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活性测定法
C351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磁珠法
![C351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磁珠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e2cb7da21614791611284e.png)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分析仪器法)1实验原理:光电磁珠法测试杯两侧的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
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当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凝固终点。
2标本采集2.12.23.831小时,236.6.16.2 ,室温保存7.7.17.27.37.4 仪器技术参数:7.4.1 速度:最快检测速度350测试/小时,组合检测约140测试/小时7.4.2 试剂位:28个,具冷藏功能。
7.4.3 样本位:80个,可自动连续添加。
7.5 仪器校准程序:7.5.1 校准频率:当方法改变,试剂厂家或试剂型号改变,仪器维修影响测定结果等情况时,必须进行校准。
7.5.2 校准操作:设置标准曲线分析(由仪器提供商指定工程师执行)8. 操作步骤:8.1 检查前准备:8.1.1 清空废液瓶,清空反应杯抛弃槽。
8.1.2 添加足够反应杯(不能超出警告线)。
8.1.3 添加清洁液试剂,清洗用蒸馏水等。
8.2 开机先开打印机再开主机,开机后仪器自检,约15分钟,屏幕上方“Not Ready”变为“Ready”,表示仪器预热完成,进入系统准备工作状态,可进行测定。
8.31.2.目345.8.4按8.38.5 按“8.68.6.1 用蘸有清洗液的纱布或棉签擦拭加样针和试剂的外表面。
8.6.2 清空废液瓶,和已使用过的反应杯,检查清洗液是否充足。
8.6.3 检查预温及测量通道内是否有掉落的钢珠,如果有请清除。
8.6.4 仪器连续工作24小时后需要关机1次。
9.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9.1 仪器测定APTT的线性范围在5-300秒,测定完成后仪器显示APTT秒数值等参数。
若不能对参数进行正确计算,将出现下列信息:﹡﹡﹡.﹡出现错误,不能得到分析数据ˉˉˉ.ˉ不能计算参数+++.+数值超出线性范围.9.2 仪器设定APTT参考范围在23-40秒,如果得不到一个正常数值,在数据的左侧将出现下列标记:﹡出现错误信息< 数据低于可报告的低限> 数据高于可报告的高限10. 质量控制:每批样本同时测定两个浓度水平(高值和正常值)的质控品,以2S为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凝血酶原检测方法
![凝血酶原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d164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1.png)
凝血酶原检测方法凝血酶原是指血浆中一种重要的凝血蛋白,它是血液凝块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物质。
凝血酶原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血液凝血功能的常见实验手段。
本文将介绍凝血酶原检测的原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凝血酶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在血液凝块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血液凝块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参与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生成等步骤,促进凝血过程的进行。
因此,凝血酶原的水平可以反映人体的凝血功能状态。
凝血酶原检测主要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活性来评估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活性是指凝血酶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被切割生成凝血酶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凝血酶原活性与凝血功能呈正相关关系,即凝血酶原活性越高,凝血功能越好。
因此,凝血酶原活性的检测可以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凝血酶原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凝血时间法和凝血酶原活性测定法。
凝血时间法是通过观察血浆在一定条件下凝固所需的时间来评估凝血功能。
常用的凝血时间法有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凝血酶原激活剂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可能表示凝血酶原活性的降低,从而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范围为11-15秒,可根据不同实验室的方法和试剂略有差异。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指在加入活化部分凝血酶活化剂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APTT主要用于评估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
APTT的正常范围为25-35秒,也可因实验室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凝血酶原活性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凝血酶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被切割的速度来评估凝血功能。
常用的凝血酶原活性测定法有凝血酶原测定法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法。
凝血酶原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凝血酶原被凝血酶切割后生成的产物来评估凝血酶原活性。
凝血酶原活性的测定常采用比色法或荧光法,根据生成产物的颜色或荧光强度来定量测定凝血酶原的活性。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凝血酶原在一定时间内被凝血酶切割的程度来评估凝血酶原活性。
