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学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气象灾害》导学案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气象灾害》导学案

《气象灾害》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造成危害和破坏的自然现象。

气象灾害种类多样、危害程度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节课将围绕气象灾害的类型、成因、防范措施等内容展开学习。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龙卷风等;2. 掌握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掌握气象灾害应急处理和防范措施。

三、学习重点1. 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特点和成因;2.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3. 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和防范措施。

四、学习内容1. 气象灾害的类型及特点(1)台风:强度大,范围广,风力强劲,降水量大,可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2)暴雨:雨量大,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3)龙卷风:旋转风暴,风力极大,破坏力强,易引发房屋倒塌等灾害。

2. 气象灾害的成因(1)台风:海洋热带气旋;(2)暴雨:暖湿气流遇冷空气;(3)龙卷风:强对流天气条件下的局地旋转气流。

3. 气象灾害的影响及防范措施(1)台风:及时发布预警,做好撤离工作,加固建筑物;(2)暴雨:远离易涝地区,加强排水系统建设;(3)龙卷风:密切关注天气预警,避开高大建筑物等。

五、学习环节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学习气象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

2. 案例分析:结合历史上的气象灾害事件,分析其成因及应对措施,加深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3. 应急演练:设置气象灾害模拟场景,让学生模拟应对过程,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 查找本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成因;2. 思考如何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写一份应急处理方案。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综合检测,了解学生对气象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生可提出问题、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未来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做好充分准备。

学案3:6.1气象灾害

学案3:6.1气象灾害

第一节气象灾害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运用资料,说明水文灾害、气象灾害成灾的原因及分布。

(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水文灾害、气象灾害对人类的主要危害。

(地理实践力)知识梳理一、洪涝灾害1.形成2.分布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区、温带气候区。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3.主要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危害特点:人口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5.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二、干旱灾害1.形成2.危害⎩⎪⎨⎪⎧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畜牧业,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3.主要分布(1)世界分布: 、亚洲和 的内陆地区。

(2)我国分布:东部季风区⎩⎪⎨⎪⎧旱灾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最频繁、影响最严重区:华北地区三、台风灾害 1.台风⎩⎪⎨⎪⎧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

特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频发海域:西北太平洋 2.灾害危害3.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区,多发于 季节。

四、寒潮灾害1.成因: 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 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活动特点:北半球 地区的深秋到 时节。

3.危害:⎩⎪⎨⎪⎧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4.对我国影响: 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蒙古、 地区。

自主诊断(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 ) (2)旱灾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学案

气象灾害学案

《气象灾害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的概念、成因、特点及危害。

2.能够识别不同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理解其含义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

3.分析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减少灾害风险的责任感。

二、知识梳理(一)台风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 级以上。

2.成因:广阔的热带洋面(海水温度在26.5℃以上)提供充足水汽;地转偏向力使气流旋转;一定的弱垂直风切变利于台风形成和发展。

3.特点: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常伴有狂风、暴雨、风暴潮等。

台风眼区风平浪静,云淡风轻;而台风云墙区风力最强,暴雨集中。

4.危害:1.狂风可摧毁建筑物、吹倒电线杆、破坏农作物等,如强台风可将大树连根拔起,掀翻屋顶。

2.暴雨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淹没城镇和农田,冲毁道路和桥梁。

3.风暴潮使沿海地区海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破坏港口设施和沿海养殖区。

(二)暴雨1.概念:24 小时降水量达到50 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暴雨,大于100 毫米为大暴雨,大于250 毫米为特大暴雨。

2.成因:充足的水汽供应(如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强烈的上升运动(如地形抬升、热力对流等)促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3.特点: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可长可短、降水范围有大有小。

有时暴雨呈局地性分布,有时则影响大片区域。

4.危害:1.城市内涝,大量积水淹没街道、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影响交通出行和居民生活,如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时,暴雨后街道变成河流,车辆被淹。

