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的解读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
2015更新一
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
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2010CPR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 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2015更新二
2015更新三
2015更新四
2015更新五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2015更新六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强调按压放松期间的胸壁充分回弹 • 强调AED到场后对可除颤心律立即进行除颤
2015更新七 心脏骤停后救治
BLS人员进行高质量CPR要点总结
更新小结
• 生命链由一变二
• 倡导快速反应体系的建立 • 确定为阿片类中毒时可使用纳洛酮
• 人工气道建立后每6秒1次呼吸
• 强调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10秒内 • 胸外按压的频率次/分
• 胸外按压的深度5-6cm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急诊科
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
(Circulation)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 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本次更新共包括执行 摘要、证据评价与利益冲突管理、伦理学问题、急救系 统和持续质量改进、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 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儿童高级生命支持等15部分文件。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除颤仪)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 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辍停, 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 的心肺复苏)。
猝死的诊断
❖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 心音无、大动脉无; ❖ 心跳呼吸停止; ❖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要
3. 快速除颤
素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最佳生存机会最早行为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键变化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成人生存链分院内及院外 高
确定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
质
量
关键点
按压速率、按压幅度明确
基 础
生
流程中积极进行除颤
命
支
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持
药物应用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键变化
❖ 1、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
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 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病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 行)。 ❖ 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 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关键变化
❖ 6. 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心肺复苏的最终目标 恢复病前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2.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2步”
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
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 班,2015年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 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 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以缩短开始首次按 压的时间;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
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 疗团队系统(MET)
4. 先电击 or 先按压
2010 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先进
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最新版 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 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 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 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瘾君子的福音
瘾君子的福音
C-A-B 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
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 内容,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 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 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 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 呼吸。
谢谢
3. 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
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这样可以确 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
院外心脏骤停
院外心脏骤停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
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是充分利用社会媒 体呼叫施救者在现代信息时代中是个非常合 理的变化。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 挥重要作用 。
AED&CPR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十大更新
造成的。
二、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 • • • • • • • 1、评估现场安全 2、判断意识 3、判断呼吸,检查脉搏,判断心跳。 4、求救 5、将伤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6、胸外心脏按压 尽早电除颤 7、打开气道 8、人工呼吸
•
9、用药
1.确认现场安全
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
•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 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 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 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 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 足。 •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 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 数和持续时间。 • 新指南规定,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 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所占比例越高越好。
以免压迫气
道。
打开气道
疑似颈椎有损 伤的病人不适 合仰头举颏法, 要用拉颌法 (托颌法)
看胸是否 起伏!
捏鼻 子
口对口人工呼吸 •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 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 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 人工呼吸前应先排除呼吸道异物,用手抠 出口腔异物,拍肩胛间区去除上呼吸道异 物,海氏法去除等
•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 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 旧指南还要求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 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此条建议变更 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 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 部就班的做法。
2015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详解
对于急性 ST 段升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的患者,新版 的指南更加推荐 PCI,因其可以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即 使在不能 PCI 的医院中对 STEMI 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患 者也应在溶栓后的最初 3 到 6 h,最多 24 h 内进行常规血 管造影,以防再梗死的发生。