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水蛭素活性步骤
![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水蛭素活性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9a40d44f01dc281e53af096.png)
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水蛭素活性步骤实验目的:凝血酶滴定法测定水蛭素活性含量实验仪器和试剂:电子天平 酸度计 离心机 移液器 45度试管架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 ) 盐酸(Hcl ) 生理盐水 蒸馏水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及常用玻璃仪器实验步骤:1、称取1.21g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定溶到50ml ,浓度为0.2mol/L 。
2、用移液器取429ul 盐酸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定溶到50ml ,浓度为0.1ml/L 。
3、从1去25ml ,从2取40ml 混合调PH 到7.4(用1或2调),加蒸馏水定溶到100ml 。
4、称取样品1g 放入试管加生理盐水5ml 充分溶解30分钟。
5、把4放入离心机离心10分钟,4000转/分。
6、取3(Tris 缓冲液)1.6ml ,稀释纤维蛋白原0.008g ,浓度0.5%。
7、用生理盐水配制40u/ml 的凝血酶溶液。
8、从5取上清液100ul 。
9、从6取200ul 加入8充分摇匀后,吹一小气泡。
10、从7每分钟取5ul 加入9迅速摇匀后,匀速转动试管,观察反应,溶液上的小气泡随液面转动时视为反应的终点(记录好滴加凝血酶的次数)。
11、计算公式为:2211V C V C U其中C1=凝血酶的浓度C2=样品的浓度V1=滴加凝血酶的体积V2=取样的体积注:1、滴加次数超过5次还不凝固的,应按一定倍数稀释样品。
2、为了提高滴定的准确度可梯度配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溶液。
3、为了提高滴定的准确度同时也可在临近凝固的下一次滴加凝血酶5u/次,改为4u/次,3u/次,2u/次,1u/次。
4、如果样品是溶液,直接取样100ul检测,检测步骤和计算方法不变。
5、如果样品是可溶性粉状物,加溶液溶解后,取溶液100ul检测,检测步骤和计算方法不变。
凝血酶活性测定法
![凝血酶活性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9b072779563c1ec5da714b.png)
凝血酶活性测定法取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溶液0.2ml,加0.5%(g/ml)纤维蛋白原溶液0.2ml,在37℃放置24小时,不得有任何凝块或纤维蛋白出现。
测定时应同时做阴性及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0.2ml生理盐水加入0.5%(g/ml)纤维蛋白原溶液0.2ml,在37℃放置4小时,不得有任何凝块纤维蛋白出现。
阳性对照:取0.2ml0.5IU/ml凝血酶,加入0.5%(g/ml)纤维蛋白原溶液0.2ml,在37℃放置24小时,应有凝块或纤维蛋白出现。
注:含肝素的样品应根据肝素含量,用适量的硫酸鱼精蛋白中和样品内的肝素后再取样检查。
附录2 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效价测定法1 试剂1.1标准血浆用3.8%枸橼酸三钠作抗凝剂,按1∶10比例采集全血(1份抗凝剂+9份全血)。
4℃2000r/min离心20分钟,分离血浆。
取30份新鲜正常人血浆等量混合后,分装于小塑料管内(0.5ml/支)。
置-30℃冰箱保存备用。
从采血到血浆冻结完毕不超过4小时。
用时在37℃水浴中融化,然后置冰浴中备用,亦可制成冻干品。
1.2 基质血浆用1.34%草酸钠人和抗凝剂,按1∶10比例采集健康人血(1份草酸钠+9份全血)10℃以下2000r/min离心20分钟,分离血浆,然后按10%(W/V)加入BaSO4,在37℃水浴内搅拦吸附15分钟,10℃以下2000r/min离心30分钟,取上清分装(3ml/支)。
-30℃保存备用。
从采血到血浆冻结不超过6小时。
使用时在37℃水浴中融化,然后置冰浴中备用。
1.3 凝血活酶溶液取干兔脑粉120mg,加2ml生理盐水,加0.1ml1.34%草酸钠溶液,放入45~50℃水浴中搅拌15分钟,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置冰浴中备用。
当日配制当日使用,或存放于-30℃1个月内使用。
1.40.025mol/LCaCl2溶液称2.775g无水氯化钙(分子量110.98,AR),加水溶解至1000ml。
手术前凝血功能筛查常用的实验方法
![手术前凝血功能筛查常用的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d598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c.png)
手术前凝血功能筛查常用的实验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前的凝血功能筛查一直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凝血功能筛查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许多种,本文将对常用的凝血功能筛查实验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知道,凝血功能筛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从而为手术前的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
这些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凝血酶原时间(PT)是评价患者外源凝血系统活性的重要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和抗凝治疗的疗效。
PT检测方法是通过添加外源凝血活化剂和钙离子,使患者外源凝血系统在体外凝聚,从而测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Quick法进行PT检测,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PT检测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等的活性。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评价患者内源凝血系统活性的重要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因子(除Ⅶ和Ⅻ之外的其他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的活性情况。