2.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冲毁农村房屋和基础设施,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3.山区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破坏山体植被,掩埋村庄和道路,阻断交通和通信。

(三)洪涝1.概念:因持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或因本地降水过多,排水不畅而造成积水内涝的现象。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要从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让地理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益的自然地理和相关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地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努力工作,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虽然高一学生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成绩较低,他们对地理教学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辅修课”,所以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是非常有限的。

四、教学要求1、认真学习大纲,深刻理解大纲中的内容和要求,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开展章传检查。

5、课本上的图片,图片下面的小字,活动的内容都作为正文处理。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组织安排教学。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原因3.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 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5. 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气象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难点: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发生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灾害的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模拟气象灾害的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气象灾害。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气象灾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模拟道具:准备一些模拟气象灾害的道具,如雨伞、遮阳帽等。

4. 课堂练习题:设计一些关于气象灾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气象灾害的图片,如台风、洪水等,引发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讲解各类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原因。

3. 分析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4. 讲解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介绍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如预警系统、防灾减灾等。

5. 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分析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灾害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七、课堂练习(1)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哪些类型?(2)请简要描述一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原因。

4.5 气象灾害 教案(通用5篇)

4.5 气象灾害 教案(通用5篇)

4.5 气象灾害教案(通用5篇)4.5 气象灾难教案篇1一、素养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难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备的有关学问,培育同学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力量,熟悉有些气象灾难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气象灾难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3.疑点:无。

4.解决方法:结合录像、图片叙述。

三、课时支配1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1.启发式;2.分析争论法;3.叙述法。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难的危害。

(2)熟悉到监测防备灾难的重要性。

2.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力量以及概括总结的力量。

(2)能同学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难及应实行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1)知道应在熟悉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2)提示人们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难的产生。

(二)整体感知气象灾难是全球各类自然灾难中最严峻的灾难,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难列为专题叙述,便于同学更加全面地、客观地熟悉我国的气候资源。

同时,清晰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影响,使同学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行分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入: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熟悉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难。

气象灾难种类许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难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过渡:联合国曾经把台风列为气象灾难之首,而寒潮又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气象灾难,下面,我们先了解台风和寒潮。

看录像,回答问题:1.什么是台风和寒潮?2.台风和飓风有什么不同?同学回答后,老师补充:1.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宽阔洋面上,是一种剧烈进展的热带气旋(见下图)。

《气象灾害导学案》

《气象灾害导学案》

《气象灾害》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是否知道什么是气象灾害?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呢?2. 激发进修兴趣:气象灾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对我们很重要。

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认识和自救能力。

三、进修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3. 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四、进修过程1. 进修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学生了解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包括台风、暴雨、干旱等。

2. 进修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学生分组进行钻研,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对人类的影响,如台风破坏力大、暴雨容易引发山洪等。

3. 进修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探讨气象灾害的成因是什么,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室练习1. 请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气象灾害的预防方案设计,包括应急措施、安全避险等。

六、教室总结1. 总结进修内容:通过进修,学生了解了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成因和影响。

2. 强调安全认识:教师强调学生要提高安全认识,学会自救和互救,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工作。

七、作业安置1. 请学生整理今天进修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气象灾害的小结。

2.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并思考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风险。

八、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气象灾害预防宣传活动。

2. 指挥学生走进气象局或气象科普展览馆,深入了解气象灾害的科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气象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安全认识和应对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天气变化,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

《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象灾害》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并掌握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基本方法。

一、引言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过程引起的危害性大、破坏性强的灾害事件,包括台风、暴雨、雷电、霜冻等各种灾害。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了解气象灾害并学会应对成为十分重要的技能。

二、预习任务1. 了解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及其特点。

2. 思考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台风-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具有大风、暴雨和海浪等特点。