对于 STEMI 患者,入院前可给予普通肝素(UFH)或比 伐卢定;对于正在向 PCI 中心转移的 STEMI 疑似患者, 可以用依诺肝素代替普通肝素。
阿托品
阿托品在指南更新中出现于儿童高级生命支持的部分,新 版指南纠正了旧版关于气管插管术前,给予阿托品存在最 小剂量预防心动过缓的说法。
知识延伸
阿托品用法:麻醉前单次 0.01-0.03 mg/kg,最大剂量 0.6 mg。
纳洛酮
新版指南指出,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 救治同时可以给予患者肌内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同时 给出了纳洛酮的用法,即纳洛酮 2 mg 滴鼻或 0.4 mg 肌注。 并可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在 4 分钟后重复给药。
知识延伸
利多卡因用法:起始剂量 1-1.5 mg/kg 静推(一般用 50100 mg),静脉注射 2-3 min。根据患者反应,5-10 min 后可再用 0.5-0.75 mg/kg 静推,1 h 内最大剂量不得超过 300 mg。利多卡因易引起除颤后心脏停搏,使用时应予以 注意。
溶栓治疗
非专业人士该怎么做
1. 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 施救者在不离开患者的情况下紧急反应(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 未经培训的旁观者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中国为 120);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托颌法-- (头颈部外伤)
•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 紧下颌角 •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
开口唇 •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 必掌握
B(breathing)人工呼吸
• 口对口 口对鼻 口对口鼻(婴幼儿) •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每次通气1秒
频率 10次/min :每6秒通气一次
体位摆放
• 仰卧位 • 地面或硬床板上 • 整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
心跳骤停判断(专业)
• 判断有无意识、简单判断
有无呼吸
• 检查颈动脉脉搏无循环体 征——立即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要点
• 按压部位 两乳连线中点 胸骨中下1/3交界
按压姿势
5-6cm
注意:凭自身重量垂直下压,下压至5-6cm。放松后手也可离开胸壁
1.早期识别与呼叫启动紧急医 疗救援服务系统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 2.早期CPR-强调心脏按压 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快速 4.早期有效的ACLS 5.全面心脏骤停后的处理
院外急救
•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 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吴金海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Tel:1370-345-6262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秉恒执医,和精生命, 仁德筑基,利民为本。
• 心肺复苏操作1 • 心肺复苏操作2
前言
• 2015年10月15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 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刊出。时隔5年。 • 指南那些部分进行更新?如何强调快捷、培训、协作, 从而提升患者生存几率 • 以下为该指南的14大更新要点
2015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015
重点更新!
• 1. AHA 成人生存链一分为二:一链为院内急救体 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 2.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 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 3. 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 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院外急救体系
Mechanical Piston Device
机械胸外按压 ECPR
• 三个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没有证明机械胸外按压CPR比传统 人工胸外按压的优势。 • • 但机械胸压缩装置在适当的培训人员可能是一个合理的替 代使用。 • 可考虑在特定的设置,(例如, 延长CPR在低温心脏骤停, 移动救护车,在血管造影室,心肺复苏的准备中)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 CPR指南解读和体会
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 胡雪珍
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
2000 2005 2010
1950
1960
1966
1985
美国的Peter Safar和 James Elam 医生开始采 用人工呼吸 来复苏病人
封闭式胸部 心脏按压与 人工呼吸相 结合,心肺 复苏术诞生
ZOLL提出 电击除颤, 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构 成了现代心 肺复苏术
按压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Class IIb, LOE C-LD).
儿童大约为5厘米 婴儿大约为4厘米
避免过度通气
CPR设备
• 无证据显示CPR设备比徒手CPR效果更佳
• 应用设备可能会导致CPR延迟或中断,故应加强 施救者的训练 • 对于需要长时间维持CPR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机 械活塞装置
• 315条推荐意见. 包括78 条I 类推荐(25%), 217 条II 推荐(68%), 20 条III 推荐(7%). • 其中,3条 (1%) 基于A类证据, 50条 (15%)基于B类 (随机对照研究, 46条 (15%)基于B类非随机研究 , 145 (46%) 基于C类(有限数据),73 条(23%)基于 C类专家共识意见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解读之一 概述及基础心肺复苏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解读之一概述及基础心肺复苏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解读之一概述及基础心肺复苏引言:心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最大死亡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猝死是心脏疾病的最严重并可能导致死亡的表现形式之一。
心肺复苏(CPR)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维持血液循环直到专业救援到来。
为了保证最佳的急救效果,美国心脏协会于2015年更新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的指南。
本文将概述这些更新指南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基础心肺复苏进行解读。
一、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概述:美国心脏协会每五年更新一次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科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帮助卫生专业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心脏急救护理。
更新指南基于全球临床试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无论是医疗专业人员还是普通人都适用的心脏急救方法的评价。
二、基础心肺复苏(BLS)的重要性:基础心肺复苏是心脏急救中的核心步骤,主要涉及到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外部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
它更注重急救施行的实践,以及通用性救援技术的初步应用。
在BLS中,即时发起急救至关重要。
正确判断心脏停搏与呼吸停止,并即时组织起急救小组,是拯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一步。
此外,正确施行心肺复苏的操作也非常重要。
有效的按压深度和频率能够强有力地推动血液循环,确保及时输送氧气至患者的大脑和心脏,提高复苏成功率。
三、基础心肺复苏的步骤:1. 确认患者状况:检查意识和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同时无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如猛烈喘气、浅表呼吸等),则判断为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
2.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在确认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指明你所在的位置。
3. 进行胸外复苏:找到合适的位置,施行胸外按压。
采用交替施压的方式,保持至少2英寸(5厘米)的按压深度,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4. 在施行按压过程中提供人工呼吸:在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解读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概述
深昏迷:<8分
中度昏迷:9-11分 浅昏迷:12-14分
正常:15分
4-7分预后极差, 3分生存者罕见
20
昏迷的病因
昏迷的病因较为复杂,可涉及多个学科的一 系列疾病,目前病因分类方法繁多,我们仅 以颅内外病变分类法进行简单介绍。
颅内疾病
颅外疾病
21
昏迷的病因
• 颅内疾病:
1、脑血管病: 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脑干
6
4. 别再使劲按了!
