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理论体系研究_王金坑

合集下载

2008年海洋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

2008年海洋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

2008年度海洋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一、一等奖项目1. 全国海岸带海岛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奖金:2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要完成人:林绍花、李四海、金继业、相文玺、薛惠芬、林宁、周燕遐、侯秀生、刘金、陈斐、岳晓峰、李晋、张家兴、骆敬新、赵立喜2. 近海工程高分辨率多道浅地层探测技术及其应用奖金:2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吉林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金华市中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刘保华、王揆洋、张晓陪、贾永刚、王荣华、裴彦良、孟庆生、张琪、张新彬、黄祥林、李西双、韩国忠、刘晨光、赵月霞3. 《海洋调查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制定奖金:2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主要完成人:李家彪、康寿龄、丁永耀、暨卫东、李培英、张玉生、陈尚、张义钧、王炜阳、汤毓祥、于晓果、秦嗣仁4. 深海嗜热细菌及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奖金:2万元主要完成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章晓波、吴穗洁、王蔚、杨丰、陈新华、阮灵伟5. 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产业化示范推广奖金:2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青岛忠海水产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柳学周、庄志猛、万瑞景、马爱军、张士璀、陈四清、刘寿堂、翟介明、曲建忠、孙中之、梁萌青、梁友、徐永江、常青、王印庚二、二等奖项目1. 渤海湾、莱州湾海上溢油应急预测预警系统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主要完成人:郭明克、曹丛华、黄娟、张永梅、江崇波、王宁、高龙军、商杰、张薇、黄蕊2. BH-1型便携式流速流量仪研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主要完成人:王沛云、姜锡仁、秦平、邢国辉、李明君、李惠卿、陈鲁疆、宫文宁3. 黄骅港抛泥区泥沙运移规律及对航道淤积影响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主要完成人:李学全、牟信侃、周勇华、丁磊、杨敏、王宇、刘长乐、毕建强4. 上海海洋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东海海洋工程勘查设计研究院、上海海洋环境预报台主要完成人:黄秀清、刘阿成、王百顺、石少华、沙伟、徐韧、胡学军、倪文胜、王金辉、顾君晖5. 南海灾害性土台风结构变化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主要完成人:吴迪生、白毅平、李华健、林少奕、曾昌凡、叶文雄、李瑞仁、赵雪、李希茜、张娟6. 海水营养盐现场自动分析技术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要完成人:杜军兰、邹常胜、王宁、韩庚辰、袁仲才、蒋岳文、于连生、刘海坤、陈淑梅、刘松堂7. ICP-MS用于海洋环境及生物材料中元素形态与生物活性应用技术开发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王小如、陈发荣、荆淼、殷月芬、陈军辉、曹为、郑立、张良8. 海岛生态系统评价方法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倪岳峰、张杰、马毅、王小龙、王常颖、石洪华、付军、宋延巍、刘艳芬、黄建波9. 星斑川鲽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日照市海水育苗场主要完成人:王波、刘振华、滕照军、王宗灵、王森勋、孙玉忠、孙丕喜、姚振刚、姜美洁10. 青岛沿海地区资源环境调查及应用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于洪军、石学法、赵松龄、徐兴永、刘焱光、肖天、谷东起、胡泽建、边淑华、张景镛11. 富钴结壳中的地球轨道周期印记及其高分辨率定年应用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 韩喜球、邱中炎、马维林、钱江初12. 高光谱海洋遥感机理和应用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毛志华、陈建裕、王迪峰、白雁、黄海清、朱乾坤、龚芳13. 福建罗源湾环境容量与海洋生态保护规划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人:余兴光、陈彬、王金坑、孙琪、黄美珍、林志兰、刘希、马志远、王文辉、姚瑞梅14. 海洋生物药源“高纯葡糖胺硫酸盐”规模产业工程化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易瑞灶、许建中、许晨、洪专、傅天保、卢美鸾、杨志文、张林、郑文庆、封明艳15. 核电站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宁德核电围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马丽、詹兴旺、王金坑、孙琪、陈菲莉、傅世峰、陈彬16. 刺参选育种及保安技术研究开发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李成林、宋爱环、胡炜、孙福新、赵洪友、王建中、王国文、李翘楚、李荣桓、房慧17. 连云港GPS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控制网系统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天津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周立、刘百桥、许祝华、史建青、王继刚、何学兆、王敏菁、张铁军、丁艳峰、张彦彦18. 曼氏无针乌贼生殖调控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吴常文、徐梅英、吕振明、常抗美、朱爱意、张建设、夏灵敏、缪飞舟19. 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雷州市流沙港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湛江市珍珠协会主要完成人:邓陈茂、符韶、黄海立、童银洪、梁飞龙、劳赞、谢仁政、尹国荣、庞田胜、刘永20. 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养殖与加工技术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宁波大学、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鄞州区渔业技术管理服务站、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慈溪天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市雨中雨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顾晓英、施祥元、倪梦麟、王春琳、朱冬发、罗海忠、郑凯宏、娄永江、斯烈钢、陈波21. 红藻糖生物活性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宁波大学主要完成人:陈海敏、严小军、骆其君、裴鲁青、朱鹏、徐继林、周成旭、王信来22. 海洋钢结构的环境敏感断裂与腐蚀过程中的氢渗透行为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黄彦良、侯保荣、李言涛、朱永艳、于青、郑传波、段继周23. 经济海藻种质及资源的遗传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段德麟、王斌、翁曼丽、王秀良、金德敏、姚建亭、胡自民、石金锋24. 海湾扇贝养殖遗传学的研究与应用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张国范、刘晓、郑怀平、张海滨、王六顺、谷震、盛鸿禄、张桂臻25. 浅海养殖自身污染机制及其生物修复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杨红生、周毅、赵玉山、张涛、刘鹰、刘保忠、丛义周、陈慕雁、许强、王国文26. 滩涂贝类高效健康养殖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江苏省通州市水产指导站、江苏省东台市渔业指导站主要完成人:庄平、王慧、吉红九、乔庆林、林志华、周凯、么宗利、柴雪良、姜朝军、来琦芳27. 水产食品微生物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宁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舟山市越洋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杨宪时、许钟、郭全友、韩承义、蔡述秋、王岳庆28. 海洋工程结构安全设计与防灾技术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人:李华军、王树青、梁丙臣、刘德辅、王莉萍29. 海水鱼类主要致病弧菌的病原学及发生机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陈吉祥、李筠、王印庚、张晓华、杨慧30. 耐高温高产海带新品种的培育及养殖应用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荣成海兴水产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沙渔业有限公司、汕头市水产研究所、山东大鱼岛集团有限公司威纳育苗分公司、靖海集团有限公司育苗场主要完成人:刘涛、宋洪泽、陈丹敏、赖学文、金振辉、王绪敏、崔竞进、孙建华、姜文法、姜开连31. 人工鱼礁及相关技术在增养殖水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奖金:1万元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山东高绿水产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秀梅、张沛东、黄国强、张华杰、高天翔、田涛、杨宝清、孙利元、于沛民、郝振林。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发[1999]423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发[1999]423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管发[1999]423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为了规范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和验收工作,提高海洋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现将《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和验收工作,提高海洋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沿海省、市、自治区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总体工作方案》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的验收工作。

第三条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由国家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第四条海洋功能区划成果验收时间安排在成果通过评审后进行。

第五条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验收程序为:(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向国家海洋局提出验收申请。

(二)国家海洋局组织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成立验收组。

(三)验收组对海洋功能区划成果进行验收。

(四)根据验收结果,对其做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的决定。

(五)对于不通过验收的海洋功能区划,国家海洋局有权要求海洋功能区划的组织实施单位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修改后,重新进行验收。

(六)对于不通过验收的海洋功能区划成果,不得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验收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第六条海洋功能区划的验收内容包括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四项内容。

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管理制度

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管理制度

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管理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管理制度的制定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的原则和目标以及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也日益增加。

而不负责任的开发活动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中长期发展。

因此,划分海洋环境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的原则和目标1. 原则(1) 保护为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的首要原则,防止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科学性:海洋环境保护区划分应基于科学调查与评估,以保证划定的区域确实存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区的划定应考虑地理、生态和环境特征,以确保所划定的区域具有相对独立的海洋生态系统。

2. 目标(1) 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划分并合理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区,保护珊瑚礁、海草床、鱼类等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2) 促进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提高环境意识:通过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区,加强对公众和相关利益方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式1. 管理制度的内容(1) 区域划定和管理权限:根据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划定特定的海洋环境保护区,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责任。