APTT检测方法是通过添加激活剂和凝血因子Ⅻ激活内源凝血系统,从而测定整个内源凝血通路的凝血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凝血酶比值法进行APTT检测,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APTT检测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和纤维蛋白原等的活性。
凝血酶时间(TT)是评价患者凝血酶原转换和纤维蛋白形成的重要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形成的活性情况。
TT检测方法是通过加入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使其形成纤维蛋白,从而测定纤维蛋白形成的凝血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凝血酶法进行TT检测,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TT检测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形成的活性。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42e840453610661ed9f4ca.png)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摘要】就目前玻片法凝血时间和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迄今凝血试验中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测定已有公认的标准化方案,简要介绍此两种时间测定的方法、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
【关键词】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活酶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查的临床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内容不断扩大,工作量也日益增多,不断出现方法更新和试剂商品化、操作自动化,改变了以往靠手工操作、自配试剂、工作效率低的局面。
过去的玻片法凝血时间和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迄今凝血试验中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已有公认的标准化方案[1],并成为实验室检查的常规项目。
1 玻片法凝血时间和 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1.1 凝血时间凝血时间是检测“内源”凝血系统相关因子缺陷的简易过筛试验。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玻片法很不敏感,国外早在60年代即已淘汰。
即使是被认为是较好的试管法,对第Ⅷ、第Ⅸ因子缺乏病例的阳性率也不高,而且操作繁琐。
某些出血性疾病需要查凝血时间时,现已改用 APTT 代替[1]。
1.2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是一种检测血小板数量、功能和毛细血管功能的过筛试验。
目前我国临床常规实验室普遍采用的 Duke 氏法,甚不敏感。
少数出血性疾病,例如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及血管性血友病(vWD)等需要作BT时,应采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 改良的 Ivy法 );后者要求患者在上臂缚压脉带,充气并维持一定压力,再用特制的刺血刀具 ( 目前这种刀具主要靠进口 ),切一标准切口,记录出血时间。
操作繁琐、费时,不能列为常规。
该法影响因素很多,Crowl ey等列举的主要因素有 : 技术操作、切口的方向和部位、皮肤的温度和 Hct,特别是后者影响较大[2]。
1991年LIND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出血时间不能预测外科出血”的文章[3]。
医疗机构医院医学实验室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技术要求
![医疗机构医院医学实验室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86af9fb51e79b896802267b.png)
医疗机构医院医学实验室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活性测定的技术要求,包括了一期法、二期法和发色底物法。
由于方法学不一致,本标准不涉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和凝血因子XIII的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医学实验室,用于规范相应的检测过程和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59-2011 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WS/T 406-2012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407-2012 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可比性验证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血浆与凝血活酶试剂(例如,组织因子)和氯化钙反应后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WS/T 359-2011,定义2.1]3.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血浆与适量的氯化钙(CaCl2)、部分凝血活酶试剂盒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陶土)反应后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WS/T 359-2011,定义2.2]3.3定标曲线calibration curve校准曲线参考曲线定量反映凝血因子活性与纤维蛋白形成所需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3.4参考血浆reference plasma校准血浆定标血浆已知凝血因子活性的枸橼酸钠抗凝的正常混合血浆。
该血浆可以自备,亦可从制造商处购买,用于制备参考曲线。
3.5乏因子血浆factor-deficient plasma缺乏待测凝血因子的血浆。
3.6质控血浆control plasma源于人或动物血,或者人工制成的新鲜、冰冻或冻干的血浆,用于质量控制。
一种新的凝血酶活性检测方法