• [10 年的指南]规定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 ≥ 100 次 / 分、深度 ≥ 5 厘米。临床上普遍存 在按压过度的问题,如胸骨和肋骨骨折,同 时,施救者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无法保证接 下去的按压质量。
• [15年的指南]提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该有 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按压速率为 100 120 次 / 分钟;幅度至少是 5 厘米,不超过 6 厘米。
• 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 2015年的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 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9
7. 加压素被「除名」
• [10 年版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 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 疗心脏骤停。
• [15年版指南]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 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 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及加压素相对使用肾 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 指南「除名」。
血糖异常
血压过高或 过低的调控
39
昏迷的治疗
• 对症治疗
–颅压高: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速尿等,必要时 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等
–抗感染及控制过高体温 –控制高血压 –纠正休克:升压药物和中枢兴奋药 –处理伤口:有开放性伤口时应及时止血、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AED到达
(30:2)
分析心律
电击一次后 继续5个周期CPR
继续 5个周期CPR
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
心肺复苏CPR
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中医院急诊科 杨汝义
2016-05-26
心肺复苏术CPR
CPR的技术包含了三种基本的急救技巧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的意义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 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 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治疗电击难以纠正的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 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015(更新): 对于儿童患者电击难以纠正的室 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胺碘酮或利多 卡因同等可用。 2010(旧): 建议使用胺碘酮治疗电击难以纠正 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如果没有胺碘酮, 可以考虑利多卡因。 理由:近期一项针对院内儿童心脏骤停的多机构 回顾性注册研究显示,与胺碘酮相比,利多卡因 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 24 小时存活率更高。然而, 利多卡因和胺碘酮都没有增加存活出院率。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 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 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院内心脏骤停(IHCA)生存链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 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心肺复苏2015年更新解读
• 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 复苏方案的持续质量改进
• 救治的地区化
成人BLS——非专业人员
• 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 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BLS流程 •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 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 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 对于医护人员,2015《指南更新》使得应 急反应系统的启动及后续处理更加灵活, 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
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 不建议例行使用阻力阀装置(ITD) 辅助传 统心肺复苏 • 不建议机械胸外按压装置的常规使用,但 也已确认,特殊情况下这项技术可能有用 • 若怀疑由可逆因素导致心脏骤停,可以考 虑对特定的患者使用体外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后救治
• 没有一项单一的机体数据或检查可以百分 之百准确地预测心脏骤停后的神经功能恢 复 • 在体温过低和用药效果消退后,综合使用 多项检查结果,最有可能提供准确的结果 预测
急性冠脉综合征
• 自本次更新起,建议将仅限于入院前和急 诊科阶段的处理 • 院内管理的内容见AHA 和美国心脏病学 会基金会联合发表的心肌梗死管理指南 • 建议我国医疗人员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 病分会急性心梗相关指南
延迟通气
• 对于有目击者、有可电击心律的院外心脏 骤停患者,基于优先权的多层急救系统可 以借助3 个200 次持续按压的按压周期, 加被动给氧和辅助气道装置的策略,来延 迟正压通气(PPV)
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
• 医护人员可以每6 秒进行1 次人工呼吸 (每分钟10 次),同时进行持续胸部按 压(即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 • 成人、儿童和婴儿都遵循这个单一的频率
2015年版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
童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 米,儿童5厘米 ) 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 隙,双手离开胸壁,以免妨碍胸壁回弹 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胸外按压在整 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
马拉松赛道 AED 移动急救员日益成为标配
2015版生存链(院内)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 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病人入选的时间点
旁观者目击
EMS目击
院内骤停
社区
院外
院内
PDCA循环
1.发现问题 2.观察 3.分析根本原因
实验性对策
高质量心肺复苏要求
临床实际中,医护人员大多无法确定自己的按 压深度
建议在胸廓能承受的压力范围内,进行最大深 度的按压或胸廓前后径的1/3
高级心血管及生命支持
吸氧浓度、超声、气道、除颤和药物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EtCO2)可以辅助评估患者复
苏预后,确定复苏时间 体外膜肺心肺复苏技术(ECPR)如能快速实施且针
对可逆病症的心脏骤停,可以考虑实施 利多卡因对可除颤心律所致心脏骤停可在自助循环
恢复后使用,而β -受体阻滞剂在复苏中使用证 据不足
CPR中的吸氧浓度及监测
如果有条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给予最高浓度的 吸氧浓度是合理的
CPR过程中生理参数的监测