(2) 立法和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海洋环境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具备可行性和合法性。

(3) 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体系,对海洋环境保护区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区域内的环境变化和问题,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4)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度。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若干关键问题的探讨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若干关键问题的探讨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若干关键问题的探讨戴娟娟;王金坑;张婕;欧玲;王春子【摘要】文章对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及探讨,提出了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概念定义,确立了规划的时间、空间尺度范围,明确了规划的任务,分析了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并探讨了规划编制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了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为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编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作者】戴娟娟;王金坑;张婕;欧玲;王春子【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随着陆域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我国陆域环境质量逐渐改善,但海洋环境状况却未能得到相应的改观。

在海洋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的出路和重点应是对入海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以及我国的地表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相比,我国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工作相对滞后,针对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的研究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之中。

本研究对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概念、研究意义、尺度范围、任务和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等关键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total pollution load control planning for sea disposal)是指应用各种科技信息,根据规划区主要污染物入海数量和入海污染源分布状况,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和评价以及海域环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预测入海污染物总量变化的趋势,并进行综合分析。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15•【字号】闽政[2011]51号•【施行日期】2011.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闽政〔2011〕5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年~2020年)二〇一一年六月前言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0~2822之间。

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接浙江省,西连江西省,西南部与广东省接壤。

福建省海域总面积1360万公顷,大陆岸线总长3752千米,海岸线直线长度535千米,海岸线曲折率为1∶7.01。

全省分布有海岛2215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1321个,海岛总面积11.56万公顷,海岛岸线总长2503千米。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砂矿资源、风能和海洋能资源等,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资源条件和突出区位优势。

沿海分布大小海湾125个,海湾屏蔽性好,条件优良,有7个海湾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其中多处可建设20~30万吨的超大型深水泊位,岸线资源为全国之最。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有海洋生物3312种,其中鱼类752种,水深200米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15万公顷,沿海浅海滩涂资源丰富,可利用养殖面积达15万公顷。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岛屿众多,滨海文化渊源深厚,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的矿产资源已发现60多种,矿产地300多处,其中20多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

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探讨

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探讨

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探讨王宁;贾建军;蔡廷禄;刘毅飞;彭欣;汪亚平【摘要】海洋功能区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文章回顾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的发展历程,结合笔者编制浙江省市县级(区域性)海洋功能区划的工作实践,发现《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现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和《浙江省市县级(区域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的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存在不一致和模糊之处,其编码方式也有改进和优化的空间.据此提出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体系及其编码的优化建议,希冀为下一轮海洋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编码提供参考.%Marine functional zoningis an important system established by the Law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Use of Sea Areas.In this paper,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marine function zon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China was reviewed.The authors,while undertaking the exploratory work of cross-administrative-regions 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in San-men Bay of Zhejiang Province,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ambiguiti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of "Nation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rovincial marine 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s well as cross-administrative-regions)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Therefore,further optimization was possibl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encoding.As a consequence,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Based on the above,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marine functional zones and th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and itwa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next round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marine functional zones.【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6(033)012【总页数】6页(P76-81)【关键词】海洋功能区划;海域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作者】王宁;贾建军;蔡廷禄;刘毅飞;彭欣;汪亚平【作者单位】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浙江省地质勘查局杭州310007;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62;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温州 325005;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海洋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的要求,按照海洋基本功能区的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基本功能区[1],编制、实施海洋功能区划的目的在于揭示各个具体海域的客观自然属性及社会功能价值、适合的开发利用方向,为科学、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海域及其资源与环境创造可靠的依据。

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2010年 1月January 2010 第27卷 第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Vo l 27 No 1 我国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陈克亮,王金坑,戴娟娟,颜 利(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摘 要:随着陆源排污和海上排污量的增加,致使海洋区域功能呈现退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文章从技术、政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海洋区域功能恢复的基本对策和措施,针对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规划与区划、监管机制、总量控制以及实施必要的海洋关闭制度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为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 键 词:海洋区域功能;恢复;对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大,随着陆源排污和海上排污量的逐年增加,我国海洋环境总体质量持续恶化,污染损害事件频繁发生[1],致使海洋区域功能逐渐退化,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海洋区域功能的修复与恢复不仅是地方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加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发展近海海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已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环境领域优先主题,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也被列为 实现国家目标 我国科技发展重中之重的重大专项,!国家 十一五海洋科技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也将海洋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列入重大专项中的重点研究内容[2-4]。

因此,建立健全恢复海洋区域功能的对策和措施可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 恢复区域功能的技术措施1 1 海洋生态修复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我国沿海地方海洋部门已经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洋生态恢复项目,如山东半岛实施了 底播增殖工程,辽宁、江苏和厦门沿海开展了滨海湿地恢复整治项目,福建实施治理海岛生态破坏的 封岛栽培工程,广东和浙江实施人工鱼礁工程,广西沿海开展了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海南省开展了人工恢复珊瑚礁试点等;在海洋生态恢复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都与沿海各地的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海洋污染治理、海洋灾害防治、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发展滨海旅游相结合,取得了综合效益。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月2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

前言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我国管辖海域辽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制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

《区划》科学评价我国管辖海域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现状,统筹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划分了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特殊利用、保留等八类海洋功能区,确定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保护方向,并据此制定保障《区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区划》是我国海洋空间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的整体性、基础性、约束性文件,是编制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及各级各类涉海政策、规划,开展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

《区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第一章海洋开发与保护状况第一节海域和海洋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公里,岛屿岸线长达1.4万多公里。

海岸类型多样,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60多个,大中河口10多个,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

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大。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专家名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专家名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
专家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
•【公布日期】2011.04.18
•【文号】
•【施行日期】2011.04.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机关工作
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公布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专家名
单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各海域使用论证资质单位:
根据《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我局对2008年公布的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进行了调整。

现将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专家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库专家名单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入海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研究初探

入海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研究初探

入海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研究初探
农家;王金坑;陈克亮;林志兰;戴娟娟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科学》
【年(卷),期】2009(035)005
【摘要】实践表明,要实现海域环境保护的管理目标,必须对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本文通过分析总量分配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问题,针对等比例分配方法、费用最小分配方法、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分配方法以及数学规划分配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研究了总量分配技术中的公平性问题,为入海污染物的总量分配提供科学参考.【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农家;王金坑;陈克亮;林志兰;戴娟娟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
【相关文献】
1.辽宁省主要入海河流水质与污染物入海通量分析 [J], 石敏
2.太湖流域典型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研究 [J], 张万顺;唐紫晗;王艳茹;徐德强
3.福建省2010年~2014年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量浅析 [J], 谢丽云
4.辽东湾北岸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焕松;雷坤;李子成;张峥;周莉
5.北部湾广西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晓锋; 林立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单位:根据《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我局对各单位推荐的数百名专家候选人进行了筛选、评议和公示,现将入选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的118名专家名单予以印发。

附件: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国家海洋局2014年7月25日附件: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评审专家库名单(118人)环境科学与规划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王金坑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徐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4袁涛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5施青松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6龙江平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7黄发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工8王健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9蔡榕硕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10许丽娜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研究员11金永平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2刘云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3胡恩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14马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工15臧家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6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影响院教授级高工17周艳荣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高工18谷朝君辽宁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教授级高工19邵斌北京市劳动与保护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20王伟德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工21吴耀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高工22倪士英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教授级高工23蒋欣慰中国水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4施蓓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高工25俞士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高工26陈俊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高工27肖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高工28黄晓琛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高工29曹文志厦门大学教授30赵军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高工3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32费岳军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高工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谢健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影响院教授级高工2余兴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3谭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高工4童万平广西海洋研究所研究员5纪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高工6阮国岭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7项有堂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8单宝田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教授9王菊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10王大志厦门大学教授11张秋丰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研究员12陈武军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工13纪灵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高工14张钒福建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5张晓理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16王年斌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7周燕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工18XXX新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海洋生物与生态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杨圣云厦门大学教授2徐兆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3彭昆仑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教授级高工4陈碧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5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6董婧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7李辉权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8王培刚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教授级高工9黄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0黄秀清国家海洋局东海勘察院院长教授11范航清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究员12严兴洪上海海洋大学教授13薛雄志厦门大学教授14陈全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5阎斌伦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教授16蔡燕红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工17刘克奉天津市水产研究所高工18郑永允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研究员19张澄茂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海洋地质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吴建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2孙永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3李涛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教授级高工4阎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5吴桑云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6黄海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7王建华中山大学教授8陈荣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9谷东起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0张叶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1王庆鲁东大学教授物理海洋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倪勇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教授级高工2刘有刚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教授级高工3黄世昌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教授级高工4姜宏川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研究员5郭佩芳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教授6浙江大学副教授7冯伟忠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高工8冯卫兵河海大学教授9鲍献文青岛海大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有限公司教授10陆永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1蔡树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2娄安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3牟林国家海洋信息中心14李宝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工15曹丛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教授级高工海洋工程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陈国森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2潘新春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教授级高工3于永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4张亦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5张光玉交通部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6胡泽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7王义刚河海大学教授8朱平天津大学研究员9崔克刚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高工10王道儒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专业领域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1雷方辉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高工2任叙合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高工3倪晓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高工4岳来群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中心教授级高工5张春贺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中心研究员6温珍河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7闫光庆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8唐志军中石化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教授级高工9刘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高工10薛红梅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高工11李兴春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高工12张明义中石油冀东油田高工13熊亮中海油安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高工——结束——。