- 台风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做好防范工作。

2. 暴雨-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大、降雨强度大的天气现象。

- 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

3. 雷电- 雷电是指空中出现闪电、雷鸣等自然现象。

- 雷电对人类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应及时躲避。

4. 霜冻- 霜冻是指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使地面植被冻伤的天气现象。

- 霜冻会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造成影响,需注意保暖和防冻。

四、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台风、暴雨、雷电、霜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出预防和应对措施。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气象灾害的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际发生的灾害情况。

3. 游戏环节:设置气象灾害知识竞赛环节,加深学生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2. 撰写一份关于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的小结。

3. 查阅气象部门的信息,了解当前气象灾害预警情况。

六、扩展阅读1. 阅读《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手册》,了解更多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

2. 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气象灾害并掌握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

2. 掌握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3. 学习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预习任务1. 请列举你知道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2. 了解你所在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以及当地的防灾减灾举措。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气象灾害的防范方法。

三、导入活动1. 请观看一段气象灾害发生时的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a. 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气象灾害?b. 这些气象灾害对人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c. 你觉得应该如何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四、讲授内容1. 气象灾害的类型:a. 暴雨洪涝:指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地面无法有效排水而导致的水灾。

b. 龙卷风:强烈的气旋风暴,具有短时强风、翻转力大、破坏性强的特点。

c. 暴风雪:大范围降雪导致交通中断、农作物受损等问题。

d. 干旱:长时间缺乏有效降水造成的干旱灾害。

2. 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a. 成因:气候变化、自然因素、人为活动等综合影响。

b. 影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破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3. 防灾减灾知识:a. 加强监测预警:定期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恶劣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b. 合理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应从规划层面入手,避免建设在易受灾区域。

c. 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家庭、学校、单位等应急预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

五、巩固练习1. 请描述一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并说明该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2. 选择你所在地区最常见的气象灾害,针对该灾害列出三条防范建议。

六、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气象部门或者防灾减灾展览,了解更多关于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的知识。

2. 参与社区或学校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七、总结反思1. 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的知识。

2. 回答以下问题:在你看来,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防灾减灾意识?八、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的小议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教案:气象灾害的预防与应对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如台风、暴雨、暴雪、干旱等。

2.认识气象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掌握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包括预警系统、应急救援、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引入(1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气象灾害,并请学生描述灾害的影响和处理方式。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到的几种灾害类型,并说明会在本堂课中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

2.气象灾害的类型(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暴雪、干旱等。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并请学生分组讨论各种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包括:a.预警系统:学生了解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机制,认识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及其含义。

b.应急救援:学生了解应急救援的流程和主要任务,如疏散安置、物资调配、抢救救援等。

c.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教授一些简单的自救技能,如如何躲避风险、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

4.团队合作演练(25分钟)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制定一种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

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并在演练结束后进行评论和总结。

5.知识巩固和反思(1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也可以用类似风筝、汽车等日常生活用品制作展示物,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三、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

2.案例:讲解气象灾害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

3.小组练习:由学生自行准备素材并进行演练,如地图、纸板等。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讨论和演练的情况,评估其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气象灾害防治》导学案

《气象灾害防治》导学案

《气象灾害防治》导学案【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和产生原因;3.了解气象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应对策略;4.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二、导学过程1.引入天灾人祸,无法预料。

古人说:“民不知灾,草木皆兵。

”我们常常听到气象灾害,那么你对气象灾害有怎样的了解呢?2.探究1)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气象灾害指由大气运动带来的,对人类、动物、植物和物质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各类严重气象事件。

根据气象灾害的性质和发生的区域特点,可以将气象灾害分为以下几类:暴雨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风沙灾害、台风灾害、冰雹灾害、雷电灾害、雾霾灾害等。

2)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包括:突发性、广泛性、毁灭性和频繁性。

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包括气候变化、地理条件、气象系统相互作用等因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

3)如何进行气象灾害的防治?应对气象灾害的策略有哪些?气象灾害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和策略。

首先,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灾害的预防意识。

其次,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总结气象灾害是由大气运动带来的影响,对人类、动植物和物质的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类气象事件。