尽管没有临床研究证实通过监测复苏时的生理参 数能够改善预后,但可以通过监测生理参数 (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舒张期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监测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来优化心 肺复苏质量并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不建议公众去听心跳、摸脉搏、看瞳孔、掐人中
2015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摘要解读2015-10-29
武威市人民医院
急救中心 刘红秀
主要内容
一、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你可知道?
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
美国大范围抢救 华盛顿市 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 3分钟用上AED 中国 4-8% 7-26% 54% 76% <1%
你可知道,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 • • • • • • 3秒--黑朦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晕厥 15-30秒—全身抽搐 45秒—瞳孔散大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10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 植物状态”
人工循环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二、基本生命支持
高质量CPR
按压幅度:成人5-6cm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胸廓完全回弹(按压/放松=1:1) 尽量减少中断,时间≤10s 避免过度通气
二、基本生命支持
高质量CPR主要改变:
1.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2.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3.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 4.判断尽量减少中断的标准是: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 所占的比例,越高越好,目标比例为至少60% 5.鼓励进行团队训练,锻炼他们合作开展心肺复苏的能力 6.对于有目击者、有可除颤心律的援外心搏骤停患者,可以 实施最多3个循环的200次连续性胸外按压加被动给氧及辅 助通气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生存链 2005版
2010版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 生存链
2015版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 及早EMMS(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2015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摘要解读
心脏骤停
•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溺水、感染, 中毒等
心脏骤停
4种类型:
• 心室纤颤(VF):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猝死中占 90%。
• 无脉室速:出现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能启动心脏机 械收缩,心排血量为零或接近为零,以致患者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 无脉电活动(PEA):过去称电-机械分离,有组织心电活动 存在,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 • 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 条直线。
• 旧三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 肾上腺素; • 新三联: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 • 摒弃原因:1、药效不易掌握,针对性差, 2、盲目性大,如为室颤,异丙肾适得其反 ;若为电机械分离或心室停顿,应用利多 卡因反受其害。3、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使 本应复苏的病人变得不可复苏。
从流程中去除加压素
心肺复苏—BLS(CAB)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 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 管与颈部胸锁乳突 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 中指并拢,置于患 者气管正中部位, 男性可先触及喉结 然后向一旁滑移约 2-3cm,至胸锁乳 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
• 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 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 停时没有优势。而且,给予加压素相 对仅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 为了简化流程,已从成人心脏骤停流 程中去除加压素。
心脏骤停后的药物治疗:利多卡因
• 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骤停后利 多卡因的常规使用。但若是因室颤/ 无 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骤停,恢 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 继续给予利多卡因。
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解读概述
12、低温治疗
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 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 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3、及早EMMS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 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 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14、C-A-B 顺序仍需坚持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
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4、按压的频率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 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 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 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 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别再使劲按了!费劲!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 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 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 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 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 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 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除颤
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 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药品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时,标准的复苏措 施固然重要,抢救用药也必不可少,正所谓 「医药不分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今 以后,抢救用药哪些药物依然好使,哪些药 物沦为禁忌吧!