海洋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与评估

海洋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与评估

海洋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与评估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最为神秘和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

海洋生态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海洋资源以及具有特殊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区域而划定的特定海域。

这些保护区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和繁衍场所,还有助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在海洋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面,首先需要明确清晰的管理目标和策略。

管理目标应基于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和评估,包括保护的物种、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等。

例如,对于以保护濒危物种为主要目标的保护区,管理策略可能侧重于减少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干扰,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而对于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的保护区,管理策略可能更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和稳定性,包括控制污染、合理规划渔业活动等。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有效管理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基础。

这包括确定保护区的边界、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如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

核心保护区应实行最为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活动;缓冲区则可以适当允许一些对生态影响较小的活动,但需要严格控制和监管;实验区可以开展一些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利用的试验性活动,为保护区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海洋生态保护区管理的重要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保护区的地位、管理机构的职责、保护措施的具体要求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同时,政策体系应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资金可以用于保护区的日常管理、监测、科研、执法等工作;技术支持则包括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以及专业的科研团队,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第40卷第5期2020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0,No.5Mar.,20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1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28106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GXNSFBA380228)收稿日期:2019⁃01⁃07;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9⁃12⁃17∗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eosimon0917@gmail.comDOI:10.5846/stxb201901070056林金兰,刘昕明,赖廷和,何斌源.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生态学报,2020,40(5):1825⁃1833.LinJL,LiuXM,LaiTH,HeBY.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anevaluationsystemfortheeffectivenessofcoastalwetlandnaturereservesmanagementinGuangxi.ActaEcologicaSinica,2020,40(5):1825⁃1833.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林金兰,刘昕明∗,赖廷和,何斌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南宁㊀530022摘要:海洋保护区事业正处于从 重面积㊁重数量 向 重建设㊁重成效 转型的重要阶段,海洋保护区,特别是滨海湿地类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评估引起了国内外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㊂根据现有评估体系中存在问题,结合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发展特点,构建了 管理机制⁃管理基础⁃管理行为⁃管理成效 的评估框架,通过专家咨询法㊁层次分析法设置形成包含4个评估要素,19个评估指标以及6个附加指标在内的评估体系㊂本评估体系综合考虑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产出效益,包括管控成效㊁生态成效和社会经济成效,在指标设计时突出了保护区的生境特点,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的保护意愿,采用分级分值制量化指标,根据长期有效数据开展评估,适用于监测业务完善的滨海湿地类型保护区㊂另外,选择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例验证,评估结果表明:(1)保护区指标评估分值总和78分,附加3分,综合评估分值81分,管理级别Ⅱ级,保护区管理成效良好;(2)各要素得分占比情况为:C管理行为(100%)>A管理机制(90%)>B管理基础(87%)>D管理成效(65%)㊂评估指标级别占比情况为:Ⅰ级(53%)>Ⅱ级(21%)>Ⅲ级(16%)>Ⅳ级(11%);(3)3类管理成效得分占比情况为:D2管控成效(97%)>D1生态成效(60%)>D3社会经济成效(35%)㊂通过分析可知,保护区管理面临主要问题包括技术能力不足㊁人才队伍建设薄弱㊁人为干扰多样等㊂建议保护区应加强能力建设和管控力度,推行社区共管,并关注红树林以外的其他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㊂关键词:管理成效评估;生态成效;指标量化;北仑河口保护区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anevaluationsystemfortheeffectivenessofcoastalwetlandnaturereservesmanagementinGuangxiLINJinlan,LIUXinming∗,LAITinghe,HEBinyuanGuangxiAcademyofOceanography,Nanning530022,ChinaAbstract:Thedevelopmentofmarineprotectedareasfacesanimportanttransformation.Itnolongeremphasizesareaandquantitybutgreaterattentionispaidtoconstructionandeffectiveness.Thus,marineprotectedareamanagementisundertremendouspressure.Asanimportantmeanstoevaluatethedegreeofrealizationofprotectedareamanagementobjectives,management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marineprotectedareas,especiallycoastalwetlandprotectedareas,hasrecentlyreceivedattentionfromecologistsathomeandabroad.Relevanttheoreticalresearchandresearchonmethodsof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practiceshavebeenconductedsuccessfully.Atpresent,mostoftheassessmentsofmarineprotectedareasinChinadrawonmatureforeignsystems,failingtofullyconsiderthespecialcharacteristicsofthelocaloceanicenvironment,andrelateddomesticresearchthatstillneedstobeimplemented.Basedon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urrentevaluation628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systemandthecharacteristicsof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intheGuangxicoastalwetlandnaturereserve,theevaluationframeworkof managementmechanism⁃managementfoundation⁃managementbehavior⁃managementeffectiveness wasdeveloped,andanindicatorsystemwasdesignedusingconsultationmethodsandan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including4elements,19assessmentindicators,and6additionalindicators.Thefollowingfourarecharacteristicsofthisassessmentsystem:(1)Unlikeadministrativesupervisionandinspection,thevariousoutputbenefitsoftheprotectedareamanagementsystemwereconsideredcomprehensivelyandincludedcontrol,ecological,social,andeconomiceffectiveness.(2)Theindicatordesigntakesintoaccountthehabitatcharacteristicsofthecoastalwetlandnaturereserveandthewillingnessofmanagersandthepublictoprotectit.(3)Tominimizetheinfluenceofsubjectivefactors,quantitativework,suchasweightsetting,gradingassignment,andpercentdistribution,wasappliedtotheindicatorsystem.(4)Assessmentofindicators,suchaschangesinecologicalenvironmentqualityandlandscape,inprotectedareasrequireslong⁃termeffectivestatisticaldata.Thisevaluationsystemisapplicabletothecoastalwetlandtypeprotectedareassystemwitheffectivemonitoring.Finally,thenationalnaturereserveofGuangxiBeilunestuarywasusedasaresearchareaforverificationoftheevaluationsystem.Theevaluationresultsshowedthat(1)thecaseareaevaluationindexscorewas78pointswithanadditional3points,foracomprehensiveevaluationscoreof81points,anditsmanagementlevelwaslevelII,indicatingthattheprotectionmanagementachievedgoodresults.