![一种新的凝血酶活性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86b2c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0.png)
一种新的凝血酶活性检测方法王路迪;周一凡;刘春晓;贾凌云【摘要】根据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转化为纤维蛋白的反应原理,建立一种新的凝血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利用紫外扫描仪将此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行全波长扫描,取二者吸光度的最大差异处波长(250.0nm),在此波长下,绘制不同比活的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反应时间与吸光度的变化曲线,根据其变化规律,选择吸光度为0.800时的反应时间为初凝时间,进而拟合出凝血酶活性标准曲线.利用紫外法建立的凝血酶活性检测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R2)可达0.9987.该法操作快速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凝血酶活性的检测.【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41)005【总页数】3页(P626-628)【关键词】紫外法;活性检测;凝血酶【作者】王路迪;周一凡;刘春晓;贾凌云【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5凝血酶(thrombin)是在血液凝固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可以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使血液凝固[1-2]。
近年来,凝血酶作为一种新型速效局部止血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3-4],因此凝血酶活性检测有重要意义。
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发色底物法、荧光适配体法等[5-7],但目测法准确度低、发色底物法成本高、荧光适配体法底物易水解、操作复杂,故适用范围有限。
本试验建立的凝血酶活性分析检测方法,克服了已有方法存在的缺陷,可满足大批量检测需要,适用范围较广。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凝血酶标准品(0.059IU·mg-1)购自sigma公司,纤维蛋白原购自上海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42e840453610661ed9f4ca.png)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摘要】就目前玻片法凝血时间和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迄今凝血试验中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测定已有公认的标准化方案,简要介绍此两种时间测定的方法、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
【关键词】凝血酶;时间测定;凝血活酶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查的临床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内容不断扩大,工作量也日益增多,不断出现方法更新和试剂商品化、操作自动化,改变了以往靠手工操作、自配试剂、工作效率低的局面。
过去的玻片法凝血时间和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迄今凝血试验中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已有公认的标准化方案[1],并成为实验室检查的常规项目。
1 玻片法凝血时间和 Duke 氏出血时间测定已淘汰1.1 凝血时间凝血时间是检测“内源”凝血系统相关因子缺陷的简易过筛试验。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玻片法很不敏感,国外早在60年代即已淘汰。
即使是被认为是较好的试管法,对第Ⅷ、第Ⅸ因子缺乏病例的阳性率也不高,而且操作繁琐。
某些出血性疾病需要查凝血时间时,现已改用 APTT 代替[1]。
1.2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是一种检测血小板数量、功能和毛细血管功能的过筛试验。
目前我国临床常规实验室普遍采用的 Duke 氏法,甚不敏感。
少数出血性疾病,例如血小板减少及功能异常及血管性血友病(vWD)等需要作BT时,应采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 改良的 Ivy法 );后者要求患者在上臂缚压脉带,充气并维持一定压力,再用特制的刺血刀具 ( 目前这种刀具主要靠进口 ),切一标准切口,记录出血时间。
操作繁琐、费时,不能列为常规。
该法影响因素很多,Crowl ey等列举的主要因素有 : 技术操作、切口的方向和部位、皮肤的温度和 Hct,特别是后者影响较大[2]。
1991年LIND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出血时间不能预测外科出血”的文章[3]。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513b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0.png)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组织凝血活酶和 2aC,启动外源凝血途径,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光学浊度法仪器上,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待检血浆的PT。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R1:PT试剂:兔凝血活酶、氯化钙R2:PT复溶液:缓冲液3.样本要求3.1.采集静脉血,立即按9份血:1份抗凝剂比例与0.109mol/L枸橼酸钠充分混合均匀。
室温3000rpm离心12分钟,上层淡黄色液体为待检的乏血小板血浆。
3.2血浆室温放置,宜在2小时内检测。
3.3血浆若不能及时检测,用塑料吸管分离,-20℃可保存2周。
测定前37℃快速融化,轻微混匀后立即检测。
4.检验方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详见雷杜RAC-183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区间:PT:11—15秒。