加压素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培训课件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修改)
用于复苏的血管加压药 :加压素
2015(更新):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替代标准剂量 的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2010(旧):一剂静脉/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可代替 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培训课件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培训课件
修改要点2:生存链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更新):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 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 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旧):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 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培训课件
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无证据表明,使用机械活塞装置对心脏骤停患者进 行胸外按压,相对人工胸外按压更有优势。 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救治标准。 在进行高质量人工胸外按压比较困难或危险时的特 殊条件下(如施救者有限、长时间心肺复苏、低温 心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在移动的救护车内进行 心肺复苏、在血管造影室内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在 准备体外心肺复苏期间进行心肺复苏),机械活塞 装置可以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替代品。
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不建议例行使用阻力阀装置 (ITD) 辅助传统心肺复苏。 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使用阻力阀装置搭配主 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可以增加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神经 功能完好的存活率。 不建议机械胸外按压装置的常规使用,但也已确认,特 殊情况下这项技术可能有用(当有可用设备和经过适当 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可以用阻力阀装置搭配主动按压- 减 压心肺复苏替代传统心肺复苏)。 若怀疑由可逆因素导致心脏骤停,可以考虑对选定的患 者使用体外心肺复苏(ECPR)。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美国每年有超过 32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大约有 90% 的患者最终死亡。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能够有效降低心脏 骤停者的死亡率。时隔 5 年,美国心脏学会(AHA)更新 CPR 和 ECC 指南,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 1. AHA 成人生命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 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2.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MEWS)、快速 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 化电子设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 方法一:更改图片
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选择时一定要选中图片 本身,而 不是组合)。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择要替换的图片。(如下图)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生命相托 分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有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
谢谢!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赠送精美图标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2015.12最新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3
时间就是生命
• • • • 心跳停止3秒 心跳停止10-20秒 心跳停止60秒 心跳停止4-6分钟 病人感到头晕 发生昏厥或抽搐 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大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损害
• 所以必须在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 的心肺复苏
4
黄金4分钟
• • • • 4分钟内复苏者 4-6分钟复苏者 超过6分钟复苏者 超过10分钟复苏者 有一半人被救活 10%的人被救活 存活率仅4% 存活率更低
3、无呼吸——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停止或濒死叹息样呼 吸。 注: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7
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四 种心律类型
1、心室颤动:心电图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 、ST段与波。 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电除颤治疗! 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 有效的机械收缩。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 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电除颤无效!
强调了院前与院内
14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
一)心脏骤停的识别——三无 1、无意识 判断方法:轻轻摇动患者双肩 ,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 认识,可直呼其姓名,如无反应, 说明意识丧失。 ,(注意做到轻拍 重唤!)
15
一、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无脉搏
判断方法:用食指及中指指尖 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 移2-3cm,在胸锁乳 突肌内侧触 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 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 如10s内不能明确感觉到脉搏,则 应开始胸外按压。
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与复苏指南更新
气频率为6秒一次呼吸。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着重于胸外按压
1. 2.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胸外按压频率:≥100次/分
胸外按压幅度:≥5厘米 胸廓充分回弹
3. 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医务人员 BLS——成人
心脏性猝死抢 救流程
法地区化可以通过使用心肺复苏中心来实现”。
健康系统的分类:SPSO救治体系
结构 过程 系统 结果
人 员 教 育 装 备 结构 预 案 策 略 流 程 过 程 项 目 组 织 文 化 系统
质量 满意度
患者 预后
安 全
整合,合作,监测,标准程序,反馈
Steven L. Kronick et al. Circulation. 2015;132:S397-S413
碳酸血症两个极端。
—儿童心脏性猝死 单人抢救流程
医务人员BLS—
Dianne L. Atkins et al. Circulation. 2015;132:S519-S525
—儿童心脏性猝死 双人抢救流程
医务人员BLS—
Dianne L. Atkins et al. Circulation. 2015;132:S519-S525
于学习的形式鼓励采用标准、科学的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团队复苏
• 改变:
• 在复苏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的关注
• 原因:
• 不同的CPR介入将同时发生 • 团队合作将降低按压干扰 • 清楚的团队沟通降低错误
持续质量改进 CQI
• 结果有很大不同 • 每个系统必须评估和 改进结果
经验学习的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nshan M.IAn training
011
ro]e[J].Resuscitation.20:15,87:44.50.1)OI:10
j.resuscitation.2014
1 1.015.