(2)Thescoreratioofeachfactorwasrankedasfollows:CManagementBehavior(100%)>AManagementMechanism(90%)>BManagementFoundation(87%)>DManagementEffectiveness(65%),andtheproportionofthenumberofevaluationindicatorsatalllevelswasI(53%)>II(21.05%)>III(16%)>IV(11%).(3)Thescoreratioofthe3typesofmanagementeffectivenesswasD2Controleffectiveness(97%)>D1Ecologicaleffectiveness(60%)>D3Socialandeconomiceffectiveness(35%),thus,indicatingthattheecologicaleffectivenessofthecaseareawasgenerallygood,althoughthesocialandeconomiceffectivenesswaspoor.Basedonthisanalysis,themainproblemsfacedbycaseareamanagementwerediscoveredandincludedinsufficienttechnicalcapabilities,weaktalentteambuilding,anddiversehumanintervention.Werecommendthatprotectedareasshouldstrengthencapacitybuildingandcontrol,strengthenpublicawareness,promotecommunityco⁃management,payattentiontotheprotectionofecosystemsotherthanmangroves,andpromotereg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Words:managementeffectivenessassessment;ecologicaleffectiveness;indicatorquantification;nationalnaturereserveofGuangxiBeilunestuary全球海洋保护区的发展始于196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IUCN)首次提出 海洋自然保护区 概念之后[1],1963年我国在渤海海域建成第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区 辽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此后50多年来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历经了停滞发展(1963 1980年) 缓慢发展(1981 2005年) 迅猛发展(2006年至今)的3个不同时期[1⁃2]㊂截至2016年我国已建成海洋自然保护区156个,总面积528万hm2[3],初步形成了保障沿海海洋生态的保护区网络体系[4]㊂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虽在快速增长,但仍未能根本解决海洋生物多样性持续衰退的问题[5]㊂针对海洋保护区 管护不力 [6⁃8]的状况,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海洋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开展了相应研究和运用㊂早期,一些适用于陆地的成熟框架体系被运用于海洋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世界自然保护区委员会(WorldCommissiononProtectedAreas,WCPA)提出的 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框架 [9⁃10]以及在其基础上衍生的: 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 (ManagementEffectivenessTrackingTool,METT)[11]㊁ 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价和优先性确定方法 (RapidAssessmentandPrioritizationofProtectedAreaManagement,RAPPEM)[12]㊁ 保护行动计划 (ConservationActionPlanning,CAP))[13]㊁ 增加我们遗产的价值 (EnhancingOurHeritage,EOH)[14]等㊂2004年之后,根据海洋生态环境特点调整的国际评估体系逐步发展起来,有世界银行(WorldBank,WB)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WideFundforNature,WWF)联合发布的 海洋保护区打分卡 [15],IUCN出版的‘海洋保护区管理绩效评估指南“(HowisYourMPADoing?)[16],及中美洲国家制定的‘中美洲海洋保护区管理成效快速评估手册“[17]等㊂近年来,我国海洋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标准和方法,如国家海洋局2004年在‘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1 2004)中提出的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评价方法 [18],以及2015年组织制定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㊂上述各类评估体系各有侧重点[8,19⁃20]㊂目前,关于我国海洋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暂未构建形成一种普适的评估体系[21⁃22]㊂广西拥有红树林㊁珊瑚礁㊁海草床㊁海岛㊁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环境良好,滨海湿地资源丰富,建立海洋保护区占据了先天优势㊂目前广西近岸海域已建海洋保护区10个(含自然保护区㊁海洋公园㊁湿地公园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种类型),其中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4个(表1),总面积48784hm2㊂受经济发展限制,广西沿岸多数居民仍依靠滨海湿地丰富的渔业资源获取收入,公众保护意识普遍不高,人类干扰成为保护区发展的首要威胁㊂与发达省市相比,广西海洋保护区建设及管理仍存在一定差距,海岸及湿地资源保护面临严峻形势㊂当前,党和国家重视沿海沿边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广西在 一带一路 ㊁ 开放发展 中具备一定优势,肩负 三大定位 的战略任务,向海经济发展处于战略发展期,加强滨海湿地保护㊁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成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滨海湿地类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工作迫切且意义重大㊂本文以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管理成效评估,探讨构建一套符合保护区海洋环境特点及发展现状,涵盖保护区管理各行为要素,定性定量有效结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体系,并以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实践验证,以期为提高广西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提供科学支撑和对策建议㊂表1㊀广西已建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Table1㊀FourexistingcoastalwetlandnaturereservesinGuangxi序号Number名称Name级别Level保护对象Protectedobject面积Area/hm21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红树林生态系统80002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儒艮㊁海草生态系统350003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红树林㊁海草等湿地生态系统30004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红树林生态系统2784㊀㊀上述信息来源于各海洋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㊀数据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处广西防城港市境内,东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毗邻,地理坐标为21ʎ31ᶄ00ᵡ 21ʎ37ᶄ30ᵡN,108ʎ00ᶄ30ᵡ 108ʎ16ᶄ30ᵡE,由东到西跨越珍珠港㊁江平三岛和北仑河口,岸线长105km,总面积3000hm2,分核心区(1406.7hm2)㊁缓冲区(12600hm2)和实验区(333.3hm2)3个功能区(图1),核心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植被及相关的重要动物种群㊁滨海过渡带植被和海草床㊂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地貌为低丘台地,土壤主要为砂页岩发育成的砖红壤海滨沙地㊂保护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22.3ħ,潮汐类型以正规全日潮为主,平均潮差2.22m㊂保护区内海洋生境多样,海洋动物种类丰富,分布有珍稀保护鸟类㊂1.2㊀评估体系构建1.2.1㊀评估框架㊀㊀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地区实情,从不同实施对象角度出发梳理保护区管理涉及的规划㊁投入㊁7281㊀5期㊀㊀㊀林金兰㊀等: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㊀828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Fig.1㊀LocationandfunctionalzoningofnationalnaturereserveofGuangxiBeilunestuary过程㊁产出㊁服务各环节相关要素,结合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和社会反响情况,构建评估框架为 管理机制管理基础 管理行为 