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广泛性、毁灭性和频繁性的特点,其产生原因包括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为了防治气象灾害,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同时提高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4.拓展请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并与同学们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三、课后作业以“气象灾害预防”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

注意论述清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逻辑严谨。

气象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气象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气象灾害?”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1. 气象灾害的种类及成因a. 气象灾害的种类: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b. 气象灾害的成因:地球气候系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

2. 气象灾害的危害a. 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造成人员伤亡、失踪、疾病等。

b. 对财产的损失:房屋、农作物、基础设施等。

c.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沙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a. 学习气象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b. 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预防措施。

c. 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d. 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气象灾害案例,如汶川地震、南方暴雨等。

2. 学生分析案例,总结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如果你遇到气象灾害,你会怎么做?”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气象灾害预防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气象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预防和应对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吸取教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以下方面: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安全教育。

《中 国的气象灾害》 导学案

《中 国的气象灾害》 导学案

《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分布。

2、理解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3、掌握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措施。

二、学习重点1、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2、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三、学习难点1、分析气象灾害的形成机制。

2、探讨应对气象灾害的有效策略。

四、知识梳理(一)气象灾害的概念气象灾害是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高温、低温冻害等。

(二)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1、暴雨洪涝(1)概念:暴雨洪涝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导致地面水流无法及时排出,形成积水和洪水灾害。

(2)特点: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大。

(3)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2、干旱(1)概念:干旱是指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的灾害。

(2)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

(3)分布: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的多发区。

3、台风(1)概念: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特点:风力强劲、破坏力巨大。

(3)分布: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

4、寒潮(1)概念:寒潮是指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气的灾害。

(2)特点: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

(3)分布: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

5、高温(1)概念:高温是指气温过高,超过人体和动植物的适应能力,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的灾害。

(2)特点:持续时间长、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3)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

6、低温冻害(1)概念:低温冻害是指气温过低,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

(2)特点: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3)分布: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冬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三)气象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1)大气环流异常:如季风的强弱变化、气旋和反气旋的活动等。

6.1气象灾害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6.1气象灾害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情境创设:本案例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气象灾害分布图和气象灾害发生时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如模拟洪水来袭、干旱干旱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小组合作: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观点、共享信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共同分析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及防治措施。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气象灾害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气象灾害”,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的内容。气象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气象条件异常变化,导致天气现象极端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一种自然灾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及防范措施。
3.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学生互相交流作业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指导。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与应用性:本案例以气象灾害为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及防治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
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气象灾害时能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4.通过气象灾害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气象灾害》导学案

《气象灾害》导学案

《气象灾害》导学案第一部分:前导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风力等)变异超过一定程度或气象系统过程紊乱,而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经济生产、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影响巨大,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1. 了解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3. 理解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 提高灾害应对和自救能力。

第三部分:学习内容1. 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特点1.1 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1.2 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暴灾害1.3 高温干旱引发的干旱灾害1.4 台风引发的风灾和暴雨灾害2. 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方法2.1 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成因及预防方法2.2 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暴灾害成因及预防方法2.3 高温干旱引发的干旱灾害成因及预防方法2.4 台风引发的风灾和暴雨灾害成因及预防方法3. 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1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 灾害应对和自救能力的提升4.1 灾害应对措施4.2 自救技能第四部分:学习方式1.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展开讨论,分享防灾经验;3.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气象灾害的视频,加深对气象灾害的了解;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灾害频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灾情,提高防灾意识。

第五部分:学习评估学生通过小测验、讨论汇报、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估,检验学生对气象灾害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六部分:延伸学习1. 查阅《气象灾害》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气象灾害知识;2. 参与气象灾害应对演练活动,提高自我保护和应对能力;3. 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传播防灾知识,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总结:通过学习《气象灾害》导学案,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气象灾害的分类、成因、预防方法,认识气象灾害的影响,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到时刻保护自身安全,积极参与灾害减灾工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教学准备:1. 气象灾害资料和案例。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灾害。