INR:0.8-1.56.检验结果的解释报告PT秒数(S)和INR,检验结果与各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相关。
7.检验方法的局限性7.1凝血过程包括从因子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一系列反应。
因此,检验结果可能受到治疗药物(干扰物)、检验操作、检验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应考虑这些因素。
7.2试剂被污染,或者样品杯、吸管等被凝血试剂污染,会导致凝血异常,需严格控制。
7.3仅以时间形势报告PT会因ISI值不同造成结果不可比。
8产品性能指标8.1重复性:用质控血浆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5.0%。
8.2瓶间差:用质控血浆测试,瓶间差应不超过6.0%。
9临床意义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II V VII X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VitK缺乏,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50b08e8f111f18582d05a94.png)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ry)
朗伯-比尔定律: A = ECL
1、原理: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 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 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2、仪器
双光束扫描
扫描范围:
190nm~800nm
常量池(3ml)和微量池
至有凝固物出现
Example 3 麦芽中淀粉酶活力测定
淀粉酶活力测定法:
+ 麦芽提取物
淀 粉 (底物)
a,b淀粉酶
反应, 反应终止
3,5-二硝基水杨酸
麦芽糖
棕红色
(540nm)
H N HH
HH
R2
HH
R1
H
O
生药的有效性评价方法之二:
生药化学成分分析法
• 定义: • 应用范围: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UPLC的原理:van Deemter方程
UPLC
1.7 um Particle 2004’s
UPLC的优势
✓高分离度 ✓高速度 ✓高灵敏度
Agilent RRLC
Shimadzu UFLC
(三)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1、GC仪
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
3、GC定性方法
两个定性参数:tR值、MS
4、GC定量方法
• 内标校正因子法 • 外标法 • 面积归一化法 • 标准溶液加入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气相色谱 法用于中药分析的品种有50余种。
5、GC法的应用
Pogostemon cablin中patchouli alcohol、pogostone的测定
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
![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be0064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3.png)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ose Phouncologicnl Bulletin2020Dec;33(19):1771〜0-1771•网络出版时间:2020-16-413:53网络出版地址:htms://k/s.cukh uemkcms/0e/il/34.1086.v20201202.1017.444.html ◊实验方法学◊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建立高天红,朴晋华,董培智,张志伟,王婷婷(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山西太原034031)do/10.3969/P issn.1001-1278.6020.1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778(2020)19-1771-00中国图书分类号:R237;R237.2;R744.2;R778.9;R770.3摘要:目的建立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和控制其质量。
方法分别对MaUwardt 法、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测定水蛭和活血通脉胶囊的生物效价进行比较研究;选择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作为活血通脉胶囊生物效价测定方法,考察试验系,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
结果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测定水蛭和活血通脉胶囊抗凝血酶生物效价的中间精密度RSD分别为3.2%5.2%,优于MaUwardt法(RSD分别为15.6%、12.9%)。
本法的线性范围为0BP~ 20BP(R2=0,974),回收率为98.26%,RSD2.3%(/=6),中间精密度RSD3,9%,重复性RSD4,7%。
结论琼脂糖-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沉淀法)可用于活血通脉胶囊中抗凝血酶活性生物效价的测定,以评价和控制其生物质量。
关键词:水蛭;活血通脉胶囊;生物效价测定法;抗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标准曲线法活血通脉胶囊为水蛭经加工制得的胶囊剂,具有破血逐瘀、活血散瘀、通经、通脉止痛的功效。
收载于《新药转正标准》第十七册,质量标准仅采用茚三酮显色反应定性、氮测定法定量,专属性差,且含量多少与临床疗效无关联性,无法真正有效评价活血通脉胶囊的内在质量。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9ac3e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c.png)
①高FIB血症; ②钙离子存在时或标本有微小凝结块及PH呈酸性 监控:可用于粗略检测肝素抗凝治疗。
五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 正常参考值:2-4g/L