管理成效(生态成效㊁管控成效㊁社会经济成效) (图2)㊂Array图2㊀评估框架Fig.2㊀Theevaluationframework1.2.2㊀评估指标在框架基础上,充分吸纳现行海洋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海洋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要求,全面汇总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㊁管控措施㊁规划目标及管理机构职责等,识别重要评估因子,初步筛选评估指标㊂参考国内相关专业知名专家㊁保护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咨询意见完善评估指标,构建形成4个评估要素共19个评估指标(表2),外加6个附加指标的二级评估指标体系㊂1.2.3㊀评估标准基于属性特征将指标分成四类,按不同评估标准划分Ⅰ㊁Ⅱ㊁Ⅲ㊁Ⅳ4个等级㊂(1)材料佐证类指标㊂包括A(A1㊁A2)㊁B(B1㊁B2㊁B3㊁B4)㊁C(C1㊁C2㊁C3㊁C4)共10个指标㊂用于评估保护区对于机制完善㊁基础建设㊁行为管控等方面相关要求的落实情况㊂汇总整理相关现行法律法规㊁条例办法㊁技术导则中的可量化条款分类纳入A㊁B㊁C3个要素层,以满足条款的数量判别保护区建设及管理的水平㊂评估标准为:符合全部管理规定的为Ⅰ级;符合半数以上的为Ⅱ级;符合半数以下的为Ⅲ级;不符合或仅符合1项的为Ⅳ级㊂表2㊀评估指标说明Table2㊀Descriptionof19evaluationindicators评价要素Evaluationfactor评价指标Evaluationindex指标说明DescriptionofevaluationindexA管理机制A1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办法㊁人事㊁财务㊁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情况ManagementmechanismA2规划㊁计划制定及执行规划制定及执行情况;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B管理基础B1范围界限与权属范围界限与权属管理情况ManagementfoundationB2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情况B3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管护㊁科研㊁监测㊁办公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程度B4资金投入及使用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C管理行为C1日常管护巡护㊁执法㊁应急处理㊁社区共管㊁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实施情况ManagementbehaviorC2科学监测科研项目㊁生态监测过程及服务的开展情况C3宣传教育对外宣传㊁合作交流的开展情况C4保护开发利用活动管理对建设工程,参观㊁旅游㊁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监管力度D管理成效ManagementD1生态成效D1⁃1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红树林/海草床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与生物量比值(P/B)的变化情况effectivenessD1⁃2典型生境分布变化红树林分布面积/海草床分布面积D1⁃3表征物种分布变化红树林鸟类种类数量/海草分布区域大型藻类覆盖面积D2管控成效D2⁃1水环境质量变化水质类别变化情况D2⁃2生物入侵变化外来入侵物种分布面积变化率D2⁃3人为景观变化保护区内养殖区㊁居住地等人为景观面积变化率D3社会经济成效D3⁃1工作人员认知工作人员对保护区管理工作现状及发展的认知程度D3⁃2社区居民认知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基本情况及其管理行为的认知程度D3⁃3社区经济效益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2)数据分析类指标㊂包括D1(D1⁃1㊁D1⁃2㊁D1⁃3)㊁D2(D2⁃1㊁D2⁃2㊁D2⁃3)共6个指标㊂用于评估保护区综合生态成效和直观管控成效的实现程度㊂在掌握保护区不同阶段数据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分析㊁景观分析等方法对比指标现状值与历史最高/低值的变化程度,判定评估等级(表3)㊂其中,正效应指标与历史最高值相比,数值相差越小的级别越高,负效应指标与历史最低值相比,评估标准相反㊂表3㊀数据分析类指标评估标准Table3㊀Evaluationcriteriafordataanalysisindicators评价指标Evaluationindex计算依据Calculationbasis评估标准EvaluationcriteriaⅠⅡⅢⅣD1⁃1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BenthiccommunitystructurechangeP/B值变化差值0﹤0.2[0.2,0.5)>0.5D1⁃2典型生境分布变化Typicalhabitatdistributionchange分布面积变化率0[-5%,0)[-10%,-5%)﹤-10%D1⁃3表征物种分布变化正效应鸟类数量/鱼类密度变化率0[-5%,0)[-10%,-5%)﹤-10%Indicatorspeciesdistributionchange负效应大型藻类覆盖率变化0[0,5%)[5%,10%)>10%D2⁃1水环境质量变化Waterqualitychange水质级别变化数量012>2D2⁃2生物入侵变化Biologicalinvasionchange分布面积变化率0[0,5%)[5%,10%)>10%D2⁃3人为景观变化Artificiallandscapechange分布面积变化率0[0,5%)[5%,10%)>10%㊀㊀底栖动物P/B值为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与生物量的比值,采用Brey(1990)[23]的经验公式㊂变化率为(现状值-历史比较值)/历史比较值ˑ100%㊂水质级别根据保护区所处功能区环境要求,采用GB3097 1997‘海水水质标准“进行评价9281㊀5期㊀㊀㊀林金兰㊀等: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㊀038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3)意愿响应类指标㊂包括D3(D3⁃1㊁D3⁃2㊁D3⁃3)共3个指标㊂用于评估保护区社会经济成效的实现程度,评估对象为保护区从业人员㊁保护区周边社区民众㊂采用由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保护区工作人员对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工作热情,以及社区公众与保护区管理工作相关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变化情况㊂评估标准为:85%以上受访人员反响良好的为Ⅰ级;75% 85%以上的为Ⅱ级;60% 75%的为Ⅲ级;60%以下的为Ⅳ级㊂(4)附加项指标㊂为了区别以上三类共性指标,凸显各保护区不同投入程度,设置附加指标及其评估标准(表4),用于识别已明确管理规定之外的,保护区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过错或不良效应,以及保护区积极向好发展的有力凭证㊂表4㊀附加指标评估标准Table4㊀Evaluationcriteriaforadditionalindicators附加指标Additionalindex指标说明EvaluationcriteriaDescriptionofadditionalindex评估标准E1加分项E1⁃1㊀为满足保护需要,扩大保护区范围或进行功能区调整出现1项加2分,最多5分BonuspointsE1⁃2㊀过去三年参与过国际或国家级的科研项目E1⁃3㊀过去三年在退化区域有积极的生态修复项目,并取得良好成效E2减分项E2⁃1㊀缩小保护范围或调整功能区小,致使保护对象受到威胁和损害出现1项减3分,最多10分BeductionpointE2⁃2㊀过去三年发生过周边社区群众引起的破坏资源和环境事件E2⁃3㊀过去三年发生严重生态环境灾害,致使保护对象受到威胁和损害1.2.4㊀指标权重及赋值通过专家咨询法㊁层次分析法(AHP)[24]确定指标权重,满足一致性检验后分配100分值,包括评估总分值㊁指标分值和分级分值㊂其中Ⅰ级㊁Ⅱ级㊁Ⅲ级㊁Ⅳ级分别按指标分值的100%㊁80%,60%,30%赋分㊂最终确定综合评估分值为各类评估指标得分加和,保护区管理成效等级判定依据为:总分值在85分以上为Ⅰ级,认为保护区管理成效优秀;75 85分以上为Ⅱ级,认为保护区管理成效良好;60 75分以上为Ⅲ级,认为保护区管理成效一般;60分以下为Ⅳ级,认为保护区管理成效较差㊂1.3㊀数据来源材料佐证类指标㊁附加项指标采用评估工作开展期间的最新数据,主要来源于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供的材料,以及实地考察㊁座谈结果㊂数据分析类指标基于历年保护区相关监测调查结果进行有效数据筛选,最终用于评估的数据包括:2007 2008年 广西908专项典型生态系统调查 ㊁2006 2017年 保护区环境质量与生物多样性监测 ㊁2005 2017年 保护区鸟类调查报告 等,另外,用于景观分析的遥感影像采用2007 2008年ALOS卫星(分辨率2.5m)㊁2015 2016年WorldView系列卫星(分辨率0.5m)两期数据㊂意愿响应类指标数据来源于项目组2018年5月开展的公众问卷调查结果㊂2㊀研究结果2.1㊀案例评估结果通过实地调研㊁问卷调查㊁统计分析以及遥感解译分析等方式获取各项指标评分依据,计算北仑河口保护区A㊁B㊁C㊁D四要素评估分值总和为78分,附加项累计加3分,其中加分项3项(E1⁃1㊁E1⁃2㊁E1⁃3),减分项1项(E2-2),保护区综合评估分值为81分,管理级别属于Ⅱ级,保护管理成效良好㊂基于评估结果(表5)可知,保护区评估要素得分占比情况为:C管理行为(100%)>A管理机制(90%)>B管理基础(87%)>D管理成效(65%)㊂评估指标级别占比情况为:Ⅰ级(53%)>Ⅱ级(21%)>Ⅲ级(16%)>Ⅳ级(11%)㊂管理行为各指标均为Ⅰ级,管理成效中社会经济成效相关指标得分最低㊂表5㊀指标赋值结果及案例评估结果Table5㊀Resultsofindicatorassignmentandcaseassessment要素Factor指标Index权重Weight指标赋值Indicatorassignment分级赋值Gradedassignment评估结果Evaluationresult要素层指标层ⅠⅡⅢⅣ要素层指标层级别㊀AA10.501055.04.03.01.095ⅠA20.5055.04.03.01.04Ⅱ㊀BB10.501577.05.54.02.0136ⅡB20.2544.03.02.01.03ⅡB30.1022.01.51.00.52ⅠB40.1522.01.51.00.52Ⅰ㊀CC10.202044.03.02.01.0204ⅠC20.2044.03.02.01.04ⅠC30.0522.01.51.00.52ⅠC40.551010.08.06.03.010Ⅰ㊀DD1D1⁃10.303099.07.05.03.0365ⅢD1⁃20.601818.015.010.05.010ⅢD1⁃30.1033.02.01.00.53ⅠD2D2⁃10.65151010.08.06.03.010ⅠD2⁃20.2033.02.01.00.53ⅠD2⁃30.1522.01.51.00.51.5ⅡD3D3⁃10.151022.01.51.00.51ⅢD3⁃20.3033.02.01.00.50.5ⅣD3⁃30.5555.04.03.02.02Ⅳ2.2㊀基础建设及管理水平分析结果保护区基础建设及管理水平良好,主要体现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基本满足工作要求,基础设施完备且运行正常,具备独立的监测㊁执法监管能力,管护㊁监测㊁科研㊁宣教各项工作开展良好,并借助高科技手段全面掌握了保护区生态环境㊁资源本底及变化状况㊂几点不足包括:总体规划(2015 2025年)暂未得到国家批复,未在保护区成立一年内完成范围及功能区界址勘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低于管理人员总数的20%㊂2.3㊀生态成效分析结果保护区历年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P/B值处于0.68到1.02之间,2015年为历史最低值,与2017年现状值相差0.34,呈显著增加变化;红树林面积历史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为1069.27hm2,与2017年现状值相比的变化率为-8.0%,呈显著减少变化;2017年红树林鸟类监测记录数量为121只,现状值即为历史最高值,变化率为0㊂保护区生态成效评估分值为18分,占该项总分60%,成效一般㊂2.4㊀管控成效分析结果2008 2017年,受局部污染影响,保护区整体海域水质类别保持在Ⅲ类水平,水质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保护区内常年未监测到红树林生物入侵;2008年 