Salmonella enterica
Salmonella
41.
meleagridis
Salmonella paratyphi 42.
A,B,C
43.Salmonella typhi
Salmonella
44.
typhimurium
Serratia
45.
liquefaciens
46.Serratia marcescens
47.Shigella spp
Staphylococcus
48.
aureus
Staphylococcus
49.
epidermidis
Streptococcus
50.
pneumoniae
Streptococcus
51.
pyogenes
52.Streptococcus spp
53.Streptococcus suis
Ureaplasma
54.
urealyticum
55.Vibrio vulnificus
Yersinia
56.
enterocolitica
Yersinia
57.
pseudotuberculosis 肺炎支原体
第三类BSL-2 淋病奈瑟菌
第三类BSL-2 脑膜炎奈瑟菌
第三类BSL-2 多杀巴斯德菌
第三类BSL-2
普雷沃菌属第三类BSL-2 奇异变形菌第三类BSL-2 彭氏变形菌第三类BSL-2 普通变形菌第三类BSL-2 产碱普罗威登斯第三类BSL-2 菌
雷氏普罗威登斯第三类BSL-2 菌
铜绿假单胞菌
第三类BSL-2 猪霍乱沙门菌
第三类BSL-2 肠沙门菌第三类BSL-2 火鸡沙门菌
第三类BSL-2
甲、乙、丙型副伤第三类BSL-2 寒沙门菌
伤寒沙门菌第三类BSL-2 鼠伤寒沙门菌
第三类BSL-2 液化沙雷菌
第三类BSL-2 粘质沙雷菌第三类BSL-2 志贺菌属第三类BSL-2 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三类BSL-2 表皮葡萄球菌
第三类BSL-2 肺炎链球菌
第三类BSL-2 化脓链球菌
第三类BSL-2 链球菌属第三类BSL-2 猪链球菌第三类BSL-2 解脲脲原体
第三类BSL-2 创伤弧菌第三类BSL-2 小肠结肠炎耶尔第三类BSL-2 森菌
假结核耶尔森菌
第三类BSL-2
Acinetobacter 第三类BSL-2
58. 鲍氏不动杆菌
baumannii
表 3.真菌分类名录
序号1
2 3
4 5
病原菌名称
生物安全实验室
危害程度分类级别学名中文名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
料的操作Cephalosporium 头孢霉属第三类BSL-2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新生隐球菌第三类BSL-2
毛霉属第三类BSL-2 Pneumocystis
carinii 卡氏肺孢菌第三类BSL-2 Candida albicans 白假丝酵母菌第三类BS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