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 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 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 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 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 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 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四 、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参考值:11-18秒
临床应用:TT是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 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 TT缩短,否则延长。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
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 ①纤维增多或肝素、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SLE、 肝素、肾病)以及AT-Ⅲ显著提高; ②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DIC纤 溶期); ③纤维蛋白原减少; ④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 ⑤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 ⑥尿毒症。
七、血浆D-二聚体
正常参考值:0-0.8mg/L
临床应用: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针对的重 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 是筛查与诊断血栓性疾病最常用指标,也用于监 测溶栓治疗。
增加:
①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
②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DIC时血浆D-D显著升 高;
③溶栓治疗后。
八 、标本的采集、制备、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注意事项
PT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 ①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 及肝硬化; ②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蛋 白原的缺乏; ③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 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 缺乏;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 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酶活性测定法
取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溶液0.2ml,加0.5%(g/ml)纤维蛋白原溶液0.2ml,在37℃放置24小时,不得有任何凝块或纤维蛋白出现。
测定时应同时做阴性及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0.2ml生理盐水加入0.5%(g/ml)纤维蛋白原溶液0.2ml,在37℃放置4小时,不得有任何凝块纤维蛋白出现。
阳性对照:取0.2ml0.5IU/ml凝血酶,加入0.5%(g/ml)纤维蛋白原溶液0.2ml,在37℃放置24小时,应有凝块或纤维蛋白出现。
注:含肝素的样品应根据肝素含量,用适量的硫酸鱼精蛋白中和样品内的肝素后再取样检查。
附录2 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效价测定法
1 试剂
1.1标准血浆
用3.8%枸橼酸三钠作抗凝剂,按1∶10比例采集全血(1份抗凝剂+9份全血)。
4℃2000r/min离心20分钟,分离血浆。
取30份新鲜正常人血浆等量混合后,分装于小塑料管内(0.5ml/支)。
置-30℃冰箱保存备用。
从采血到血浆冻结完毕不超过4
小时。
用时在37℃水浴中融化,然后置冰浴中备用,亦可制成冻干品。
1.2 基质血浆
用1.34%草酸钠人和抗凝剂,按1∶10比例采集健康人血(1份草酸钠+9份全血)10℃以下2000r/min离心20分钟,分离血浆,然后按10%(W/V)加入BaSO4,在37℃水浴内搅拦吸附15分钟,10℃以下2000r/min离心30分钟,取上清分装(3ml/支)。
-30℃保存备用。
从采血到血浆冻结不超过6小时。
使用时在37℃水浴中融化,然后置冰浴中备用。
1.3 凝血活酶溶液
取干兔脑粉120mg,加2ml生理盐水,加0.1ml1.34%草酸钠溶液,放入45~50℃水浴中搅拌15分钟,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置冰浴中备用。
当日配制当日使用,或存放于-30℃1个月内使用。
1.40.025mol/LCaCl2溶液
称2.775g无水氯化钙(分子量110.98,AR),加水溶解至1000ml。
1.5 稀释液
生理盐水调pH7.4,再加白蛋白使最终浓度为0.2%。
2 测定
2.1空白
取10×75mm试管2支,每管加0.1ml稀释液,0.1ml基质血浆,0.1ml凝血活酶,然后置37℃水浴中保温1分钟,再加0.1ml37℃预热的0.025mol /LCaCl2溶液,记录CaCl2加入至纤维蛋白形成的时间,应大于3分钟。
2.2标准曲线的准备
用稀释液将标准血浆作1∶2至1∶32的2倍系列稀释,然后取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0.1ml代替空白稀释液,其他按空白测定过程和要求进行,两管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应≤10%。
2.3 样品测定
用稀释液将样品作适当的2个稀释度(使凝固时间落于标准曲线内),然后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0.1ml,代替空白稀释液,其他按空白测定过程和要求进行。
2.4结果计算
用回归方程计算:将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凝固时间(秒)和稀释度的对数值输入到科计算器,得到一条标准曲线,r值应
大于0.97。
然后将稀释样品的凝固时间的对数分别输入到计算器内,得到相应的标准血浆的稀释倍数,用样品的稀释倍数除以相应的标准血浆的稀释倍数即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效价单位/ml (每一单位相当于1ml正常人血浆血液凝固因子Ⅱ、Ⅶ、Ⅸ、Ⅹ的活性)。
取样品两个稀释度的效价单位的均值为本样品效价单位/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