2016年,因沿岸旅游娱乐设施建设,保护区及其周边人为景观面积增长了12.72hm2,变化率为4.04%,呈不显著增加变化㊂保护区管控成效评估分值为14.5分,占该项总分97%,成效优秀㊂2.5㊀社会经济成效分析结果受访工作人员中,表示对保护区管理工作非常满意的占78.95%,较满意的占21.05%;受访社区群众中,表示十分愿意支持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占54.55%,基本愿意的占18.18%,看情况的占27.27%,表示经济收益得到较多增长的占0%,有一定增长的占63.64%,保持不变的占27.27%,没增反降的占9.09%㊂保护区社会1381㊀5期㊀㊀㊀林金兰㊀等: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㊀2381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0卷㊀经济成效评估分值为3.5分,占该项总分35%,成效较差㊂3㊀讨论和建议(1)国内相关工作仍处在研究探索阶段管理成效评估是保护区成效评估的一个重点内容,特别是对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而言㊂然而目前国内海洋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的理论及方法体系还不完善,多参考陆地成熟评估框架,在指标设置时未能全面考虑海洋特殊性,且偏重管理行为本身,忽略了生态㊁社会经济效益等其他方面㊂现有评估体系多采用管理人员描述㊁专家经验判定等主观性大的定性评估方式,难以反映保护区管理的真实水平,也不便于开展各保护区之间的对比㊂当前我国海洋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应适应新形势㊁借助新手段,从管理职责和规划目标出发,凸显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区工作的过程及其产出的多方面效益㊂(2)本文构建评估体系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广西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出发,建立了保护区管理成效与管理机制㊁管理基础和管理行为多角呼应的评估体系㊂区别于行政监督检查,指标设计侧重生态㊁社会经济成效,不仅考虑了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等多种生境类型属性特征,且凸显了社区公众和工作人员意愿;综合材料验证㊁问卷调查㊁数据统计㊁遥感解译等多种方式获取有效数据,其中生态㊁管控成效采用指标 现状值 与 历史最高/低值 的变化程度进行评估,以清晰说明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动态发展趋势㊂分类设置评估标准,分级分值制量化指标,变定性为定量,最大程度消除主观因素影响㊂本文所构建评估体系框架完整㊁指标全面㊁方法创新,能够为促进广西保护区生态环境维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㊂本文所构建评估体系适用于滨海湿地类型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㊁景观变化等指标评估结果来源于长期有效的统计数据,监测调查业务较为完善的同类保护区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指标加以运用㊂(3)案例保护区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评估体系在案例评估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估结果验证了指标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㊂通过运用实践发现,北仑河口保护区管理工作主要面临着技术能力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内在压力,以及渔业活动㊁旅游发展等外在人为干扰㊂主要存在问题包括:①保护区管辖范围跨度大,人为活动频繁,保护和执法力量不足;②高级职称人才欠缺,管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高;③面向红树林以外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研究不足,技术研究有待提升;④受沿岸水产养殖㊁渔业捕捞㊁城市建设等外在干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破坏;⑤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保护区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未能达成协调㊂保护区开放式的管理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诸多限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提升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需要各有关部门㊁社会公众共同配合完成㊂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北仑河口保护区在管理工作中加强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推行社区共管,提高管控效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㊂并正视保护目标顾及不全的问题,在现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吸纳更多高新科技,实现保护区内多种生境的综合保护,有效达成规划目的㊂致谢:厦门大学杨圣云教授㊁方秦华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曾江宁研究员㊁陈全震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周秋麟研究员㊁王金坑教授级高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陈洁高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范航清研究员,广西科学院陈波研究员,广西大学李春干教授,广西环境科学研究院韩彪研究员,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蓝文陆教授级高工,广西海洋局蒋明星高工等对写作给予帮助㊂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搏主任㊁刘熊㊁汤乔等在资料收集㊁公众调查中给予支持,特此致谢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宋瑞玲,姚锦仙,吴恺悦,张晓川,吕植,朱争光,殷丽洁.海洋保护区管理与保护成效评估的方法与进展.生物多样性,2018,26(3):286⁃294.[2]㊀叶有华,彭少麟,侯玉平,虞依娜,刘可慧,陈宝明,倪广艳,宋莉英,孟帆,李岩.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分布特征分析.热带海洋学报,2008,27(2):70⁃75.[3]㊀夏涛,陈尚,郝林华,刘玮,陈彬,徐卫华.海洋国家公园建设优先区研究.环境保护,2017,45(14):34⁃38.[4]㊀王斌.保护地绿色名录对我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的借鉴意义.生物多样性,2015,23(4):446⁃448.[5]㊀HalpernBS.Conservation:makingmarineprotectedareaswork.Nature,2014,506(7487):167⁃168.[6]㊀HockingsM,StoltonS,DudleyN.EvaluatingEffectiveness ASummaryforParkManagersandPolicyMakers.Switzerland:WWFandIUCN,2002.[7]㊀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韩念勇.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科技导报,2002,20(1):49⁃52.[8]㊀权佳,欧阳志云,徐卫华,苗鸿.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现状评价与对策.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739⁃1746.[9]㊀HockingsM.EvaluatingProtectedAreaManagement:AReviewofSystemforAssessingManagementEffectivenessofProtectedAreas.Lawes,Australia:UniversityofQueensland,SchoolofNaturalandRuralSystemManagement,2000.[10]㊀HockingsM,StoltonS,DudleyN.EvaluatingEffectiveness:AFrameworkforAssessingManagementofProtectedAreas.Gland,Switzerland:IUCN,2000.[11]㊀StoltonS,HockingsM,DudleyN,MacKinnonK,WhittenT.ReportingProgressinProtectedAreas:ASite⁃levelManagementEffectivenessTrackingTool.WashingtonD.C:WorldBank/WWFAlliance,2003.[12]㊀ErvinJ.WWFRapidAssessmentandPrioritizationofProtectedAreaManagement(RAPPAM)Methodology.Gland,Switzerland:WWF,2003.[13]㊀TheNatureConservancy.ConservationActionPlanning:DevelopingStrategies,TakingAction,andMeasuringSuccessatAnyScale.WashingtonDC:TheNatureConservancy,2007:3⁃12.[14]㊀HockingsM,StoltonS,CourrauJ,DudleyN,ParrishJ,JamesR,MathurV,MakomboJ.TheWorldHeritageManagementEffectivenessWorkbook.Queensland:UniversityofQueensland,theNatureConservancy,2007:19⁃67.[15]㊀StaubF,HatziolosME.ScoreCardtoAssessProgressinAchievingManagementEffectivenessGoalsforMarineProtectedareas.Washington,D.C:WorldBank,2004.[16]㊀PomeroyRS,ParksJE,WatsonLM.HowisYourMPADoing?AGuidebookofNaturalandSocialIndicatorsforEvaluatingMarineProtectedAreasManagementEffectiveness.Gland,Switzerland:IUCN,2004:485⁃502.[17]㊀MBRS.ManualfortheRapidEvaluationofManagementEffectivenessinMarineProtectedAreasofMesoamerica.[2019⁃01⁃04].http://www.mbrs.doe.gov.bz/dbdocs/tech/Effective.pdf.[18]㊀国家海洋局.GB/T19571 2004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9]㊀ErvinJ.AssessingProtectedAreaManagementEffectiveness:AQuickGuideforPractitioners.Arlington:TheNatureConservancy,2007.[20]㊀刘方正,崔国发.国内外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比较.世界林业研究,2013,26(6):33⁃38.[21]㊀HockingsM,ErvinJ,VincentG.Assessingthemanagementofprotectedareas:theworkoftheworldparkscongressbeforeandafterDurban.JournalofInternationalWildlifeLaw&Policy,2004,7(1/2):31⁃42.[22]㊀FoxHE,HoltzmanJL,HaisfifldKM,McNallyCG,CidGA,MasciaMB,ParksJE,PomeroyRS.HowareourMPAsdoing?Challengesinassessingglobalpatternsinmarineprotectedareaperformance.CoastalManagement,2014,42(3):207⁃226.[23]㊀BreyT.Estimatingproductivityofmacrobenthicinvertebratesfrombiomassandmeanindividualweight.Meeresforsch,1990,32:329⁃343.[24]㊀SaatyTL.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NewYork:McGraw⁃Hill,1980.3381㊀5期㊀㊀㊀林金兰㊀等:广西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㊀。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月2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