2. 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4.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作业:1. 列举常见的气象灾害。

2. 简述气象灾害的特点。

第二章:洪涝灾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 培养学生对洪涝灾害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1.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洪涝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洪涝灾害资料和案例。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学习。

2. 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3. 分析典型洪涝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4. 讨论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作业:1. 简述洪涝灾害的成因。

2. 列举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章:干旱灾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范措施。

2. 培养学生对干旱灾害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1. 干旱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干旱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干旱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干旱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影响。

3. 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干旱灾害的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干旱灾害资料和案例。

2. 教学PPT。

《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象灾害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气象灾害》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没有和气象相关的灾害呢?2. 提出问题:气象灾害对人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象灾害?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特点,掌握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同砚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对灾害的综合应变能力。

三、进修过程1. 观点诠释: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如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等。

2. 气象灾害种类:a. 台风:强热带气旋,伴同着狂风暴雨,常常引发洪涝灾害。

b. 龙卷风:旋风,形成高速旋转气流,破坏力强,常常造成严重破坏。

c. 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大于正常值,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d. 干旱:长期缺乏降水,导致土地干旱、植被枯萎,影响农作物发展。

3. 预防与应对:a. 台风:做好防风避险准备,加固建筑物,避免外出等。

b. 龙卷风: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尽早转移到安全地带,躲避高危地区。

c. 暴雨:遥离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域,及时疏散。

d. 干旱:科学管理水资源,合理利用水源,勤俭用水。

四、拓展延伸1. 案例分析:请同砚们选择一个气象灾害案例进行分析,如2018年广东“山竹”台风等。

2. 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进修,你对气象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应对气象灾害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3. 课外拓展:探索更多气象灾害的知识,了解国家气象局的预警机制和救灾措施。

五、作业安置1.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的小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2. 收集一些气象灾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准备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室点评1. 本节课主要进修了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应对方法,希望同砚们能够加强实践,提高自我珍爱认识。

2.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欢迎同砚们积极参与。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

气象灾害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提高学生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象灾害的定义: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界气象现象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

2. 气象灾害的种类: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

3. 气象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广泛性、严重性、复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

难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灾害的定义、种类及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3. 小组讨论法:探讨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4. 实践活动法:模拟气象灾害发生情景,培养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气象灾害的种类:列举主要气象灾害,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3. 分析典型气象灾害案例:以我国近年发生的气象灾害为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4. 探讨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策略,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如何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7. 实践活动:模拟气象灾害发生情景,进行应对演练。

8.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气象灾害的资料,加深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象灾害定义、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气象灾害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防范、应对措施的合理性。

4.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模拟灾害应对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应对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介绍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2.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技术: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的最新技术发展。

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高一地理《气象灾害》教案1.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难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难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备。

教学方法:准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难消息,让学生详细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难的影视资料,进展详细分析防备措施。

如《挥师三江》教学过程:气象灾难是全球各类自然灾难中最严峻的灾难。

为了加强我们对灾难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熟悉,我们将气象灾难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熟悉到气象灾难的严峻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展防备。

一、台风: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宽阔洋面上,是一种剧烈进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

中心四周风力在12级或以上。

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难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难的重要措施。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如图 2.33,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准时预报,减轻灾难损失。

二、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难的重要缘由。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给;b.剧烈的空气上升运动;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展监测,对防备洪水有巨大作用。

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展。

工程措施包括:修建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治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规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特别偏少而造成空气枯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进展和社会安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灾害主备人:许占雷张改审核人:毛洪珍张桂英孙晓英时间:2012-3 编号:10【学习目标】1.掌握各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和治理措施;2.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3.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在我国的分布、灾情特点和形成原因;4.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习重、难点】1.中国旱灾、寒潮和台风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2.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气象灾害灾情特点。

【自主学习】一、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称为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A. 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B. 促使空气上升及凝结致雨。