a
1016/
[9]\Vutzler
A,Bannehr M.VOll Ulmenstein S,et the
是对12项临床对比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共6
538
例OHCA机械按压装置与人工按压比较,机械按压 ROSC率较人工按压高016]。总体上看,就目前的研
究而言,机械按压CPR与人工按压CPR相比各有优 点,复苏效果相当。可能是由于机械装置本身制作
目前临床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方法技术主要有 三类¨…。第一类是目前最常用的心肺复苏实施技
resuscitation update Tang Ziren.
Zha,o
of Emergenc)’,Beijing
Cluloyang Hospitol,Beijing 1 007020,China(Tang
ZR);Emergent),Department of
Ftq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zhou 35000 1
3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MTH)是目前唯一被临床实践 大量证实能改善心搏骤停患者存活率、神经功能预 后的临床治疗措施,AHA指南接受了2002年的两
著提高CCF,提高除颤成功率。此外,2015《指南 更新》建议在培训中使用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这将 促使高仿真模型在培训中的推广。通过引入相应传 感器对按压过程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反馈,有助于
术的监测,包括按压深度、频率,胸廓回弹、用胸
不够精良或施救者对设备熟悉程度欠佳等原因,才
造成目前两种按压方式相当的局面。这也体现了指
外按压分(CCF: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过程的 时间比,评价按压中断的程度¨¨)等指标。这类
技术主要通过测量按压位置的加速度改变或者胸部 阻抗等参数的改变来测量,且数据能够完整被记 录,可作复苏后的小结和质量分析的研究。第二类 是能够直接反映心肺复苏效果的技术。冠脉灌注 (CPP)是最经典的指标,也是心肺复苏质量评价
万方数据
I主垡釜趁医堂盘查呈Q!鱼生!旦筮堑鲞笠!翅鱼!!也』垦塑!垡丛型:』垫!!型2Q!鱼:!!!:!!:盟!:!
・5・
内的研究结果虽然存在矛盾,但专家们在不同温度 对神经功能影响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同时,指南 目前认定的这个相对宽泛的温度管理范围也反映出 在寻找最佳目标温度的研究中依然缺乏强有力的基 础和临床证据。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远未 阐释清楚,在该领域内仍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现代CPR术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研究者对于 CPR的机制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但CPR的总体成功率 和患者出院生存率仍不容乐观。在心肺复苏持续的质 量改进、机械装置的研发以及亚低温治疗等领域,许 多新的理念还需要通过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 床试验迸一步证实,我们还需不懈地努力。
评估流程形成的共识,按照2015《指南更新》的要
求,我们急需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 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优化复苏流程。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 操作的质量,让学员更快、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的 技术¨之】。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课程已经成功引 入国内6年,改变了国内心肺复苏培训的理念、模
Chin,n(Zhao S);Well Institut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Universi0,of Southern California.
㈣(Zhao S,T(1ng
WC)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通市民接受到规范化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1
1.1
满足实际的临床需求,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广大的
农村、偏远地区。所以要继续加强高质量心肺复苏 技术的培训。目前证实的最有效的心肺复苏技能培 训的方式之一就是以视频和模拟教学为基础的、高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
质量复苏理念的培训模式。5『。但令人遗憾的是,国 内有很多只重形式、不懂内涵的心肺复苏培训,很
南审查制度的严谨性和科学发展的前瞻性之间的矛 盾。根据证据评估原则和流程,指南编写不能涉及 任何相关利益冲突,导致机械复苏装置的推广一定
程度上滞后。探索有效、安全的机械CPR装置是大 势所趋,但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支持CPR 替代装置能够提高生存的高级别证据较少,但在特 殊场合,如在救护车、楼道等转运途中、冠脉介入 室、器官捐献手术前的维持阶段等,已被推荐使用。 施救者使用前必须全面了解装置的生理学机制、各 自的局限性并熟悉操作流程,以减少因操作不当或 使用延迟造成的失误。
use
J.Perfomlance
or
chest compressions with device:A
of
a
1)ew
audio—visua|feedhack
care
randomized,nanikin
study in
heahh
professioua]s
[J].Resuscitation,2015,87:81-85.1)OI:10.1016/j.
resuscitation.2014.10.004.