前言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我国管辖海域辽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制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

《区划》科学评价我国管辖海域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现状,统筹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划分了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特殊利用、保留等八类海洋功能区,确定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保护方向,并据此制定保障《区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区划》是我国海洋空间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的整体性、基础性、约束性文件,是编制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及各级各类涉海政策、规划,开展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

《区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第一章海洋开发与保护状况第一节海域和海洋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公里,岛屿岸线长达1.4万多公里。

海岸类型多样,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60多个,大中河口10多个,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

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大。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

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

【法规名称】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颁布部门】【颁布时间】 2001-12-26【效力属性】有效【正文】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第 1 条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 (以下简称本标准) 依海洋污染防治法第八条第一项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本标准专用名词之定义如下:一一级水产用水:指可供嘉腊鱼及紫菜类培养用水之水源。

二二级水产用水:指虱目鱼、乌鱼及龙须菜培养用水之水源。

三工业用水:指可供冷却用水之水源。

第 3 条海域环境分为甲、乙、丙三类,其适用性质如下:一甲类:适用于一级水产用水、二级水产用水、工业用水、游泳及环境保育。

二乙类:适用于二级水产用水、工业用水及环境保育。

三丙类:适用于环境保育。

第 4 条保护人体健康之海洋环境品质标准,适用于甲、乙、丙三类海域环境,其水质项目及标准值如下表:┌─────────────────────┬───────┐├─┬───────────────────┼───────┤│重│镉│○.○一││金├───────────────────┼───────┤│属│铅│○.一││├───────────────────┼───────┤││六价铬│○.○五││├───────────────────┼───────┤││砷│○.○五││├───────────────────┼───────┤││汞│○.○○二││├───────────────────┼───────┤││硒│○.○五││├───────────────────┼───────┤││铜│○.○三││├───────────────────┼───────┤││锌│○.五││├───────────────────┼───────┤││锰│○.○五││├───────────────────┼───────┤││银│○.○五│├─┼───────────────────┼───────┤││灵、一品松、陶斯松) 及氨基甲酸盐 (灭必││││虱、加保扶、纳乃得) 之总量│││├───────────────────┼───────┤││安特灵│○.○○○二││├───────────────────┼───────┤││灵丹│○.○○四││├───────────────────┼───────┤││毒杀芬│○.○○五││├───────────────────┼───────┤││安杀番│○.○○三││├───────────────────┼───────┤││飞布达及其衍生物 (Heptachlor, Heptach-│○.○○一│││lor epoxide)│││├───────────────────┼───────┤││滴滴涕及其衍生物(DDT,DDD,DDE)│○.○○一││├───────────────────┼───────┤││阿特灵、地特灵│○.○○三││├───────────────────┼───────┤││五氯酚及其盐类│○.○○五││├───────────────────┼───────┤│药│除草剂 (丁基拉草、巴拉刈、2、4–地) │○.一││备注:││1 单位:毫克\公升。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研究-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水利论文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研究-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水利论文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研究-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水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论文(8篇范文)之第五篇摘要:推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促进各项制度日趋科学完善,解决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问题。

通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向绿色转型、蓝色发展,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共治,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提供的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在经济社会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以及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海洋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1]。

然而,由于近年来沿海区域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海洋资源约束趋紧,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近海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制约[2]。

从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形势来看,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还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

如果不从制度上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问题,难以实现持续改善海洋环境,也难以实现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全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日益上升,全社会参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意愿正逐步形成。

健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核心任务。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制度和行动的高度综合与统一,其中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完善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运行流畅的制度体系,支撑和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

将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对我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实现美丽海洋具有积极作用。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2 0 1 3年
第 8 期
海 洋 开 发 与管 理
入 海 污 染 物 总 量 控 制标 准体 系构 建研 究
戴 娟 娟 ,王 金 坑 ,詹 兴 旺 , 罗 阳 ,蒋 金 龙
( 国 家 海 洋 局 第 三 海 洋 研 究 所 海 洋 环 境 管 理 与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中心 厦 门 3 6 1 0 0 5 )
准 化工 作 重 点 和 发 展 方 向 ,提 供 相 关 决 策 依 据
岸 带环境 特 征 、科 技水 平 和经 济 条 件 的基 础 上 ,
随 着海 洋 工 作 的 快 速 发 展 ,海 洋 行 政 管 理 与执 法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海 洋 公 益 服 务 、海 洋
对 人海 污 染 物 总 量 控 制 的概 念 、各 项 具 体 工 作
内容 和某 些 技术 要求 加 以 限定 的规 范 。 人 海污 染 物 总量 控 制 标 准 体 系 是 由 指 导 人 海 污染 物 总 量 控 制 技 术 实 施 、具 有 内 联 系 的 标 准组成 的科 学 的 有 机 整 体[ 2 ] ,它 包 括 确 保 人 海 污染 物 总 量 控 制 制 度 顺 利 实 施 ,有 效 完 成 所 需 的现 有 的 、正 在 制 定 的和 应 着 手 制 定 的 各 种
物 总量 控制 标准 研究 工作 的力度 。
5 8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随着人 海 污染 物 总 量 控 制研 究 的深 入 和 实 施 的推广 ,对 其 标 准 的需 求 越 来 越 大 ,而 目前 涉及 人海 污 染物 总量 控制 的标 准 比较 欠 缺 。 “ 十

提供 标 准 化 总 体 框 架 和 发 展 蓝 图 ,指 明 未 来 标

中国海洋管理法规体系.

中国海洋管理法规体系.