2、台风的结构台风的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和三部分。

台风中心就是台风眼。

外围大风区的风速;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

3、台风发生的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多发于。

4、台风的分布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

是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

5、台风主要的危害有: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台风主要的危害有:①;②;③。

6、中国的台风灾害(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原因: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7、防灾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与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二、干旱1、干旱:干旱是因而造成、的一种现象。

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2、旱灾的特点:、、的特点。

3、旱灾的分布:旱灾常常发生在,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4、中国的旱灾-------我国发生、、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和地区(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不同区域,旱灾的特点不尽相同:①东北地区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②华北地区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旱灾频次居首位。

③长江地区,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④华南地区。

⑤西南地区。

(3)旱涝关系①旱灾和涝灾在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

②旱灾和涝灾在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4)我国旱灾灾情严重:旱灾导致的农牧业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

5、预防措施:○a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农业生产,改进生产方式,培育抗旱品种。

三、寒潮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

2、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时,就爆发寒潮。

3、中国的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和,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3)路径: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

南北走向的山脉:。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地区最多,次之,再次为,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等;南方主要表现为。

4、寒潮的危害:○a农业生产方面: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冻害;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

○b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5、利:○a有助于地球表面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

○b带来了雨雪,有助于缓解旱情。

○c带来的低温能有效地杀死病虫害。

○d能带来风力资源。

6、防灾措施:发布准确的寒潮预报和警报,采取防寒措施。

四、沙尘暴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的总称;是指天气现象。

2、发生与防治:①沙尘暴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②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③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五、中国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等,其中和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1)自然原因:①;②;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自主测评】(2006年高考北京卷)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 B.25° C.20° D.15°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 B.② C.③ D.④3、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2005年4月28~30日,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 气旋、冷锋B. 气旋、暖锋C. 反气旋、暖锋D. 反气旋、冷锋5、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 D. ②③①(2005年高考广东卷)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回答6~8题。

6、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A.北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7、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①热带气旋(台风) ②寒潮③咸潮④赤潮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8、2004年6月末至7月初,广东省出现罕见的大面积持续高温炎热天气,全省有45个县(市)的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记录。

造成此次异常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B.大量使用汽车和制冷设备C.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D.全球温室效应长期作用9、2011年2月24日讯中央气象台预计,从昨天开始到30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受到寒潮天气影响。

图14为本次寒潮活动期间的天气预报图。

(1)根据图14中信息,分析此次寒潮对A、B两区域农业分别造成哪些危害。

(6分)(2)此次寒潮天气对c地农业有何有利影响(4分)10、2011年4月3日,新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北疆大部地区出现了1~3mm的降水(雨、雪),沿天山一带降水量有5~8 mm,石河子13.5mm、乌鲁木齐10.3mm;南疆盆地等部分地区则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出现沙尘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河子、乌鲁木齐等地雪灾明显大于北疆大部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大风降温天气过后,北疆伊犁河谷和沿天山一带还需防范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4分)(2)分析南疆盆地等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或沙尘暴天气的原因。

(6分)11、(10分)(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二模)图19是2010年3月25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

(4分)(2)自然灾害成因机制上的规律性的突出表现是现象。

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6分)12、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其主要源地是;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 ___ ____(至少写出3个);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 (至少列举三个省区)。

(8分)(2)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常发生在每年的月,尤以月最多,其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支:;从图中看出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3)台风主要的危害表现为_________,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图中的A地是否受台风或寒潮的影响(5)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13、(2010年中山模拟)《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亿亩耕地受灾,几乎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划分三大自然区的基本因素是和。

(4分)(2)我国华北地区易受旱灾袭击的自然原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简单分析。

(2分)夏季风强弱变率:(大或小)降水空间分布:(均匀或不均)(3)从位置上,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科学地监测分析此次旱情需利用的技术为GIS和。

(6分)(4)你认为,为保证华北地区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5)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列举该区域特色农业形式。

(4分)(6)③地所在区域能源丰富,请列举两种新能源__________,____ __。

并简单解释其中一种成因。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