[10]郑亮亮,徐军,于学忠,等.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质量监测 [J].1}i国急救医学,2013.33(11):976-980.1)01: 10.3969/j.issn.1002—1949.2013.1
Zheng 15I一,xu l。005.
J,Yu XZ,el aI.Quality monitoring arid control
!型苎釜趁医堂鍪查兰Q!鱼笙!旦筮堑鲞笙!塑业i!!』坠!!!:g幽型:』!!!!!型!Q!鱼:y!!:!i:堕!:1
・述评・
20 1 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的解读
唐子人赵粜唐万春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唐子人);350001
福州,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
(赵粜);美国南加州大学Weil危重病研究院(赵粜、唐万春)
[1 1]Christenson J,Andrusiek
compression fraction hostlital
detemfines
patients
witll
ventricularfilMllation[J].Circulation,2009,120(13):
161/CIRCUIAl’IONAHA.109.852202.
了机械复苏装置的市场化,根据不同生理学原理设
计的按压辅助设备得到了不断发展。大量动物和临
多中心研究对比了36℃和33℃两种温度管理,发
现二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川。
床数据显示,机械性CPR维持较好的血流动力学,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能不间断按压而突显优势。尽管
如此,至今仍缺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支持或反对机 械复苏装置能常规取代徒手按压。 很多研究¨3。141表明院外心搏骤停(osca)时, 机械按压与接受常规CPR比较,入院生存率和出院 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规模实验也表明机 械按压与人工按压CPR两组,在4 h生存率、6个月 生存率及神经学良好转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但
1.2
2015《指南更新》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
与2010年指南比较,前者提出按压过程的上限:胸 外按压速率100~120次/min;按压幅度至少5
Cnl,
不超过6 cm。同时,继续强调了按压后胸廓完全回
弹,并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这无
论是对专业、或是非专业救援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但毕竟指南只是证据审查专家基于国际循证
多一线医务人员仍然缺乏基本的复苏知识和技术的 更新培训,这也成为阻碍我国心肺复苏水平提高的 重要原因。因此,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建立更加全 面、科学的心肺复苏教育和培训体系,让中国的医 护人员以及非专业人员通过培训使他们准确、及早 地识别可能心搏骤停,真正掌握高质量的最新的心 肺复苏知识技术;增加自信,敢于在现场实施有效 的心肺复苏,使更多的生命得到有效的救治。
RH。Verlmek PR,et aI.The impact of
重视心肺复苏实施的质量监测与反馈 临床上,心肺复苏的实施过程最简单过观察,凭借 训练和抢救的经验评估心肺复苏的质量,再联合患 者面色改变、大动脉搏动、瞳孔改变等情况综合评
价心肺复苏实施的质量,提供信息反馈。但众所周
知,这样的监测不够客观、准确,而且有研究表明 如此反馈效果不佳∞J。现在大家对心肺复苏质量的
但在我国基层医疗单位中,有相当比例的医务人员 未能真正掌握CPR¨1,国内有研究发现基层医务人 员掌握CPR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较差, 合格率仅为8.33%和12.50%.4 2。可想而知,普通 市民的合格率会更低,这种培训的规模仍远远不能
AHA)在2015年10月中旬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 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以下简称《指南更新》)。
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复苏委员会将 CPR替代技术和装置的内容纳入指南,进一步推动
结局。目前,虽然围绕亚低温治疗进行了很多的相
关研究¨9。26 o,但关于亚低温的最佳策略仍未达成广 泛共识。主要的焦点问题集中在目标人群的选择、 亚低温治疗开始的时间、治疗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 最佳目标温度的选择等方面。2013年发表的一项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1.003
Interpretation of 2015 American Heart Shetl,Tang Wanchun Department
Association 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