与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相关的涉外法规
《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2001) 《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1996)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1989) 上述国务院行政法规对外国、外方或外企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与 大陆架上实施有关活动,专门作出具体的申请和行政审批规 定。除此之外,涉及渔业、环境保护、测绘等活动,也在相 关的法律中作出规定。 为确保法律法规得到遵守,还规定可以采取登临、检查、逮捕 、扣留和进行司法程序等必要的措施,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09) 无居民海岛权属制度:属于国家所有。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 应当向海洋部门提出申请并竟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依法缴纳 使用金。 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海岛保护规划是从事海岛保护和利用的依 据,编制海岛保护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 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促进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海岛生态保护:包括保护海岛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历史人文 遗迹、海岸线、珊瑚礁、红树林、淡水资源、生物物种等, 保护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合理开展建筑设施、污水 废物处理、旅游活动等。 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包括领海基点海岛、国防用途海岛、海 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海岛的专门保护措施。
海洋行政管理法规的一些通行原则
海洋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原则
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
海洋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鼓励海洋环境保护行动、科学技术进步与教育事 业发展的原则 保护海洋资源所有者或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单位和个人履行海洋环境保护义务的原则 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 合的原则
生态系统系统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行业管理方式之比较1
比较的方面 管理对象 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 人与自然关系 科学与管理关 系 行业管理 海岸带综合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 大范围、多层 次 长远、动态 人是生态系统 的一部分 适应性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1期台湾海峡V o.l 28, N o .12009年2月J OURNAL OF O CEANOGRAPHY I N TA I W AN STRA I T F eb .,2009收稿日期:2008-04-14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重点资助项目(200705029)作者简介:王金坑(1964~),男,研究员.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理论体系研究王金坑,颜 利,余兴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海域在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承载力和主导海洋功能上的差异,提出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区划方案.通过采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管理区进行划界,将规划海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和污染控制区,并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其主要目的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分区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特点,对海域内及周边区域的开发活动实施分类指导,促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海洋环境;区划;分类管理;分级控制中图分类号:X 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60(2009)01-0077-05随着海洋开发类型不断复杂和多样化、海洋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导致各种资源利用冲突日趋严重,海洋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洋环境分区管理的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海洋管理的重点[1].例如赵章元等(1997)对我国沿海地区不同海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水海洋处置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可处置度0概念;并运用经典地学区划理论,尝试性地提出沿海可处置度分区设想[2].赵章元(1999)提出对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尽快实施分区管理的建议[3].王茂军等(2000)在阐述近岸海域污染链式发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聚类将中国黄海近岸地区分成5个区域类型,提出海陆一体、分区调控等近岸海域污染动态调控措施[4].我国于1989年开始全面启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工作.海洋功能区划揭示了各个具体海域的客观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价值,确定了合适的开发利用方向,为实施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制度、有偿使用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海域、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5,6].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规划,对海域的环境保护和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针对具体海域提出相应的环境质量控制目标.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我国开始编制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依据近岸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近岸海域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而规划海洋区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的水环境质量目标是按照海域的主导功能确定的.其没有综合考虑海洋的连续性、流通性及生态学基本原理,部分相连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差距较大,在环境保护与管理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有效指导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的主要作用是为海域生态环境管理和海洋资源信息的配置提供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框架.通过制定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实行/高功能高保护,低功能低保护0的方针.其主要目的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分区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特点,对海域内及周边区域的开发活动实施分类指导,以促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的内涵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海域在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承载力和主导海洋功能上的差异,提出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方案,将规划海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和污染控制区,并确定各分区的环境台湾海峡28卷质量目标./分类管理0是指根据海域的自然属性、环境质量现状、依托陆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主导海洋功能,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分区,即重点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和污染控制区3类管理区./分级控制0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分区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管理等级的环境质量目标,对不同分区实行环境质量分级控制,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2 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的基本原则2.1 以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的原则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是在分析海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现状和开发利用现状、地理区位,并考虑国家或地方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需求所划定的分区.同时还要注重主导性、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考虑行政区或地理单元的完整性.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2.2 主动对接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主体功能区划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的过程.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具有综合性的特征[7].其主要在于解决区域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协调区域发展[8].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以协调发展理论为基础.因此,主动对接主体功能区划,就是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3 与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一致的原则国家和地方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一些特殊区域如自然保护区、养殖区、滨海旅游区等有专门的规定.进行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时应与相关规定保持一致.2.4 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时,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时,对于海洋功能区划中尚未明确具体功能的预留区、保留区,原则上不应低于该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或周边高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对于两个相邻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不一致时,应适当提高低级别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3 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采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上而下的划分和自下而上的合并进行综合环境分区划界[9,10].边界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海域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其具体步骤如下.(1)分析海洋功能区划及依托陆域社会经济或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的范围并准备工作底图.(2)根据海域的自然地理、水动力条件、生态环境特点或环境单元的自然特性,把规划海域划分成若干个自然地理区域.(3)综合分析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域开发利用潜力,结合海域的历史沿用状况和海域目前的使用功能,明确相应的环境管理类型.(4)明确各自然地理区域内不同海洋功能区的环境管理类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适当的归类合并,确定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对于近期内海域功能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的区域,以近期该海域的主导功能作为环境区划的主要依据;随着规划目标的逐步实现,及时调整区划方案.(5)综合各自然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各主要功能区的功能要求,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6)各类区域之间不划分过渡带,在管理实践中,应坚持低功能区内从事的活动不影响相邻高功能区环#78#1期王金坑等: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理论体系研究保要求的原则,即在区域边界上,应达到高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7)由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湾的自然斑块被侵占和分割,斑块之间的联系、流通和交流受阻.从海湾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出发,需要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加强斑块之间、斑块和种源之间、种源之间的生态联系.这种联系功能即由生态廊道保护利用区完成.在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过程中,特别考虑到海湾湾口、河流入海口和河流交汇的区域,在海湾新鲜海水传输、养分传输、生物的洄游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单独划出生态廊道保护利用区,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4 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方案本文在借鉴陆域生态功能区划实践的基础上[11],根据海域的连续性、流动性等自然特征、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依托陆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主导海洋功能,提出了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方案.将规划海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和污染控制区3类管理区,各类管理区又划分为不同的亚区,并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具体见表1.考虑到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的实际情况,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海湾和近岸海域(一般不超过20m 等深线)为重点.20m 等深线以外海域,目前主要作为渔业捕捞区,海域使用功能相对单一,不再详细进行分区,划入控制性保护利用区.表1 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的环境质量目标T ab .1 A i m of environmenta l qua lit y by the c l assifi cation m anag e m ent i n g raded contro l prec i ncts 名 称代码类 型代码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重点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或生态环境极敏感区1.11.21类1~2类1类1类1类1类控制性保护利用区2渔业环境保护利用区旅游环境保护利用区生态廊道保护利用区2.12.22.31~2类2类2类1类1类1类1类1类1类污染控制区3污染控制区3.12~3类1~2类1~2类4.1 重点保护区4.1.1 重点保护区的涵义 重点保护区是指需要严格保护的海域及其关系密切的周边海域.其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海珍品增养殖区、典型原生生态系统、珍稀物种栖息地等具有重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区域,及重要湿地区、生物迁徙洄游通道与产卵索饵繁殖区等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重点保护区包括两个亚类:第一类是自然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其他法定的海洋保护区域.第二类是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或生态环境极敏感区,主要包括典型原生生态系统、珍稀物种栖息地、重要湿地区、生物迁徙洄游通道与产卵索饵繁殖区、重要渔业品种保护区、重要海岛等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4.1.2 重点保护区的保护目标及环保对策与措施 重点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及其周边海域.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管理规定,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重点保护区内禁止新设排污口,对于已有的排污口应当依法治理,对于治理达不到要求的排污口应当限期搬迁.4.2 控制性保护利用区4.2.1 控制性保护利用区的涵义 控制性保护利用区是指生态系统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它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以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直接相关的活动为主的综合性区域.其包括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养殖区、增殖区、捕捞区)、旅游区、盐田区等区域.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包括3个亚类:第一类是渔业环境保护利用区,主要包括捕捞区、养殖区、增殖区,重要苗种繁殖场所、盐田区等区域.第二类是旅游环境保护利用#79#台湾海峡28卷区,主要包括滨海旅游区,风景旅游区等区域.第三类是生态廊道保护利用区,主要包括潮汐通道、新鲜海水通道和生物通道等区域.该区域具有比较重要的自然服务功能和社会生态服务功能,虽然可以容纳一定的开发活动,但需要重点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并促进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其开发活动仅限于为了维护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而进行的保护性开发和适度开发,要对开发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强度进行约束;并保证开发利用活动不会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的损害,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改善和提高.4.2.2 控制性保护利用区的保护目标及环保对策与措施 控制性保护利用区的保护目标分别是渔业环境、旅游环境和生态廊道.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1)渔业环境保护利用区:控制周边陆域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港口污染及船舶溢油污染,控制养殖规模.(2)旅游环境保护利用区:禁止人工采砂、破坏防护林,控制占用海岸线、沙滩和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控制港口及周边陆源污染物的排放.(3)生态廊道保护利用区:控制船舶污染物的排放,重点控制船舶溢油、化学品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染.4.3 污染控制区4.3.1 污染控制区的涵义 污染控制区是指目前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在海洋功能区划中规划为港口和临港工业区,且已纳入依托陆域的工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正面临着快速、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并需高度重视资源合理开发的区域,主要包括港口航运区、工业和城镇发展毗邻区、排污区等区域.4.3.2 污染控制区的环保对策与措施 该海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程度高,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总体要求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划的范围和功能定位进行有序开发,科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控制力度,避免开发建设活动对周围海域环境产生严重不利影响.5 结语进行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时,必须协调海洋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制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某些海洋自然保护区依托陆域经济发展较快,海域的开发利用强度较大,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较差,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质量目标之间差距较大.针对这类海域,建议专门划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区,提出不同规划时期的环境质量目标,通过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修复重点建设项目,逐步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环境质量目标.参考文献:[1] 王佩儿.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案例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5:16~19.[2] 赵章元,张永良,章燕.我国区域性污水海洋处置度分区规划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7,16(3):14~20.[3] 赵章元.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管理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6):50~53.[4] 王茂军,栾维新.中国黄海近岸海域污染分区调控研究[J].海洋通报,2000,19(6):50~56.[5] 葛瑞卿.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与实践[J].海洋通报,2001,20(4):52~63.[6] 林绍花.海洋功能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7~8.[7] 任洪源.论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J].天津经济,2007,(159):46~49.[8] 顾朝林,张晓明,刘晋媛,等.盐城开发空间区划及其思考[J].地理学报,2007,62(8):787~798.[9] 毛汉英.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1~6.[10] 赵章元.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分级管理战略[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48~51.[11]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委会.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63~167.#80#1期王金坑等: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理论体系研究Study on t he syste m i nf o of classifi cati on m anage mentofmari ne env i ron m e ntWANG Ji n -keng ,YAN L ,i YU X i n g -guang(Th ird Institute of O ceanography ,S OA,X i a m en 361005,Ch i na)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 f susta i n able deve l o pm en,t coord i n ated deve l o pm en,t eco logy and etc .The basic pri n ciple ,technique ,and c lassification progra mm i n g for m ari n e env ir onm ent m anage m ent w ith graded con tro l area w ere put for w ard ,accord i n g to the requ ire m ent of soc i o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the qua lity of currentm ari n e env ironm en,t env iron m enta l capacity ,and the d ifferences of do m i n antm ari n e functi o n .The target are -a w as d i v ided into t h ree m anage m ent zones i n cluding key pr o tected ,m oderate exp l o itation and i n tensive exp l o itation areas ,usi n g quantitati v e and qua litati v e studies suc h as spatia l overlapp i n g and correlation ana l y sis .And t h e ob jec -ti v e o f env ironm ent quality in each area w as clarified .The m a j o r pur pose is to guide hum an activ ities in the coasta l area and nearby ,and to pr o m o te t h e sustainab le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a l o ng the coas,t in accord i n g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 l o p m 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m ar i n e resources and envir onm en.tK ey w ords :m ari n e envir onm en;t d i v ision ;classification m anage m en;t grade -contro l(责任编辑:郭水伙)5台湾海峡6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本刊讯]据5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62008年版编委会通知,5台湾海峡6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编入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海洋学类核心期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