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胜迹-叶城县烈士陵园

革命胜迹-叶城县烈士陵园
革命胜迹-叶城县烈士陵园

革命胜迹--叶城县烈士陵园

叶城县烈士陵园建于1965年10月,位于县城东郊8公里处,战斗英雄罗光燮、王忠殿、司马义买买提等100多名烈士长眠在这里。每年清明,数以万计的各族职工群众和学生前来扫墓,缅怀烈士,继承遗志。叶城县烈士陵园以"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自1965年建成以来,前来缅怀和参观的人常年络绎不绝。每年清明节前后,更是万人云集,地、县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都到陵园参加悼念活动。

开展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叶城县烈士陵园重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了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

叶城县烈士陵园先后被自治区民政厅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自治区委员会授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

叶城县烈士陵园正在向着园林化的道路迈进,以烈士褒扬为主,形成集宣传、教育、游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

来到烈士陵园,一眼望去,门楼上几个大字赫然醒目,上书“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门楼两侧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进入烈士陵园,瞰视陵园,松柏满园,苍翠一色,四季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满目生辉,雄伟的烈

士纪念碑尽收眼底,碑文“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永垂不朽”让人想起那些曾经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年青生命。

再往里走,路右面长眠着两位烈士,一位是罗光燮,只见碑文上刻着: 罗光燮,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九七一部队工兵连一排战士,四川省东至县人,二十一岁,共青团员,一九六七年入伍,入伍后,认真工作,并活学活学用毛主席著作,被评为“五好战士“,于1967年11月英雄牺牲。在中印边界反击战中,他满怀对毛主席忠诚的红心,在清除入侵的印军某号据点的战斗中,他的左腿炸伤,手中缺少排雷工具的情况下,舍身用肉体连续滚雷为我反击部队排除地雷,开辟通向胜利的道路,根据烈士生前英雄行为和自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记下一等功,并由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

另一位叫王忠殿,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九一二部队战士,河南焦作市人,十九岁,一九六一年入伍后,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被评为“五好战士”,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他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的红心,和保卫祖国的决心,于六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一次战斗中,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连续进行了两次成功的爆破,在支援兄弟部队进行战斗时,他又主动请求爆破任务,对碉堡内的敌人推进了两次,爆破筒节三次,他一面拉火,一面把爆破筒送进碉堡后,用双臂顶住将入侵印军消灭,自己也壮烈牺牲,根据王忠殿同志英雄行为的生前志愿,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员,追记一等功,并由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再往里走,左面长眠着六位革命烈士,他们分别是迟秉义、张怀玉、张世民、谭小明等革命烈士等。

回顾叶城的历史,可以看到一幅各族群众千百年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建设家园和同仇敌忾,殊死抗击外敌,保卫边疆的生动画卷。抗日战争时期,叶城人民克服艰难险阻,翻越昆仑天险,驿运盟国军援,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部队英勇作战,叶城作为后方大本营,调粮腾房,送吃送穿,为打胜这场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